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学反思>二年级教学反思

二年级教学反思

时间:2023-11-15 08:00:1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教学反思

二年级教学反思1

  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触谚语,所以很感兴趣。在预习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会背了。今天上课时已经晚了,所以我没有进行读,而是直接让学生反馈觉得哪句最难读,然后请会读的学生领读几次。第二步则是你喜欢哪一句,说出理由再来领读。学生有的说因为喜欢树,因为喜欢]花,只有一个学生说因为喜欢大家团结。

  我当时还觉得是因为孩子的解读课文的不同,所以认同了他们不同的看法。课下回想才觉得这里好像中间应该加一个,理解谚语的过程: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理解哪则谚语。这样一来,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得知学生对谚语的理解程度,然后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讲解。这样也不会造成下一步理解上的更大差异。虽然讲究每生的认知不同,可是从回答来看,这区别也太大了,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些谚语的真正意义。当时一来由于时间紧,二来由于学生已经估会背了,所以心中很高兴,竟然越过了这个重要的环节。好在有明天第二节课进行补救。

二年级教学反思2

  1、“专题识字”是低年级识字课的一个学习内容,因此,设计要充分发挥按“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优势,引导学生尝试自读课文,自主识字,并能通过同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自主学习中,自我获取知识,教师充当引导的角色,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在感悟中识字。在识字1的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保持主动学习的状态,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的效率和质量。

  2、识字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凸现识字教学的特点,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如:认字与阅读相结合;认字与读写相结合;认字与词语理解相结合;认字与字的音、形、义融为一体等方法。在识字3的教学中,由于该识字是通过三字歌的语言形式来呈现的,读起来节奏感较强,而且琅琅上口,学生读起来特别有兴致,抓住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多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导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认字,读中识字,课堂的识字效果显著。在本识字的学习中,除了识字,学生还增长了有关民族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在这两个识字的学习中,由于南方气候的特殊性,学生对秋天缺乏亲身感受,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因此学起来,有被动接受的感觉,只能通过图片加以想像。再者,学生对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缺乏认识,对识字2里面的内容不甚理解。

  4、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课外阅读,扩大识字量。

二年级教学反思3

  《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会画角,知道角有大小。

  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这节课,我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下面从本节课的精彩环节和不足之处谈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一)好的环节设计

  1、设计三角板贴在黑板上,能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认识角的组成,能够展示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2、学生学具准备充分,如:三根铅笔,两个长方形纸条,一个回形针,一张圆形纸片,一个三角板。

  3、让学生独立尝试画角,在教老师的过程中学会怎样正确画角。

  4、两个长方形纸条做出的活动角很形象,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课件中真实物体中抽象出的角不是很明确,剪刀,书,五角星中有很多的角,要把所有的角都找到,并在图中体现,其中动作设置展现太快,没有让学生充分观察。课件中的角可以标上序号,便于回答。

  2、在找角环节,不仅让学生说出来,还要正确指出来,在尝试找角的特点时,应该让学生多摸一摸角,说一说对角的.感觉,学生因此会很容易找到角的共性。

  3、角的大小认识,应该放在第二个信息窗中进行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存在问题,重、难点应该是学习角的组成、画法,正确辨认直角上面。而本节课利用了短短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直角,学习效果不好。

  4、肢体语言的规范性,在体会角有大小时,我引导学生利用双手做边,头和身体做顶点,建立角的表象,并使角发生大小变化。这样示范角的大小变化会让学生对角的顶点不明确,更何况又是把两只手并拢,中间还有空隙,用此事例讲解,不贴切,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误解,可以伸出一只胳膊,肩膀为顶点,一侧身体为另一边;或者利用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分开,分开肉的连接处就是角的顶点。

  5、多使用正面性语言,这是概念性教学,应该实事求是学习新知,并能够很好的掌握。

  本节课没有明确的小测,只把书中练习当成了小测,判断角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在练习最后一题时,个别学生没有看清图意,导致列式错误。

二年级教学反思4

  《精彩的马戏》是我们二年级的一篇选学课文。它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场精彩的马戏。共记叙了六个节目,其中,重点记叙了猴子、黑熊、山羊的精彩表演。全文围绕“精彩”从两方面进行了记叙:一方面是动物表演时的神态、动作,另一方面是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映。文章最后赞叹:“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他们的指挥”,说明了动物的精彩表演是马戏团叔叔、阿姨训练的结果。这篇课文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积累、发展学生语言的好教材。结合本学期我们二年级组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话训练。

