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案>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5-18 11:14:31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班社会教案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小班社会教案模板锦集7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萌生分享玩具的意识,并乐意分享。

  2、学习一起玩玩具的方法,感受与伙伴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玩具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玩具来了吗?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引导幼儿跟旁边的'小朋友介绍。

  二、玩一玩。

  1、 幼儿玩一玩自己的玩具。

  师:“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玩具,请你们和你自己的玩具玩一玩。”

  2、教师提问:“你们玩得开心吗?”(教师引导玩玩具的幼儿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和引导没有玩具的幼儿表达自己没有玩具失落、不开心的心情。)

  3、分享玩具一起玩。

  师:“小朋友,有些宝宝很不开心,因为呀,他们没有玩具玩,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帮他们变得开心起来呢?”教师引导幼儿分享玩具三、想一想。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你们是怎么玩的?想一想一起玩的时候还可以怎么做,能让小朋友玩到更多玩具、变得更开心呢?”(一起玩、交换玩、轮流玩) 教师指导幼儿再次玩玩具,体验一起玩玩具的快乐,并表扬用交换、合作、轮流的方法玩玩具的幼儿。

  五、小结。

  师:“小朋友,一个人玩很开心,我们大家一起玩会更开心。我们以后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玩得更开心!”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外婆家的厨房,感受外婆的辛苦劳动。

  2、通过亲自制作爱心卡片培养幼儿的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

  1、外婆家厨房的照片。

  2、幼儿学说一句对外婆的祝福话语。

  3、画好爱心的空白图片。

  活动过程

  1、听儿歌,进行儿歌表演《要到外婆桥》,激发幼儿情感兴趣。

  2、说一说自己的外婆。

  ◆介绍自己的外婆。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外婆的外貌,外婆家住在哪里?

  ◆谈话:你去外婆家做客时,外婆对我们好不好,外婆都是做了哪些事情?

  ◆活动小结:每次去外婆家外婆都要为我们做很多事情,总是在厨房里放个不停,为我们做好的好吃的饭菜。我们要怎样对待自己的外婆呢?

  3、组织讨论:知道外婆既要照顾我们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外婆。

  引导幼儿去外婆家做客时帮助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外婆拿拖鞋,请外婆喝水,听外婆的话,不让外婆生气等。

  4、制作爱心卡片。

  ◆制作卡片的用意。

  ◆教会幼儿正确的绘画,如何涂色。

  ◆并把做好的'爱心图片送给外婆。

  5、活动延伸。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激励幼儿去外婆家做客时帮助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帮外婆捶背、倒杯水等;送给外婆一个甜甜的吻,然后对外婆说你辛苦了。

  附童谣:

  舅舅舅舅舅舅舅舅,湖里游游,冷饭头偷偷,咸鸭子搂搂……舅舅喂!吃饭哉!

  活动反思:

  在社会《外婆辛苦了》活动时,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在认识外婆的工作时,仅限于知道外婆在哪里工作、干些什么(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小班后期孩子完整语言有待培养的特点,在活动中我还增设了小朋友与外婆“通电话”的游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积极主动的自主选择制作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因孩子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我在准备制作材料时,应有层次上的要求。幼儿能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到外婆对孩子的爱,了解到外婆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并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外婆的喜爱之情。但小班孩子的情感萌发,还需依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实现。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探索,学会打开几种食品包装,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2、继续深化“自己动手”的思想意识,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优良品质。

  3、继续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初步学习新词“剥”(bāo)。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每人一份含有各种包装的糖果、一次性口杯;每组一份可供选择的动物贴纸。

  2、教师准备:幻灯仪器、“生日歌”音乐磁带、录音机、“猪你生日快乐”歌表演VCD、狗宝宝家图片、狗宝宝毛绒玩具一只、装有各种包装的食品篮。

  三、预设过程:

