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14 23:50: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

  指导重点:

  (1)想象母鸡和鸡雏所面临的危险,了解母鸡警戒的原因。

  (2)指导朗读描写母鸡“警戒”的句子,感受母鸡的爱子心切。

  (3)想象母鸡警告鸡雏的语言,体会母鸡的勇敢。

  (4)设疑:母鸡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没什么可怕的事,为什么还要“警戒”?母鸡到底怕吗?

  (5)提炼作者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了解母鸡的叫声即它的语言,也是与鸡雏交流的方式。

  6.学习第6小节,体会母鸡的慈爱和辛苦。

  指导重点:

  (1)借助对“紧叫、一点儿”两词的理解,体会母鸡“紧叫”所表达的意思。

  (2)设疑:“叫”与“教”的区别,体会母鸡的辛苦。

  (3)联系上下文,设疑:母鸡到底怕公鸡吗?

  (4)体会“紧叫”的“紧”字的妙用,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

  7.学习第8小节,再次体会母鸡的辛苦,任劳任怨。

  指导重点:

  通过对“顶尖锐、顶凄惨”的.理解,体会母鸡“啼叫”所表达的意思。

  8.学习第7小节,体会母鸡的辛苦与慈爱。

  指导重点:

  (1)学生自主感悟,交流反馈其读懂及读不懂的内容。

  (2)体会“──”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总结全文,升华母爱

  (一)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含义。(板书:英雄母亲)

  (二)进一步体会“我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五、巩固练习。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3

  一、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作品。了解相关的文体知识是学生把握新闻特点的前提,引导学生把握新闻的文体特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了新闻的特点,才能够以审美的眼光去欣赏新闻作品,用新闻的方式去反映生活,养成关心时事、关注现实的习惯。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新闻作品,基本特点相近但样式各不相同,有消息、新闻特写、电视新闻和人物通讯。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比较阅读的.作用:一是把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相比,比出新闻作品的基本特征——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二是在本单元四篇新闻作品之间比,比出四种不同的新闻样式各自的特点消息讲求时效,语言简洁;新闻特写画面感强,对新闻事实的描述更集中;电视新闻讲究声画合一,多用短句;人物通讯翔实生动,注重思想意义。设计教学时,应该先引导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新闻作品的特点,然后提升、总结,帮助学生把握新闻作品的一般特点。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作品的基本特征。

  2、把握不同新闻样式的特点。

  3、学习写作消息。

  4、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现实。

  四、课时分配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别了,“不列颠尼亚”》各2课时,《生命之舟》l课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课时,口语交际l课时,写作2课时。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4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料峭、跋涉、摩肩接踵、遒劲、络绎不绝”等词语。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内容,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3、认识《清明上河图》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

  1、掌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基本说明知识。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生活。

  1、掌握课文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的画作。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到画作,大家应该想到很多画家和其作品,如: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择端的鸿篇巨著《清明上河图》。

  二、资料助读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0年-1126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画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通过工具书和下面的注释疏通生字词。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归纳概括:

  这篇说明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四、三读课文,重点研读

  学生自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文章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逻辑顺序。

  2、作者围绕说明对象,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文章围绕《清明上河图》先介绍了张择端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创作特点,接着介绍《清明上河图》创作用料、规格、主要内容,然后重点介绍画作的详细内容,最后介绍画作创作的技法、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文章在说明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分析。

  文章在介绍过程中采用了列数据、打比方、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举例略。

  4、分析文章使用不少四字短语的效果。

  如:无暇一顾、街道纵横、房屋林立、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无所不备等。文章在说明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节奏强。

  5、举例分析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生动形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留下无尽的回味”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画作的艺术效果。

  “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无所不备”等词语具体准确地介绍了画作的内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说明文《梦回繁华》,相信大家对《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对宋代的繁华也有所了解。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也应该尝试创作美。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优秀品质。

  2.体会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选材剪裁的好处。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充满深情厚谊的语言。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教学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学生体会故事的寓意: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劳动人民不畏困难,永不放弃追求的精神。

  《台阶》中的父亲在某种程度上与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书课题──台阶

  本文是一篇小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小说的基础知识。

  二、学生快速的阅读课文,注意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注意下列词语的形、音:

  门槛、烦躁、晌午、瞬间、尴尬、烟瘾、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2)使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

  要区别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不同的写法。举例: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明确小说的结构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小说,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分析本文的结构:

  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集台阶的新屋。

  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人物形象;

  与《背影》比较分析

  教学过程:

  一、理解人物形象

  问题探究

  1.父亲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2.父亲为了建造新屋以及台阶做了哪些准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3.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4.台阶造好以后父亲有哪些表现?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理?

  5.为什么新台阶造好了,父亲反而感到处处不对劲?

  小结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二、写作技巧探究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集青石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

  3.文章较详细的写了父亲的脚板的泥沙以及洗脚一节,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除吗?