  本课时的教学,我设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会读“瞅”、“圆溜溜”等词,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理解各段中体现动物表演特点的词句和观众看表演反应的词语体会小猴的可爱、顽皮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这场马戏的确十分精彩。

  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说说“黑熊踩木球”。

  3、能据课文中的写法,任选一个节目写一写。显然,本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仿写。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设计了层层铺垫:精读第一段,让学生明白写法;创设情境,仿说第二段,让学生学会运用。这样的处理,缩短了说和写间的差距,不但让学生产生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语言,最后写也就水道渠成了。具体我是这样操作的:

  一、播放马戏,激趣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播放马戏渲染了气氛,把学生的情感带入了马戏表演的环境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思维,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精读“猴子爬竿”,归纳写法。看了马戏,学生纷纷说了自己的感受。此时,我又出示课文第二段,让学生品读马戏的精彩。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摒弃繁锁的分析,在不讲读的情况下,变着法儿激发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围绕“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猴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描绘的内容,在读中理解和感悟马戏节目的精彩之处,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做到以读代讲,以读激情,以问带读,以读促思,展开想象,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通过一读再读,让学生在读中自悟,切实体会到这场马戏十分精彩,并且在读中培养语感,领悟作者在遣词造句中用词的讲究,以及作者的写法。最后,进行总结,板书要点。

二年级教学反思5

  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步长、臂展(两臂伸开的长度)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教材设计了五个活动项目,即测量身高、测量臂长、测量跨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这些测量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也可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数据。在这里教材设计了在学习测量时,教师在黑板上利用统计表进行记录的情景,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材还通过两个学生对话的情景(即一名学生从统计表中知道身高1米21厘米的有4个人了,另一名学生打算看看王丽有多高),使学生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教学时,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的关系,只是师生共同示范了个别几个学生的身高测量,臂长测量,测量窗台的高度,门的高度,宽度等一些较大的长度,学生只是测量了课桌的长、宽这些较规则,较小的长度,布置了一张家庭成员信息搜集表作为作业,要求填写身高、臂长、跨一步的长度这些信息,从做上来的效果看还不错,但因为布置的是回家作业,很多都是家长帮着做的,说明让生自己动手操作还不够充分。不过让生了解了一些常用的说法,如:一庹长、一柞长等。

二年级教学反思6

  教学《赠刘景文》采用了故事导入,理解“赠”就是送给的意思。那苏轼送给刘景文的诗又是怎么样的?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学习诗中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有人把这首诗画成了一幅画,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挂图出示,学生第一个反应就是好漂亮,好美啊!你在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学生讲出了很多东西,我让他们加上各种各样的形容词。再注意下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当学生讲出菊花、荷花、荷叶的时候,在黑板上板书荷、菊,让他们说说图上的菊花、荷花,来理解诗的`第一句第二句。指导朗读的时候请他们边读边想象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学习第三句,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喜欢吗?喜欢的话就请你们好好地记住它吧!“一年好景君须记”。学习第四句时,问孩子们什么黄了,什么绿了。孩子们答案很多,不过基本都针对黄色,叶子黄了,荷叶枯黄了,橙子黄了!这么多东西黄了,我们知道秋天已经到了!再问什么绿了,学生的答案也千奇百怪,就是只有个别学生答到橘子是绿的。在学生理解中橘子应该是黄的。针对这个问题又解释了一翻。

  再接下去就是朗读,分组读,听范读,男女生读,配乐朗读,背诵。利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年级教学反思7

  《大鹿》一课是二年级上册音乐课本第9单元中的第二课时内容,《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鹿》,能够用紧张的形象表现小兔子,用热情乐于助人的形象表现大鹿。在完整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情景的再现,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有爱、乐于助人的精神。

