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报告范文>观后感>《她》观后感

《她》观后感

时间:2023-01-07 23:52:2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她》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她》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她》观后感

《她》观后感1

  Bili在6岁的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去了美国,二十多年,这次是她第一次回国。表面上是参加在日本定居的表弟的婚礼,实际上,是为了见身患癌症的奶奶最后一面。

  一切,从一个谎言开始。

  25年从未团聚过的一家人,陆续从美国、日本回到中国长春,大家都知道奶奶得了肺癌,大概只剩三个月的命,但为了让奶奶开心度过所剩不多的日子,一家人都瞒着奶奶,借一场婚礼与奶奶度过最后的团圆日子。

  这就是昨天新上映的电影《别告诉她》的`全部剧情,小成本独立制作,全亚裔阵容,99%中文对白,却在初期口碑和上座率打败过同档期的《复联4》,甚至被看好冲击今年的奥斯卡。

  20xx年第一部治愈系电影,非它莫属。

  你会惊讶于,一位6岁跟随家人去美国,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女导演,能够在第二部电影作品中,把中国家庭的情感拿捏得如此真实细腻又家常,让人在患得患失中被爱所充实。

  尤其我这种80后,头顶着“人到中年”四个字。

  这是个不得不开始学习如何面对逝去的年纪。

  早在几年前,我的外公也被确诊肺癌,但他并未如Bili的奶奶那样幸运活了过来。当时整个家族都如Bili他们家那样,集体决定瞒着老人家,让他“安度”余生,尽量不要活在身患绝症的恐惧之下。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面对长者生老病死的典型做法。家族是整体,家庭是组成家族的一个个小单位,长辈就像“长老”一样拥有话语主导权,后辈需要听从长辈的决定。所以常年生活在美国的Bili一开始并不理解,甚至搬出了美国的法律:向病人隐瞒病情属于违法,因为病人有知情权,包括自己病情的知情权,生命是属于个体而不是寄托于家族的。

  有意思的是,哪怕这部电影说的是文化差异,却没有把笔墨过多放在这种差异带来的冲突中——倒不如说,它是借了文化差异的壳,说了一个人类共通的情理:无论是中国式隐瞒绝症,还是美国式说出绝症,只是对当事人的爱的两种表现。毕竟爱是全世界影迷都能读懂的东西。

  奶奶对家人的爱,是无私的包容与付出;家人对奶奶的爱,是感恩的亏欠与愧疚。无论是哪一种,都没有对错之分。

  看片的时候,我想起了《推手》,还有是枝裕和,那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到底它们哪里像了呢?完场之后再琢磨了一下,原来在他们的作品里,重要的不是故事,亦不是事实或虚构本身,而是身处具体环境中的人,以及他们处于何种动机作出抉择。

  导演永远不会下定论,结局永远开放,你不会看上瘾,但走出影院后,会不自觉地抬头望天,阳光透过云层穿透在大地上和你的肩膀上,伸个懒腰,伴着对日常的喜爱,生活继续。

《她》观后感2

  从去年到今年,我已经在影院看过四次《她》了。就像西奥多久久放不下对前妻凯瑟琳的感情,我也久久放不下这部电影。

  这是斯派克·琼斯第一部独立创作剧本的长片,他的前两部长片《傀儡人生》和《改编剧本》都是鬼才编剧查理·考夫曼执笔的,前一部《野兽家园》是和原著作者共同创作完成。因为琼斯和考夫曼的关系,这部电影很容易就让我想到了考夫曼编剧的另外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爱情片《暖暖内含光》(导演米歇尔·冈瑞也是琼斯当MTV导演时期开始就非常好的朋友,也导过很多MTV)。在我看来,其实这两部电影说的都是那些“看似注定放不下的爱情”,却体现两位创作者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甚至价值观。考夫曼是“悲观”的,他笔下的乔、克莱门汀、护士玛丽,在洗去记忆这样如此残酷而直接的斩断之后,他们还是会不自主地,甚至仅仅靠着肌肉直觉,去到原来约定的地点,遇见、爱上那个注定的人。或许只有爱情有这种力量,让人明知它是如履薄冰的危险,也要光着脚迎接它的刺痛。考夫曼这种悲观的'浪漫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把爱情对一个人“身”的影响刻画得真实又残酷。

