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方案>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时间:2024-04-08 09:02:51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共6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施方案[共6篇]

实施方案 篇1

  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实施方案提要:本学期学生会主要深入学校三项检查:宿舍、交通岗、校园各项纪律秩序,其他工作待逐步充实,各项检查标准同值周班检查要求一致。学生会除如下各部负责的常规工作以外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实施方案(试行)

  一、实施目的: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本学期推行在校团委、德育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教育管理,以实现学生“自信、自律、自主、自强”为目的,打造德育品牌,形成德育管理特色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特制定此方案。

  二、机构设置:

  1、工作指导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 全体班主任 校学生会主席

  2、学校构建以学生会为主的学生自主教育管理体系,团委、学生会下设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另外,下设三个年级自管会一个宿舍自管会,各班级以班委会、团支部为基础成立班级自管会,开展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工作。

  (1)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由学生会负责组织,德育处、团委具体指导,在校党总支、行政的支持下实施。

  (2)年级自管会由各班班长、团支书负责,在年级德育干事的指导和各班主任的支持下实施。

  (3)宿舍自管会,由各寝室长组成,负责各寝室纪律和卫生,在宿舍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实施。

  (4)班级自管会由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实行值日或值周班制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实施。

  三、实施过程和操作内容:

  (一)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委员会严格实行值周检查制度,实行“问责制”管理。

  由学生会主席负责,分六个固定组和一个抽查组进行值周,固定组在组长带领下负责对下属年级自管会、值周班、宿舍自管会、班级自管会一周的工作情况进行巡查、管理。机动组由学生会主席带队不定期在全校进行巡查、管理。学生会每组组长将周检查记录于周六上午上交团委,值周计划和总结于下一周周五前上交团委即可,团委、学生会主席、检查组长(部长)计算汇总检查结果后上交各学生年级自管会。

  (二)以年级自管会建设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学生自主化管理。

  在三个年级成立年级自主教育管理委员会,统一归属于学校学生会管理。年级自管会主要由班干对本班负责,要将各班级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班主任并予以解决。 各年级自管会(各年级自管会值周班学生)值日职责详细见值周班管理细则。

  (三)班级自管会由团支部、班委会组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依据下列意见制定本班级学生自主教育管理方案。

  1、各班要根据本班实际,结合学校规定制订符合班情的班级管理办法。

  班级管理办法应包括本班的规章、制度、计划、实施方案等,班级管理办法的制订必须遵循“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原则。必须由全班学生商量讨论制订并表决通过并能随着班级的发展而有修订措施。

  2、建立健全团支部、班委会。

  团支部设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 班委会设班长1人,副班长1人,学习、生活、纪律、体育、文艺委员各1人。班委会成员由班长、副班长、学习、生活、纪律、体育、文娱委员和团支部成员组成,科代表、小组长可以列席班委会议。班委会是班级事务的执行者、执行班级大会的决议和班主任布置的任务。班委会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且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任期目标及任期,班主任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工作方法培训。

  3、各班要设值周班长或值日班长。

  值周班长每周1人,协助班长搞好当周工作;值日班长每天1人,协助班长搞好当日工作。班主任要针对本班实际明确值周班长或值日班长职责,做好记录,做好评价。

  4、设立科代表、小组长。科代表除收发作业、搜集教情、学情信息外,还应协助科任教师负责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学科知识竞赛,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帮助后进生解答疑难问题。小组长主要负责本小组的事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问题解决流程:

  学习:不交作业-----学科代表------学习委员(统计督促)-----班长-----班主任

  纪律:迟到--------班长-------班主任 旷课--------班长-------班主任 请假--------班主任

  卫生:不值日、值日迟到、值日不彻底-------生活委员------班长-------班主任

  文艺:文艺活动-----文艺委员-------副班长-----班长------班主任

  体育:列队、做操、体育活动-----体育委员------副班长-----班长及班主任

  6、各班要对违纪的学生制定相应合理的处罚制度。

  7、监督流程:自我监督——同桌监督——小组监督——班干部监督—班主任监督。

  四、评价机制:

  1、分工协作,加强领导。由组长校长z 副校长z全面负责,副组长德育处主任z、副主任z、z、 团委书记z校学生会主席分工负责,各年级德育干事负责各年级学生工作,具体工作以年级和班级为单位负责实施。

  2、指导小组不定期深入到班级检查学生常规行为。

  3、在学生干部监督管理过程中,如遇到不接受管理的同学,有权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较严重者,工作指导领导小组,给予校纪处分通报

  更多精品来源自 财务

  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实施方案提要:本学期学生会主要深入学校三项检查:宿舍、交通岗、校园各项纪律秩序,其他工作待逐步充实,各项检查标准同值周班检查要求一致。学生会除如下各部负责的常规工作以外

  更多精品大家对寝室管理方面的意见,协助舍务老师开展好安全、卫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好“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生活部要定期召开各班生活委员会议收集、听取大家对寝室管理方面的意见。协助德育处、总务处、团委分配好校园劳动、志愿者公益劳动等任务并监督检查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统筹划分安排好突击性和临时性的劳动、卫生任务,包括卫生死角的清除、校园的平整、拔草、花草树木的'维护保养等。

  间操教室卫生检查,早、中、晚抽查。午休纪律(大声喧哗、听音乐等影响休息的、就寝人数、走廊秩序和卫生、吸烟、打扑克、下象棋等不文明行为),午休时间12:40-14:00分。

  宣传部工作安排

  工作职责为:及时宣传时事新闻、校内新闻,报道校园文化生活,抓好广播站、大邑中学网站、文学社、办好校报,指导、检查各班墙报等工作。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校园文化节,定期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汇演、联欢晚会等,丰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情操。

  主席、副主席工作安排

  学生会主席负责主持学生会日常工作,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

  1、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各部工作情况,协调各部关系,及时解决各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定期召开学生会干部会议,安排、布置各部工作;

  3、安排学生会成员的工作,监督和检查学生会成员一周工作情况的统计、总结、评比;

  4、及时向主管校长及团委、德育处汇报学生会工作情况,传达学校指示精神;

  5、召开各班主要干部会议,了解学生意见、要求和思想动向;

  6、在德育处、团委的领导下抓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六、学生会值周检查分工表

  校学生会主席抽查、主席与各组组长统计周检查情况,画线第一人为每组负责人。每组组长负责安排交通岗具体检查人员,周一至周六每天两人,时间为11:45—12:00

  第一组:(2、8、14、20周)

  第二组:(3、9、15周)

  第三组:(4、10、16周)

  第四组:(5、11、17周)

  第五组:(6、12、18周)

  第六组:(7、13、19周)

  注:

  1、学生会每周检查组组长负责书写组值周计划和总结;监督本组做好周检查详细记录,每人每周检查都要书写值周总结。

  2、学生会主席、各组组长(各部长)检查学生会值日人员工作是否到岗到位,计算核对检查结果(具体分值计算),做好值班记录,以便于学生会所有值日人员的考核。

  3、学生会主席和各组组长(各部长)必须督促所有值日人员公平公正完成分配任务,及时提醒和纠正所有值日人员的工作。若遇问题应及时向团委、德育处求助和汇报,不得延误。

  4、学生会主席和各组组长(各部长)负责团委(学生会)办公室的清理卫生工作。

  5、团委(学生会)办公室的钥匙由学生会主席掌管,未经团委批准不得私自配制或转借他人、配制、使用。

实施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在全区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集中教育活动的要求,根据县教育局党委的安排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和特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反分裂斗争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稳定是新疆的大局,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前提。维护政治稳定在任何时候都是教育战线的头等大事。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依然复杂严峻,为了有效遏制民族分裂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破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再教育,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自治州教育局全面部署,我校认真落实文件精神,通过开展反分裂斗争集中教育,使我校教职工把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提高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加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集中教育活动。广大教职工要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清“san股势力”的本质和危害性,确保学校的一块净土,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边疆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任务目标

  (一)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通过集中教育活动使我校党支部核心领导地位进一步确立,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党执政的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对社会发展稳定的驾驭能力进一步提高,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使广大党员的政治觉悟进一步提高,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明显增强,在反分裂反渗透斗争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二)教职工思想认识更加统一。

