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优秀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

时间:2023-02-20 16:33: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1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它是通过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一步步使人认识哲学,从中学习哲学。而对于像我一样什么都不懂的读者来说,我从读这本书开始就同苏菲一起上起了哲学课。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看似很普通却让人深思的两个简短而奇怪的问题开始,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我的“哲学之旅”探索之路。

  对于以前没有读过关于哲学书的我,第一次看《苏菲的世界》并没有觉得很困难的感觉,反而是很熟悉、很实在的感觉,让我更加喜欢哲学这一门课程。从前总觉得哲学类的书很无聊、很古板,不过《苏菲的世界》却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让我们哲学的初学者更加热爱哲学。书中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让人无法自拔,一看下去就想一直看。

  哲学是一个很抽象的学问。它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满足人类提高思想认识能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的`本源事物。而在《苏菲的世界》中,讲述了整部西方哲学史,虽非学术性着作,但它是一本捍卫哲学的书,正因为其大众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本书不在探讨哲学上的某一特别思潮或历史,而是尝试对每一派别,作概论式的介绍,并说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界一般看法的摘要录。

  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哲学是不切实际的呢?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学性的问题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他们生活的世界习以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说到这让我想到作者一个用的很好的比喻:“这个世界就像是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当然这只兔子极其庞大。”我们每个人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大家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并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个完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顺着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尽情享乐。当大人们的心灵逐渐习惯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规则,当他们不再像孩子一样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觉得所有的东西都那么不可思议而又理所当然,当他们过惯了喧嚣吵闹、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们便不再去追求那与他们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学,便不愿离开温暖舒适的兔毛深处,不愿像哲学家一样尽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就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们都不会再去思考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了。

  人生,其实并不只是一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界,也不应只是金钱、荣誉与成功的世界,它更应该是一个充溢着理想与奋斗、追求与梦想、好奇与探索的世界。不要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必然,为什么纸张便是白的?你又是谁?天地到底有多大?它又是怎么来的?世界上第一个细胞是怎么诞生的?从无到有,这本身便是一种不可能。一切都充塞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2

  Sophie,在希腊语中象征上帝女性的一面,意为“智慧”。而《苏菲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引领我们走向智慧圣殿的一本书。关于哲学史的书籍,大多是纯粹的理性叙述和相对拘谨的文字表达,然后毫无悬念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苏菲的世界》不同,线索的穿插和故事情节的安排,都流畅而饱满——有人说,哲学是智慧的科学;事实上,哲学应当是思想在生命之上的一种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哲学家艾伯特与苏菲对问题的探讨中,不仅做了条理分明的叙述、幽默适当的引证,也将自己对哲学的思考渗透在文字之中。例如宗教,虽然乔斯坦-贾德的观点并没有得到评论家、尤其是一些虔诚的基督教信奉者的支持,但在我看来,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例如,这本书更注重科学为哲学发展所做的贡献,而对于宗教却有贬低之嫌。批评家对他把耶稣殉道与苏格拉底之死相提并论所表示出的不满情绪,在Phillip D. Jensen的书评《是谁的哲学史?》中写得非常清楚:“尽管这本书给了基督教相当的篇幅,然而它对基督教观点的呈现是相当失职的。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信仰神观,不是一个简单的上帝存不存在的哲学问题,就能涵盖的。把耶稣对真理的执着和他的殉道,类比于苏格拉底,实在是对耶稣教训极大的误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教对于哲学影响力远远无法和科学相比,至少在近几个世纪来,哲学的科学性正在被挖掘出来,以便更好地贡献给人类。神的启示显然只存在于宗教信徒的心中,而哲学的思想却可以渗透更大面积的人群。

  这大概也正是本书选择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为主人公的原因。她在哲学课之前并没有接受到什么正规的哲学思想,身上更没有什么宗教极端分子的倾向。只是如她的名字一样,苏菲具有一种促使她去理性地思考的智慧,于是她对于哲学,对与这个世界有比同龄人更为深刻的见解——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在时间与空间上都趋向于无限的广大天地。尽管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线索都在暗示她世界的产生来自于意外,但逐渐深入的思考却让她走向了探询世间万物之意义的道路。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在书中始终没有一个圆满的解释,因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坚信人类文明的创造来自于神的教诲——包括自称自然主义者的艾伯特在内。

  作为一本主要叙述西方哲学史的小说,《苏菲的`世界》对于东方哲学发展所用笔墨不多,仅提到了一些佛教的理论。而我认为佛教的生成与西方宗教之间的联系也是颇值得探讨的。佛教对于万物产生的观点,和基督教有着较大的区别;与西方人相比,东方文化对命运与轮回的解释则更为完善。令人不得不叹息的是,东方,尤其是较早进入文明时代的中国。虽然也在相当早地形成的一些哲学流派,但却在很大程度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并逐渐演化成封建统治者的武器。西方的哲学思想尽管在产生的时间上没有多大的优势,却因改革运动而具有了时代性和科学性,从而走向新的繁荣。这一点弦外之音,大多读者也能体会得到。

  我认为作品本身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正确与否,而更重要的,是它引发的我们多少理性的思考,或者说,是这种思考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它对于一个定义的诠释,无非是引发思考的手段罢了。如此看来,《苏菲的世界》是成功的:它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诠释者,更是千万读者哲学启蒙的导师。

