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优秀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一作文

高一作文

时间:2022-10-19 20:32:20 高一作文 我要投稿

高一作文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作文3篇

高一作文 篇1

  暑期去西安旅游,特意前往北郊的村落,寻找汉长安城留下的遗迹。

  两千年前曾是繁荣的帝都,现今放眼望去只有一片庄稼地。经老农指点,我才知那玉米田深处那一方丘陵,就是未央宫前殿仅存的基台;而那芜杂的荒地下,便是发掘后又被填埋桂宫和少府。足够漫长的时光足以侵蚀一座城邑。汉长安城随着王朝衰亡而逝去,却在文化的土壤中遗存下一鳞半爪。至今当地老人要去西安市区时,仍不说“进城”而称“出城”。这或许大汉遗留在生活里的最后印记。汉城已然湮灭,但城墙却用老迈的臂弯,在世世代代人的心里圈出一座“汉城”。

  史载长安城墙高三丈半(约8米),基厚一丈半(约3。5米),惠帝曾征调十四万民夫,用时五年修筑。如今透过那长长的高两米余的颓垣,仍隐约可见当年恢弘气势。乱蓬蓬的荒草和灌木覆盖着断残的墙体,根茎匍匐在土壁上勾连成网,网隙中仍清晰可见汉代夯砌的砖。城墙的尽头那古堡般的土丘,横空出世,伟岸高耸。这应是过去的城门。当年的门楼、阙楼自然无觅踪迹。而建筑上那些依稀可辨的夯土砖,和土砖中探出的一截五棱形陶排水管,却仍让我顿生一种时空跨越感,仿佛无意间就走进了两千年前。

  我沿着陡峭的小路拾阶而上,丛生的草木尚未蔓延上土丘,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着的黄土。却有几株新植的树苗立在古老的黄土里。立于地势高的`丘顶眺望,赫然入目的是城墙、寰丘、夯土台、以及广袤的青色田野。这里已不是汉代的长安;这里又是我向往的汉长安城。原来汉长安的印记不仅渗透一方水土,更融入了文化的血脉。浸润着中华文化成长的人,心中又怎会没有长安?就像扎根在两千年前土壤中树苗,怎能说它汲取养分的古老土壤与它本身没有一点融合?

  物质的形态终会消泯,但文化中的意识却能在人们心中延续,成为一篇永恒的风景。

高一作文 篇2

  试问,何谓爱情?

  生病时,一杯热腾腾的姜汤;冬夜里,一双为您盖被的温暖的手;下雨时,为您送来的雨伞;亦或是风中飘零的玫瑰花瓣……这些他只为您做,这些不求回报的事情,便是爱情。难道,爱情只满足于这些平凡的物质吗?其实,在这些平凡的背后,藏着一颗无人能懂的心。

  前阵子陪爸妈去看电影《归来》,以为自己智慧做个旁观者,心绪却被电影情节丝丝扣住。影片讲的是一对经过文革的苦命夫妻的故事。那年,他被打成右派发配远方,是被女儿告发的。她的心很凉,再没原谅过女儿。三年后,他平反归来,发现妻子得了健忘症,早已忘记一切,包括作为丈夫的他。但她唯一记得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每天去火车站接他,尽管这个动作已经重复很多次。他试过很多办法,都没能唤起妻子的记忆,记起曾经的'自己,无奈,他只得化身为他读丈夫来信的人,把自己的心思传达给她,并每天送她去火车站接早已归来的自己。这一送就是十年,然而这十年,让他明白,爱不一定是相识,而是一种永恒的厮守。

  影片结束,全场一片安静。不少人眼中含着热泪。只有我,静坐在位置上,面无表情,似乎不为之动容。的确,我没有体会过爱情,不曾经过,自然不会懂得。其实不然,我只是联想到另一个故事,同样引人深思。

  那年,她是容貌俊俏的妙龄少女,他是年轻力壮的帅气小伙。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可他们爱的不是时候。那时正值战争时期,局势所迫,小伙背上行囊远赴战场,姑娘眼含热泪目送他李戡。她说一定会等他回来,谁知这一等便是60年。60年后的一天,一个陌生的小伙敲开她的家门,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出门迎接,看见小伙,问其来意,小伙递过一个骨灰盒,她的笑凝固在脸上,愣了一会儿,一滴泪划过布满皱纹的脸后缓缓落下,似一颗悲伤的流行划过孤独的黑夜……

  有些人注定会错过,就像流星一样悄悄溜走。他们的爱,终究输给了时间。若是有人问她后悔吗?她会说,他走得安心,我也实现了承诺,不用自责了。既然选择了相信爱情,就不会后悔!

