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朗读教学设计

朗读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17 08:29: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朗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朗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朗读教学设计

朗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者深远的思想情怀。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的寓意。

  3、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和揣摩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情感及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南北的雪景图,制成幻灯片,配以音乐;学生收集、整理描写雪景的诗文。

  教学内容:

  《雪》是鲁迅《野草》中写得很精彩的抒情篇章,景物描写生动细致,语言优美准确,文章围绕江南与北方不同雪景的对比,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见过下雪吗?见过雪后的景象吗?由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然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雪景,或者朗诵一段(节)描写雪景的诗文,同时谈谈对雪的感受。面对这银白的世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感悟鲁迅笔下的雪景。

  二、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字词情况: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凛冽褪尽脂粉奁馨口。把握字形:蜡梅——腊梅胡蝶——蝴蝶壶卢——葫芦(说明:同音字现象,由于时代的原因,不能再写成前一个)

  2、学生初读课文,同时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停顿,注意体会作者感情。虽然有要求在先,但一般朗读效果不会很理想。于是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特色。然后课件朗读,在图片、音乐、文字三者有机结合下,使学生沉浸入审美的意境。(图片可以采用不同的雪景,同时配以不同的音乐,前半部分轻松欢快、优美抒情,后半部分激越悲壮)

  4、学生自读课文,并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反复高声朗读,然后在全班交流,同学间互相评议,互相示范,还可进行朗读比赛,同时谈谈自己对朗读的内容和朗读技巧的感受。其间教师对朗读方法应作适当的指导。

  5、请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整体理解、认识,然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可结合有关资料或课后附录)

  三、精读课文,揣摩特点

  1、默读课文,同时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播放有关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之后学生思考:文中描写了几种不同的雪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特点。

  2、读描写南方雪景的部分:

  1)反复自由阅读,并抽读。

  2)分小组探究相关问题:

  A、在作者的眼里,江南雪景有着怎样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可提示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的品味这一幅江南雪景图,作者首先概括描写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接着以两个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朦胧的美景,这雪里也孕育着生命;而在雪野中,一片银白的背景下,居然点缀着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腊梅,还有冷绿的杂草,这就是江南的雪,这是怎样的一种雪啊!)

  B、花丛中纷飞喧腾的蜜蜂给这幅雪景带来了些什么?

  C、为什么要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塑雪罗汉的情景,还写到一位父亲?(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他脑海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这里,江南的雪和孩子们的欢乐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儿童欢乐的天地里,竟有童心未泯的成人掺入其中,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可以让学生找出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的词语,体味这富有诗意的形象。)

  D、你能感受到在描写南方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吗?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作一点分析。(如抓住“滋润美艳”、“蓬勃奋飞”、“精魂”等词以及一些富有情感的语句)

  建议:讨论后,每组重点就一两个问题在全班交流,并相互补充。

  3、读4—6段,思考:

  1)作者怎样是描绘朔方的雪?它引起了你哪些联想?(提示学生勾出描写朔雪的词语,体会雪的形象。)

  2)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如“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抓住“孤独”这一北方雪的特点,而把“死”与雪的精神相联,如奉献等,“精魂”凝聚一种坚强)

  4、作者将南北雪景对照描写有何目的?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南方的雪”,它是一种美的象征,但这种美未经磨练,不能长久的保持;而“朔方的雪”虽然孤独,不被理解,但有一种战斗的豪情,一种澎湃激昂的斗志,使人联想到那艰苦卓绝又令人神往的战斗。也可以这样分析,“南方的雪”是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他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他要用战斗来实现理想。我们还可以结合今天的现实生活来理解。)

  5、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景,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体验反思

  1、挑选《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感受其中自然描写的特点。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展开想象,以“雪”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你希望走过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平平淡淡的走过,不留一点痕迹,还是经受困难、挫折,而奋起抗争的走过?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写一篇短文。

  (2、3题可根据学生实际选作)

  点评:本教案设计内容简洁,思路明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体现,同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朗读的方法指导,通过朗读整体感悟,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意境,既得到美的艺术感染,又受到高尚品德的启迪。(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校陈家尧)

朗读教学设计2

  一、鼓励质疑,引发兴趣:

  1、齐读课题,激趣提问: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2、学生回答:

  a、特别的作业是什么样的作业?

  b、“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c、“特别的作业”有什么特别?特别是什么意思?……

  3、教师用红笔画出“特别”二字,并进行小结:大家想了解的问题可真不少,那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的好奇心很强,所以我就从“特别”一词入手,围绕课题让学生充分质疑,力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探究意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试读。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

  a、可以问小伙伴和老师

  b、可以借助书上的拼音

  c、可以查生字表

  d、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反馈认读词语。(指生认读,开火车认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生字,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下熟练掌握自学生字的多种方法,为下一步的学词析句解读课文做好铺垫。)

