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报告范文>开题报告>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22-12-03 16:37:14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

  课题名称: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教育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所属单位、姓名:华蓥市双河三小 游忠燕

  内容要求:

  1、课题产生背景

  2、课题研究价值

  3、 研究内容

  4、研究方法

  5、研究进度

  6、成果形式

  7、 研究能力

  8、参考文献

  一、课题产生背景:

  小学中高年级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令很多教师 头痛,常常利用上课时间教育这部分学生,且未能收到好的教育 效果。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这种不良习惯的形成,既影响正常 的教学秩序, 又导致教学效果差。 学生出现不完成家庭作业现象, 在学校通常是老师进行教育,在家里通常是家长进行教育,但 师、 家长都与学生的思想差距大, 年龄差距大, 生活习惯差距大, 灌输的教育思想学生难以接受。 我深感培养学生认真完成家庭作 业的习惯,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于是我从多角度进行了探 索, 在从实践中探索出让完成了家庭作业的学生教育未完成家庭 作业的学生效果好。因此,我把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教育作为 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如何搭建让学生相互教育的平台,本课题研 究旨在解决对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

  二、课题研究价值

  ⒈素质教育的需要。某种意义上说,素质就是习惯与能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克服,意味着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因此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 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必须在 习惯养成教育中注如时代的活水。

  ⒉学生发展的需要。 根据中央教育部和四川省对小学生减负 的要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家庭作业不超过一个小时。这个要 求是限制有的老师过多地布置家庭作业, 但是也不可能不布置家 庭作业。因为小学高段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多,特别是新课标的课 程要求,小学语文每周只有六节课,数学每周只有四节课,科学 只有两节课。家庭作业要么需要学生预习,要么需要学生对当天 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要么需要学生背诵, 要么需要学生动手实验, 要么需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总之,必要的家庭作业是学生发展 的需要。

  3、学校发展的需要。班上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是每位 教师都感到困惑的问题。但通过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互教” 的研究,帮助老师们找到教育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新捷径,有 效地教育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 使学校的教学活动良好性 循环:学生按时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消化和巩固学生当天所学 知识,第二天不影响正常的上课,学生又获得新知识,这样日复 一日,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个体成绩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成绩 随之提高,这显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内容 为了搭建让学生相互教育的平台, 本课题研究旨在解决对不 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1、班级思想教育 由班上全体学生参与对不完成作业学生 的思想教育。

  2、班委管理教育 由班委干部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进行 管理教育。

  3、接对帮助教育 由专门指定的优秀学生对不完成家庭作 业学生进行“一对一”帮助教育。

  4、朋友情感教育 由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好朋友对他们 进行教育。

  5、典型案例教育 在曾经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中,挑选几 个已经完全改变不完成作业的不良习惯的同学, 作为典型对不完 成作业学生进行案例教育。

  四、课题研究方法

  《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教育的研究》主要采取:

  1、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不同年级学生进 行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调查统计, 为课题的开展与进一步深化 寻找依据与支撑。

  2、教育实验法:收集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教育方法, 并进行典型案例收集。

  3、个案研究法: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 把相应的研究成果存入学生档案袋。

  五、课题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20xx 年 1——2 月)

  2、理论学习阶段 (20xx 年 3——5 月) :收集有关资料,学 习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申报。

  3、实施阶段(20xx 年 6——12 月) :根据课题设计方案进 行实施,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做好资料收 集和积累工作。

  4、结题阶段(20xx 年元月) :以研究报告的形式结题。

  六、课题成果形式

  成果主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 其次辅助资料是相关论文 和典型案例。

  七、研究能力

  本人是小学一级教师,工作在教育一线,并连续担任8年班主任 。已研究普教科研课题结题 1 个,有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 验,对于这个校本课题,起源于本人,已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在 实践中本人已创建了相关理论,完成此课题,本人完全有这个实 力。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相关方面的书籍, 名人名言等。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2

  1. 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论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对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效率低下,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使其得到美的熏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形式的美有机结合的过程,是全面而和谐地向学生渗透美的基地。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外国语言,了解其文化,掌握其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生态学理论强调要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堂,体现生态平衡的生态学基本思想。因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层次性和结构性,其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联系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教学要素之间不断的进行着信息、能量、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与内外环境间保持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进而维持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平衡和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有机整体,它还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生态学统一起来研究,探索如何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渗透美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网络查询本课题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国内很多学者对美育的研究给予了大量的关注,也有许多文章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性,但是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美育教育与生态学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非常鲜见,因此,本课题研究拟创设充满美感的英语生态环境,构建平衡、协调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让学生以生命存在的自然状态和方法学习英语,实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助力。

  2. 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立足于我校大学英语课堂中因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兴趣不高而导致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堂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将美育教育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找出影响美育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生态因子,进而提出美育得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措施;将建构的教育措施运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利用实验教学来检验教育措施。

  2.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创设充满美感的英语生态环境,构建协调、平衡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让学生以生命存在的自然状态和方法学习英语,实现学生美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究影响英语美育教学的生态因子;

  (2)探索如何构建大学英语美育教学的整体生态平衡,以协调各因子间的关系,创设生命化、生活化的生态氛围。

  3.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实施计划

  3.1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研究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基本研究思路是实践调研,理论分析——对比借鉴,数据分析——总结归纳,提出建议——现实应用,实践检验。首先找出影响英语美育教学的生态因子,为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借鉴和参考;再通过对相关本科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大学英语美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方案在教学中实施,通过对反馈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最终得出构建英语美育教学生态化课堂的措施。

  3.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贯穿于本研究的整个过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在选题阶段,通过问卷调查为确定本研究的必要性提供数据支持;

  (3)参与观察法:在实践阶段,参与在线活动,并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了解所构建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美育教育渗透的具体实施情况;

  (4)个案分析法:在实践阶段,针对一名学生进行整个实践过程的观察,了解其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

