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方案>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时间:2024-02-12 09:56:20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精选)实施方案6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实施方案6篇

实施方案 篇1

  一、总体规划

  (一)建设规模

  从20xx年起,用二年时间,重点建设1000亩花卉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并逐渐沿南北环路沿线辐射和带动其它村、镇发展。到20xx年建成花卉生产经营企业达100家以上,花卉生产规模达5000亩以上的南北环线花卉产业经济带,实现以花卉产业为主导产业,配合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基本实现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和专业化、基础设施配套化、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花卉产业总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3000万元以上,带动餐饮、旅游、休闲、娱乐、房地产开发等产业收入,实现年收入1亿元以上,利润3500万元以上,花卉经济带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都市农业基本形成。

  (二)区域布局

  以长土镇黄桷村为核心区,沿南北环路沿线辐射和带动其它村镇。

  二、核心区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

  黄桷村地处贡井、沿滩、大安三区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且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水利条件好,规划区周围无污染源,空气质量佳,是生态型花卉生产及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区域。该村有9个村民组,总人口1789人,总农户数601户,耕地面积117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750元;

  有未硬化村道5公里;有提灌站1座,总装机容量45千瓦,渠道总长2公里,山平塘16口,面积50亩,总容量3万立方米,旭水河从核心区穿过。目前,已有广交园艺、静丰园艺等近30家有一定规模、档次和特色的花卉企业入驻,休闲观光旅游也具相当规模,人气十分旺盛,效益显著。到20xx年,长土镇已有花卉栽培面积达640余亩,全区达1000余亩。

  (二)建设内容

  示范基地将融花卉生产、加工、市场交易、科技信息交流与博览、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围绕增收、保障、益民三大工程和花卉市场开展建设,实现以花卉产业为主体,花卉市场为载体,结合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塑造都市农业。

  1、增收工程

  以企业为载体,市场为导向,相对集中成片打造1000亩花卉生产基地,推行标准化和定单生产。产业内部近期以园林绿化产品为主,重点发展盆栽花卉,远期形成以盆栽花卉为主,园林绿化和鲜切化结合的'花卉产业。依托花卉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观光、休闲、娱乐环境建设,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和政府增税,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2、保障工程

  本着让业主“愿进来、留得住、能发财”的原则,除落实相关的扶持政策外,以政府投入为主,重点建设完善水利、道路、排污等公益性基础配套设施。

  道路:依托现有的南环路和伍富路为主路,根据总体规划布局建设与主路相连的硬化干道5公里,农民和生产基地硬化便道20公里,使花卉企业和农户经济园连通大市场。

  水利:依托旭水河和现有的一个村级提灌站改造增容,建立输水主管网2公里,改造渠道2公里;建立为解决农民和花卉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并作为景点配置的蓄水池20口,每口不低于250立方米;在花卉生产基地全面实施节水灌溉工程。

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成立学校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何飞胜

  副组长:杨丽华、黄利民

  成员:廖延安、欧美英、李玉玲、张荣英、张家贵、陈铮、杨剑文、邱煜婷、陈月英、江艳、林华、杨秋娟、兰卫芳、陈海玲

  三、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操,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原则

  1、参与性原则:大众参与,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如:

  六、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

  利用部分时间诵读经典。

  2、语文课前3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3、课后

  (1)每周第四节学校安排的读书时间。

  (2)班主任或家长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七、活动方法

  1、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朝会课、读报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2、语文阅读课。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学科整合。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研究课:诗配画。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3、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组织学校的各种文艺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4、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八、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要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以班级为点,以年级为线,以学校为面;以个人为根,以集体学习为干,以校园活动为叶;以开创风气为主,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现经典内容,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激励人生,演绎时代精神。

  4、学校将制定经典诵读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此纳入对学生的个体思想品德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创造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前提,是整个教育的前提。关注教师阅读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以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相关精神为指导,我校在20xx年暑假开展以“共读一本书” 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使全体教师在阅读中进行素养的积淀、思维的碰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

  二、活动目的

  1。教师通过读书活动,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通过读书活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3。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构建书香校园,加深文化积淀,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

  三、活动对象

  学校全体在职教师

  四、阅读内容

  《我不做教书匠》

  五、活动安排 :

  1、时间安排:

  7月7日————7月9日每位教师自订一份假期读书计划。

  7月10日————8月31日阅读书目《我不做教书匠》。

  2、读书要求:

  (1)潜心阅读,留存读书痕迹。 认真在书上做批注,坚持记读书笔记。

  (2)每天指定一位教师朗读书中中的一个片段,并上传到太和三小微信公众平台。

实施方案 篇4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防控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

