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1 08:17:1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必备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必备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建议

  一、课文题解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语文教案-隆中对。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隆中对》。”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教学设计示例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习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案 篇2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二、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四、整体把握,难句理解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五、诵读,激发爱国情怀

  1、自由朗诵:

  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

  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3、表演朗诵:

  配上音乐,化装表演朗诵。

  六、总结升华

  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松鼠,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有关松鼠的一些特征、习性方面的知识,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

  2、技能目标:由总到分,条理清晰地介绍小动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2、形象生动的说明。

  3、语言准确性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也有千姿百态的花鸟鱼虫,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同学们可能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平时对小鸟、小鸡、小狗、小猫等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说明文就介绍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松鼠。

  二、作者简介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说明文。(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说明文总的要求是用“说”的手段达到“明”的目的。特点是:一客观性。不论是介绍事物,剖析事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应。二科学性。说明文的任务之一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给人以真知。三实用性。说明文要求词能达意,词尽意旨,使人“明其言,知其意”。

  说明文有多种样式,科学小品是其中一种。科学小品有两个特点:一短小精练。也可称千字文,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二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叙述可描写,它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本文是科学小品中的著名作品。作者布丰,是法国博物学家,科学家,贵族家庭出生,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皇家科学院,曾任法国皇家植物园园长,是净化思想的先驱者,著有《自然史》36卷。

  四、课文朗读

  1、把握课文中红色字体的词语的读音。

  驯良(xùn)乖巧(guāi)清秀(qīngxiù)矫健(jio)机警(jng)玲珑(líng)帽缨(yīng)歇凉(xiē)榛子(zhēn)榉实(jǔ)橡栗(lì)蛰伏(zhé)错杂(zá)苔藓(táixin)圆锥形(zhuī)梳理(shū)

  2、学生用稍快的节奏齐读,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课文分层,然后读出你比较喜欢的片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作者是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的,写得生动而形象。

  五、课文理解(依据参考书)

  1、松鼠是怎样一种动物?找出文章中相应的段落。

  明确:

  (总)第1段,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

  第2段,松鼠的漂亮。

  (分)第3段,松鼠的驯良。

  第4、5段,松鼠的乖巧。

  (补充)第6段,松鼠是一种有用的动物。

  顺序: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

  2、研读相应段落,完成表格。

  特点从几方面说明

  漂亮

  1、面容和肢体:清秀、矫健

  2、好看的尾巴:帽缨形、翘

  3、吃食的样子:前爪送、坐

  驯良

  1、活动范围:树林(不侵犯人类)

  2、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

  3、主食种类:果实(不伤害人畜)

  乖巧

  1、过水:尾巴当帆和舵

  (动作)2、警觉:跑、躲、逃

  3、跑跳:轻快、善爬树

  1、选址:干净暖和

  (筑窝)2、建造:宽广坚实

  3、居住:舒适安全

  4、盖子:充满灵性

  补充说明:松鼠的繁殖;换毛;松鼠的价值——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笔,皮可以制衣。

  六、知识拓展

  (一)本文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

  1、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

  《辞海》: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2、依据参考书讲述

  (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

  (说明文语言以准确为主,生动为辅。准确是为体现其科学性,而生动则使文章具有可读性。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兼具准确性与生动性。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生动、形象、有趣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让你觉得生动。)

  1、语言生动性的体会

  (1)贴切的形容词:清秀、闪闪、矫健、轻快、敏捷、机灵、玲珑、帽缨形、美丽、漂亮……(外形)

  (2)巧妙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3)精当的`动词:搬、放、编扎、挤紧、踏平……(筑窝)

  2、语言的准确性比较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它)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

  (2)它们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

  通过比较重在让学生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并明确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表示猜测、限制性的语言上,如“好像”、“经常”等。

  (三)倡议同学们关爱动物

  作者笔下的松鼠可爱又有价值,很讨我们的喜欢。其实,大千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动物,对待它们,我们也应该充满爱心。

  (学生浏览相关的动物图片以及肆意捕杀动物的报道)

  请学生发出“关爱动物”的呼吁,每人说一句话。

  (四)合作交流:我喜欢(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注释的帮助,正确理解全文意思。

  (二)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了解恒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并学习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游记文学史上,虽有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大成的《石湖居士骖鸾录》和陆游的《入蜀记》等佳作名篇,其内容也是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然而论及旅游之专、行程之长、篇幅之巨和内容之丰富多彩,《徐霞客游记》则属同类书中之最。它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均给予很高评价。清代钱谦益称它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流连于北岳恒山的山水之间。