  (5)访谈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及时交流,了解其存在的困难和想法;

  (6)行动研究法: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比较,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总结经验,优化教学设计方案。

  3.3实施计划

  (1)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建立课题小组,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方案;调研相关本科院校目前英语课堂美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全面实施阶段。内容选取,教学模式、方法的确定,把确定的方案在教学中实施,根据反馈和收集的信息加以分析整理;

  (3)推广总结阶段。课题组成员相互交流实施情况,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教师论文,收集研究资料;

  (4)写出结题报告。收集汇编材料、成果汇集、装订成册,为顺利结题作准备。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3

  一、数学课堂进行游戏教学的意义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数学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学习。游戏的趣味性不但激励学生去探索,去了解其中的规律,而且在探索、了解的过程中,使学生尝到积极思维的无穷乐趣,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发展。融入数和运算规律的游戏是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和途径之一。

  二、数学课堂实施游戏教学的具体过程

  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

  借某校三年级上了一堂数学课,班级共有27人,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好。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掷一掷。在教学前,制订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探索规律。2.运用探索的`规律,了解游戏的运行原理。3.运用游戏方法和规律,探索“可能性的大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游戏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取出两颗骰子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掷一掷,看看得到的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并把他们记下来。

  学生操作,然后思考得到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不可能有和13。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激发兴趣。教师的引导也使学生对游戏的秘密进行思考,提高了思考的效度。

  2.激发动机、研究规律,提高学习兴趣。

  老师和学生比一比,如果是5、6、7、8、9就算老师赢,如果是另外的6个就算你们赢。

  学生操作,记录结果,看谁能赢。

  结果肯定是老师赢,学生很好奇很想知道原因。

  对规律的探索和游戏秘密的揭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寻找规律,探索未知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趣和亲切,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猜想的提出、验证,方法的得出,都是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结果。虽然整个过程一帆风顺,但教师适当地制造“碰壁”,反而会推动学生走向成功,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相继诱导。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3.运用规律、诱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发表格和骰子,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几,就在几上面涂一格,涂满其中一列,游戏结束。

  小组交流,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哪些小?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5可以分成几和几,6可以分成几和几,7可以分成几和几。

  应用学生发现的规律和方法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一种肯定,通过填表的练习,让学生感到自己探索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对《标准》教学观念的体现。引导学生联想,消除学生依赖的心理,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拓展思维空间。遇到问题就马上联想到与之有联系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巩固创新思维能力。

  三、数学课堂实施游戏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阶段。有着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任何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怀有“好玩”的思想倾向。游戏教学刚好迎合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以观察、操作为主的教学,让学生在摆、拼、画、折、量的实际操作中,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培养了学生游戏的兴趣。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观念,将最大限度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探索和交流。虽然学生的语言有时不够规范,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这样的课堂真正做到了:我们的课堂我做主,课堂也在学生和老师的游戏中灵动。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4

  时间:XX年10月

  立项号:plxktXX151

  课题名称: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

  负责人:罗xx

  所在单位:xx镇中心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注重幼儿的劳动教育,但也有不少幼儿受到家长的过度庇护,过分溺爱,所有的劳动事务都被家长包办了,或是一些家长过分重视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而忽视了劳动习惯的养成,使幼儿失去了劳动的机会,丧失最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让幼儿失去了劳动的能力。 以幼儿园为主渠道,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树立起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良好品质,培养家政劳动、手工劳动的技能技巧;形成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幼儿创新素质评价标准;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全面了解幼儿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掌握发展水平;研究过程中,培养幼儿劳动技能的方法,进行创新实践的有关资料。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以幼儿园为主渠道,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树立起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良好品质,培养家政劳动、手工劳动的技能技巧;形成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标准;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全面了解幼儿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掌握发展水平;认真学习劳素质教育要求及有关理论文章,收集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幼儿劳动技能的方法,进行创新实践的有关资料,进行经验总结。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9月----XX年10月 1.收集资料。 2.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3.现状调查分析。 4.在明确不同年龄幼儿劳动特点的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实施。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XX年11月----XX年5月

  1.根据目标和内容,制定实施方案。

  2.落实劳动教育目标,调整内容,定期评价。

  3.组织劳动活动观摩,指导。

  4.做好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及个案研究。

  5组织家长学习和经验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6月----XX年7月

  1.撰写研究报告。

  2.申请结题

  (1)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课题组结合我园教育教工作与幼儿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工作计划将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幼儿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劳动意识及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 3).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幼儿劳动培养的看法以及幼儿劳动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幼儿有关劳动的行为习惯的表现。

  (4).经验总结法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更多的了解和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幼儿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幼儿从心底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一生的幸福坚实基础。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5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子课题《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方红小学;《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方红小学;一、课题的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仁义、知恩;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与自私,原因是多;如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子课题《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方红小学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方红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仁义、知恩图报的民族。从《诗经》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到今人常说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去感恩,怎样去报恩。

  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从此养成的,并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少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某学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敬仰科学家,35%的学生敬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敬仰自己的父母,而敬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几乎是崇拜父母的两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

  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与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状之一:家长溺爱严重

  如今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在众多长辈的呵护下,他们已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是“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业要求期望甚高。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孩子人格发展不平衡。很多孩子面对父母的养

  育之恩表现冷漠;孝敬之情在心目中淡化,只知受宠,不知感恩。

  现状之二:社会影响深远

  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一些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道德观发生了扭曲。他们自私、骄横、冷漠、不善于合作。使得未成年人,也受到了他们的负面影响,缺乏“感恩”的意识。

  现状之三:学校教育缺乏

  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学校教育始终未能摆脱考试的圈子。教育看分数、教师压力大,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感恩的教育。20xx年“六.一”学校组织庆祝会,学生带上凳子到操场观看。班主任为了调查学生的感恩现状,有意不拿凳子到操场。从开始到结束,两个多小时一直站在学生旁边,结果没有任何班的学生主动为老师让座。

