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计划>合作工作计划

合作工作计划

时间:2022-09-05 12:47:53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合作工作计划锦集八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作工作计划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合作工作计划锦集八篇

合作工作计划 篇1

  一、培训准备工作

  1、召开两个会议。

  一、召开培训工作人员会议,学习县培训办关于县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和有关要求,研究近期茶叶技术培训事项;

  二、召开培训涉及村负责人会议,征求意见,统一思想。

  2、确定培训事项。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老师、参加人员等。

  一、培训时间:由于茶叶生产季性强,考虑茶农生产实际,决定在春茶采摘前期对茶农进行名优茶采摘等技术培训,培训时间初步定于4月27-30日培训1天,8月20-22连续培训3天。

  二、培训地点:初步定于双河村、汤池镇龙眠村河棚镇黄河村岚冲村村址会议室。

  三、培训及技术指导内容:针对茶叶生产实际,初步确定培训内容为:①茶叶鲜叶采摘及管理技术;②小兰花茶手工制作技术;③小兰花茶机械加工技术,④春季茶园管理技术技⑤茶树修剪技术⑥夏秋季花园管理落⑦冬季茶园冻害防御及补救措施⑧茶苗种植技术

  四、培训老师:聘请县农委主任、高级农艺师李贤葆、高级农艺师袁先安。

  五、培训参加人员:300人基本学员、茶叶技干、培训涉及村主要负责人、县电视台记者、培训办领导、培训事务工作人员。

  3、培训准备工作:

  一、根据要求提前一周向培训办书面提出开班申请,同意后开班。

  二、提前3天时间做好培训参加人员会议通知。

  三、培训前落实好培训技术材料。

  四、落实会议场所、设备、车辆等。

  二、培训会议议程

  1、上午8:00~9:00培训会议报到;

  2、9:00~11:30培训动员讲话及技术培训;

  3、下午14:30~16:30技术培训;

  4、16:30~17:00技术指导。17:00技术培训及指导结束。

  三、培训目标

  1、通过茶叶采制技术培训,使茶农正确掌握茶叶生产工艺,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收入。

  2、通过茶树修剪技术培训,使茶农了解茶树修剪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茶树机械修剪技术示范,推动我县茶树修剪机械化水平。

合作工作计划 篇2

  20xx年,市发改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年度发展改革各项目标任务优质高效完成。

  (一)全力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动力

  一是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改革部署,协调市区各部门抓好第二阶段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制订全市综合改革实施评估办法,对全市综合改革工程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推动改革成果法治化。抓好本委牵头参与的改革方案实施。二是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城建投融资体制和服务业综合改革。完善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参与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事业单位的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等相关改革。扩大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规模,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三是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对接两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积极推动两岸产业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大外资总部引进扶持力度。抓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对接。积极推动产业境外投资。

  (二)注重规划计划,推动基本现代化进程

  一是加强形势分析和重点问题研究。全面把握“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特点,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重点问题研究分析,做好市内政策研究储备和“十三五”重点专项前期研究。二是做好规划计划编制实施工作。对照苏南规划、“十二五”规划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等目标,编制下达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研究提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强化综合协调,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和“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抓好“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的编制、衔接工作,推动完成区级规划编制。三是推动现代化建设。推进落实苏南规划,积极向国家、省争取政策早日落地,重点推进八项试验、示范、试点工作。加强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监测,围绕薄弱环节和重点指标,强化工作推进,力争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省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

  (三)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扩大社会消费规模,大力培育健康、信息、养老等新的消费热点。二是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调整优化。及时梳理推介鼓励社会投资的重大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抓好第一批向社会公布的77个重大投资项目跟踪落实。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分类制定服务措施,全力推进符合转型升级方向和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三是抓好城市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枢纽名城建设,深入推进海港、空港、高铁经济区建设。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干线公路、水路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建设。完成交通白皮书修编工作,力争20xx年底前发布实施。四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做好中央投资项目管理和重大项目建设监管稽察工作,确保发挥投资效益。强化货物招投标市场监管。五是抓好要素保障。加大对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协调力度,全力保障好城市运行需求和重点企业生产经营。