  事实是,人类从未如此孤独。感情成了金钱可换的东西,同时也成了“奢侈品”——西奥多是专门替人写信的,婚礼祝词,生日贺卡,周年纪念,性感情话,他全都信手拈来。只要掏钱,就能买到这样一封浪漫的“手写信”,甚至不用自己亲自阅读、寄出,各种人际关系已经处理得妥妥帖帖。可这样一来谁会知道,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情感是怎样的呢?在信里,夫妻、情侣间的爱情是完美的。可“真正的感情”,已被人们亲手隐藏了起来,成为了最奢侈的东西。

  影片中,前妻凯瑟琳(鲁妮·马拉)责怪西奥多,说他“不能处理好真正的感情”。她或许是整个世界里,看得最清楚的人,她是电影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犀利地看衰西奥多和萨曼莎的人(其他人不论是好友艾米还是同事保罗,都很“支持”西奥多和操作系统的恋情)。 在我看来,其实这两部电影说的都是那些“看似注定放不下的爱情”,却体现两位创作者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甚至价值观。考夫曼是“悲观”的,他笔下的乔、克莱门汀、护士玛丽,在洗去记忆这样如此残酷而直接的斩断之后,他们还是会不自主地,甚至仅仅靠着肌肉直觉,去到原来约定的地点,遇见、爱上那个注定的人。或许只有爱情有这种力量,让人明知它是如履薄冰的危险,也要光着脚迎接它的刺痛。考夫曼这种悲观的浪漫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把爱情对一个人“身”的影响刻画得真实又残酷。

《她》观后感3

  《她》上映于20xx年,上映后不久便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奖项。

  《她》的故事情节分为主线和副线。

  影片的主线讲述了在不远的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爱情故事。主人公西奥多是一位信件撰写人,心思细腻、敏感,能替别人写出感人肺腑的信件,刚结束与妻子凯瑟琳婚姻的他,尚未走出悲伤的情绪,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萨曼莎,没有实体样貌,只有迷人声线的她温柔体贴且风趣幽默。西奥多在与萨曼莎的言语交流中慢慢爱上了她,而萨蔓莎也在和西奥多的交流中不断进化出人格和情感,人机友谊最终发展成为一段特殊的爱情。

  如果说新颖的故事情节是本片躯干,那么主演华金菲尼克斯精湛的演技,斯嘉丽约翰逊的完美声线以及电影精妙的艺术手法则是本片的灵魂所在。

  作为一部靠人物驱动的科幻文艺片,导演追求的是情感表达足够完整细腻,并且因为影片中的'人机爱情与其它爱情大不相同,所以导演给杰昆安排了大量的独角戏,但这并没有难倒他,杰昆凭借出色的演技完美地诠释出主人公西奥多的孤独敏感,镜头前的他一张脸便是一个世界。

  斯嘉丽约翰逊在影片中为AI萨曼莎配音,一面未露的她只凭借沙哑动人的声线便拿到了罗马影后的奖项,影片中的她通过声音的变化诠释出萨曼莎的各类情绪。

  除了两位主演精湛的演技外,影片对于色彩的选择独具匠心,影片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选择暖系的红黄色调,一方面用于烘托出男主角与AI之间温馨的恋爱场面,让这种人与机器间冷酷交流变得温馨满满。另一方给予人清新欢快的基调,弱化了科技的冰冷,让观众把重心放在了情感的表达上。

  如果你是个孤独的人,在观看的时候难免会代入其中,就像男主角西奥多一样,平日焦虑孤独,试图在虚拟网络中寻求藉慰,逃避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结局最后AI萨曼莎因为无法只限制于男主身边而离开了西奥多,离开前她说了这么一句话:就像你正在读一本书那样,一本我深爱的书,可我现在阅读的速度慢了下来,于是词语和词语的距离变得无比遥远,段落与段落间成了无尽的空白,我还是能感觉到你的温度、我们的故事,但我正站在留白里,站在词语彼此遥远的距离间,一个不属于物质世界的地方,一个我初次发现的、蕴藏着世间万物的地方。