  通过集中教育,使广大教职工对“san股势力”的反动本质以及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性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对“san股势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使党员干部时刻认识新疆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不断增强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旗帜更加鲜明,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在反分裂反渗透斗争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维护学校稳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使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进一步认清“san股势力”的危害性和丑恶面目,提高自觉抵御各种反动思想渗透的能力。

  (三)学校办学阵地进一步巩固。

  通过集中教育活动,使“san股势力”的累累罪行和罪恶阴谋被声讨,一些影响电大政治稳定的隐患被查摆出来,一些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得以有效解决,“san股势力”的分裂破坏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渗透得到有效遏制和打击,学校育

  人环境进一步净化。

  (四)维护学校稳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通过集中教育活动,我校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员参与、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抓稳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电大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三、具体做法及要求

  (一)加强党的领导,夯实思想基础。

  学校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始终做到政治上坚强。党支部成员要走在反分裂斗争的前列,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不断地把学校的反分裂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二)加强阵地建设,做到“守土有责”。

  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用科学理论、先进文化占领教育阵地。在再教育活动中要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要严格校纪校规,加强管理,依法依规坚决查处敌对势力境内外“san股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绝不姑息。

  (三)教育与处置并重,纯洁教师队伍。

  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和“五观”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坚定政治立场;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要坚决杜绝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歪曲新疆历史、攻击社会现实的非法

  言论进入课堂。

  (四)以教育促建设,加强党建工作。

  我校党支部要以这次集中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在党建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认真分析,深刻反思,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

  (五)团结各族师生,筑起铜墙铁壁。

  我校要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依靠师生员工,筑起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

  巴音库鲁提乡小学德育处

  20xx年9月2日

实施方案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细则》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在全镇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以建设“富裕、生态、文明、美丽新”为目标,结合自然资源实际,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集中打造山区生态旅游区和中部特色种植养殖区。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集中力量开展退耕还林。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果为主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我镇计划自20xx年开始利用3—5年的时间全力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造山区林果生产特色镇和生态旅游镇。计划按地势相对集中实施“退耕还林”不少于3000亩。20xx年先行选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村进行试点,实施“退耕还林”不少于800亩。

  二、建设模式

  一是资金扶持,政府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补助。对新种植连片不少于十亩的经济林,每亩补助200元(县、镇分别补助100元)。二是信贷支持,以“村级信用联盟”的运作形式,对“退耕还林”农户(公司)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三是技术指导,“退耕还林”区域按每500-1000亩公开选聘一名林果技术员,镇财政每年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从县林业部门聘请一名林果科技顾问,负责“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建设和技术指导。四是设施配套,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向“退耕还林”区域配套,整合水利、交通、农业、国土、林业、供电等部门资源,集中投向“退耕还林”区域,切实解决果树浇水、用电、运输等问题。

  三、工作步骤

  (一)全面准备阶段(20xx年12月至20xx年2月)

  1、全面调查摸底。对我镇平整耕地、山坡地、园地、、荒山、荒沟、荒坡、荒滩、村内空闲地进行全面摸底,根据土地情况拟定规划方案。

  2、广泛宣传发动。召开全镇退耕还林动员大会,各村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加强对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的学习培训,采取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和政策,让群众明白退耕还林的政策和办法,自觉参与到退耕还林行动中来。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3月至20xx年4月)

  全面启动实施。20xx年3月-20xx年4月,完成本年度退耕还林800亩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5月)

  1、检查验收。20xx年5月,镇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组织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完成后上报县退耕还林指挥部办公室。

  2、落实管护责任。以村为单位,建立健全退耕还林管护制度、成立管护组织、落实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职责,全面搞好管护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长任组长的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林业站,具体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调度、督促指导和跟踪考核。

  (二)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广泛凝聚合力。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退耕还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和工作职责,从调查摸底、宣传动员、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督促检查、监督把关、总结验收等过程都要全程参与。镇林业站是退耕还林第一线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者,要充分发挥群众、造林大户、林果企业、林果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在退耕还林发展特色林果生产中的主体作用。