  (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力抓好“科技九条”等各类创新创业政策的贯彻实施,积极推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着力抓好省、市级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积极争取更多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申报省、国家级创新平台。拓展股权支持创新创业途径,积极争取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落实国家、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重大专项支持。加大电子商务产业引导,深入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和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着力促进新兴产业高端发展、规模发展、集聚发展。三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3d打印、新型显示、智能电网等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改革试点和制造业高端发展。推动四大片区搬迁改造和主城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在更大范围谋划生产力布局。四是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落实服务业创新发展改革实施方案,促进服务业新兴产业和业态发展。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总部楼宇经济发展,继续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五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加快现代农林水利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

  (五)优化发展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江北新区启动建设,做好新区申报和政策设计工作。着力推进《XX市区域城市化规划》九大工程任务计划实施和重点片区建设。落实各区主导功能定位,加快推进郊区重大基础设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新市镇综合改革任务落实。做好经济薄弱镇帮促工作。二是推进区域合作工作。健全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组织召开好南京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和市长联席会议,全面推进都市圈各领域和项目合作。贯彻落实《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建设七大重点任务。继续推进长三角城市间合作交流。积极引导外地驻宁机构和在宁异地商会服务我市商会经济、民营经济、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深入推进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南北共建园区建设,支持淮安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继续抓好援疆藏工作,加强援助资金使用监管,高质量推进援建项目。积极开展科技帮扶、产业合作和劳动力培训工程,支持万州、商洛加快发展。

  (六)坚持多措并举,推进民生幸福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推进民生改善。坚持民生优先,编制落实全市20xx年民生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抓好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民生保障工程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构建全市统一的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新平台。完善鼓励扶持创业政策措施,加强就业保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水平。加强“菜篮子”工程和国民经济装备动员能力建设。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相关工作。二是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牵头做好《XX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xx-2019)》实施和20xx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编制工作。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抓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监测统计工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抓好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建设,做好江南、江北环保产业园产业规划编制和生态红线管理、生态补偿机制等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制度。继续做好太湖治理有关工作。四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组织实施《加快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一批新能源应用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国家级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建设。促进电力生产企业升级改造,加快更新改造、淘汰落后机组。大力推进天然气、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序推进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一步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新、改、扩建一批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工程。建立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长效管理机制。

  (七)加强内部建设,打造服务型、创新型和法治型机关

  一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牢固树立发展、改革、稳定、反腐四位一体的理念。强化党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性、敏感性、历史责任感,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不断提高党组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深度和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作风各项规定和具体办法及本委制定的实施意见,不断提高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机关作风建设水平。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 “回头看”,深入开展“四解四促”、“三个服务”、“万名党干部员帮万家”、“党员进社区”活动,切实打造服务型机关。强化按制度管人管事的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包括委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内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确保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习型、创新型机关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的思维、谋划、执行、协调能力。强化干部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干部培养、选拔、任用、交流等制度。坚持培养使用并重,抓好干部梯队建设,进一步推进干部竞争上岗、轮岗交流等工作,促进各类各层次干部成长进步。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新一轮机构改革实施工作。三是加强机关内部建设。加强法治机关建设,进一步梳理、确认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全方位规范行政行为;推动重点领域立法进程,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六五”普法效果。进一步完善机关运行制度,不断提高机关运转效率;继续做好重要事项督查督办和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效落实;继续做好政务公开、政务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发展改革工作影响。认真做好机关固定资产采购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不断优化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继续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切实保障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合作工作计划 篇3

  (一)加强与第三方实施公司的沟通协调

  我局将加强与第三方三家签约企业的沟通,做好相关部门、乡镇和第三方公司之间的服务协调工作,确保年内完成1个中心、26个站、80个点建设。并协调第三方公司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编制电商培训教程,真正做到为电子商务进农村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全面提升农村电商带动能力,加快农村电商发展。

  (二)着力实施“1114+n”电商扶贫体系建设

  建设1个电商服务服务中心。依托展销中心建设面积不少于300平米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服务和展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组建专业团队,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开展宣传、外联、服务、培训、信息、研究和运营工作,作为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推动引擎和服务机构。

  建设1个电商示范窗口。依托4a级景区印经院1000余平米的游客中心,紧紧围绕县“113+n”扶贫产业体系”、以及“善地·康巴文化中心”这一辨识度高的区域品牌,立足全域统筹的`指导思想,利用电子商务打造“善、善地、善地.”品牌为核心的农产品、旅游品以及文创产品开发,充分发挥示范窗口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品牌,持续打造商品品牌化,增加品牌的美誉度实现商品销售。

