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方案>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4-11-15 11:05:17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设计方案[大全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设计方案[大全5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

  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

  钓鱼放鱼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

  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情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

  如:得意 依依 不舍 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四、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启示是。

  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2、指导与交流:

  ⑴ 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⑵ 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⑶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语句:“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当父亲再次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五、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逐句指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

  板书:

  不容争辩

  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体会体会。

  (课件显示插图)这是当时的情景。儿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正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里取下来。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

  (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4、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六、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七、课外作业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个;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个。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4、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

  附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我 父亲

  钓鱼 得意

  放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启示 抛(出去) 剧烈 小心翼翼 操纵 跳跃 挣扎

  沮丧 纽约 抉择 曾经 实践 获得

  (听写完后对照大屏幕,那几个字写错了。一个字连词写2遍。)

  2、学习“钓鱼”部分的体会:

  师: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体会到什么?

  答题要点:

  ⑴ 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很难很难。

  ⑵ 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1、默读思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2、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三、交流与指导

  1、提问: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划上横线。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

  (“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4、“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鲈鱼,是留下来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

  (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5、“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

  指导:“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6、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

  7、指导朗读这段话。

  8、课件显示:

  拓展: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

  四、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严格教育

  道德实践

  勇气和力量

  【设计说明】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选择这篇课文教学,是为了探索深文浅教的教学方法,即对蕴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课文,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优选组合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释化疑点,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1、确定浅教的教学目标:

  ⑴ 学段阅读教学特点是确定如何浅教的主要依据:

  第二学段,这时学生的朗读能力已基本形成,语言发展也初步规范,内部言语的心理机制也开始成熟。因此,应将教学重点放到以默读、感悟为主要方式的语段训练上,同时进行言语表达和语感训练。其中,言语表达主要是指用规范语言简要概括信息的表达能力,语感训练则是通过对典型语例的精致化教学,以课文的思想情感为背景,感悟体验不同言语表达形式的作用和差异。第二学段仍要加强朗读教学,但与第一学段不同,主要是通过典型语句的朗读比较,感悟句段内的语言组合规律,以发展良好的语感心理图式。

  ⑵ 文本的重点与难点要根据浅教的原则确定:

  文本解读的重点和难点,不一定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钓鱼的启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而不是钓鱼过程中的放鱼。但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把钓鱼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的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也要求熟读积累。“启示”,只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

  ⑶ 学生的真实起点:

  学生的真实起点,一是指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学习内容的难度超越学生心理特征,学生学起来必定是困难重重。二是指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美国奥苏伯尔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非常重要。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难的。只有联系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才能化难为易,学生才有可能感悟像《钓鱼的启示》这类课文所蕴含的哲理。

  2、优选组合浅教的教学方法:

  ⑴ 降低起点层层突破:(逐步提高)

  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学习会感到困难重重。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⑵ 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教学中读的引导,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如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的语句,“我”得到启示的语句等;有在体验中的朗读,如读“我”的心理变化以及父亲态度的语句等。

  感悟体验方法的引导力求符合文本特点。一是运用整体感受法。课文中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意象丰富,初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父亲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体验法。课文对“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父亲的角色着墨虽然不多,但对子女严格进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三是想象体验法。对“我”再次向父亲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导学生想象:儿子向父亲“乞求”,会怎么说?四是移情体验法。父亲的“不容争辩”,引导学生移情体验:你就是父亲,当年儿子投来乞求的目光时,你会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

  ⑶ 引导思维,问题解决: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外问题解决。

  如,《钓鱼的启示》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

  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

  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问题之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设计方案 篇2

  【简要说明】

  《俗世奇人》奇妙双绝,奇在人物,妙在故事和语言。小说的成败是以人物为准的。那着一袭黑衣却不沾白点、那挥舞朴实刷子却悠然享受、那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那守望平凡却追求卓越的刷子李令人暗暗叫绝,那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精湛描写、那曲折有致丝丝入扣的情节、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的精妙语言也令人拍案称奇。另外,这是一篇微型的民俗小说,人物的理解除了从自身个性魅力来解读外,还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来解读。本课教学便基于以上认识展开。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语文是审美的、语文是个性化的、语文是人文的。本课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立足于创设对话课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刷子李之奇,感受刷子李个性魅力。