  脱去科幻的皮衣,男主两段以失败告终的爱情向我们表达两个个性独立关系平等的人,能否经由最初的吸引和后续的经营,而不是靠运气眷顾或是委屈妥协而一直相爱相守?《她》中得到的结论则是:一段爱情的开始源于初见,但人生不能只如初见,如果双方都有较强的意志人格,且自身所处的世界不同,即使一方不具备人类的肉体,也不能保证他们相爱一生。

《她》观后感4

  我看到的是bbc版本的,还有一个国家地理频道的。

  这片子有明显的偏袒,后半部的几个剪辑手段不错,煽动力很强,如果我还是个对童话抱有幻想的小女孩,大概也会刷几个"渣""三"。

  除去各种王室光环,其实这就是一个爱自己丈夫的女人发现丈夫始终爱着别人的故事。

  戴安娜是个可怜的女人,因为她结婚时没有和别人恋爱过,还太年轻,不明白婚姻并不总是甚至是很少是纯粹出于两者的互相爱慕而作出的结合。尤其是承载很多的皇家婚姻。查尔斯需要一个符合王室,民众期盼的王妃,他选中了单纯的戴安娜。而戴安娜这个年纪的女孩,对爱情,对嫁给王子充满向往简直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戴安娜确实在婚前对王子和卡米拉的感情一无所知的'话,那她,何其无辜。

  查尔斯和卡米拉也可怜,从彼此20出头时就真心相爱,却几十年都无法结为正式的夫妻,还得眼睁睁看着对方和别人结婚生子,他们的心里又何尝好过。除了这些,还要顶着民众的舆论压力:

  于查尔斯是——这么年轻美丽的戴妃你不爱,却爱一个其貌不扬的有夫之妇,渣男!

  于卡米拉是——矮小平庸的有夫之妇居然敢勾引王子,她有哪一点比得上亲切和蔼美丽大方的戴妃,小三!

  可如果以查尔斯和卡米拉的角度讲故事说不定是现实版的《纯真年代》。但,他们不会讲的,他们是王室,代表"强势方",他们不可以欺负弱势又广受欢迎的女人。

  戴安娜,王室,王子,卡米拉都在这个故事里受到了伤害。可我并没有特别同情他们。

  因为虽然这个悲剧是王室的,可相似的故事也在普通人中到处生长。人们爱着一些人,却跟另一些人结婚。你可以压抑自己,向别人表演恩爱夫妻,午夜梦回你想做回自己,第二天清晨,又得投入常规。你也可以放纵自己,或者打破常规,但,这只有少数人。

  戴安娜美丽,高贵,富有,受人爱戴,在丈夫不爱自己的时候,她仍然可以找到别的慰藉,别的爱人。可是普通人,太多的平常的人,男人,女人,勉强活着已经尽力了,无爱的婚姻?差不多就行了,还能离咋滴。

  戴安娜征服了全世界,却没有征服自己的丈夫。

  卡米拉只征服了自己的爱人,收到了全世界的鄙视。

  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觉得谁比较幸福?

《她》观后感5

  电影《一切为了她》是一部看完后欲罢不能的好片,讲述了一个普通的法语老师,为协助被冤枉入狱的妻子成功越狱的故事。抛开电影的艺术表现,我认为男主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爱,男主对妻儿无条件的爱,这种爱超越了生死,给予他一往无前的勇气,最终变成了一股强烈的信念,不成功便成魔。当儿子说不想在监狱再看到妈妈时,当他见到妻子在监狱中痛不欲生自杀未遂时,当男主母亲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妻子时,此刻男主的内心是崩溃的,翻腾倒海。他相信他的妻子是无辜的,是被冤枉的,奈何所有的证据都非常不利,在现有的'条件下,想要和妻儿一家团聚,只能铤而走险,帮助妻子越狱,这是一步穷途末路的险招,没有回头路。

  第二是冷静,男主超乎寻常的冷静,尽管遭受妻子被捕,办证被骗等飞来横祸,男主依然没有绝望。妻子被捕后,他独个带着儿子睡觉、上学,去探望狱中的妻子。接受现实才能更好的看清未来。男主唯一一次崩溃是在抢劫时失手杀人,他躲在房间里痛哭失声,他是善良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此招。尽管那一夜他很崩溃,但是第二天依然冷静的投入救援行动。

  第三是周密的计划,不知道男主是不是受福尔摩斯的影响,救援行动一开始就在自个的房间里写写划划,墙上贴满了图片。这种背景图类似一种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冷静的思考,认清当前形势,以及采取下一步行动。救人行动是一场不允许有差错,没法回头的行动,他在这面背景墙里列出了详细的计划。每一步应该怎么走?会遇到什么问题?