  小结:本文选材精当,详略有致

  凡是与台阶有关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洒,而与台阶无关的则惜墨如金,有的点到为止。

  三、比较分析

  《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请分别说说这样写得好处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小结:这两篇文章所写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作者却能挖掘深邃的内涵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体会意蕴,从中受到教益。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人物性格。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3.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点:

  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教学难点:

  揣摩典雅而有精辟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

  1.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识记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大家看黑板,我写了一个“信”字,“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本意就是言语真实。20世纪初,在浙江余姚一代,由于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便产生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信客》,来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二、作者资讯

  出示课件,指名读出作者简介。

  三、认识新朋友

  课下大家已预习了课文,你们认识这些新朋友了吗?(出示课件)

  唏嘘(xī xū ) 噩(è)耗 呵(hē)斥 诘(jié)问

  伎俩(jì liǎng )

  颠沛(pèi ) 吊唁(yàn) 文绉绉(zhōu zhōu )

  连声诺(nuò)诺

  猝(cù)然 昏厥(jué )

  四、我读我知

  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大家肯定很高兴。那么,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哪些收获呢?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吧!(出示课件:上面有鼓励行文字:看,我有这么多收获,与我一起分享吧!并配有相应美丽图片为背景。)

  (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五、我说我惑

  大家有这么多收获,看来读得很仔细很认真,那么在预习时有没有疑惑呢?说出来,也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吧!说不定,有的同学还能帮助你呢!( 出示课件:上面有鼓励行文字:我的疑惑是……,快来帮帮我吧!并配有相应的精美图片。)

  (生说出自己的疑惑。)

  六、我行我秀

  (若学生所说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差较大,这时可预设几个问题。)老师我还有疑惑,大家想不想帮帮我?好!我思考,我能行!我说出,我一定是最优秀的!(同时出示课件:上面有鼓励行文字:只有学会思考,我才是一个有深度的人。只有敢于表达,我才会是一个最优秀的.人。)

  1.大家说,信客这个职业好不好?为什么?那他为什么还选择当信客?先自己考虑,后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最后全班一块儿解决。

  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你能就具体语句谈一下你的理解吗?(对学生来说这可能有难度,师可先举一例,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说出。)

  词语如“破烂灰暗”、“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等既典雅又精炼,值得我们积累。

  句子如: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形象地表现了身居穷乡僻壤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关注。

  七、我思我写

  (教师激情地)信客走了,静静地走了。(稍顿)……或许在许多年以后,人们已经把他忘记,但作为学习了本课的我们每一个人,一定会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得到许多思考。那么就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来为信客的坟墓作一篇墓志铭吧!不过我先提示一下,可从他概括信客的一生,也可从他的品质或精神的角度;也可从他的职业特点的角度写;也可结合社会实际(我们现在的社会呼唤诚信这一点)来写。写出其中一点即可。注意写出你的理解,写出你的感情来!

  (生写。后读出。)

  师出示自己写的墓志铭:

  例一:肩挑生死祸福担,尝遍人间屈辱苦。

  饱受冤屈辞职业,为人师表扬美名。

  例二:一生重情重义信字当头能但生死祸福担(上联)

  换来千家万户讯息通畅生就侠骨柔肠心(下联)

  虽死犹生!(横批)

  八、我说我得

  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出色,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总结一下,说出来吧!(生自有说出自己的收获。)

  九、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余秋雨先生的其他文章,进一步感受余先生的语言风格。

  附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我重点设计了“我读我知“我说我惑”“我行我秀”“我思我得”“我说我得”等几个环节,目的在于突出“我”的地位,凸现学生的思维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新课标中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理念。

  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课末的写作训练,教师的对联结课,点明课文中心,启迪学生做人,既注重了对课文的感悟,又适当地向课外做了拓展。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7

  一 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提倡:语文应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同时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让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贯彻了这一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培养自己的学习文言文能力。

  二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仅84个字,却蕴涵深厚,文章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表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是让学生体验人生的好教材。

  三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比较明确,他们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并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由于想象力欠丰富,学生在学习本课文时可能对文中的.比喻句不容易理解,另外在领会文章要旨时比较难,这就需要老师对写作背景作详细介绍。由于学生比较活跃,我的教学目标指向能力养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策略。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把握文言文的停顿,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游记散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古文鉴赏能力。

  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文为优美的文言游记,我的教学目标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运用自学——情景的教学模式。选用问题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及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利用录音机、小黑板等教学手段进行。

  七 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1、查阅苏轼生平,了解苏轼。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

  教师教学准备:1、上网查阅资料,钻研课文,参考精品教案,认真备好课。

  2、录音机及磁带。

  八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情境导入

  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那皎洁的月亮;喜爱那朦胧的月光;喜爱那月色中的山川与草木。月亮正如横笛之音,而月夜的美感幽邈难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体会月夜带给我们的美感吧!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其词开豪放派新风。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洲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其友张怀民也被贬黄洲,寓居于承天寺,本文就写于这一时期。

  (二) 查一查

  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小黑板)

  1、解释词语

  遂: 念: 相与:

  盖: 但: 欣然:

  2、翻译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三) 读一读

  1、师朗读。

  2、学生自读,师作朗读指导(随时正音,点拨句子停顿)。

  3、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语句顺畅,停顿正确。

  4、教师指名诵读,师生评价。

  (四) 想一想

  1、整体感知

  生读后思考:

  这篇短文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各段内容。

  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答案后回答:(1)寻友夜游(2)庭院月色(3)月下感慨

  (学生回答意对即可,不必苛求)

  2、合作探究

  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如不能解决,可提交全班共同探讨。

  ①、作者虽贬黄洲,成为“闲人”,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豁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请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词或者句子。

  师点拨:文中开头写诱人的月色穿窗入户,勾起作者赏月的情趣,“欣然”二字写出他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心境。接下来的景物描写把人带入爽心悦目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悦之情溢于笔端。因此,文章融情于景,处处能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雅趣。

  ②、师问:作者与好友欣赏到了月下美景,他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月色的什么特点?