  建设1个乡村旅游示范工程。依托独木岭牧俗风情体验园区建设县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实现电子商务与农旅结合,以此扶持特色旅游发展,带动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产品产区的知名度,以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发展农旅结合、文旅交融的产业经济。

  打造4个重点片区。一是依托麦宿民族手工艺展销中心,重点打造民族手工艺电商服务点,通过民族手工艺品和技艺的展示和售卖,实现“电子商务+民族手工艺品”的深度融合。二是依托牛奶加工厂,重点打造高原牦牛奶电商服务点,通过对高原牦牛奶制品的宣传展示和在线售卖,实现“电子商务+高原奶制品”的深度融合。三是依托善地沿雅砻江百公里有机农业产业带,重点打造温托有机蔬菜电商服务点,通过对高原有机蔬菜的售卖,实现“电子商务+有机农产品”的深度融合。四是依托格萨尔机场服务集聚区,重点打造机场集聚区电商服务点,通过对全域文创产品、特色商品的展示和售卖,让游客带上“”回家,实现“电子商务+全域”的深度融合。

  设置n个乡镇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依托整合各乡镇、村寨现有的“万村千乡”农家店、物流配送站点以及村级活动中心等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建设n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实现电商服务网络和电商应用在乡镇级100%覆盖。为农牧民提供工业品、消费品、农资农具的网络代购服务以及特色商品的在线售卖,实现“工业用品下乡、农特产品进城”。

合作工作计划 篇4

  新学期,校企合作办公室将结合新形势,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本部门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建全工作机制,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主线,全面构建合作育人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使我校校企合作工作步入常态化,再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健全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工作制度

  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组成校企合作工作机构,加强内部机构信息沟通交流,搭建与企业深度合作平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信息互通。全面检查现有校企合作项目协议履行情况,规范校企合作协议书签订。实施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周报制,对所有与学校合作企业开展资质审查、信息录入、合作内容跟踪与总结,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二、突出校企合作工作的地方性

  加强与政府企业主管部门的联系,着力做好联系地方企业、深入地方企业考察调研,寻求在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培训、生产科研项目合作等领域校企合作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启动校级校企合作信息平台系统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立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校企合作信息系统,打造每个专业至少有三家企业合作支撑的校企合作机制。收集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及服务、人才管理等资料。把涉及校企交流的内容、形式、教师及学生参与、结果等信息建档,并建立跟踪更新机制。

  四、广泛开展联系企业工作,建立足够且稳定的`合作企业资源

  依托专业优势,多方联系合作企业,本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思想,推进教师与地方企业专家人才互动,保障学生校外实习,使学校融入地方经济开发区。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基地,开展专业论证与合作,为满足大批学生就业需求,广泛联系省内外企业交流合作。

  五、拓宽校企合作广度,深化合作工作

  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注重校企资源共享,引入企业设备资源,开展“校中厂”及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推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交流、科研项目合作;开展教师进企业工作锻炼和为企业培训员工活动;探索“现代学徒制”及“工学一体”等与企业合作招生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建立重点专业与企业建设“企业班”教学方式;总结“小学期”制教学试点经验,探索技能提升夏令营、创新创业夏令营等实践“小学期”实现方式。探索在企业领域教学开展工作,规范教学行为,建立企业巡视、回访安全责任等规章制度,考核教学绩效。

  六、建立有企业专家人员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研讨机制

  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开展企业文化、职业精神素养育人讲座,设立对企业和师生服务的校园开放日,全面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七、建立校企合作考评机制,总结和推广校企合作工作经验

  以评建指标为基准,完善校企合作工作考评指标体系,推行校企合作工作学期总结交流工作机制,通过推广校企合作工作的优秀经验,引导校企合作工作有序开展。

合作工作计划 篇5

  20××年,在扎实做好参合患者医药费审核补偿结算等日常工作的同时,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在2.28日前做好20××年未报销医药费的报销工作。

  二是着力做好从网上在线结报,对联网的卫生室做好日常指导及培训工作。

  三是继续强化宣传,并将宣传工作贯彻于新农合实施的全过程。让农民全面了解新农合政策,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让农民“知晓制度、享受制度、遵守制度”,进一步打好打牢新农合工作的群众基础。

