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10-25 01:33:3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说课稿5篇

说课稿 篇1

  《小壁虎借尾巴》是二年级下半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小壁虎尾巴断了,向鲤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使学生明白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之外,还要他们了解摇摆甩的区别,使学生知道壁虎、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根据二期课改的主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课堂的气氛。我着手构建课文学习的教案。.

  1. 以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学会生字。

  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学会9个生字。我主要采取了学生自主开放式的识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由于我们已经学了不少的识字方法。因此,课堂中或直接请学生来当小老师,交流识字的好方法,或让学生在小组活动范围内说出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然后在班级中交流。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2.“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习活动。

  小组学习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学生认字,读课文,交流说话……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人人参与形成互补,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针对课文我采取让学生表演的方法。通过表演,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课文中描写鲤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摇摆有了形象的认识,对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有了体会。

  3.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对壁虎有更全面的了解,对课文的学习投入更多的积极性,我要求学生在课外多方面的寻找有关壁虎以及各种动物尾巴的资料。我想:这样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把知识的学习与兴趣的激发结合起来,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与对文学爱好的培养结合起来,都是对学生有益的,这也是我们二期课改的主旨所在。

  4.我还特地创造了有趣的情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课文进入复习阶段时,我用“开荷花”的游戏对新学词语进行复习,用“摘苹果”的游戏练习说话,不仅加强了趣味性,更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记忆与理解。

  课堂是培养人才的阵地,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体验的重要手段。新时期的教师,应该不断地树立更新的观念,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地丰富教学手段,不断地突破原先的自我。

说课稿 篇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呢?就必须加强对语言的训练,通过对外在的语言的“诵读――品味”,来“感悟”文学作品内在的形象、意境等。而新的课程标准,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现就《爱莲说》的教学,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说教材。

  《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文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和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并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说教法:

  ●诵读法。由于本文是文言文,文章简短,意境优美,富有韵律。

  ●点拨法。对于学生来说,文章中有些字词是不能理解的,就需要教师的点拨。

  ●传统的诵读与现代多媒体的结合。由于学生的.年龄关系,在诵读的基础上,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

  对于基本的文学常识(如作者、关于“说”,对文章字词的疏通,对文章的基本理解。

  ● 合作学习:

  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由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来完成。

  ● 探究学习:对于课文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莲花”与“君子”的关系,作者的思想,托物言志的写法等)

  四、说教学的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播放多媒体课件,可以一开始把学生带入情感高潮,在最短时间内,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二)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内容:

  1、什么是“说”?

  2、了解作者的情况。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读。

  4、看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同时画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

  5、学生译读课文,解决重点词句。(幻灯片展示,学生对照理解)

  (三)、合作研讨:

  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这一阶段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研讨的内容:

  (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

  (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多媒体展示:“莲花”与“君子”的联系。

  (3)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点拨:

  (幻灯片展示)

  文章结尾的几个感叹句怎麽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诵读理解)

  (四)拓展练习:

  以“我爱 ,因为它 ”说一句或一段话。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翻译语句 2、背诵、默写课文 3、完成课后问答题

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课件图片的欣赏,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运用。

  难点: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具准备

  PPT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采用“激趣,研读”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的欲望。

  学法

  1、自主探究:通过不同任务,不同目的朗读,让学生探究自悟。

  2、合作交流: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提出质疑,互助解答, 交流心得。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三维目标和对教材的全面解析,我按照以下六个教学环节实施既定的教学策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启发学生谈话。“同学们,浩瀚的大海孕育着无数的生命,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海洋里一个庞大的动物,它是谁?”由学生引入课题《鲸》,教师板书课题,同时播放鲸的图片,让学生回想作者从几个部分来介绍鲸的?分别写了什么?请学生上台板书。

  (二)自主读书,质疑。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或跳读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在你不懂的或没有完全理解的地方用笔划一个小小的问号。(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2、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知识。

  课件出示问题:“读了课文,你对鲸有了什么了解?”(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三)抓住重点,品读课文。

  1、自主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①找出鲸的生活习性各有什么特点?