  “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的一句名言,也许,这也是乔斯坦-贾德在《苏菲的世界》中所要告诉我们的。即便一只白兔引发的思考,也能让我们有勇气去探询这个世界的未知领域,寻找我们存在的价值。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3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现在想想“苏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对于哲学是不感兴趣的,以至于这本书我还未真正的看完,是对知识的挑剔或是对一些理论的无法接受还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选择的只是适合我的东西。在选择的过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转变。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与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似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与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著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与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非常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生禀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有一种担忧,近似乎于儿童天真的担忧,我的灵魂有一天是不是会离开我去选择别人,也许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里到处都飘荡着需要寄宿的灵魂,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身体出现。回头想想,我的灵魂经历过什么以后才选择了我呢?她是不是选择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轮回呢?可能我有些误解了,但我无法走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可能是我还想趴在窗台与外面的“灵魂先生”说声“嗨,你好”。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总是局限的,就似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墙上的影子。

  我还是对哲学不感兴趣,可我已经开始思考,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意识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在他面前,还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的呢。但奇迹的主角还是我们自己。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4

  读《苏菲的世界》的时候,是在大四上学期。当时很多人开始准备找工作,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对于刚要从学校走进社会大熔炉的我来说,这个时候读到这本书,是一种幸运。记得当时从学校图书馆的借这本书的时候,图书馆的管理员阿姨还对我半开玩笑的说道:“怎么,改学哲学了?”“我看这本书比较新。”我当时这样回答她。就这样,《苏菲的世界》成为了我读过的第一本哲学书。

  本书的开篇,15岁的主人公苏菲就收到了一封信,而信中却只有一个问题——“你是谁?”。现在想想,这三个字的简单的问题,想要回答,也着实需要一番思考。是的,我是谁?我是杨喜名。可是这个简单的陈述句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了吗?很显然,没有。因为叫这个名字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三个字的代号是表明不了什么的。那么换成另外一种回答:我是在北京飘着的一个Java程序员,我的名字叫杨喜名。这样似乎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也仅仅是似乎而已,谁知道宇宙中有没有另外一个星球上也有一个叫北京的城市,Java又是什么东东呢!况且仅仅确定了身份就回答了苏菲一样的问题吗?并没有。

  人类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一个类似于唯一性标示ID的字段型的代号可以囊括的。

  书中笛卡尔说过一句话: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

  从这句话的表面意思上看,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会思考。人这个会思考的灵长类动物加上自己的行动就构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有句话:“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而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这里所谓的江湖就是世界。用我们现在处于的大数据环境来解释这句话,那就是一个人有自己的真实身份,真实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同时也在各种网站上留下了不同的虚拟身份和虚拟的关系,不同身份和关系的存在就组成了整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思考成就了人类的文明,同时也时时加快着世界前进的脚步。可是,放眼当下的社会,科技虽然发达,人们却越来越缺乏哲学性的思考的主动性。读书笔记。就像如今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网络来说,它给我们带来信息阅读的方便的同时却也造成了知识创新的匮乏,因为既然网上的东西唾手可得,不费吹灰之力,为什么还要去探究思考,总是不如CTRL+C和CTRL+V来的方便。这种做法,直接导致的就是思维的懒惰,哲学的悲哀。

  说道这里,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又是为什么呢?查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就不难发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类应该知道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在此基础上去扩展发散自己的思维。

  书中有这样一个比喻——人生如星尘。在整个宇宙中,人就是一个类似星尘形式的存在。渺小的微乎其微。而苏菲的哲学导师艾伯特把宇宙比作处在魔术师变戏法时从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的身上的毛的一部分,大多数人人活着活着就钻进了兔毛的最深处而不再为戏法感到惊奇,而哲学家们则是爬出兔毛直接与魔术师对视,寻求这个戏法即我们的世界的种种答案,如果我们积极思考人生的意义,就如同坐在了白兔毛的最顶端。那样才会看到世界的精彩纷呈。

  图书馆里那本《苏菲的世界》之所以历久弥新,我想也正是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哲学是遥不可及的。因为他们没有去翻开这本书。《苏菲的世界》,从一个小女孩的经历作为入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我们通常认知上的那种高不可攀、晦涩难懂哲学原理,而是以故事情节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着哲学的别样魅力。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5

  郝慧

  都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一本写给大众的哲学史。这个假期,我有幸读完了这本书,感受颇多。

  作家总是要尽力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鲜活真实,然而《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却没有刻意如此,他只是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真实如你我的苏菲,经历了许多谜一般的事情,随着哲学家艾伯特的出现进入了哲学的世界。在作品的中途作者又突然提示,这无数谜一样的原因不是苏菲,而是席德父亲假想出的人物。残忍的是,作者还要苏菲自己知道这个事实,知道自己是一个虚幻。更别出心裁的是,乔斯坦竟让苏菲与艾伯特去反抗那个主宰他们命运的席德父亲,而且最终逃脱,来到了永恒之地,甚至影响了席德父亲的那个世界。

  是的,《苏菲的世界》不仅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还是一位普通的哲学教师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索。《苏菲的世界》原着副标题虽是“一本关于哲学的小说”,我却认为它真正的主题乃是“存在与虚无”。

  这是一个绝妙的影射。人类本是平凡如苏菲一样的`生活着,并没必要思索存在或是虚无。然而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能——爱智慧,让人转向哲学,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到惊惶地发现竟毫无办法证明自身的存在,发现这一切都是虚无。