  生答:作者通过想象,新奇的比喻描绘了庭院月色“空明”的特点。

  ③、师问:你能具体说说这几个比喻句吗?

  师点拨:水、藻、荇、竹、柏全是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明喻,作者把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池水。第二句用了借喻,作者索性把庭院中当作水中来比喻,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步入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④、师问: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

  师点拨:月光非夜夜明,竹柏不是处处有之,但大自然的美景却能处处找到。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大自然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此阐明了这一真谛,但结尾的“闲人“点睛,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也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情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对美是如此执着地追求啊!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学习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

  3、体验孙犁小说的风格。

  【教学重点】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及典型意义。

  2、学习富于特色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教学难点】

  对老英雄性格核心的理解。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为了保卫祖国,优秀的华夏儿女奋起抵抗,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本文描述的就是在我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对敌斗争的生活,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全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的热爱。

  二、分析课文

  1、整体把握:

  ⑴人物要素:

  主要人物:老头子;次要人物:大菱、二菱。

  ⑵环境:

  抗日战争中我军抗日根据地的芦花荡。

  ⑶情节:

  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

  ⑷主旨:

  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2、把握文章的结构:

  主人公是一位担负着重要交通任务的老艄公,他活动的背景是芦花荡。根据文章安排,可以把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敌人发了愁”,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及人物介绍。(1~8段)

  这是在敌人炮楼监视下的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只有到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而白天都躲避炮火去了。由自然环境写到社会背景。敌人严密地监视着苇塘,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抗日队伍送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出来。然后介绍了主人公──负责“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的年近六十岁的老艄公。在简洁地描写他的衣着、外貌时,着重点出了他那“尖利明亮”的眼睛──这是他完成任务特别重要的条件之一;介绍他的任务和工作范围时,特别强调他“不带一支枪”就能“一切保险”地完成任务。这给故事的曲折发展和主人公性格的刻画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从“一天夜里”至结尾,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从“一天夜里”至“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这是故事的开端──护送。

  这一层讲述老艄公护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老艄公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两个孩子睡不着,小女孩趴在船边淘水玩,洗脸、洗头。这里埋下伏笔,舀动水的声音会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呢?

  第二层是从“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到“有热闹哩”,这是故事的发展──受伤。

  果然,敌人的探照灯照到了两个女孩子的脸上,紧接着就是一阵扫射,大女孩子负了伤。老艄公知道后“顿时失去了力量”,表现了他的内疚心情,他觉得没有完成好任务,而无颜见他人了,万箭穿胸般痛苦。于是自己立下誓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以充满自信的复仇誓言来安慰女孩们,也安慰自己“受了轻视”的心。

  第三层是从“第二天”至文章结尾,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复仇。

  这一层讲述老艄公元把鬼子引进芦花荡的木桩圈里,让一只只复仇的钩子穿透敌人的腿;他举起篙“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场不用枪的战斗,充分表现了老艄公巧妙的战术、高超的本领和机智勇敢、自尊自信、乐观豪迈的性格。

  3、小结课文: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分析第一段:

  ⑴第一段主要反映了什么?

  答:抗日战争时期敌人对我军根据地的严密封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性。

  ⑵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呆望”能不能改成“远望”,为什么?

  答:不可以,呆望表现了敌人拿游击队没有办法的怯懦心理。反衬了我军的神勇,同时也表达了对敌人藐视的态度。

  ②“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作者抓住“水鸟飞动和唱歌”有什么深沉的含义?“才”字有什么表现力?

  答:这是自由的生灵,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才”字含蓄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这美好的景物只有在夜晚才有。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答:表现了苇子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2、分析老头子形象:

  ⑴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下,我们的军队是否被困死了?从文章里找出相关的语句。

  答:没有。“半夜以后,小船又飘了回来。”(“飘”字的运用有何巧妙之处,请你简单的加以分析。(飘这个字眼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小船的轻快,表现老头子在敌人严密的封锁下神出鬼没的特点。)

  ⑵文章到此自然的引出了主人公:老头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大家一起来加以分析:

  ①肖像描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一方面表现老人常年穿梭在芦花花荡里,辛苦劳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人为革命工作后心情愉快,精神矍铄。

  ②为什么要交代老头子的年纪?

  答:一方面更能够表现老头子的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抗日根据地,从老到小广大人民都被发动起来,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中。(60岁的年纪在今天应该是要安度晚年,但他却像青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成为一名出色的交通员。)

  ③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

  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渲染了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④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⑤“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文章中的那些情节表现了他这一性格特点?