  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督查。坚持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诊疗程序和用药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医疗机构监管,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五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工作。对新农合工作人员进行特困、优抚、五保等特殊人群的补助培训工作,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努力为贫困参合提供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双重保障。

  六是做好新农合工作人员及乡村医生的日常培训工作。加强对新农合报销过程中的审核工作,落实责任,确保新农合工作的平稳运行。

合作工作计划 篇6

  按照年度学校工作要点和部门工作计划,结合上学期工作完成情况、当前新形势和学校新要求,重点围绕:“校企合作特色校”建设,多方联动推进校企合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启动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多措并举促进就业质量提高;加强工学交替实习管理,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改革;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库、校友资源库和互动交流平台,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形成校友、企业、学校三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新格局。本学期具体工作制定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重点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业服务、资源库建设管理、基金筹措管理、平台交流等方面,不断实践探索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做到有章可循,确保学校就业与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积极选派工作人员参加省、市、校各类专业培训及会议,开拓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视野,提升学校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就业工作人员在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库,推进校企向多元和深度合作

  为了促进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必须与一大批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在原有合作企业基础上,全面增量提质,建立建设、运行和评价制度,推行共赢和淘汰机制。重点围绕各专业(群)建立一批由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微企业全覆盖的校企合作基地群,基地群及企业数量要达到一个专业拥有一个基地群、5个学生配备一个企业。充分发挥基地群作用,协同各相关部门开展人才培养、就业实习、教师锻炼、科研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职工培训、学历提升、人才互聘等工作,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开展企业需求调研,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交流会、对接会、展示会、洽谈会等。

  三、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就业服务,全面提升就业质量

  根据学校20xx年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依托校企合作基地、校友企业以及社会其它优质单位,建立并完善校企一体化互利共赢机制,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全面提升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1、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发展观,引导企业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做到会用人、留住人、发展人。

  2、分析学生就业意向和企业用人需求,帮助学生和企业做出正确选择;加强对离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和困难学生的帮扶。

  3、组织开展就业服务活动月。通过举办职场礼仪及求职技巧知识辅导竞赛、校内模拟招聘、成功校友专场报告、省百校联动暨20xx届毕业生“双选会”等系列活动,提高毕业生求职能力,促进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创业和发展观,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4、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加强对身体残疾、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困难、因性格和心理因素而影响就业的毕业生实时跟踪,开展“一对一”服务,逐一谈心并建立档案,实施具体的解决办法,确保帮扶效果。

  5、深入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通过就业信息网、飞信、微信、QQ群等服务平台和手段,与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开展跟踪调查,并加强与麦可思的合作,及时对调查数据做出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6、开展毕业生和企业需求调查,最大限度实现各方意愿和需求。

  四、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落实好工学结合工作

  本学期安排29个班级1014名学生到企业开展工学结合,但当前普遍存在“工学结合定位不准确、校企共赢机制未建立、实习基地标准不统一、理解执行偏差大”问题。导致实习基地强弱不一、实习与教学结合不够、校企生三方沟通不畅,实习效果不好,学生满意度较低。基于当前现状,各二级学院必须认真查找问题,制定可行方案坚决整改到位,力争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实习效果和满意度有所提高。

  下步将在总结三届工学结合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以电子商务专业在科技园企业进行工学结合试点改革;组织召开包括企业参与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研讨论证会,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新机制;针对不同专业,结合企业意愿,建立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模式。

  五、广泛联系校友,促进交流合作

  1、依托校企合作基地、校友会和理事会,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抓住校庆契机,发起捐资助学、奖学、助教、奖教、助研、助创等活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2、启动校友资源库建设。各二级学院应积极联络校友,要求班级数量指标不低于95%,学生数量指标不低于30%;同时,要落实参加50周年校庆的校友(企业)名单。

  3、做好QQ群等交流互动平台建设。各二级学院须于9月10日前,建立班级QQ群、落实班级群主,建立以班级群主组成的二级学院QQ群,落实二级学院群主。

  六、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做到管理指导不断线

  1、提前做好顶岗实习工作预案,加强教育和宣传。

  2、协调各学院保障顶岗实习系统数据的`动态更新和信息统计的准确。

  3、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4、实习结束后,注意对实习材料等的收集,同时组织各院指导老师对实成绩的考核。