  (三)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规范管理。建立调度通报制度,明确工作进度和质量调度人员,实行重点时段10天一报送和其他时期半月一报送、一月一汇总,按时对各阶段情况进行统计调度,准确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将退耕还林工作纳入监督范围,对苗木培育、资金使用与管理、干部履职作为等情况加强监督,对侵占、截留、滞留、转移和挪用资金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利用各校的教学资源,改变迭亩龙小学教师教学现状,开展同伴合作、互动教学研究的状况,创设一个教师间群体交流合作的平台,经迭亩龙小学、三租邑小学、那刀小学教研组结合各校教学实际商讨后,由中心校决定,根据三校教研工作计划,围绕镇中心校教研活动后将联片教研模式深入开展,促进课改发展,合作分享,共同成长,开辟一条富有村小特色的教研路子,特制定本方案。

  二、联校教研目标

  1、在联动教研中,通过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交流、讨论等形式,引导教师在主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理念,技能和经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以此改进、加强和完善村小教学研究工作,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新的良好机制。 目的:形成富有特色的村小教研形式。

  2、通过研讨结合教学理念进行分析比较教学行为,改进提高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有效性。

  目的:形成主要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3、侧重教师的教研需要,通过组织讲座、上课等方式,让全镇在近三年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献课,于此同时,根据各校教研情况培养一批比赛型的年轻教师。

  目的:通过校际资源共享,以点带面将好的讲学经验进行推广。

  三、活动主题

  交流教学经验,执行新课标,运用新理念,推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多校联办的教研形式,探讨普遍适用于农村小学的教学模式。

  四、参会人员:牛街镇中心小学有关领导和迭亩龙小学、三租邑小学、那刀小学全体教师。

  四、活动内容:

  1、牛街镇中心小学领导讲话。

  2、牛街镇迭亩龙小学领导讲话。

  3、语文、数学、英语授课教师,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进行授课、课后反思。

  4、参会教师集中讨论、经验交流。

  5、会议总结。

  五、活动程序:执教者上课(看课)→执教者根据自己的教

  学过程进行反思→听课老师集体评课→有关领导讲话→总结。

  六、具体工作安排

  1、时间和活动:

  20xx年11月 23— 24 日,(说明:23日下午2:00—5:00在办公室报到, 24日进行教学研讨活动。)

  24日上午 8:00—8:40 第一节(语文)

  8:50—9:30 第二节(数学)

  9:40—10:20 第三节(英语)

  下午 2:00—5:00 交流:紧紧围绕本次主题进行交流

  (1)语文科:戴 伟组织交流并作好记录(四年级教室)

  (2)数学科:白和才组织交流并作好记录(四年级教室)

  (3)英语组 李 平组织交流并作好记录(四年级教室)

  (4) 全体集中讨论、交流、总结

  4、会场布置:含会标、主席台及桌凳摆设、会场用水等。

  会标:何永明、李学文

  讲台:白恒国、白安荣、李文杰、马清华、

  会场用水:白 熙、李 平

  5、后勤工作(食、宿):白街学、白 熙、何荣华、马清华、李荣林

  6、安全保卫组:组长:杨朝忠 副组长:何有亮

  成员:白街学、白恒国、李文杰、白安荣、

  何永明、李学文

  此项工作具体由副组长组织各位成员落实,有涉及师生和学校等安全方面的情况随时向组长汇报,并正确处理好,以保证此

  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顺利进行和结束。

  7、就餐地点及时间:牛街镇迭亩龙小学学生食堂 (上午:11:40,下午:5:00)

实施方案 篇5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的精神和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提高全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质量,全面提高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特制定《辽宁省中小学体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体育质量提升工程》)。

  一、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因此,启动并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开足体育课时,上好体育课,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

  (二)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小学体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提升中小学体育质量,是促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是提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增强学生体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渠道。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基本的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目标