  答:“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小女孩子洗脸,大女孩子还警惕一些,老头子却说“不怕,洗一洗吧”,洗脸有响声。老头子以为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他们,事实上探照灯把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

  ⑥“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二、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

  1、分析第一部分──“护送”:

  ⑴这一层讲述老艄公护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老艄公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两个孩子睡不着,小女孩趴在船边淘水玩,洗脸、洗头。这里埋下伏笔,舀动水的声音会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呢?

  环境描写:小女孩趴在船边戏水,使情节有张有弛,时见波澜。

  ⑵大些的轻声吆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大女孩为什么要吆喝制止小女孩洗脸?

  现在正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应该提高警惕,避免惊动敌人。

  ⑶你是如何认识大菱和二菱这两个女兵的?

  年纪小,天真活泼,又相互关爱,而且还很勇敢。

  ⑷老头子对小孩子的态度:喜爱。

  2、分析第二层──“受伤”:

  果然,敌人的探照灯照到了两个女孩子的脸上,紧接着就是一阵扫射,大女孩子负了伤。老艄公知道后“顿时失去了力量”,表现了他的内疚心情,他觉得没有完成好任务,而无颜见他人了,万箭穿胸般痛苦。于是自己立下誓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以充满自信的复仇誓言来安慰女孩们,也安慰自己“受了轻视”的心。

  ⑴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老头子过于自尊自信的性格?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⑵找出老头子的动作描写: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动作描写,真实的表现了老头子内疚的心情。

  ⑶大女孩子负了伤,虽说她没有叫一声也没有哼一声,可是胳膊没有了力量,再也搂不住那个小的,她翻了下去。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表现出女孩的勇敢。

  ⑷在大女孩受伤之后,作者是如何来刻画老头子的形象的?

  ①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写月落之后苇塘的飒飒风响,衬托了老艄公沮丧的心情,语言描写表现老人极度沮丧的心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老人的自尊的性格。

  ②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过于自尊的特点。

  ③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心理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老头子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

  ④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过于自信的特点)

  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也表现了老人自信、勇敢的特点。

  对于老头子的刻画,无论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还是心理,都充分的体现了老头子自尊自信的这一核心性格特点。

  ⑸为什么要写“女孩的怀疑”?

  反衬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之奇。

  3、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思考:如果在护送的过程中,两个小女孩没有受伤,第二天老头子还会不会像文中那样智斗日本鬼子?

  也可能要显示自己的本领,这时还会像文中写的那样智斗日本鬼子,也可能因自信和自尊保存完好而暂时没有激起对日本鬼子的`痛恨,不会像文中写的那样智斗日本鬼子。

  第三课时

  一、分析新课:复仇部分

  1、几笔绘出“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空无人影,渲染出了战斗前平静中的紧张。

  2、老头子的船头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莲蓬?

  为了引诱鬼子上当。

  3、“老头子把船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像敲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老头子对敌人的无比的恨,他要叫敌人偿还血债。

  4、“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望”字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心理?你能够写出老头子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怎么样,我没有夸海口吧,小鬼子伤了人,我一定要叫他们付出代价。

  5、第62段(倒数第2段)中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景物描写,用了一系列形象、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词语。“鲜嫩”“紫色的丝绒”“迎风飘撒”,营造出一幅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而又高贵典雅的画面。实际上寓示着以大菱、二菱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光明美好幸福的未来,这是老一辈革命家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因此这一段景物描写,也是对老头子英雄行为的赞美。(写老艄公眼中所见“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一笔使老艄公镇定、乐观、充满自信的性格跃然纸上。)

  小结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作者的笔下,环境是美的,人物是美的,严酷的战斗也是美的,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对祖国、对人民的由衷的热爱,这正是作者独特风格之所在。

  思考:在这个高潮部分,作者并没有交代老头子是如何事先设置埋伏的,如果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事先先加以交代,可以吗?效果如何?

  二、小结:作者是如何来塑造老头子的传奇色彩的?

  传奇是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本文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艄公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而老艄公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又不带一支枪。另一方面,写老艄公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这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艄公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特别是结尾部分老艄公与鬼子的冲突,尤其表现了这一传奇性。

  文中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老头子的传奇色彩。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次,是在叙事的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去回味出其所以然,使传奇的色彩更加的浓郁。文中写老艄公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把鬼子引进芦花荡的木桩圈里。是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艄公的船围着鬼子转圈,其用意是让鬼子上钩。果然鬼子被钩子咬住了,这复仇的钩子穿透敌人的腿;老艄公举起篙“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场不用枪的战斗,很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却置十几个鬼子于死地,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2、合作探究品味本文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与想念。

  教学难点:进一步品味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

  教法:

  1、速读、跳读、精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的综合运用;

  2、讨论点拨法;3、对比阅读。

  学法:1、朗读感悟;2、自主研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3、圈画关键词句突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季风景各异,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那么昆明的雨是怎样的情景,又带给人什么感受呢?让我们走进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来一探其实。

  二、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等。

  三、预习检测,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青头菌 鲜腴 篱笆 黄焖鸡 扳尖 乍一看 择净 缅桂花 绿釉 密匝匝

  2、理解词义(1)新鲜肥美。(鲜腴) (2)比较、比得上。( 方比 )

  (3)夏季的第一个月。( 孟夏 ) 4、非常浓密的样子。( 密匝匝 )

  四、文本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提示:雨季长、明亮、丰满。

  (2)课文是怎样引出昆明的雨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由给朋友作的'画引出昆明的雨,既点明了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同时吸引读者,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课文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什么?这些内容和雨有什么关联呢?

