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说课稿>语文说课稿

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12-18 15:24: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高士其先生的《笑》是语文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的说明性科普小品文文章比较通俗易懂,对初三学生来讲中心思想容易把握,在之前对说明文有一定了解的初中生来说,初步了解说明文这种题材不是问题,但要掌握和运用好说明方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文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即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心态

  二、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给学生讲一个笑话,以此切入主题及营造一个欢快活泼的课堂氛围

  2、介绍文体,以及配合图片简单介绍高士其先生

  简介作者:高士其(1905—1988)原名高仕錤,福州人,生物学家,化学家,著名科普作家

  3、析题: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既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笑的不少学问在阅读文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自己究竟懂得多少有关的知识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划分出本文的段落

  明确:全文共3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明什么是笑

  第二部分:(323)生动说明笑有益于健康和工作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2432)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在理清了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学生继续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②、 按照一般的说明文的顺序,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和整理(逻辑)顺序依据你自己的理解,本文应该是什么顺序?

  5、学生自由地读课文,然后用笔勾画出你以前尚不理解的有关笑的一些内容然后再说说这些在说明这些内容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对文章内容的说明起了什么作用

  这部分的课堂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展开辩论,在讨论与发言中获得真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能力

  6、这篇文章的末尾,作者提出了“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把悲惨的世界变成欢乐的海洋”的`希望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这部分的课堂结构可以让学生们就所知所学,对文章的内容展开讨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展开辩论,就当中的某一句话作为论题如“把悲惨的世界变成欢乐的海洋”,作出“我们生活社会主义国家,还有悲惨的世界吗?”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的视野从生活的小圈子跳出来,放眼全球

  7、应用本文所学的知识,重温老课文,谈谈新体会结合完成思考与练习第二题在魏巍《我的老师》中蔡老师的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在冰心的《小橘灯》中小姑娘的笑是什么样的笑;在周立波的《分马》中郭全海把马牵给老田头夫妇时的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众酒客的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笑……这些笑对表达文章的中心有什么样的作用这部分的课堂结构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旧知识的同时不忘复习所学的旧知识

  8、 这篇说明文,也是散文,而且富有诗情段落虽小,排比整齐,文笔精妙在阅读时要注意体会,并能加以运用请同学就你认为的这篇文章中写得最精彩的一部分赏读,并能以一个相关的话题,仿写一段话

  如文章的第2427节,是这样写的:

  笑,你是嘴边的一朵花,在颈上花苑里开放你是脸上一朵云,在眉宇双目间飞翔你是美的姐妹,艺术的娇儿你是爱的伴侣,生活有了爱情,你显得更加甜蜜笑,是治病的良方,健康的朋友

  可以根据这段话,以“哭”与“笑”加以对比,写一段话,也采用排比与比喻的修辞手法,字数不作要求;也可以用“理解”或“友谊”作为说明的对象来写一段话,把学生的视线引向生活的实际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与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总结归纳全文

  五、布置作业

  1、书后思考与练习

  2、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笑”的一些常识,把你对“笑”的的理解与看法写成一篇说明文,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并要注意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以增强文章的文艺色彩和感情色彩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复习

  1、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了哪几个单韵母?

  2、 单韵母家族还有其它三个兄弟姐妹,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今天一起来和它们交个朋友好吗?

  3、 (板书)i、u、ü,它们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朋友,但是它们比较害羞,都躲在图画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⑴ 我们的第一个新朋友 i 藏在哪里了?为什么你认为它藏在那里

  ① i 的发音和衣服的"衣"相同

  ② 图画上,衣服的纽扣很像 i 的形状

  ⑵ 还记得四声歌吗?我们给 i 加上声调来读一读(投影):

  一声高高平又平 ī ī ī,二声就像爬山坡 í í í,

  三声下坡又上坡 ǐ ǐ ǐ,四声就像下山坡 ì ì ì。

  加上声调的 i 有什么变化吗?

  ──少了一点,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们其中的故事吗?

