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方案>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3-08-22 09:16:35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优秀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设计方案优秀7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并尝试使用各种工具的乐趣;

  2、了解一些画种,知道儿童画包括造型和上色的步骤;

  3、通过自己的画笔画出较完整的'一张作品,与自己的姓名有关,学会表现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

  教学重点:尝试使用各种画具的乐趣

  教学难点:区别各种画种

  教学准备:师生各种绘画用具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活动:介绍自己

  二、 介绍课前常规

  1、 美术课的各种常规工具

  笔:铅笔、彩笔、蜡笔

  纸:画本、画纸、彩纸

  用品:剪刀、橡皮等

  2、 美术课纪律

  认真听课,老师讲课时不动手,老师宣布开始后尽情表现,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合作画;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多交流,画完后跟同学说说自己的画工具要准备好。

  三、 绘画创作:

  1、 刚才小朋友介绍了自己,老师的脑袋太小,一下记不住,请小朋友用画画的形式告诉我

  2、 把你们的姓名先用笔写出来,你觉得怎样写漂亮就怎样写,写大一点

  3、 把自己的姓名装饰一下,工具各异

  4、 添画其他,完善画面

  讲评画作

设计方案 篇2

  摘要:启动实施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是山西省为改善太原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文中就该工程的施工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方案设计,对工程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施工导流;防渗;土方平衡

  1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建设概况

  汾河为黄河的一级支流,是山西省境内的第一条大河,全长约710km,流经太原市区段汾河长度近40km。1998年以来,为改善城市环境,太原市政府对主城区段总长约20km的汾河河道分两期进行了综合治理。20xx年为进一步改善太原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味,创建宜居城市,启动实施了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处于汾河中游太原市区段,北起二期工程治理段末端(祥云桥南500m处),南至晋祠迎宾路南2km处,长度12.0km,呈南北向展布。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堤防工程:包括移堤和现有堤防加固两部分。河道移堤总长度14.1km,其中桩号0+000~10+400西大堤西移,长度10.4km,桩号8+300~12+000东大堤东移,长度3.7km,;移堤后河道拓宽至430~450m。剩余的现有堤防进行加固处理,长度约10.3km。2)蓄水池工程:治理段共设有1号、2号两座壅水闸坝,分别布置于桩号7+400和桩号11+800的主槽内,形成2座蓄水池,池长分别为7.4km和4.4km,总蓄水量1450万m3,蓄水面积440万m2。两座壅水闸坝均由三部分组成:即位于中部的壅水闸和两侧的液压坝。其中,壅水闸布置在中间约100m宽的排沙行洪槽范围内,闸坝上游侧设工作桥,兼做蓄水池两岸人行交通桥。通航建筑物均布置在壅水闸的中间,共2座,可利用现有主槽作为主航道,满足三期工程治理段至汾河二坝河道的水上通航。三期工程航线全长11.8km,通航建筑物采用单线单级船闸。3)排污暗涵工程:排污暗涵的作用是截断两岸边山支沟降雨初期水质较差的小流量洪水,以减少对汾河蓄水池水体污染的几率。暗涵最大设计流量25m3/s,支沟汇入前暗涵净尺寸为3m×3.5m(宽×高),支沟汇入后的暗涵净尺寸为4m×3.5m(宽×高)。本期治理段暗涵起点与二期工程东西暗涵相接,向下游延伸至治理段末端,设计总长度为24km(东西暗涵各12km)。4)防渗墙工程:根据地质勘查资料分析,蓄水池若不做防渗处理,年补水费用将增加4440~5400万元,同时蓄水池渗漏将使两岸的地下水位抬高,可能会对两岸形成一定的浸没影响,所以,对蓄水池进行防渗处理是十分必要的。经比较确定采用垂直防渗方案,蓄水池东西两岸纵向采用防渗墙和暗涵组合的型式,在平面上防渗墙与暗涵错开布置,防渗墙设置在暗涵的临水侧,暗涵与防渗墙之间水平铺设厚1m的黏土层连接,形成防渗墙—暗涵防渗体系,东西两岸纵向垂直防渗墙各12km。两座壅水闸坝底板段前端垂直河道设有一道垂直防渗墙并与蓄水池两侧纵向防渗墙“T”接。

