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方案>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2-08-21 08:45:30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精选】设计方案范文汇编10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设计方案范文汇编10篇

设计方案 篇1

  我园通过几年的跟踪,发现某些肥胖儿存在不同形式的高危行为,这些高危行为直接影响到肥胖儿体重的控制。为逐渐改变或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特制订肥胖儿家园联合干预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零食、饮料型

  主要表现:家长准备的零食、饮料过多,并对孩子不加节制。

  干预措施:

  1.帮助家长找出家庭原因。使家长懂得积极配合是肥胖儿体重控制成功的关键所在。

  2.约家长来园或家访,向家长宣传零食、饮料过量摄入的危害。与家长交流,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营养观。

  3.请家长制订家庭备零食计划。家长带头纠正不良习惯,少备零食、饮料,多备新鲜蔬菜水果。

  4.节假日、黄金周,应让幼儿有选择地、适当、适度食用,切勿不加限制。

  5.经常向幼儿宣传过多食用零食、饮料的危害。定时饮食、多喝白开水。

  二、聚餐过食型

  主要表现:父母经常带幼儿到餐馆就餐,孩子愿意吃什么就点什么,就餐时过食、不分餐。这类幼儿往往平日在幼儿园注意进餐顺序、速度、食量等,但跟父母外出聚餐时不能按照幼儿园的做法去做。经常过量食用各种食物,长期下去,体重必然超标。

  干预措施:

  1.引起家长重视:经常在外聚餐幼儿膳食结构难以平衡。

  2.呼吁家长减少带孩子参加聚餐次数。

  3.聚餐时请家长为孩子分餐,有选择地为孩子搭配主副食、蔬菜、水果等,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吃饭顺序、速度,吃饱即可。

  4.在玩餐厅游戏中教师在角色分配时让聚餐型幼儿担任父母或孩子的角色,强化聚餐时为肥胖儿分餐概念。

  三、活动懒散型

  主要表现:在家和在幼儿园都运动较少。

  干预措施:

  1.在户外活动中家长、老师要鼓励肥胖儿动起来、做操时动作要到位,鼓励其参与运动量较大的活动。

  2.在各类游戏中让肥胖儿多参与,担任活动量大的角色,在集体中为其树立威信。

  3.节假日、休息日每天带孩子户外活动不少于两小时。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老师、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或为班级服务性的工作。如:分餐具、拿被褥、上下楼办事、为小朋友端饭、递送教具等。

  5.重视室内活动,改变静坐方式。

  四、无规则意识型

  主要表现:此类幼儿活动量较大,但其他方面均无规则。家长在日常饮食、生活行为上对他们的要求也不严,放任幼儿愿意怎样就怎样。

  干预措施:

  1.及时和家长沟通。从小为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家园同步。

  2.实施“正强化”方法,及时表扬鼓励。

  3.在教育活动及游戏中,让幼儿多担任规则性较强的角色,慢慢渗透规则意识。

  4.家长要有规则意识,并起带头作用。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5.逐渐改变饮食种类、习惯等。

  五、进餐速度较快型

  主要表现:食欲好、不挑食、进食量大、吃饭快。

  干预措施:

  1.家园配合。达成共识。无论在家或在园吃饭都要按正确进餐顺序:水果——汤——菜——肉(鱼)——主食。

  2.每餐进餐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主食尽量多选择米饭(做米饭时多加水),选择小碗多次盛饭。细嚼慢咽。一口饭嚼6下~10下后再吞咽。

  4.在园进餐可提示其观察其他小朋友吃饭速度,并鼓励模仿。餐间增加活动,逐步纠正吃饭快的不良习惯。老师也可把进餐速度快的`和进餐速度慢的幼儿安排在同一桌一起就餐,让他们互相效仿。

  5.家长和幼儿共同进餐时,应起到榜样的力量。随时提醒幼儿细嚼慢咽。餐间增加活动,如:客人来了去开门、拿餐具或到另外的房间做点事,延长进餐时间。

  6.在教育活动或游戏中教师要渗透此方面的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解决简单问题

  教师亲切谈话: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

  二一班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待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伙伴交流意见。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