  提示:课文除了写雨,还写了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都是雨中之物、雨中之人、雨中之景。

  (4)作者看似信笔写来,无拘无束,将诸多的人、事、物汇聚于此,那么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提示:这些人、事、物构成一副昆明雨季的生活图,在作者的笔下,无论是景物、滋味、人情或是氛围,都充满着美感和诗意,作者正是以此表达出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之情。这也突出了散文的特点,即形散神聚。

  2、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学生选择自己理解较深的一段文字谈体会。

  (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很舒服。

  提示: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这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空气更加柔和了。

  提示:这段文字用“戴”、“穿”、“坐”、“吆唤”一系列动词,对苗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从而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这里直白平淡描写中让人隐隐感到一种恬淡而悠远的余味。

  (3)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提示:这句更是说一半留一半,富有余味。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直白平淡,流利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充满生活气息。

  3、研读课文,探究写法

  (1)课文第3、第12自然段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3自然段——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结构上,独立成段,既承接上文画面的介绍,又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第12自然段——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3自然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2、有人说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醇厚的情怀,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提示: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平常之物、平常之人、平常的生活承载着作者的情感,爱得越深沉,情感的载体就越细越小,这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一位老人的醇厚情怀,这种“以小见大”的视角,彰显出汪老对昆明生活的热爱。

  五、课堂小结

  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本文即是作者对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的捕捉与展现。愿我们在生活中能侧耳细听、俯身微察,发现更多的美 ,来点染我们的生活。

  六、课后作业

  对比阅读本文与《雨的四季》,体会两篇散文在写作上的异同。

  七、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

  汪曾祺

  雨的特点---- 雨季长、明亮、丰满

  昆明的生活 物:仙人掌、各种菌、杨梅、缅桂花

  雨中之 人:苗族女孩、房东母女

  事;酒店小酌

  喜爱、怀念(以小见大)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熟读课文。

  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曹刿的民本思想和军事才能。

  教学重点: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曹刿的民本思想对战争的影响。

  教学方式:

  诵读;理解记忆法。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有关《左传》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③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他主动为鲁庄公谋划。又亲临战场,协助鲁庄公指挥,为战胜齐国起了重大作用。但课文标题的中心词是“论”字,可见课文侧重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的看法,表现曹刿的战略思想,而不是侧重记叙长勺之战的战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又何间焉(jiàn)鄙(bǐ)弗敢专也(fú)小惠未编(biàn)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公与之乘(chéng)辙(zhé)轼(shì)旗靡(mǐ)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疏通翻译

  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故克之——战胜。

  3、提出问题,复述课文大意。

  解答疑问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4、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本文有几条线索?

  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第1段

  1、朗读2、检查重点词3、学生串译4、提问检查:

  ①战争的时间、国家?

  ②表现战争性质的句子?“齐师伐我”(即对鲁国来说是正义之战)

  ③庄公的态度?“公将战”

  ④刿请见的原因?

  直接原因-“齐师伐我”

  根本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⑤这一举动表现了曹刿的什么品质?爱国

  ⑥刿分析战前准备“何以战”是通过与庄公的几次对话完成的`?三次

  ⑦刿否定了什么作法?肯定了什么作法?怎样肯定的?

  “衣食分人和祭神弗加”;“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战前准备上,曹刿重视的是什么?人民的支持

  ⑨这又反映了曹刿的什么战略思想?“取信于民”

  ⑩表现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公将战”,“衣食所安”“牺牲玉帛”“公将驰之”

  5、小结:

  本段写了两层内容,概述战前曹刿求见庄公,通过与庄公的对话,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二、分析课文第2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刿:“未可”,“可矣”,等待时机,观察时机――善于抓住有利战机

  公:“将鼓之”,“将驰之”――盲目指挥,“鄙”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决断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反攻和追击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分析课文第3段

  ①表现庄公“鄙”的句子?“公问其故”

  ②一“未可”为何?“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③齐人三鼓后为何“可矣”?“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

  ④二“未可”为何?“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后为何又“可矣”?“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其“辙乱旗靡”之时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注重观察敌情,注重士气,注意抓住有利战机。

  5、小结:

  本段是全文重点,写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四、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第三课时

  一、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论”

  2、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语言简练生动。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二、重点句式及词语:

  1、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②夫战,勇气也。③夫大国,难测也。

  2、古今异义的实词:古今间:参与隔开,不连接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案件 监狱

  可以: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三、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四、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言文。

  2.了解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课文意思,学会质疑问难。

  3.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

  现在我让同学们欣赏一幅油画,哪位同学知道这幅油画的作者是谁?