  这正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映射。“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接到的这两个问题,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腊先哲固执地提出,他们不甘心仅仅只活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偏要去认知,思索这世界的本原,证明真实的存在。从泰勒斯到普罗泰格拉,从苏格拉到亚里士多德,他们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们将他们的事业命名为“爱智慧”,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便是意味着也许他们的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但对于智慧的热爱让人成其为人,让哲学家成其为哲学家。千百年来,关于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学家中延续,即使未找到答案,却也从未断绝。面对这些对于人类太过于沉重的问题,我们曾求助于上帝。如是,可以认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生来就是其他物种的统治者,但这一切终归幻灭。我们也求助于理性,如是,便可以认为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动物所没有的理性,但终究无法忽视太多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义与虚无主义渐渐滋生。因为人类日渐发展,却也日显无助。人类争取着自由,但却突然发现自己被孤零零地抛到这世界上,没有上帝,甚至没有任何永恒的存在之物可以依靠。我们自由了?也许。但,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地不面对自身的自由,我们最终,同样没有任何选择就必须失去所有的自由。这自由轻到无法承受。存在?抑或是虚无?人类前所未有的惶惑,甚至是痛苦。无论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还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我都能或多或少地读出这种无奈。如果,如果人类不曾想过这些不必思考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但,如果那样,我们,也就不是人类。爱智慧是我们的本性,来自智慧的痛苦是我们的宿命。

  《苏菲的世界》中,我能读到这种悲哀、压抑与无奈。苏菲是席德父亲笔下的人物,席德父亲又是作者笔下的人物,那我们呢?我们以为自己每天真真切切地生活着,然而也许,我们不过是另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我们没有自由的意志,那个作家就是我们命运的主宰,我们的上帝,理性不能。是的,无人能够证明,以为是存在的东西也许不过是虚无,虚无,一切皆无,没有任何东西是坚实而又可以确定的。

  《苏菲的世界》中,我却也能读到一种顽强,一种带着悲剧色彩震撼人心的顽强。当苏菲和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虚幻的人物,他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反抗。而最终,他们虽然未能使自己成为真实存在的人物,却逃出了小说的本身,作为虚幻的人物来到了“”永恒之境。

  是的,也许哲学的所有终极问题,都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对他们的思考,让人类,与众不同,如哈姆莱特的著名台词:“存在抑或虚无?这是个问题。”而目的,则是自我,是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如带魔力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6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拿起小说,不由自主地代入到主人公之中去,从一开始的仅仅是好奇“来信到底出自谁的笔下“、”席德是谁“这些问题,渐渐过渡到对书中的每一个哲学问题的认真思考以及提出疑问,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心灵逐渐成长,更趋于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区别于植物、动物的高等生物——人,而当中的区别就是人具有理性。

  读过《苏菲的世界》,不难发现从古到今,哲学家们从没忽略过对理性的思考。哲学在本质上是理性的事业。当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人泰勒士宣布“水是万物的始基”时,泰勒士就在运用他的理性,“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个判断无疑地是一个理性判断。何为理性?斯多葛学派认为理性是神的属性和人的本性;唯理性论把理性看做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凡是符合人性的就是理性,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尺度,建立一个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把理性和知性相对,作为认识的一个阶段。柏拉图认为,理性是永恒不变的,而且是宇宙共通的。也就是说,理性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思考行为、方式,而是人对所有事物客观、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世间万物本来就有其既定的概念、形式,不会因为人类的不同理解而改变,理性就是对这个概念、形式的正确认识。理性不会“因人而异”,所以说,“男人和女人具有不一样的理性”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指的就是我们的理性。我们要知道,智慧不同于知识,它是人类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需要人自身的领悟而来,同时,理性还是人获得知识的基础,不经理性思考而麻木接受的知识,只能算是大脑里一堆毫无意义的文字、

  符号以及图像,你不知其从何而来、有何作用,甚至不能判断其是否正确,这时,知识不仅不能使你明智,还会使你困惑。同样,我们的感官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很多时候都是不准确的,过渡依赖感官,而放弃理性思考,这会导致我们活在一个模糊、不精确的.世界里,走不出那片误解造成的“迷雾”,更无法窥视真理的一角。

  苏格拉底有一句让笔者十分在意的话:知善者必能行善。何为知善者?大部分人的自小必定接受了不少道德品格上的教育,一套当今社会的善恶是非观也因此成形。我们知道闯红灯是不对的,也知道行窃是有违道德且违法的,但为什么每天还有那么多人做出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来?在下认为,所谓“知善”,并非只是知道何者是对的,而是通过理性,分析出一种行为之所以是对是错的原因,及自己采取相应行动会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得出自己应该如何做的结论。以自己的思想为出发点采取正确的做法,而不是只为了迎合社会,这是关键。在这里,笔者想分享下自认为很有趣的一个经历,有时候,我会在做了某件事后问一下自己:”我这样做了好事,上帝应该会认同我是个好人吧。“但转念一想,这样只为了得到上帝认同而行善的话怎么能算得上是好人?这样一来我岂不是成了心机重的小人了吗?可是,如果这样做了好事的我算不上是好人还是坚持这样做了的话,就算是个不计回报的善良的人了不是吗?......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斟酌与一番煎熬之后,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辨别是非的能力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而非社会。以他人的肯定与认同为动机所采取的行动未必是对的,我们都应该遵循自己的本心和理性,做好事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良知以及理性所驱使的,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快乐。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7

  阿西莫夫有一篇小说叫《那个时代的孩子们有多么快乐》,他写未来很多年后,纸质书已经消失了,孩子们读的都是电子书,有一天,几个孩子们在阁楼上玩,发现了一本纸书,他们努力想象祖辈们的孩子阅读纸书的感觉。

  这差不多是我读《苏菲的世界》时不停思考的东西。

  我正在读博士,不是哲学方向的,但是和哲学有点关系,几天前我和几个本科生聊天时说起当时正在读的柏拉图的一些有趣的观点,谁知道他们都知道了,说《苏菲的世界》不是讲过了吗?

