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学设计>加法教学设计

加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26 08:32:3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加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加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加法教学设计

加法教学设计1

  99—50= 87—40= 98—5= 66—20= 36—3=

  76—2= 48—4= 77—60= 58—6= 89—20=

  2、综合练习:玩“摘苹果”的游戏。

  教师出示贴有苹果的六棵智慧树(每棵树上贴有6个写有本课所学两种算式的苹果)。

  如图:

  并说明游戏要求:每个组的小黑板上贴有一个得数,是这个得数的苹果有6个。请小组同学合作根据自己的得数接力摘苹果,最后教师评定。全对的小组可获得合作星。

  (学生按要求玩游戏。)

  3、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练习:玩“爬楼梯夺智慧星”的游戏。

  教师任选两组学生进行比赛,根据口令同时接力做题,先做完的小组获智慧星。

  4、思考性练习:去智慧王国做题。学生随音乐做小燕子飞的'动作来到智慧王国。

  教师打开智慧大门出示思考题。

  想一想:下面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

  39—10>()

  95—()<55

  64—()=84—()

  (这一题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留给学生课下完成。)

  (四)课堂总结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2、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发言。

  3、结语: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师:(指25+8)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

  生1:5+8=13 20+13=33

  生2:25+5=30 30+3=33

  ……

  (3)练习:

  师:这一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类题?

  找学生出题大家回答。

  (二)分小组活动

  1、谈活明确任务、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总结呢?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

  每个小组都有这样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小朋友合作完成。

  2、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在巡视中,教师可以适当提示:瞧,这一小组四个小朋友配合的真默契,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还有一个当小老师检查对错呢!

  3、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们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一评。(把汇报表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小代表做讲解。重点提问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

  课本上有这样一组题(p78第1题),请直接写在书上。比一比谁做得又队又快。

  (四)作业

  第79页的第1题、第2题。

  反思:

  在和学生的相互合作中,学会了这么多知识,效果很好。

加法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一、创设情境上星期老师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各年级的借书情况,制成了一张表,看:出示“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年级一本数: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边问边板书:加法)学生提问题年级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一年级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说明你们都很爱动脑筋。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探索计算方法:

  师:要求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求出结果。

  (生练习,小组讨论交流)

  2.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说口算的方法,以及用拨算珠的方法,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通过拨算珠的方法,强调要在对应的数位上拨算珠,也就是数位要对齐。)

  3.鼓励学生用笔算的形式计算。一起回忆竖式计算。

  师: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如何计算?

  师:应从哪一位算起?

  教师列竖式计算:

  百十个

  1 4 3

  +1 2 6

  2 6 9

  (3)指名说笔算过程,以及在结果中每一位上数表示什么?

  4)小结:三位数相加时应怎样列竖式,从哪里算起?

  2、要想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验算。

  (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样列式?

  (板书竖式:1 2 6)

  +1 4 3

  (3)学生笔算,看计算的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

  (4)说明:在笔算是要检查加法做的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得数是否一样,这样的检查叫做验算。

  5.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笔算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生独立计算)

  (2)你想怎样验算?

  (3)汇报。你是怎样算的?怎样验算的?

  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

加法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思维灵活性。

  3.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们,暑假期间,我们学校举行军事夏令营活动,三年级一班有营员42人,二班有营员45人,三班有营员55人,请你计算一下,这三个班共有营员多少人?

  (1)全班试做,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42+45+55=142(人)

  2.师:这道实际应用题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老师这还有一道例题(出示例2),同学们看能不能用两种方法解答?

  [说明:从近期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置于情景之中,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例2连加法做好铺垫。]

  二、尝试探究构建模型

  1.出示例2。

  例2.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9人,三个班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1)全班试做。

  (2)指名板演。

  (3)做完的同学自己先说一说每种方法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

  (4)师:由两种算法的结果相间,可以看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怎样表示?(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如下:(48+50)+49=48+(50+49)

  2.谁能编一道像例2这样的应用题,(指2至3名学生编)然后全班同学用两种方法解答。

  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投影出示)

  (12+13)+14○12+(13+14)

  (320+150)+230○320+(150+230)

  [说明:通过编题解答,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为后面归纳概括打下基础。]

  4.归纳概括加法结合律。

  (1)从黑板和投影上的算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2)指名回答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师准确口述规律,然后出示加法结合律内容。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样的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

  (揭示并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4)全班整体感知加法结合律。(齐读)

  [说明:由小组到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发散学生的思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5.学习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

  (1)自学(a+b)+c=a+(b+c)

  (2)弄清a、b、c的意思。

  6.做一做。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5+68)+32=25+(□+□)

  130+(70+4)=(130+□)+□

  7.探究复习题的另一种简便算法。

  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同学们想一想:复习题怎样计算更为简便一些?

  42+45+55=42+(45+55)

  [说明:学以敢用,强化简算意识。]

  8.小结:加法结合律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好。

  9.质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说明:清除练习中的障碍与疑点,使学生真正学懂会用。]

  三、解决应用

  1.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学习例3.计算480+325+75

  (1)同学们观察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全班试做,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并指名说出这样算的根据。

  3.学习例4.计算325+480+75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例4怎样算比较简便?与例3有什么不同?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全班试做,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说出计算时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说明:把两道例题放在解决应用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我们在以前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地方应用过加法结合律?

  5.练:(做一做)

  137+31+63怎样算比较简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6.读:阅读教材第14一15页,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清楚?

  7.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并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了简便运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说明: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教育。]

  四、综合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说明:巩固结合律,打好基础。]

  2.在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等式后面打"√"号。

  a+(20+9)=(a+20)+9()

  △+(○+b)=(△+□)+b()

  (10+20)+30+40=10+(20+30)+40()

  3.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l+2+3+4+5+?+99+100=5050

  [说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防止思维定势。]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

  91+89+1185+41+15+59

  168+250+32135+49+65+24+11

  [说明:巩固例题,打好基础。]

  5.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你能很快算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和吗?