  (二)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全文,借助书下的注释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3.对文中较难读好的二、三小段,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4.请一位基础中等的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听读,并划读音不准处,听读完后,学生矫正读音。

  5.齐读全文,读准字音。

  (三)理解文意

  1.学生结合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各自口头翻译全文,将难译处做上记号,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2.学生质疑,将做了记号的难译处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或老师回答。

  3.带着对全文的初步理解,齐读全文,并思考各小段的.主要内容。

  4.概括各段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第1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2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

  第3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景物。

  第4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巩固对文意的理解,想象自己是徐霞客或是导游,按照课文的内容,做好介绍游览恒山经历的发言。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准备关于徐霞客及其游记的介绍。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检查上一课朗读要求是否达到,也帮助其他学生回忆全文的内容。

  (二)检查翻译

  请两三位学生以徐霞客或是导游的身份,以课文为基础,向同学和老师介绍游览恒山的经过。其他同学在听读时注意该同学讲得是否与课文有出入,并在课本上将主要游览的景点做上记号。

  (三)及时矫正

  针对刚才“徐霞客”或是“导游”的发言,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课文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对学生发言的语气和语态加以指点。

  (四)找出游线

  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进一步了解熟悉课文,感性地了解游记的一些特点。

  明确: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在山顶上看见山北“崩崖乱坠,杂树阴翳”,还有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下山从西峰到寝宫后危崖顶,经过松柏林,从山崖缝隙到飞石窟。

  (五)学习精神

  朗读全文,读后指导学生从部分语句中体会作者的精神,此篇游记充实丰满,不但山景风光尽显笔下,而且活脱脱刻画出登山之人的勉力求索,例如“余时欲跻危崖,……始登其顶”,写出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六)交流材料

  老师选择部分学习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交流介绍有关徐霞客及其游记的材料。

  补充:1.徐霞客(公元1586年—公元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人。徐霞客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应试失败后,他决心挣脱科举枷锁,埋头于古今史籍、舆地图经之中,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的考察生涯。经广泛阅读、独立思考,他不顾异端邪说之讥讽,毅然对图经志籍提出怀疑,又对自古以来奉为经典的《禹贡》发出责难。为了考察祖国大好河山,自22岁起便开始出游。三十多年来,他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涉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直到55岁那年身患重病,才被云南丽江太守派人护送回家乡,第二年便病逝。

  2.《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裁详尽记录了徐霞客毕生行屐所至,观察所得。除失散者外,目前保存文字达六十余万,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自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岩石、洞壑、瀑布、温泉的搜奇剔胜;从动物、植物生态品种的比较,到矿产、手工业、居民点、物价的记录;从民情风俗的观察,到民族关系、边陲防务的关注……都充分地说明他经历艰苦卓绝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科学之果。《徐霞客游记》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作为徐霞客探索山川地貌奥秘的忠实记录,它将大自然之雨、雾、晴、晦的千姿百态,山、水、树、岩的万般安排,再现于徐霞客的笔端,处处融汇着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

  (七)布置作业

  课后查阅徐霞客的《游雁宕山日记(后)》和明代乔宇《恒山游记》,试与本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做一些比较。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解读: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文章,通过三个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相待,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本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由古训引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文章例举了正反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说明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意义。

  文章结构严谨,说理性强。所举事例注意从不同侧面说明问题,岳飞、牛皋的例子是说当自己有求于人时讲礼貌容易获得帮助;女青年、小学生的例子是说在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学会道歉能化解矛盾,增进理解;周总理理发的例子是说别人无意中伤害自己时学会宽容别人能沟通心灵,反映思想情操,文化修养。

  写作特色:

  1、这篇说理性文章充分体现了说理性文章的写作特点,包括:论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传统)——例证(三个生动事例)——结论(学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

  2、三个例子的表达方法有共同点,即:举例后再说理,使文章表达整齐有序,使读者明白易懂,

  3、课文从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有较大帮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三个生动的事例,从中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教学难点:

  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礼貌用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板书(论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传统)

  (二)学习三个事例

  1、默读2—4自然段

  (1)思考:这三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能简单说说故事的情景吗?