  2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

  本工程为河道疏浚蓄水美化工程,其中施工导流、垂直防渗工程以及土方工程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及难点。1)工程全部位于汾河河道内,建筑物施工必须进行施工导流,由于工程施工线路较长,导致导流工程量大,同时主体工程所处河道地下水埋深较浅,河堤、暗涵以及蓄水建筑物基础施工是均需要进行降排水,因此,选择合理的施工导流及施工降排水方案,是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2)防渗工程主要包括水泥土地连墙和高喷防渗墙,水泥土地连墙总防渗面积为32.61万m2,高喷防渗墙进尺1.06万m,施工线路长,是控制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关键项目,确定合理的防渗墙施工方案是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3)本工程土方开挖量为681万m3,回填量为587万m3,工程量大,投资约1亿元,占建筑工程费用的1/7。为了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土方的二次倒运,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土方平衡是十分必要的。

  3施工导流

  3.1导流标准

  本工程蓄水工程的等别为Ⅲ等,相应壅水坝及岸墙按3级建筑物设计;船闸的工程等级为Ⅶ级,相应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xx)的规定,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本工程采用汛期与非汛期相结合的导流方式,导流建筑设计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主河道洪水流量汛期为1250m3/s,非汛期为167m3/s;风峪河非汛期为0.98m3/s。

  3.2导流方式

  3.2.1堤防工程

  堤防施工导流方式为围堰围护,原河道泄流。1)原大堤加固段导流:现状大堤可利用长度为10.3km(东岸2.7km,西岸7.6km),需进行加固处理,该施工段利用汛期施工,将原大堤填筑至设计高程。依据5年一遇汛期洪水流量,经计算河道水深为3.5m,低于现状堤顶高程,故加高堤防施工时利用原大堤挡水,原河床泄洪。原大堤迎水面防护施工时采用非汛期围堰,依据5年一遇非汛期洪水流量,非汛期围堰时水深为1.1m,围堰设计高度为1.6m。2)改线堤段导流:大堤改线段采用非汛期施工。依据5年一遇非汛期洪水流量,非汛期围堰时水深为1.1m,围堰设计高度为1.6m。

  3.2.2其他建筑物

  壅水闸坝施工采用分期导流,非汛期围堰。一期围护右岸,围堰高1.7m,原河道泄流;二期围护左岸,围堰高2.0m,利用建成的液压闸坝段泄流。考虑汾河二期工程暗涵下泄雨污水的导流,根据实际情况,在治理段首端-南环高速段河道中间开挖一条10m宽的导流渠,深1.0m,将上游暗涵下泄水导入南环高速桥下游现有小主槽内。

  3.3基坑排水

  施工期间在基坑内沿基坑轮廓线布置排水沟,水经排水沟汇入集水井,在井边设置水泵站,将水从集水井中抽排。东西暗涵基础强夯施工采用管井降水。根据汾河二期工程实际施工排水估算本工程为912600台时。

  4防渗工程施工

  4.1防渗工程布置

  根据地质情况,蓄水池存在渗漏和两岸浸没等问题,需采取防渗措施。经比较确定本工程采用垂直防渗方案,防渗墙采用水泥土地连墙和高喷防渗墙,蓄水池闸坝下及跨越南环高速路桥、小店桥和风峪河口等地段时,防渗墙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其余地段采用多轴搅拌水泥土地连墙防渗墙。两岸纵向防渗墙平行于两岸暗涵布置,总长度约24km,是防渗工程的重点。防渗墙采用与岸墙错开布置的方式(见图1,该图为东岸布置方案,西岸相同),即防渗墙平行布置于岸墙和暗涵之间的'一级平台上,与暗涵组成防渗体系,即通过填筑在暗涵内侧齿墙上的宽9.2m、厚1m的黏土层将防渗墙和暗涵连接,形成防渗墙—黏土—暗涵防渗体系。防渗墙距岸墙控制线7.2m,待岸墙、暗涵及其内侧的黏土层、墙后填土施工完成后再行防渗墙的施工。防渗墙底高程伸至隔水层内0.5m,防渗墙顶至水平黏土层顶面。