  1+3+5+7+??+17+19=

  2+4+6+8+??+18+20=

  [说明: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创造性以及较高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加法结合律》导学案

  【知识梳理】

  1、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2、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字母表示:a-b-c=a-(b+c)

  【拓展提高】

  怎样简便怎样算?

  169-247+231-53 9+99+999+9999 567-(245-123)

加法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8、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9、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十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汇报表。

  四、教学过程

  (十)分类整理

  1、出示一组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25+8 39+40 36+7 59+2

  50+16 21+6 42+3 47+30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生:加法运算题。)(板书:加法)

  师: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一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种:a.25+8 2l+6 36+7 59+2 42+3

  b.50+16 39+40 37+40

  第二种:a.21+6 42+3

  b.25+8 36+7 59+2

  c.50+16 39+40 47+30

  师:告诉小朋友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好吗?

  (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在下面计算过程中再继续分。)

  (板书:两位数家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2、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师: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

  (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突出进位加法。

加法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1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录音机、磁带、写有算式的26个大苹果、六棵智慧树、2张写有算式的楼梯图、用来进行小组评价的“三星”(智慧星、创新星、合作星)、1张写有思考题的智慧王国图。

  学具:写有口算题和思考题的练习纸(每人一张);每组准备1块小黑板、1支白板笔,用来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小印章。

  四、教学过程

  (一)纠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年级一班的“小小玩具店”正式开业了,我们先来看一下都有哪些玩具,好吗?[教师出示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大赛车(40元)、小轿车(2元)、飞机(6元)、布娃娃(30元)、小狗熊(3元)、大花猫(20元)。]

  师:都有哪些玩具,价格是多少?(学生回答,要说明礼物是什么以及它的价格。)

  2、这些玩具都有自己的价格,你们要想得到它必须怎么办?(生:用钱买)在每个组的信封里还有一样东西,倒出来看看是什么?(生:人民币)

  师:数数看,有多少人民币?(学生合作数人民币,并报总数。)

  1组:35元2组:35元

  3组:29元4组:87元

  5组:64元6组:38元

  师:你们小组商量一下要买哪种玩具?

  3、能根据玩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总数,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出数学问题:)

  生1:我们组一共有35元,买一辆小轿车要用2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生2:我们组一共有35元,买一只大花猫要用2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生3:我们组一共有29元,买一架飞机要用6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生4:我们组一共有87元,买一个布娃娃要用3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生5:我们组一共有64元,买一辆大赛车要用40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元?生6:我们组一共有38元,买一只小狗熊要用3元,提出的数学问题足:还剩多少元?

  4、要想解决“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5、展示大家列的算式:请每组的代表把小黑板放在前面。

  1组:35—2=2组:35—20=

  3组:29—6=4组:87—30=

  5组:64—40=6组:38—3=

  (二)交流合作学习新知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1)我们先来帮l算一算。挂起1组的小黑板:35—2=

  (2)那么35—2得多少,应该怎样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分组讨论。)

  (3)请一个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可随机进引导。(生:先不看十位,先看个位,5 —2=3,再把3和3()合起来,就是33。)

  (4)你的这种方法很好,说得也很明白。(这时,教师再征求一下其他组的意见,如果都是用的这种方法,再请一个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5)这个过程大家都明白,谁能用上先算……再算……比较简单地说一说。

  (先算5—2=3,再算3+30=333。)

  师:×××说得好不好?鼓励一下。你们能不能学着他们的样子说给同学听一听呢?

  (6)先请一名中等生说,再请一名学困生说。

  (7)教师根据出现的算法与学生一起进行小结,教师板书口算过程(略)。

  (8)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算出了这道题。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生:29—6=和38—3=

  同桌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订正。

  2、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过渡:我们再来看2组的这个题“35—20=”。小组讨论一下。(教师走进小组与学生一起学习。)

  (2)请小组汇报学习情况。x k m

  生1:先不看个位,先看十位,30—20=10,再用10加上个位的5就是15。

  (3)师:你说得非常好,淮能比他说得更简单一些。

  生2:先算30—20=10,再算10+5=15。

  师:和他们方法—样的同学起立,进行表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征求学生不同的意见。)

  如果没有其他方法了,让学生集体说,教师把刚才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略)

  (4)拓展练习:

  师:我们旧来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生:87—30=和64—40=)

  对桌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指两名学生说,进行集体订正。

  (4)知识应用:

  师:前两天,鹿老师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可是我只带了10元钱,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

  生:老师遇到的难题是:钱不够了,还需要带多少钱?

  师:谁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呢?

  生:还需要带16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从书的价格26元里面去掉老师已经带的10元,就是还要带的钱数。我列的算式是:26—10=16,所以还需要带16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谢谢你,明天,我就再带16元去买这本书。

  3、小结: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两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同学商量一下。

  生:第一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组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都是减法,被减数都是两位数。

  生2:都是把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一位数里减去,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卜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去,然后再和一位数相加。(这一点如果学生找不到,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

  师:在今后的口算中,大家只要掌握了规律,相信你一定能算得又对又快。

  (三)巩固反馈

  1、算练习。(共两组)才应学生自评和互评两种评估形式。

  在做完第一组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比较上下两行算式的异同,这有利于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5、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6、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7、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4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圆形5个,三角形10个,红花20朵。

  四、教学过程

  (六)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高兴吗?王老师今天也非常高兴,现在咱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师生鼓掌欢迎。)

  师:小朋友们,掌握很热烈,但不够整齐。请听一听,王老师是怎么拍的?拍了几下?(教师有节奏地拍4下)。小朋友学老师的样子,拍6下。

  师:根据刚才拍的,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我们比老师多拍了几下?

  师:你知道吗?