  我没有读过这本书,记得本科时我在书店见过它,翻了两页,不是太感兴趣,就放下了。我是读着科幻小说长大的,科幻小说始终在提很多现在看来是哲学上的终极问题,比如我们是谁,在哪里,宇宙是谁创造的,那些具体的细节和宏大的叙事比起《苏菲的世界》里单纯的授课似乎更有诱惑力一些,所以科幻迷如同这本书里对哲学感兴趣的那个孩子一样,始终不缺乏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但是某种程度上,又不是很一样。

  我看过一部夏笳自编自演的电影叫Paparax,后来在科幻课上讨论这部电影时很纳闷,这似乎和科幻无关,但是为什么夏笳要说这是一部科幻电影?现在看来,这部电影所讲的故事完全是《苏菲的世界》的压缩版,一个人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作品中的人物,此时该怎么办?当这个人怀疑世界的'真实时,她思考,所以她真的存在了?我可以想象夏笳当时是如何发现了这个在哲学和现代艺术领域并不新鲜的话题,并且想方设法改写成一个科幻故事,去告诉那些对这个话题仍然觉得很新鲜的科幻迷观众的。

  我的博士生导师对我说,好的科幻小说讨论的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但不会很成体系,更重要的是,你没有一个好的筛选方法,把那些好的作品从现代文化工业的汪洋大海里筛选出来,真正能筛选的只有时间,那些很多年后仍然被我们记住的才是经典。

  我不知道《苏菲的世界》是不是经典,它当然是一本哲学启蒙书,讲述的都是以往哲学家的观点,这些观点不会像原著一样详细,也不会像前沿的哲学研究领域一样透彻。当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了柏拉图的几本原著后再回过头看这本书里讲柏拉图的部分,我知道这些观点被压缩到了何种程度。当我在科学哲学领域混迹两年多读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的诸多相关前沿研究文献后,看起这本书里对文艺复兴时代这些人思想的介绍,更是发现了许多错误和曲解。但是,《苏菲的世界》还是被人记住了,它成为经典不是因为它对于哲学的介绍,而是通过某种特别的故事讲述方式把哲学融进了文学里,这本书首先仍然是一部小说,豆瓣里很多关于它的评论都是历代哲学观点总结实在是没有必要,这样一份书评也许出现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更合适一些?

  我更希望自己把这些年学到的所有哲学知识都忘掉,看过的科幻小说也忘掉,回溯到这本书里主人公的那个年龄,比如15岁,以一种孩子看待世界的好奇心去读这本书。如果自己15岁的时候真看到了这本书,能读懂它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每个地方每个时代的15岁孩子成长背景总是很不一样,我不知道别的孩子是否也能读懂,尤其是读大学后,遇到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更使我深深领会了这一点。我没有接触过哲学系的本科生们,他们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如果不是调剂的话),是因为读中学时读到了这样一本书吗?那个时候当他们放下书时,他们看待这个世界时想到了什么?他们仰望星空时又在想什么?(一定和科幻迷们看完刘慈欣小说时看星空的感觉不同吧?)

  这种想象很艰难,好像在看一份古代竹简想象古人的生活,好像在看另一个遥远大陆和星球的文明去试图了解他们的想法。那些周围很熟悉的人,因为他们可能的少年时代的阅读经历如此不同,以至于他们对我来说突然成了无法洞察的黑洞,当然也使我充满了好奇。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8

  刚开始读《苏菲的世界》时有点吃力,可是越到后面越爱不释手。我认为它是一本很好的书,所以写点心得和朋友们分享。

  读完了《苏菲的世界》,该书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我还是没有找到答案:"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但它却让我钝了的大脑开始活跃。可是哲学问题多么深奥。你岂能解答?你的思维依然受你浅薄的知识的制约!你所有的思考都停留在表层。你所说的收获是不是自我自欺欺人的把戏?我不明白?

