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学总结>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时间:2022-10-08 15:51:28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师教学总结模板集锦七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师教学总结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语文教师教学总结模板集锦七篇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篇1

  (一)朗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朗读分为很多方式,常见的有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单人朗读,学生齐声朗读和分角色朗读。每种朗读方式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教师朗读可以作为学生朗读的指导示范。当然,教师的范读一定要标准、生动、充满感情。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到文章里,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学生的单人朗读则是教师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良好方式,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也能调动学生的紧张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朗读活动中;学生的齐声朗读可以调动全班的积极性,形成一种热烈的气氛,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分角色朗读适合人物众多头绪纷繁的小说,大家合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感受人物独特性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能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在朗读时会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如何断句,如何停顿,在哪里重音都是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出判断的。这些朗读技巧的运用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声音的抑扬顿挫也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潜在的影响,理解课文的'重点和传达的感情。

  (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感情

  中学课本中的课文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无论是语言还是构思立意或者篇章结构都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古代诗词与现代诗歌。这些美好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朗读,进入到朗读者的精神世界,给朗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滋养。朗读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先做示范,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其中,感染学生。这样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进入文章营造的情境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在心中产生美的画卷,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四)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

  朗读是语言的桥梁。学生和老师通过朗读把文学作家的作品用声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众,使其受到感染。朗读能使书面语言不自觉地转换成学生的口头语言,达到规范口头语言的作用。同时,口头语言的提高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二者相辅相成,架起一座桥梁。

  (五)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读和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提高写作能力,朗读是一个好方法。对一篇文章的反复诵读,不仅能学习它精美的谋篇布局,而且能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写作时就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了。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篇2

  首先,在班级管理上,必须要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一个班级,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纪律。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其实,一个班级的纪律,也就是一个班级的规矩。班级没有纪律或说班级没有规矩,学习就不能正常而有秩序地进行。只有班级有规矩或说班级有纪律了,教学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教师才能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学以致用等。因此,作为班主任,也首先应该抓好班级的纪律。当然,一个优秀的班级,学生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班级纪律好,而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班级并不是一个好的班级。因此,班主任在抓好班级纪律的同时,也应该培养(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如何抓好班级纪律、培养(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仅需要班主任老师,而且还需要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要主动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现状和他们的想法,并根据他们的现状和想法,再确定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去管理好班级,使班级有纪律,这也就是要树立良好的班风。各科任课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对待不同科目的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就是要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树立,也就是班级管理的成功,也才能称的上是一个优秀的班级体。

  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上,语文老师要德才兼备。

  老师不仅传授学生以知识,还要引导、培养学生以美好的品德修养。即既要智育,还要德育。语文授课上,语文老师不应该单纯的为授课而授课,而应该是以授课为桥梁,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观察力、感悟力、表达力、思辨力以及对自己、对他人的自识与他识等,由此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等。

  再次,教师应该主动和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各方面状况,便于班级管理和“因材施教”等。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每天早晨来到学校而晚上晚自习过后返家,在这一时间段,学生都要在学校度过。除了学习,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刚刚迈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教师主动和他们沟通,特别重要。沟通的时候,主要是要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向好的一方面发展。有一句话这样说——“有生命就有希望。”我觉得很对,只有学生安全,才能为学习打下牢固的根基。因此,在当今这样的社会,要教育他们首先要有自我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老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想法,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了。如此以来,教师做到很好地管理好班级,甚至做到“因材施教”,都不在话下了。

  现在实习已经过去,我仍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仅感恩xx中学指导我的班主任指导老师周老师和语文教学指导老师姚肖老师,还感恩我的辅导员肖老师,当然还有其他的领导或者老师、同学。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

  有人说,“实习不苦”。实习真的不苦吗?从我自身而言,实习真的很苦,也很累。然而这苦、这累之中,有着莫名的“甜”。现在我用我的第一篇实习周记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实习总结或说是实习体会—— 实习就像喝中药,喝的时候苦;然而,喝过之后,药到病除之时,即是苦尽甘来之始!

