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学反思>《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

《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23 09:45: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

《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1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反思:

  通过上节教学,学生已经知道用伏案法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并且已经对伏案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方法非常熟悉,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不存在问题。但是由于本节的实验设计以及实验操作教科书中并没有给出详细的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结论,所以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还是有一定难度,不过使得教师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让学生体会:目的--原理--设计电路图--实物连结--实验表格--数据分析--反思等完整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这个过程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二、应该注意的问题:

  1、测量小灯泡和电功率和电阻的实验过程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实验原理区别,实验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否相同。

  2、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最后数据处理过程中,实际功率并不相同,能不能求平均值,在教学过程中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连接电路时开关连接问题、滑动变阻器在开关闭合前处于什么位置,为什么?

《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2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电学部分的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它是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成功之处:

  1、在探究前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

  2、实验结束后对三次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得到的三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值,能否将这三次的实际功率值计算出平均数,得到小灯泡的平均电功率?学生回答是不能的,因为灯泡的发光不同。

  3、通过对比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本课不足之处:

  有的小组在做实验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做;个别小组的灯泡损坏严重,浪费较多时间,以至没有得出实验数据和实验没有完成;还少小组电路连接有问题也误了较多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管理。

  八年的学生群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也有较多的逆反心理,如果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不好学生的破坏力也是较大的,教学也要因人而异,以后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我将不断摸索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令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

《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3

  一.教学理念:

  从上述表格对比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我们老师教学选用的最多的却是教师讲授这种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鲜明对比,让我们反思。另外,现在的教学理念也提出“老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上述理念,我的教学设计:由学生完成课堂教学。

  二.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实验前”、“实验中”和“试验后”,根据教学内容的三个板块,把班级学生分为三大组,每组制定组长对各部分内容进行备课。

  1.备课指导:备课指导环节,首先从组长开始,要求组长明确职责,然后带领全组同学集体备课。备课指导包括:让组长介绍所备内容的主要框架,然后老师在组长介绍的框架的基础上适当提出完善意见;同时,教会学生合理使用教辅资料和网络资源。在进行相关指导后,然后由备课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备课,并选出上课的学生代表,决定上课形式。学生备课结束后,老师再检查各个小组的备课情况。

  2.上课技巧的指导:在上课前,老师根据学生备课的情况反馈,给学生进行适当的上课技巧的指导,如提问的技巧、时间和语速控制的技巧、教学内容完善的技巧等等。对学生进行上课技巧指导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

  3.班级调查:在课前,对班级的部分同学进行了随机抽查,被抽查的同学表现都比较积极,如展示手中的教辅资料、收集到的网络资源、课堂应急方案等等。

  可以说,还没有上课的时候,班级的30%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相关的学习内容,这也是我们教学目的所在。接下来需要展示的就是“学生教学生”环节。

  三.学生展示环节:

  “学生展示”环节,也就是上述表格中的“学生实践和学生教别人”,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上课的.学生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等。而在学生展示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暴露上课学生在理解上的一些偏差,而这又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相信通过学生展示环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会更加透彻。同时,在学生展示环节,听课的学生也时时刻刻在关注着台上“老师”的表现,卯足了劲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理解过程,是一个再加工过程。有了这个参与,有了这个再加工,听课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示环节一:“实验前”——实验准备。

  这一环节有沈安琪同学主讲,她主要介绍了实验原理、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电路的连接、实验注意事项等。在沈安琪展示过程中,该同学稍显紧张,所以语速较快。同时,正入预期的一样,在理解上也出现一些偏差,如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取上,沈安琪同学的理解就稍显肤浅。这样,就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主控,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老师补充:由于我们实验中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功率,所以电压表需要选择0~3A量程。但是,有些同学的电池使用时间较长,以至于两节干电池电压打不到2.5V,那么,我们怎样解决呢?三节干电池串联!那么,使用三节干电池串联的时候,电压表选择的量程还是0~3V吗?

  学生回答:因为三节干电池串联电压为4.5V,所以需要选用0~15v量程。

  老师强调: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是根据电压表的作用而定的,而不是根据电池电压确定的。我们需要测量的是额定电压为2.5V的灯泡的功率,所以电压表仍然选用0~3V即可。若测量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需要选择0~15V的量程。

  这样,老师在关键的地方加以总结和强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格外深刻。

  展示环节二:“实验中”——实验操作和收集数据。

  本环节由两个同学合作进行。在简单介绍了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之后,学生开始进行实验。而本环节中“老师”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巡视,收集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相关的实验指导。

  实验结束后,“老师”反馈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总结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经过巡视,“老师”再一次的理解了实验过程,并通过指导,使“老师”和“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得以提高。同时,“老师”巡视过程中,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找出实验效果相对较好的小组,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找出较为理想的数据作为分析的蓝本。

  展示环节三:“实验后”——实验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相关的误差分析。

  本环节同样由两个同学合作进行。“老师”的第一个任务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同学们知道了测量功率的方法,同时注意到:在不同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是不同的,所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不能够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与此同时,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测量灯泡在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电阻值”。

  实验后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分析实验误差。内接法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但是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的电流和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所以电流的测量值大于通过灯泡的实际电流,故电功率的测量值比灯泡的实际功率偏大;外接法中,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量的是通过灯泡的电流,但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表两端电压之和,所以电压的测量值大于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故电功率的测量值仍然比灯泡的实际功率偏大。

  由于有了《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的基础,学生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可谓是驾轻就熟了。可以说,整节课学生的表现出乎我的预料,也同样打到了我的教学目的。但是,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以下是我的自我评价:

  本节课教学从学习方法——学生教学生的效果和老师教学生效果对比入手,调动学生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出自己的教学改革的大胆想法和做法。从教学理念来说,是一个创新。在整节课的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块,班级学生分为三大组,每组学生负责一个知识板块的教学。每个板块,要么学生单独讲解,要么学生之间配合讲解,从学生的教学过程看,学生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相信精心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另外,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执教同学之间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也可以培养学生们合作交流的能力。总体上,这节课教学中,学生表现非常成功。

  不足之处:

  1.这种课型中,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表现,所以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精心的指导和打磨;这里的指导包括课前指导学生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组织语言、怎样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等等,需要考虑的更加精细化;

  2.学生上课过程中,班级其他同学的参与度偏低,只是部分成绩良好的同学参与教学,而成绩中等偏下的同学参与度较低,希望任课老师关注这个问题并合理解决这个问题。

《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一个纯粹而完整的实验探究,强调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从教学过程中极大体现了开放性的理念,在制定计划时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实验电路图;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正确执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记录;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撰写实验报告,然后我再通过课件把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照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这样的设置,给学生极大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能动性。

  从科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本实验是电功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综合性强,它是在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学习了电功率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生的体验,知道测量电功率的原理是P=UI,会画实验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习电路故障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灯泡发光和实际功率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到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

《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5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想是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力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课成功之处:

  1.在探究前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

  2.实验结束后对三次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得到的三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值,能否将这三次的实际功率值计算出平均数,得到小灯泡的平均电功率?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能否计算出平均电阻值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电功率的意义。

  3.通过对比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有的小组在做实验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做;个别小组的导线损坏严重,浪费较多时间,以至没有得出实验数据和实验没有完成。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管理。

《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6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电学中第二个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进行定量测量综合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完成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本节重点: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的方法,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本节实验与前面做过的探究实验相比较,更突出了实验探究过程及实验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实际功率的理解,从实验角度使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如何影响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由于试验器材缺乏,学生试验没开展好;学生没有连接过电路,对电路图的设计也很欠缺;而且教学进度上,学生还没有学习前一节电功率,学生不知道用伏安法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还没有建立起公式P=UI的认识,这就给教学增添了很大的难度。要让本节实验探究顺利展开,在与学生见面时,我大略地介绍了电功率的定义及公式;并让学生接触试验器材,知道看电路图连接电路的`顺序。在课堂教学中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新课引入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创设问题情景,从学生思维冲突中引出本课题。让学生看灯泡,说出它们的瓦数并用生活体验判断60w的灯泡与25w的相比较,哪个会更亮?并出示两个台灯,通过让学生对比两灯泡的亮度,质疑: 60w的灯泡一定比25w的灯泡亮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功率。

  2.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在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时,我先给学生回顾了电阻的公式R=U/I,再复习了电功率的公式P=UI,分析了两个公式的相同点是都有U与I;不同点是计算方式的不同。测量灯泡的电阻可用伏安法,那么测量电功率也可用伏安法。它们的试验器材,电路图,连接方式都是一样的。这样通过对测量灯泡电阻试验的回顾来展开测量电功率试验教学。

  3.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

  4.通过对比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5.由功率的大小联系到生活中用电器的耗电.让学生意识到节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将试验中出现的电路故障以投影的方式展现,让学生讨论分析解决,教师只提供可能的位置和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现象排除故障,进一步加深对电路方面通路、短路和断路的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因为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由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前置知识铺垫,逐步深入,层层梯进地展开试验探究活动;使得原本没有做过分组试验的学生们很顺利地设计了电路,连接电路,并测出数据,最后还分析数据,总结得出结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本课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1.有些小组仪器使用不太熟练耽误了实验时间;而有的小组在做实验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做,损坏了小灯泡,以至没有得出实验数据。很多学生的实验失误出现在对电表的使用上,包括电表的连接、量程的选取、数值的读出等,所以练习对电表的使用,仍是实验的关键。

  2.因为学生的基础薄弱,要展开探究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过多,学生沿着老师的思路去探究,具有一定得局限性;如何给学生多些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尝试、发现、创新”地过程中来?如何多渠道、多方位让学生进行探究,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这是我课后反思的最多的问题。

《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7

  本节内容的核心是电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是在上一章学习“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实验中要求学生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这电学中的三大基本仪器,实验涉及的器材最多、操作步骤最复杂,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好本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教材安排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完成的,但这对学生来有一定的说难度,所以对于本节教学的设计上可考虑:1、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启发,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须给予必要的提示,这样学生探究问题的正确率才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才能保证实验探究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2、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学生参与,合作交流,层层递进,不断深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全程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让实验探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平台。3、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修正意见和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力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人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的去贯彻实施教学设计的设计思想,有成功之处,也有较多的遗憾。

  主要收获:

  ①.教学中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要求,克服了教学中的教师“大包大揽课堂”现象,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由学生得出来的。②努力实践了“民主课堂”的先进理念,每个教学环节中各教学主体都是平等的',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学相长,课堂气氛民主愉悦,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互相探讨互相学习的气氛浓厚。③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自己以后的教研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实际将大有裨益。④在探究前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实验结束后,通过学生交流评估,师生互动,使学生基本弄清了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通过课后作业及与学生的谈话沟通,学生对本节知识基本掌握,事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有待改进:

  ①、三大仪器的连接与规范使用决定着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和实验的成败,所以对电压表和电流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和读数要格外注意,由于教师管理实验能力欠缺的原因,有的小组在做实验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做,个别小组的导线损坏严重,浪费较多时间,以至没有得出实验数据和实验没有完成。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管理。②、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几组的电路连接出现问题,导致实验无法进行,由于担心无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替学生排除了电路故障,其实我可以只提出故障可能出现的位置,尽量让学生想法去解决,让学生会根据现象排除故障,对通路、断路、短路有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