  4.2水泥土地连墙施工

  水泥土地下连续防渗墙墙体固化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成墙厚度不小于20cm。渗透系数不大于10-6cm/s,桩间搭接长度按15cm控制,钻具垂直精度不小于1/200。成墙后要求墙体完整连续,满足防渗要求,允许比降不小于50。防渗墙施工工序为:起重机悬吊多头搅拌机定位下沉,启动带有搅拌头的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下沉;搅拌机下沉至设计深度后,提升20cm,开启灰浆泵从搅拌机中心管下端管口压开单向球阀,将水泥浆压入土中,边喷浆边旋转边提升;重复搅拌下沉,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重复搅拌提升。

  4.3高喷防渗墙施工

  高压喷射注浆成墙采用摆喷法,摆角15°,孔距0.6m,要求成墙厚度不小于15cm。防渗墙施工前应进行高喷试验,以选定合理的施工参数。防渗墙施工工序:测量放线→钻进→成孔检查→下入三重管→高压灌浆→封孔。为保证高喷防渗墙的搭接厚度,高喷防渗墙钻孔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孔斜率,孔斜率应按不同孔深控制,孔深小于10m时,孔斜率不大于2%,孔深小于20m大于10m时,孔斜率不大于1%,孔深大于20m时,孔斜率不大于0.8%。

  5土方平衡

  本工程土方开挖回填量大,投资约1亿元左右,约占建筑工程费用的15%。制定合理的土方平衡规划,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土方平衡规划原则一般为:1)优先考虑就近利用,减少土方倒运运距。2)合理确定工程区不同区域的施工顺序,减少可利用开挖料的堆存场地,提高开挖料一次利用率,较少二次倒运量。3)严格控制不可用料开挖、清除,保证可用开挖料的质量。4)利用料堆放场的设置应布置合理,应考虑进出场、运距等方面的因素。在充分分析挖填工程的施工进度、土方挖填的数量以及挖填运距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土方平衡计算。按照施工分区布置,将整个施工区段按东西岸大约每400m分为一个施工段,土方调配首先考虑相邻施工段或同桩号东西岸施工段之间调配;其次邻近段调配完成后,如剩余土方或缺土,综合考虑整个施工区情况后,进行二次调配;通过土方平衡调配计算,东岸缺土约66.2万m3(自然方),西岸余土约66.3万m3(自然方),桩号0+000~桩号5+219.6余土约133万m3(自然方),桩号5+219.6至末端缺土约132.9万m3(自然方)。由上可知,邻近段内平衡后,约133万m3(自然方)土方需二次调配,调配后整个工程的土方基本可以达到挖填平衡。

  6结语

  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成对改善太原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方案设计对工程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设计方案 篇3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

  2、项目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渝鲁大道旁;

  3、项目规模:用地面积约2亩,总建筑面积约3500m2,最大层数≤3层(地上),建设总投资约2500万元。

  4、用地现状:项目用地呈不规则形,主要为平地。北侧为坡岸地带,西面为一围墙,西南面约7米处为一高10层的居民楼,东北面紧邻城市I级干道,干道另一侧为高层住宅小区。

  (二)功能组成 建筑节能技术展示中心:约20xxm2(展区布置方式由设计单位自己考虑); 建筑能耗监测中心:约350m2(包含监测设备室、监测控制室及辅助用房等); 建筑节能技术交流中心:约450m2(包含1个80人大会议室,2个小会议室,休息室及辅助用房等); 管理用房:约400 m2 其他辅助用房及地下车库:300 m2。 注:在总面积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可适当调节各部分面积。