  这幅油画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与1940年为了宣传抗日而创作的一份不朽艺术作品,油画取材于中国古代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愚公移山》,了解油画讲述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互动学习:你敢挑战吗?

  活动规则:①以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文言原文为诵读对象。

  ②其他学生从“音准、停顿、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作出评价。

  4.学习小组之间就课前预习中圈点勾画的难词难句互相质疑解惑,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5.互动学习:智勇大闯关

  闯关规则: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闯关者;一共有八道题目,由闯关者自选其中一道题目作为闯关内容;闯关过程中,如遇困难,可以求助本组其他学习成员,但同时意味着闯关失败;只身闯关成功者获“闯关小勇士”称号,奖励一颗五角星,计入平时成绩。

  附:闯关题

  【第一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

  ③以残年余力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⑤始一反焉⑥汝之不惠

  ⑦亡以应⑧一厝朔东

  ⑨无陇断焉

  【第二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始一反焉②且焉置土石

  ③无陇断焉④谨食之,时而献焉

  ⑤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⑦惩山北之塞⑧出入之迂也

  ⑨指通豫南⑩杂然相许

  【第三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其妻献疑曰②其如土石何

  ③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④面山而居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第四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何苦而不平②面山而居

  ③而山不加增④黑质而白章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⑥既而,儿醒

  ⑦河阳之北⑧达于汉阴

  ⑨投诸渤海之尾⑩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第五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以君之力②跳往助之

  ③隐土之北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⑥辍耕之垄上

  ⑦故为之说⑧怅恨久之

  【第六道题:翻译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第七道题: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

  【第八道题: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有哪些现实困难?】

  6.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根据画面和画面标题朗读课文相关片断;或者根据画面和课文相关片断用自己的语言拟写画面标题。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朗读相关片段)

  第二幅:举家献策图(拟写画面标题)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朗读相关片段)

  第四幅:公叟辩难图(拟写画面标题)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朗读相关片段)

  (三)研读课文,文本升华

  1.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这篇寓言故事的作者在构思本文时,对愚公和智叟的感情倾向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褒扬愚公贬损智叟。

  现在我们改写一下其中的`一个细节,弱化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观色彩。

  将“河曲智叟亡以应”改为“河曲智叟复笑而对曰:‘……’”。请同学们补写省略号部分。

  (四)思辨争论,主题拓展

  1.课堂辩论:学生分男生和女生两组,展开辩论。

  ⑴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⑵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⑶辩论说明:①先有正方一学生发言,接着反方一学生发言,依此反复,直至辩论结束。②辩论时不能抢话、插话。③对本方观点提出有力论据者,奖励一颗五角星;对对方学生发言能针锋相对驳斥者,奖励两颗五角星。④根据正反双方所得五角星数目评定辩论胜利方,胜利方每人奖励一颗五角星。⑤所有五角星计入个人平时成绩。

  学生辩论。

  教师总结陈词: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辩驳,我们班的同学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尽显辩论之才华。愚公智叟到底孰智孰愚现在大家是各持己见,如果从学习这篇古老的寓言故事所传达的意义上说,老师认为无需一定要得出个单向的答案。一方面,愚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实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智叟“对现状冷静分析”的审时度势务实态度也值得我们借鉴。

  2.拓展延伸: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愚公和智叟两位古人谁应该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不少于300字)

  三、总结提升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案中,笔者通过诸如“你敢挑战吗”“智勇大闯关”“改写文本”“课堂辩论”等一系列精心预设的语文活动,把课堂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将质疑讨论,交流评价的空间尽量归还学生。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动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展现和发展。

  然而教学中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生成的有效性要求学习主体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自主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在课堂上得到良好发挥和发展。而学困生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参与过程中,参与的机会常常被别人抢走,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学生的学习权利被变相剥夺。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认识、研究这一现象,格外关注、呵护学困生,通过教学预设的调整和教学生成的调控,想法设法为其提供机会,以使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天地。

  在学生全体参与的积极性调动方面,笔者感觉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运用彰显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教学设计中,学生朗读时的生生互评,“探究文意”和“课堂辩论”过程中五角星的表扬记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和表现的潜能。当然,形成性评价的操作需要教师进行周密和整体的规划,要注意数据和材料及时积累和整理,这需要语文老师有坚守的意志和毅力。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2

  一、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

  二、设计思路

  是一篇战地通讯,安排在以战争题材为主的第一单元的第三课,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把握了新闻、小说的文体特点,并了解到解放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在此基础上,希望通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通讯这种新闻形式,并扩大视野,了解世界人民建立在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上的血肉凝结成的情谊。进而让学生懂得: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懂得珍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常用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清记叙的要素。

  3.品味感人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方法与途径:

  1.自主学习解决字词障碍,并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引领探究把握文章的叙事要素。

  3、合作探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结合以前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的了解战争的残酷,懂得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用动作、细节、外貌、神态等描写手段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挖掘事件感人的要素。

