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方案>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时间:2024-01-06 09:09:23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优秀(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施方案优秀(5篇)

实施方案 篇1

  一、目标:

  增强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高效监督的水平,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关系、新情况和新问题,维护校园稳定,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二、法律文书依据

  1、《教育法》。

  2、《义务教育法》。

  3、《教师法》。

  4、《未成年人保护法》。

  5、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

  三、建立组织,明确职责

  为提高我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高效监督的水平,维护校园稳定,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决定建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下设三个工作小组。

  四、各组工作职责

  1、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

  (1)、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学校管理制度》,学校会同学校工会共同讨论制定,教代会通过,报教育局审定后执行,合法、公正、公开。

  (2)、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3)、全面负责学校依法治校实施工作,每周研究工作一次。

  (4)、聘请学校法制副校长。

  (5)、宣传、落实、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2、法制教育工作小组。

  (1)、结合教育系统普法教育活动,落实计划教材、师资、课时。

  (2)、负责社区、家庭的协调、联系,定期听取意见,保证法制教育的普及。

  (3)、学法用法的`工作总结。

  3、师生校内申诉处理小组。

  (1)、宣传、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2)、受理、处理师生校内申诉案件。

  (3)、以书面形式宣布处理决定。

  4、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小组。

  (1)、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2)、安全教育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应对突发事件预案预警制度,努力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4)、做好应急处理,负责向上级报告。

  依法治校是当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迫切要求,我校把依法治校作为办学理念,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校的依法治校工作会搞得更好。

实施方案 篇2

  为进一步做好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保障“三夏”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全市夏季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根据《20xx年全省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安排,在“三夏”农资使用高峰时期,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和农资使用特点,突出重点农资品种,采取针对性措施,狠抓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严格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加大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侵权假冒农资和生产、经营、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组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案件的查处,依法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努力确保夏季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和禁限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损失。有效遏制生产、销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和侵权假冒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民群众对农资市场秩序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农资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农资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好转。

  三、工作重点

  (一)加大监管力度。在“三夏”农资购销、使用高峰时期,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加大日常执法检查力度,保证农资监管不留死角。要以农资批发市场、集散地和经营门店、流动商贩及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为重点,加大对重点企业、生产基地、区域交界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游商活跃区的检查力度。要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整治,对禁用的高毒农药继续加大清缴力度,进一步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试点和实名购买制度。要加强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跟踪检查,对不再具备法定资质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予以清理、取缔。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农资的要严肃查处,坚决予以取缔。要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实施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二)加强监督抽查。要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农资产品质量抽检计划,加强对农药、肥料、种子、兽药等农资产品的监督抽查,重点检测种子质量和品种真实性,农药、兽药和饲料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是否添加违禁成分,肥料的养分含量是否与标识相符等。对群众举报投诉多、违法次数多、市场检查中问题突出的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监管。对监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发布警示信息;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农资产品要依法严肃处理。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建立检测结果共享机制,避免重复抽检,提高执法效能。要强化检打联动,检测与查处要做到“无缝衔接”。

  (三)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举报制售假劣农资行为,拓展案源渠道,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要积极履行农资打假牵头协调职责,落实农资打假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适时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侵权假冒和非法添加等行为,重点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化肥、农药等“黑窝点”。要建立区域联查、跨区协查等案件办理机制,切实加强区域间案情通报和移送工作。对制假售假源头不在本辖区的,要及时上报案件信息,发送协查通报,由制假售假源头所在地农业部门严肃查处,确保从源头上消除危害。涉嫌犯罪的案件,要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杜绝“有案不送、以罚代刑”。要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同时,各地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农政发〔20xx〕3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质〔20xx〕21号)及省农委印发《农业系统依法公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公开“双打”行政处罚案件信息,按时报送案件信息公开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当前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牵头作用,明确监管责任,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工作重点,强化和落实监管措施,加强服务指导,确保“夏季百日行动”取得实效。要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落实农资打假工作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改善执法条件和执法手段,提高办案能力。