  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和形象。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低年级学生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用表情和动物表现《大鹿》里的兔和鹿以及为歌曲编创歌词及表演的环节,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平台。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鹿》一课是希望通过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究音乐。但由于上课时小的细节还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点遗憾,我会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每节课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二年级教学反思8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学校将“高效优质”课堂的建设作为学习研究的重点,认真研究每一堂课,并且在认真完成自身教学任务,顺应学校精神,确定专题教研题目为————“备活教材,促进课堂高效”,确定每周四前两节课的时间进行组内教研时间,目的是可以达到不同年段的纵向教研,集思广益,搜集达到“高效优质”的课的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以求资源共享,带动同组人共同进步,做到“备课―实践―反思―修改―复讲”,带领同组人共同听课评课,组内找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教研课反思。

  我所选的'教研课题目为《秋天的叶子》,课型为造型?表现,学生为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为训练学生对自然形状的概括和组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在树叶粘贴中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我引导学生去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搜集各种不同形状的落叶,课的开始用儿歌导入,引出本课内容,易于低段儿童接受,通过问答形式让学生了解树叶的外形特点。在树叶画制作的方法讲解中,运用边看范画边带领同学们去分析制作方法,指出部分有特点的作品,重点分析、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欣赏大量树叶画作品,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整节课环节紧凑,直观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年级教学反思9

  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的,我将课堂设计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入。首先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接着从一组生活中的直角图形入手,揭示直角。这一部分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有些粗糙,主要是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上节课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实践感知,探究新知识,我分为三层次。

  (1)从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部分中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加深对直角三角板的直角的比较认识,但讲解得不够到位,以至于到最后用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有小部分学生找不准直角。主要是设计的时候没有把握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应该从易到难循循渐进,做到每个环节都是缜密紧扣的。

  (2)判断直角,首先学生尝试比较然后我做示范最后做练习第4题,使学生学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因为前面没做好,所以这一部分进行的效果就不是很好,我又得重新带他们找直角这样时间就用的过多了而且练习间过长没掌控好。

  (3)画直角的这部分时,首先由于时间紧过度的不是很自然,其次我还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画然后讲解做示范,在引导上台展示的同学的时候没有照顾到全局,以至于一些学生没跟着我的讲解走。再次对于一些生成性的问题处理的不好,比如在画直角的时候发现了学生画的直角方向是朝下的.,我就脑袋机灵一动想把它作为模板告诉学生不管直角的方向是朝向哪的只要满足判断直角的条件就是直角,可是我用的语言并没有达到那么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活动操作巩固应用。由于时间不够就没有进行。

  总结:

  (1)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规律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下,将教学过程的每一段时间估计好,把各方面情况都考虑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将教学进行得更有效果。

  (2)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而数学教学语言更是是讲究清晰缜密、简明扼要。好不好、是不是等是非结构的无意义的疑问句都是我们实习生最特有常带的不良口头禅,这都是需要时间去改进的。表扬的语言也是讲究艺术的,不能单调不能泛泛称赞否则就失效。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才去不一样的交流方式,到哪座山唱哪首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语言更是要丰富活泼,能童话诗意那就是更高的要求了。

  (3)课堂组织能力,这是我需要不断实践累积才能掌握的,在这次课中我深切体会一个老师的眼睛看到东西角度必须比任何人的都要深刻敏锐,要眼观八方纵观全局,不能让一个学生从你的眼皮底下漏掉,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离班级的学习进程。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在第一次教学中得到的所有经验和体会都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经验,我相信自己在好好消化好好改进以后,不断参与课堂教学,我的教学会取得进步。

二年级教学反思10

  上《蚕姑娘》一课之前,我反复钻研教材,上网多方查找资料,浏览优秀老师的教案,但还是觉得不太容易把握。因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跟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科学性较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点是本文的重难点,怎样化繁为简,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一变化过程呢?

  我收集了许多形象直观的图片,一开始我通过课件出示长大的“蚕”让学生观察,学生因为从来没见过,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为上好这一节课打下了基础。紧接着我趁热打铁抓住课文的第二段为切入口,让学生反复朗读、思考:蚕姑娘是如何从又黑又小变成又黄又瘦的,她在这一过程中都做了哪些事,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把描写蚕的一些动词归纳在黑板上,吃睡脱醒变。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不看书看着板书复述课文,没想到竟然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由于这篇课文段式回环往复,结构基本相同,所以第二段是学习的重点,这一段掌握了,后面各段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相机给予指导。并抓住不同点让生比较异同,这样一来,本来担心要花费许多口舌学生又未必明白的蚕的生长过程和变化特点学生轻松地就掌握了,而且一课时下来,学生不看书就能根据板书内容描述出课文的内容。我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肯钻研的老师。只要肯在“钻”字上下功夫,每一节课都会是趣味盎然的!

