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方案>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4-01-14 12:13:04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6篇【推荐】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6篇【推荐】

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校园文化生活,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环境,而文明程度,更是教育取得成果的最直接的德育反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潜在的思想导航作用。

  我们知道,经过六年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大部分学生能规范自己的言行、有良好行为习惯,能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了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等环境下的文明程度。但是,由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些儿童中存在的言语粗俗、不善合作、不讲礼貌、不守秩序、性格孤僻、自制力不强等现象也十分严重。因此,作为教师,我要切实负起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的责任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培养健康的人格。

  二、活动目的

  1、通过主题队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2、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讲究个人修养,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孩子。

  3、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小品、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三、活动准备

  1、开队会前,学生搜集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

  2.布置中队长组织各小队队员排练有关讲文明讲礼貌方面的节目。

  3、关于小学生礼仪的音像、文字材料。

  4、环境布置(黑板、场地等)。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主持人: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当代少年儿童,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出队旗,唱队歌

  3、各小队报人数

  (二)、活动内容

  1、文明行为的表现

  主持人:同学们,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那对人、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是应先学会做人,学做文明人,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现在就请同学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文明行为的表现.

  (1) 、文明行为表现在语言上:学生阐述,老师引导,出示幻灯片。

  (2) 、文明行为表现在行动上:学生阐述。

  2、家庭文明礼仪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渊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下面请闫楚笛为我们讲故事:《孔融让梨》

  主持人:听了这则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们?学生自由发言。

  3、校园文明礼仪

  (1)、主持人:我们少先队员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要想成为一个守规范、守公德的好孩子,你要怎样做呢?请欣赏韩森、刘佳辰表演的小品《上课》.

  (2)、主持人:同学们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

  (3)、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主持人:对于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欣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4、社会文明礼仪

  (1)、主持人:在学校要讲文明,那么在没人监督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欣赏辛恒雨、李俊鹏、李博表演的小品《让座》

  (2)、夸夸我的好同学,讲解发生在身边的文明行为。

  (3)、主持人:文明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同学就有很多的文明行为,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三)、活动总结

设计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江南人民采茶时的喜悦心情,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

  2、学习采茶动作: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

  3、提高动作的协调能力,能根据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茶叶,引导幼儿说说喝茶的好处与害处。

  教师: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都喝过什么茶?喝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害处?

  (2)引导幼儿尝试说说茶叶的制作过程,教师介绍采茶知识,引出活动主题。

  2、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旋律。

  (1)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音乐的名称及所表达的情感。

  3、播放江南人民采茶的情景视频,初步感受采茶动作。

  (1)引导幼儿敢看视频,说说采茶有哪些动作。

  (2)教师进行总结,并加以动作示范。

  教师:茶叶树是生长在江南的一种植物,它很矮,高度大概到成人腰的'部位,一排一排的生长,排之间有空隙,方便人走在中间采茶叶,为了能喝到又鲜又香的茶叶,人们通常都是采树尖上的叶子,最嫩的地方,所以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捏,然后把它放到篮子里。

  (3)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采茶动作要领。

  采茶: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眼睛一定要看着手。

  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篮中,眼睛同样要看手。

  4、律动学习。

  (1)师幼共同用语言编出采茶动作的要领。(左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右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连采集片放进来,连采集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太多了,两只手一块采了放进来。)

  (2)教师哼唱歌曲,带领幼儿学习舞蹈动作。

  (3)播放音乐,师幼共同舞蹈,鼓励幼儿生动、活泼的表现动作,充分感受采茶时的喜悦心情。

  5、表演活动。

  (1)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律动表演,师幼共同点评和总结。

  (2)跟随音乐幼儿进行完整表演。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采茶的情景表现出来。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背景:

  回顾我们以往的教育,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一是只注重形式,讲究实效不够;二是只有抽象概念,激发情感不够;三是远离生活,教育空间不够。我们说,千层之台,起于垒土。现代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审视当今的社会,提到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学校,是课堂,这是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基于这样的思考,并且结合我们教育处的地方教育主题“我是矿山小主人”我们开设了相应的校本课程,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教育空间,让他们在开放的环境下自由吸取和生长,把他们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他们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获得德性、个性的发展,健康的成长。

  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让学生走出封闭的书斋,了解、体验、参与、创造现实生活,学会沟通与分享,合作与竞争,使师生在课程中国共产党同成长。

  活动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了解煤矿工人一天的生活。

  2.了解矿工工作的艰辛,认识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3.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接触社会,收集、处理信息等综合能力。