  ①5×6×8 ②5×6×(5+3) ③5×6×7+5×6

  ④5×6×7+30 ⑤30×8 ⑥30×5+30×3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的第1、3、4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哪一个。

  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总结

  1.请学生说一说收获和体会。

  2.教师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每个同学都越来越聪明、能干。

设计方案 篇3

  当今,宠物成为社会举足轻重的一部分,猫狗是宠物的主流。随着宠物猫狗数量的不断增长,被抛弃被迫流浪的数量也在增长。导致很多校园、社区随处可见流浪猫狗,不仅影响城市的良好形象,更给社会和百姓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海事大学学生富有爱心,极具想象力与创造力。曾经举办过多种创意设计大赛,也不乏有创意T-shirt,我们需要这样是活动与平台,展示我们的风采,凝结大家的博爱之心。 作为大学生,是当代的主力军,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能唤醒大家关爱动物的意识,投身喂养校园流浪猫狗的队伍,参加相应公益活动,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同时,创建一个能展现大学生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与逻辑性,将关爱注入我们的T-shirt中。我们的T-shirt义卖获得资金将全部用于关爱流浪猫狗的建设。

  活动主题:

  给我们一个家 我们不要在流浪 关爱流浪猫狗 T-shirt 创意设计大赛

  策划主办单位:

  海事大学动物公益社

  赞助单位:

  大学生精英论坛

  活动对象:

  大连海事大学全体同学

  活动时间:

  20xx年5月9日~20xx年5月13日:前期宣传报名

  20xx年5月11日:参赛宣讲

  20xx年5月18日:预赛

  20xx年5月20日:决赛

  第一阶段:宣传报名工作

  在5月9日到5月13日之间进行前期的宣传和报名工作,具体如下:

  1. 挂条幅喷绘:东西山各挂条幅一副,体育场挂喷绘一个;

  2. 报名以个人或团体(3人以下)参加,方式如下:

  a.5月10、11日航教楼前与西教二楼前报名;

  b.短信报名方式;

  c.邮箱报名。

  3. 5月11日在航教101室宣讲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

  a.作品内容反映活动主题,积极,健康,时尚;

  b.以图画文字结合的形式呈现,必须作者手绘,不能照书描摹,未曾发表,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

  c.报名时要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d.所有t-shirt将用于暑期公益义卖,所有收入用于流浪猫狗的.公益活动,凡参加本次活动,视为支持本次活动,愿意奉献自己的作品。

  第二阶段:预赛

  在5月18日下午2点整开始,我们将在东山大活举办活动预赛,通过预赛将选拔出,符合我们主题的优秀队伍参加决赛。我们将对报名同学进行分组,依次比赛:

  A. 各报名同学分组现场设计,绘制正在4K白色硬纸板上;

  B. 由起点创意各部部长及谷歌公益大赛团队成员投票评选,选入优秀作品(一人一票)。评比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标准见附录二)。;

  C. 公布入围前15的作品及队伍;

  D. 告知选手决赛准备事宜。

  第三阶段:决赛

  在5月20日晚6点,我们在东山大活举行决赛,届时将邀请各大社团骨干,学校领导滨临参加。具体步骤如下:

  A. 30个参赛队分为3组,每组5对,每组创作时间为20min;

  B. 入围选手现场在规定提供的T-shirt上设计绘制出成品衣服;

  C. 完成作品后,每组有1分钟的创意说明;

  D. 邀请****为评为,现场点评,并打分(评分标准见附表)。

  E. 统计分数,表彰优秀选手,颁奖

  最佳人气奖

  最具创意奖

  最具时尚奖

  最具风格奖

  最佳公益奖

  优秀奖 条幅: 70*2=140元

  喷绘: 100*1=100元

  表明表:1*200=20元

  宣传单:1*200=20元

  请帖: 1*10=10元

  衣服: 10*35=350元

  颜料: 100元

  共计:740元

设计方案 篇4

  中班音乐活动设计:捉螃蟹(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创编螃蟹“吹泡泡、横走”等动作,并随音乐节拍表现乐曲情感。