  (2)同桌相互交流,反馈。

  (3)根据回答,学习不同的故事。

  2、学习第一个故事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牛皋不懂礼貌、岳飞很懂礼貌?

  (2)课件出示句子:(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品词“吼,呔,老头儿,爷”,突出牛皋的态度粗暴,出言不逊,用无礼的语气感情朗读句子。

  (3)引出句子(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品词“下马,施礼,请问”,突出岳飞的彬彬有礼,用和气的语气感情朗读句子。(渗透通过品词析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4)老人家对待不同的人又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快速浏览第2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用不同的语气朗读两个带着不同情感的句子。(总体指导一些朗读技巧:随着内容的变化而改变朗读语气,读出你的理解与感悟)

  (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什么道理?结合回答,出示句子(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指导学生理解俗语的含义,进行礼貌教育(当自己有求于人时讲礼貌容易获得帮助,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个懂礼貌的孩子)。

  (6)写法指导:在这个故事中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神态、动作、语言)

  (7)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二个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2)指名说,出示句子(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从这你觉得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看出?品词“对不起,您”。读出她的彬彬有礼。

  (3)出示(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微笑着”,“没关系”证明女青年是个什么样的人?这里是通过什么来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读出她的宽容。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教育?引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进行思想教育。

  (5)从今往后,如果你在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你会怎么做?同桌交流。

  (6)齐读第三自然段。

  4、学习第三个故事

  (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周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

  (2)指名回答,提问:你从哪里看出?

  (3)出示句子(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自己读一读,你从哪个词看出周总理很懂礼貌?(三个“您”)

  (4)比较句子: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

  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两句中的您都表示对他人的尊称,但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有区别吗?)

  (5)读出周总理的尊重长者,平易近人。

  (6)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课件: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理解“文雅,和气”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加以理解与教育。板书刮脸(伟人)宽容 提高修养

  (7)结合学生的回答问:以后当别人无意中伤害你时,你会怎么做?

  5、表演课本剧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个懂礼貌的人物,知道了礼貌待人有很多好处,你们觉得这三个故事有趣吗?想演一演课本剧吗?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表演前说清规则,提醒:要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看哪一组同学演得最好?

  (2)小组练习后,音乐伴奏,学生表演三组,评出冠军组,给予奖励。

  (三)写法指导

  1、同学们演得真棒!再默读一遍2—4自然段,想想:这三个自然段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1)指名回答,教师点拨,启发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写自己的文章。

  (2)如果调换一下故事与说理的位置(举例),你们说好不好?为什么?

  (3)教师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否则,将会语无伦次,表达不清。

  2、孩子们,既然礼貌待人的好处那么多,那么重要,从今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同桌交流,回答。板书(结论:学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

  (2)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3)本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首尾呼应)介绍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式,指导他们在写说理性文章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及“总—分—总”的写法。

  (四)拓展教学

  拓展延伸:世界上礼貌待人的例子太多了,除了书上的这三个事例,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你能向同学说一说吗?

  (1)学习小组交流,建议采用2—4自然段的写法简单说说。

  (2)反馈交流结果,学生互评,教师点拨。

  (3)把你刚才所举的例子按先举事例后说理的写作方法写下来。(课后完成)

  (五)交流收获

  1、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礼貌待人,(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

  (2)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 ),减少( )矛盾。

  (3)学会礼貌待人,( )使用( ),就能使( ),( )更加美好。

  (4)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 ),而且反映出( )

  (5)从上面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谈礼貌》这一课,希望大家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希望那些曾经不懂礼貌的同学知错就改,以后做个彬彬有礼,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希望每个同学在生活中多用礼貌用语,时时刻刻做到以礼待人。从而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快乐起来!你们能做到老师提出的三个希望吗?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三题,写下刚才你说的礼貌待人的事例。

  3、完成《同步练习与测评》。

  板书设计:

  19 谈礼貌

  话题: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传统

  (1)问路(古人) 和气 得到帮助

  例证

  (2)踩裙(今人) 道歉 减少矛盾

  (3)刮脸(伟人) 宽容 提高修养

  结论:学会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部分课文内容。

  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等词语。

  3、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

  三、教学难点:体会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领学生念九九歌,三九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期,此时大地是怎样的呢?(多媒体示句:三九严寒,大地冰封。)齐读。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生:好冷啊!全班同学都觉得冷吗?做给老师看看。

  (二)新授: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但是,如果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你们就一定会忘记寒冷了,想不想去啊?(多媒体示录像)

  2、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3、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雾凇?