  2、发展性目标:

  1.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了解煤乡。激发好奇心,培养观察力,促使儿童主动探索与发现问题,获取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畅想将来,陶冶学生爱矿山、爱我们集团公司的情操,促使产生我要为“煤乡”作贡献的愿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家乡的生产发展。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利用地方、社区、学校、家庭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矿工一天工作流程,从中体会其工作的性质、艰辛以及他们工作所创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矿工的敬佩之情,对煤乡的热爱之情,树立自觉维护煤乡的使命感。

  教学方法:

  通过现代视频手段,以直观的形象,设置真实的情境,使学生了解矿工一天工作的真正内涵,了解其艰辛,从而从心底产生对煤矿工人的敬佩之情!

  活动准备:

  课件与录像、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导入: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谁来说说你的心情怎样?

  2、学生回答。

  3、同学们每天带着美好的心情走进学校,老师带着美好的心情走进课堂。你我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同学们都知道。可是有一些人他们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一天的,我们却不知道。比如“生活在矿山之中的煤矿工人,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一天吗?”谁能就你的了解来说一说?

  4、学生说。(换衣服,开班前会,下坑,工作,吃班中餐,工作,上坑,洗澡,回家。部分学生还拿来了对矿工的采访录音)

  5、我发现同学们虽然对矿工有所了解,但是却非常的浅显。老师对此了解也不太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跟随其脚步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吧。

  (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联系自己的了解来说说对煤矿工人的认知,从而建立最直接的感受。)

  (二) 呈现图片

  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大家一起来看看。

  1、幻灯片出示 (工作流程)

  学生观看,教师讲解。

  提问:结合图片与你的了解总结归纳矿工的工作流程。

  (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入手,并且结合刚刚获的感知,通过小组讨论最终能够自己总结出矿工的基本工作流程,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作用。)

  师:同学们我们刚看到的这些图片都是静态的、浅显的,同学们想不想去他们的真实工作环境——井下去体验生活呢?

  2、出示录像:(学生真实体验)

  注:仔细观看,提出问题:

  1) 煤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 注意标志牌上有些什么字?

  3、学生观看录像,教师适时讲解:“煤,大抵可以分为泥煤、烟煤和无烟煤三类。煤,据说是若干年前、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前的植物,大批的植物林,因为地壳的变动,而被埋到了地底,经过长久的重压而形成的。在煤之中,以无烟煤的形成年代最久远,也以无烟煤的形状、外观最为美丽。我们阳泉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

  因为煤大都藏在较深的地下,矿工为了采煤,往往要在几百公尺深的矿穴下工作。对于不了解矿井的人来说,可能会不以为然,但是在深达几百公尺的`煤矿,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所以国家才会制订这么多的安全条例来规范采矿活动,以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大片的煤层被切割机切割了下来后,通过运输皮带运输到地面上,再用火车、汽车等工具运输到全国各地,支持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炭业的发展、现在的工作面比以前有了改变。但是随之又对现在的煤矿工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们具有更高的文化知识,才能够操作现代化的机械设备。”

  4、小组讨论后交流感受

  此时此刻,你已经了解了这么多,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或者结合你的学习情况,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体会?

  5、学生回答。(“谁知班中餐,次次皆辛苦” “工作是如此的危险” “理解了矿工亲人的期盼” “明白了安全为天”……)

  (情感到达顶点,已经饱和,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激学生对矿工敬佩之情由然而生)

  (三)、设计礼物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把我们的豪言壮语化为浓浓的情,用你最真挚的心为这些可敬可爱的矿工叔叔们设计一份小小的礼物吧。

  学生说自己的设计构想。(有礼物、语言的祝福、对矿工的嘱咐……)

  如:“我为他们设计一种特殊的安全帽,能预测危险”

  “我送他们鹌鹑蛋和三全凌汤圆,愿他们永远安安全全,团团圆圆”

  “他们在黑暗中工作,却是真正的光明使者”

  (由于时间关系,这一环节让学生说说构想即可。)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矿工们是怎样度过自己一天的。明白了他工作的艰辛。但这并不够,以后我们还要通过多项活动,继续了解矿工、矿山,从而使我们更加热爱煤矿工人、热爱矿山、热爱我们集团公司。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优点:

  1)本次活动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的生活经历出发创设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很快的进入角色。比如说,在上课伊始,我和学生聊聊天,说说心情,自然而然的从自己的一天生活进入到课题——矿工的一天中去。

  2)在第一次观看课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已有经验与刚刚获得的新体验,自己总结出了矿工的工作流程,而且总结出的话语极为精练、恰当。而在礼物设计环节中,学生设计的礼物别具心意,都有些让我想不到。例如:有组学生说:“为了保障矿工叔叔的生命安全,他们设计了多功能头灯。”还有的说是送“鹌鹑蛋”,希望叔叔们能够安安全全生产、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回家等……在学生所设计的过程中,他们真的十分可爱,处处给我惊喜和感动!