  (二)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农资打假工作中不履职、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市农委将适时开展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各地及时整改,并进行跟踪监督。

  (三)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各地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播渠道,大力宣传农资打假工作措施、进展和成效,宣传诚信企业,曝光农资打假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围。要组织力量深入到农村基层,通过举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咨询活动和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现场指导等形式,普及农资法律法规,传授识假辨假知识,引导农民群众科学、理性购买农资产品,提高农民群众质量安全意识、科学安全生产的水平和维权能力。开展农资从业人员培训和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守法和质量责任意识。

  (四)及时报送相关材料。各地要认真总结“夏季百日行动”成效和经验,分析本地农资监管的新情况、新特点,探索农资监管工作的新思路。要加强信息统计和报送工作,及时报告重要信息、重大案件和突发事件。各县(市、区)农委(农业局)于9月20日前将开展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总结报送市农委法规科。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情况统计表、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大要案统计表通过金农工程系统报送(第三季度统计表不再另行统计报送),“夏季百日行动”总结以电子版和书面形式报送。

实施方案 篇3

  一、拓展训练的目的意义及作用

  拓展训练是让参训者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勇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让参训者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体验和感悟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参与者适应学习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释放精神压力。

  通过开展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参训者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及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升个人的自信心、意志力、决断力,增强受训者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潜能,熔练团队,培养受训者的组织归属感,增强同学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意识,有效地将个体溶于团队之中,培训团队凝聚力,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训练主题:关注情感体验 熔铸激情团队

  三、设计思路:本次训练主要针对的七八年级网络班的学生预计达成的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竞争和合作意识,认识到合作对于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优化人际环境;学会在合作与竞争中尊重对手、理解他人、取长补短,携手共进。2.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达到"熔炼团队,净化心灵、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培训目标。3.培养执行力和纪律性,服从团队统一安排,遵守共同的承诺与约定,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4.在挑战的项目中,学会独立思考, 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学会发挥潜能以促进个人能力的突破,创造激情团队,迎接艰巨挑战。四、训练时间:20xx年1月6日——1月23日每天下午五、课程设计架构1、学员将以班级或自由组合的方式组建团队,以使学员与团队一起经历困难与挑战,同时也体验团队的运作过程。2.整个训练采用团队竞赛的方式进行,以体现紧张、热烈、竞争的气氛,体验团队领导者的作用,强化训练效果。3.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将持续贯穿核动力特有的鼓励方式,以体现团队的支持、激情与激励的氛围。4.整个训练过程按准军事化管理,既体现严格、纪律与服从,又体现轻松、快乐和分享。六、拓展训练的要求:1、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团队的同时,各班级内部要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组成几个小团队。在训练的`过程中,既有小团队之间的对抗,也有大团队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体验合作的愉快。2、各团队要确定队名,有自己的队名和口号;要进行各团队领袖的竞选,选出自己认可的精神领袖。从而创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激发热情与斗志。3、每个项目的训练结束后,队员都要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写好自己的心得体会,训练结束后及时上交。4、对小团队的表奖由班主任和训练指导教师掌握,大团队间的对抗,每次都要有评比,并将评比结果记录,训练结束后对优秀团队予以表彰。5、各班主任和训练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本次训练,拓展训练的目的必须明确,它不是简单的让活动,就活动而言,学生出去玩也是活动,但是那毫无意义,而且学生也不会玩。我们要对学生讲明拓展训练实际上是一门课程,一门培养学生情商的课程,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三十是智力,百分之七十则取决于一个人情商的高低。班主任必须认识到,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责任中体验快乐,在自律中找到自由,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和沟通,在团队建设中体验集体的温暖、学会奉献。更多的明确个人的行为对团队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情、对同学的信任、对学习生活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大局意识、熔铸团队精神。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凝聚班集体的合力。真的让我们的网络班彰显出特色。七、训练项目指导人员及分工:7.9--7.10 左 巍 刘 岩 7.11--7.12 王莉华 杨 利8.9--8.10 从志海 李冬梅 8.11---8.12 战忠斌 徐燕燕八、训练项目设计第一篇 团队建设篇(一课时)1、团队组建(每班组建四个小团队,班级组建两个大团队)·确定队名,“师出有名,战无不胜”·设计队呼、队歌,打造精神符号·确定队规,体认团队规则2、团队领袖竞选,选出的领袖必须得到全体团队成员的认可。3、学唱手语舞:《感恩的心》第二篇 团队行动篇(共十八课时)团队的成功取决于有强烈荣誉感、责任感并敢承担责任,战胜自我,善于合作与共赢的人。项目一:齐心协力走项目说明:每队25人。队中全体成员两脚脖被一根绳束住向前走,在50米的跑道上行进,行进过程中队员的步伐必须一致,若不一致要重走,并记入时间。评分标准:用时少的一方获胜。得10分。项目目的:增强团队意识:体会越容易的事情越需要认真的态度,感受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形成团队的默契。项目二:一圈到底