  (三)项目建设目标

  1、满足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xx公共建筑三星级的要求。

  2、全国领先的低能耗示范建筑,节能率达到75%,单位建筑面积年能耗低于60kWh。

  3、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30%,绿色建材使用率不低于80%,水资源回用率达到建筑总用水量的20%。

  二、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一)“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的概念设计方案,应充分体现低能耗、绿色、智能化的理念和内涵,在外形设计上不应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要有创新或突破。

  (二)根据本征集公告提供的建设场地地形图及公园规划设计图,设计方案要尽量与公园的整体规划和风格协调一致,同时要结合重庆地区的人文、气候、经济条件,体现本土化。

  (三)所有征集作品应是原创,没有著作权纠纷。

  (四)为确保应征方案评选的客观性、公正性,将严格执行盲评制度,所有应征方案的评选将在匿名下进行,各应征方案设计人员都不能临场解说和答辩,因此设计方案必须附有相应的图纸说明和文字解释。

  三、设计建议

  (一)绿色生态设计建议

  1、整个项目围护结构对节能贡献率达25%。外墙立面可采用多种做法,包括呼吸式双层皮幕墙、轻质保温外墙等。可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多种形式的节能门窗综合应用,包括断热窗框、Low-E玻璃、真空玻璃等。采用智能活动外遮阳系统,可采用水平可调机翼遮阳和卷帘遮阳相结合。也可采用建筑退台绿化等垂直绿化形式遮阳。

  2、设计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利用各种节能措施以降低空调系统冷热源、输送设备的运行能耗,达到对节能贡献率不低于30%的目标。可考虑采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地道风对室外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变频技术节约输送能耗;高效冷热源技术降低冷热源能耗;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新风量可调措施和热回收技术;采用自控系统减少空调运行能耗。

  3、充分考虑本地可再生能源状况,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重庆地区风力资源欠缺,不利于采用风力发电技术;建设场地周边无江河等水源,无法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可考虑采用地源热泵技术;重庆地区日照时间较少,限制了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可考虑局部采用太阳能景观灯。

  4、采用可靠、适用的楼宇智能控制技术 可考虑使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照明控制系统;通风空调控制系统;交通运输控制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等。

  5、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强化采光带、侧窗、采光竖井、中庭的设计应用;采用技术可靠、先进的自然采光技术,包括导光筒、采光棱镜、反射板等;采用绿色照明技术,结合高效灯源及自控系统,实现照明对节能贡献率达10%。 可考虑使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利用采光模拟分析,优化建筑设计和室内采光,避免眩光和采光不足;光照传感器控制外遮阳,避免眩光和过量辐射;采用高效节能灯、低功耗镇流器等提高照明功能率因数;智能控制照明系统,设定时或声控照明开关。

  6、从建筑构造上强化自然通风,可通过控制外窗、活动通风格栅等设备使自然通风可控,以减少过渡季节空调、采暖能耗,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对节能贡献率不低于10%。 可考虑使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利用CFD模拟分析方法,优化建筑设计、窗户大小、数量及拔风井尺寸;夜间通风预冷智能控制。

  7、充分利用绿色建材,选材上充分考虑运输距离,可优先采用本地建材,分隔墙可采用3R材料。

  8、立面设计同环境协调,可考虑立体绿化,其中垂直绿化可采用装配式或者用木格栅预设攀藤类植物。 立体绿化包含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室内绿化,应优先选择本土植物。

  9、采用水资源回用和节约技术 可考虑使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节水器具;绿化微灌。

  10、尽量从节约土地的角度考虑。

  (二)智能化设计建议

  示范中心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方案设计应包含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可扩展性极强的体系架构