  生1:我们比老师多拍了2下,因为6比4多2,列式:6—4=2。

  生2:老师比我们少拍了几下?少拍了2下,列式:6-4=2。

  生3:老师和小朋友一共拍了几下?6+4=10。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今天咱们来研究第一和第二种情况。课件显示:

  6下比4下多2,6-4=2,

  4下比6下少2下,6-4=2

  2、摆一摆。

  (1)请小朋友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5个△。摆完后,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生:○和△同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这样摆的:○○○○○,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正好就看出他们同

  △△△△△

  样多。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

  (2)请小朋友继续摆:第一行5个○,第二行摆7个△,如图:

  ○○○○○

  △△△△△ △△

  看着你摆的图,谁能提出问题?

  生1:△比○多几个?列式:7-5=2

  ○比△少几个?列式:7-5=2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咱们来进一步学习这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学生齐读。

  (七)探索学习

  1、课件出示下图,教师讲解:同学们,这是前四周小组得红花情况的记录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1组:

  2组:

  3组:

  4组:

  生1:我看出了1组同学得红花最多,他们表现最好。

  生2:3组表现差一点,得的红花数最少。

  生3:我知道了1组共得了11朵红花,2组得了8朵,3组得了6朵,4组得了10朵。

  教师边听边板书上每组得红花的数量。

  生4:我看出了1组的红花比2组多3朵。

  2、师:小朋友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红花学具,摆出1组和2组的所得的红花情况,好好看一看1组比2组多得了几朵。

  学生动手操作,摆出如下图形。

  1组:

  2组:

  生:1组比2组多摆了3朵。从图上可以看出,1组得的红花左边部分与2组同样多,右边部分是比2组多的3朵,所以说1组比2组多摆了3朵。

  师:你回列式吗?

  生:11-8=3(朵)。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师:刚才小朋友们回答得都很好!现在请小朋友看着这四个小组的红花图,现在我要请你当老师提出问题,你还可以找一名同学回答。

  学生提问、回答、活动。

  3、比较关系。

  师:刚才的小老师当得好,学生做得也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们看板书,小组讨论:求1组比2组多几与求2组比1组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1组比2组多几,2组就比1组少几,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罢了。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

  (八)巩固练习

  1、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森林中发生的一件事(电脑出示):

  2、在咱们学校体育节的跳绳比赛中,咱们绿队有两个小朋友表现非常出色,咱们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图。)

  (1)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几下?

  (2)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几下?

  3、看到咱们比赛这么好玩,小猫们沉不住气了,它们每人拿来一只小桶,一根钓杆,你猜它们要比什么吗?对,钓鱼比赛。现在看图,你能提出问题吗?小组比赛“星级合作小组”评选,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解答得好?

  讨论汇报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评价鼓励,评选出“星级合作小组”。

  (九)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都可以用大数减去小数来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同的。

  反思:

  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加法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书第24、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加法交换率的含义。

  2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能看图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正确熟练的口算5以内的加法。

  4、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动手操作,理解加法交换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操作法

  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娃娃伴着徐徐的凉风向我们走来。他想和小朋友门一起做5的拍手游戏,好么?

  拍手游戏:师:秋娃娃拍一,你拍几?

  生:我拍四。(师生一起拍)

  师:秋娃娃拍二,你拍几?

  生:我拍三。(师生一起拍)……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游戏玩完了,秋娃娃玩的可高兴了,现在她想带大家到果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你们愿意么?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左边2棵果树,右边有3棵果树。

  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棵果树?

  师:你会计算么?

  生1:2+3=5(说原因)

  生2:3+2=5(说原因)

  师:说一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步体会加法交换率。)

  生1:这两个算式都是加法。

  生2:他们的加号两边都是2和3,等号后面都是5。

  生3:他们加号两边的数的位置交换了。

  师总结:看来交换加号两边数的位置他们的得数不变。

  利用操作,加深理解

  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秋娃娃可真高兴,它决定送给你们一份奖品。瞧(电脑出示第二幅图)

  师:秋娃娃送给她家什么奖品?你能说给你的同桌听么?(同桌互相交流)

  生: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2个苹果。

  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1+2=3

  2+1=3

  师:说一说这两个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再次体会加法交换率。)

  学生操作

  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果园里的小动物可不服气了,说:“如果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题那才叫本事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么?

  摆一摆:左边摆一朵花,右边摆三朵花。(学生独立完成)

  看着自己摆的图片和同桌互相说算式。集体订正。

  1+3=4

  3+1=4

  二、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同学么顺利的解决了小动物的第一个题目,这会儿,小兔子急了,他也想给大家出个题目,瞧:(电脑出示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什么了?

  生:有小兔子。

  生:还有萝卜。

  师:那么看了这幅图你能列出那些加法算式呢?

  生1:4+1=5(上面有4只小兔子,下面有1只小兔子。)

  生2:1+4=5

  生3:1+2=3(上面有1个萝卜,下面有2个萝卜。)

  生4:2+1=3

  师:同学们真棒!能够看着一幅图列出这么都得加法算式。我要给你们一点掌声。可是小动物门的题还没完呢!

  师:从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萝卜和盘子

  师:你能列出什么算式?

  生1:0+5=5

  生2:5+0=5

  师:为什么用0呢?

  生:因为左边的盘子里一个萝卜也没有。

  四、运用游戏、巩固新知

  1、手指游戏

  小朋友们刚才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敢的闯过了小动物门的重重关卡,咱们的`朋友秋娃娃见了可真高兴!他向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做手指游戏。

  师:快、快、快、准备好,我们来做手指操。

  手指头动、手指头动,5可以分成1和几?

  生:5可以分成1和4,1+4=5、4+1=5。

  师:再把小手动一动、5可以分成2和几?

  生:5可以分成2和3,2+3=5、3+2=5。……

  师:小手、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做运动,

  我出1,你出几?

  生:你出1,我出4,1+4=5、4+1=5

  师:手指头动,再来动,我伸0,你伸几?

  生:你伸0,我伸5,0+5=5、5+0=5。……

  (师生互对、同桌互对)

  师:看了同学们玩得这么高兴,林子里的小鸟也想来参加,瞧:(电脑出示图)

  师:算一算一共有几只小鸟?