  项目说明:每队20人。由一队队员手拉手,并将一大号的呼啦圈套于一个队员的手臂上,并以此队员开始,穿过每一名队员,其间队员拉着的手不能分开,最后回到起点宣告比赛结束。

  项目目的:通过此项活动培养团队的配合能力和彼此沟通。

  评分标准:规定用时5分钟,不含讨论2分钟。完成得10分,队员之间拉着的手断开一次扣1分,每超时一分钟扣1分,每节约一分钟加1分。

  项目三:信任背摔

  项目说明:有一名队员背向站在1.4米高的平台上,台下有12名队员纵向排列,将双手平行交叉,以作保护,当所有队员依次安全落地时,比赛宣告结束。

  项目安排:每队20人,规定用时20分钟不含讨论时间5分钟。

  项目目的:通过此项活动挑战心理极限,增强对他人的信任。

  交流口号:台下队员(准备好了吗?),台上队员(准备好了),台上队员(我相信你们),台下队员(1、2、3)。

  评分标准:规定用时20分钟,全部完成得10分,每有1人不能完成扣1分,每节约1分钟加1分。

  项目四:过河拆桥

  项目说明:此项活动的场地为平地,发放木块或砖块少于人员数。如果木块或砖块上没有站人或落地,将视为被水冲走。在活动中若有人落地将视为犯规,须从新开始。

  项目安排:每队20人,规定用时15分钟,不包括讨论5分钟。

  项目目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战略战术,训练团队内部的协调能力。

  评分标准:完成得10分,每超时1分钟扣1分,每节约1分钟加1分。

  项目五: 携手并进

  项目说明:此项目需50米的跑道,一个篮球和布条若干,两个人背对背夹着篮球快速通过30米的跑道,篮球落地要从头开始,在行进过程中不能用手触摸篮球,然后由另两名队员用布条把自己的一条腿绑住再次通过30米的跑道,最后由一名队员跑完40米,宣告比赛结束。

  项目安排:每队20人,分成四组。四组用时累计为本队用时。

  评分标准:用时少的队获胜。

  项目六:一气呵成项目说明:每队25人站成一排,按自然数1-50顺序依次报数。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之间不得提醒,不得有任何动作,若有违反,视为输,全体队员要向对方行礼表示祝贺,并且要罚精神领袖(男做俯卧撑5个,每违反一次加五个;女作蛙跳5个,每违反一次加五个)。若无违纪,用时最少的队为胜方。项目目的:培养学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评分标准:用时少的队获胜。采用七局五胜制。获胜团队将获得10分。项目七:盲人摸号项目说明:每队25人。每位学员戴上眼罩,每人一个号,但这个号只有本人知道。队员根据自己的号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一条直线。全过程不能说话,只要有人说话或脱下眼罩,要重新开始,并记入用时。项目目的:让学生体会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当环境及条件受到限制时,你是怎样去改变自己,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方法及沟通。评分标准:用时少的队获胜。获胜团队将获得10分。项目八:舞动的摇绳项目说明:每队一根摇绳,两人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动,其他队员上去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动。每队15人。每掉一人次扣1分,每多一人次加1分。项目目的: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合作的快乐。评分标准:用时多的队获胜。获胜团队将获得10分。项目九:穿越封锁线项目说明:每队25人。在前进的路上,只有一条路能通向目的地,但是这条路两侧是高墙,上面是“电线”。队员只能在规定时间内穿越。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说话,若说话视为被发现“击毙”,若“触电”视为牺牲。需从头再来。项目目的:让学生体验面对困难,战胜困难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为集体的利益必须高度的自觉。评分标准:用时多的队获胜。获胜团队将获得10

