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方案>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4-04-01 08:30:02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篇1

  活动内容:

  露水蘑菇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喜欢吃蔬菜。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从不爱吃蔬菜到样样蔬菜都爱吃的转变过程。

  活动准备

  1.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2.小兔一只。

  3.故事磁带,挂图第16号。

  4.对露水有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招待小客人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

  2.怎样招待朋友?

  3.我们班里有这么多的蔬菜我们就给小兔子吃点蔬菜好吗?

  4.你们愿意来招待小兔吗?教师拿出任意一种蔬菜,老师和幼儿一起说:我给你吃XX。小兔表演什么菜都不爱吃。

  5.它为什么不爱吃?

  6.如果不吃蔬菜身体会怎样?

  7.教师小结:每一样蔬菜有不同的`营养,如:多吃胡萝卜对我们的眼睛有好处;多吃菠菜、芹菜能补血;多吃大蒜能消灭身体里的细菌;多吃青菜、白菜、包菜能帮助消化。多吃蔬菜有那么多的好处,你们愿意多吃蔬菜吗?

  8.你喜欢小兔这个样子吗?为什么?

  二、幼儿欣赏故事,初步熟悉故事情节。

  1.兔爸爸、兔妈妈看到不爱吃蔬菜的兔宝宝,心里很着急,请你们帮他们出出主意,你有什么办法让小兔爱吃蔬菜?

  2.幼儿自由讨论。

  3.幼儿交流。

  4.兔爸爸到底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听老师讲。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

  5.爸爸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8.为什么原来不爱吃的蔬菜,现在小兔都爱吃了呢?仅仅是因为上面有露水了吗?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故事。

  三、看挂图完整欣赏故事,理解小兔的转变过程。

  1.欣赏故事

  2.兔爸爸带小兔做了哪些事?

  3.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样?

  4.为什么小兔原来不爱吃的菜现在变得真香、真好吃了呢? 原来是因为小兔参加了劳动,一劳动肚子很快就饿了,所以它觉得原来的那些菜味道特别香,所以都喜欢吃了。

  5.游戏时,我们再去喂喂小兔吃饭,好吗?

  四、联系自己的实际,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这个道理。

  1.你有不爱吃的蔬菜吗?

  2.等会儿老师也带你们去劳动,劳动结束后我们在吃饭时也一定会觉得所有的蔬菜都好吃的对吗?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

  2、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执笔写字的姿势。

  3、会说“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

  小朋友,你们天天背上书包到学校里来学习,老师天天教你们学本领,教你们识字、写字、读书、做数学题、唱歌、画画。可是有的小朋友学得很好,有的学得不太好,这是为什么?

  小结:对!主要是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

  二、 上课要专心听讲。

  1、指导看图。说说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丁丁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

  冬冬看见了,她是怎么说的?(仔细看图,看出冬冬的动作,想象会说什么话)

  2、学习说话。

  上课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这句话要大面积训练,做到人人会讲。

  3、学习儿歌。

  请小朋友说说怎么样才叫专心听讲呢?(鼓励小朋友大胆、自由地说)

  专心听讲:眼睛看老师,耳朵仔细听,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

  4、 我们班上哪些同学做到了上课专心听讲?(表扬好学生,可发小红花)

  三、 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

  1、看图,学习坐、立、举手的姿势。

  (1)坐。

  看图学习坐的样子,教师检查哪些小朋友坐得好。(检查)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坐给大家看看。

  (2)立。

  上课了要起立向老师问好,回答老师问题也要起立。立要直,而且动作要轻快。

  练习上课铃响:学生起立,师生问好,坐下的动作。

  (3)发言要举手。

  发言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站起来说话。听懂老师话的请举手。(检查举手动作)

  2、课中操。

  叮铃铃,上课了,

  坐端正,专心听,

  要发言,先举手,

  课堂纪律要遵守。

  3、看图,学习读书、写字和执笔的姿势。

  (1) 读书。

  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像图上的小朋友一样,把书拿起来,斜放在桌面上,成30——40度角度。

  模仿读书的动作,教师巡视检查。

  (2) 写字。

  眼离桌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边一拳。(跟着说,边说边检查自己动作)

  (3) 执笔。

  教师示范执笔姿势,边说边和图对照。

  仔细讲解,边讲边带学生执笔。结合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训练,让学生学写丶、一、丨、丿、乀等基本笔画。(教师巡回,逐个纠正)

  四、带学生参观高年级同学是怎样上课的,着重看他们的课堂纪律以及正确的读写姿势。

设计方案 篇3

  年末了,局长打算搞一次慰问活动,慰问对象是东城区敬老院。

  办公室主任小林负责制定慰问方案。他觉得慰问是件并不复杂的事,无非是带些慰问品过去,和老人们嘘寒问暖一番而已。

  于是第二天,他向局长汇报方案:“我打算买些米面油肉,共需约20xx元。”

  “完了?”局长问。

  “这,还有……”小林支吾着,不知慰问还有什么文章可做。

  局长意味深长地说:“你想得不全面,回去重新制定方案。”

  两天后,小林再次敲开局长室的门:“局长,我们既要给他们送去慰问品,也要带去精神方面的抚慰,所以我筹集了一批医疗保健和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

  “你说完了没有?”局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慰问路线没做安排,另外,全局中层以上干部都要参加,你要考虑全面。”

  听完局长的'话,小林有些发蒙,局长两次强调考虑全面,到底是什么全面呢?

