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学设计>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时间:2023-02-13 12:25: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1

  一、教案讨论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今天咱们上一节实验探究课程,昨天课外活动时间,我带领大家在咱们的操场上以小组为单位去捕捉“鼠妇”,全班六个小组,有五个小组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是有一个小组没有完成任务,竟然一只鼠妇都没抓到。五组的小组长,请你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小组为什么没有捕捉到“鼠妇”的理由吧。

  五组的小组长满脸的委屈和无奈:老师,我带着我们的小组成员一起去捕捉鼠妇,可是我们见到了蝴蝶、蚂蚱还有各种小飞虫,但是就是没有看到鼠妇,另外我们还挖地三尺,结果只抓到了蚯蚓。这个时候其他的同学都开始小声说起话来,五组的小组长站在那里十分的无奈,其实这个时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我们这节课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因此这个时候我开始引导他们将课堂内容进行一次深入:虽然你们很努力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你们并没有完成教师交给你们的任务,按照规定,你们五组应该受罚。不过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五组的同学给大家汇报一下自己见到的那些蝴蝶、蚂蚱、小飞虫,还有你们挖出来的蚯蚓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看到事情有转机,一个五组的同学站了起来:老师这个我知道,蝴蝶、蚂蚱还有小飞虫都生活在草丛里,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更确切应该说蝴蝶生活在有花朵的地方,而蚂蚱生活在草丛里。这时另一个同学马上站了起来,老师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蚂蚱有不同的颜色,在那些有草长得比较茂盛的地方绿色的蚂蚱较多,而在那些草比较少的地方,灰色和黄色的蚂蚱较多。这时候五组的小组长又站起来,老师,我还发现我们挖出蚯蚓以后它会马上向着泥土中爬,并且还有有蚯蚓的地方和没有蚯蚓的地方土壤的状态不一样。看着五组的学生如此积极地表现自己,我不禁有点着急了,因为这堂课我本来准备好了,用鼠妇作为案例来讲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节,可是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如果打断他们直接把课堂引导到自己设定的探究实验中来,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不加以引導,这课堂任务能否完成呢?斟酌再三我还是决定扔这个讨论进行下去。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啊!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其他的同学也引导进这场讨论中来。

  刚才五组同学观察的非常的详细,那大家能不能对五组同学观察的这些现象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呢?

  学生:老师,五组同学说的蚂蚱颜色不同的问题,我认为这是蚂蚱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它们身上的颜色是一种保护色,这种保护色能够防止它们被天敌发现。

  学生:老师,我认为五组同学所说的那个蚯蚓被挖出来以后马上逃跑是它感知到了危险的存在。

  学生:老师,我认为他说的不对,蚯蚓之所以生活在地下是因为它们害怕光,这好像是叫避光性,这个和趋光性是一个道理,比如我们常说的“飞蛾扑火”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老师,五组的组长说的蚯蚓生活的地方土壤和周围的土壤不一样,我认为这是蚯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环境。

  学生:老师,我认为我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因为我们的操场上那些跑道上,篮球场上就没有昆虫,而操场角落里的草丛里和树下就有昆虫。

  ……

  等大家停下讨论和发言之后,我开始了我的引导:嗯,大家说的都很好,也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大家的这些见解究竟对不对呢?我们需要用实验来进行验证。说着我拿出来早就准备好的实验道具和实验器材。对大家的观点进行了一一的验证。

  虽然这堂课和我准备的课堂有点偏离,但是结果是好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学生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能力。

  二、教学反思

  很多老师都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缺乏触类旁通的能力,遇到事情不会举一反三,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这关键要看教师怎么进行引导。

  1.授课方式要灵活多变新课改要求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要打破以前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教师要学会去适应现在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引导者,而不再是一个决策者,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设置生活情境我们讲述的'是学生身边的生物,就要从学生的身边搜集资料,而现在的初中生生活经验缺乏,他们常见的生物也就那为数不多的几种,如何从这些事物中选取我们所需要的,如何从学生这些常见的事物中抽取出生命科学的原理才是最重要的,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研究教学,要不断的研究教学理论,更要不断的研究学生。

  3.要正确对待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因为每一堂课都是不同的课程,我们遇到的每一批学生都各不相同,所以在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是很正常的,对于这些“偶发事件”教师不用担心,不过也不能置之不理,比如这堂课就是我精心准备的一堂课,我想到了所有的问题,但是却没想到学生的热情偏离了教学的轨道,但是这个偏离也只是偏离了我自己的教学思路,并没有偏离知识,也没有偏离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索性让学生探究开去,在学生探究的过程在加以引导,让学生的探究深入下去,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探究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探究教学才是真探究,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堂。

  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害怕那些“偶发事件”的出现,我们一定要巧妙地利用这些“偶发事件”,让其为我们的课堂添光溢彩,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是每一名人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2

  知识与技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消化系统图,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了解龋齿的形成原因和龋齿发生率。

  引导学生制作小肠结构模型,使学生体会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龋齿发生率的调查,使学生关注牙齿健康,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引导学生在分组活动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营养物质有哪三类?