  2、了解本文的情节艺术、感受鲜明的语言特点。

  3、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初步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一波三折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挑战群英会》绝活表演,上课后顺势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二、感受刷子李之魅力

  1、读课文,以的故事为题说说初读课文的第一印象。

  2、了解刷子李之奇。请同学找出描写黑衣白点的句子,理清情节:

  传说白点──未见白点──发现白点──揭秘白点,并选出几个关键副词:果然──居然──竟然──忽然,让学生对比、了解作者匠心之独运。在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一袭黑衣衬奇绝、悠然刷浆显奇绝、一番教诲表奇绝。

  3、探讨:

  刷子李自订规矩的做法傻不傻。以期加深对刷子李形象的深入理解。

  4、每人以第二人称的方式说一句话表达对刷子李形象的理解:

  如:你是一个平凡的刷浆师傅,却刷出了一片精彩!学生发言后将其发言缀连成诗,拟诗名。

  三、感悟刷子李形象意义

  1、教师作一小诗,留点睛之笔请学生填补:

  你从茫茫人海中走来,

  朴实得如同你手中的刷子,

  一袭黑衣,诠释了铮铮诺言,

  一手绝活,演绎了永世精彩,

  一番教诲,书写了人生传奇!

  于是,我们明白了:

  2、引申刷子李形象意义:

  引出作者介绍,刷子李还可作为民俗文化风景来解读,初步培养学生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3、教师结语。

设计方案 篇3

  摘要:红庆河煤矿北翼二、三期工程以煤巷为主,拟通过中央二号风井施工,为实现该工程安全、高效施工的目的,结合施工经验并采用方案比选的方法对煤流系统设计方案进行比选,确定采用混合改绞方案及下沉式煤仓结构,并且在煤仓系统施工时采用平行作业的施工方案。该煤流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实现了煤仓系统平行作业,减少了措施工程工期及工程量,确保了提升能力。该项技术成功应用于红庆河煤矿等工程施工中,对类似工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煤矿施工;煤流系统;下沉式煤仓、混合改绞;平行作业

  目前煤矿设计中,开拓及采准巷道越来越多地布置在煤层中,为煤矿二、三期工程采用综掘机掘进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井下皮带及无轨胶轮车运输工艺也被广泛采用。高效的掘进及运输工工艺,要求井筒提升及煤炭转运的煤流系统工作能力必须与之匹配。内蒙古伊泰集团红庆河煤矿北翼二三期工程合同工程量约25000m,以煤巷为主,工期为572d。根据总体施工方案要求,通过中央二号风井施工(井筒净直径9.5m,井深787m),并对其进行临时改绞,井下主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辅运输采用胶轮车。因此,针对该工程项目,要研究解决改绞方案、煤仓布置、缩短改绞前施工工期等关键技术。目前国内改绞方式大至分罐笼改绞、箕斗改绞和混合改绞(在井筒内布置提升矸石的箕斗和辅助提升的罐笼),不同的改绞方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如何确定出最佳改绞方案,是矿井二三期开拓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针对临时煤仓等特殊工程,尚需确定出合理的布置方式,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运输、转载、提升等环节发挥更高的效率,以达到改绞后施工进度每月不低于1500m的合同指标要求。一般改绞的前期巷道准备工作量大,占用工期长,成为影响整个二、三期工程施工工期的主要因素。为了缩短改绞前施工工期,需要对改绞前施工的工程进行科学组织,从时间和空间上尽可能实现平行作业[1-6]。

  1临时改绞方案确定

  1.1临时改绞方案比选

  目前立井临时改绞方式大至分罐笼改绞、箕斗改绞和混合改绞不同的改绞方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红庆河煤矿二号风井要求实现独立的主、辅提升功能,即该井筒需同时承担人员、材料的上下和矸石的提升任务。箕斗改绞方案因为只装备箕斗,故只能提升矸石而无法升降人员、材料,所以不能选择该方案。该二、三期工程以煤巷为主,采用综掘机施工,皮带运输,要求提升能力大,因此,主提升方式宜选择箕斗而不是罐笼,所以不宜选择罐笼改绞方案。基于以上分析,该井的改绞方案需要满足大提升能力的矸石提升要求,还要满足人员、设备的上下。因此最终确定为配备有箕斗和罐笼的混合改绞。