  孩子们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让我们意识到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和谐、亲切,学生才会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才会对生活充满希望,才会懂得珍惜时间和机会,才会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来报答周围的人和社会。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这也是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主体人格的构建。

  思想是人的灵魂,如何拯救这“将要垮掉的一代”?良方在哪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

  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正是鉴于当前现实,我们提出了《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

  1.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知恩、报恩、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2.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学会感激老师,感激老师为我们导航,感激老师培育我们。从感激父母老师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再引导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三、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教育心理学也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主要局限于有机的生理方面。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青少年本人,对健康的关心也都集中在学生身体发育方面的一些生理指标上,至于学生的心理方面是否健康,往往为大家所忽略。近年来,有关中小学心理障碍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也就渐为人们所关注。因此我校把“感恩教育”定为核心课题进行研究,其目的为:

  1.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

  2.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他人。

  3.懂得孝敬父母以及长辈是为人之本。

  4.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心中充满爱心,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意义.

  5.寻求实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径和方法。

  6.通过一些具体的感恩教育的开展,培植感恩文化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6

  一、课题研究的类型目的和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因素,因此,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理论也成争鸣之势。但是鉴于地域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其具体针对性尚有欠缺之处。找到一套适合我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自行探索。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行动研究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规律及可行的数学学习科学方法,同时揭示学生兴趣对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激发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核心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同时伴以文献研究、调查法、个案跟踪法和试验法。首先在专家的指导下对现行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进行甄别和梳理工作,针对现行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手段的`弱点加以分析,重建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理论,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然后由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共同实践和研讨,三位一体合作对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进行共建和交流,及时调整研究过程中的偏差,记录成功的经验。通过两个学年的行动研究,及期末和期终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评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总结出研究经验,以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及兴趣状况调查报告行式形成研究中期成果,并提出指导意见向广大教师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步骤和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20xx年7月~20xx年12月1.

  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

  成立课题组,收集相应资料,开展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经验交流和讨论,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对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并着手调查研究。

  2.实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通过经验交流对共建学校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进行教学实践,选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同年级的其他班级作外部参照。实验班的教学主要以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教学为主,对照班用常规教学法进行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理论。

  第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手段,实验教师在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并做好研究过程的记录。期终对第二阶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出最终结论。

  3、结题阶段:

  20xx年3月~20xx年12月整理各种资料形成研究成果,同时邀请教育领导部门和兄弟学校有关教研人员进行评测、推广和借鉴。

  预期成果:形成《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兴趣培养研究报告》并结题;参与实验者各自撰写研究成果论文。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7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经主管部门评审立项后,课题主持人会收到一份专门的文件---《课题立项通知书》。《通知书》除列明课题名称课题类别课题编号等课题基本信息外,还会提出及时组织开题(一般为接到立项通知书 3 个月内),并将开题报告电子稿发送到指定邮箱等要求。不少教师就会问:什么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有何不同?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呢?这就需要对课题开题报告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一、课题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的联系与区别。

  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而言,开题报告是研究者申报的课题被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批准立项后,在课题研究正式实施之前,由课题负责人(主持人)向课题组人员、课题研究指导人员(专家组)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的关于课题研究的书面论证材料。

  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一样,都是对一项课题所作的论证及研究工作设想,其内容结构大体相同,但其区别也较为明显。

  一方面,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设计在课题立项之前,是对所选择课题的价值、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思考和论述,主要是阐明课题研究的必要和可行,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立项而课题开题报告论证设计在课题立项之后(如果没有被批准立项,就不存在课题开题),是在选题论证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依据、价值、内容、方法等进行的更加具体和系统的思考与论述,是对研究过程、研究人员、研究保障等作出的科学规划和全面安排,是为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和文本表述。可以说,开题报告是对课题研究方案的再设计、再修改,其内容相较于研究方案更加完善和充实,其论证和构想更加科学、全面和可行,研究工作安排更具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设计之前,课题研究者要做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诊断,对教育经验的梳理,对学习所得的思考,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等等。而在课题开题报告论证设计之前,课题研究者要做的工作一般包括开展相关调研,对课题组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结构优化,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细化、优化和充实、完善,开展相关培训,等等。

  应该说,从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开题报告论证,是一个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是对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相关问题更加明确的过程,是由课题研究的初步设想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操作的关键步骤。

  因此,课题开题报告绝不是课题研究方案甚至是课题立项申报评审书相关内容的简单复制。作为课题研究者,既要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又要弄清其在设计目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思路和目标更加清楚,内容和方法更为适当,研究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以便更好地完成预期研究任务,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与结构。

  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开题报告题目、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课题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组织和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等。

  开题报告题目常常采用课题名称 + 开题报告的形式表述,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必须与课题管理部门审批的名称(专家评审时会对个别申报的课题名称作必要改动)即《课题立项通知书》列明的名称完全一致,否则会被不予认可。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课题开题报告题目下面须署课题研究单位课题组名称,如学校课题组,一般不署撰写者个人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论证设计的负责。

  在开题报告正文之前一般还应有一段序言。序言主要是说明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尽快入题,切忌面面俱到、不着边际。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不仅标志着课题组对所研究课题的理解、论证水平,细节处往往也显示出课题组成员的学术素养,因此,一定要观点鲜明、语言准确、语意清晰、逻辑性强、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历史背景、现实背景),课题研究的依据(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实践依据),课题研究的现状(国内国外、省内省外的研究现状及问题述评),课题研究的目的(解决哪些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课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应用价值),课题研究的意义(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长远意义等)。语言表述要针对问题,适度、准确,既不能空喊口号,也不能漫无边际。

