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5 10:25:32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选)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精选)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生活中有许多会滚动、会转动的物体。它们给幼儿带来了惊喜,令幼儿着迷、遐想。为了满足幼儿探索和玩耍的欲望,我设计了《骨碌碌玩具店》活动。此活动以参观骨碌碌玩具店各个展区为主线,让幼儿尽情地玩各种滚动玩具,并在游戏中认识各种滚动玩具,体验和同伴一起玩的乐趣。活动中,通过创设参观玩具店、汽车轨道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想象和趣味中玩滚动玩具,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推推乐”、“兜兜乐”“大家乐”等游戏,让幼儿在玩滚动玩具的过程中体验挑战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探索简单的科学道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滚动的玩具,乐意玩滚动的玩具。

  2.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体验玩滚动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搜集一些圆形、圆柱形的自制玩具。

  2.球、玩具车、彩虹伞、羽毛球拍、布、音乐、录音等。

  活动过程:

  1.骑车入场,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呀!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家“骨碌玩具店”,你们想不想去。骑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一辆跟着一辆走。准备好了吗?出发……(幼儿每人一辆小车一个跟着一个)

  师:我们开车来的真快!“骨碌碌玩具店”到了,我们把停到停车场,来到老师身边来,我们走路快还是骑车来的快,为什么?

  幼:因为车上有轮子,它会骨碌碌,就能很快的带我来。

  2.创设情境,乐意玩滚动玩具

  (1)快乐“车吧”,自主玩车。

  师:“骨碌碌玩具店”漂亮吗?(听录音1)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骨碌碌玩具店。今天我们骨碌碌玩具店免费让你们来玩。小朋友们要遵守玩具店的规则,不能弄坏玩具,不能大声说话,玩完后的玩具要把它们送回家,能做到吗?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吧!看这是什么?(车吧:放有各式各样的车)

  师:看这里还有车道呢?(三组车道:s路、十字路、上坡路)怎么玩?谁来玩一玩?小朋友们可以选一辆自己喜欢的小车玩。

  师:我们要做文明小司机,排排队不推也不挤。

  幼:幼儿自主玩(可放轻音乐)。

  提问式小结:

  师:小朋友们车能够骨碌碌吗?哪里骨碌碌?(教师启发引领幼儿回答。)

  (2)创意玩具,自由玩耍。

  师:“骨碌碌玩具店”还有许多好玩的,把车送回家,我们接着参观!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是什么?

  幼:好多玩具。(快乐吧:各种自制的'能够转动的玩具。)

  师:这些玩具是骨碌碌玩具店特有的,别的商店可没有呀!小朋友们,你们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你们来试试他们能够骨碌碌吗?

  师:小朋友可以交换玩一玩?

  师:还能让他怎样骨碌碌?

  小结:圆形圆柱形的都能够骨碌碌。

  (3)骨碌骨碌“球”吧,大家一起乐

  师:请宝宝们把玩具送回家,我们接着参观,还有更好玩的等我们呢!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什么?

  幼:这里是球。

  师:想办法让球骨碌碌,自己去玩一玩,试一试吧!

  3.快乐游戏,巩固提高

  (1)游戏:推推乐

  师:和小球骨碌碌真好玩,我好想和球做游戏呀!

  师:你们看羽毛球拍怎样和小球做游戏?来让我一起推推乐(出示羽毛球拍)。

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快乐的在豆豆上进行赤足游戏活动,利用豆豆按摩幼儿的足底,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体验,了解豆豆的特性,并尝试用豆豆搬运重物,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用大型积木围成一个长方形,三十斤豆豆均匀的铺在中间。

  2、皮球若干。

  3、捆扎好的书若干。

  4、硬纸板、皮筋自制的`鞋模人均一双。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赤足自由的在豆豆上玩一玩,体验一下脚与豆豆接触的感觉。

  师:你认为在豆豆上玩,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赤脚上去试试看,注意安全。

  师:你们是怎样玩的,感觉怎样?请你们再到豆豆上爬一爬,看看会有什么感觉?

  2、穿上鞋模游戏,与赤足玩进行比较。

  师:请大家穿上鞋子,再到豆豆山玩一玩,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

  3、平衡练习。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溜豆豆的游戏,小朋友每人抱两个皮球,像溜冰一样往前面溜,看哪一组溜得又快又好。

  4、探索活动。

  师:豆豆能让我们玩游戏,豆豆能不能帮我们做事情呢?

  师:这里有好多捆书,老师都搬不动,你们能不能想一个好办法来搬运这些书呢?