  吃食、呼吸、睡觉、生长都是关于鲸的生活习性的问题,每一种鲸的生活习性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读这四自然段课文,找一找画出来。

  ②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同时,教师适时出示课件。

  ③小组合作学习。

  2、学习鲸的庞大

  过渡:从作者列举的`数字可以看出鲸的食量可真大呀!也说明了鲸非常大。鲸到底有多大呢?(指名说)相继引导学习第一段。

  ①课件出示短文: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我国曾捕获过一头鲸,长长的身子,大大的嘴,舌头也特别重。(短文是教师课前准备的材料)

  ②与原文比较。

  ③演示。

  ④朗读。

  3、教师小结:

  (四)了解进化过程,进一步感知说明方法

  引导学习第二部分(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你知道鲸属于什么动物?

  ③那么随着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你们知道鲸的进化过程吗? ④你们知道什么发生变化吗?画出有关的词语。

  ⑤齐读本段。

  (五)升华情感,总结课文写作方法。

  1、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知道了同学们对鲸都特别感兴趣。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鲸的资料,你们想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配乐,师读)

  2、听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呢?(指名说)

  3、教师总结: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形象的刻画了鲸的特点。特别是先后三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鲸形体特点,下面请同学们也来练一练笔吧!

  (六)小练笔

  挑选你最喜欢的鲸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它。

  四、说作业设计

  搜集你喜欢的海洋生物,结合今天学的说明方法,以“自述”的方式写一篇短文。

  五、说板书设计

  鲸

  形体特征 大

  方法:作比较、列数字

  进化过程 陆地 浅海 海洋

  种类 须鲸 齿鲸

  生活习性 进食 呼吸

  方法:打比方、举例子

  睡觉 生长

说课稿 篇4

  《小雨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21课的内容。这是一个充满哲理的童话故事。小雨点沙沙地落下来,却没人注意它,它认为自己太平凡了。听了两只青蛙的谈论后,认识到自己虽然看起来非常平凡,却也有了不起的地方!于是,欢快地舞蹈,舞出了自我,它用舞姿告诉孩子们:平凡的生命中依然具有个性风采与魅力。课文用简单的故事传达出让人回味无穷的道理,洋溢着童心童趣,饱含着丰富的意蕴。

  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课时任务,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认识11个生字,学习、积累、运用学过的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在品读中感悟小雨点的了不起之处。初步懂得要善于观察,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道理。

  在具体实施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以情趣为载体,以读悟为主线,以培养行为习惯为目的”的思路,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

  1、以情趣为载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前,用几条与自然现象有关的谜语导入,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时,让学生给小雨点打招呼,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边欣赏美丽的画面,边听课文的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课中,师生共同欣赏一幅幅美丽的雨景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夸夸小雨点,兴趣所至,学唱《小雨沙沙》的歌曲。课后的作业超市,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些设计都适时调整了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创设一个有情有趣的学习环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调控在课堂紧张而有趣的学习中。

  2、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感悟、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为教师的分析讲解所代替。《小雨点》这篇课文景美、图美、语言更美。基于此,我以读为主线设计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充分引领学生感悟、体验、理解课文内容。首先,我借助文本的魅力,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如: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男女生轮读、配乐读、评议读、个别指导读等,把读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凸显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

  在朗读教学中,我采取扶放结合的方法,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一只青蛙的话,读另一只青蛙的话时,放开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自己试读,通过指导性评价(师评、生评、自评、师生互评),让学生会读。从读中悟出小青蛙的细心观察和小雨点的了不起。教学中,我不求“讲深讲透”,也没有“问个不休”,而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中悟美,读中悟情。课堂上书声琅琅,情意浓浓,每个同学都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大家好:有幸借这次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交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112-115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从而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以此为理念,下面我从四个方面简要说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和教学目标

  1.对教材的理解:鸡兔同笼问题设置在数学广角中,其教学与常规课有所不同。区别之处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巧用素材,有效提升,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逻辑推理性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表、假设、列方程等解题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把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各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优劣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把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掌握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作为本节课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和自主探究法,其次还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法,以问题引领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从理解到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是分析问题、探究规律的重要方法,并能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鉴于数学广角这一特殊课型,我将本课分为复习铺垫、情境导入、尝试探究、应用练习、总结收获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在这五个环节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尝试探究,解决问题”这一部分。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鸡兔同笼” (3只兔,2只鸡)图片,观察图片找出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鸡的只数 + 兔的只数 = 总只数 鸡的脚数 + 兔的脚数 = 总脚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效提取素材中的数学信息,学会分析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的数学素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1.谈话: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