  生1:3+2=5(树下有3只鸟,树上有2只鸟。)

  生2:2+3=5

  生3:1+4=5(有1只大鸟,有4只小鸟。)

  生4:4+1=5

  2、摘果子游戏

  时间过得真快,秋娃娃要回家了。可是他想请同学们帮她一个忙,帮他把林子里的果子摘下来,你们愿意么?看来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可是这可不是一般的果子,你必须要回答出树爷爷的一个问题,这个果子才能送给你,你们有信心么?(出示一棵挂满苹果的苹果树,每一个苹果上又一个题)

  4+1= 2+3= 0+4= 1+3= 5+0=

  2>( )()<5 2+( )=5 ( )+4=4

  1+4= 3+2= 0+5= 2+2= 3+1=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自评

  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么完成了这么多地题,而且还帮秋娃娃把果园里的果子也摘下来了,那么庆同学们相依相你这节课的表现,如果你觉得自己近填表现的特别好,就给自己的5颗星,如果你觉得今天表现的还行,就给自己的4颗星,如果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得不够好,应该继续努力,就给自己得3颗星。请同学们拿出彩色笔为自己把表示成功的星星图上颜色。

  2、教师总结板书设计:

  秋天的果园

  2+3=5

  3+2=5

  1+2=34+1=51+3=4

  2+1=31+4=53+1=4

  0+5=5

  5+0=5

加法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课本第40-41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新课

  昨天老师去买手机,看中一个,价钱是896元,怎样付钱比较方便?

  1.说说下面各数比较接近几百。

  896401608597888

  2.揭题: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样的知识,学习新知识。

  (板书课题:加法估算)

  二.新授

  老师又在商场转了一转,看到了这些商品。

  1.教学例题:出示商品广告。

  (1)请同学说说有哪些商品?价格分别是多少?

  (2)你能说说每件商品的价格大约是几百元吗?(同桌说)

  师指名说。

  (3)估计一下,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大约需要几百元?

  (4)你是怎样想的?四人小组说一说。

  (5)指名说。

  (6)200哪来的?(同桌讨论。指名说。)

  (7)指导说法:98元接近100元,192元接近200元。100+200=300(元),大约需要300元。

  2.教学试一试: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要几百元?

  (1)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说一说。

  (2)指名说,强调说出理由。

  (3)问:你想买哪两样东西?估计要几百元?

  (4)生独立思考,再同桌说。提醒:为了方便你过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的.时候还记得你买了哪两样东西,最好用笔记下来。

  (5)指名说,集体判断。

  3.小结:当我们在进行估算时,一般先把某个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大约的数。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题目:你知道每个数各接近几百?

  503、492、207、813、589、904、296、407、399、602

  (2)同桌说一说。3)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做题。

  (2)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说估算结果,是怎样想的?

  (2)师小结:把每个加数看作整百数,再估算结果。

  (3)生独立计算。

  (4)指名汇报。

  4.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独立读题。

  (2)思考:什么情况下是够坐?什么情况下是不够坐?

  (3)我们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人?(400人)大约有400人是什么意思呢?(可能比400多一些,可能比400少一些)

  (4)这里是比400多一些还是少一些呢?怎么看出来的?(195和198都比200少一些,所以和比400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估算时要注意什么?

加法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实物玩具、卡片、投影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口算卡片)

  11—5=36—4=29—3=

  16—8=12—4=13—6=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老师带来—些玩具,大家看看(出示实物玩具,并贴好商品价格。)

  洋娃娃(45元)玩具小熊(6元)恐龙模型(5元)

  绒毛小兔(3元)电动狗(24元)玩具汽车(36元)

  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要是有—些零花钱想买这样的玩具,你想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三)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减法算式。

  师:小明只有8元钱,他可以买些什么?

  生1:可以买玩具小熊。

  生2:可以买恐龙模型。

  生3:可以买绒毛小兔。

  生4:还可以买一个恐龙模型和一个绒毛小兔。

  师:可他想买一辆单价是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6—8=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6—4、29—3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6—4、29一3等算式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呢?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方法。(教师巡视。)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在投影上展示并说算法。

  算法一:从10根小棒里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6根合起来是28根,10—8=2,26+2=28

  算法二:从30里拿出2和6合成8,30—2=28

  算法三:8—6=2,30—2=28。

  算法四:把36根小棒分成20各和16根,16—8=8,20+8=28。

  算法五:从30根里拿出8根还剩22根,22+6=28。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板书:36—8=28

  教师:在计算时,有很多的算法,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的又对又快就可以了。(指题)这样的减法算式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

  (四)练习反馈

  1、基本练习:(出示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其中指定两题说出自己的算法。

  32—5=46—9=57—8=40—5=

  2、实际应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些玩具,小明只有8元钱,如果想买一个价钱是45元的娃娃,还要攒多少元呢?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游戏:摘苹果。

  秋天到了,苹果熟了,同学们到果园里摘苹果,树下放着三个筐,筐上分别写着73、56、48。同学们把带有算式的苹果,算出结果,然后摘下放到响应的筐里,每个小组里讨论出结果后派一名代表上前。

  4、应用体验:借乒乓球。

  学校开展乒乓球比赛,老师有一盆乒乓球,一共46个,同学们可以借球进行练习。每组同学共同商量各派一名代表,借几个,要算出剩几个?并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活动情况教师板书算式。

  如46—3=43 43—6=37

  37—5=32 32—4=28…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课上自己表现如何?哪位同学表现较好,好在哪儿?

加法教学设计10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

  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计算以及训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经历对有理数的运算,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知识重点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原则

  复习知识

  引入课题

  通过展示四道题目,让学生分析是运用哪条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而进一步总结复习有理数加法法则。

  师提问:有理数加法运算能不能更简便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一下。.

  (出示课题)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让学生感受到有理数的运算在实际中是很简单的,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1.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自主运算.