  其二 、德高才厚方为师

  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称赞教师“睿智培奇葩,壮千载丰功;清芳育英才,兴百年大计” ;也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赞美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更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歌颂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是值得这样的称赞、赞美和歌颂的!然而,怎么样“为师” ,才能值得这样的称赞、赞美和歌颂呢?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师范,学高方为人师,身正方为世范。教师若要值得那样的称赞、赞美、和歌颂,为师——首先就应该要德高与才厚,其次就应该要善于教学生或者说善于引导学生——好好做人,做好人;好好学习,学好习;好好做事,做好事。

  为师,不仅要德高,而且要才厚。

  为师,要德高。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修养,修身养性以达身正。身正而德高望重,受世人推崇,能够作为世范。有人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那么也就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任教师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和间接而潜移默化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同样是直接的和间接而潜移默化的。如果教师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君子” 、“势利眼” ,作为可塑性尚且很强的学生,很有可能受到这种“伪君子”、“势利眼”的影响而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一部分学生势必会成为一个“伪君子” 或“势利眼”了。当然,学生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自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有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修养水平,对这样的“伪君子” 、“势利眼”是不满的,甚至是憎恨的,更谈不上尊重、信任“这样的老师”了。如果教师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修养,表里如一,那么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改造力就引导着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学生就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逐渐成为一个也具有崇高思想道德和行为修养的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尽管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为师,要才厚。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并且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有学术性研究。唐·韩愈《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试想,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他怎么样能够做到传道受业解惑呢?恐怕也会受到学生的蔑视吧。而对于才厚的教师,学生不仅会尊重他(她),甚至会信任他(她),遇事也会向他(她)请教。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篇3

  xx年又是一个多事之秋,半年又悄无声息地溜走了.回顾这半年的教学情况,心里颇有点儿汗颜,因为这学期我没有做出什么更有价值的事来,只是埋头教书,把课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就好了,也没有在其他方面有更多的突破.但是在教学上我自己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想.总结如下,以做来年的借鉴.

  1,教学中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备好课,积极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去.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我教的两个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备课时注意到这点,因此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使教学有序地进行.参加学校组织的课改和灌溉新的教学理念的培训之后,依照教学大纲,教材,学生实际和教育教学规律,制定学期的`教学计划,规划好阶段计划,课时计划.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2,认真备课.作为一名比较老的教师,上好一堂课不难,但备好一堂课很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在备课之前,对所有内容进行熟悉,有时看上它三遍五遍,参考多方面的资料,上网或上图书馆,认真深入钻研教材,迁移教材;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教法,备教学手段.因此,在自身努力钻研教材和教法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搞好同年级老师的小组集体备课.备课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因此我在讲课的时候,不是照本宣科地讲授,而是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有时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与此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3,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就是一个教师表演技能的阶段.

  上课时,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有条理,清晰,准确,生动.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使每堂课学生有所获,努力使学生打好基础,培养能力, 发展智慧,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天都保持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总是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 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因此,上课就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篇4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语文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感觉到,兴趣和智力是嫡亲姐妹,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和语文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单纯热情但自制能力、意志

  能力较差,他们做事大多凭兴趣去做,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而又必须要学习的功课缺乏高中 学生那样清醒的认识、理智的把握和持久的精神。

  一、以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语文教材大多数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师如果能够饱含激情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教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尝学习语文的乐趣。

  情感教育首先要引发情感。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石。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作,它们或激昂、或深沉、或喜悦、或悲愤,在开讲时,先适当导控一下学生的情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例如《沁园春·雪》,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全班赛读,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以带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教师进行范读,使学生情趣激昂,体验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英雄气概,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学生就因此对我的课感兴趣,喜欢上了语文。 以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情绪的感染上,还应该使学生从本质上深刻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把文章的情与理相互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学生们感到孔乙己既可笑、又可怜,值得同情。这样的认识显然还是停留在课文的表层。于是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源,认识到封建科学制度和冷漠的旧社会的罪恶。