  到20xx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xx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xx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二、各相关方面的行动

  (一)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体育冬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课外培训,杜绝盲目参加培训。坚决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不问兴趣、跟风报班。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不让孩子在走路时、吃饭时、床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注意关注孩子视力异常的迹象,了解到孩子出现需要坐到课堂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尽量到眼科医疗机构验光或采取其他矫治措施,避免因不正确的验光配镜导致近视加重。经常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根据相应标准选购和使用照明产品。

  (二)学校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加强考试管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各种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改善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

  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中小学校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教师要督促学生读书写字时身体坐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和教师要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小学要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进行警示教育,为其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和保健处方,及时告知家长带学生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报告和统计分析,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

  加强视力健康管理。建立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教师)、学生视力保护委员和志愿者等学生代表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园文化。加强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积极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

  禁止幼儿园“小学化”。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视生活和游戏对3—6岁儿童成长的价值,严禁“小学化”教学。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结合地区、季节、学龄阶段特点,为儿童提供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促进视力保护。

  (三)医疗卫生机构

  建立视力档案。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发现、早干预,20xx年起,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在检查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并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在学校配合下,认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后,及时更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规范诊断治疗。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认真落实《近视防治指南》等诊疗规范,不断提高眼健康服务能力。根据儿童青少年视觉症状,进行科学验光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按照诊疗规范进行规范矫治。叮嘱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应遵从医嘱进行随诊,以便及时调整采用适宜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患者,应充分告知疾病的危害,提醒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降低并发症的危害。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治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积极开展近视防治相关研究,加强防治近视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的作用,制定实施中西医一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

  加强健康教育。针对人们缺乏近视防治知识、对近视危害健康严重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发挥眼科、视光学、疾病防控、中医药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作用,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宣传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视力健康科普知识。加强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健康指导和服务。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四)学生

  强化健康意识。每个学生都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养成健康习惯。自觉遵守学校近视防控的各项要求,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培养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五)有关部门

  教育部。加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成立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等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强化示范引领。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发展制度和体系,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加快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聚焦“教”(教会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练”(经常性课余训练和常规性体育作业)“赛”(广泛开展班级、年级和跨校体育竞赛活动),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园体育项目建设。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等机构建设,按照标准和要求强化人员和设备配备。鼓励高校特别是医学高校开设眼视光、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专门人才,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相关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国学校校医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情况专项督导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坚决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每年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电子产品等达标情况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面加强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会同教育部组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卫生健康、教育、体育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20xx年底前,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强制性标准,适用对象为儿童青少年的教材、教辅、报刊及其他印刷品、出版物等的字体、纸张要有利于保护视力。卫生健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采光和照明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教室(教学场所)以“双随机”(随机抽取卫生监督人员,随机抽取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方式进行抽检、记录并公布。

  体育总局。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各类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冬夏令营、训练营和体育赛事等,吸引儿童青少年广泛参加体育运动,动员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指导。持续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

  财政部。合理安排投入,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完善中小学和高校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政策。

  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推广近视防治知识。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都要关心、支持、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

  三、加强考核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措施的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国务院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评议考核办法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总局制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核实各地20xx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基础上,从20xx年起,每年开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实施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引导科任教师树立人人都“负有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的思想,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身心、全员育人的工作网络和格局,现就进一步强化德育教育,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进一步加强我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把学生放在德育主体地位,切实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构建“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制定本方案。

  二、成立全员育人工作指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岗位责任

  1.主管领导:教学部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制订教学部德育中期、近期目标;主持领导小组例会;对教学部德育负全面责任。

  2.教学部领导:协助落实全员育人计划,协助班主任和育

  人教师对严重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教育。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3.班主任:主持班级日常工作;组织各项活动;协调育人教职工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

  4.各科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规范教学行为,严格管理课堂;协助班主任对问题学生进行帮教,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监管。

  5.企业实习指导老师:负责企业实习学生的思想、生活等方面。

  6.实训管理员:负责教学部所在场室的管理和卫生等方面。

  7.教官:负责周末学生管理,每周以书面形式上报教师入住宿舍的管理情况;一周的宿舍考勤情况汇总;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全员育人思想建设。全体教学部(专业群)教师要把全员育人工作深入到自己的专职工作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育,提高全员参与德育活动的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全员实施德育教育工作能力。

  (二)落实德育工作“首遇责任制”

  推行“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场所谁管理”、“谁的时间谁负责”的首遇负责制,教学部的值日领导加强每天的巡查,对不按规定做法的老师实施实名通报,教学部每月予以汇总,在学期绩效中扣除相应数额。