  五、教学难点

  1.对蜡烛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国际主义情怀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查找作者资料和相关写作背景,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教师了解二战以及苏德战争,并搜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蜡烛在我们的印象中有哪些作用?(学生发言:照明,生日祝福,烘托气氛,哀悼等)

  然而,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背景下,它却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板书课题,学生写出作者)。

  (二)自主学习

  字词积累

  1、检查学生对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的注音及解释:

  2、补充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学生补充,并说明理由)

  如:拂晓 瓦砾 地窖 腋窝 鞠躬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 烧灼

  了解作者

  1、学生介绍

  2、老师补充:曾任军事记者,一直从事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1949年10月曾访问中国,归国后创作《战斗的中国》。

  了解故事背景

  1、学生介绍:

  2、老师补充:(投影显示)贝尔格莱德战役是 1944年9月28日—10月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队为粉碎德军驻南斯拉夫集团和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1944年9月19—9月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萨伐河前的方场上

  人物:南斯拉夫老妈妈:玛丽·育乞西

  事件:南斯拉夫老妈妈掩埋苏联红军的'遗体并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结婚红烛插在烈士的坟头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1、自读课文,勾画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2、讨论: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分小组讨论)

  归纳:对侵略者无比憎恨,对红军满怀敬意,渴望和平,渴望解放,对英雄战士有着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讨论: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那对结婚花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分组讨论)

  归纳:烛光是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四)训练检测

  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也是一种新闻体裁,比较和第一课《新闻两则》,试着概括通讯的特点。(学生比较,讨论,展示)

  共同点:都具有真实性、时效性

  不同点:通讯比消息的时效性稍弱,但比消息的故事性或者说文学性稍强。

  (五)总结升华

  通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总结)

  老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通讯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写作上我们明白了要想使写人叙事的文章感人必须挖掘事件的感人因素并反复渲染,情感上,我们了解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多少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珍惜并且努力发展应当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教学总结】

  在上课之前,我本来是胜券在握的:这篇文章虽然很长,但我已经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这篇文章内容虽然离我们生活很远,好在让学生理解的知识点并不多。结果一上课却使我大失所望。

  首先,我错就错在没有目标的让学生自由去预习。一上课提问我才发现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预习,而且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预习,换句话说,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在他们的心目当中,预习就是读熟课文,仅此而已。结果一问三不知,没办法,只好给学生时间先读课文,好在亡羊补牢,补救了一次,但却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虽然课堂当中也出现过几次亮点,但这临时生成的问题与我心目中的期望值却相差甚远。

  其次,由于学生没有预习,我心里就没了“底”。所以凡是难点就大包大揽,凡是重点就反复强调,这节课基本成了“一言堂”。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积极性和创造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最后,因为课堂效果与预想的大不相同,所以我心情比较焦虑,语速过快,而且没有耐心,学生出现错误后,表现出了对学生的不信任。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学生自读,积累文言词汇,感知课文大意。

  2.反复朗读,了解人物特点,体会衬托之妙。

  3.深刻悟读,初知史记写法,学习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了解人物形象,体会衬托之妙。

  教学难点:

  通过本文学习,初步了解《史记》,激发学生阅读《史记》的兴趣。

  教学方法:

  朗读法,批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导读:

  看题目:题目中有人物,有地点,有事件。

  周亚夫驻军细柳营,军队驻守,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却被载入史册,名垂千古,何也?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原因。

  序曲:

  他立志写下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史书,即《史记》。

  他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文学名著。

  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第一乐章:了解文章之意

  1.读读课文,试着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同时画出难读的字,难懂的词,难读的句子。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最浅易好懂,最容易理解的,这也是让我佩服他的地方。

  2.文章的那个词最能形容周亚夫的特点?

  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第二乐章:了解将军之“真”

  1.学生默读课文,准备复述课文。考虑有难度,教师复述,请学生补充省略的内容。

  公元前158年,文帝派宗正刘礼驻守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驻守细柳。

  文帝亲自去军营犒劳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皇帝的车马长驱直入。两地的主将亲率部下骑马迎送文帝。不久到了细柳营,文帝车队先行人员被拦在营寨之外。等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入军营。文帝派人拿了符节传诏周将军,说要慰问军队。周亚夫这才命令打开寨门。文帝到了军营,周亚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礼:“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我以军礼拜见。”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扶着车前横木欠身致意,派人问候周亚夫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离开。

  出了军营,群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慨叹周亚夫是真将军,并将三位将军比较,对周亚夫称赞不已。

  复述得怎么样?少了不少内容?少了哪些内容少了哪些情节呢?请在课文中找出原句,把这个故事补补充完整。通过这种形式,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

  那么,这些内容为什么不能少呢?这与周亚夫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补充所省内容)

  教师课件出示:

  (1)匈奴大入边。 以备胡。

  (2)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3)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请同学们对以上语句,选你最有感觉的句子,作一点批注,写一点感想。

  (学生交流自己的批注)

  教师追问:

  (1) 为什么要写军士吏、军门都尉、壁门士吏呢?这是什么写法?