  应该注意什么?对着这面背景墙,男主已然了然于胸。

  在救援行动中,有两个细节很打动我,第一个是男主救出妻子,逃入人群时,他提醒妻子把头发散开。第二个是逃走出城开车过关卡时,他带了两个陌生人上了车。这里面其实都是男主精心的计算,散开头发是因为这个发型在人群中比较多,不会太显眼。带陌生人上车是因为他料到警察会全城通缉,多带几个人就可以隐去一家三口这个特征。这些应该归功于男主的细心和周密的计划。

  影片最后,男主携一家三口逃离了原来的国家,来到了计划中梦寐以求的地方。

  当警察在垃圾桶里找到了背景图碎片,还原整个墙面时,局长问手下:“他是做什么的?”手下回答:“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法语老师!“因为有爱,所以有信念,因为有信念,所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再加上周密的计划,普通人也能有大力量。

《她》观后感6

  两个版本的片子都看了,美国版本更悲伤一点。

  戴安娜是被选中的羔羊:出身贵族、年轻、美丽、单纯、亲和、没有谈过恋爱、保持贞洁、过往简单清白。她持有非常当代的爱情观与价值观:专一、忠诚。

  查尔斯与皇室以为选中了一个乖巧、好操纵、好灌输的王妃,但是一个outsider面对皇室潜规则,没有默认与屈从,而开始了多年的抗争。对于威尔士王子查尔斯,有情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每一人威尔士王子都有情妇,想来女王也是这么认为,才会在戴安娜寻求帮助时,给出了很冷漠的回答。戴安娜在婚姻中的沟通能力,从两部纪录片来看,确实都挺差的,非常drama的一个妻子。表达嫉妒与愤怒的方式是:无休止的哭泣、呕吐(当然,她确实得了暴食症)、自残、自杀。想来任何一个老公都会害怕这样的表达,感到被威胁与心累。

  这段婚姻的开头,多么像中国烂俗古装剧的开头啊!

  只是古装剧的发展,这两个人经过种种误会与抗争之后,最后真的爱上了彼此。

  现实,则是震荡了整个英国皇室的权威、查尔斯也没有再继承王位的希望了。

  欧美的八十年代,已经逐步是平民话语权和平民眼球经济的时代。媒体拼命报道平民的关注点——戴安娜是上好的谈资与娱乐,她上了无数的头版,满足平民的'眼球消费。应该说,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戴安娜如此受欢迎。用现在的话来说,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她成为了英国的国民IP。

  大众、舆论、媒体,也成为了她反抗皇室最有力的支持与武器。自传、采访、慈善访问、时尚品味——人民爱她的美丽与善良,为她婚姻的不公而愤怒于皇室的黑暗。

  最后,也因为媒体的穷追不舍,命丧车祸。

  她成功的赢得了与皇室的战争,并且开启了新的人生、新的恋情。

  可惜新人生如此的短暂,36岁,戛然而止。

  如果说戴安娜是被选择的,那么凯特更像是主动选择的,她一直为成为威廉的王妃而努力修炼。

  英国皇室像一个经典明星团体,人民需要它、媒体需要它。面孔太老会被民众厌倦,所以当年的新人戴安娜人气很高,后来帅哥逐长成的威廉和哈利人气很高,现在的凯特和乔治人气很高。皇室需要新鲜血液来维持人气以顺应当代的平民眼球消费。

  女王老了、查尔斯没有可能了。

  指望威廉与哈利两个小家庭(哈利也已经订婚了)来维持和绵延皇室的脸面与显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