  出示《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引导学生将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

  (2)学生自主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鸡兔同笼” 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介绍“孙子算经”,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一) 化难为易,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变换条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合作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猜测,说出猜测的依据。感受猜测的无序、零乱,并不科学从而进入到本节课的第二部分也是重点部分的教学:展开对鸡兔同笼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

  1. 列表法。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出示表格。并确定猜想的范围:鸡的只数是8,有0只兔,总脚数有16只;鸡的只数是7,有1只兔,总脚数是18;计算依据还是数量关系,如果鸡有6只……由慢逐渐到快,由计算到直接报出结果,立即反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些学生在填写时早就发现了规律,他们知道每一列都是依次地少1只鸡多1只兔,所以就依次多了两只脚。

  【设计意图:列表法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学习列表法后,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有些题目数据比较大,用列表法比较麻烦,不科学。既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又激发学生寻求更有效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

  2.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

  (1)假设法。让学生充分交流解题的思路,深入理解算理。

  教学假设法时,我是采用课件展示与学生讲解同步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到脚的变化过程,理解每一步的.思考,说出每一步的意思,从而化解矛盾的症结。

  如假设都是鸡时,比实际少了10只脚,是因为把一些兔也看成是鸡了,把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少算2只脚,那么把几只兔看成鸡时会少10只脚?计算方法是:10÷(4-2)=5(只兔),8-5=3(只鸡)

  假设都是兔呢?由于有了第一种假设方法的经验,第二种假设方法我就放手给学生尝试、让学生说理。假设都是兔时,有32只脚,比实际多出了6只脚,是因为把一些鸡看成是兔了,把一只鸡看成一只兔多算2只脚,那么把几只鸡看成兔时会多算6只脚呢?推算得出有3只鸡。那么就有5只兔。

  (2)方程法。分析列方程依据的数量关系,每一个分式的具体含义。

  如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8-X)只。鸡兔共有26只脚,就是:4X+2(8-X)=26

  (2)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有(8-X)只。鸡兔共有26只脚,就是:2X+4(8-X)=26

  列方程解应用题,学生在五年级已学会。由于这种方法思路清晰,易于理解。因此只要明确等量关系,就能正确列出方程,只是设鸡有X只方程不易解。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产生新算法的愿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发现的内部规律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假设法解题适时演示,数形结合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量关系及关键点,总结出解题的方法。最后又引导学生采用列方程的方法顺利的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

  3.解决趣题,尝试应用。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古代趣题。

  4.对比分析,方法优化。

  (1)我们用了几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题?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列表法:有序思考,列举麻烦。

  假设法:解答简便,推理复杂。

  方程法:便于理解,过程复杂。

  (2)假设法、方程法解题的异同。

  假设法:假设鸡求兔,假设兔求鸡。

  方程法:设鸡求鸡,设兔求兔(设兔解方程较容易)

  5.阅读资料,理解古人假设法——抬腿法。

  【设计意图:显然这三种思维并不在同一层次上,不在同一层次上的算法就应该提倡优化,而且必须优化,只是优化的过程应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强制规定和主观臆断的过程,应让学生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

  第四环节:巩固应用,知识拓展

  1.停车场有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2.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同学每人栽了5棵树,女同学每人栽了3棵树,一共栽了50棵树。男女同学各有几人?