  参考:i 是有礼貌的孩子,它遇见声调大哥哥就会摘帽行礼问好 。

  ⑶ 我们一起看看小 i 的家住在四线格的哪里,(范写)小 i 有一顶小帽子,但我们先不要放小帽子,先让小 i 的身体住进去,住到中格后再把小帽子放在上格。

  ⑷ 把小 i 送回家后,我们再看看另外两个新朋友躲在哪里?──乌鸦的窝和鲤鱼吐的泡泡

  u 和 ü 长得像吗?没有眼睛的读 u,我们闭上眼睛试一试,没有眼睛只能感到世界一片乌黑,所以没有眼睛的是 u。u 加两眼变成 ü,因为小鲤鱼有两个小眼睛。

  ⑸ 加上声调的'它们又怎么读呢?请小老师带度四声歌并做动作。

  ⑹ 我们也把它们送回家,知道它们住在四线格的哪一格吗?怎样把它们写漂亮(范写)学生描红,跟写。

  ⑺ 齐读带声调的 i、u、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抽读卡片,复习带声调的单韵母;然后齐读。

  二、同学们

  你们有遇到过同名同姓的人吗?虽然他们名字相同,但是他们并不是同一个人。在汉语拼音的世界里,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些拼音字母的读音很相似,甚至相同,但它们是不同的字母,有不同的用途。今天,我们介绍一个汉语拼音的大家族,你们知道是哪个家族吗?对,就是声母,它们派了两名代表来和我们一起上课。

  1、(课件)"我叫大 y,我叫大 w,你们能在图中找到我们吗?

  2、你们能帮我们找一下同名同音的韵母朋友吗?

  3、齐读y、w

  三、连线练习

  1、y i w ü u

  2、教读儿歌:大 y-y,小 i-i,大 y 小 i 在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 yi。

  大 w-w,小 u-u,大 w 小 u 在一起,汉字注音就读 wu

  3、y 还可以和谁相连呢?yu 猜一猜怎样读?

  小ü的眼睛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你能想像一下,编个故事吗?

  教读儿歌:小 ü 见大 y,脱帽行个礼,摘掉帽子还念 ü

  四、"听指挥"游戏

  分别贴出 yi、wu、yu,老师拍一下手掌读第一声,拍两下读第二声,如此类推。小组比赛,比一比哪个反应最快,又读得最准。

  五、教写 y、w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敦煌壁画》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品读语言,享受文化大餐;抓住文章特点,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认识。这篇阅读课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石窟中艳丽多姿的壁画。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总起引入—具体分析—概括总结”的思路来安排课文内容。此外,课文编排了三幅插图,一副是敦煌石窟的外观远景图(照片),另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局部),再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故事图(局部)。

  二、设计理念:

  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脑、动口,很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履行主导的职责。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创造精神,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紧扣单元训练目标。根据课文的特点,我在教学本课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敦煌石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2、技能目标:抓住文章特点,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敦煌石窟中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学习本课时会对敦煌石窟艺术感到有距离感,对石窟艺术中的造型感觉不是很好理解,对其所传达出的审美情感与理想感悟不到。要使学生对享誉世界的敦煌艺术产生敬仰、热爱,对其伟大成就有充分的认识,就需要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的改变与知识内容的拓宽,使学生对此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做到课上学习作品美,课后茁壮成长思想美,日常生活行为美,致力于学生的德育教育。

  五、说教法

  新课标里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上,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敦煌壁画的绚丽多彩,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在紧扣朗读的同时,遵循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诱发、发展、升华”三个阶段,使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实、完善起来,以激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呜,使其受到深刻的情感熏染。

  六、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说、品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

  七、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交流领悟。

  1、领悟敦煌壁画的特点;

  2、感悟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3、体会敦煌壁画的价值;

  4、了解敦煌壁画所在地;

  5、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课堂小结,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

  五、小练笔:请围绕如何保护敦煌壁画写一段简短的句子。目的是怎么做才能不让壁画消失?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六、板书:

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论语十则》是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籍,作为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篇课文《论语十则》,从内容上看,有别于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六则》,侧重于阐释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髓,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让学生了解,我们现在所讲的,所遵循的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古代哲人讲的是一脉相承的,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

  二、说学情

  学生已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文言功底都还比较薄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及方法、习惯还不成熟,比如: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还是不能准确的抓住重点字词来翻译。我们一再强调要抓住重点字词来直译,多数学生却只能做到意译,特别是见到句子中的虚词更是束手无策,像本文的“而”字用法,大多数学生能知道它的`用法有“表转折、表承接、表并列、表修饰”常用的四种,但在原文中翻译时却不知道如何翻译。本班学生共55人,学生心理发展、个性发展参差不齐。为此,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孔子、《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字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③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理解句意。