  带着这些疑问,小林考虑了两天,也没理出个头绪。办公室资深科员老何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问他怎么了。小林就把自己的疑惑对他讲了,老何呵呵一笑,说了自己的方案。听完老何的话,小林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当晚,小林重新制定了慰问方案。

  第二天,小林敲开局长室的门,把打印好的方案请局长过目。

  局长接过纸张,只见上面写着:

  早7点: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到单位门前集合,统一乘中巴出发:

  8点:到热带植物馆;

  10点:到欧陆风情园;

  12点:到金京大酒店;

  下午2点:到3D影院;

  下午3点:到民族大剧院;

  下午4点:到东城敬老院。

  局长站起身,看了眼窗外马路对面的东城敬老院,拿起笔在方案上签了两个字:同意。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能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设计理念: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了解作者和诗的大意,让学生体会诗歌描绘的'情景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诗歌方面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媒体运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

  默读第九课课文《推敲》,了解贾岛“推敲”的故事及其生平。 板书:唐〃贾岛

  小结: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二、读题、释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讨论:寻?隐者?遇?

  3、想想题目的意思。

  4、引导质疑。

  三、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松下?童子?只?深?不知处?

  4、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大意。提问,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

  5、背一背。

  四、观看投影,练习对话,体会感情

  1、出示答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想问句,同桌练习。

  3、观看投影图片,练习对话。

  4、体会作者感情变化。

  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五、总结全诗,背诵感悟

  1、总结:这首诗采用问答体,一问一答,寓问于答。是通过寻访者(贾岛)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应的回答写的,这三次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语言朴实自然,读来却令人寻味。

  2、有感情的背诵《寻隐者不遇》,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六、补充阅读

  贾岛《题诗后》

  七、作业

  1、填诗,练字

  寻( )者不遇

  ( )下问童子,

  言师采( )去。

  只在此山中,

  云( )不知处。

  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

  八、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动一动

  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

  2、听一听,看一看

  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

  (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

  3、演一演、唱一唱

  师:(播放《小树长高了》。)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

  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

  二、引导掌握

  1、听一听

  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

  (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2、哼一哼

  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

  (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设计方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钟面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出示第100页图(二)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4)计量一节课的时间应用到什么计量单位?

  2.揭示课题

  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习长度单位

  (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 )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 )作单位。

  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②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谁作单位?

  ③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

  ④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及时练习。

  ①填一填:(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③画一画:(出示下面的题目。)

  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②学生作业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判断方法。

  ③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3)及时巩固

  ①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

  ②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3.复习认识时间

  (1)出示一个钟面,从钟面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识?

  ①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②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2)及时练习

  ①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3时、9时)

  ②写一写: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教材第101页的第3题)

  ③拨一拨: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

  4:00 7:00 6:50 10:20

  【设计意图】在复习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时,没有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写一写、拨一拨” 等操作活动中,经历复习知识的全过程,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选择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动手测量,最后全班交流。

  3.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注意角的顶点是给定的)

  4.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指定学生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的

  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朗读、背诵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巢 应和hè 酝酿yùnniàng 晕yùn

  第一节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

  四、讲读体会: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第二段:绘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学生看外语课发的《Lookand say)里第140幅“hill”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水涨Zhǎng

  “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背诵第2节。

  (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春》》。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革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草好,人欢乐。

  朗读、背诵。

  (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

  眨zhǎ

  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朗读背诵。

  (5)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怎么写的呢?

  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基扶我过桥东。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棗叫朋反,引伙伴,短笛的嘹亮。

  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喷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

  朗读。

  (6)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

  “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朗读第6节,开展想象。

  “绿得发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全安石的《书湖明先生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两山排阈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

  (7)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时间。

  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8)小结:

  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幼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3.第三段:颂春。

  (1)朗读8、9、10节。

  (2)在给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五、作业:

  1.诵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体会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

  2. 下周去长风公园春游,仔细观察春景,领略大好春光,写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题。

  板书设计

  总写一切

  山、水、太阳的脸(远)

  草:钻、嫩、绿、满、软绵绵

  花:开满,红、粉.白、甜味儿(树上、花间、地上)

  绘春分写风:抚摸、酝酿

  雨:细、密

  人:赶趟儿

  颂春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精选)07-24

设计方案(精选)07-24

设计方案(经典)07-22

设计方案07-20

设计方案【经典】07-21

[经典]设计方案07-25

设计方案12-29

设计方案12-30

设计方案12-31

设计方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