  4、课文的第一段用了这(十里长堤缀满洁白晶莹、银光闪烁)些词语来写雾凇,谁来读听?----她读得真准啊。(多媒体示句)

  5、“十里长堤缀满”让你看到了雾凇怎样?(很多)“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让你觉得雾凇怎样?(很美)

  6、好,谁能读出雾凇又多又美。

  7、一齐来读,老师要竖起耳朵听看谁读出很多很美的雾凇。

  8、过渡:啊,好美的雾凇啊,走在这洁白晶莹的世界里,让人忘记了寒冷,还让我们这些从没见过雾凇的游客产生了疑问: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啊?怎么这么奇特壮观啊?请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待会儿请同学扮演导游向我们游客解释解释。

  9、导游你好,请问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啊?

  10、哦,我明白了,是要空气中有过于饱和的水汽,还要遇冷凝结。(多媒体示图)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同称为四大自然奇观,它为什么出名呢?

  是因为每到冬季,吉林的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这时穿越而过的松花江水带有丰富的热能,巨大的热能使其临寒不冻,当江水在空气中遇到寒冷,就会凝结在树木和草丛中,这就形成了奇特的雾凇景观。只有在吉林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寒冷的气候里才会形成,所以非常难得。

  11、同学们看,老师杯子中冒出了水汽,一会儿就不见了,而松花江面上的水汽又是怎样的呢?(弥漫着)弥漫在这里是指江面上充满、布满了雾气。(板书:弥漫)

  12、在大冷天里,从南方来到这里旅游的你,本来以为到处都应该结冰了,可是却看到松花江面上仍然雾气弥漫,你心里会觉得怎样?(太奇特了)

  13、可是,还有让你感到更奇特的情景呢!当夜幕降临,江面上弥漫的雾气,就像魔术师一样在神秘地施展它的法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每当夜幕降临……)这里有四句话,请每个组读一句,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些句子描绘的是什么情景(多媒体示句)?

  14、读出来了吗?描绘的是雾凇形成的情景。

  15、雾凇这位魔术师是怎么把这些原来是苍绿的松树、光秃秃的柳条变成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样子呢?(多媒体示图)

  16、同学们一句一句地看,找出有关的词语:

  (1)“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淹没、蒸腾”这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了雾凇怎样的美?(形成时的动态美。)(板书:涌向、笼罩、淹没、模糊)

  (2)“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几个叠词特别美,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雾凇是慢慢地,轻轻地形成的,就像一位神秘的魔术师在悄悄地变换着法术)读的时候要轻一些,慢一些,读出雾凇的变化。

  (3)镀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把它换成贴、加、漆这些词,好吗?(板书:镀上)

  (4)随着时间的`推移,雾气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课件示)用最初……逐渐……最后……,写雾

  凇形成的过程,很清楚。(板书:最初……逐渐……最后……)

  17、这一段文字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把雾凇逐渐形成的全过程写得很清楚,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以及最初……逐渐……最后……让我们知道了雾凇的形成是慢慢的、轻轻的,是很美的。淹没了、模糊了、蒸腾的、像银线、变成银条、全都是银松雪柳这些词语,也很准确、很美,使人读了就仿佛能够看到雾凇逐渐形成时的美丽景象。

  18、所以,我们就按照雾气变化的顺序来试着背一背这段文字,看谁记忆力最好。(课件示)

  19、经过了寒冷的夜晚,松树、柳树,所有的树木都被雾凇这魔术师变了样,他们已经不是普通的树木了,而被美称为什么呢?请自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那个词语。

  (1)对,就是琼枝玉树琼。琼是美玉的意思。在雾凇的作用下,树木都好像是用宝玉做成的了,琼枝玉树这个比喻很恰当。

  (2)这些琼枝玉树琼都有哪些姿态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发挥你的想象,待会儿填空:有的有的还有的(课件示)

  (3)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姿态,这就是(千姿百态)

  (4)置身于这洁白晶莹的仙境般的世界里,欣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这是引用了唐朝诗人岑参的一句诗,这里用梨花来比喻雾凇,写出了雾凇像洁白的梨花一样美丽。(课件示)

  (5)情不自禁就是忍不住的意思,人们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呢?