  2、知道在音乐变化时,能作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能在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模仿螃蟹横走、躲藏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内容:韵律活动《捉螃蟹》

  活动准备:

  1、“捉螃蟹”音乐磁带

  2、螃蟹手

  3、捉蟹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初步感知乐曲情感

  欣赏一遍音乐,知道乐曲名称及旋律上的变化。

  二、创编ABC段动作,表现乐曲情感

  1、引导幼儿创编A段动作

  (1)表现小螃蟹的可爱

  (2)表现螃蟹有八只脚

  2、引导幼儿创编B段动作

  (1)表现螃蟹在河里吹泡泡

  (2)表现螃蟹横着走,创编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C段动作

  (1)从不同方位上表现螃蟹挠痒痒动作

  (2)表现螃蟹洗澡动作

  (3)洗完澡、惬意、舒服的.动作表现

  4、听音乐用动作完整表现ABC三段乐曲情感

  (1)教师动作夸张和幼儿一起跳“螃蟹舞”

  5、倾听“结尾”音乐,感受音乐与前ABC段的不同之处,并能用动作表现。

  (1)引导幼儿倾听“结尾”音乐。

  (2)提醒幼儿在躲藏时,不碰撞别人。

  (3)听音乐表现“结尾”动作。

  教师扮捉螃蟹人和幼儿一起玩“捉螃蟹”游戏。

  6、听音乐完整做动作(教师用有声语言,体态语言提示动作转换)

  三、结束

  幼儿听音乐走螃蟹步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根据螃蟹特征及生活习性,可以做一些美术作品,也可以根据“捉螃蟹”自编更丰富的“螃蟹舞”。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悉工具、认识颜色、尝试用各种色彩、材料,大胆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培养学生爱画、敢画的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课前准备:

  各种彩笔、有色绘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着和美术有关的东西,我找几个同学来摸一摸,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大画家的'画好不好?

  二、作品欣赏

  1.出示毕加索的作品。

  2.你觉得这些画怎么样?简单介绍画家。

  3.原来,我们手中的笔,还能画出这么奇妙的画,你想不想试一试?

  三、尝试练习作画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由的画,画他们想画的,画他们喜欢画的。

  1.在学生的绘画过程中,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

  2.你夸夸你的同学,并给自己的作品打个分。分小组进行合作作画。

  3.在学生的作画过程中,教师巡视。

  A、表扬动作快、守纪律的小朋友。

  B、表扬合作默契的小组。

  C、表扬有创意的小朋友。

  四、学生作品展示

  1.请你夸夸你们小组的作品。

  2.出示画家完成的作品,比一比。

  五、小结

  你们真棒!是我们班的小画家,比毕加索这样的大画家都画的好。老师真喜欢你们!希望你们以后上课,也能像今天一样大胆的画。

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达成目标策略:

  突出文章“细”和“美” 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适当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è) 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 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五、布置作业:

  要求课后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二、讲读示范:

  1.讲读第一部分:盼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拟人)

  (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复)

  (3)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讲读第二部分(第2、3、4、5节):绘春

  (齐读第2、3、4、5节,分析讨论按顺序说明描写的对象;说说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哪些词用得很有表现力?)