  (一)“狗宝宝过生日”引入,带出活跃热烈的气氛。

  1、播放生日歌,引发幼儿的兴趣。

  2、出示狗宝宝,引入游戏的主题。

  (二)通过“狗宝宝送礼物”的游戏环节,在尝试中知道不同包装的开启方式。

  1、出示礼盒,摸礼物。

  ①教师出示礼盒,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②让幼儿摸礼物,激发其积极参与的欲望。

  2、说说礼物,尝礼物。

  ①通过提问,让幼儿说说他(她)得到的礼物,引导发现包装的不同。

  ②通过尝试,让幼儿自己打开礼物品尝,探索不同的开启方式。

  3、讨论尝试结果,知道开启方式。

  ①通过讨论,让幼儿说说怎么打开礼物,从中学习科学的开启方式。教师结合顺口溜加深印象。

  ②通过比较,让幼儿感受较好的开启方法,从中学习较难的技能。教师结合讲解示范正确引导。

  教师小结,引出学习新词“剥”(bāo)。

  (三)通过“帮狗宝宝剥糖果”的游戏环节,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规则:帮狗宝宝招待小动物,帮忙剥开糖果贴上(请谁吃的)小动物头像。要求幼儿数数剥了几颗糖。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教师总结幼儿的表现,继续深化“自己动手”的思想意识。

  (四)通过歌表演“猪你生日快乐”,体验活动的乐趣。

  师生共同参与歌表演,表演结束,与狗宝宝道别,活动自然结束。

  个案观察:

  在这个活动中,小朋友都进入了活动氛围里,在环境的支持下,幼儿在情境中学习,他们乐此不疲。但在选择过生日礼物时,凯豪小朋友急着想去选“奥特曼”包装袋的食品,被屈毅建看见了,立刻对凯豪说:“不准拿,那是我的礼物!”凯豪没有反应,他再次发动“袭击”,抢先一步,过去把凯豪一推。这时,毅建对凯豪嚷道:“不准拿我的薯片!我要生气了!”凯豪还是不说话,他笑眯眯地招呼惠明一起去撞。惠明犹豫了一会儿,接受了凯豪的“邀请”。于是,凯豪和惠明一起去撞毅建。毅建看到心爱的“奥特曼”被抢去,气愤地拽过惠明的胳膊,闭着眼睛就要咬。这时我恰巧过来,看到这一情景,便阻止道:“毅建,你在干什么?”毅建听见后就松开惠明,低下了头。活动结束后,我就这个,教育毅建:“你为什么会去推人家!”几秒钟的沉默后,老师接着说:“你又怎么能咬人呢?”此时惠明一言不发。我又问:“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惠明和毅建都低着头,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我对毅建说:“你想想,如果你都把惠明咬出血了。他爸爸妈妈看见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别的小朋友咬成这样,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心疼啊?”毅建低着头说:“是。”老师说:“这就对了。快对惠明说‘对不起’。” 毅建绞着手,不说话。老师又要求说:“快向惠明道歉,说‘对不起’!” 毅建停顿了几分钟后才抬起头对惠明说:“对不起。”惠明回答说:“没关系。”我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执行了,就温和地对毅建说:“以后再也不能推人家,更不能咬人了,听见了吗?”毅建点点头。“好了,去玩吧!” 在这个案例中,我及时有效地阻止了幼儿的打架咬人行为,而且都是通过提问介入的,我调解时的问话是指向攻击幼儿,方法是通过移情,使攻击的幼儿认识到打人是错误的,然后让他通过道歉来弥补过错,取得对方的谅解。事情到此为止,没有再深入下去。我关注的是教给攻击的幼儿“打人不对”的道德观念,攻击者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我们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幼儿面对冲突时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幼儿一旦面临类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处理,否则便有可能重蹈覆辙,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能。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在组织完教学活动后,我深有感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直接驱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发生是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对什么样的对象发生兴趣。在《狗宝宝的生日》这个活动中,一开始展示的一个狗宝宝的玩具,就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跃了幼儿的思维,引起了幼儿的猜想和争论。当我说明问题后,这样的`情境设置大大激发了幼儿说的欲望、说的兴致。