  注意:符号的确定是由几种情况决定的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2.观察四组算式中的加数和他们的和,提问:有什么发现?从加数的位置,和的角度探讨.

  3.通过练习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4.两个运算律分别是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得出交换律的基础上,运用同样的推导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1)(小组合作)自主做题,将步骤和答案写出,并将答案在小组里订正.

  (2)交流汇报.从运算顺序,和的角度进行探讨.(各学习小组的汇报结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3)说一说运用的加法法则是什么?(①运算顺序,②和)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4)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结合律.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a+(b+c)=(a+b)+c

  (用投影仪展示)

  有理数加法交换律: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有理数运算使用的两个运算律,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相应,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对有理数相加运算时进行相应的步骤,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

  ①交换律是两个加数相加,结合律是三个加数相加,那四个数相加或者更多的数相加也可以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教师巡堂随时进行相关的'指导,关注每一们学生及各个学习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做好引导.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板书或用投影仪进行展示)

  例1计算:

  下列运用加法交换律的变形中,错误的是()

  A.30+20=20+30

  B.(-5)+(-13)=(-13)+(-5)

  C.(-37)+16=16+(-37)

  D.10+(-20)=20+(-10)

  教师板演,让学生说出加法交换律的应用方法.

  例2计算:

  (+23)+(?12)+(+7)

  例3计算:

  (?1/3)+(?5/2)+(?2/3)+(+1/2)

  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做有理数的加法应怎样运用两条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

  学生活动:请学生总结做题过程中运用哪些方法可以简化运算。

  注意点:(1)学会运用运算律解题.(2)教师板演的例题要完整体现过程,并要求学生在刚开始学的时候要把中间的过程写完整.(3)体现化归思想.(4)这里增加了两道题目,要是让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拓宽学生视野,让学

  生体会到数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课堂练习

  导学案上的练习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让学生口答)

  本课作业

  必做题:阅读教科书第47页,教科书第49页练习题1、2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原则,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教后反思:本节课的难点是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加法运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总结出来,但是同时运用两个规律解题就不知道怎么来运算。要引导学生从做题过程中总结几种方法,课下多加练习进行巩固。

加法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练习六(教材第52-53页第1-8题)

  课时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2题。

  (1)教师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加起来等于6,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

  (3)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4)再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减等于7,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

  (5)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6)教师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掉小数,让学生说出得数。

  2、完成第3题。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时间2-3分钟。

  (2)反馈了解完成了几题,有没有全部做对,错了几道题。

  (3)和学生一起分析错例。

  3、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学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

  (2)学生独立连一连。

  (3)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演示和评价。

  4、完成第5、6题。

  (1)课件依次出示两题的主题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让学生看着图画列出两到算式,写在书。

  (3)汇报交流,说说每题列出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4)集体订正。

  5、完成第7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3)要求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求总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4)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再进行汇报交流。

  (5)师:看了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完成第8题。

  (1)找规律: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说说每根线上排列的物体的形状,看一看,每一串形体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一读这些形体,发现规律。

  (3)猜一猜:1号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形状?

  (4)让学生独立发现2号、3号盒子里物体的形状,并进行交流。

  (5)反馈,交流正确答案。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加法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

  2、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加法的意义2、学会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游戏的信封和邮箱。

  学生: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吗?那你知道孙悟空的老家在哪里?

  花果山可漂亮了,今天我们就跟着孙悟空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让学生仔细看图,学会叙述图中的数学信息

  2、出示猴子的画面

  (1)、让学生叙述猴子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

  (2)、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一共有几只小猴?”的意思

  (3)通过摆小棒,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4)学习加法算式3+2=5,认识“+”,学会读写加法算式,并理解每部分的含义。

  3、出示小鸟的画面

  4、让学生从白云、小朋友和小花中,任选一个和同桌说说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写出数学算式

  5、课间操

  6、小结:把两个数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三、练习

  1、先说图意,再写算式

  让学生先练习用三句话来叙述图意,再写出算式

  2、先照样子画一画,再填空

  要指导学生先看清楚第一小题先画几个圆片,再画几个圆片,一共画了几个圆片,再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二小题

  3、游戏:小小邮递员

  先要让全体学生都要练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掌握今天的知识。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

加法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水小数同样适用,并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学生说,教师板书)生: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师:我们学这些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什么?

  生:学这些运算定律是为了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计算。

  师:下面的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

  3.2+0.5○0.5+3.2(4.7+2.6)+7.4○4.7+(2.6+.4)生:相等,两个小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结果不变。

  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的运算定律页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些、我们今天就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板书)

  二、自主探究

  出示例4.计算0.6+7.91+3.4+0.09

  师:上面的算式属于什么算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上面是连加算式。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计算出的小数如果末尾有0要去掉。

  师:自己试着计算一下。(学生独立完成,板演)0.6+7.91+3.4+0.09=8.51+3.4+0.09=11.91+0.09=12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想到其他的计算方法吗?生:整体观察算式发现,如果交换7.91和3.4的位置,这样0.6与3.4、7.91与0.09都可以凑整计算,也就是说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后,再继续使用加法结合律就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些。

  师:你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展示)0.6+7.91+3.4+0.09

  =(0.6+3.4)+7.91+0.09)=4+8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你有哪些收获?

  生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得计算简便些。

  生2:计算小数加、减法,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根据算式的特征,灵活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在计算时,我们要先观察算式中的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

加法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公园里举行花卉展,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电脑演示)

  教学过程说明:结合教材,精心创设“公园花卉展”的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进入新课的教学。

  2、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电脑演示)

  (二)探究新知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苗圃里有3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电脑出示10、20、30。)

  1、整十数加整十数。

  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2)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3)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6)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2、整十数减整十数。(电脑演示)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盆紫花?