  (6)这时,你也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7)让我们带着赞叹地感受读一读这段话。

  (8)这段话写出了清晨,人们观赏着千姿百态的雾凇美景时的感受。

  20、许多人观赏了吉林雾凇,都忍不住作诗来赞美它,老师收集到的诗(课件示):观吉林雾凇作

  雾涌寒江晓日曛,

  长堤雪柳正迷人。

  非真非幻花如海,

  留影留连客似云。

  地借凇花播名气,

  人惊冰魄长。

  翻疑天上芳林瘦,

  让与人间玉树春。

  21、学了《雾凇》这课文,你一定会为作者笔下那千姿百态、美丽动人的雾凇所吸引,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吉林去亲眼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写得那么迷人呢?

  表达方法提示:

  动静结合,更显多姿多彩:

  课文中描写清晨及阳光下,洁白晶莹、缀满枝头的雾凇奇景,又能领略到夜幕降临时雾凇形成的神奇过程。这就是这课文的特点:动静结合,写出多姿多彩的雾凇。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要注意景物的动静变化。这样,文章对景物的描写,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写出了景物多种形态的美,使文章更为生动。

  (三)、拓展学习。

  1、学习课文的方法一处景物的动静态变化,如天空的变化。

  2、做小导游,向身边人介绍吉林雾凇。

语文教案 篇7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下面是其教学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语文教案 篇8

  找春天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美景。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出示挂图)

  生:仔细观看

  2、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到课文中去 “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生:朗读圈点。

  2、出示生字,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

  生:小组讨论,同桌互教。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现在请大家看生字,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生:我会认“躲”、“身”和“朵”组合起来就是“躲”,生齐读“躲”。

  4、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生:做动作,演示“羞”、“遮”、“掩”、“探”、“触”。

  5、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一位小老师再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6、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再读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生:交流合作质疑(略)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过渡:同学们,通过我们留心观察,发现 春天来了,大自有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生: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子呢?做做动作,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生做动作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4、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举手表演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全班读:我们看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

  三、强化感受,升华感情。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面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呼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凉。春天真是无处不在呀!

  2、请小朋友们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绍。

  3、请一位小朋友讲讲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小朋友们,你们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四、本课小结:

  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已经轻轻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它吧!]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飞速发展的经济与科技给人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极力学生要不断创新。

  2、学会课文生字15个,读准多音字“的”“都”,理解并积累词语。

  3、会用“相当于”“差不多”写句子,初步学会打比方的句子。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自动人行道的特点和作用。

  5、结合课文,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教学难点:“相当于”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15个,读准多音字“的”、“都”,理解并积累词语。

  2、会用“相当于”、“差不多”写句子,初步学会打比方的句子。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自动人行道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你乘过电梯吗?谁来说说电梯的样子和作用?

  2、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种新型的电梯。(板书:自动人行道)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课文。

  2、听后说说对自动人行道有哪些新的认识。

  三、自学课文。

  1、师生共同商量拟定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自主汇报学习成果:你学懂了什么?(你想把哪个字、词教给大家?)

  2、教师随机加以指导或强调:

  (1)读准字音:型、增、景(后鼻音)。

  (2)教学多音字。

  的dì()都dōu()

  de()dū()

  (3)注意形近字的区别

  形速旅购

  型束族钩

  (4)强调“港”的写法:“港”字右下部分是“横折横、竖弯钩”三笔。

  (5)随机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五、研读第1、2段。

  1、自动人行道是一种特殊的电梯,是一种特殊的人行道。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自由读课文,划划有关的句子。

  集体交流。

  2、细读重点句,理解课文。

  问:读了这两段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号又从脑袋里冒出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穿插解决下列2个重点句的理解。)

  (1)“它是一条大型自动传送带,有人叫它平面电梯。”

  A、重点理解“大型”、“传送带”这些词语。

  B、为什么有人叫它平面电梯?