  二、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在过生日活动中,直接产生了怎样过的想法,并利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有趣地过完生日。当我播放多媒体音乐歌曲时,幼儿都不约而同地大声唱起来,这种近乎真实又极具童趣的场面,不仅又一次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在活动中让幼儿探索,打开几种食品包装,幼儿都能积极动脑,这样,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三、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融入一体。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课程”。在环境的支持下,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学习,他们乐此不疲。当生日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还沉浸在过生日的喜悦之中,幼儿在自己的幼儿园甚至班中,真实地体会到了大家庭的快乐,使幼儿的学习真正地融入生活之中。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初次进入一个陌生的大集体,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个别幼儿便出现了不合群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幼儿个性的发展。根据这一现象,设计了小班教育活动《大家一起玩》。帮助孩子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只有较为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有可能更好地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父母和教师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给他们适度的自由和自主抉择、自负其责的.机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

  2、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3、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4、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磁带、录音机、积木、玩具轮胎。

  活动过程:

  1、导入:宝宝们,我们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吧,(听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种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我们做动作真开心呀。有个叫兰兰的小朋友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看兰兰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吗?

  2、出示挂图,幼儿观看。

  图一、这个小朋友叫兰兰,你们看她在干什么?(搭积木),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了呢?请看下图。

  图二、兰兰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她快乐起来呢?(幼儿说自己的办法)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看看兰兰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小伙伴哄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兰兰听到小伙伴的道歉还生气吗?对,不生气了。那后来会怎么样呢?宝宝们,你们猜一下?(幼儿自己说)下面我们看一下你们猜的对不对?

  图四、兰兰和小伙伴一起玩,真快乐呀!

  3、老师提问:

  你们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大家一起玩快乐?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搭好的积木时,你该怎么办呢?(个别幼儿回答)对了,要说对不起,要向别人道歉,这样别人就不生气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呢?

  4、幼儿玩玩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如发现一个人玩玩具,教师引导幼儿和大家一起玩。

  5、请小朋友说:你刚才是怎样玩玩具的?大家一起玩快乐吗?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乐,以后大家有好吃的也要大家一块吃,现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6、帮助孩子发展自我设计的能力。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说:“我将来要当……”这时,父母要鼓励孩子把远大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问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引导,把孩子的一些远大理想内化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自我设计蓝图,一步步培养孩子自我设计的能力。

  活动结束:

  宝宝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好朋友手拉手一块出去做游戏吧。(播放《幸福拍手歌》带出)

  活动延伸

  重视培养孩子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例如,可以带孩子参与公益活动、福利活动等,增进孩子与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交往,关心他人的生活,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平等协作的思想与人道主义的精神。

  活动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活动中我运用了四幅幼儿喜爱的形象生动的挂图,并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适合合作玩的玩具,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并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鼓励孩子与更多的孩子经常往来、友好相处。同伴群体交往,会丰富孩子的经验,培养其交往能力,引导孩子注意他人的情感变化,学会关心与理解他人的感情,激发孩子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解除别人痛苦的愿望。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孩子来说,心情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为了今天的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明天的社会,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爱父母,爱家人,爱社区,让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成长,到他们长大成人,他们会懂得怎样去建立友爱和谐的社会。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会与教师、同伴亲密拥抱的快乐。

  2、能跟随歌词和好朋友快乐地拥抱。

  3、理解故事,知道拥抱会给人带来爱和快乐。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大大的拥抱》PPT、《抱一抱》音乐。

  活动重难点:

  体会与教师、同伴亲密拥抱的快乐。

  知道拥抱会给人带来爱和快乐。

  活动过程:

  一、模仿小动物拥抱游戏,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抱一抱吧!老师是小动物妈妈,小朋友们是小动物,老师唱到找妈妈时,你们一起过来抱抱老师!”