  课题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有时也包括对其他主要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是关于核心问题的概念,其他主要概念则是相关的对核心概念起限定作用的概念。比如在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课题中,学习策略就是核心概念,应着重对其在该课题中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科学界定,同时也应结合课题研究的具体对象和研究操作,对小学学科和实验研究作简要界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对课题研究核心问题的细化表述,可以从不同维度分别列出。比如在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课题中,可以从学科维度列出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实验研究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实验研究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实验研究等内容,也可以从学习过程维度列出小学学科课前预习策略研究小学学科课堂学习策略研究小学学科课后复习策略研究等内容。研究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一表述,可适当展开,语言应简要、准确。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对课题研究所选用方法的具体表述。适合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较多,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不同的课题往往会根据研究问题类型的差异,采用一种或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很明显是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也有可能用到观察法而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则需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表述时不能只简单写明某种研究方法,还应适当说明如何运用这一研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计划主要是从时间维度上将研究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分别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安排、主要研究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一般来说,可将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而实施阶段又往往要再分为若干环节。研究者可借鉴类似课题的研究过程,思考、确定自己所承担课题的具体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是对课题研究结果的预期。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有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教育教学专著等表现形式。阶段成果可以同时用多种形式呈现,省级以上课题还会要求在研究过程中至少正式发表一篇相关的学术论文;最终成果则一般要求以研究报告和研究专著的形式呈现,其中研究报告是必须有的成果形式。表述时要注明成果形式、成果名称及完成时间,可采用表格式呈现。

  课题研究的组织和人员分工是对课题研究团队和任务分担的安排。应写明课题组人员的构成及年龄、学历、职称、研究专长、研究经验等结构特点,并详细说明每个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

  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是对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所需条件的分析与承诺,主要包括研究基础、研究保障等内容。研究基础应写明课题组成员完成的相关研究课题及取得的成果情况,研究保障主要写明该课题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设施设备、时间、制度、学习培训、学术交流及经费等条件和保障情况。

  开题报告的结尾一般应写几句感谢、希望以及表态性的话语。主要是感谢曾经指导或参加过课题论证而又不在课题组的人员,希望有关方面继续给予帮助,表明研究者的态度,等等,语言要简明、诚恳。

  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并经课题组反复讨论定稿后,就可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召开课题开题会议,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无不妥,开题工作即告完成,课题研究就将进入具体实施的新阶段。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8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队伍不断扩大,我县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为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因此,开展对我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对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课题实验研究的背景

  东至县地处皖南山区,北临长江,南接江西,面积为3256平方公里,人口为53.5万人,辖15个乡镇、248个行政村、17个社区居委会,地形分布为"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庄园"。

  全县现有各类学校365所,其中:幼儿园5所(含民办2所)小学318所,初中32所,普通高中8所(含民办2所),职业高中2所。现有在校生88784人,其中:在校(园)幼儿4509人,小学生42514人,初中生25052人,普高生13401人,职高生3308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至县外出务工队伍在不断扩大,我县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已超过全县总人数的28%,约占15万人,这些打工族的子女留守在家乡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管,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都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捷。《东至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课题于20xx年4月着手准备,并向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省教育厅教科研1号文件于11月22日批准立项,根据省课题实验研究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本课题予以开题。

  二、课题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对我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全县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公平教育,推进全县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为县国家,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的对象:全县初、小学(含学前班、幼儿园)的留守儿童。

  2、研究的问题:调查研究全县初中、小学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生活自理、课堂学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从中归纳分析出带有共性的问题,认真解剖分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提供事实依据。

  3、研究的对策:一是调查总结各校现正实施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对此提出切合实际且科学合理的建议,在实践中不断加以验证和完善。二是借鉴外地成功教育的经验,结合本县实际,就我县留守儿童教育对策问题,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为国家和教育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四、课题实验的目标与要求

  本课题实验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是:扎扎实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找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东至山区县留守儿童教育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切切实实地为全县教育的再次腾飞做出应有的努力。要实现这个总体目标与要求,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责任落实。

  在县教育局、关工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课题组由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县教研室主任汪名杰同志全面负责;陈相元同志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工作。问卷调查工作,由陈相元同志负责,课题组全员参与。实地调研座谈工作,分三个小组进行:汪名杰(小组负责)、黄晓东、王清华;陈相元(小组负责)、程赛华、汪孔悦、袁延清;廖立平(小组负责)、鲍岚、梁东胜。座谈会类型及学校: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社区家长代表等三种类型,学校覆盖县城与农村的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数据统计、文字处理等工作:由鲍岚、廖立平同志负责。调查座谈等资料收集归档工作,由程赛华同志负责。重点研究学校:由王清华、汪孔悦、梁东胜、袁延清等同志负责。阶段成果汇总工作:由黄晓东同志负责。终结性研究报告:由汪名杰同志负责。成果鉴定准备与协调等工作,由陈相元同志负责。

  2、明确课题实验开展的三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成立课题组,酝酿、论证、起草、修改和制订课题研究计划与方案,积极向省申报立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将实验研究的任务落实到每个课题组成员;在全县广泛宣传,让实验的目的、意义、作用深入人心,为课题实验的全面铺开做好舆论、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二是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是实验的全面开展阶段,也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并及时总结成果。

  三是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课题组召开总结会,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总结报告,向省教育厅申报验收结题;同时向县人大、政协、国家、关工委、教育局呈递总结性报告。

  3、采取措施,分步实施。

  在准备阶段,收集并借鉴其他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经验,并与县督导室、县关工委合作,收集掌握东至县留守儿童的基本资料。

  在实施阶段,主要蚕区以下科研手段:

  ①调查法:深入学校、农户、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听取教师、学生、家长或代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

  ②分析归纳法:发放调查表,征求留守儿童教育对策,集思广益,从中分析、筛选并归纳出有推广价值的对策与措施;

  ③个案研究法:通过对留守儿童典型个案教育的跟踪剖析与研究,从中探索总结留守儿童教育的普通规律和方法;

  ④借助多媒体手段,快速处理有关数据与信息。

  4、筹集经费,确保研究工作开展。

  课题组自筹经费,保证本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与按期结题。

  五、课题预期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有:

  ①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②典型个案教育叙事;

  ③专题教育教学论文;

  ④终结性调查研究报告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9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提问是老问题,从有教学开始,我们就开始用嘴,无论是最古老的教学模式,还是最现代的课堂,教师的嘴无一不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许这是老调,国内外就这一问题已取得相当的成绩,但,老调新弹的原因,是我们以一线教师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嘴上的这一问,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从我们的高度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校工作的需要

  朝阳七校新教师多,教师教学能力正在不断地进步当中,与学生一样,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头几年,往往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步最快的几年,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时机,在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发展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步起来。同时,我们的老教师虽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在不停地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再做些工作。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教师如何进步得更快,我们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恰逢十一五课题立项期间,结合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为教师发展搭建一个舞台,让教师的课堂精彩起来,也就会让学生的生命精彩起来,同样的,学校才有可能精彩起来。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因素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是任何辅助工作,都是在教师语言的基本上进行的,而教师语言中,最重中之重的,应该是这一“问”,引入教学内容需要问,激发学生思考需要问,引发学生情感需要问,唤起学生共鸣也需要问,甚至在教学评价中也会用到问,有时是提问,有时是设问,有时是追问,等等等等,因此,从问入手,是打开优质课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成长的一把扶梯,我们选择精彩一问,选择更精彩的课堂。

  2、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从理论角度: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

  从教学实践角度: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

  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从广义上讲,是研究教师课堂中的“问”怎样更精彩,更有效。

  从一个一线操作者的角度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1、积累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2、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爱答,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有效,它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3、反思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这个问题达到了什么效果,可以怎样改进能更精彩更有效。4、创造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如果要激发学生兴趣,我应该怎么问,如果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该怎样问等等。5、精彩一问的分类研究:如何提问,如何追问,如何反问等。6、精彩一问的辅助研究:配合精彩一问教师在语气、表情、体态等方面应起到什么样的辅助效果。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积累法:积累在听课、讲课、研究课的过程中发现的精彩一问,让教师们首先能够分辨精彩一问,激发教师研究精彩一问的热情和信心。2、个案分析法:反复推敲名师的示范课及课题组教师自己的研讨课,研究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为什么这样问好?能不能更好?

  3、文献资料法: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并把研究者的积累编辑成册,边积累边研究,为研究提供材料,为积累提高层次。

  4、行动研究法:将积累和研究中的精彩一问应用到课堂,反思所应用的问题和方法,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一问。

  5、比较研究法:将同一时期不同教师的课做比较,寻找差距与不足,及同一教师不同时期的课做比较,证明研究的有效性,让教师更有动力和信心。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教师提供一点启示。

  一、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自己提出的课题得到上级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课题实施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课题开报告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其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方面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开题报告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开题报告的结构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后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研究的背景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4.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5.课题研究的目标

  6.课题研究的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7.课题研究的过程

  8.课题研究的方法

  9.预期研究成果

  10.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1.参考文献

  四、课题开题报告撰写规范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最后就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一位高中化学教师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对其课题意义是这样写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xx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 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采用分总的方法,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1

  一、养成教育内涵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过程。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所以,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二、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500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高职学生存在着比较多的养成教育弱点,如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比较散漫等。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学生中的不少人在中小学阶段没能较好地接受系统扎实的文化学习和基本的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教育,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应变能力不强,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抵抗能力差,法制观念、公德意识比较淡薄等;但最主要的突出问题如下:

  1.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较差

  目前的高职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长辈们的长期溺爱,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习惯,然而一些家长却很少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使得相当部分学生的依赖性强,独立自理能力差,有的连洗衣服、整理内务卫生等这些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

  2.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但从现状看,高职学生进校时分数不高,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还有一些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并不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因此学生入学后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表现出学习纪律涣散,学习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不够。

  3.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比较突出,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

  学生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的迁就和宠爱,引起了学生心理的个性畸形发展,导致学生难以融入到集体生活,妒忌心理较强,经常因自身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怨人怨天,容易产生矛盾纠纷,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

  4.从生活细节看高职学生道德养成

  在高职校园这个文明的殿堂,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高职院校卫生设施普遍比较完善,但在校园内总能看到学生乱扔东西、随地吐痰的身影。洗衣服时水龙头可以一开一个小时、便后不冲水的现象随处可见,学校体育设施被个别学生人为损坏等,迟到了不喊报告。"

  三、实施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措施

  1.养成教育一定要从关键期抓起

  一般来说,新生入学期间,应当采用严格的纪律约束,重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我国有句古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而养成教育“之计”就在于新生入学的阶段,抓住了关键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总之,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新生的特点,利用新生优势,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务必把握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紧、抓好、抓细、抓实、抓早。

  2.建立全员育人制度

  全体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都应对学生的教育负责,养成教育应该是一个所有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参与其中的一项工程,而不仅仅是专门的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所做的工作。如果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注重自己日常一言一行的言传身教,并持之以恒,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学生在校园内的所有活动都可能对其学业和人格的形成造成影响,因此,学生的养成教育同时也是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责任。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职学院应当放手发动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设计,使学生时时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形成自觉参与意识,并在活动中充分锻炼能力,展现个性。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高职学院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化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因此如何让枯燥、空乏的思想道德教育回归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魅力,并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值得高职教育工作者思考。如果我们不让学生接触社会,就会闭门造车,培养出社会不需要的废材。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加速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5.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是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

  高职教育,由于创建时间短,许多制度尚不健全,制定切合于高职院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并使之具备特色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是当务之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使认识转化为行动的有效保证。高职院校有关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把握好有利时机,针对具体问题,重点在于落到实处。

  总之,“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做小事开始,通过点滴积累,聚沙成塔,完成人生的道德追求,养成良好的文明举止,使今天的高职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自学、自律、自立、自强能力的新型大学生。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2