  3)在这节课里,我与学生关系融洽,较为和谐。学生能够放开思维,大胆想象。

  4)活动设计有层次性,环环相扣,目标明确,学生能够清楚地完成学习任务。

  2、 本节课的不足:

  1)教师相应的知识

  不足,造成对课的深度理解上有些不够。

  2)思想教育渗透应该随机教育,在每一个环节即可渗透,逐渐积累。而我有些死板,没有紧跟学生的感受,总是在自己设计的环节才进行教育,贻误了思想教育的最佳机会。

  3)教师语言不够简练。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到要通过开展校本课程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首先更新观念,进行改革。对于校本课程我有几点想法:

  1、 对教师的:

  1) 催生教师的教育个性,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活动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让教师有了创造空间。通过行动研究,教师在努力成为课程的开发者,由现实的带路人变为未来的设计者,由模式化的职业训练员逐步演化为个性化的创意指导员。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实施中更加关注了“学习的学”,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在活动中真正懂得了该如何“蹲下来看孩子”,关注学生活动中新的生成,有效地组织、协调、指导活动的开展。老师们都觉得,这既是挑战,又给自身的专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2)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接轨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校本活动的源头活水,校本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活动的开展又回归学生的生活。那么,校本活动应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合,使二者互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呢?具体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何与以往的学科课程结合呢?这是我们一下步探索的重点。

  2、对于课堂教学的

  1)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

  2)设计要有层次性,环环相扣,目标明确,学生能清楚地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讲解语言要精当、生动。

设计方案 篇4

  一、 活动目的

  为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十四周年,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鼓励广大同学努力学习、励志成才、报效祖国。

  二、 活动内容

  1. 了解九一八事变八十四周年的有关内容

  2. 通过举行演讲比赛进一步认识九一八事变

  三、 活动对象:××小学全体学生

  四、 活动时间:20xx月17日——9月18日

  五、 活动流程:

  1、9月17日下午第三、四节各班同学观看《九一八事件纪录片》了解九一八事件。

  2、每班抽两位同学准备演讲材料。

  3、9月18日上午在多媒体教室举行纪念九一八八十四周年演讲比赛。

  4、下周一升国旗时公布演讲比赛结果。

  ××小学

  20xx.8.17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

  海潮的录像资料。(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 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 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 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

  3 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 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 简述课文脉络。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

  1 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

  (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的美。)

  (3)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

  2 品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

  (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

  (3)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抓住“升起一阵阵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着潮头滚过来……”“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用录像播放海潮翻滚的场面。让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

  (4)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

  3 自由读课文第四段。

  (1)理解“石隙”“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情趣,体会其“有味”。

  4 回顾小结以上三段的内容。

  (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让学生简述。)

  (2)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感受。那么,读了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说说。

  (3)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海潮的图片或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 读课文第一段。体会总起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2 学习课文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大海的赞美。

  五、完成以下作业

  (1)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2)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附:板书设计

  看海从山上望轻柔

  在沙滩上看汹涌

  看潮水在石块间有趣

设计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对水的变化有观察探索的兴趣。

  2、 知道水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不同的形态。

  3、 能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看开水烧开是什么样的,了解冰块是怎么来得。

  教师准备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热水冰块。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观察冰块,引入课题。

  2、 讨论:冰是怎么来得

  幼儿将从家里的得到的经验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也就是0摄氏度以下时,水也就变成冰了。

  3、 试验:冰变水

  (1) 幼儿用小手摸摸冰,说说感觉(冰冰凉的、很硬、滑滑的、、、)

  (2) 想一想,老师把把冰块放到烧杯里加热会怎样?

  (3) 教师试验,验证幼儿的猜测。

  (4) 讨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冰变成水?(晒太阳、用手握着、、、)为什么?

  (5) 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

  4、 试验: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变成水

  (1) 师:水在杯子里烧一会儿会怎么样?在烧杯上加一块玻璃片,你们会发现什么?

  (2) 教师试验:水加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变化。

  (3) 幼儿讲述试验过程及结果。

  (4)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水的三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