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优秀作文>体裁作文>观后感>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观后感

时间:2022-12-13 00:06:4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西柏坡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柏坡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观后感1

  灯光聚暗的那刻,荧幕上激昂的前序,撩开了这场西柏坡之战的薄纱。虽然我们离那兵荒马乱已六十年有余了,谈论老革命的光辉历史似乎也不能有身临其境的彻头彻尾的深刻,但是此次学校组织的观看红色电影却让我们经历了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铭刻。那些忠言警句依旧留在脑海,在未来的路上时刻指导着我,要继续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心态,去开创生活去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影《走出西柏坡》刻画的是七届二中全会前后革命战场上的情景。走进西柏坡,我们看到当时河北天津烽火连天的血腥场面,那是农村转向城市时战士们与敌人顽强的对峙抗衡,那是我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临抉择考验的辛劳过程。共产党就是在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奋力拼搏夺取胜利的果实,走近历史,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当时革命前辈们的昂扬斗志,战略智慧,更多的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从中学到血的教训,领略了颇多处事道理,对党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

  电影里印象最深的是临危不乱关爱百姓忠于爱情的耿涛同志,他与毛主席关系甚好,正值农村转向城市的阶段他被派于接管城市管理工作,可是当时的资本家奸商勾结,百姓苦不堪言。为了保证人民的保暖,他开了先例拿政府的钱给资本家经营工厂。他公私分明,好友马宝山被糖衣炮弹打到他依据军纪处分毫不留情,但他有情有义,在马大哥戴功立罪后替他求情。他和恋人小兰的爱情值得我们钦佩,即使分开两地多年见面那瞬间依旧萌动开怀热泪盈眶,为了人民的利益他置生命于不顾,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为人民"焦头烂额,夜不能寐",可见中国共产党能有今日辉煌当年该有多少个耿涛的`鲜血铺成啊!他正直爽朗机智稳重,不失为栋梁之才。

  再说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马宝山,同样是为国抗战,他是前线的英雄却总是粗心大意,当然他的坚韧也是可歌可泣的,与敌人厮杀时不留余力拼死留守阵地,可惜这位意志坚强之夫却被糖衣炮弹给击中失去判断力,急于求成而失去纪律,差点酿成大错。这也是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警戒之辞来源,不能被敌人所蛊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党是有纪律有组织的党,任何人犯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处分,这在影片中也是有目共睹的。

西柏坡观后感2

  我不是经常看战争题材或者历史题材的人,但这一次这部《走出西柏坡》还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一些历史书中出现的人物当活灵活现地演出来时,那种感觉比读生硬的文字更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来看下整部电影的情节。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耿涛在全国解放前夕,被派往天津参加城市接管工作,遇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马宝山,并和他一起共事。马宝山是一位老战斗英雄,虽然曾经在长期的战斗生涯中屡建奇功,但是在进入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城市之后,在“糖衣炮弹”面前,忘记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被美色和假象所欺骗,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而耿涛尽管是来自中央领导身边的人,但他牢记毛主席的.叮嘱,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顽强进取、百折不挠的战斗作风,终于在城市建设中克服重重困难,赢得了大家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圆满完成了任务。

  耿涛和马宝山都曾经是在战场上在硝烟中的勇士,可是之后他们两个人完全不同的走向这使我们看到那个时候的两个典型形象。尤其是耿涛,这使我们更对他有一种崇敬的心情。耿涛在全片中有几幕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以至于现在在写的时候都会很清晰地放映在我的脑海中。一幕是在冰天雪地中,为了去寻找厂房要开工而丢失的机器设备零件,耿涛奋不顾身地跳到冰河中。那一霎那我想我是被震撼到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人可能无法理解的拼了命的奉献精神吧。耿涛不仅仅是为了党,更是为了人民。第二幕是马宝山与耿涛发生了立场上的冲突,但耿涛最后毅然决定站在真理的这一边。可能现在的我们,会讲究人情世故,会处事圆滑,会为了一些利益去打友情牌去违背真理。但是,那个时候的共产党员,正是如耿涛般刚正不阿,无论是面对压迫还是友谊,都坚决地站在了真理的这一边。这两幕体现了共产党员几个优秀的品质并正直的形象。那么,在另一边,马宝山呢?其实,马宝山虽然在革命途中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他最后仍然清醒了过来,知错就改,从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站了起来,这也正体现了共产党知错能改的精神。犯错的确是很不好的行为,但是最重要的便是去改正它。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而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被一时的诱惑蒙蔽了双眼。

  无论再艰苦,再险阻,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共产党前进的脚步。无论哪个根据地,每一处都有过革命家们为人民的解放所奋斗过的身影。每一部为战斗题材拍摄的影片,当然不只是娱乐如此简单,更多的是让现代的人去了解过去那段峥嵘岁月,并纪念那段岁月,过去虽已经过去,但这些历史都是我们前行之路上的借鉴并会作为一种激励更好地促进党的发展。