  这是侧面烘托。写他手下的将士,其实就是在写周亚夫。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2)读一读周亚夫出场的文字,你又有什么要说的呢?这篇文章写周亚夫的文字很少,而周亚夫的形象却写得生动传神,我们不得不佩服司马迁。

  那么为什么要写霸上、棘门军呢?写为什么要文帝的言行呢?请同学们在相应的地方作批注?

  第三乐章: 了解天子之“明”

  1.面对天子以及群臣,周亚夫和他将士们敢说不,在每一个“不”字后面我们感受到什么?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治军严明,他的令行禁止,他的刚直不阿。不愧为“真将军”。请大家再次朗读,感受一下。

  2.面对这支敢说不的军队,面对这个感受不的将军,文帝没有恼怒,反而真心的赞叹。请同学们再次朗读,感受文帝的形象。文帝又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文帝遵守军令,他是一位深明大义、知人善任的'明君。

  要知道,在封建社会,皇帝高高在上,对臣子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后来也有一些将军效仿周亚夫。三国时魏国皇帝曹睿巡视司马懿的军队,司马懿学习细柳营,皇帝来了,他的士兵锐兵刃,彀弓弩,把曹睿吓坏了,以为他要谋反。雍正巡查军队,看到大将军年羹尧的军队只听将军的军令,心生猜忌,后来找个借口把年羹尧杀了。可是文帝怎么对周亚夫的呢?

  资料助读:

  一个月后,匈奴兵退去。文帝命三路军队撤兵,然后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

  后来,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景帝说:“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车骑将军。

  公元前154年,爆发七国之乱, 景帝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周亚夫出奇兵,很快平定叛乱。

  第四乐章:感知故事之精彩

  分角色朗读,男生读红色的字,女生读黑色的字,读出故事的波折和交锋。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一个短小的故事,写得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还刻画出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周亚夫是治军严明的真将军,汉文帝是深明大义的明君。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作者司马迁。

  尾声:小结:

  1.了解了一种写作手法:侧面衬托

  2.认识了两个人物:

  周亚夫治军严明,堪称后世表率;

  汉文帝深明大义,可作领导楷模。

  3.初识《史记》:

  司马迁文笔传神,再现历史镜头。

  4.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批注法

  5.认识了一种朗读法:从不同角度朗读,加深理解。

  虽然隔着千年干枯的时光,太史公的文字,依然裹挟着热气腾腾的气息,还原着惊心动魄的镜头,将我的思维带入一个个历史事件的现场。

  作业:

  《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韩信、张良、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中任选一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阅读相关的本纪、世家、列传,制作“《史记》人物小档案”,展示人物生平,作者评价、精彩段落等,准备在课堂交流。

  板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

  周亚夫:真将军

  汉文帝:明君

  侧面衬托:

  正衬:细柳营将士、文帝

  反衬:霸上、棘门军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的】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安排】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测课文所写作的时代背景,猜测作者的身份。

  2、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3、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4、根据课文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老妇人的性格特征与刻画此人物形象的意义。

  5、小结本课时教学:

  布置思考题: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1、复习导入。

  2、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刻画老妇人的细节描写之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内容,然后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3、再找出刻画老妇人所用的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交流评价,看谁写的最为妥贴。

  4、引导讨论:

  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讨论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5、小结课文教学,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见自读课本)。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5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的知识,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

  2、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的知识,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

  学习难点:

  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导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过雪山:为实现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一战略任务,红军翻越了位于川西的大雪山。红军通过的草地,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死水潭,很多地方水深过膝,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不少红军陷入死水潭牺牲了。过草地时,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破牛皮鞋用水煮着吃。

  (二)课文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相结合。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

  第二部分,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

  (三)整体感知

  1、“雪皑皑……炊断粮”,这四行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意在渲染自然环境之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

  2、“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这两句点明红军是由特殊材料铸成的,他们经受了千锤百炼的考验,从而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3、“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高的雪山踩在脚底下,而是用“雪山低头迎远客”的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以草为毯、以泥为毡,扎起军营,古往今来,又有哪一支军队能够这样做!

  4、“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5、“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战士为什么“都是钢铁汉”?为什么“千锤百炼不怕难”?因为他们官兵同甘共苦,充满革命理想,这两个中心句点明了红军过雪山草地无往而不胜的根本原因。

  五、合作探究:

  1、红军战士过雪山草地时所遇到的自然环境怎么样?所面临的生活状况怎么样?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2、“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六)对比阅读:

  1、比较一下两首歌词的异同?

  2、两首歌词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异同?这样的比较有什么好处?

  3、两首歌词在句式上有什么特色?

  (七)课堂检测:

  阅读《过雪山草地》完成下面练习。

  1、歌词写出了红军过雪山草地时的艰难,用自己的话说说体现哪些方面?

  2、“雪山低头迎远客”中“远客”是指?运用修辞手法来写的好处是?

  3、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次长征,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自我发展的过程。读了这首歌词后,说说你的的感想。

  4、诗中表现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苦生活的句子有哪些?这些句子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试加概括。

  5、认真研读全诗,说说红军为什么“都是钢铁汉”,不怕艰苦,进行长征?试从诗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

  6、这首诗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你选几句进行分析。

  7、“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这两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8、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