  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方法和习惯。⑤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译——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课文思想内容反省自己的言行。

  ②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学会做一个“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

  三、说教法

  1.诵读法。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阐释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

  2.评点、质疑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字词、译文、分析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积累,调动学习积极性。

  3.情景教学法(德育方式)利用语文课文中教人做人的成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5.小组讨论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说学法

  1.这是九年级的学生学习文言文,所以应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运用诵读法学习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3.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1、说教学设想

  基于学生文言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高,和害怕文言文的心理,因此课时准备我预计是3课时。在具体教学操作过程中,尽量使用多种学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说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了课前的预习,内容包括“搜集有关做人道德修养的格言谚语、整理复习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尝试翻译课文。”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树立自我学习意识,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说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同学自由发言,说出有关做人道德修养的格言谚语”来导入,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借此转入介绍孔子的相关知识,引出本文的学习。

  4、说重点字音、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学习字音、字词的解释需要靠平时的积累,而句子的翻译除了要有功底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我称它为“文言文九字翻译法”——①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②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③删(删去不译的词语)④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⑤调(调整倒装句句序)⑥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⑦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⑧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⑨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此外翻译过程中还应讲究“信”“达”“雅”。

  5、说朗读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久,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感知配乐朗读时该选怎么样的背静音乐,怎么样配合音韵节奏来读。

  6、说文章的解析

  先整体感知《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什么道理?然后重点赏析文本(一)至(三)则。每一则都从“实词、虚词、译文、分析”这几个重点入手,特别是每一则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忽视了成语的积累与应用。

  7、说拓展延伸

  在这部分所设计的两个例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对于学生来说能引发共鸣,便于理解,能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确确实实的做到学以致用。

  8、说布置作业

  作业共有三题:①课外收集《论语》中的其它有名的句子。②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成语各造一个句子,或用这三个成语写一段话。③整理笔记,做好复习。这三个题目既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归纳整理能力,同时布置复习作业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在前四册分散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初中语文第五册将各篇相对独立的文言文集中编排在第八单元学习,旨在培养诵读习惯,增强文言语感,进一步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故教学要求侧重于朗读和背诵。

  2、教材特点:《愚公移山》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3、教材重点:积累文言词汇,诵读课文第三段;认识愚公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材难点:神话结尾的作用,重新认识“智叟”。

  4、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认知特点,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本课目标确定如下:

  ①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诵读课文第三段。

  ②能力目标:在对比中认识愚公形象及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故事的寓意。

  ③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④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发扬愚公精神,克服困难,勤奋进取,移走学习中的“太行、王屋山”。

  二、教法学法: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导读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学法则以诵读、讨论为主。诵读分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及背诵。讨论也可采用分组方式。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手段、技巧的.运用

  运用自制课件及教学插图,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强化视听感受,既提高兴趣,又丰富教学内容,起到拓展迁移的作用,从而实现“小课堂” 与“大语文”的有机组合。

  四、教学程序:

  (一)、激趣启思,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对比,提问思考,然后让其带着问题学习新课,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新课教学

  严格体现“三为主原则”,以读贯穿整个教学,在教师的导读点拨下,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师生合作,逐项分层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三)听录音范读

  加强听力训练,正音、断句、模拟人物语气,为下一步诵读作好 铺垫。

  (四)文言词汇及句式的教学

  这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为突出这一重点,采用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分组讨论与集中归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于通假字(4个)、词语辨析(且、焉、之、其、于及一些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倒装句、反问句)及难翻译的句子,这样,便可轻松完成任务。

  (五)课文讲析

  1、故事情节的教学

  让学生找出愚公移山的原因、目标、办法、行动、影响等有关语句,突出一个“难”字,一方面加强朗读,另一方面为下面的讨论张本。

  2、愚公形象的认识和神话结尾的作用

  愚公形象认识是本节教学的又一个重点,可引导学生从人物对比入手来分析讨论,特别是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宜分角色朗读,从人物对话及语气角度全面理解愚公。神话结尾是本文的难点,它既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实质上也是对愚公精神的一种高度肯定。只要从现实出发,从肯定愚公精神角度出发,即可突破这一难点。

  3、重新认识智叟

  传统教材认为智叟不“智”,但他的话也很实际,因此重新认识智叟便成了一个很有创造性的活动,课堂打算从为何“无以应”角度入手深层挖掘,从而认识其也有“智”的一面,力求有所突破。