  1.2临时改绞方案简述

  风井临时改绞采用混合提升方式,利用原Ⅵ型凿井井架,井筒布置一对11t箕斗、一个双层2车小罐笼和一个单层2车罐笼。主提使用原2JKZ-4×2.65/18E双滚筒提升机,采用双11t箕斗提升,用于提煤,箕斗装载方式采用计量皮带机进行装载。副提重新安装一台2JK-4×2.65/18双滚筒提升机,提升一个双层二车罐笼和一个单层二车罐笼,由东侧马头门进出车,用于井下矸石、材料、设备、人员等提升。主提升能力计算结果为194m3/h。每天分三班,提煤时间16h,提煤3104m3;每月按27.5个工作日计,每月出煤85360m3。巷道断面S=24.7m2,松散系数1.4,月进尺为2468m。满足最多6个机械化掘进20xxm(要求单个工作面平均月进340m)的提升要求。

  2临时煤仓方案的选择

  2.1临时煤仓分类

  煤矿二、三期工程施工系统中,多采用临时煤仓作为存储、装载的系统,根据临时煤仓布置位置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种。上提式:布置在运输水平以上,在运输水平装载;水平式:布置在运输水平,一般与井筒相连;下沉式:布置在运输水平以下,在运输水平以下装载.

  2.2临时煤仓比选

  2.2.1方案一:上提式临时煤仓采用此方案,煤流经过回风大巷,通过上仓运输巷卸载至临时煤仓,在-680m水平转载进入箕斗,提升上井。该方案采用得较多,在运输水平装载,易于装载及计量系统的安装维护,措施工程布置简单,井筒水窝较浅。不足之处是措施工程量较大,因上仓运输巷较长导致煤仓很难在改绞之前施工,主运输皮带较长或增加一部上仓带式输送机,运输水平空间占用较多。2.2.2方案二:水平式临时煤仓采用此方案,煤流经过回风大巷、集中回风大巷卸载至井筒附近的'临时煤仓,通过计量斗称重,进入箕斗,提升上井。该方案采用得较少,在运输水平装载,措施工程量最少并可提早开工,主运输带式输送机不需要经过上山运输且运距短,井筒水窝较浅。不足之处是在井筒附近布置的临时煤仓,容积较小,缓冲能力受限,易影响施工进度。2.2.3方案三:下沉式临时煤仓采用此方案,煤流经过回风大巷、集中回风大巷卸载至临时煤仓,在-700m水平装载巷转载,通过计量带式输送机称重,进入箕斗,提升上井。该方案采用得较少,在运输水平以下装载,措施工程量较少并可提早开工,有利于临时煤仓在改绞前完成,主运输带式输运机不需要经过上山运输且运距短,装载不占用运输水平,便于辅助运输。井筒水窝较浅。不足之处是井筒水窝较深。根据施工经验分析,临时煤仓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容积较小,很容易成为制约施工进度的矛盾点,因此,一般的需要布置一个容积不小于500m3的临时煤仓,可以存储一个班的掘进矸石量。红庆河煤矿二三期开拓工程量大,工期长,因此不宜选择煤仓较小的方案二。上提式煤仓的布置,需要布置较长的上仓运输巷(斜巷),而这个上仓运输巷开口距离井筒较远,导致临时煤仓施工时间严重滞后,只能在改绞后形成,这就导致改绞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施工效率低下。下沉式临时煤仓布置方案,最大的优势在于临时煤仓可以在改绞前较短的时间内施工完成,确保改绞后能立即发挥运输、装载及提升的高效率。综合以上对比分析,确定采用下沉式临时煤仓,可以实现改绞前形成临时煤仓,改绞后可以直接施工,不影响施工进度,可以明显缩短总体施工工期。红庆河煤矿二号风井于20xx年3月份转入车场马头门及其他平巷工程施工,历时4个月完成了包括450m措施工程在内的1200m巷道施工任务,形成了排水、供电、车场、煤仓等主要功能巷道及硐室。之后的2.5个月完成了大件下放及混合改绞,于20xx年10月初正式开始二三期工程施工,顺利完成了业主制定的阶段进度计划。实践证明采用该种下沉式临时煤仓,不仅大大缩短了改绞前的平巷施工工期,而且实现了改绞前完成主要施工系统的目标,为安全高效施工二三期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3措施装载巷与马头门平行作业