  【设计意图:应用练习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在学生知识生长点上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识别题型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发展思维,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有效地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热爱数学获得成就感。】

  第五环节:总结评价,激励提高

  学生总结谈收获。课堂要讲求实效性,既需要学生的广度参与,又需要学生情感与认知的深度参与,最后的总结收获才能验证是否实现较好的效果。

  四、说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本来就是很抽象的课程,这种类型的课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应努力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又应努力帮助学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报告自己的工作。本节课我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课堂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让学生获得了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结合本节课的备课和授课情况,我再补充四点个人想法:

  1.学会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思维连接点)。当学生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往往因不自信二乱了阵脚,因此掌握解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与简化信息,提炼数量关系,架起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的桥梁,以获得问题结果或解决程序,逐渐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

  2.方法优化、简化。解题方法的多样化虽好,但不是学生人人都能全部掌握,而是多数学生喜欢的方法,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方法,对后续知识的掌握有价值的方法,才是最理想的基本算法,因此一定要对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简单方法才是好方法。

  3.认真书写,完整、准确过程的好习惯。想的再好,说的再有道理,最终还是要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最好的示范和强调,让他们潜移默化的注重数学化的书写过程,既要完整、准确,又要简明扼要。

  4.不断提升自我。总的来说,这堂课研究的方法多,容量大,好多地方只是蜻蜓点水,理解不深刻,练习不到位。部分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有依葫芦画瓢的现象。不过,对我来说通过对这堂课的研究,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颇深,收获较大。同时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如课堂的驾驭能力和调控能力不够灵活,松弛度不够自然;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到位,激励性语言贫乏;语言还不够精准、风趣;对细节的把握还未发挥到最佳效果。

  总之,知识是基础,方法是中介,思想才是本源。有了思想,知识与方法才能上升为智慧。数学是能够增长学生智慧的学科,我们只要抓住数学本质,与新课程理念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凸显数学本色!这样做本身就是使数学课回归数学味,找回数学教学的灵魂!

  我愿意与大家一起——继续不断地探索,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说的不到之处,请各位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鸡兔同笼课件

  ( 一)直入课题

  1、课前出示课题:

  师:“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

  生:

  师:你真聪明,回答正确,。是的,这是这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数学趣题。

  原题是这样的: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知道吗?(生:知道)

  “雉”是什么意思?(鸡)

  2、把它翻译成现在的话是这样子的:(ppt出示,学生齐读)

  (二)探究算法

  1、师:鸡和兔各有几只,会算吗?会的举手,好把手放下,还有这么多不会的,不会不要紧,咱们先来猜一猜。

  老师想先来猜一个可以吗?鸡18只。兔20只,行不?(为什么?)

  生:

  师:是的,讲的真好。

  师:谁还想来猜一下(学生猜测,师随机板书)

  请同学们想一想,鸡和兔共有多少种可能?

  这些可能都是正确的吗?(不是)

  那怎样验证哪些可能是正确的?

  生:通过计算对比腿的只数

  这样验证下去能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能)

  2、师:但是要验证这么多,真是太耗费时间了。我们可以先从简单地问题入手(出示例1)(化繁为简是不是需要出现)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里什么发生了变化?(数变小了)

  3、活动: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给你们准备的表格,先猜一猜,填一填吧。

  学生汇报:预设学生的几种思路(课前渗透,若没有出现则师举例说明)

  (1)直接想到鸡有3只,兔有5只

  (2)从鸡有6只,兔有2只开始推算

  (3)从鸡有8只,兔有0只开始推算

  调整方案有两种: 一种是一个一个的调整:总结规律: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的总数增加2只:反之,则减少两只(让学生必须领会透)

  另一种是 多个调整:

  师:像你们刚才这样,根据鸡和兔的总只数,列举出一些可能,通过验证和调整,总能找到一种情况符合题目要求。这种方法可以叫做

  列表法(板书)

  4、学习假设法

  (4)师:在刚才的列表法里边,我们从鸡有8只,兔有0只开始推算,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都是鸡。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计算?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计算,再汇报思路)

  8*2=16(只)

  26-16=10只

  10/2=5(只)

  师:把所的有只数都假设成鸡,算出腿的总条数再和实际的条数比较一下,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可以叫作假设法。(板书)

  5、师:同学们刚才的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最简单,或者说你最欣赏哪种方法?

  生:

  师:刚才我们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解决我们前面的那个《鸡兔同笼》的问题吗?

  学生动手计算,汇报解题思路,

  6、师:同学们请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把笼子里的鸡兔都假设成鸡,除了这种假设,我们还可以怎么假设呢?

  生:(都假设成兔)

  学生自己动手计算解决问题,汇报

  (三)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生:

  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