  教师唱:我是小金鱼,游呀游,游呀游游呀游,(教师和幼儿学小鱼游)找妈妈!(教师与幼儿一起拥抱)

  我是小青蛙我是小海鸥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玩的拥抱游戏,你们觉得高兴吗?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得到过拥抱吗?什么时候?”(鼓励幼儿说一说)

  “小朋友们刚刚都说了,你们得到过很多的拥抱,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熊嘟嘟的拥抱吧!”

  二、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拥抱带来的快乐

  教师利用教学资源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1、通过妈妈、爸爸、老师抱嘟嘟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感受拥抱带来的快乐。

  “都有谁给了嘟嘟大大的拥抱?嘟嘟觉得怎么样?”

  “你的妈妈爸爸和老师,给过你大大的拥抱么?什么时候?你心里觉得怎么样?”(鼓励幼儿大胆说一说)

  小结:拥抱会让我们觉得很快乐、温暖和幸福。

  2、通过嘟嘟给好朋友咪咪和汪汪的拥抱情境,引导幼儿体验拥抱别人时的快乐。

  “嘟嘟为什么要给咪咪拥抱?”

  “嘟嘟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学着他们的样子试试吧!”(请几组幼儿上台表演)

  小结:好朋友伤心了,需要安慰,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

  “汪汪没有哭,嘟嘟为什么也给他拥抱呢?”

  “嘟嘟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着他们的样子试试吧!”(请几组幼儿上台表演)

  小结:好朋友成功了,我们也可以用拥抱表示祝贺的,我们应该送给好朋友一个祝贺的拥抱。

  三、联系生活聊一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喜欢拥抱吗?你觉得谁会把大大的拥抱送给你?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你会把大大的拥抱送给谁?”

  “现在,你最想跟谁抱一抱?”

  “我们班里有没有你的好朋友?我们也找好朋友抱抱吧!”

  四、播放《抱一抱》音乐,玩“抱一抱”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同伴、老师拥抱的快乐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抱一抱》:找一个朋友抱一抱,找一个朋友抱一抱,抱抱谁?

  2、幼儿一起边跟唱边玩音乐游戏:唱到“抱一抱”时,每个人要找到一个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谁”时,教师指定一位幼儿,大家找他抱一抱。

  五、在“嘟嘟拥抱”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幼儿用拥抱表达自己的情感

  “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嘟嘟给了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再见老师!老师开心地笑了。嘟嘟飞快的跑回家,他要把大大的拥抱送给爸爸和妈妈。”

  “小朋友们,把拥抱送给爸爸、妈妈、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人,会让我们变得更快乐的!”

  “放学回家后,把你们大大的拥抱送给自己的家人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放学后把拥抱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并说出一句祝福的话。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初步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导入活动

  1、教师:今天老师要表扬我们班上的一些小朋友,因为老师发现他们

  每天来上幼儿园都是高高兴兴的自己走路来的,而且从来都不会哭鼻子,而第一天在幼儿园吃饭就不要老师喂饭,而且一个人吃饭,吃得非常的快!每天来上幼儿园都会礼貌的和老师问好,老师喜欢这样的小朋友。

  2、小动物幼儿园也开学了,我们来听一听小动物是怎么上幼儿园的吧!

  二、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鼓励幼儿注意倾听。

  2、教师提问:开学了,猴宝宝要上幼儿园了,小动物们都是怎么去的猴宝宝有时怎样去的`呢?

  3、猴宝宝表情怎样?他又说什么了?

  4、妈妈领着猴宝宝买香蕉,现在的猴宝宝会怎么做?

  5、爸爸领着猴宝宝看姥姥,猴宝宝又会怎么做呢?现在猴宝宝怎样上幼儿园的呢?