  三、交流体验,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师:扫除了生字词的障碍,我们就可以把课文读得更流利,更有感情了。刚才大家快速识字,给老师露了一小手。现在老师也想表现一下,朗读课文给大家听,同意吗?请大家双手端书,认真倾听,一会儿老师请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2、学生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评价指导(比如评价时说话要完整,评价要从优点缺点两个方面入手等等)并依次出示朗读要求。

  a、口齿清楚,要用普通话

  b、通顺流利

  c、声音响亮

  d、朗读要富有感情

  3、精读课文。

  师:那么我们在朗读时,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老师今天教给大家一个办法: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朗读(板书)

  ①师出示重点句子:周围的同学都奇怪地想:画能代表春天吗?

  ②指生试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会怎样读?应该抓出那几个重点词?……

  ③抓住重点字词训练有感情朗读:“都”“画”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目的在于给学生树起一个靶子,让学生通过评价老师朗读的这个过程,具体形象地了解朗读的要求,促使学生的朗读及口语表达都能获得显著提高,)

  4、再读课文:

  ①师: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带着刚才的收获再次朗读课文,要努力做到读得流利、有感情,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完后和同位交流一下:你读懂了什么?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读……)

  ③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就通过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5、汇报交流,赛读美文:朗读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进行指导: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那你能来读一下吗?(重点指导分角色朗读王老师、小丽和小龙的对话)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谁来说一下:你读懂了什么?

  a、我知道了特别就是不一样的意思,小丽画的画很特别,因为她爱护花草树木。

  b、小丽做得好,我们要向她学习。

  c、大家没想到的小丽却想到了,说明她很细心,很爱动脑筋。

  ……

  师:同学们在课前提出的问题,现在都找到答案了吗?谁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们能在课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让孩子们通过自读自悟理解本课的主题——爱护花草树木,与大自然做朋友,进而感悟春天的美、语言文字的美、人性的美。)

  四、拓展延伸,发展感悟

  1、师:小丽和小龙的作业很特别,我们从朗读中体会到了他们爱环保、爱花草的好品质。我想,课文中其他的小朋友也并不是故意破坏花草树木,只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错事,为了避免更多的人不小心做错事,老师请大家当一次小小设计师,设计几条广告语放到公园里,小河边,好吗?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给小草、小花、小树、小动物……写环保广告语?

  ①小草人人爱,千万不要踩。

  ②小花说:“千万别摘我,我怕疼!”

  ③小小动物也有家,关心爱护靠大家。

  ④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

  ……

  3、教师小结:真不错!大家刚才写下的不仅仅是你们奇思妙想的灵感,更是你们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爱心和决心,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骄傲。课后,老师也给大家布置一项特别的作业:请同学们走出学校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还能用哪些好办法给我们带回春的消息,春的足迹,好吗?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我通过自读、感悟、对比,把学生的独特体验放在了第一位,让学生在体会春之美、人性之美的学习过程中培育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设计广告语旨在于互动中焕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使我们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朗读教学设计3

  [学习任务]

  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4、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达标任务]

  预习之后,独立完成:

  (一)了解作者作品

  1、鲁迅,原名,字,他是现代的家、家、家。

  2、本文选自《》,这是鲁迅的一部集。鲁迅还有一部散文集《》,两部小说集《》和《》。

  (二)掌握字词

  1、给下列字注音。

  磬()口忙碌()脂粉奁()灼灼()嘻()笑褪()尽朔()方凛()冽()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凛冽:天宇:

  精魂:消释:升腾:

  (三)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能流利朗读有情感地朗读。

  (四)初步感知

  1、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请大家找出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3、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五)问题:

  课内研讨:

  (一)自学反馈

  师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二)精读课文

  1、仔细研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

  (1)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2)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3)作者对江南的雪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2、学生齐声朗读第4至6段思考:

  (1)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间用了“但是”一词,起到了什么作用?

  (2)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从对北方的雪的描述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北方的雪的哪些个性?

  (4)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的雪的什么态度?

  (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3、理解语句含义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总结达标]

  两片秋叶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1、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

  2、作者笔下的两片秋叶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第一片:

  第二片:

  3、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

  4、请把你对“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

  5、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写有什么好处?

【朗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朗读者作文400字01-09

鹿柴教学设计02-09

《孔乙己》教学设计03-18

散步教学设计04-08

弹力教学设计03-13

《天窗》教学设计03-22

莫高窟教学设计03-24

《雷雨》教学设计03-31

地理教学设计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