  2、有人说,水分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否?(所以每天应补充适量的水,这样有助于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

  3、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又不提供能量,但在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体缺乏VA、 VB1、 VC、 VD各会得什么病?

  有人说,儿童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这有什么道理?(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里有胆固醇在阳光下可以转化成VD,从而)。

  学了上节课,我们在饮食上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营养要全面、均衡,不偏食,挑食)

  引入:幻灯片显示,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这些食物都是我们餐桌上熟悉的食品,进入人体后必须经过复杂的变化,才能转变成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物质。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呢?(学生:消化吸收)人体哪个系统具有这项功能?(学生:消化系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引入课题——屏幕显示

  教学:

  师:现在分组观察课本P28人体消化系统图,结合文字,学习每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及功能。(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交流。)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观察结果,每个小组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介绍,比如讲解、形象化表演等。(教师给予指导、评价,对各组的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生共同归纳:

  消化系统的组成

  下面我们来了解与消化直接有关的几个重要器官,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口腔,口腔内有牙齿和舌,牙齿和舌对人体有什么作用?(生:舌上有味蕾可以辨别食物的味道,搅拌和辅助发声的作用;牙齿具有切断撕裂和研磨食物—咀嚼作用)

  (幻灯片演示)牙齿的外形及结构。让学生观察学习。教师指出牙釉质的特点,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师:虽然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牙齿,但很多人却患有牙疾,龋齿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调查龋齿发生率,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调查结果,并讨论龋齿发病原因,制定预防龋齿恶化的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同学们都知道甜食吃多了容易得龋齿,原来是因为平时不经常刷牙,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的牙缝或牙面上,在口腔内的细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下将糖类物质发酵变成酸液,慢慢腐蚀牙釉质,使之变软变色,当吃较硬的食物时,损坏牙釉质,慢慢腐蚀牙本质,日积月累,逐渐形成龋洞,最后深入到牙髓,引起牙痛。(对照龋齿形成过程图讲解。幻灯片演示)

  据权威人士透露:美国人每500人中有一名牙医,日本人每1000人中有一名牙医,中国人每50000人中有一名牙医。这个数字相差甚远。

  危害:①影响咀嚼功能,增加胃肠负担,

  导致营养不良,消化不良,胃肠疾病。

  ②导致双册牙齿发育不对称,恒牙不齐,影响容貌。

  ③引起牙周炎,影响生活和学习。

  ④龋齿会导致细菌积聚地,细菌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会危及生命。

  为了让人们爱牙护牙,,定于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师:现在我们观察胃壁结构图,看看胃的形态,以及胃有哪些结构,主要作用是什么?(学生结合教材中有关内容,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指正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消化系统最主要的一个器官—小肠,(同学们按照老师指导的顺序观察小肠的内表面。)教师提问:小肠内表面有这么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皱襞和小肠绒毛会有什么变化?

  要回答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先来动手制作两种小肠结构模型,请参考课本上的制作方法,各小组同学仔细观察小肠内表面图,寻找一些合适的材料,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的巧手一定会制作出一个精美科学的小肠模型!制作好后,老师引导学生测量和比较这两种模型内表面的变化。

  从而得出结论:皱襞和小肠绒毛等结构大大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它们可以使小肠吸收的内表面积扩大600倍,可以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大约相当于半个篮球场。

  今天我们学习了消化系统,有一些特殊的器官,你知道吗?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肝 人体最坚硬的器官 —牙齿 人体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胃

  人体消化道中最重要的一段 -小肠 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牙釉质

  人体碱性最大的体液 —胰液 人体酸性最大的体液 — 胃液(酸)

  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最强的部位—小肠 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肝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案例的教学反思12-12

教学反思案例09-29

物理案例教学反思03-30

新课标教学案例06-29

教学案例分析07-14

《幸福》教学案例11-02

教学案例:《观潮》11-03

教学案例与反思11-29

教学案例分析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