  4、寓意的教学

  归纳寓意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教师可在移山与搬家的对比中,引导学生认识,然后归纳,放MTV,拓展课堂,活跃气氛。

  五、德育渗透

  学生自由发言,重在知识的迁移,充分体现本文实践性强的特点。

  六、指导背诵(力争当堂背诵)

  1、愚公先斥后驳

  2、有些句子运用了顶针手法。

  七、作业布置

  1、加强巩固练习《中考模拟题》

  2、注重知识的迁移,对比阅读。

  八、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不愚 智叟也智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语文说课稿 篇6

  一、教学要求

  1比鲜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倍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笨善闯杀究魏咸遄值钠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币求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认字、写字

  1比献

  生字中,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讨论中可提示学生:

  (1)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2)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1)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毙醋

  本课要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

  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三)词句

  本课要求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教学中可运用插图让学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密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本课首次出现自然段,可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四)朗读

  朗读时要提示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本课重点指导第二、三自然段。句中要适当停顿,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语气中要表达出互相关心的喜悦之情。

  (五)实践活动

  1笨魏“读读说说”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练习时可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说说。指导的重点是扩大积累,运用恰当。可先同座或四人小组练说,再用四张填空卡片变换顺序开火车口头填空,比比哪一组说得恰当而不重复。

  2毖菘伪揪纭<由弦爷与小树的动作、对话把第二、三段的内容演一演。这是第一次演,如学生有困难,就教师帮助编,由两个同学演给大家看,意在激发兴趣。经常演演,学生也就会自编自演了。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语文说课稿 篇7

  一 、 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4/2拍的歌曲,曲调旋律优美,歌词生动的展现了秋天丰收的美丽景象。歌曲一共分为两段,第一段描述的是棉桃花,第二段描述的是稻花。这两种农作物对于身处城市中的孩子可能并不了解,但我会借助图片,让孩子们对两种农作物有一个形象上的观察了解。歌曲中也针对这两种农作物进行了特点的描绘,运用了许多“口语化”的词汇,如 “咧呀咧开嘴”、“把呀把手挥”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形态特点,“小呀小白牙”、“金呀金头发”表现了颜色特点。歌词中也有不少的叠词,如“张张”、“笑微微”、“串串”、“金穗穗”等,使得歌词在记忆上较为容易一些。两段歌曲的副歌部分都使用了啦啦啦的衬词,将歌曲情绪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孩子们喜爱秋天,热爱生活的喜悦心情和美好情感。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秋天多么美》,感受歌曲欢快喜悦的情绪,启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美好情感。

  (2)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够用轻快跳跃地声音演唱歌曲《秋天多么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改编,并启发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的创新能力。

  (3) 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通过说说、唱唱、看看、编编、演演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根据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定位于:让学生理解歌词,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用正确的情感来演唱,并能够根据歌曲节奏创编歌词。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秋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其次我采用了整体教唱法。让学生在多次听唱的基础上跟着教师完整的学唱歌曲,这样一来学生能在连贯的歌词、完整的曲调中激发起音乐感受,并能在学唱中提高音乐学习水平。但在重难点乐句中,我会以语言引导的方法来解决。

  最后我还采用了情绪感染法。在范唱时,我首先会用动作、表情和声音将生气和高兴的不同情绪表现出来作为铺垫,在学生整体学唱完成后,我会请学生自己用语言交流的方式说一说用怎样的情绪来表达歌曲,然后在用歌唱的方式加以表现,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怎样用表演去表达不同的情绪。

  三、说学法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体验法: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听赏歌曲,自己总结歌曲中棉桃、稻花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多种感官参与法: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看、说、听、唱、想、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促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

  四、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找秋天

  1、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中有一个季节它的颜色是金黄的,味道是香甜的,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秋天)你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它?(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秋天)

  2、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请你找一找哪两张代表了秋天,说一说它们的样子。(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棉桃、稻穗,老师用白白的,金穗穗等词来简单小节)

  (二)歌曲教学——唱秋天

  1、聆听歌曲,初步感知

  师:在这热闹的秋天里,棉桃和稻穗已经按捺不住了,它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要送给大家。(播放歌曲)

  师:同学们听完歌曲,有什么想对棉桃和稻穗说的?

  (学生通过自由发言表达对歌曲的情感认知。)

  ?请学生为歌曲取名字,师出示课题

  2、整体学唱歌曲

  再次听赏,请学生用自己的肢体方式来理解歌词

  师:我们再来听一次这首《秋天多么美》,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你们能跟随歌声自由的表演好吗?