  一、课题研究缘由

  幼儿游戏中接触最多,也最乐意接触的就是小伙伴,在进入大班后,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社会性发展在不断增强。各种因素的影响,孩子们的能力、素质都是有差距的。很多时候就可以让同伴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有时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老师一一说教或帮助完成,孩子们当时可能不一定明白或有疑惑也会假装了解,而如果由同伴进行教育交流,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方法可能更接近于幼儿的理解。所以如何激发同伴间的教育是值得我去挖掘研究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寻求到适宜的教育对策让幼儿能在同伴的相互影响中快乐学习。

  二、概念的界定

  1.幼小衔接:

  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就是幼小衔接。

  2.同伴影响:

  同伴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教育行为,有时也把同伴教育称为同龄群体教育。在我们的教学活动存在许多的个体差异,因此同伴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不少。很多时候教师一一说教的方式孩子并不一定全然接受,而同伴间相互分享信息知识,相互传递思想情感,效果更好。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会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一种教育方式。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现状:

  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比较深入,涉及内容较广,国内的研究相对来说,调查和描述性居多,深入、直接、系统的分析较少。而且, 不少教师、家长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等缺乏了解,影响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培养。然而,同伴关系在幼儿的自身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价值:

  (1)培养幼儿主动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2)幼儿体会同伴间互动互助克服困难的愉悦心里。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

  1、目标:

  (1)通过研究,挖掘发现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同伴教育契机,增强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研究,使教师的观察、总结能力不断提升,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整理归纳数据,总结经验,促使我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交往能力。

  2、内容:

  (1)通过观察了解同伴间关系情况,调查总结孩子们之间缺少同伴影响的因素。

  在大班孩子进行游戏时注意观察记录他们之间的交流,分析其中可能出现的同伴影响,鼓励幼儿及时沟通学习。

  (2)通过调查将同伴关系分为几类:受欢迎型,被拒绝型和被忽略型。

  受欢迎型往往是一些性格外向活泼,语言交往能力较好的幼儿,被拒绝型的幼儿可能是班上一些淘气的孩子,平时爱捣乱不怎么听话,而被忽略型的孩子往往比较内向不主动。

  (3)与个别特殊幼儿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主动与同伴交往,脱离被拒绝与被忽略的状态。

  关注各类幼儿的特点,有意让被忽视型与被拒绝型的幼儿多多接触受欢迎型的幼儿,潜移默化中接受同伴影响。

  (4)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创造同伴教育的机会,鼓励引导幼儿从同伴身上取长补短,不断提高。

  将同伴教育贯穿于孩子的.活动中,首先让孩子们认识到各自的优缺点,再逐步转化为常态化的同伴影响,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5)通过游戏了解幼儿在同伴交流中的困难,与幼儿谈论,想出解决办法。

  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幼儿游戏中的小状况,与幼儿共同发现问题,切实体会同伴影响的作用及乐趣。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1、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1月)

  (1)确定为课题内容及研究对象为大班幼儿,研究成员为大四班陈金老师。

  (2)围绕课题内容,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

  (3)申报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至20xx年11月)

  (1)在各班开展相关调查活动并及时记录为最后的总结报告收集资料。

  (2)记录总结幼儿游戏中的实践与观察。

  (3)总结经验,撰写相关课题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2月)

  (1)整理、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相关课题论文。

  (2)展示研究成果

  2、方法:

  (1)文献法:为研究实践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并借鉴运用到孩子们的交往中。

  (2)观察法:通过多种观察形式,记录幼儿活动中的同伴交往情况,记录调查结果。

  (3)谈话法:交流讨论幼儿间的知识经验,让幼儿相互了解同伴间的知识差异。

  (4)调查法:调查各班幼儿的同伴关系在游戏中的效率,鼓励幼儿多主动交流。

  (5)行动研究法:在实践研究中鼓励幼儿多向同伴请教学习。

  (6)经验总结法: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做好调查记录,及时整理总结。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发表相关同伴影响的论文。

  (2)案例集:实践活动中幼儿同伴影响的案例展示。

  (3)结题报告:幼小衔接教育中同伴影响的研究。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3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从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相关的调查研究和媒体介绍的大量案例中不难看出,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烦恼与困惑等是中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教师性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并且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师良好的素质特征,不仅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而且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1、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看,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发展学生个体的全面素质,二是发展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素质教育的学科教育面对的是学生全体,故而把心理品质教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其实质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品质。

  2、从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看,自从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很多地方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实施途径的探索。有的从课程结构入手,有的从教学管理入手,有的从教育评价入手,有的则从教师素质入手等。但人们渐渐发现,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尝试,素质教育必须进课堂才能落实。同样,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也必须进课堂才能真正得到落实。那种把心理教育游离于课堂这个教育阵地地以外的方式既不实际,也不实惠。

  3、从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趋势看,“矫治与发展并举”是心理教育的必由之路。以着眼少数有问题和适应有困难的学生,注重补救性行为的“矫治性”工作,虽是辅导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对正常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发挥的“发展性”工作却不能忽视。美国学校辅导主任协会在所制订的“中学辅导主任的工作”中就明确指出:“发挥性的指导是指导工作的组成部分,这个指导是努力对学生成长的有计划的积极的干预,从而推动学生多方面个人的、社会的、情感的、生活的、道德的、认识的、审美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并促进这些方面综合统一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中。”这就是说,我们把心理品质教育纳入学科教育中去实施,其实质就是要面向全体,注重“发展“,走“矫治与发展并举”的道路。其目标体系是:把矫治学生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作为短期目标;把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观、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社交适应力等作为中期目标:而把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4、就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客观实际而言,学生许多心理问题都源于学习问题,尤其是学习心理问题。有的学者指出:学生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却没考虑到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排解,才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心理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直接把心理品质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之中,其目的就是要把心理品质教育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直接挂钩,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从人们对心理教育的认识上看,人们通常把心理教育看作是少数心理学工作者的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心理教育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分内之事。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明文规定,“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6、从培训师资的角度看,在学科教育中实施心理品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迫使所有学科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修养和心理教育水平。教师负载着传递人类文化知识和培养下—代的崇高使命,由此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否则,不仅影响自身发展,更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