  (1)总括轮廓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先粗笔勾勒,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总提一笔,然后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春草图

  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色。这里有草的动态: “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质地:“嫩嫩的”;色泽:“绿绿的”;旺盛的长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与夏草的茂盛、秋草的枯黄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揭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春花图

  春花图,着力描写春花竞放。作者选择开花时节相仿而花色各异的桃、杏、梨作为描写对象,先用拟人写出它们的争相盛开,再通过三个比喻---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它们争春比美,互不相让。接着,作者由群花的争芳吐艳展开联想,联想到秋天的果实累累,同时又由花香引出蜂闹蝶飞,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飞舞称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最后,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从树上的花写到无数的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它们虽然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样如火如霞如雪,却也明艳照人,别有一番情趣。

  (4)春风图

  春风图,着力描写春风的和暖与清新。“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通过触觉写它的和煦、轻柔;微微润湿的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和“各种花的香”,通过嗅觉写出了春风带给人的特有的清新;呼朋引伴的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牛背上牧童吹着嘹亮的短笛,通过视觉和听觉绘出了一副明快优美、赏心悦目的美好画面。在这幅图中,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

  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

  二、独立分析,教师点拨:

  1.讲读第二部分(第6、7节):绘春

  (1)春雨图

  春雨图,着力描写春雨的细密轻柔、润泽万物。春雨的'特征是,一多二细。先说雨多、雨细,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非常贴切,不仅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然后顺着春雨写雨中的树叶儿和小草,“绿的发亮”的树叶,“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无一不带着雨中植物的主要特征。接着又把视线转移到人间,先写“傍晚时候”的景象,用“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接着写行人,写农民,都不忘是在春雨之中,或“撑起伞慢慢走着”,安宁、悠闲,或“披着蓑戴着笠”,带有浓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后再写“在雨里静默着”的房屋,与傍晚的宁静气氛互相照应。这一段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写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那一片细雨绵绵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温馨的景色,那一种和平安静的氛围,都描绘得出神入化。

  (2)迎春图

  迎春图,着力写春早人勤。文章由“天上的风筝”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进而带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欢腾的景象,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然后作者巧妙地点出寓意:“‘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前四幅画面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颂扬了像春那样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讲读第三部分:赞春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她非常“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她有“无穷活力”。这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点明春天成长进程。最后说“领着我们向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在盼春中到来,最后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三、齐读课文: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

  四、归纳写作特点:

  1.观察细致,描述生动真切;

  2.诗情画意相融合;

  3.文章语言朴实清新,准确生动。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当堂做完,当堂讨论);

  2.完成课后练习四;

  3.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一切……欣欣然张开了眼

  总括轮廓

  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

  钻、嫩、绿、满---草

  春草图(草报春)

  坐、躺、滚、踢、跑、捉---人

  态:赶趟儿

  春花图(花争春)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果实)

  二、绘春 (遍地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触:抚摸

  春风图(风唱春) 味:泥土气息 草味 花香

  声: 鸟声 清脆 宛转

  笛声 嘹亮

  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春雨图(雨润春) 状:斜织、薄烟

  景: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迎春图(人迎春): 城乡 老小 舒活 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赞春 三个比喻句:“新”“美”“力”

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2、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

  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

  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二、导入

  (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

  介绍作者、作品:

  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作品:《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四、诵读课文

  1、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学生自渎;第三遍,学生齐读。

  2、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奂 huàn 冥 míng 甍 méng 垣 yuán 睥睨 pì nì

  亘 gèn 扉 fēi 逾 yù 倏 shū

  3、根据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孤塔耸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4、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划出来。

  5、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6、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注意理解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 相顾惊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⑵ 数年恒不一见(经常)

  ⑶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不久,不一会儿)

  ⑷ 高垣睥睨(高墙)

  ⑸ 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连绵不断)(城市)

  ⑹ 历历在目(清清楚楚)

  ⑺ 一切乌有(乌,同无)

  ⑻ 黯然缥缈(隐隐约约)

  ⑼ 裁如星点(裁同才)

  ⑽ 窗扉皆洞开(窗户)

  ⑾ 或凭或立(靠着)

  ⑿ 倏忽如拳如豆(突然)

  ⒀ 见山上人烟市肆(集市)

  7、想一想该怎样翻译:

  ⑴ 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⑵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⑶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⑷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赶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五、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

  一、检查作业

  1、解释词语。

  2、口头翻译。

  二、研读思考

  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

  综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⑴ 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⑵ 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先总写一笔:高原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副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

  ⑶ 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的.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2、作者描绘山市时,是以什么为序的?

