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案>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21 14:57:2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9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水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在教师设计的特定环境中,让幼儿发现水不只能喝,水能够做溶解剂,溶解一些物质。在玩水中充分体验水的特性,注意节约用水。

  活动一:水真好玩

  活动目标:体验和发现水的特性,感受玩水的快乐。

  活动准备:水管,水桶,空塑料瓶

  活动过程:1,教师对幼儿说,今天一起玩水。

  2,教师请幼儿用水桶提水倒入水箱中,感受水的重量,并询问幼儿感觉如何。

  3,请幼儿用玩水用具随意玩水,允许幼儿打水仗,喷水枪。

  4,喷水游戏,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塑料牛奶瓶壁上扎洞,用瓶子喷水,让幼儿试怎样使水喷的更远。

  活动二:《水真好玩》

  活动目标“体验并发现水的特性

  活动准备:水箱,塑料袋,漏斗,海绵,滴管等

  活动过程:1,教师在大水箱中放上述玩水用具,请幼儿自由玩水嬉戏。

  2,教师启发幼儿想一想,水箱中的.水太多了如果用所提供的用具拿出一小桶水,用吸管或者滴管吸水,用手帕和海绵吸水,用手捧水等。

  3,在玩水中,启发幼儿水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水有压力吗?

  活动三:《小小药剂师》

  活动目标:通过游戏认识水是溶解剂

  活动准备:搜集糖、沙、面粉等,牙签。

  活动过程:1,教师对幼儿说,我们要开一家医院,请小朋友来当医生和护士,玩调配药水的游戏。

  2,教师出示上述材料,让幼儿自由调配搅拌,并且为自己配好的每种药水起名字。

  3,幼儿之间互相交流,自己配好的药水,请幼儿说自己配的药水里都放了些什么?

  4,教师启发幼儿思考那一种东西放在水中可以融为一体,那种东西不能融与水?

  5,教师总结:有的东西可以融与水,而有的东西不能。

  活动反思:幼儿在玩水中体验和发现水的特性,感受到了快乐,在实验当中认识水能够做溶解剂溶解一些物质,幼儿体会到应该爱水节约用水。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班里设有一个超市,超市里收集了各种瓶瓶罐罐,小朋友平时很喜欢玩,有时候故意弄倒它们使之满地滚,想到《纲要》中的要求: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情感,在玩中学。所以就设计了这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玩薯片筒等罐子,体验物体滚动的特点,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2、尝试用自己的身体探索向指定方向滚动。

  3、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难点:

  体验物体滚动的特点,探索滚动轨迹余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各种会滚的罐子,若干不会滚的盒子,供幼儿滚的垫子,小兔、老虎、小鹿的图片,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请柬。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百宝箱”,介绍箱子里的瓶子宝宝,罐子宝宝,盒子宝宝。

  2、请幼儿给箱子里的宝宝分成两类:一类是回滚的,一类是不会滚的。

  3、验证幼儿们分类的正确性,请幼儿分组上前操作。

  二、提出问题,请幼儿举手回答

  1、什么形状的瓶宝宝会滚?

  2、什么形状的瓶宝宝不会滚?

  3、请小朋友想想看还知道哪些东西会滚。

  4、师幼一起小结:圆形的瓶宝宝会滚,方形有角的盒子宝宝不会滚。

  三、游戏:全体幼儿一起滚动瓶宝宝并提出要求

  可以用手滚动瓶宝宝也可以用脚滚动瓶宝宝;看看瓶宝宝在斜坡上滚,台阶上滚跟瓶宝宝在平地上滚有什么不一样;注意安全,小朋友之间不要相撞;当老师发出指令让瓶宝宝回家时,小朋友要马上带着自己的瓶宝宝回到自己位置上坐好。

  四、表达感受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瓶宝宝滚的方向,滚的速度。斜坡上滚,台阶上滚,平地上滚有什么不一样。

  2、师幼一起小结:直筒的瓶宝宝直的滚,一头大一头小的瓶宝宝会转着弯滚,斜坡上滚的快,台阶上会跳着滚。

  五、用幼儿的身体滚

  1、告之幼儿刚才邮递员叔叔给我们送来了好多请柬,是小兔妈妈、小老虎妈妈还有小鹿妈妈请大家到它们家玩,给大家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不过它们有要求的:要大家滚着到它们家。

  2、发给幼儿不同颜色的请柬,宣布游戏规则:

  拿红颜色请柬的小朋友要滚到对面的小兔家;拿绿颜色请柬的小朋友要滚到对面的小老虎家;拿黄颜色请柬的小朋友要滚到对面的小鹿家;注意安全,滚的.时候不要头碰头,脚踢脚,还有手中的请柬不能掉了