西柏坡观后感3

  日前,机场党委组织党员赴革命圣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观学习。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大家参观时,细心听,仔细看,有的议论,有的交流,有的抄写革命业绩,大家恨不能把党的这段光辉业绩全部记下来,全部装在脑海中,鼓励自己继续奋斗,为机场的发展贡献力量。对我而言,更是教育深刻,浮想连篇,思绪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

  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毛主席还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同时还做出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等六条规定,提醒全党在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历史性转变中,必须预防因为胜利而带来的党内的骄做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这些要求,蕴含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境界,为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远保持先进性和革命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开国进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和体现着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永不停顿,依靠群众,建功立业、艰苦奋斗为民创业和守业的精神。

  通过参观,在感叹之余赋诗一首:

  革命圣地西柏坡,决胜千里运帷幄。辽沈淮海平津战,歼灭敌军百万多。

  七届二中全委会,两个务必广传播。土改运动轰轰烈,全国胜利奏凯歌。

西柏坡观后感4

  20xx年10月5日,怀着对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敬仰和怀念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我的心情也是无比的激动,因为作为党员,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而且又是前往我向往已久的地方——西柏坡。

  经过3个半小时的旅途,我们到达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山村——西柏坡,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活住所、了解了他们的衣食住行、重温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学习了两个务必的精神,寻觅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了解中国革命三大战役全面胜利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经过这次西柏坡之行,我的精神有了极大的升华。

  这次我们的行程是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参观后我感受颇多,尤其是进行了党的再教育后,我都党的认识又进一步加深了,同时增强了我的党性。

  在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里,展现给我的是院落中的石碾、斑驳的木椅,简朴的农家院,展示了开国领袖的高风亮节的生活作风。 “最后一碗米用来作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在西柏坡传唱了五十多年的民谣感动地令我热泪盈眶。

  在这里,毛主席所做的“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平列”的`六条规定高高悬挂,他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回答了共产党人应怎

  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也涵盖了对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时代要求。这就是伟大的西柏坡精神。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于西柏坡召

  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所指出的:“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历史的今天,按照这种精神要求审视自己,我觉得最主要的要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的矢志不渝和对革命事业的锲而不舍。我应该用西柏坡精神不断激励自己。

  在新世纪的今天,物欲横流,有多少人迷失了方向,因此,目前,我们更要牢记两个务必,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两个务必在今天对我们个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新的指导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

西柏坡观后感5

  今天学校组织亲子活动,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第一师范。下午,和众多家长们一样,我带着儿子又走上了那条熟悉的青春励志之路。

  记得自己还是儿子这般大的时候,每到放假,这里还是城中一个僻静之处,因为住得近,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到一师玩耍,成年后很长时间也未再来,正好借此机会,决定好好参观,不禁兴致盎然。自己爱国思想是不成问题,嘿嘿,孩子可得好好教导他一番,断不能让他长大忘了根本。

  故地重游,“第一师范”几个大字依然遒劲有力,虽然校舍有些翻新了,也有新建的教学楼,但是庄严而又古朴典雅之风依旧。怀着无比的敬意仰望着伟人的雕像,感染着那蓬勃的朝气,我们也一个个意气风发,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一般,心中豪迈之情顿生,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仿佛又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讲解员在前面引路,我们一路陪着孩子边走边看边听边说,绞尽脑汁把自己脑袋里的爱国思想恨不得一股脑地灌给孩子,孩子也似懂非懂地应和着我不停地点头。孩子们都没有机会去经历过过去的苦难,没有体会过生活的艰辛,他们不经过这样一些类似的爱国教育,他们就无从知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无从体会和平之难得,无法学会真正地感恩,也很难找到祖国给予他的归属感。所以,其实不管他现在懂还是不懂,能有机会来这样的地方多学习参观,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历数前辈英雄豪杰,起初也不过是个凡人,但是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造福社会的豪迈之情,加上历代教育者“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无私奉献和激越情怀,才造就了无数的名人,成就了伟人的丰功伟绩,才让我们的前辈先烈引领我们开创出一条摆脱贫穷落后之路,创造了今天美好的生活。社会也正是在这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才得以延续和进步,经过努力得来的这一切才更加值得珍惜,国才得以昌盛,家才成为家。我想,这才是我们每一个参观者都会心有所感的吧。

  今天,我们文学社的成员一起参观了漕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先排好队走进二楼的一个房间,开始聆听一位叔叔讲解有关漕湖村的'历史,他说:“漕湖村是一个抗日斗争基地,有着许多抗日英雄......”。讲解完之后我们又看了墙上挂着昔日漕湖村每位抗日英雄的资料,其中我看见了有位叫俞阿甲的抗日英雄,在那个柜子里放着他的遗物,还有革命烈士证书等等。看着看着我心里不尽一颤,想着那些革命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去勇敢斗争、不畏牺牲……我的眼泪禁不住的流了下来。还有一位健在的薛惠春爷爷曾经也来过我们学校,讲述了他当年的抗日英雄历程。我非常敬佩他老人家用自己的智慧和敌人作斗争。此时此刻,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长大以后要像革命烈士一样,为我们可爱的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