  明确:是以时间为序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无何、未见、既而、逾时等。

  3、山市的变化是很快还是很缓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明确:山市的变化很快,从下列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这些词语中忽表明了山市出现得很迅速,倏忽,表明山市变化的突然性,无何未几既而逾时等词语都表示极短的时间,表明山市的景象率化很快。

  4、文章对山市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以达到这种效果呢?

  明确:

  主要采用了以下修辞方法。

  夸张: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以上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三、拓展延伸

  1、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图画或语言的方式展示自己脑海中的山市。

  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

  2、探究山市形成的原因。

  开头,我们提到了海市蜃楼,这种奇观古人是无法解释的,才有了大蛤蜊哈气而成的想象。可我们现代人已经懂得了它的科学道理,你知道么?(课后查阅资料:参考高中物理第二册191页)

  四、作业

  1、课后查阅有关海市蜃楼的资料。

  2、阅读体会蒲松龄其他的文章。

设计方案 篇8

  一、活动变更缘由:由于甲型H1N1病毒的流行及危害,经教育局决定停止,说课活动方案。原定10月16日下午举行的初中政治片说课活动安排,改为用教育局视频会议形式组织,现将活动方案公布如下:

  二、研究的形式:

  通过网络研修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完善新课程理论,通过班级说课、网络视频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促进,达成共识,共同成长,逐步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研究地点:

  本学校视频会议室。

  四、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1日下午13:30----17;00

  五、活动内容安排:

  (一)4节数学说课如下表:

  (二)研讨活动

  参加活动人员如下:

  60中 林艳 沈爱静 孙德军

  46中 郑卉 毕凤玲 马晓波

  20中 陈丽贤 李金红 刘振红

  六、活动要求:

  1、各单位提前调试语音、视频设备,保证视频会议顺利进行。

  2、参会人员名单中如人员少,单位领导可自行增加教师,规划方案《说课活动方案》。

  3、参会人员认真听课,说课完毕后积极参加研讨,每单位先派一名中心发言人,然后自由发言,每单位至少百分之八十教师发言。

  4、说课教师在4日上午先将说课课件传到进校ftp政治说课文件夹,说课结束后还需教师上交的材料有:教学设计,两张照片,课后反思。

  5、各单位会后将参加活动情况写成总结传到班级动态栏目。

  为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教师搭设展示教学才华、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提高全体教师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现决定举办教师说课展示活动。

  一、组织机构:

  成立“说课”评选活动委员会,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科任三个组。

  “说课”评选活动委员会成员:

  窦桂梅 张平 余永红 胡兰王杰红 辛峰 苗育春 张红 石俊华 安华 姜国明 傅雪松 毕可纫 王凯 吴军潮 马艳红

  二、活动安排:

  1、前期准备(2月22日~3月14日)参赛教师确定说课课题,撰写说课方案,制作说课课件。

  2、校级评选(3月15日~3月18日)。

  (1)数学教师说课:3月15日——3月17日每天上午第三、四节10:20-11:50

  (2)科任教师说课:3月15——3月17日每天上午第一、二节和第七节;

  (3)语文教师说课:3月15——3月17日每天下午开始。

  (4)英语教师说课:3月17日上午。

  三、活动要求:

  1、参加对象:45岁以下(不含45周岁)教师。

  2、说课内容:双册一节课内容。

  3、说课时间:说课15分钟,答辩2-3分钟。

  4、说课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说课。

  5、说课课案:请于说课当天7:55之前,上挂校园网-教科室-说课课案-**学科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说课教师的姓名)

  四、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5、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原则。

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寻找关键语句,能归纳说出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2.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3.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品析、朗读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4.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味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重点:

  1. 找出文中描写石榴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所言之“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课件,朗读法。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有疑问的字词。

  2.寻找石榴的图片与资料,并与课文中的描写加以对照。

  3.收集前人赞誉各种花草树木的诗文名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或咏物抒怀,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你还记得或找到了哪些诗文名句?