  ?用la整体模唱,熟悉旋律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棒!现在我们来和棉桃姐姐比比赛,听听谁用la的方式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听。

  读歌词,熟悉节奏

  ④学生轻声跟琴演唱第一段,师纠正出错乐句

  ⑤学生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并表现

  ⑥自主学唱第二段,想一想假如你是稻穗,你会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⑦全班完整演唱歌曲

  ⑧再次带入动作来演唱歌曲

  (三)课后拓展——画秋天

  师:我们用了这么动听的歌声来赞美了秋天,你还能用美丽的图画把它留在我们的教室里吗?(边听赏歌曲,边让学生画秋天,从听唱的角度转化的视图的角度,让学生多方位的感受秋天的美好)

  (四)课后小结——说秋天

  学生展示完图画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心中的秋天,教师最后加以总结。

语文说课稿 篇8

  尊敬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小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时间”“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九个方面来说一下我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一、说教材

  古诗《小池》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组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古诗通过对细流、树阴、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了一副初夏风景画。在这一组课文中写的都是夏天的美丽景色,而《小池》这首诗又是这一组的第一课,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的感受夏天的美丽景色。

  二、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学生活泼可爱,乐于读书,求知欲强。对于阅读已经产生了兴趣,家长更是注重孩子的古诗学习,所以在阅读中体味古诗内容的优美,并结合诗文的语言环境学习生字变得尤为重要。由于我所在的地区声母“l”和“r”的发音不够清晰,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于价值观这三方面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池”“惜”等6个生字,会写“立”字。

  2、培养孩子朗读古诗的兴趣,并使孩子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孩子能很好的体会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的书写。

  2、教学难点:会背这首古诗,并能体会这首诗的美丽景色。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对比学习法:运用以前学过的字来与现在将要学习的新字相结合,形成对比从而很好地学习将要学习的新字。

  2、开火车法。

  3、诵读悟情法: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读》中写到:诗不仅供朗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真样才能陶治性情。所以古诗教学切不可忽视朗读,要让学生通过吟咏把握全貌,理解古诗的内容。

  (二)学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内合作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准备生字卡片

  七、说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走进古诗

  因为孩子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所以在上课的开始我会让孩子背诵自己拿手的古诗,从而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直接揭题,让孩子们齐读课题,走进古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找孩子起来读这首古诗,并对其进行表扬。

  2、自读古诗,认识生字

  打开课本用小手指着古诗进行自由的读,这是我将会提醒孩子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运用拼音来学习,还可以同桌或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能够全部认识这首古诗中生字的孩子还是不多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找出不认识的字,并能够进行学习,更能够加深对这些字的理解。

  3、检查自读情况

  (1)让孩子看着打屏幕上的带着拼音的生字,点名让他们读这些字。在读的过程中我会提醒他们读准字音。

  (2)读大屏幕上的去掉拼音的字,并用开火车的方式来对这些生字进行记忆。

  (3)通过课件帮助学生对新学生字进行记忆,例如“也、池”“昔、惜”“阴、晴”“柔、露”这些字的对比来进行记忆。

  (4)同桌间运用手中的生字卡片进行检测,加固对这些生字的记忆。

  (5)让孩子对新学的生字进行组词。

  这样可以使孩子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掌握本节所要掌握的生字,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

  4、通过课件学写生字

  因为低年级孩子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所以在课堂上学写生字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通过课件上的笔画顺序,和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来使孩子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让孩子进行书写且提醒孩子正确书写姿势。

  5、把生字回归古诗进行朗读。

  (三)理解古诗,朗读感悟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孩子们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这样可以避免教师讲课的重复。

  2、不明白的字词小组内进行自我解决。提高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3、教师指导孩子把全诗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解决词义和整首诗的意思。

  (1)重点的讲解古诗中的重难点字词

  (2)带领孩子吧古诗的整体意思通一下

  (3)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述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

  4、指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从读的过程中体会出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5、指导背诵。

  (四)作业延伸,全面巩固

  1、把这首古诗回家被给自己的家长听。

  2、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找几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并且吧这些古诗读熟练。

  九、说板书设计

  小池

  杨万里

  泉眼 惜 细流

  树阴 爱 晴柔

  小荷 露

  蜻蜓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