  采用下沉式临时煤仓,需要在马头门水平以下15m处布置一条与马头门方位一致的措施装载巷(开口于井筒,长度40m),另外需要在车场水平施工一条检修斜巷通到装载措施巷(倾角33°,长度36m,满足通风及人员通行需要)。井筒不同水平的相关硐室施工,一般难以实现平行作业,因此,增加的这一装载措施巷及检修斜巷需要占用较长工期。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组织上做了充分的分析,巧妙提出了利用工作平台将井筒分隔成两个装载水平,以实现两个水平平行作业的方案。该方案分别在-680m水平和-700m水平布置人员及材料通过的开放式平台,在该平台安装溜槽,并在其下5m处布置托罐平台,其中上层托罐平台布置有井盖门,吊桶停在托罐平台处,矸石通过溜槽装入吊桶。两个水平巷道可独立装矸,实现了平行作业。装矸系统如图2所示。采用该平行作业方案,装载措施巷及检修斜巷用时33d,因实现了与马头门车场巷道平行施工,故而较之传统的顺序施工节省了33d工期。

  4结语

  该项技术成功应用于红庆河煤矿二三期井巷工程,于20xx年12月至20xx年7月间(20xx年1月、2月因春节放假未做统计)取得了平均月进尺1823.5m、最高月进尺2176m的施工佳绩,彰显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混合改绞方案的选择符合工程实际,有利保障了提升能力,为工程的安全快速施工奠定了基础。下沉式煤仓的选择,显著减少了措施工程量,为临时煤仓的早日开工奠定了基础条件,有效缩短了改绞前的巷道开拓工期,也为部分措施工程平行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该项技术成功实现了措施装载巷与车场水平巷道的平行作业,明显缩短了改绞前期的平巷施工工期。

  参考文献:

  [1]汪书祺.矿井基建期煤矸临时提升系统优化设计[C]//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20xx.

  [2]高树明.西部矿区深立井临时改绞方案优化[J].金属矿山,20xx(6):132-134.

  [3]张彦华,韦同芳.浅析葫芦素煤矿风井箕斗罐笼联合提升临时改绞方案[J].能源技术与管理,20xx(6):85-87.

  [4]张基磊.基于二三期工程施工的立井临时改绞方案优化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xx(3):141-142.

  [5]张洪雷.箕斗罐笼混合改绞在基建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xx(9):255-256.

  [6]刘耀明,秦江艳,张智山.蒙西超大直径立井临时改绞混合提升新技术[J].价值工程,20xx(11):71-73.

设计方案 篇4

  活动目的: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学习设计名片。

  活动准备:教师--“名片树”两棵,上面悬挂各种各样的名片。

  幼儿--每桌上放有铅笔、模板、彩笔、卡纸、剪刀;学习书写数字、名字。

  活动过程:

  一 、总结故事中名片的功能

  1提问:小老虎来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帮助它认识了那么多的新朋友?后来,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么帮助它请来了河马医生?

  2小结: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认识许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据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

  二、欣赏名片树上的各种各样的名片

  1提问:小朋友,平时,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

  2我这里也有名片,还有两棵名片树呢!(出示名片树,幼儿观察名片的形、色、装饰方法)

  3小结:名片树上有各种各样的名片,都装饰得很漂亮。

  三、 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和设计名片的要素。

  1提问:刚才,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名片,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用?

  2小结: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3请幼儿当设计师为自己设计名片。要求幼儿不忘名字、电话等设计要素,还可以写上自己的班级。

  四、 幼儿设计名片

  教师巡回指导:名字、电话号码是否写清楚;是否会使用模具剪各种形状的名片;装饰得是否漂亮。

  五 相互交流

  1提问:你想把名片送给谁?为什么?(提醒幼儿可以把名片送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

  2 幼儿,教师之间相互交换名片。

设计方案 篇5

  发展性目标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两只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情感性目标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

  板书课题:白公鹅

  二、新课学习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二类生字,多读几遍;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最深?可以勾一勾,写一写。

  2.学生交流。

  3.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4.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

  (威风凛凛)的大公鹅

  (派头十足)的大公鹅

  5.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鹅

  6.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板 书

  ( )的白鹅 ( )的大白鹅

  总写句 解释说明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精选】设计方案09-13

[精选]设计方案09-03

(经典)设计方案08-23

设计方案05-28

设计方案05-28

设计方案05-28

设计方案05-28

设计方案05-29

设计方案05-29

设计方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