  4、游戏开始,老师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提醒违反游戏规则的幼儿。

  5、游戏一遍后请幼儿回到自己的位置,把瓶宝宝送回家(箱子里),活动结束。

  反思:本活动《有趣的滚动》中所用材料来源于幼儿的身边,每个幼儿家里都能收集到这些瓶瓶罐罐。活动的第一、二环节是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让幼儿知道什么形状物体的可滚,什么形状物体的不可滚,而第三、四节让幼儿再次操作体验物体在不同的地方滚动的速度不同,形状不同的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第五个环节用幼儿自己的身体向指定的方向滚,环节层层深入。幼儿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循序渐进,更容易获得成功,体验到探索活动的乐趣,从而达到主动探索的目的。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几种剪刀的外形特征和用途,知道它们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2、发展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剪刀的实物或图片。

  2、幼儿园使用的小剪刀,美工用的花边剪刀,彩纸、卡纸若干,胶水。

  3、挂图。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各种各样的剪刀和图片让幼儿认识。提问:这是什么?(剪刀)你认识这些剪刀吗?它们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用的`?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和肯定。

  2、教师出示实物剪刀让幼儿观察比较他们的异同。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1)、画面上的人物再用剪刀作什么?他使用的剪刀是什么样的?帮助幼儿感知各种剪刀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了解各种剪刀的用途,知道它们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4、教幼儿练习正确使用剪刀。

  (1)、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剪刀做些什么事情?

  (2)、做一做,引导幼儿使用花边剪刀剪贴花朵等。

  (3)、幼儿自由剪贴,教育幼儿使用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4)、展示、欣赏幼儿作品,感受使用剪刀的乐趣。

  5、活动延伸:

  将部分剪刀放在区域活动中,便于让幼儿自由操作。并提醒家长多给予幼儿支持和鼓励。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其实,幼儿关于嗅觉的感官经验相对而言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好闻与不好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个探索活动“嗅觉瓶”,旨在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知识点:

  1.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2.学习更多形容某种气味形容词。如:香的、臭的、刺鼻的……

  活动目标:

  1.分辨不同气味的物品。

  2.学习将同种气味的物品归类。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有气味的物品,如:橘子皮、香水、肥皂、酸梅、风油精、樟脑等(可请家长协助搜集)。

  2.胡椒罐(或底片合盖面挖洞)。容易找到的气味较浓的东西即可,不必一定照以上建议准备。

  活动过程:

  1.说说你闻到过哪些味道?感觉怎样?(香香的,臭臭的等等)

  教师可引导幼儿用运用更多的形容词形容某种气味。

  2.引导幼儿探索各种气味,增加幼儿的嗅觉经验,展示搜集来的有气味的物品,由搜集者介绍该物品,并请大家闻一闻。(也可说说闻上去有什么感觉)

  3.找同伴

  教师示范将同一种气味的物品分别放入两个胡椒罐中,一式两组。将两组四个罐子弄混,请自愿的幼儿拿起来闻一闻,并把相同气味的罐子放在一起,说说是什么气味。增加瓶子的组数,再按照上述方式进行。

  活动结束后,将罐子放入活动区域,让有兴趣的幼儿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幼儿的嗅觉感官经验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喜欢闻与不喜欢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通过这次探索活动“气味瓶”,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幼儿安全防火的意识。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活动过程

  1.燃烧蜡烛

  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察纸燃烧的过程。让幼儿用手在蜡烛附近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提醒幼儿火能燃着许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不能随便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

  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全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被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熄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讨论

  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害?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随意玩火,不在火炉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请幼儿参与做点心,然后用小烤炉烘烤点心。实际体验火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建议

  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火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安全防火要求。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1、“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

  2、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为孩子准备许多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从中获取有益的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在活

  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

  2、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头。

  3、录音机,歌曲“不倒翁”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配班老师扮“蓝猫”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许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看谁发现得最多。”

  一、自由探索

  1、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

  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2、幼儿自由玩。

  3、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小结: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1、教师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发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2、幼儿操作:将会倒下的玩具也装进东西

  (1) 提示: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小石头等东西,你们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2) 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三、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1、在“不倒翁”的音乐中,让幼儿制作不倒翁。

  2、没有完成的小朋友继续制作不倒翁玩具,做好不倒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到玩具城里去玩一玩吧。

  五、结束

  小朋友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学秘密,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不倒翁”。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小朋友玩一玩好不好?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中,可在科学角中投放各种材料让孩子尝试制作不倒翁。

  2、户外活动时,可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摇摆不倒翁”“金鸡独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体育游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纸巾、毛巾的特性,了解毛巾、纸巾吸水的快慢多少。

  2、积极参与探索,愿意表达实验、观察中的发现。

  3、体验实验发现后的快乐,懂得节约用纸。

  活动准备:

  毛巾、纸巾若干,杯子(两种颜色、透明)、4个装水的盆,1个小盆,抽纸盒,装毛巾的小筐。

  活动过程:

  1、师:老师的椅子上有水怎么办?谁想办法用什么来擦一下?

  (一幼儿用纸巾擦)请幼儿上来擦

  咦,桌子上也有水怎么办? (用纸巾、毛巾、抹布擦)

  师小结:小小的'纸巾、毛巾帮我们解决了困难,把桌子、椅子都擦干净了。让我们看看,纸巾、毛巾他们都长得什么样子?