  二、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常听常新。

  好奇好胜是初中学生的特点之一,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因此初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新。一个老师的教学如果形式程式化,老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反之,如果能不断更新和变化,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控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我总是要求自己不断“求新”、“求异”,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学生新的刺激。例如分析课文时,我摈弃了从头到尾分析讲解的模式,经常变换切入的角度,有时从开头切入(例《背景》),有时从结尾切入(例《枣核》、《看戏》),有时从标题讲起(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时从学生最喜欢的语段入手,有时从学生的疑点入手。在阅读课的设计上,我也经常变换花样,采取的形式有讨论型、竞赛型、摘记型、列提纲型、比较型、质疑型等等。读书的方法有淘汰朗读法、学生互相指定朗读法,分角色朗读法、竞赛朗读法、配乐朗读法等等。课堂教学小结有概括式、评仪式、归纳式、理序式、抒情式、承上启下式、检测式。由于经常变换各种方法,学生听课常听常新,从而有效地保持、巩固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教法的变化更主要的应该体现在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上。教学单元是由互相作用和依赖

  的几篇课文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单元教学应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处理课文所使用的力量、教法以及整个单元的节奏作统筹安排,经过累积、整合、提升、迁移的基本途径完成单元教学目标。我在安排单元教学方面,一般是这样处理的:讲读课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读、析为辅,准确地传授知识,自读课以学生读练为主,教师点拨为辅,达到学生巩固新授知识、提高读说能力的目的;课外自读课,以学生读用为主,教师检查为辅,使学生能正确的迁移新授知识与能力。在节奏上通常是慢——快——慢。讲读课用慢板,让同学们反复朗读,细心品味,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讲透讲足。有了这个基础,在上自读课时学生很容易进入定向思维,理解比较到位,所以使放快节奏,抓住重点,展开比较、讨论。课外自读是完成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目标系统中的最高层级,所以我往往留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并对学生的迁移能力进行认真的检查,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纠正。这样,一个单元教下来,学生感既充实又轻松。

  三、对作文踏实评改,拒绝形式,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对老师发还的'作文本连看一眼也觉多余。为什么?排除一部分同学确实无心向学这一原因不考虑之后,我们发现,这种令我们老师深感伤心的现象,其实跟我们的作文批阅习惯有极大关系。

  以前,我也认为在作文本上写上“中心(不)突出、选材(不)准确、形象(不)鲜明、语言(不)流畅”之类的眉批、总批,是批阅作文的最好做法,但我现在必须承认,这种做法,恰是最不可取的办法,因为它已变成了一种形式。说得不好听,它只是写给学校领导检查教学工作时看的,不是写给学生看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具体意见,例如文章开头如何吸引读者,中间如何波澜起伏,结尾如何出人意表,心理描写怎样显示性格,环境描写怎样衬托心情,外貌描写怎样凸显个性,语言简练该是什么样,活学活用(指袭用别人的结构甚或句子)该如何学,等等??

  根据一年来的实践,我们以为作文的评、批要注意下面几点:

  (1)“评、批”少用或不用套话、空话,要明明白白地指出该文的优缺点。例如学生写“我的老师”之类的文章,运用了典型事例表现了一个老师的尽责、有爱心、渊博等优秀品质,我们评他写得好,就不必说“中心突出、选材恰当”等套话,我们应在文中每一个事例旁注明该事反映了老师的什么品质,并在文末写下这样的总评:“文中的老师很使我感动,我希望也能像他一样。”假如文中有个别事例是多余的,甚至是有碍中心的表达的,就要把它圈出来,在旁边注明“此处应删(改)”,并写出具体理由。

  (2)“评、批”用语尽量使用商量、谈话的语气。学生认认真真写下一篇文章,是学生的一项劳动成果,我们通过批改,目的是提高他的水平,不是如报刊编辑那样只需决定取舍。我们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也会因此而受感染,反过来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也就不会冷漠地对待我们的“评、批”。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我们的“评、批”采取了商谈的语气,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极大的尊重,必然会从心理上非常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评、批”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3)“评、批”的形式要灵活,要做到个别辅导与全面提高相结合。“评、批”不一定在作文簿上写,也可以在课堂上讲;不一定只有老师评,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不一定只有老师评学生的习作,也可以让同学评老师写的同题的文章。总之,不管哪一种形式,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水平,我们都可以去尝试采用。

  (4)“评、批”重点在表扬优秀,因为我们要让其他同学有一个学习的对象,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吓唬他们谁写得差。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见成效的方法。

