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学设计>美术《拓印树叶真有趣》教学案例

美术《拓印树叶真有趣》教学案例

时间:2023-02-27 23:18: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术《拓印树叶真有趣》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思路

美术《拓印树叶真有趣》教学案例

  树叶是学生身边最容易找到的一种创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由于全国各地自然气候条件不同,因此树叶的形状各异,色彩丰富,脉络清晰。以树叶这一特殊的、有趣的材料为表现元素,学生通过收集、观察、组合、拓印树叶的这一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体会和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1、动画片故事导人主题

  将小学生喜欢动画的特点,用动画吸引学生,引起兴趣。以小树叶找朋友为故事背景,使几个树叶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同学们都喜欢玩脑筋急转变的游戏吧?就是突破正常的、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那么我考考大家:从这一片叶子的形状,你都能想象到哪些东西? 学生想象:

  一只手;

  倒过来像一棵树;

  如果有两个叶柄就像一只蝴蝶了;

  对折一下好像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雁可天鹅……

  真棒啊,一片树叶你们都能想像到这么多东西,要是几片不同大小种类的树叶组织在一起,你们想到的东西一定更有趣!

  在教美术《拓印树叶真有趣》这一课时,我先向学生提问与设计制作内容有关问题:“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我们身边的每一片树叶吗?”“你们搜集过奇怪形状的树叶吗?”“有一种树叶像蝴蝶一样,你见过吗?”??当同学们被我的问题吸引住,正在互相议论的时候,我又出示了范画和另外一个班的作品。在师生共同欣赏这些小制作的同时,学生的制作欲望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启发引导,“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老师和同学拼贴的这些动物都是用什么材料拼贴的吗?”“那么,我们这节课也试着用树叶来贴画,同学们喜欢吗?”由此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高潮,我发现这样做效果很好,尤其是在出示奇怪形状树叶的时候更是如此。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 学生动手拓印,为树叶找朋友。

  师:拓印方法一年级学过,大家动手作。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自己手中的小树叶找朋友,形成新生命、新形象。

  2、 请拓印好的学生演示拓印方法,老师提示拓印要领。

  3、 进一步欣赏树叶拓印作品,激发学生想象叶形的组合。(电脑课件展示)

  4、 对比观察发现拓印方法。(出示拼贴树叶画、拓印树叶画)

  学生观察、讨论。这么漂亮的拓印画和树叶的拼摆有什么关系?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制作出这样的画?谁能试着说一说?

  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真聪明,真棒啊!一片树叶你们都能想象到这么多东西,几片不同大小种类的树叶组织在一起拓印各种图形,真是太好了。

  这一课有以下几个环节上课时要特别注意:

  1、收集树叶:课前教师动员学生广泛收集各种树叶,特别是收集各种形状不同的树叶,有大有小、形状色彩多样的。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各种树叶的特点和名称,还欣赏到它那富有美感的形状和纹理。

  2、整理树叶:捡来的树叶比较凌乱,需要通过剪裁和压平这两个过程后才能进行拼贴。剪裁主要是对叶子边沿的修整,要去除残叶和枯朽的部分,再把树叶放入书中进行压平。

  3、设计形象:这里有两种设计方法。

  其一:先决定主题再选材。例如书本上的长颈鹿,在设计初稿时就要设想适合长颈鹿头、颈、身体等部位的树叶形状,然后寻找基本形合适的叶子。

  其二: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树叶的形状特点来定主题。例如银杏叶给人的感觉象驼峰,我们就可以设计制作骆驼的方案。再如《金鱼》中尾巴的创作是来源于枫叶的造型。

  4、拼贴成画:学生通过想想、剪剪、拼拼、贴贴等制作方法,拼贴出有趣生动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巧妙利用叶子的自然形态,这样画面才有最真实的美感。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以欣赏树叶贴画、感知不同树叶的特点为主,再结合自己已有的树叶构思一幅画面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拿起树叶就乱摆,没有注意画面整体的美感就粘上了。还有些树叶没有修剪,没有形成很好的形状。当时我为了让学生更自由创作,当时没有及时提醒,这点以后要注意。另外课堂上气氛很好,很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好,有浓厚的创作意识,这些要继续保持。 还有最后作品压制的时候,压作品的物体重量一定要合适,重量如果太重或者太轻都会导致作品变形。

【美术《拓印树叶真有趣》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07-01

教学反思案例09-29

案例的教学反思12-12

教学案例及范文08-08

物理案例教学反思11-10

教学案例分析01-19

教学案例与反思11-29

《心声》教学案例09-29

《幸福》教学案例11-02

教学案例:《观潮》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