  通过《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推进我省广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到20xx年: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体育骨干教师团队,打造200个优秀体育教研组和120名体育教学名师;在省、市教研中心评选的`体育优秀课或市级体育精品课基础上,评选表彰200节省级体育精品课、构建示范性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库,搭建有利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广泛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使85%以上的中小学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评选400所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先进学校;创建30个辽宁省中小学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示范县区,推动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区域性的普及与提高;大力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辽宁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实施项目

  1.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项目

  (1)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健全体育教师培训、考核制度,促进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发展;通过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建设一支具有高尚师德,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师队伍。每年对100名体育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一次省级培训,培养省级体育学科带头人,并通过逐级考核推荐每年评选出30名优秀体育教学名师,充分展示他们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利用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意识,带动我省体育教师的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

  (2)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城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均衡发展。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难点问题,在促进城乡体育教师互动交流中,实现体育教学均衡化发展。每年组织一次省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入基层学校,尤其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上一周体育课,同时对当地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水平薄弱问题。

  (3)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形势,定期举办体育教学现场观摩会、研讨交流会、外出考察学习,开拓体育教师与教研视野,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经验与我省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质量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

  2.体育精品课建设项目

  (1)加强三级课程管理,学校要按照省教研中心下发的《辽宁省中小学校体育学科教学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引导广大体育教师认真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法,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密度,打造有效课堂,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挖掘具有特色与实效的校本课程,聚集优秀的运动项目,使之成为学校课程中的教材,并发挥教师教育潜能,拓展教学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省、市教研部门评选体育教学优秀课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精品课建设。从20xx年开始,省教育厅每年有计划地设计评选50节省级体育教学精品课,并将其录制光盘或存入辽宁省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库,或通过远程教育网为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引领和借鉴。

  3.体育教学科研促进项目

  (1)组建辽宁省中小学体育学科专家指导团队,发挥辽宁省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为体育教学改革出谋划策;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验研究,定期举办科学研究方法培训和科研报告会;设立区域性的学校体育科研专题,争取国家重点学校体育科研项目。

  (2)逐步完善各级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加强教师个体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全面提高本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发挥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功能,使其在加强教学研究,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中发挥积极作用,使教师群体成为研究型的团队。在各市、县(区)评选优秀体育教研组的基础上,从20xx年开始,省教育厅每年建设50个省级优秀体育教研组。

  (3)设立体育学科专项科研资助资金,对获得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的团队和个人提供资助和奖励。

  4.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推进项目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和《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面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精神,在广泛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各市、县(区)的逐级评比推荐,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省教育厅每年评估表彰100所省级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先进学校。

  5.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示范县(区)创建项目

  为大面积推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推动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区域性的普及与提高,辽宁省教育厅将于20xx年制定下发评估考核标准,从20xx年起到20xx年,通过辽宁省体育艺术专项督导,每年评选表彰10个省级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示范县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要建立中小学《体育质量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监管,指导日常学校体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质量提升工程》落到实处。

  2.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加大学校体育专项督导检查和指导工作力度;坚持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落实好大课间及冬季长跑等常态工作,抓好各类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生活;逐步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和普通高中体育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办法,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体育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将课堂教学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测试相结合,定期公布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并将体育成绩、体质状况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毕业或升学的参考依据之一。

  (三)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各地要建立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保障《质量提升工程》顺利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人事和体育部门的支持,结合双高普九的实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不断加大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配齐体育器材设备,确保体育教学、科研、培训、交流等各项经费的落实,满足教学和活动需要。同时,加强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环境。

实施方案 篇6

  摘要:为了切实保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通过几年不断的实践证明了,我院学生参加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普遍高于全市其他高职类院校,20xx年的合格率更是排在全市49所高校第一位。该文就课程安排、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实践谈些体会。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上海市

  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从高职类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来讲,通过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是为学生对将来的学习打下计算机技能的基础,考证通过率是衡量教学成果的标准之一。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同时把提高考证通过率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1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

  我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差异性很大,这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理论知识薄弱,office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基本技能不高,距离计算机应用教学目标差距较大,因此教学任务很繁重。

  2课程建设的实施

  2.1改革学期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新标准

  在综合考虑了课程学习目标、学生现状以及设备资源等问题后,对120课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安排为:44+64+12课时,分别在三个学期进行。明确了教学目标:把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对学生的应知要求;把office软件操作、网页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技能作为对学生的应会要求。