  《月亮湾》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美、境美、情美。这么好的美文最适合朗读。因此我主要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赏读,诵读上。描写村前景色的自然段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让学生紧紧围绕美丽二字,自己读一读,想一想,村前哪里的景色最美,把相关的句子划一划,并在小组中说说你觉得美丽的原因。此环节,学生们非常认真,在小组里讨论时,也能毫无顾及,把自己想说的都表达出来。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先出示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处一处地说一说,拎出表示方位的关键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然后再让他们读读书上的句子,再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如此的处理,村前的地理位置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条理清晰。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美化了他们的语言。我在小结课文加以提示,学生很快就能根据这些表示方位的词将课文背诵出来了。在这个指导背诵的过程中我是渗透了一个抓住关键词来背诵的方法。所以背课文也不是死记硬背,是有方法的,作为老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这些方法。正所谓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二年级教学反思11

  上学期我不仅担任了二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而且同时担任了二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启迪思维,激发创作欲望,加深对绘画的理解,也是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开启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在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学生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由的想像,再让学生来说说自己想的内容,这时的说画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要说“不可能”、“没那回事”等否定的'词,对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离奇古怪的想法,要大力表扬,让学生觉得这样“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画的机会,可以采用自己说、同桌互相说、小组说、全班说等多种形式。

  为了让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学生作画时,教师可根据想像画的内容,配以恰当的背景音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画画的时候讲出来,边画边讲。学生可以手舞足蹈,尽情放纵情感,让思维随着情感不断迸发出火花。

  说自己的画:每位学生把自己的画,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在说的时候,一些在画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会得到完善,为进一步创作奠定了基础。

  说别人的画:在说别人的画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说的时候既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的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帮助自己加深对创作的理解,同时也使作者发现全新的角度,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二年级教学反思12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吗?更何况是对古诗文的体会、感悟。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山行》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

  (1)多层次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2)要求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学生对“寒山”“霜叶”的理解,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自己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使自己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年级教学反思13

  “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现象,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并在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其中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距离及画出平移的图形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学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态的卷帘门、推拉窗、摩天轮、电梯、时钟、陀螺的运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并用手势比画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从而形成表象,引出课题。学生会发现数学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直观演示,巧妙突破教学难点。

  在这节课中旋转的教学,我及时的利用教鞭,直观演示,大家发现它们运动的路线不是直线,而是弧线,于是大家知道这些运动是旋转,而非平移。

  同时平移距离是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为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对于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学生是很难想到只要去数某个部分移动的.格数就可以了。让学生动手移一移数出平移的格数,然后提出更高的要求“假如不能动手移怎么办”让学生合作探究——最后交流验证总结出“找对应点”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究——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学探究的方法。我想这样上也许能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三、多种感官配合,让学生“动”起来。

  为了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概念,我分四步层层加深感知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一看:引导观察平移,发现在平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什么不变,从而找到平移的本质特点:“位置变化了,但本身的方向没变。”二动:放手让学生利用文具盒创造平移运动,然后同学用动作自由表演平移和旋转,三辩:观看“游乐场”各种器材的运动方式,四找:再回到生活中,寻找平移和旋转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头、脑、手、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境中学习,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和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对平移、旋转有较深刻的理解。在学习的平移距离时设计了“利用方格纸数平移格数”这些操作性强的活动环节,让学生深刻地建立起平移和旋转的数学表象,从而真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动”起来。

  四、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材只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一小部分的“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同时教材又是静止的、平面的。为了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这节课我结合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更为直观,更为生动地体验。如在第二个环节找对应点,数平移距离时,能在两个对应点之间设计数的过程,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数格子的方法。

  五、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最后教学画出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这一环节中,没能深入的思考怎样学生才能很好的掌握画法。由于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很多孩子学习这个内容有难度。要画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也是先找到对应的点和线,画出点或线后,再画出整个图形。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