实施方案 篇4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发展一切学生”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程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科学、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1、学生层面

  初步学会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会对自然、生活、社会及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尝试进行生产劳动,体验劳动和技术实践过程;会自主地与活动相关的社会部门与个人联系,进行表达与交流,并学会自我管理,初步转变学习方式,体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学生形象和

  “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多元(差异)发展。

  2、教师层面

  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

  3、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

  二、教学原则

  1.综合性原则。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诚信等。

  三、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四、课程结构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七大类。

  人文素养类: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科学素养类:通过各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生活技能类:通过生活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生活的质量。

  身心素质类:通过体育项目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艺术修养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类:通过学习电脑操作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科竞赛类:以学科竞赛来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科学探索精神。

  五、选课方法

  学生选课分以下几步走:

  1、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

  3、先按正常教学班统计学生选课情况,再根据学生第一、第二志愿,学校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原则上组班不超过50人,低于20人不开班。

  4、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六、教学评价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学校遵循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原则。

  一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重点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与体会。

  二要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根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

  三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组织与学习环境。

  四要强调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实施方案 篇5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全面落实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推进XX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根据国办转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16年)》(国办发〔20xx〕1号),制订《XX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16年)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及国家《特教提升计划(20xx-2016年)》明确指出: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飞速发展,各级财政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初步构建了从学前到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各学段衔接的特教办学体系。目前XX市有特教学校23所,每个县级区划均有一所特教学校。截止20xx年底,在特教学校就读的学生1268人,全市特教学校教职工344人,专任教师288人。全市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自闭症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3%。但总体上看,我市面临着特殊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因此大力推进特教事业发展不仅是加快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满足残疾人受教育需求,补短板、提水平的需要,是彰显教育公平,落实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二、原则、目标及任务

  (一)总体原则

  XX市特殊教育发展要坚持五个原则,一是把握文明进步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和改革发展的原则,优先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逐步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努力满足残疾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三是树立全纳教育理念的原则,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残疾学生融入社会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四是必须坚持“特教特办”的原则,全面落实政府的责任,完善投入保障,给残疾孩子更多的关爱。五是强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二)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进一步完善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在市政府领导下的市特殊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职能部门协同,各级教科研、市特教资源中心为技术支撑,以特教奖学金、园丁奖为社会支持品牌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探索XX市特教工作新思路,创新工作模式,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创建全国特殊教育改革发展试点城市。

  (三)重点任务

  1.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提升普及水平。到20xx年,全市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自闭症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对重度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不断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成为涵盖学前至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

  2.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升经费保障能力。全面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石政发〔20xx〕21号)文件精神,加大投入,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落实中、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政策。

  3.加强特殊教育针对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盲、聋和培智等课程标准,根据本地实际,开发本地课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培训,启动特教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特教教师队伍。

  三、主要措施

  (一)扩大义务教育规模

  建立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为支撑、以送教上门和社区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不断扩大义务教育规模。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摸清底数的前提下,按类别安置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2.加大对市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教学部的支持力度,逐步满足更多自闭症儿童的入学需求。

  3.制定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意见,市教育局联合市残联、团市委等部门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教上门工作,切实做到“义务教育零拒绝”。

  4.全面落实XX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管理工作指导的意见》(石政办发〔20xx〕37号),推动随班就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20xx年在全市各县(市)、区开展随班就读提升试点工作,做好残疾儿童幼小衔接工作。