  三、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猴宝宝开始是怎样去上幼儿园的?小动物怎么说猴宝宝的?(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2、猴宝宝听了小动物的话心里有什么感觉?怎么说的?(谁来说一说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3、后来和爸爸妈妈外出猴宝宝怎么做了?上幼儿园怎么去的?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并迁移经验,进一步增强小朋友的独立识。

  1、教师:小朋友除了能自己走路上幼儿园,还能做什么事呢?(引导幼儿知道还会刷牙、洗脸、吃饭、穿鞋等。)

  2、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边说自己会做的事情边做动作,其他幼儿还可以

  跟着学。(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回答完整和动作做得好的幼儿尽量多让幼儿开口去说,并且喜欢说)。

  3、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表扬。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教学意图:

  《小熊醒来吧》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十分有趣,故事中小鸟、小猫、小象的动物形象是小班幼儿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动物,因此,打破幼儿单一、静态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多样、生动的活动形式下主动地感受故事的情境。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事情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的语言。

  2、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体会母子之间的爱和默契感。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睡觉图,引导幼儿观察:这幅图上有谁呀?它在干什么?你们喜欢小熊吗?想不想跟它做游戏?我们来叫醒它吧!它没有醒究竟谁能把它叫醒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熊醒来吧》!

  2、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并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习作品中的语言。

  (讲述故事的上半段):哪些小动物要叫醒小熊?它们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幼儿回答时出示相应动物图片,并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吵醒小熊?

  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叫醒小熊,那你们猜谁能叫醒它呢?我们继续往下听故事。

  (讲述下半段故事):是谁把小熊叫醒了呀?(熊妈妈)

  师:真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把小熊叫醒,而熊妈妈只轻轻说了一句话,小熊就醒了?这是为什么呢?(熊妈妈用好吃的香肠把小熊叫醒的)

  3、小熊醒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一起快乐的玩游戏。

  附故事:

  《小熊醒来吧》

  熊妈妈很早就起来干活了。小熊还在睡觉。

  鸟儿唱:“嘀哩哩!嘀哩哩!”

  公鸡叫:“喔喔喔,喔喔喔!”

  小狗喊:“汪汪汪,汪汪汪!”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听不见。

  “砰砰!砰砰!”是大象来了,地都震动了,小熊还在睡觉。

  “的笃!的笃!”是小羊来了,小熊还在睡觉。什么也听不见。

  熊妈妈回来了,轻轻地对他说:“小熊醒来吧!”小熊听得很清楚,回答说:“噢,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小熊醒来了。

  教学反思:

  语言活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讲述故事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注意语言、语气、神情的变化之外,手势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作为教师,在讲述多遍故事时都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提高幼儿的倾听积极性。故事《小熊醒来吧》,内容浅显易懂,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故事中的小动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形象生动的图片教具吸引着每个幼儿,我有趣儿的模仿声也吸引着孩子的神经。他们始终跟着我的思路和节奏认真地聆听着,积极地和我互动着,学着小动物的叫声,兴奋的跟着我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孩子们的兴奋感染着我,我的用心感染着孩子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是那样的尽兴,这让我很开心,没想到这些小家伙还真的挺乖巧的。从活动中可以感受到有好的常规是重要的,有了规矩才有活动的效果。所以,什么样的行为只要我们去认真的'执行,那么孩子们就一定能坚持做到。

  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只是受到只字片语的促动,但是相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活动的不断体验,慢慢地孩子们会对这样的爱产生更深的理解,获得更真切的感受。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语言;感受故事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从中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内涵及寓意。整个活动都在积极的氛围中结束。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03-18

小班社会教案《抱抱》03-21

小班社会搓汤圆教案06-10

小班社会男孩女孩教案06-17

小班社会大家来抱抱教案03-28

小班社会教案:《爱护小树》10-27

小班社会教案15篇11-23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三篇02-06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四篇05-02

小班社会好朋友教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