二年级教学反思14

  《云房子》是小学语文(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第22课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另外,天空还有小鸟的欢快飞动。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观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儿童心态,体现了童话特点。而且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是启发学生想象,丰富语言积累的极佳范文。在教学中,我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注重朗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发展学生想象力、积累词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以读为本,注重感悟

  语文课上,琅琅书声是最动听的声音。读课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发现问题,在通过反复地读中去分析、解决问题。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在本课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在读中弄清课文大意,力求读得融会贯通,让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其次,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激起学生读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读的信心,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如绘声绘色的范读,自由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赛读等。我引导学生不离课文,不离读书,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获得阅读能力,真正体现了读中有“教”,寓“教”于读的语文教学思路。如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读描写云房子的句子,体会云房子的美。

  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评价

  语文阅读课上我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生生间与师生间的交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环境,让学生所学的语言得到运用。如在学完小鸟们造的云房子后,我进行延伸:小鸟们还可以造出什么样的云房子呢?瞧瞧,这里有好多呢,也可以自己想造什么就什么,可是,要把它们说的可爱、漂亮点啊!用这样的话说一说吧!(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房子图片,出示句子:千姿百态的云房子真美呀!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我将课文的“符号语言”内化为“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学生说的内容补充、增加了自己的感受,体现了许多游离于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这样的口语表达,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并使其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教学中无论在朗读还是练习说话上,我都注重评价,使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优点及不足。比如说课文中有这样几句:

  ①、一群小鸟飞过来,它们说: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②、小鸟们开心极了,它们从这幢云房子里飞出来,又向那幢云房子飞过去。

  ③、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了啦?

  这些句子集中体现了小鸟们的心情变化。要引领学生走进小鸟的情感世界,我没有简单地说:小鸟们多开心呀,让我们开心地读一读。云房子不见了,小鸟们多奇怪呀,读一读,读出小鸟奇怪的心情。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读书时的情感被规范和统一,学生的朗读变得机械和苍白无力。我充分尊重个性、张扬个性,为学生托起个性化体验的平台。以上教学我这样引导:读一读这一句,你觉得小鸟的心情怎样?这一问,将会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他们将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怀。所以孩子们体验到小鸟的奇怪,小鸟的难受。课堂的情感色彩在孩子们个性化的朗读中充满生命活力。

  三、遗憾之处:

  其一,课文中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一句中的傻傻地一词,突出表现了云房子的可爱、有趣。我利用课件创设了情境,学生一看就知道这座云房子是大冬瓜房子,我让学生读对这一句反复朗读,说出自己的感受。可是感觉学生对“傻傻地”一词理解得不透,感悟不深,可能用动作再现云房子“像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就较好。所以我想是否也应该让学生对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品味一下呢?

  其二,我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整堂课进行了讲读课文的教学之后,识字教学的时间就明显不足。

  本节课的识字、写字显得匆忙了些,两个字(洗、净)的学习只剩下五分钟,学生练习书写的时间不够,怎样有效地识记汉字呢?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想法解决的问题。此外,本次教学我虽然也注意到朗读面向全体学生,可是在回答问题时就没有很好地照顾到下层学生,这一点也是我要注意的问题。

二年级教学反思15

  数学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变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从而我认为,数学预习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一、数学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二、数学预习,有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预习,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解决。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通过预习,当认知发生冲突时,学生能及时反思学习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数学预习,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构建自己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四、数学预习,有利于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相应的改变教学策略,必须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从学科的总体目标拟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灵活多变的处理教材,让教材为师生服务,不要成为教材的.奴隶。学生预习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识浮浅。因此教师更应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的将教材的知识思路转化成学生易于接纳的教学思路,并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适的空间。学生的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例如,原文用的除法例子:课本上是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怎样分?重点是平均分及如何平均分。为了防止学生背答案而不去深入思考,可以改为: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怎样分?

  诚然,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道如何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的分阶段进行辅导。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时流出5分钟时间来一起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他们在家如何预习给予示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意识。在预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设法自己解决问题。

【二年级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二年级《称赞》教学反思05-03

二年级音乐教学反思03-07

匆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19

二年级苏教版识字教学反思08-24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3-30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08-07

二年级《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10-23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26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