  教师随机以课本为利,演示电梯的垂直运行和自动人行道的平面运行,帮助学生理解。

  C、特点:平面运行(板书)

  (2)“它像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给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A、重点理解“穿行”、“峡谷”、“增添”、“亮丽”等词语。

  B、读读、比比下面的句子。

  自动人行道像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自动人行道像一条长龙卧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长长的自动人行道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

  通过研读、比较,体会文中的句子。用“长龙”、“峡谷”这样的比喻,写出了自动人行道的“长”。用“穿行”写出了它的“活动”。教师随机可通过板画,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C、指导朗读:注意句子的停顿,用朗读表现它的“长”与“亮丽”。

  D、概括特点:长(板书)。

  六、小结并完成作业。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

语文教案 篇10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1-5自然段。明白得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小孩。

  2、学会课文中的礼貌用语,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

  学会课文中的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课前预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猜字迷导入

  豹妈妈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宝贝儿。(貌)恭喜你,猜对了!卡片。

  有一个人躲在草木之间捉迷藏。(茶)小朋友们说猜对了吗?

  一阵风把发票吹走了。(飘)感谢你猜出了我的名字。

  二、学习课文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8课,齐读课题。

  孙悟空要考小明啥呢?自由读第一节。读后答是不是有礼貌。

  板书:有礼貌

  2、小明有没有通过测验?从哪里看出来?(最后来一节)请把最后来一节读一遍。打开课件出示最后来一句,齐读:小明,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小孩。

  那样,孙悟空是怎么样考小明的呢?请同学自由读2-4节。读后交流。孙悟空变成()来考小明。

  3、你从哪里看出小明是个有礼貌的小孩?

  指名说,学生说到哪里就先学哪一节(学后小结)。

  (1)向老师问好。打开课件图。小明见了老师——

  板书:老师好

  你能向老师问好吗?试一试。指名说。你能配上动作说一说吗?指1-3名学生后,请大家一起向老师问好。小明对老师那样有礼貌,请大家把第二节读一读。

  小结语:在生活中,当你遇到老师或者其他熟悉的人,轻轻的一声“你好”,就温暖了他们的心。

  (2)扶小妹妹。打开课件图。小明看见小妹妹摔倒了,是怎么样做的?出示句子:小明看见了,赶紧把小妹妹扶起来。指名读。老师听出来,你把“赶紧”读得特别快,为啥呀?把“赶紧”去掉读一读,比一比,有啥不一样。你能给赶紧换一个词吗?读一读,比一比。你能用“赶紧”说一句话吗?

  小明把小妹妹扶起来,小妹如何说?板书:感谢

  小明怎么样做?如何说?请你配上动作读一读。板书:不用谢。小明和小妹妹多有礼貌呀,请同桌分角色读第三节。

  同学们会用“感谢”和“不用谢”了吗?现如今老师也要考考大家了。如捡东西,奖红花等。

  小结语:一句简单的“感谢”和“不用谢”,用处可许多啊,我们不仅在课堂上会用,平时在生活中也要会用。

  (3)招待老爷爷。打开课件图。老爷爷来到小明家,小明赶紧说:“老爷爷请坐,老爷爷请喝茶。”板书:请坐、请喝茶。请你把小明的话读一读。你的“请” 字读得特别好。小朋友跟着读一读。你真棒,把小明的动作都配上去了。小朋友,学着他的模样读一读。你瞧,老爷爷来了——(学生演示)多有礼貌的小明,这是奖给你的大红花。老爷爷,你出的标题特别好,这是给你的奖赏。老爷爷要走了,小明——板书:再见。你家里来了客人,你是如何做的`?打开课件句子,说话练习。

  小结语:同学们也像小明那样,热情招待客人,真是有礼貌的好小孩!

  4、小结谈话:孙悟空变成老师,小妹妹,老爷爷来考小明,小明用文明的行为,礼貌的语言,交了一份中意的答卷。我们把2-4节连起来读一遍,把小明的有礼貌用朗读表现出来。

  5、假如你是孙悟空,看了小明的表现会想些啥?是呀,孙悟空也特别中意,一个跟头翻到天上,飘下一封信。信上说——打开课件出示句子,齐读:小明,你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小孩。

  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

  回到板书总结课文:除了这些礼貌用语外,你还明白哪些礼貌用语?孙悟空神通广大,变着花样来考小明,小明顺利地通过了测验。今天,小朋友也以精彩的表现给了老师一份中意的答卷,老师把这红花奖给你们,请你们把它带出教室,带进校园,带到社会上,让礼貌之花开遍祖国大地,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小孩。

  四、完成作业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09-02

语文教案07-23

【经典】语文教案09-07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教案(精品)09-18

小学语文教案11-14

(精)语文教案11-08

【荐】语文教案09-10

【精华】语文教案10-30

【推荐】语文教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