  2、师发毛巾和纸巾,说: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比一比他们长得什么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幼儿人手一条毛巾,一张纸巾比一比。

  3、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

  毛巾上有许多东西-----标记,纸巾没有;纸巾薄、毛巾厚。

  4、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集体记录。(根据观察的不同,进行比较)

  5、还有两个格子说明毛巾和纸巾还有不同,请你们把纸巾放在手上使劲团一团,发现怎么样?(变成一个团,像小元宵)

  毛巾团一团,变成什么?

  使劲撕一撕毛巾,(撕不动,要用刀)

  使劲撕一撕纸巾,(很容易就撕开了,撕成了一根根小面条)

  6、师再次引导幼儿回忆刚才观察的情况并记录在后面两格中。

  7、毛巾和纸巾都能吸水,想一想谁吸水比较快?

  两人合作商量一下,谁拿毛巾,谁拿纸巾。

  8、幼儿两两面对面站好,分别拿毛巾、纸巾实验。(师喊一二三再放)(放盆里)

  9、幼儿实验

  10、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哪个吸得多?

  谁先吸完水?(纸巾)毛巾吸得慢。

  谁吸得水(毛巾、纸巾)

  11、幼儿分别把纸巾、毛巾从水里捞出来,把水挤在杯子里。

  12、幼儿把杯子分类摆放

  13、看看纸巾变成什么样了?打开看看还能用啦?

  看看毛巾变成什么样了?打开看看还能用啦?

  14、比较毛巾、纸巾谁吸得多?(毛巾多、纸巾少)

  师:一条毛巾吸这么多水,这么多水用纸巾来吸,要多少张纸巾呢?

  师实验,幼儿观察

  师:以后,我们在家里,在幼儿园发现桌子上、椅子上有水用什么吸水呢?(毛巾、抹布)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我们的身体”是本班幼儿正在探索的主题活动,在探索小手的活动中,罗宜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手指上的线叫什么呀?”但是,小朋友谁都说不上来。这是一个颇具价值的问题,因为它是我们在主题活动中生成的,有利于孩子们继续对自身进行探索的兴趣的`培养。而且,现代的指纹技术正越来越与高科技融为一体,涉及到了很多方面,适当地在这方面丰富一些见识,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且对于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也会有好处。另外,作为一个新班,我们的孩子们在探索能力上还显得很单一,缺乏运用多种方式探索的意识,本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常识多种复制指纹的方法,对幼儿的多样化探索意识也是有帮助的。活动中,处于整合性原则,我还在其中,融合了识数教育,即观察时给手指纹编号,结合一切可利用因素进行自然衔接下的教育。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发展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2、探索复制指纹的方法,萌发多样探索的意识。

  3、初步激发对科学、创造和探索自身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小纸片、颜料、印泥、橡皮泥、镜子、抹布等。

  活动过程:

  1、提问交流:

  1)请罗宜家提出自己原先的问题。

  2)引导幼儿观察手指,进行相关的经验交流,如:上面的线长得怎么样?

  2、操作体验:

  1)讨论:怎样将指纹复制下来,让别人观看?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复制指纹,如:在橡皮泥上印指纹等。

  3、观察比较:

  1)介绍自己是怎样复制指纹的,渗透多元探索的意识。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从而得出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结论。

  4、拓展内化

  1)讨论:除了指纹与别人不一样,还有什么也是与人不同的?

  2)讨论:指纹有什么用?

  介绍有关警察用指纹破案的事和指纹锁的好处,激发幼儿对科学和创造的兴趣。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⒈让幼儿通过亲自参与活动,知道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懂得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的。

  ⒉培养幼儿能够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发展自我意识。

  ⒊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⒋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入园时的身长图和体重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刚入园的身长图和体重表,引起幼儿观察,并进行讨论。

  ⒈这些图片上的娃娃是谁?(贴有照片的幼儿外形)

  ⒉上面有些什么?(表示身高的竹子和体重的小称砣)

  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刚上幼儿园时保健老师给我们量身高,称体重的表,上面的一根竹子和一个小砣就表示那时我们的身高和体重。

  (二)通过操作活动对比,让幼儿感知其中变化,了解自己在长大。

  ⒈小朋友,现在你们的身高和体重有没有变化?

  ⒉请幼儿现场量身高称体重,再贴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称砣。

  ⒊请幼儿在观察对比,了解其中变化。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小朋友在原来的竹子上又加上了一根小竹子,竹子越长越高,说明小朋友长高了,小称砣越来越多,说明小朋友变重了。我们长大了。

  (三)通过讨论,知道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许多本领。

  “现在,我们长大了,在幼儿园学会了哪些本领?”(从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游戏等方面去讨论)

  小结:我们长大了,学会自己吃饭,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会讲故事,会念儿歌,拍皮球,玩各种游戏,今后我们还会长大,学会更多的本领。

  (四)亲子活动

  建议家长在家中一角,为孩子做两颗生长树,一棵记录身高的变化,一棵记录体重的变化,并定期为孩子测量。

  活动评价:

  ⒈知道自己在不断地长大;

  ⒉逐步学会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的知识经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磁铁01-08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08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6-06

【推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6-04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28

【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29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23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4-22

【实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04-19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