  至少它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好奇心"这三个字让我想到了我一岁半的侄子。我总是喜欢带他出去走走,因为他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哪怕是他看到的一只小动物、一块广告牌、一扇铁门、一把锁、一株小草、一棵树……他都会兴奋不已。我也总会被他的欣喜感染,我因为他欢乐而感到欢乐。可是作为成年人的我,怎样可能对一块广告牌或是一棵小草感兴趣。真的没有成年人会关注广告牌吗?如果他是广告牌设计者呢?突然我想起,我以往为看到的一株野草拍过照,写过诗。其实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只是被岁月的打磨让我们渐退棱角。读《苏菲的世界》,我好奇作者乔斯坦·贾德,他是怎样一个人,能把高深的哲学知识,写得如此生动,满是悬疑,引人致胜。我好奇他出身的国度挪威。我好奇苏格拉底、耶稣、哥白尼之死。我好奇弗洛伊德写的《梦的解析》。于是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下了一些书,还做了许多读书笔记,也写了一些心得。工作量比较多,但我乐此不疲。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要是学校教育能这样,我们的学生该有多幸福。他们不再被动地理解知识,而是会独立思考,了解自我的兴趣,明白自我想要什么。教育者要如何才能开启学生这方面的智慧呢?记得小时候,教师跟我说要幸福,要有梦想,要有计划。可当时的我,完全没有理解。梦想和幸福在我的脑海里就是一个符号。那怎样才能让我们期望孩子拥有的优良品质变得有血有肉呢?当代的教育者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可现实中有多少教师试图全面了解学生,挖掘他们的内需,又有多少教师在业余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读有关教育学著作。大多数的人,都在围着柴米油盐转,关注股市,爆款……这些问题是否值得我们思考呢?我们会思考吗?思考过吗?

  《让思维真正产生》著名特级教师xx曾为我们做了这个讲座。他说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乘宽乘高。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他想出了一个学生能够理解的的剖析方式上了这一课。毋庸置疑x教师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我相信在他的引导下定能带出一批有思想的学生。但事后,我也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这样评价,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前人的论证的定理,完全能够拿来就用,为什么非要溯源、解剖,大费周章?当时,我也觉得女教师的话似乎有道理。可是读完《苏菲的世界》后,我在想如果所有人都拿来就用,就不会有社会的提高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礼貌,这之中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谁推动了人类历史前进的车轮?是那些不安于呆在兔皮深处过安逸生活的人,他们奋力的顺着兔毛向上爬,爬到兔毛顶端,试图看清这个世界。他们成为他们那个时代的巨人,让之后人踩着他们的肩膀一步步前进。

  可能爬到金字塔顶端的人毕竟是少数。像我们这些普通的大众又该如何改变世界?也许我们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依然有一件事情一件事情能够做。那就是,不管我们在什么岗位,我们都要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坚持思考,不再沉沦!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9

  一种事物之所以受人喜爱,肯定是有他独特的魅力所在;一本书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肯定是有令人发省的智慧。《苏菲的世界》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教会人最简单最平凡同时又是最深刻的生活哲学的一本经典之作。这是一本无可争议的世界名著,她在世界上所引起的反应是强烈的,被译成很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并长期居畅销书行列。

  《苏菲的世界》讲述了一个14岁的女孩苏菲在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上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引发了苏菲对哲学的兴趣与探索。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在书中,苏菲在这位神秘导师的带领下,不停的探索思考着先前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影片中还充满着各种奇幻的场景,苏菲可以像穿越时空一样,穿越到达古希腊苏格拉里被审判的时期,到达文艺复兴的文化繁荣时期,到达那些充满哲学智慧的思考时期。苏菲可以真真切切的看到当时的场景,包括很多人向往的文艺复兴的繁荣场面。但当她回到现实生活中时,所有的画面都会消失,她多能感受到的只有精神上对哲学智慧的理解与思考。

  物质的东西不会是永恒的,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会在历史的'长廊中被消磨殆尽,最幸运的结局就是留下了残骸被后人视为珍宝保护起来,然后再想尽一切办法去申请个世界文化遗产,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风化,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爱尔兰英国国教的大主教乔治伯克利敲着桌子说这桌子不是真实的。虽然桌子确实在我们眼前,我们可以看到它,可以摸得到它,但它最终会被历史所侵蚀,假如人们不用心记住它的话,它就会像从没出现过一样。相比来说,精神的东西却是可以摆脱历史的冲洗,历久弥新的。这就像我们现在不可能再次看到文艺复兴时期那种鼎盛繁荣的场景,但是,我们并不用感到遗憾可惜,因为,我们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可贵的精神思想与智慧,这些都是可以长存历史之中不受磨损的宝贵财富,就像苏菲虽然回到现实中看不到先前哲学家们睿智的面孔,却是可以继续思考他们的人生问题,继续探索关于哲学的智慧一样。

  《苏菲的世界》中由一张“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的纸条开始,带领苏菲也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哲学智慧的世界。书中多次提到“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的问题,这是有关哲学终极命题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每个人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会说我是谁这个问题,“我是郎咸平”“我是白岩松”“我是张三李四”……你真的知道你是谁吗?我们平时所谓的自我介绍所说的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就像书中的主人公苏菲在对着镜子问自己是谁,她突然想到她爸爸在给她取名字的时候,原本是想取作莉莉的,假如她爸爸当时真的将苏菲取名为莉莉,那现在的苏菲还是她吗?