  (三)“建立网络交流平台”

  教学部设立“计算机德育论坛”,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这两个平台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进行探讨、交流。学生可将在宿舍、教学区等地发生的各种德育行为放到平台中讨论,用舆论导向来引导本部学生的'德育行为。学期末将资料整理、汇总,召开教学部全体会议进行汇报反思。

  (四)“座谈会”工作制度

  教学部每学期组织学生干部、学困生、会长等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内容涉及教学、实习、宿舍管理等学生关心的问题。

  (五)“德育导师制”

  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地发展。

  1.教学部教师每学期对2名或以上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全面帮扶该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纪行、就业等方面,帮扶对象由各班上报3-4名学生,教学部根据实际进行分配,学期中和学期末教师需各上报一次帮扶成果,教学部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方案,通过过程材料,班主任评价,学生思想进步,学习成绩等项目量化考核,不及格的年度评优一票否决。具体参照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附1:德育导师分配表,德育导师记录本

  2.非班主任教师协助班级管理

  将每个非班主任的教师具体划分到某个班级,在大型活动中

  协助班级管理,如学校组织的大扫除,运动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活动。

  附2:非班主任教师协助班级分配表

  (六)开展德育教研活动

  每月开展一次德育教研交流会。每月由教学部确定一个班主任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各班主任需收集解决的方法、案例,由专人进行汇总,再组织一次交流会,让班主任在做的过程学会管理,在交流中提高。

  (七)家访制度

  教学部定时组织班主任进行家访,能够进行家访的尽量达到30%,其他形式的家校联系达到班级人数的100%;任课老师上门家访需达到2人次,其他形式的家校联系达到班级人数的10%。

  附3:家访记录本

  (八)教师对宿舍的管理

  1.教师入住宿舍制度。

  每星期安排老师入住宿舍,要求在每晚9:20前到宿舍,必须到一个宿舍进行思想交流,并督促教官的工作,将每天的工作记录下来。宿舍发生问题时采用首遇制度。教学部每位教师都有义务住宿舍,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脱安排。教官每周向教学部以书面形式汇报教师入住情况,达到互相监督的效果。如有未到岗,当晚的值日津贴不予计算,并在当月津贴中扣除10元/每次。

  2.宿舍包干制。

  以男生宿舍作为试点,将一些班级的学生宿舍划分给非班主任教师。在管理中以宿舍为单位,每位教师对宿舍进行包干,掌握跟踪整个宿舍所有成员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每学期不少于8次记录。有弄虚作假的或不切实执行的,经查实后在当月的津贴中扣除相应数额。

  附4:宿舍包干跟踪记录表

  五、考核评价制度

  教学部(专业群)根据本办法制订全员育人工作考核制度,纳入学期绩效考核评比指标,对教学部德育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六、其它事项

  其它未定事宜,由教学部(专业群)全员育人工作小组负责说明。

  二○XX年九月五日

实施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建设书香校园,为学生成长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文明礼仪校园的建设,懂得爱护书籍,激发阅读热情,营造书香氛围,培养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二、活动目的

  以“读书伴我成长”为主题,希望通过设置班级图书角活动,引领全校师生一起共享书墨馨香,沐浴优秀思想文化的阳光雨露,培育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推动书香校园、礼仪校园的建设。

  1.配合布置教室,训练班级学生练习将班级图书分类,布置一个属于自己的阅读环境。

  2.取用书籍方便,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3.班级图书能得到妥善管理。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三、图书角布置办法:

  1.图书角设置地点:教室后左墙角设图书柜。

  2.书籍来源:根据学生实际班主任发动班级学生自己贡献书籍。

  3.各班主任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制定班级图书角方案:应有本班班级图书角管理方案,如:图书数目清单,如何分类、阅读时间,管理人员组织机构,管理办法及奖惩措施等。可以分小组轮流进行,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比较,向管理优秀的小组学习。

  四、图书角的'使用

  可以是班级学生借阅,也可以各班各年级流动借阅,但是一定要保证书籍的归还率和完好率。每本书每个学生借阅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两周,这样可以提高书籍的使用率,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良好品德。建议开始时教师安排负责的图书管理员,指导学生管理,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这样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

  五、活动评价

  1.学校依据班主任图书角管理方案,每月进行一次各班图书角检查。

  2.检查项目

  (1)图书角的布置是否规范美观实用。

  (2)图书角内图书完好率和保存率。

  (3)班级学生人均图书数量多少。

  (4)图书阅读量(借阅人数和次数)记实。

  3.期末总评

  每学期评选出图书管理优秀班级和最佳阅读班级。

  田家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