  7、从教育本身的内涵看,学校教育绝非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协和系统。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对事物属性及其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素质的含义有多种,现在多指人在某一方面的心理修养或各方面心理修养的综合表现。这就是说,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心理过程。所以,我们把心理品质教育纳入学科教育的常规课堂中,是有其级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从当前的国内外情况来看,目前普遍的误解是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人为本,更多的是为了把学生转化成符合教学的学生,而很多教学行为本身又存在着各种各样违背以人为本的事实。长期以来,很多研究往往只停留在对某类问题学生的研究上,还没弄清学生到底有没有问题,是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与教师的素质有什么关系,就把一些学生归为另类,对他们另眼相看,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矫正措施,这本身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阻碍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发展。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开展教师素质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与时俱进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全面、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本课题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课题界定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发展心理入手,运用心理学理论,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提高适应和生存能力,并针对我们发现的小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行为,进行引导、转化和调治,以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个性心理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如何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面对的课题。怎样在小学生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研究和探索的主要目标。“教师素质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探索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易于被小学生接受并为小学生所喜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径。研究本课题的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和国家法律、国家的有关教育政策以及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的有关规定进行探索和研究的。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分为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两部分:主体工程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发展”,辅助工程的价值取向着眼于“矫治”,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主体工程包括:

  1、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研究。学科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特有的育人环境,这种环境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向心理交流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指课堂教学中对师生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学习生活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有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心理环境,也有消极、冷漠、沉闷的心理环境。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科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实施心理品质教育的重要条件。科学家们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积极性高涨时,可以发挥80%—90%的才能,反之只发挥20%。因此,只有营造协调、融洽的心理气氛,才能激起相同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2、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实施心理品质教育的策略研究。每个学科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心理品质的因子,但如果一开始就在所有学科中全面展开,这显然既不实际,也不科学。语文学科本身就是“语言性”、“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等的包容体,换句话说,语文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反应,本身就是人性的张扬及个性心理品质的折射。所以,我们决定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探索学科(所有学科)教育实施心理品质教育的方法、策略、途径等。具体说,就是重点放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研究,其他学科参照研究。当实验取得一定实效后,再逐步辐射和规范其他学科。这样,既能为其他学科摸索出一条可资借鉴的前路,又解决了师资培上的难题。

  3、.学科教育实施心理品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常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可谓异彩纷呈。但正如美国教育家埃根等人在其所著《教师的策略》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教学中不存在一种可以适合于所有教学情景的模式或结构,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学的策略相适应,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由于我们在学科教育的常规课堂教学中纳入了心理品质教育这一特定因素,故而必须重新构建一种能把学科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4、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水平的提高研究。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我们的教师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上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要实施心理品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然是很艰难的。为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水平的教师。其基本思路是由少数骨干带动某一学科(语文)教师,再由某一学科(语文)教师带动其他学科教师,从而产生一种油浸纸巾的效果,即“点———片———面”的培训模式。

  辅助工程主要包括:

  5、心理活动课研究。心理活动课与常规活动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相同点是都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行为的活动尝试中去感悟与体验。所不同的是,常规活动课的内容及范畴要广些,而心理活动课则把目标集中指向心理规律的探索和心理品质的提高这一点上。关于心理活动课的研究,兄弟学校已经总结了不少成功经验,我们在借鉴相关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本校、本地区的新路子。

  6、校园心育环境的建设研究。我们说的校园心育环境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广播”、“心理咨询导报”等侧重于心理矫治和补救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五、实验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

  1、文献研究法:从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同一课题的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等方法,调查“隔代教育”下的生对自主需求、追求的心理现状和潜能发展的可能性,总结筛选有利于该课题研究的经验、方法,为构建课题研究提供经验性原型和基础。

  3、实验研究法:从该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假设出发,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成功地操纵自变量,科学地观察因变量,开展课题实验,检验理论构想,丰富课题研究模式。

  4、行动研究法:一切为了行动,为了行动的一切。课题研究价值的取向取决于学生群体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心理旨在激发追求自主的意念,自主意念的激发又旨在学生行动的催化。行动结果是检测课题绩效的主谈话法、咨询法、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xx.9~20xx.12)组织有关成员学习理论,参加培训;设计方案,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做好各项测试,申报立项。

  2、实验阶段:(20xx.1~20xx.9) 进行课题方案的论证。制定阶段实施计划。围绕计划全面展开实验研究。举办阶段报告会。

  3、总结阶段(20xx.9~20xx.12) 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实验报告,举办结题报告会。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响水县运河中学 孙光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

  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

  界定:“留守儿童” 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 研究目的

  1.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现状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最近三年来,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动态成长档案,通过对三年的成长轨迹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研究,探索出我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服务的方法、策略和可操作模式。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教育理念得到升华,学生得到较大发展,探索出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管理新模式和初步构建出课堂教学的模式。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依据:

  1.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五个等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两个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是人发展的持久动力。

  2.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关于社会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社会后果的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正功能和负功能的概念。负功能使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能性减少的结果,负功能有助于系统调整和适应的客观结果。家庭环境和教育及家庭结构对于农村儿童社会化的进行也有正负功能。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公办学校为主,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切实落实收费‘一视同仁’的政策。要加强对以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二)实践价值

  我校是一所乡镇的寄宿制农村中学,学校中留守儿童较多,所反映出来的学习、交往、甚至心理问题都比较多。首先,由于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加上学生自律能力较弱,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明显差于其他学生,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迟到、逃学、说谎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其次,由于父母无暇顾及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留守儿童的情绪情感变化,留守儿童找不到倾诉的渠道,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因而许多儿童表现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焦虑自闭、悲观消极……长期下来,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再次由于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大多数留守儿童出现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遇事容易焦虑紧张的现象。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学习、思想、品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进行此课题研究,探索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及教育对策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针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分析主要学习问题及成因,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开展以留守儿童学习教育为突破口的教育新路子。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主要研究目标:

  1.探索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形成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的评价量标体系。

  2.提高教师教育学生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3.找出解决“留守家庭”后顾之忧的对策,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人才培养不出现“断代”而努力。

  4.打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一个新的突破口,构建切实可行的教育体系,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5.探寻和积累切合农村初中实际的、有特色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

  6.让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尽一份力量。

  (二)主要内容:

  1.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形成原因、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

  2.农村初中留守守儿童教育与发展的途径,可以从做人、做事、学习、交流、安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个案的研究: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自立能力、学习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教育。

  4.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诚实守信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真诚待人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做事认真负责习惯的培养研究;正确交友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不善与人交际的行为习惯的矫正研究;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研究。

  5.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及排除的对策:人际关系的培养 ;健康心理的培养;自我认定意识的培养;关爱他人意识的培养。

  6.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节假日安全的培养研究:自救的培养研究;安全意识提高的培养研究;自爱、自控能力的培养研究。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步骤和主要措施

  (一)实施过程、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

  选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学习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对课题成员进行培训。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实施计划》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学校对全校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学业成绩、父母情况和监护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反应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树立班主任是关心留守儿童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提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强化管理意识。

  (2)“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心理分析研究。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产生了叛逆、厌世情绪。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进行社会调查、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及心理咨询室,便于留守儿童倾诉、化解不健康的心理情绪。

  (3)“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分析研究。找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的道德品德差异与心理差异,对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学习成绩进行分析。探究出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与途径,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途径研究。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农村留守儿童更是以后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农村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必须认真讨论研究,寻找一条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途径。

  3.总结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总结出适应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对策。推广经验,写出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准备成果验收。

  (二)主要措施

  1.调查:现场走访、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

  2.收集第一手资料、数据、事例,分析、整理资料。

  3.形成阶段和最终研究成果:调查报告、论文、数据库、留守儿童德育管理体制。

  七、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的分析

  首先,国家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为课题提供了社会背景条件,国内外已有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已取得的许多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经验,也可供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其次,课题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教师具有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主动性,他们先后参与了学校的多项课题研究,许多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提高了自己教学能力,强化了教学研究的意思,提高了研究能力。可以说,组织的本课题研究组的成员具备了完成本课题研究的能力;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采取行动研究的思路,研究活动就是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因此,在课题研究的时间上,有了充分的保证。同时,课题有得天独厚的实验条件。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农村初中,在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校本文化,开放的观念、对新事物的敏感与热诚是我校教师重要的特色。前期学校开展的“让爱伴我成长”手拉手关注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有着丰厚的资金保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培训的行动研究思路,组织了一批脚踏实地、勤于钻研的教师队伍参与本课题研究,校领导亲自参与研究,并在经费上给予全力支持。

  有了以上条件,加之本课题自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本课题的研究是完全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八、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响水县运河镇留守儿童现状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一套。

  2.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论文、案例研究成果。

  3.运河中学有关留守儿童教育教学建议。

  4.给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

  5.区域内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有好转趋势。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承担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王生国,担任本次课题的组长,在课题研究组要是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

  孙光,担任本次课题的主持工作,将协同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

  邓洪国,主要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朱从虎,主要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王国海,协同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宗开道,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跟踪调查工作。

  单以云,主要负责对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

  刘宝,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高磊,主要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王栋林,主要负责开展个案研究,撰写结题报告。

  单康中,撰写相关的研究个案及经验论文等。。

  龚成兵,负责对留守儿童相关资料及个案、论文,图片、影像资料等的收集和整理。

  杨琳,负责撰写相关的研究个案及经验论文等。

  全体课题组成员:在了解留守学生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撰写研究个案及经验论文等。

2022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5

  时间:XX年9月5日

  立项号

  XXxkt—xxyw418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负责人

  刘娜

  所在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东方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同时专列‘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且对不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进行了专项说明。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采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对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发展的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太多的限制和束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由此可见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因此提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这一课题教学研究。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并行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形势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块面。《课标》中是这样阐述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可见其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起着桥梁的作用。它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综合展示台”。它是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的桥梁;它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它是学生从书本走向自然的桥梁;它是学生从理性认识走向实践能力的桥梁;它是学生从语文走向其他学科的'桥梁

  学习方式:这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学习方式不仅仅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更主要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目标:

  1、开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活动项目,作为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载体,达到在实践中学用语文的课程目标。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沟通方面探索一些成功的经验。12

  2、摸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3、教师在研究中得到培训和提高。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开展综合性学习现状及学生实际做调查。通过问卷、采访、座谈、情景观察,召开研讨会等方法,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形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做法和成效。

  行动研究法:结合综合性学习主题,开展研究。

  教育实验法:根据课题的内容,确定的主题开展活动。

  案例研究法:对主题开展中的案例做研究。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完成各阶段的报告、论文搜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

  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5月—XX年8月

  1、制定课题方案,确定研究具体工作。

  2、资料收集、学习。

  3、启动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XX年9月—12月

  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做有心人,不仅要有计划有总结,还要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进展情况。XX年12月举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成果。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中期总结汇报阶段):XX年1月

  通过中期汇报,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第四阶段(研究实施阶段):XX年2月—4月

  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写出课题论文。观摩活动。

  第五阶段(结题阶段):XX年5月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结题报告并上传博客。

  2、申请结题,上交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预期的研究成果:

  成果主件:结题报告

  成果附件: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研究课例 、研究论文、学生学习成果展示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6-26

研究生开题报告11-24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07-31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07-25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5篇11-03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5篇)01-09

教育开题报告范文12-08

教育科研开题报告02-23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