  爱情,是问心无愧。

  试问,何谓爱情?是您跌入低谷,我愿与您一同承担,同甘苦,共患难;是您要远行,我要愿等您一辈子;是错过,是放手,是一种责任,一种承担;是永恒的厮守和相互信任!

  年轻的我们,也许不会懂得什么是爱,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它会让您明白,这是一种会让您全心全意付出,让您笑让您哭的神奇的东西,只要用心体会,您就一定会明白爱的真谛!

高一作文 篇3

  道是人走出的,道旁的树是不怕人的,它们没有将自己隐于深山老林之中,立于道旁,伫于人前,淋漓的展现着,它们的躯干,它们的挺拔,它们的弯曲,它们的繁茂疏落。

  树是有“树格”的。

  树干是它们的身躯,枝叶是它们的头部。枝条的粗细,直曲是不同的,于是它们的性格特点是不同的,或率直或温婉,或豪迈或刚强。叶茂叶疏也是不同的,于是它们的感情是不同的,或欢喜或悲伤,或愤怒或痛苦。它们总是沉默的,它们做着自己的事,思考着,积蓄着,但它们也是愿意表达自己的,它们借助风来表达自己,沙沙的作响声是它们的话,也是歌。可只有少数人知道“树格”的,只要少数人懂道旁树。

  道旁树要比其它的树承受的要多。开阔平坦的道路,没有什么能保护道旁树的,据昂风暴雨直面而来,道旁树昂扬面对,沉重的'压力弯曲了它们的躯体,却弯曲不了它们内心的支柱,无情的雨鞭抽落了它们的枝叶,却无法让它们停止思考,它们沉默着沉默着,也许会灭亡但一定会表达,一定要爆发。道旁树立于人前,总要受人“指指点点”有赞美当然也有批评,道旁树静静地听着,思索,改变,又坚持着。

  人是有人格的。看着道旁树,仿佛看到了一些人。他们立于历史长道上,将根深深地扎于时间的土壤里,即使已枝零叶落,但永垂不朽。

  汉朝司马迁无谓复杂黑暗的政治舞台,大胆表达,却换来汉武帝的愤怒,遭受宫刑,保守指点和非议,司马迁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选择死亡,而是淡然面对并坚强又有意义地活着,他沉默无言,记录着各朝的盛衰,他的才情全都寄于文字之中,穷其一生点亮中国漫长黑暗的历史长廊。

  曹霑曹雪芹,面对家族的败亡,仕途的多舛,子嗣的夭折,晚年的凄苦——命运的风暴带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看似无解的绝境,而这一切不幸的极限都没有夺去他生命中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美好,残旧的笔尖在暮色中颤抖着游走,借《石头记》述说心中那个失落却依然骄傲的梦。

  “民族魂”鲁迅先生理想以自己的双手去救治国人,却发现拯救国人的心比身体更重要,毅然弃医从文,不畏“白色恐怖”,以笔代戈。他懂国人的“病”在何处,便以文作药,来治国人的麻木与愚昧,用笔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面对大部分国人的不理解甚至侮辱,鲁迅只是沉默应对,积蓄全部的力量爆发于文章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色彩的一笔。

  奇女子三毛给我们的是她潇洒而倔强的背影,以梦为马,穿越沙漠,守望爱情,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在宁静沙漠中大步行走,去追逐心底那一片华丽而陌生的绿洲,她以自己短暂却丰富的生命为我们讲述着自然和灵魂的故事。

  道旁树是值得我们仰望的,它们缓缓述说着,真诚表达着,默默奉献着,道旁树总能让人想到很多。

  我们需要道旁树,我们需要可以停留,可以仰望的地方。历史上的道旁树亘古永存,但是有太多细致的东西我们难以得知。道路在增多,在这些全新的道路旁,会有新的,初生的道旁树,它们不要刻意保护,因为真正的道旁树能经受风雨,霜冰的锤炼,会享受自然的装饰。而这正是如今社会所缺少的。我们需要道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