  原来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说明:借助苗圃有许多鲜花的场景图,描述工人叔叔运送鲜花的情节,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爱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巩固练习

  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说花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电脑演示)“花花,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解决吗?”“能!”“好!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电脑演示:

  1、40+20= 60-20=

  2、口算:

  3+2= 4+5= 6-4=

  30+20= 40+50= 60-40=

  3、

  + = + =

  注意:若有学生把右图的算式列为4+3=7,教师应让学生讲清道理。

  电脑演示: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希望你们能钓到许多许多的鱼!不过,你们可要牢牢的记住,只有得数等于40的路,才是回家的路!

  花花拿着鱼竿和水桶来到了小河边,一条大鱼游了过来。谁能帮花花算出鱼身上的得数,谁就能钓出这条鱼。

  电脑演示:

  70+20 20+30 70-30

  0+80 80-50 100-20

  不知不觉,太阳就快落山了,让我们和花花一起赶紧回家吧!哪条路才是回家的路呢?花花正在犯愁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妈妈的话,得数是40的路就是回家的路。请同学们算一算,哪些式子的得数是40?(学生活动。)

  20+30 100-60

  0+40

  30+0 40-10

  90-50

  30+10 70-20

  50-10

  20+30

  70-30

  40+30

  10+30

  60-40

  教学过程说明:运用多媒体把“小猫花花”的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展示了小猫花花出发、钓鱼、回家的连续场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四)评价体验

  你学到什么?

  反思:

  运用多媒体把“小猫花花”的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展示了小猫花花出发、钓鱼、回家的连续场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加法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这部分内容的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了铺垫。由于前面在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学生已经接触了转化的思想方法。所以,本课一开始时,学生就很可能想到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转化成两位数加两位数来计算。也可能会有学生就直接利用列竖式,进行笔算。但不论学生运用哪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说清算理,并且要注意各种算法中相应的问题。特别要重视的是进位加与退位减,要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尝试一下其他算法,通过对照、比较选择更合理、更适合自己的算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

  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1.师:课件直接呈现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她吗?对,她就是我们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2.课件呈现: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吉祥物海宝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1)师:你们看,同学们来到了世博园纪念品商店。这里面的商品可真多啊!其中吉祥物海宝最受游客的欢迎。

  (2)课件出示: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

  3.提出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内容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吗?

  (1)可能会有学生提出:

  ①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②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2)分析比较:

  ①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出算式吗?

  ②学生列出算式后,师:这两道加、减法的计算与我们前面学习的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4.点明课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与前几节课延续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新知作准备。】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探究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呈现问题①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和算式“380+550=”。

  师:刚才我们已经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对于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

  (2)尝试练习:学生独立思考,计算380+550=;

  (3)计算完成后,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

  (4)汇报展示

  ①如果学生是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就让学生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也可以把380看成38个十,550看成55个十,55个十加上38个十就是93个十,也就是930等。

  ②如果学生是用竖式计算的,请学生将自己的竖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平台进行展示,并让其简单地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特别要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5)互动交流

  ①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两种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其中第一个同学是将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得用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数来解决,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后结果中别漏掉最后的0。

  ②那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个同学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从中提炼出计算法则,适时板书。

  ③质疑:课件呈现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呢?让学生讨论,而后师生共同概括:那是因为十位相加已经满十了,需要向百位进1(课件闪烁进位的1),在列竖式时,我们要将十位往百位进的1写在竖式中,千万不能漏掉。

  (6)方法小结:

  ①课件显示口算方法的过程。

  ②学生边小结列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师边板演竖式,进行完整的.示范。

  ③师生共同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要从个位加起。如果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按步骤的演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让学生自觉地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与笔算的方法迁移过来探究新知,再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教师的有意设疑,促进学生进一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笔算中加法中的进位问题。】

  2.探究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呈现算式:550-380=

  (2)独立完成计算。

  (3)小组中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4)全班反馈,交流方法。学生汇报一种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来。

  如:

  ①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

  ②把550看成55个十,380看成38个十,55个十减去38个十就等于17个十,也就是170;

  ③请一位列式计算的同学板演,并让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④课件呈现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

  (5)自主梳理笔算方法(课件分步骤出示):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课件演示:在百位5的上面点上一个退位的点,并写上一个字体小一点的4,同时在十位写上字体小一点的15。)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合作交流、共同梳理中,掌握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同时利用课件的动态演示,突出笔算减法中的重点,突破难点。】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比一比,看哪组能全算对:P14的“做一做”。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将结果直接填在书上。

  (2)集体汇报,汇报时说出自己选择的计算方法。

  (3)请做全对的同学举手,评出最佳小组。

  2.笔算我最棒:P16练习三的第一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在书上计算。

  (2)完成后,选择一个学生的答题结果用多媒体展示。

  (3)涉及进位加或退位减时,教师做出适当的强调。

  (4)同桌同学互相核对结果,请做全对的同学举手。

  3.桃子熟了:P16练习三的第2题。

  (1)学生在答题卡上独立完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格式。先列算式,再用竖式笔算,不要忘记单位与答语。

  (2)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核对,看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结果是否正确。

  4.开火车:P16练习三的第3题。

  (1)课件呈现题目,分步出题。可以适当增加题目,延长火车的长度。

  (2)指定某名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其他同学笔算验证。

  5.保护视力:P16练习三的第4题。

  (1)课件呈现第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①引导学生发现:时间是20xx年;明明写字的姿势不对,眼睛近视是300度等等。

  ②让学生再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保护视力。

  (2)课件呈现第二幅图:

  ①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你又获得哪些信息?

  ②你能根据这两幅图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③引导学生提出:明明的眼镜度数减少了多少度?