  我认为初中语文老师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下大功夫培养和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培养起来了,一切事都好办;兴趣培养不起来,往往会劳而无功。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篇5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三年级语文科目教学。为了完成好初三语文教学任务,本人系统地认真研究了初中的语文教材和相关的练习,并继续购买一些语文工具书籍。同时加强与其他语文老师的交流,认真研读他们的教案、教学心得。经常抽空去听其他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听课记录。对于学校的优秀语文教师,本人更是悉心向其请教,以尽快熟悉语文的教学。平时,本人还大量查阅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将一些优秀的与本地区情况相近的论文摘录下来做为教学备用资料。对于语文科组的各项活动,本人都认真积极地参与,并做好记录、整理。在上每节课之前,本人尽可能从我校资源网上、报纸、书籍上搜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本校学生情况,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案。

  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方便今后的教学。总之,都是为了通过积累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体会,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本人很快熟悉和掌握了初三语文教学的大方向和应考技巧,这就为本人的语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20__年的中考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总结这半年的工作,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有所提高

  本人在吸收他人经验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尽力改变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充式教学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相贴近的问题,以启发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接受知识。并适当地及时地鼓励、表扬学生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回答,让他们从回答问题中树立信心。还通过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这不但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探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一种团队合作精神,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他们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平时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等较少,这就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本人积极地帮助有爱好的同学订阅了《语文报》,使他们能够有文本可以阅读,同时还有选择的向他们推荐一些书籍,主要是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必读书目,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而在课堂上,注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后回答问题,并适当地引导,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后,学生的知识面不但扩大了,而且阅读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第三,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我校的学生由于处在偏远农村原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本人在课堂上,多注意让一些羞于开口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先用一些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通过耐心引导其回答,并加以肯定、表扬,从中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他们的信心。平时,还注意指定一些简短的文章给他们朗读,并且在班里举行一些朗读古诗和文言文比赛,口头鼓励他们,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们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第四,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坚持要求同学们写日记,并指导日记的写法。同时建议把日记写成成型的小作文,有的要求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小作文的内容多是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写起来也容易。我倡导同学们互相批改日记和小作文,并给出批改标准和细则,多写鼓励性的批语,对于缺点和不足,也要给予委婉的提出诚恳的建议,使同学们能够同时进步,共同前进,这个过程就能够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在班上公开表扬写的好的同学,对于批的认真的同学也加以表扬,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到一点成就感,最终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写作能力比较好的同学或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我鼓励他们向我校的校刊《校园简报》投稿,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这些都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第五,因为我们面临的20__年的中考,所以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如何快速提高学生成绩这一中心任务上来

  我坚持始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迎接半年后的中考,我时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增长信心,不要放弃。

  这使得我们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巨大的成功。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篇6

  记得十年前,我到上海参加了一个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研讨会,会上我见到了许多语文界的前辈,其中有我最喜爱的于漪老师。她谦逊的风度,朴实的演讲深深打动我。演讲中,她提到一件小事。三十年前,她在讲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时,慷慨激昂,潸然泪下。三十年后,师生重聚,聊起当年,那个镜头还清晰的留在学生们的记忆里。我想,学生们深刻的记忆中有语文的魅力,也有于漪老师的感染力。“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师也。”从那时我就坚信语文就是流淌在师生之间一泓智慧与情感的清泉,她承传文明,交流感情,她清澈明净,源远流长。

  十年过去了,十年间语文教育的改革在不断发展。我一边进行着教学实践,一边关注着语文教学的改革。许多新理念不断丰富着我的教学实践。然而在网络化、全球化的今天,语文教学遭遇到了许多从前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甚至面对着越来越尴尬的处境。物欲膨胀,精神贬损,急功近利,理想低迷,在庸俗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粗糙,粗糙的生活会让我们丧失对生活的感受,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语文失去了耐心。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功能,让她像一泓清泉流入学生们的心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平抑浮躁,增进修养,让他们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致在追逐名利中迷失自我。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做平等中的首席。做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外努力学习,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平等中的首席要求老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现在的学生太复杂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老师和学生处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有时掌握的信息并不占优势。况且青春期的`学生处在心理学中所说的第二次断奶期,强烈的自我意识,要求人格独立,要求被别人理解重视,看待问题有自己的角度,同时又很不成熟,需要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失去了平等真诚的鼓励,如果没有无比的宽容与耐心,语文势必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变得面目可憎,拒人千里。针对这些情况,我选择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以教材为媒介,质疑、设疑、答疑、解疑,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合作交流中,逐渐提高。