  名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障碍,我们在思考“我是谁”的时候,总是在名字这个层面上就戛然而止了,我们似乎确信,这个名字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像苏菲那样思考一下,假如当初我们的父母没有为我们取现在这个名字,而是另一个,难道我们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吗?或者说,我们把名字等等表象的符号扔掉忘掉,我们又是谁?这样思考的话,我们就会对“我是谁”感到迷茫。

  如果我们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初就抛掉一切外在的表象:名字,性别,长相等等,我们只看我们自己这个人,直接从本质上来考虑。弗洛伊德提到一个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按照弗洛伊德的陈述,所谓自我,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本我,则是原始欲望自然表现;而超我,则是社会行为准则及形成的禁忌。这样来想,人就变的更加的三位一体了。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10

  当最终读完合上这本书的一刹那,我倒向身后的靠枕,把自己埋在松软的棉絮中。保持着这个姿势好久,因为大脑已经完全没有空余的CPU来供给多余的动作。脑袋中不停地回想书中虚虚实实的哲理与故事。好像从来没有一本书需要如此大的心力来看完。

  从头来想,最印象深刻的还是一开始的问题:你是谁?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这个问题。自我介绍的时候,早已模式化的表述:我是XXX,来自青岛。可如今突然问起,怎么脑中却一片空白。如果从理性的思维来思考,难不成要回答我是糖类蛋白质钙铁锌等等的集合体吗。第二个问题,世界从哪里来?换句话说,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这难道也属于哲学的范畴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慢慢往下读,终于明白古往今来哲学家对于世界构成的思考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先是神学的统治,因为当初的人们没有能力与设备进行更深层的探究,接着再到自然派再到唯物主义再到经验主义等等……一部哲学史就有如画卷般在脑海中展开。虽然每个理论的解释并不面面俱到,但必定做到深入浅出,且一旦提出历史上哲学的某个观点或理论,必定从远及近联系自身地阐述,其中经常把哲学家的理论由苏菲自己来感受,让读者了解明白,。

  “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多么形象而有趣的比喻,却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哲学家的使命与艰辛。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它用离奇的故事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其中我认识到了许多从未想过的事情。我跟着书中的苏菲一起,从神学再到哲学的摇篮雅典,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认识。而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有神奇的反讽效果的演变……涉及艺术、科学、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则包含了康德、黑格尔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不仅仅了解了古往今来,更有了许多自己的认识。

  我会发现,很多最初的思想理论在当时虽然被人信奉追捧,但时至今日,这些理论早已不攻自破。比如最初恩培窦提出的“四元”理论:土、气、火、水组成了世界。不用说现在,这个理论到了元素原子时代就已经被不费吹灰之力地推翻了,因为那时的科学发展到了可以探究物质的结构,并且已经上升到可以归纳总结到元素的水准上,自然之前的一些自然派理论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而到现在,人们又有能力把原子再细分成更小的组成结构。可见时代科技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哲学的发展。

  如此一来,倒显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比较有宏观性,并不单就一个问题来讨论,而放眼历史长河。很显然,并不是每个时代的理论都是正确的,然而,却不能否认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没有一步步走来的历程,没有以往哲学家的探索与猜想,如今的哲学也不会有如此的成就。正是由于分歧而产生了统一与进一步的发展。

  谈到唯物主义,我发现纵观哲学史,唯物主义与经验主义这两个对立的理论一直在“打架”,理性主义胜出一会,经验主义的秉承者又会来推翻并胜出一时,然后理性主义的又来反败为胜。这种情况同样也适用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而其中每次的争斗中蹭出的火花,后人看来都是发人深省的,都是弥足珍贵的思维旅程,那才是智慧的.结晶。或许哲学中的两派永远没有谁对谁错,仅仅,我们从中获得了生活的智慧。拿前面说的“魔术师——大白兔”故事,那些哲学家攀登的兔毛也许并不是笔直的。哲学的升华是螺旋式的,不断往复着却又逐渐越来越趋向真理。

  读到末了,苏菲和希德的纠葛也终于有了梦一般的结局。可作者始终都没有给读者一个答案。我是谁?世界究竟,从哪里来?或许,这个问题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却也永远促使着哲学的向前发展。它的答案,只有我们心中自己去参悟了吧。

  苏菲的世界向我展示了一个从未踏足过的智慧圣地,就是哲学。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真正的智慧。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11

  放假在家,随手在书架上取来一本书,坐在窗边,品一口茗茶,偷得半日闲,初一年级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言。这是一本出版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书。当初是以一本休闲小说购买的,读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一直以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苏菲的日记》和其他厚重的令人伤脑筋的哲学书不同,读它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本书的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心情。

  故事是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读后感《初一年级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言》。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在谈话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言,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他重视良心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而战,为了真理而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在这样一本小说里,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学史,本身就极具魅力。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学问,生涩难懂,但其实一直是我不了解哲学。这本小说系统地涵盖了各种哲学思潮。随着小说人物在书中不停的追逐和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越来越深入的使我了解到以前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

  一直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让人敬而远之。可是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12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现在想想“苏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和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和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著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和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很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关于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幸福,苏格拉底认为,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不会快乐。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乐的人就会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他认为明白是非者必然不会为恶。因为世间哪有人会想要成为不快乐的人?而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体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人的灵魂也相对的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种能力,这些能力又各自有其“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气,欲望则必须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体的这三部分协调运作时,个人才会达到“和谐”或“美德”的境界。他认为在学校时,儿童首先必须学习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后再培养自己的勇气,最后运用理性来达到智慧。亚里士多德说人的“形式”是由一个“植物”灵魂,一个“动物”灵魂和一个“理性”灵魂所组成,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他强调,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任何一种形式的不平衡都会扭曲生活方式,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张都与希腊医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传说中希腊医学的始祖,诞生于大约公元前四六零年时德寇斯岛的希波克拉底,提出健康来自身体和心灵的平衡,要预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节制饮食起居。