  师:放在豆豆上玩一玩,会有什么感觉呢?你们去试一试。

  5、游戏竞赛。

  师:我们来玩一个搬书比赛的游戏怎么样?看哪一组搬的又快又稳。

  师:豆豆可以让我们做游戏,还可以帮我们运东西,豆豆真有用。我们今天玩的是什么豆豆呢?除了黄豆,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豆豆?这些好玩的豆豆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除了豆豆,还有好多好玩的种子,我们下次活动课的时候来认识好吗?

科学教案 篇3

  一、研讨思路:

  该活动内容是幼儿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现象,然而其中却蕴涵着许多科学的奥秘以及教育和研究的价值。我们选择这一内容,在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开展教学研讨,旨在探讨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幼儿科学探究和表达的特点与水平,增进教师对幼儿发展特点和水平的认识与把握,提高师幼互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根据三个年龄班幼儿认知的不同特点,以及各班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各班教师做了充分的预备性实验,在亲历体验活动中分析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并研究如何将难度较大的内容分解为难度适宜的几个步骤,使实验探究的每一步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既能引发思考,又有成功的感受。小班活动的重点在于感受物体是否会下落,物体是怎样落下来的.,在此基础上尝试做简单的记录,体验观察与表达的乐趣;中班幼儿探索比较两种不同材料制作的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有何不同并记录;大班的切入点放在猜测并探索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能按下落速度的顺序作记录和分析。以此探讨同一内容在各年龄班开展活动时,所应把握的层次性。

  二、活动计划与反思

  活动一:落下来啦活动要求:

  1、对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感兴趣,有初步的探索欲望。

  2、学习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尝试记录。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1、小故事引发幼儿猜测:物体是否会落下来?以激发兴趣。

  2、观察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感性探索体验:它们是不是都落下来了?

  3、第二次探索,比较落体的不同方式。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所玩的物体,观察落下来的样子,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现自己的发现。

  4、学习记录:观察记录表上贴的物体,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物体尝试后把该物体下落的样子画下来。

  5、延伸活动:玩落体游戏,如“托气球、吹羽毛”等,启发幼儿观察更多落体现象,并想办法使其落不下来。

  本园教师观察反思:

  适宜性行为

  1、本活动目标定位较好,能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3、教师在活动中能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

  4、努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不适宜性行为:

  1、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观察不够细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结果的倾向。原因: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仍然受传统的目标意识影响。对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察水平,对幼儿临时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及时和适宜的回应,要更加尊重过程,从幼儿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实。

  2、问题:幼儿积累的体验还不够多、不够深入。原因:小班幼儿还不善于主动与同伴交换、合作地玩,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接触的材料不够多。

  3、对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材料、合作探索。

  三、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2、能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与同伴进行合作。

  3、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取纸屑。

  活动准备:

  1、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彩色笔)、小木棍、梳子、尺子、碎纸屑。

  2、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装满纸屑的篮子,请幼儿思考。

  师:如果不用手直接拿纸片,用什么办法可以取出篮子里的小纸片。

  (2)教师提供彩色笔,继续让幼儿探索取出纸屑的'方法。

  2、教师示范“摩擦起电”实验,让幼儿尝试实验。

  (1)教师实验,幼儿认真观察结果。

  (2)让幼儿实验,尝试用彩色笔取出小纸屑。

  (3)教师根据幼儿实验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结。

  小结: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是因为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

  3、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以及记录单。

  (2)共同检验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4、讨论: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

  活动延伸:

  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来认识电磁铁,让学生明确电磁铁与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电磁铁在通电的状态下具有了磁铁的一些性质,其中所蕴涵的秘密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电磁铁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是在此研究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本课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活动:

  1.制作电磁铁。首先让学生制作一个电磁铁,这是研究电磁铁的前提条件,一节电池、导线、大钉子可以组合成简易的电磁铁装置。电磁铁组装完成后,接通电源测试磁性。学生组装好电磁铁以后马上就想看到现象,去尝试,可以让学生对电磁铁和永久磁铁做一比较。

  2.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这个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强度、线圈缠绕的匝数有关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仍采用“假设与搜集证据”、“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来完成探究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强调的是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记录整理。在活动中一定要提醒学生细心,因为学生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有的时候变化是很小的,稍一疏忽就可能忽视了一个数据的记录,从而导致验证数据的不准确,结果就会有问题。

  3.探究电磁铁的两极。磁铁有两极,那电磁铁是否也有两极呢?学生会沿着这个思路研究下去,学生在研究中会发现电磁铁也有两极,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同学的电磁铁两极是否一样。只要学生能找到不一样的原因,那电磁铁的磁极问题学生就能迎刃而解。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将学会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活动。

  4.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就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主要可以采取让学生交流、资料共享的方法,认识到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认识到电磁铁为人们的工作带来的巨大方便。有条件可以用学生天天接触的电铃做演示来说明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5.电与磁相互转换的活动。教科书的两个活动均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选其中的一个来做。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到相互转换的观点。