  ( 五月榴花照眼明 等)

  (交流课前收集的诗文名句)

  2、今天,让我们一起到石榴的世界里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板书课题)

  3、介绍石榴有关知识。

  出示有关的石榴图片,使学生形象感知“石榴”。

  二、认识文体,明确目标。

  1、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的散文,请大家回忆我们对这类文章的学习过程,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什么,怎样学。

  (回忆有关学习过程,归纳总结学习内容和方法)

  (发挥学生主动性,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能归纳说出石榴形态美和精神美;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能品味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学习方法:读、赏、析。)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朗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问题。

  (1)、阅读本文后,说说作者对石榴态度如何?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2)、文中说石榴是最可爱的,你认为石榴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找出相应的段落,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讨论、交流。)

  ( 明确:第一段中的“最可爱”一词既是本段的核心,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用石榴和其他树木作对比,只用几句话就点明了自己对石榴的态度;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文章的思路:(1)、课文9节,可分为三个部分㈠(1)点明石榴的可爱㈡(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㈢(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2)、作者按 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四、合作交流,品味朗读

  1、第二部分具体描写了石榴的特征,语言生动形象,你最喜欢哪些语句?并说一下自己的理由。(小组讨论)

  示例:“你看,它逐渐翻红,……,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用“红玛瑙琢成……花瓶儿”比喻石榴花前期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匀称地整裂为四个厚实花瓣的成长过程,用“精巧地插上了花”的“花瓶儿”比喻后期的形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美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的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

  2.明确方法:读了示例,注意斜体字,说说品味语言应从哪里入手?

  (明确:修辞手法及其效果,语句所蕴含的感情等)

  2、就你所喜欢的语句或文段,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调和感情的把握。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感情)。

  (学生:朗读,评价)

  3、 写物是为了言志,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外在和内在特点理解文章所言的'“志”。

  (明确文章所写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并理解作者的感情。)

  五、,解读探究,深化情感

  1、你怎样理解“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一句

  2、文章最后赞美夏天,有人说石榴是本文赞美的主体,赞美夏天是否冲谈了主题了呢?

  六、写作评价,拓展延伸

  1.设疑:假如要你以“竹”为题,写一咏物寓理的话,你会怎样写?

  (学生各抒已见)

  2.对照课文的写法,评价以下一篇小作。

  (“竹子常年青绿,圆柱形的,中间空的,叶片扁平,有平行脉。屋前屋后,只要有一点点的水份,都能茁壮的成长。开始是尖尖的芽笋,继而成了青嫩的小竹苗,成了高大的随风摇曳的毛竹。风来了,它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南,又一会儿向北。因为太长了,所以只能听任风的摆布。看到毛竹,我就会想到那些在艰苦的条件下仍能茁壮成长,不畏严寒,努力向上的人们,他们是英勇的人,是精英。”)

  (引导学生评价,再次明确托物言志所写物的形与神的结合,“物”与“志”的一致,以及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六、【知识连接】 《 枫叶礼赞》

  课后作业: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2.学习本文的写法,任选一种花草树木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设计方案 篇10

  和小朋友玩亲子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配合幼儿园,做好这个方面的工作。

  游戏准备:

  呼啦圈若干个、空余场地。

  游戏过程:

  1.在空余的场地上,画出50米左右的'跑道;

  2.每个家长分得两个呼啦圈;

  3.家长帮助孩子做游戏的热身准备;

  4.游戏开始,家长和孩子在起点开始游戏;

  5.家长用呼啦圈给孩子铺路,孩子只能从家长摆好的呼啦圈中前进;

  6.在游戏中,孩子如果走出呼啦圈,就需要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7.游戏以完成任务的时间为准。

  游戏总结:

  通过上面的的亲子游戏,会锻炼孩子和家长的默契度,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对促进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