  语文学习还要让学生有机会独立审美,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因此为学生服务、设计课内外的语文活动就成了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前五分钟演讲是他们的自由论坛;美文共赏是他们交流阅读体验的文学沙龙;经典作品阅读小组是他们对作品对人性乃至对人生更深层把握的自由天地;天天随笔是他们用笔描绘生活的个性空间;编演课本剧更是他们贴近生活,塑造形象,尽情表演,激情创造的舞台。自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浮躁的心灵安静下来,在安宁中学习思考充实发展。给学生们营造一个独立的审美空间,我们会惊异于他们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就像有汩汩清泉滋润着他们的创造激情,这股清泉就是语文。语文是一泓流向大海的清泉,她自由奔放,终将汇入生命的海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幸福的,我力图将这幸福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语文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体。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希望自己能够像于漪老师那样对事业认真执着,让语文这泓清泉流入更多学生的心田。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篇7

  在学校理念的引领下,在组长的支持和原高一老师的耐心帮助下,我们20xx级高一语文备课组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年级的语文整体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成绩的取得源于很多因素,现总结如下:

  1、学习源于兴趣,从活动入手抓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九年的语文学习,绝大多数孩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升入高中后,高考的压力如影随形,学习很难依据兴趣来进行了。有些孩子出现了审美疲劳、感觉疲劳、精力疲劳等学习综合症。我们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抓活动,抓贴近生活的文本,抓有生命力的课堂,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回归生命的教育。彭老师和刘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彭老师把年级的大型语文活动抓得有声有色,在高一年级掀起了快乐学习语文的热潮。高一全员参加的“新世纪杯”全国语文作文大塞,成绩突出。刘老师抓语文第二课堂工作,名著阅读原本枯燥,可是刘老师先后把《百家讲坛》等影像资料引入课堂,还聘请名师、知名作家到校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精心耕耘后,高一学生整体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都为年级语文成绩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海珠区名著阅读竞赛中,有2人进入区前十名,有2人进入区前二十名,共有5人进入决赛。在决赛中,2人获得市二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成长源于快乐,从情感入手抓语文

  语文不是死读书,也不是读死书。每篇文本中都蕴含着作家的智慧和情感。学生是有情感的个体。两者碰撞后必然会产生感情的火花。我们不能用肢解式、模糊化和绝对化的教学抹杀这些纯真的火花。情感的体验无论喜悦还是悲伤,学生得到的都是一种快乐。抓住情感,就抓住了文本的一半的精髓。我们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体验真善美,着力打造生命化的大语文课堂,传承民族智慧,积淀民族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力争做好生命的教育。在区教研室到校督导时,备课组出里节课,受到了好评。学生写作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就是贯彻语文组统一教学原则最好的证明。学生语文成绩的逐步提高,更是得力于语文组整体教学模式的贯彻。生命化大语文课堂在培养学生日益提高的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使学生赢得了高分数。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成就感的取得将是他们更好的热爱语文,这种情感的持续本身就可以使语文课堂充满更多的活力。

  3、收获来自耕耘,从基础入手抓语文

  高一是起始年级,赢在起点才能最终胜在高考。从基础入手,从识字入手,抓词语,抓语法,抓句子,抓文本,一样一样扎扎实实的来,不冒进,不抢进度,不怕学生不会,用所有的'耐心教语文,学生不会什么补什么,做到基础人人过关。这是我们高一老师的共识。这学期,我们天天抓基础,练基础,考基础。每周年级布置统一的基础知识过关试题,从字音字形抓起,坚持不懈,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能力也日益增强,这为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教学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教学成绩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今后我们将和谐进取,努力总结已有的经验和教训,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工作。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教师语文教学总结01-06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03-21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10-19

语文老师教学总结03-25

优秀语文教师教学总结10-12

语文教师学期教学总结01-27

语文教师学年教学总结08-1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总结05-03

语文教师教学总结3篇10-17

【精选】语文教师教学总结5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