  5、高质量完成20xx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

合作工作计划 篇7

  20xx年是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宁波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谋划之年。今年我市国资国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国资工作会议要求以及市政府总体部署,以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主线,着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着力增强国企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提升国企管控水平、着力完善国资监管工作体系、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发挥好国资国企的基础支撑、战略引导和民生保障等重要作用,为全市融入国家战略,打造“港口经济圈”,再创宁波竞争新优势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以更好发挥功能作用为目标,推动出台实施改革意见和战略规划

  坚持改革、稳定和发展相统一,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政府引导作用和国企主体作用相协调,国资保值增值、国企改革发展与城市重大战略实施相结合,研究出台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纲领性文件和长期发展规划。一是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修改完善《意见》(代拟稿),提请市委市政府审定后印发,并具体组织实施和落实。重点是坚持改革方向和问题导向,强化创新、深化改革,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进一步增强国企的活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是研究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市属国有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组织市属国企制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市属国有经济和市属国企“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以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国企有效投资

  以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为主抓手、主载体,进一步发挥国企在投资拉动中的骨干作用,为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的健康轨道注入后劲。一是继续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国企要加大向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国际强港、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区块开发、重点民生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入强度,力争全年完成有效投资增幅高于去年。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强化分类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强服务与协调,引导推动国企加紧推进湾头、两江北岸、XX区块等功能区块开发,加快实施奥体中心、机场三期、三门湾大桥等重大项目,加快轨道交通、钦寸水库等民生工程建设。三是提升国企融资能力。按照市政府要求,整体谋划市属经营性资产、非转经资产整合方案,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拓展渠道,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大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力度,争取低成本筹集建设资金。积极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重要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四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建立国企承担的政府主导项目统筹决策和要素平衡机制,保障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稳健有序推进。

  三、以增强战略引导作用为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

  服务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目标,立足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优化资产布局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形成存量优、增量新的国企产业体系。一是继续推进“瘦身强体”。 全力盘活低效资产,科学处置现有存量土地资产,推动非主业资产剥离。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优化资产结构。二是优化国有资本投向。按照明确功能定位,做强做优主业要求,各国企要纵向收缩运行层级,横向收缩管理跨度,国有资本要更多向港口物流、城市建设、交通能源和民生服务等领域集聚。研究提出旅游、文化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组建方案,并创造条件组织实施。三是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出台市属国企增资扩股选择投资者管理办法,确立主要通过产权市场择优选择合资合作对象的方式。分类有序、依法依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严防内部人控制造成国资流失。功能类、公共服务类集团公司重点推进子企业股权多元化;竞争类国企要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四、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推动国企提升管控水平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筑牢依法治企、精细管理、依法监管的基础,推进国企进一步提高管控水平。一是加强规范化董事会建设。分类推进董事会建设。做好规范化董事会建设的试点,并适时扩大范围,进一步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权力规范运作。二是提高监事会监督有效性。扩大国资委委派、推荐监事会主席以及外派监事的范围,加大监事会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提升监事会工作成果的运用水平,推进监事会监督与其它监督方式的'有效融合,有效发挥监事会作用。三是健全国企内控体系。要继续强化管理提升,全面实施“国企财务管理若干意见”,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健全成本债务管控制度,促进降本增效。制定专家评审、后评估管理等办法,进一步提高投资项目决策科学性。加大担保、债务、金融衍生业务等风险管控,完善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研究制订个别高风险企业防控预案,防止引发系统性风险。加强国企招投标和大宗物资采购监管。继续强化重点领域审计的监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四是强化国企赢利能力建设。按照 “强化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求,各国企要通过创新经营模式等多种手段,积极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