  (二)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

  1.积极实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普通幼儿园积极创造条件,接收轻度残疾儿童入班(园)学习,开办融合性幼儿园,探索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共同接受学前教育与学前康复的教育模式,对残疾幼儿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在市特殊教育学校设立附属特教幼儿园的基础上,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试办附属特教幼儿园,实现残疾儿童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早期康复、早期教育训练。到20xx年,3-5周岁残疾儿童入班(园)率要达到85%以上,实现残疾儿童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康复教育。

  2.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和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依托市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市特殊教育学校将发挥工学一体化优势,重点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普通教育为辅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3.积极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市属高等院校创造条件,努力开设适合残疾人教育的专业。依托省广播电视大学,开设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的专业和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石家庄学院筹备开设特殊教育学类教育康复学本科专业和课程,面向我市和全省特殊教育学校、相关机构培养师资。

  (三)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1.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1万元公用经费标准落实到位,切实保障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随班就读学生按生均5000元公用经费标准执行,到20xx年随班就读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达到每年6000元。特教班、送教上门学生按生均1万元公用经费标准执行。在有条件的县(市)、区生均公用经费向特殊教育幼儿园与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的残疾学生全覆盖。

  2.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在“两免一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水平。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向残疾儿童学前三年全免费教育延伸。

  3.加大扶持民办特殊教育力度。选择办学品质高,填补公办教育办学类别空白的(如脑瘫、自闭症等)民办特教学校,进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探索实验。对入选学校接收本市户籍残疾学生的,执行生均5000元公用经费标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

  4.保障市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工程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项目建设于20xx年9月竣工,实现从学前到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相衔接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为特殊教育改革发展试点市提供窗口和阵地。

  5.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支持特殊教育。

  (四)加强学校队伍建设

  1.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决策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安排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人员担任特教专干,促进管理队伍专业化。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要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特殊教育教研人员,组织并指导学校开展教学研究。

  2.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定期举办特教校长研修班,坚持抓思想、抓学习、抓素质、抓管理。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一是20xx年试行特教教师持证上岗制度,20xx年全部实现特教教师持证上岗。二是加强专业化建设,逐步使教师掌握多种技能,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三是开展教师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培训,培养心理健康、具备良好助人自助能力的特教教师。四是建立健全市、区(县)两级培训网络,搭建交流与提高平台。五是落实特教教师各项待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普通学校承担特殊教育任务的教师,除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特教补贴费外,地方政府按其本人岗位和薪级工资之和25%核定发放特教补助。各类校长、教师评优活动中要有特教员工。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根据有关核编标准对特殊教育学校(含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教职工编制进行核定,确保教学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强化师德教育,坚持“尊重生命差异,弘扬人道大爱”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3.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残疾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强教材建设,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大力开展“医教结合”实验。

  4.鼓励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参与课题研究。各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定期举办评优课和特教教师基本功大赛,为教师学习与教研搭建交流平台。

  5.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向内涵发展转变。以尊重生命、弘扬人道、传播大爱为方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开展学校理念文化、形象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建设活动。

  6.加强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发挥信息通报与资源管理、决策咨询与研究指导、测量评估与社会服务作用。创建《石家庄特教通讯》刊物,加强各特教学校之间的沟通。

  四、组织领导

  (一)强化政府职能,合力推进提升工作

  XX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16年)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业务性强,涉及多个部门,需各有关部门通力配合。要明确各级政府责任,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本着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的原则,统筹安排相关资金,合理配置特殊教育和康复资源,切实解决制约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加强督导评估,督促落实提升任务

  加强政府教育督导,明确落实各级教育、财政、卫生、残联等部门和社会团体的职能和责任。坚持特殊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各地要将提升工作纳入每年对县(市)、区的年终考核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对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进行评估验收,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特殊教育保障水平等作为评估验收的主要指标。市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的县(市)、区,不得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实施方案09-12

[精选]实施方案09-20

实施方案(精选)09-15

(经典)实施方案10-21

实施方案(经典)08-08

(经典)实施方案11-15

实施方案[精选]09-10

实施方案(经典)12-28

实施方案[经典]07-28

[经典]实施方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