  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快乐和谐的生活,这就是希腊人关于幸福的智慧。

  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可是,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太大的课题了,我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打量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与我平等的“魔术师”。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13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读这本书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我迫不及待的想读完它,可是我每天又不能读太多,因为我怕我读太多会不懂,会吸收不了。不好意思,我又暴露了自己才疏学浅的文化素质。这是一本有关哲学的启蒙书。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哲学。也是第一次如此冒昧的打开哲学的大门。原来哲学这么奇妙。它无处不在,它的思想可以很大,比如世界是从哪里而来?它的思想也可以很小,比如我们如可看待我们个体的存在。它的范围可以很广,比如我们如何认识整个宇宙。它的范围也可以很窄,比如我们怎样对待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

  小说是已一个14岁的小女孩苏菲的视角和悟性来慢慢的了解哲学的知识和历史。读完了这本书,我也蜻蜓点水的了解一些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巴特农神殿、乌托邦、亚理士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启蒙运动、浪漫主义、——“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的美德”、黑格尔、马克思、共产主义、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唯物主议、宇宙、光年、未来、现在。这些都是我在这本书里摘录的名词。如果让我具体的去解释一下它们,对不起,我做不到。不单单是因为我对它们只是一点点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哲学需要严谨的态度,这是我从这本书里刚学到的。

  哲学这个名字或者说是文化,是不是先从西方兴起的呢?因为它某些领域或是某段研究时期很像我们东方的佛学。都探讨过世界从何而来,人又是从何而来,我们自己如何看待个体的存在,又应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生就是死,死又是一种新生。嗯,哲学这门功课,有待我学习的知识太多太多,但是我应该不会特意去买一些有关哲学的书了,因为我知道了世间各处角落都会存在着哲学。我需要在哲学的门口在徘徊一下,等我对哲学上升到一定的境界后我想我会去寻找一本走向哲学殿堂的书。当然,我无法确定此生我是否会进入哲学的殿堂,或许我一生都在哲学的门口游荡,一切随缘吧!

  书里有一种比喻我记忆犹新,它把历史比喻成一条长河,虽然我以前也听到这种比喻,但是都没有这本书解释的这么深刻。下游水式的变化取决于上游的地理环境,每一段河流都是经过前几段不同的河道慢慢的流淌着,它们可以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受到风雨的作用,这种影响与作用当然有好的,也有坏的。总之每一段河流与之前流经的地点和时间是分不开的。这就像我们的历史,每一段的成果都包含了前人的学问,虽然有时我们与古人的眼光存在矛盾,但是我们不能用错去形容。因为那些眼光是古人结合了当时的生存环境和他们的前人所留下的经验而总结下来的学问(书里指的是哲学观点)。比如说苏格拉底提出了新的哲学思想,虽然受到过排斥,但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却继承了他的思想,以他自己的.方式慢慢的传承下去。再比如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共愤,但是却大大增大了人类与神的距离。就像登月不是我们这个世纪的成果,它是整个历史的辉煌一样。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前人不段的总结前人的经验而达到的新文化。说到这,我想起了哲学和佛学都用过的思想——“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大到可以是文化,可以是历史,可是生活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小到我们个体的人类做事所产生的后果。哲学就是这么大,又这么小。话说回来,说到我们自己。我们可以不了解哲学,我们可以不了解历史,但是我们必须了解我们自己,为我们所有的一切行动负全责。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14

  万事万物是否由一种基本的物质组成?

  水能变成酒吗?

  泥土与水何以能制造出一只活生生的青蛙?

  与之前一样,写下这篇文章时,我已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念,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让我们开始回答今天的问题。

  万事万物是由一种基本的物质组成的吗?上自然科学课的时候,老师说了组成生物的是细胞,不同的细胞又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化学课老师说了原子之类的,事物是由原子组成的吗?是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才构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吗?

  水能变成酒吗?正常人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水就是水,酒就是酒。不过,你是否想过,把米、酒糟、和水混在一起、蒸馏、发酵,最后得出的是酒吧。不过,这里经过了一些变化。而雪梨里含有很多水,不过雪梨就是雪梨,不是水。

  接下来的问题,泥土与水何以能制造出一只活生生的青蛙呢?我想当然不是把泥土和上水,捏出一只青蛙这么简单。如果泥土里的物质可以变成青蛙的话,是否可以把蛙卵种在泥土里,每天浇水,等着长出很多青蛙呢?如果可以,我们还需要有蛙卵呀。如果可以,我倒希望能种只小白兔或小哈巴狗,我不喜欢青蛙。

  看看哲学家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吧。

  每一位哲学家关注的领域是不同的,没有一位哲学家会企图探讨哲学的所有领域。因此,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们先要知道每一位哲学家的“课题”,这样就比较容易了解他的思想脉络。我想这种学习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即首先了解中心思想。

  我们从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开始说起,他们也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与变化。废话少说,解释的文字书上写有,在这里,我只列举哲学家的主要观点。

  泰利斯:所知的第一位哲学家,来自米雷特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

  安纳克西曼德:来自米雷斯特。认为世界并不是由一种物质造成的。世界只是他所谓的“无限定者”中无数个生生灭灭的世界之一。

  安那西梅尼斯:来自米雷斯特。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

  帕梅尼德斯:来自伊利亚。认为万物一直都存在的。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对世界有不正确的认识。

  赫拉克里特斯:来自小亚细亚。认为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世间事物是相对的。

  恩培窦可里斯:来自西西里。打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他称之为四个“根”,即土、气、火、水。