  五、以建立健全工作体系为保障,推动国资监管服务效能提升

  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增强国有资产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推进经营性国资监管全覆盖。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原则,完善经营性国资集中统一监管的体制,深化委托监管和单一资产监管企业的产权管理,推进单一资产监管企业的产权优化配置。做好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后的国有产权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一次委托监管协议履行情况检查和综合评估,对单一资产监管企业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抽查,检查评估结果报送市政府。二是优化考核分配机制。研究出台竞争类、公共服务类市属国企考核办法,做好20xx年度经营者薪酬考核和第三期任期考核。优化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调控领导人员薪酬水平。全面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国企劳动用工管理。探索建立不同类型企业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三是深化国有产权管理。出台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加强国有产权交易在线监测和信息发布管理,增强透明度和规范性。规范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收益更多用于区块开发、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四是强化县级国资监管指导。以指导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重点,推动县(市)区加强国资监管,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国资监管机构的交流合作机制。五是提升国资监管服务效能。加强国资队伍建设,创新监管方法途径,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统筹各类业务检查,发挥审计、巡视、专项检查、监事会监督等各类监管手段的作用,提高监管效率。打造沟通交流平台,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和包括央企、省企在内的市外企业的联系,为我市国企改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六、以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为核心,推动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

  要以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为目标,以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为要求,扎实推进国企党的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监督与管理,提升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推进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能力。探索国企领导人员分类管理。制订国企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施行任期考核和目标管理。推进“精英人才培育工程”,提高国企领导人员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二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尊重基层党员自主创新,运用新文化新媒体,推进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党员锋领指数考评管理,深化党建示范点建设等。加强群团工作,促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三是加大廉洁反腐和作风建设力度。按照“三转”要求,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强化专项监督检查,认真查办信访举报。严格规范国企领导人员的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加大公务消费和公车改革力度。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推进国企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七、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机关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着力强化本领恐慌意识,强化依法监管思维,强化廉洁从业教育和管理,推动国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增强国资干部履职能力。顺应国资监管模式变化,加快知识更新,着力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抓好“四风”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着力提升服务改革发展的效能。完善“岗位对责、绩效对帐”等考核评比工作,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创新性和积极性。二是提升依法行权履职水平。强化依法监管,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做到国资监管,“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三是营造改革发展良好氛围。加强与各界沟通联系,发挥国资协会等各类载体的作用,争取各界理解和支持;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宣传引导,为我市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四是继续保持机关廉洁文明良好形象。改进方式,创新载体,督促自律、严格他律,确保机关干部模范遵守廉政各项规定。

合作工作计划 篇8

  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到我市检查指导工作。下面,向各位汇报一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以及下一步打算:

  一、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及做法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迅速兴起,并经历了不规范到比较规范、松散型到紧密型、服务型到实体型的发展过程。到20xx年底,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5家,其中各类专业协会91家,各类专业合作社14家,涉及农村经济各个领域。水产、畜牧等养殖业的有54家,占52%;花卉、蔬菜、茶叶、食用菌等种植业的有46家,占44 %;从事技术、销售等服务类的5家,占 2 %。各类专业合作社社员、协会会员人数达到12951人,占全市从事一产劳动力总数的 21 %,专业合作社、协会带动农户30691 户,占全市农户的21 %,经营种植、养殖面积14万亩。20xx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营销额达8.67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资源、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专业分工,完善了为农服务体系,加快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应该说,近几年围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市委、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要求各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20xx年,研究出台了《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意见》,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镇级综合考核内容,并作为政府综合表彰项目,每年对先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考核和表彰奖励。各镇、各有关部门也切实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推进力度,从而在全市形成了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力度,市委、市政府又相继组织召开了市农民经纪人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和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推进会,对全市20xx年-20xx年度12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进行了授牌,从而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

  2、政策支持。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去年,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中,规定每年明确10家重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在财政、信贷、税收、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了一定优惠。对合作组织发展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相应的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落实支持措施。

  3、办点示范。20xx年以前,我市没有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年来,市农办认真抓了合作社试点,同时以点带面,加以推广,取得了好的成绩,各类以松散型合作服务为主的专业协会,逐步向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紧密型的专业合作转变。两年来,我市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利益分配等契约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建昌镇特种蛙专业合作社与社员形成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出口贸易,使牛蛙顺利进入美国市场,该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朱林镇水芹专业合作社把全镇120多户水芹生产农户组织起来,统一注册商标,统一技术服务和生产销售,对内对外分工协作,朱林水芹在上海、苏锡常、南京杭州等地供不应求,既使农民得到实惠,又促进了该镇水芹产业的发展状大。目前,朱林水芹合作社、洮西菇业合作社、鑫品茶叶技术协会被评为常州市级示范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4、注重指导。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各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指导,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章程,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使组织内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紧密,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运行逐渐步入规范的轨道。金坛立华养鸡专业合作社、建昌特种蛙专业合作社、洮西菇业合作社、朱林水芹专业合作社、茅麓镇金凌菇业合作社、鑫品茶叶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与农民签订合同并实行保护价收购。金坛立华养鸡专业合作社、朱林水芹专业合作社、鑫品茶叶协会在内部实行二次分配或利益返还。在一些比较规范的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已经注重遵循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原则,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方式,为全市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市场准入水平。1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有注册商标,获得常州市名优农产品的有5个,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达11万亩。