  ④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解答,而后集体订正。

  (3)让学生再联系两幅图,说一说自己的感想。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眼睛,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

  四、全课小结,比较概括

  (一)学生自主梳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比较概括: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和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方法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说出(同时课件出示):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相同点是: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同点是: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笔算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到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梳理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利用比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的异同,引领学生通过反思与小结强调本课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板书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

  作业

  1.熟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相同点是: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同点是: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笔算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到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减。

  2.书本p16页第3题利用列竖式计算结果

  反思

加法教学设计1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教学重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

  按规律填数: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画演示: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

  2、探索多种算法

  2、全班交流算法。

  四、学习加法算式

  (1)由原来的`4只鸟,又飞来1只鸟,的数量抽象出数字4和1。(2)教师说明:把4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5。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4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4+1=5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6)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加法表示的事例。

  五、分别学习4、3、2的加法算式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用加法算式表示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加法教学设计17

  一、教学目标

  4、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5、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境图)、小棒若干。

  四、教学过程

  (五)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教学过程说明: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课本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六)新授

  3、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境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a)数学书有多少本?

  b)语文书有多少本?

  c)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d)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5、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a)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各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5 30+8 35+30 8+3

  (2)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35+3、35+30得多少?先独立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4)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请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上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i.先摆5根小棒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ii.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根、36根、37根、38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iii.先算5+3=8,再算30+8=38。

  iv.用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计算35+30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v.先摆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vi.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0:35、45、55、65。

  vii.先计算个位上30+30=60,再计算60+5=65。

  (课件演示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计算方法的声音。)

  (5)小组讨论: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6)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如:

  35 + 3= 35 + 30=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6、尝试练习。

  40+17= 2+36=

  可以把他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7、完成课本第61页“做一做”。

  a)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

  b)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七)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挑选若干题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一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八)小结

  1、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加法教学设计18

  教学内容

  得数是8的加法与8减几(教材第54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54-55页“想想做做”)

  课时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8的加法与8减几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

  2、让学生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写出四个有联系的算式。

  教学环节

  一、复习

  口算,开火车。(口算卡片出示)

  二、探究理解

  1、教学例题。

  (1)出示主题画,让学生观察:图画上画了什么?有几个?

  (2)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有5个小朋友在游泳,有3个在岸边,一共有8个小朋友。

  (3)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小朋友互相说。

  (4)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游泳,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

  看到这个算式,你马上想起来哪个算式了呢?

  齐读算式。

  (6)我们刚才是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如果老师反过来,知道了总共有8个小朋友,在水中游泳的有5个,求在岸边的有几个,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

  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板书:8-3=5

  如果知道了总共有8个小朋友,在岸边的有3个,求在水中游泳的有几个,你会求吗?

  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板书:8-5=3

  (7)仔细观察四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教学“试一试”。

  (1)媒体出示图画。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画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看着图画列一道加法算式吗?

  (2)看到这个加法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一个加法算式吗?

  (3)如果知道了总数,你能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4)看到这个减法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一个减法算式吗?

  (5)齐读四道算式。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仔细观察图画,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2)如果让我们列两道加法算式,你会吗?

  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在把算式写在书上。

  (3)如果让我们列两道减法算式,你会吗?

  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在把算式写在书上。

  (4)齐读四道算式。

  2、完成第2题。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数字。

  (2)让学生想一想,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8?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

  (3)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

  3、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确目,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

  (2)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4、完成第5题。

  (1)问: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遍?

  (2)求走了几只是求总数还是求一部分?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在书上填写。

  四、总结全课

  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加法教学设计19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在书写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加以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2、初步了解加号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强调把两部分和起来用加法。

  教学难点:

  熟练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对暗号)

  5的组成师:我说1,

  生:我对4,1和4合起来是5。

  4、3的组成。

  二、学习新知

  (一)(出示课件)河里有两条小鱼,又游来一条。

  ※1、学生观察,说一说意思(河里有两条小鱼,又游来一条。)一共有几条小鱼?(3条)

  ※2、3条又是怎么来的?(边做手势边说,2条小鱼,又游来1条,合起来是3条。)

  集体做两次指名说自己说同组说。

  3、你能列一个算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4、教师讲解:

  像这样把两条鱼和1条鱼合并起来求一共有几条鱼?我们就用加法来计算。

  5、说明加号的写法和读法“+”

  举小手写“—+”

  ※6、说明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提问:2和1分别表示什么?3又表示什么?学生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出示课件(小猴图)

  1、观察说图意(手势: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合起来求共是多少叫做整体)

  2、列式计算

  3、说算法

  4、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看课件直接说图意列式,说算式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一)摆小棒(看谁的小手最灵活,和老师一起摆。)

  1、左2右1列一个加法算式

  2+1=3说算式的意思。

  2、左2右2列一个加法算式

  2+2=4说算式的`意思。

  3、自己摆,列一个加法算式,说算式的意思。

  (二)课间休息摘苹果游戏。(看谁会举手,趴桌休息。)

  (三)学生独立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51页第一题,看图说清图意(颜色、方位。)部分+部分=整

  体

  2、2+___=5+2+4

  3+____=5+3=4

  3、综合练习(课件展示一幅综合图)

  学生看图说话、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加法

  2+1=3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3、4、5的组成,直接介绍我们要认识新的朋友“加法”。课件中通过两只小花猫在洗脸,(学生用手表示两只小花猫洗脸的动作),课件演示又跑来一只小黑猫和它们一起玩,(学生用手表示一只小黑猫跑来的动作),现在两只手合起来,一共几只猫?(三名学生说图意,其他学生跟着做动作。)学生对于做动作很感兴趣,能够认真听别人答题,还能让自己跟着练习。

  你用什么方法表示把两只小猫与一只小猫和起来呢?(1、手势。2、圈起来。3、括起来。4、用加号。)介绍在2与1中间用加号“+”和起来=3。说说“+”的写法。追问,看看数学家问什么把加号这样写?(横是一部分,竖是另一部分,加号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说说每部分的意思及整个算式的意思,要知道已知放在等号前面,求得问题放在等号后面。练一练中把加法算是的意义进行扩展1、一部分+又来的一部分=整体2、静止的两部分合起来=整体。

  注意点:一年级新生对于理解图意是很困难的,让学生边说图意,边用手势表示合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象记忆,其他学生也做同样的动作是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过程。但是学生一同跟做动作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厌烦。学生练习说图意是十分重要的应用题分析练习的开始。一两道题详细分析之后(说图意、列式,说算式中每个数字、符号的意思,说整个算式的意思。),学生掌握较好就可以说图意、列式,说整个算式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有条理说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口算练习

  二、新授

  1、出示图,引导生观察,自己说说图意,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说图意,求一共有多少只鸽子?怎样列式?