  2.2围绕任务组织教学,完善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确定了学什么,接下来的教学方案设计则是解决怎么学、如何教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小的实体案例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设计教学任务时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有些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模仿学习,重在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有些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检查指导,重在熟练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些任务是开放性的创新任务,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程都在机房进行教学,实现了更加充分的实践教学,边讲边练、边学边做,有利于实现双向互动。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利用广播功能,教师把授课内容与操作步骤实时传送到每台学生电脑的屏幕上,清晰直观,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利用监控功能,则可以观察到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利用录屏软件将实例的整个操作过程完整清晰的录制下来,使学生在自己操练时可以重复观看;利用文件传输和作业提交等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师生交互,提高了教学效果。针对部分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差的问题,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学校专门安排班,使那些零基础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以便他们跟上课堂教学水平。在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参与全校性的技能比武,如平面设计、动画设计,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加灵活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里的这些操作软件。在第三学期,除了正常的12学时的课程外,为了不影响其他课程的`排课,老师们牺牲课后时间,留下来为学生开放机房安排课后辅导,每班每周有一次课外上机时间,在参加市统考前每班能有4次课外上机练习,每次2小时。这些措施对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保障与促进作用。

  2.3设计与开发教学资源

  2.3.1选取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及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选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同时补充自编的上机习题集一本。

  2.3.2制作课件

  通过多年的授课实践,通过集体备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案、课件,所有课件均由题目、素材、样张、操作视频组成。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考试环境,在平时上课时,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案例转成电子版教案,让学生一边看电子教案,一边做实验操作。

  2.3.3开发试题库与学生练习软件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不仅有操作部分还有理论部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题的知识,我们开发了web版的理论题考试系统和单机版的试题库,让学生能够随时练习和自测。

  2.4建立相对公平的考核机制

  2.4.1严抓平时成绩,合理组合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由出勤、纪律分与练习、测试分组成,每次上课老师都需要点名,每次课结束都需要学生提交当天的作业计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中还有一部分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学生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40%)、期中考试(10%)和期末考试(50%)成绩三部分组成,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45分以下的,总评直接定为不及格。

  2.4.2坚持教考分离、交叉阅卷的考核模式

  统一出卷:由任课老师轮流出每年的期末试卷,每年由4-5位老师组成一个出卷小组,每位老师出同类型的试题12份,然后由组长将试卷再重新编排。这样能够确保12份试卷在难度上相对统一。规范考场:每个机房作为考场时,安排25-30人一个考场,以确保学生之间相互隔离,考前30分钟监考人员到场做好考前准备:开机、发放本场考试试卷、控制学生机。考场中都安排一名担任该门课的老师在场参加监考,以便回答学生合理问题、解决试卷错误或电脑故障。考试结束要做好相应记录并备份数据,整理上传学生考试数据,最后清理每台电脑上的本场考试的数据,为下场考试做准备。交叉阅卷:每位任课老师在考试结束以后都将按照规定拿到非自己班级的学生数据,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阅卷,并将成绩交给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完成最后的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录入并打印,再完成试卷分析表,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做出一个整体评价。这些试卷分析和成绩统计信息会公布给所有任课老师和相关班级的班主任,通过这些信息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在后续课程里加以强化训练。

  3总结

  在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中,运用了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深化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考核评价方案,编写配套的教案、学习资料、试题库,编制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教风与学风相互促进,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保证了学生在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在20xx年度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全市49所)合格率排名第一,以下是近几年我院与全市高校的数据比较: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老师在课程上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也离不开学院领导的支持、教务部门的协作、各班辅导员的配合。社会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技术技能的要求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必然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必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于平.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教育与职业,20xx(21).

  [3]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20xx年度考试评价报告.上海市教委考试院,20xx.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施方案【精选】01-24

(精选)实施方案02-13

实施方案(经典)12-28

【经典】实施方案09-12

实施方案(精选)09-15

[经典]实施方案09-04

实施方案[精选]09-10

[精选]实施方案09-20

实施方案04-02

实施方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