  5、强化培训。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会代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骨干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走出去参观学习与请进来传授经验相结合,专家讲座与现身说法相结合,分期分批对镇、村和涉

  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有关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各类经营大户等骨干力量组织了一系列培训,培养了一批熟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策和实践的带头人、明白人,有力地推进了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去年以来开展的省级农民致福工程,培训了一批会运用网络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今年,我们会同南农大开展了“金坛农业发展专家论坛”,其中现代园艺、优质稻米、生态畜禽、特色水产四个专题论坛,共邀请了240多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种养大户参加培训,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同时,通过“金坛农民网”、“金坛农林信息网”、“金坛科协网”,专栏介绍专协和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先进典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广大会员农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起到了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发展还很不充分,突出表现在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从自身发展来看,层次比较低,普遍存在组织规模较小、服务领域狭窄、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大多以信息技术服务等初级合作内容为主,而诸如加工、销售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内容开展的比较少;从内部管理来看,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会员之间利益关系松散,有好则合、不好则散,有利则合、遇险则散的现象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上以农民居多,文化底子薄,驾驭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为此,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我市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今后我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路和打算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思路是,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多形式发展、规范化发展和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大引导、服务和扶持力度,使全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数量、规模、功能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力争通过3-5年时间的努力,使全市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建立行业合作社,基本形成上下贯通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体系。20xx年,各镇至少要新成立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着重是在“三个一批”上下功夫:

  (一)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突出专业合作社建设,在数量上加快培育一批。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种形式。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之间的差异性较明显,农民组织起来的愿望也有强有弱,这就决定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程度等方面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紧紧依托和围绕我市的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突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和部门的力量,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合作社、行业协会,也可以是股份合作组织和其他合作经济组织。在组建方式上,可以由专业大户、购销大户、农民经纪人等牵头兴办,也可以由龙头企业、供销社等支持兴办。在合作内容上,可以是劳动的合作、技术的合作,也可以是资本的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可以是生产的合作、销售的合作,也可以是产销的合作。在利益联结上,可以是松散的联结,也可以是紧密的联结。在服务内容上,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多项的,可以办服务实体,也可以不办服务实体,只要能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能帮助农民办实事,都积极鼓励支持发展。在鼓励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同时,针对我市实际,把发展以水产、茶叶、花木、优质粮油、食用菌等主导优势产业、产品为依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逐步改变目前专业合作组织结构不合理状况,有效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并且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加工企业+专业行业协会”的“四位一体”专业化农业经营新体制。也就是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把专业化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与推进专业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专业化农技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

  (二)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农业标准化建设,在服务质量上迅速提高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内服务、对外竞争”的功能特点,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强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技术、信息服务外,更加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有条件的将按照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统一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完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积极实施农产品的品牌战略,创造条件在合作组织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积极帮助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开展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等项认证。通过行业协会,加强对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尽可能统一产品的销售价格,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规范市场行为,防止相互低价竞争,损害农民利益。

  (三)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突出内部制度建设,在运行机制上规范一批。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一是合作领域逐步由生产为主转向加工销售结合为主;二是组织内部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由松散型为主转向紧密型为主;三是合作组织将在不放弃为成员服务这一宗旨和原则的前提下,逐步转向实体化、企业化经营。下一步我们将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具有服务和经营功能的合作组织,按照“总体抓发展,典型抓规范”

  的要求,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扎实开展“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活动。一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一般应实行“一人一票”制。二是建立健全价格保护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对社员的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尽可能采取“下保底上不限”的作价原则。三是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有条件的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二次返利。四是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社员公开收支情况,接受社员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