  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五年级“磁铁”以及上一课时“电和磁”相关知识。电磁铁是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电磁铁是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电磁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呈现的现象有趣,可以开展适合学生水平的多种研究。主要有两大活动:一、制作铁钉电磁铁;二、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又有两个主题活动:1、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2、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而 “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活动中,“线圈绕线方向、电池连接方法都与电磁铁的南北极有关系”这一活动,,更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但在电磁铁南北极的探究活动中,要受到“线圈绕线方向”、“电池连接方法”变量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控制好变量进行实验探究,是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磁铁科学认识的关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空气压力的存在。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养成乐于探索,乐于猜想的习惯。

  3、对实验结果用语言进行表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空气无处不在,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材料准备:装有水的水盆,空矿泉水瓶,锥子,吸管,纸片,平口的玻璃杯,氢气球,画有表格的记录单,报纸,真空吸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装满水的瓶娃娃,它想和大班小朋友玩个游戏,如果把它的瓶盖打开,放到装满水的`水盆里,猜猜我肚子里的水会怎样?小朋友们记得要在记录单上写上结果哦。

  二、探索活动。

  1、幼儿分组实验操作,发现水不会流出来,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水流出来的方法,师引导幼儿,空气宝宝可以帮助你们的。

  2、出示材料,吸管和锥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让水流出来的方法。

  师引导幼儿小结:当空气宝宝进到瓶子里,水就会被空气宝宝挤出来,空气宝宝,力量很大。

  3、师:看,老师这还有一杯满满的水,把瓶子倒过来用一张纸盖住杯口,水会流出来吗?请幼儿猜猜,并做记录。

  4、幼儿分组试试,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力量。

  师引导幼儿小结: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水流(大考吧幼儿教育 )不出来了。

  5、师:老师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把报纸放到杯子里,然后把杯子放到水中,想想有什么办法不让报纸湿了。

  6、幼儿分组探索,讨论尝试,交流结果。

  7、师小结:当杯子口垂直于水面放入水中时,由于空气宝宝在杯子里面水就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三、分享交流。

  空气宝宝的力量真大,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第一个实验水流出来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水挤出来的,第二个实验水没流出来是因为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第三个探索,孩子们发现由于空气宝宝占满了杯子,水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四、活动延伸。

  出示真空吸盘,让幼儿讨论它为什么会吸到光滑的墙面上?

科学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风筝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阳光明媚的春天,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种类繁多,颜色艳丽,高高飘扬在空中的风筝令幼儿心驰神往。中班幼儿对风筝是熟悉的,但对风筝的种类却比较陌生,开展此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感知风筝的多种多样,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风筝,感知风筝的造型、颜色等特征,知道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与同伴交流分享搜集的风筝的知识。

  3、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风筝的课件,音乐、各种风筝展览,风筝的轮廓画若干。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导入课题,激发幼儿欣赏风筝的兴趣。长长一根线,挂在天空中。不怕风来吹,只怕雨来淋。

  2、欣赏各种各样的风筝实物和图片,了解风筝的起源。

  (1)观看课件,欣赏风筝展,了解各种各样的风筝。提问:你欣赏到了哪些风筝?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结:蝴蝶风筝,鱼形风筝、蜈蚣风筝等,风筝的种类很多,颜色多样,但它们都有一条长长的线牵着。

  (2)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①观看课件,了解“龙”形风筝。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风筝?龙代表什么?小结:“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风筝就诞生在我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

  ②听故事《风筝的起源》。

  提问:是谁在很久很久前发明了风筝?小结:风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墨子的人发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

  3、观看课件,欣赏特殊风筝图片。

  (1)了解夜光风筝。提问:这只风筝很特别,上面有什么?(一亮一亮的小灯)这叫夜光风筝。它适合在白天放还是晚上放?为什么?

  (2)看课件了解最大和最小的风筝,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提问:世界上最长的风筝有6000米长,重200公斤,这样的风筝一个人能放起来吗?怎样才能放起来?(需要很多人帮忙、合作、团结)

  世界上最小的风筝,只有零点几厘米长,比蚊子还小,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你知道最长的风筝和最小的风筝是哪个国家的人制造的吗?你觉得我们中国人怎么样?

  小结:世界上最长的风筝和最小的风筝都是中国人制造的,中国人真了不起!我们要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活动延伸

  观看课件欣赏不同风筝图案,引导幼儿装饰风筝。

  (1)欣赏不同风筝的图案和颜色。

  (2)幼儿动手操作装饰风筝,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多种材料装饰出漂亮的风筝来。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11-18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28

科学教案【经典】10-09

科学教案(热)11-15

[精选]实用的科学教案11-24

科学教案(优)11-24

科学教案【优秀】07-21

【热】科学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