  体系架构是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核心组成,示范中心作为各类智能化设备的展示平台,其体系架构的.可扩展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示范中心智能化系统的体系架构,应能够同时兼容Lonworks、BACnet等现场总线协议及多种Internet协议,将这些协议嵌入到控制器级,为设备扩展提供优质的网络支撑。示范中心智能化系统还应采用B/S构架,管理人员可通过标准Web浏览器获取示范中心的实时数据实现行程管控。

  2、有针对性的智能监控示范中心作为各种实用型低碳技术的展示平台,还需要考虑技术经济指标,不应简单堆砌各类监控系统。在监测技术方面应重点突出分项能耗冷热量计量系统、内外墙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包括室内外温度、室内外照度、室内外墙体温度、室外辐射强度、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等重要环境参数);在控制技术方面应重点控制通风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同时还应将消防系统和语音广播系统纳入整个智能监控系统中,予以集中控制。

  3、具有较好展示性的数据发布平台

  示范中心集展示、交流、能耗监测、技术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其智能化系统应拥有一套完善的数据发布平台,以支撑各种功能的实现。建议数据发布平台分为现场发布平台和网络发布平台,现场发布平台主要将当前建筑、当前房间的实时温湿度、照度、能耗、供冷或供热热量等数据在互动式屏幕上显示,让参观者能够生动形象地了解技术特点、应用效果等信息;网络发布平台主要将示范中心的各种资料以网络形式进行公布,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参观示范中心,了解各类技术资料、实时数据、能耗曲线等,扩大示范中心的影响力。

设计方案 篇4

  活动目的:

  在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礼貌用语、文明行为的教育,使学生学会做文明人,争当文明先锋,形成一个文明的班集体。学生在文明礼仪的熏陶下能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活动准备:

  1、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

  2、收集讲文明,懂礼貌的诗歌

  3、对学生中不讲礼貌礼仪的现象进行观察和调查,了解学生的现状。

  4、准备文明竞猜题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队会开始。

  二、主持人宣读《小学生行为规范》

  三、表演小品《我错在哪里了?》

  四、小记者调查资料展示,讨论怎样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

  五、文明知识竞猜活动。

  六、《讲文明,懂礼貌》诗歌朗诵。

  七、班主任讲话。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把握文章,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3、理解本文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学习反问修辞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课文的作者却主张“敬畏自然”(板书课题),对大自然要又敬重,又畏惧,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你站在哪一边?且看课文为什么主张敬畏自然而嘲笑“征服自然”呢?

  二、学习字词

  蓬(péng)蒿(hāo) 咫(zhǐ)尺(chǐ) 狼(láng)藉(jí) 呐(nà)喊(hǎn) 相(xiāng)形(xíng)见(jiàn)绌(chù) 精(jīng)巧(qiǎo)绝(jué)

  伦(lún) 美(měi)味(wèi)佳(jiā)肴(yáo) 鲲(kūn)鹏(péng) 混(hùn)淆(xiáo)

  2)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

  (3)议论性的散文,主要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有论点、论据、论证,但显著的特色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和感情色彩。

  四、问题探究

  (一)“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1、“敬重”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2、畏惧是不是意味无所不为?

  3、为什么应该畏惧自然?

  4、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二)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讨论

  (三)“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都是拟人的手法

  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的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也是用拟人的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关系,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成为相对的两个概念,二者具有可比性。

  五、作业

  搜集资料(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提问练习一

  二、结合富有哲理的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浪迹斑斑的矿空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

  、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三、学习反问的修辞方法

  1、什么是反问?

  2、梵文的作用?

  3、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表达效果的不同

  (课后练习三)

  四、作业

设计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激发孩子创编的灵感和兴趣。2、通过活动让幼儿掌握几种创编规律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1开大白纸一张;碰铃、铃鼓、手铃、沙锤若干。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呀音乐国将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想”

  “咦,小兔子把它的拿手好戏——节奏表演也带来了,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兔子演员登台表演音乐节奏)

  2、发现规律

  老师:“小朋友,你在刚才的节目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节奏有规律)

  老师:“对了,刚才小兔子的节奏表演不仅好看而且十分有规律,谁能说说看它的规律是什么?