  2、生边说师边板书:3+2=5

  3、还可以怎样列式?2+3=5

  4、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加数相同,位置不同相加的结果相同)

  师: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在相加,得数不变。

  5、练习,看谁说的快,说说为什么这么快。

  (1+3=4+1=2+3=1+2=3+1=1+4=3+2=2+1=____)

  6、摆一摆

  左边摆1个图片,右边摆2个图片,请你求出一共有几个图片?

  生动手操作,列式:1+33+1

  7、说一说

  出示图片,同桌相互说图意后独立列式。

  三、游戏:比比谁聪明

  (1)直接写出得数

  2+1=3+2=1+3=1+2=2+3=3+1=______

  (2)看图列式

  生独立列式,个别纠正

  (3)0+5=1+0=4+=4

  (4)说一说,算一算。

  (5)猜一猜,算一算

  小组合作完成,看哪组列出的算式多。

  四、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到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两部分合成一部分理解较好,所以加法交换率自然理解。对于说图意,学生理解较好,很少出错。

  第三课时

  设计思想: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减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减法是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并让学生能够根据数的组成进行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几种表达形式(动态飞走,静态划掉等)

  教学重点:

  减法的意义,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

  教学难点:

  找准原有的总数,即被减数

  教学过程

  一、导人

  (一)对暗号(数的组成)

  1、4的组成:师“我出2”生:我对2,2和2组成4

  师“我出3”生:我对1,3和1组成4

  2、5的组成

  (二)加法复习(海里有三条鱼,游来了一条鱼,求一共有多少条小鱼)

  1、说图意、列式。

  2、理解一部分+一部分=整体(与减法形成知识逆向迁移)

  二、创设情景:

  1、课件演示:让学生叙述情境(海里有四条鱼,游走了一条鱼)

  2、引导学生提问题:还剩几条鱼?

  3、解决问题

  问:该怎样列式?4—1

  学生答后电脑出示4-1,得几呢?你是怎样算的(学生说一说)

  4、引导:如果没有图,也没有学具你怎样算?(用组成)

  4可以分成1和3,4-1=3

  5、课件:小鸟图

  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说算法

  6、书中图: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划一划,算一算

  5-3=4-2=5-4=_____

  2、计算

  比一比,看谁计算最快

  3-2=4-3=5-4=2-1=5-2=4-2=_____

  3、抢答:

  4-1=5-2=_____

  4-3=5-3=____(找规律,你发现了什么)

  4、开放练习

  3-=14-=3-1=1-1=4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五、作业

  书中题54页

  板书设计:

  减法

  4-1=3

  课后反思:

  从加法的意义进行逆向迁移,学生里可能对比出,现在从整体中又走了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就用减法。进行说图意练习理解减法的意义,效果较好。

加法教学设计2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正确估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知道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吗?矿泉水瓶是用塑料作成上午属于可回收物质,可以回收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级一班一个月来回收矿泉水瓶子的情况。出示主题图。

  收集矿泉水瓶子的情况

  第一周180个

  第二周340个

  第三周192个

  第四周219个

  二、自主探究。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学情预测:

  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第四周比第三周多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

  哪一个问题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现在就来解决它。

  2、解决问题,培养估算能力。

  第三周、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

  怎样列式?

  板书:192+219=

  不计算,估一估得数是多少?

  小组合作讨论,再交流,汇报各自的估算方法。

  ①192接近190,219接近220,190+220=410

  ②192接近200,219接近200,200+200=400

  ③192接近190,219接近200,190+200=390

  教师要肯定每一种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

  估算方法:

  在估算时,可以把书3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提问:如果没收集500个送一次,大约再收集多少个有可以送一次?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①500-410=90

  ②500-400=100

  ③500-390=110

  3、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一个月能收集这么多矿泉水瓶,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讨

  论,适时进行环保教育。

  三、应用拓展。

  1、估一估,连一连。

  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2、估算。

  583+417= 719+179

  631-409= 529-247=

  3、解决问题。

  ①北京到大连,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②一本书又37页,看了14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③电风扇245元,电饭锅187元,妈妈有400元,够吗?

  4、开放题

  调查你的家庭收入:爸爸月收入()元,妈妈月收入()元。

  每月的家庭开支情况。节余情况。

加法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例2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387+425=()+ 387 525+()=137+ 525

  300+600=()+()()+65=()+35

  2、连线

  56+68 150+(25+75)

  150+25+75 50+B

  B+50 68+56

  A+B+100 A+(B+100 )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优点?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四、达标训练(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题。

  (1)78+25+22 =78 +()+25

  (2)376+175+25=376 +(+)

  2、连线。

  147+(72+28)A+(B+100)

  A+B+100 147+72+28

  3、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52+27+73 285+15+77+23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

  1、根椐加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1)450+320=()+ 450 65+95=95+()

  (2)()+ 100 =100+150 250+()=125+250

  (3)78+25+22 =(78 +)+()

  (4)495+125+75=495 +(+)

  2、下面的哪些算式符合加法结合律,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

  (1)A +(30+9)=A+ 30+9

  (2)15+ ( 7+B )= (15 + 7 )+B

  (3)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3、连线。

  87+22+78(79+83)+17

  498+125+75 498+(125+75)

  (138+136)+162 87+(22+78)

  79+(83+17)138+136+162

  4、简便计算。

  98+72+28 215+85+73+27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加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5以内加法教学设计03-08

加法教学反思03-04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04-2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6-25

3以内的加法教案11-23

《瀑布》教学设计07-03

教学设计:《鸬鹚》07-08

成数教学设计07-16

画风教学设计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