  按捺萨哥拉斯:主张大自然是有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

  这一课讲了很多,都是关于世界组成的.,哲学家思考着世界组成的问题。课上,并没有用枯燥的语言阐述每位哲学家的观点,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不过,我对于青蛙还是不感兴趣。

  下一课是关于徳谟克里斯特(来自爱情海北部海岸的阿布徳拉的小镇)的原子理论的,他是课上谈到的最后一位伟大的自然派哲学家,所以我放到一起写了。

  积木为何是世界上最奇妙的玩具。

  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玩积木,可以搭房子,摆各种样子之类的,不过,后来表弟表妹到我家搜刮了一通,我的积木也所剩无几了,现在基本上不见踪影。为什么说积木是世界上最奇妙的玩具呢?或许是因为它们可以组成各种形状吧。

  我们看看积木和哲学有什么联系吧。

  徳谟克里斯特认为自然界的转变不是应为任何事物真的有所“改变”。他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微笑的积木所组成,而每一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他把这些最小的单位称为原子。积木在某种情况下和原子相似,首先他们是不可分割的,其次它们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与尺寸,它们是硬而且不可渗透的。它们可以组成任何你想要得到的形状。

  由于相信物质的东西,因此我们称他为唯物论者。

  原子理论讲了很多,这里我就不一一概述了。不过,关于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介绍到此为止。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15

  《苏菲的世界》虽然是关乎哲学的发展历程,却不艰深难懂,它神秘而明畅,它清新而自然,这是人间的哲学,接地气的哲学。他以苏菲这个对世界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及对周围事物有敏锐观察的少女为中心,以那一封封不知来历的信件为线索,让我们与苏菲一起将世界这团混沌清明化,一起解开自然万物变化的谜底,一起思考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我对这本书的目录是印象深刻的。他的目录不是像《时间简史》中“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等纯粹学术性的标题,而是“伊甸园”、“魔术师的礼帽”、“少校的小木屋”、“花园宴会”这类趣味盎然的字眼儿。

  这些生动的字眼儿仿佛也将我带到了公元前,带到了雅典,带到了“苏菲的世界”中:我会在“伊甸园”中无所适从,我似乎也成了那待在兔毛深处溺于安乐而不愿再返回细毛顶端的人,我是否也是那些整日因“今天我的饭卡还剩多少钱?”“淘宝有什么优惠?”、“周末去不去市区?”而忧思难忘的人之一……

  苏菲说她从未如此努力的思考过,我岂非也是如此?以前,从小孩子的好奇心出发,看着身边走过的每一个行人,我也会冥想半日:我是谁?这世上怎么会有人?我们为什么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最终这些都只是以无答案的问号湮没在小孩子的心里罢了。

  但是十四岁的`苏菲“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即将进入社会的我自然也不能在以小孩子的心里对待问题,却还是要保留孩子那份天真好奇的童心、佛教有一句话:“要有初学者的心态”,也正是此理。

  先时,身边便有位好知乐知的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只是当时一直在备战高考,无心于此,对这书的印象也仅限于“一部介绍哲学的小说”、“一封封神秘的信”、“困惑于迷茫”,诸如此类。

  直至今日开始读了《苏菲的世界》后,这种神秘感、困惑感仍旧萦绕着我。

  譬如“席德是谁?”“艾伯特是何来历?”“苏菲真的看到了古代雅典城吗?”这些神秘的人物、场景贯穿了全文,让我们以一种探案式的阅读方式来品读此书。而更令人警惕的是哲学家们的主张与理论让我意识到当时课本中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苏菲的世界》虽说相较于正经八百的哲学史而言更显生动有趣,但若以一种绝对轻松的心态来阅读,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苏菲的世界》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哲学家们多思多想的思考、探究方式,这绝非胡思乱想,而是理性思考。

  正如帕梅尼德斯、苏格拉底、黑格尔、康德等哲学家们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正如我也应该让自己知道:我虽然不至于一无所有,但我确实所知甚少。

  但即使有这样的觉悟了,我也并非读书读得很专注的人。反之,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开学至今,读了村上春树的小说,读了蒋勋的演讲录,读了《牡丹亭与红楼梦》。但此时想来,似乎没有一本被我完全读透读懂,自己仿佛一直徘徊在似懂非懂的边缘,退不得也进不来。直至这本《苏菲的世界》,更不消说,进度与身边同道者相比,更是慢的可以。

  这像是一个迷局,也像是一个困局,我身在其中,脑子一团浆糊,思路不甚明晰,浑身像被蚕丝缠绕,脱身不得。时常又觉得舌苔上像是永远粘着酸苦的不明物,时常想就此将它们搁置一旁就罢了,可我偏偏又离不得它们。

  这些书不是电视剧。感兴趣的电视剧我可以看了开头直接跳转结局,于是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可是书呢,我知道了苏菲的困惑,我跟着她的心走,我想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我更想知晓那些自己无法立即得知的答案。我想知道的东西是那么多,我怎能不读下去?正因有了他们这些在旁人看来无聊的探讨与发问,我们今日才能生存在一个“可知”的世界里。

  我曾试想过,若非读书沙龙这个活动,也许会与此书无缘也未可知。我是如此庆幸,自己拿起了这本书。

  从此,我将在“雅典城”里行走,将在一个可知的世界里行走。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苏菲的世界好词好句11-11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9-06

【精选】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7-23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9-18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经典)07-30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9-25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9-05

(实用)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21

(精品)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