  ( Х0×0|×0×0| )

  3、创编有规律的节奏

  老师:“谁能自己创编一个有规律的节奏?试试看!”

  (鼓励幼儿自己创编有规律的节奏)

  如:×0 0|×0 0|×0 0|×O O|

  ××××|0 0 0 0|××××|O O O O|

  ××OO|××OO|××OO|××OO|

  4、创编有规律排序题

  老师:“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音乐可以创编出规律以外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编出有规律的?”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出尽可能多的物品)

  老师:“请你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编一道有规律的排序题好吗?看谁编的和别人不一样。”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教师在纸上写出孩子编的规律并用节奏中的×和O表示。)如:3朵花3把草可以用×××|O O O来表示。

  5、总结规律排序的方法

  老师:“生活中的有规律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两种不同物体之间排,也可以三种、四种…不同物体之间进行排序,好现在和你身边的小朋友一起说说看你掌握了哪几种排序的方法,说的越多越好!”

  (引导幼儿说出这节活动中发现的排序方法。)

  如:×00×00;00×00×;×000×OOO;OOO×OOO×;

  6、练习有规律的节奏

  老师:“刚才音乐国的国王打来电话,让我们给一首音乐配上有规律的节奏,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想”

  “请你和你们组的小朋友一起来选一个有规律的节奏,再来选一种你喜欢的乐器一起来试试吧!”

  (幼儿分组练习节奏,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7、活动延伸——合奏

  老师:“请回到位子上,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打节奏吧!”

  (给予幼儿鼓励与肯定)

  小结:“你们打的节奏不但有规律而且特别美,说明你们动了脑筋了,老师为你们自豪!现在就让我们乘着小列车到外面领取音乐国给我们的礼物吧!”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了,我的大胆尝试也有了明显的效果。这节活动让我深切的感觉到给孩子万千知识不如给孩子一种解决途径。活动中我把规律排序的重难点也就是(自编规律排序题)这一数学领域中难题,通过与音乐领域的有机结合而轻松的解决掉了,孩子们在想象中、拍打中总有保持着一股创编的兴趣与‘兴奋’,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孩子创编的方法之多让我有些目不暇接,让我由此更加坚定了兴趣教学的信心,但其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如:孩子发现了六种不同物体之间规律的排序,但在打节奏的过程中孩子并没有把它用节奏的形式打出来,也许是怕编的太慢而我给的时间不是很充足吧,就留下了一些的遗憾。我想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更注意孩子突发教育的引导,效果会更好!

设计方案 篇7

  目的要求: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种水粉颜料,

  重点与难点:

  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导入:瞧!这是什么?(脸)可是这张脸太白了,我们来帮他化化装怎么样?那我们用什么颜色来画他的脸呢你来说(红色、绿色、蓝色)鼻子呢、眼睛、嘴巴。装化好了,如果老师请你们根据脸的颜色给他取个名字的话,你们会给他取什么名字呢?

  讨论:

  小朋友取的名字真好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些,你们看! 师逐一出示红脸、这是什么脸啊!这个颜色的脸表示这个人很英勇,蓝脸、绿脸、黄脸(幼儿随画面一起说出脸谱的名字,教师边放课件边介绍每种颜色代表着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刚才那些红脸、蓝脸、绿脸、黄脸我们都把它统称为脸谱。脸谱在我们的京剧中用的是最多的,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

  3、教师示范,幼儿参与。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把它画在我们的`衣服上好吗?

  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引导讲评,展示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

  (四)、结束

  (播放音乐)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系在身体的各个地方走模特秀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07-25

(经典)设计方案08-01

设计方案[经典]08-01

设计方案(经典)07-22

设计方案(精选)07-24

设计方案(精选)07-24

(精选)设计方案08-03

设计方案[精选]08-08

【精选】设计方案09-13

设计方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