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报告范文>读后感>《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

时间:2024-06-01 17:59: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1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先来聊聊作者其人。吉姆·柯林斯,管理专家,先后任职于麦肯锡公司和惠普公司。从企业人的利益视角来看,我给他的标签是管理咨询行业的先锋。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作者、书的定位一无所知,一直到看完,才算弄清楚了几件事。

  第一,作者做的是管理咨询。做咨询的风格是,做大量的研究,自己得出结论,在表述的时候并不需要把各类信息一一道来,给客户的是明确的结论,要讲出来的信息都是经过筛选之后的、可以用来支撑这个结论的信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书中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是一个明确的结论,再辅以各类事实佐证。如,第二章的“第5级经理人”、第三章的“先人后事”、第四章的“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等等。

  第二,作者对自己所剖析的这些企业,远非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学术研究或是简单的面对面访谈那么简单,作者曾服务于大量的名企。从书中,我们更多能看到的是作者对于企业管理的见解,作者并未做背景资料介绍。企业管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脱离具体的市场运作,空谈企业管理,很容易掉进“只讲大道理,实际行不通”的陷阱。以作者及其研究团队的经历,可以判断,书中的观点并非空中楼阁。

  弄清楚这两件事,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堪称管理经典”,更好地去接受作者的观点。

  一、看作者如何做调研

  1、确定研究对象

  本书的研究团队花了6个月的时间做“财务分析”研究,选定研究对象。选定条件异常苛刻:第一,其累积股票收益率在15年内相当于或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此后有一明显的转折点,在随后的15年中其累积股票收益率至少是市场平均水平的3倍;第二,一个公司表现出的从优秀到卓越的模式必须独立于本行业,若整个行业都是如此,就放弃该公司;第三,保证根据附加标准作出选择时不会带入个人的偏见,任何可能给研究带入个人偏见的选定条件都不予采纳。

  花6个月的时间、以如此之高的标准作一项研究的准备工作,态度之严谨令人佩服。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平时言必及执行力,但是正向的执行力,应该是把对的事情彻底地做好。

  2、大量资料的收集与系统的分类

  整个团队阅读并系统整理了近6000篇文章,记录了20xx多页的专访内容,并将这些资料归入战略、技术、领导等类别。3、全面的分析方法:定性+定量

  4、如何从千头万绪中提炼出明确的理念

  “先得出一些观点,再用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然后修改原有的观点,构建一个理念框架,看它能否承载住事实的重量,一直到所有的观点都能融合汇集成一个前后贯通的.理念框架。”如果你需要经常写报告,你就能理解这句话的价值。事事求完美的结果常常是寸步难行,写报告亦如此。

  二、最有启发的几点

  1、第5级经理人

  书中对于第5级经理人的描述,与我们平时生活中、媒体中见到的成功领导有点差别。相对于能高效地朝既定目标前进的第3级经理人、执着追求愿景的第4级经理人而言,第5级经理人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着,谦逊而无畏,甚至能够为了公司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看这一章的时候,脑子里想起一个人:马化腾。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个人,只是记得一段访谈,大意如下:马化腾说自己是个很不习惯公开演讲的人,但是现在因为公司需要,才经常会在媒体露面。就这么一个细节,始终记得这个人,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起。

  2、先人后事

  “卓越公司的主管们不是首先确定目的地,然后才把人们引向那里。相反,他们首先让合适的人上车,然后才决定去向何处。首先,如果你是从‘选人’而不是‘做事’开始的话,就更加容易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第二,如果你有合适的人在车上的话,那么如何激励和管理他们就不再是问题。合适的人是不需要严加管理或勉励的,他们会因为内在的驱动而自我调整,以期取得最大的成功,并成为创造卓越业绩的一部分;第三,如果车上坐的是不合适的人,不论你是否找对正确的方向都无关紧要,因为你还是不能拥有最卓越的公司。”

  3、刺猬理念的三环图

  这个没看懂啊,长期以来,我一直试图弄懂“我对什么充满热情,在什么方面能够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但是木有找到啊!!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2

  近年来,我市国税收入每年都有新进步,每年都有新发展,20xx年共组织入库各项国税收入54858万元,比上年44430万元增长23.5%。20xx年上半年,全市国税收入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共实现国税收入302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但冷静下来,我们没有理由和时间去陶醉,应审时度势,牢牢把握机遇,努力追求更大更高的跨越。正是在这种心境下,我仔细阅读了《从优秀到卓越》一书。

  《从优秀到卓越》是美国越级畅销书《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的又一管理力作,在西方经济管理界广受关注。全书架构清晰、行文流畅、案例充分、图文并茂,叙事和分析相得益彰,是一本难得的管理论著。通读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联系我们国税部门的实际和现状,它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务实之路。

  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团队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500强企业进行了规模巨大的调查研究,筛选了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卓越企业,并与未实现卓越的公司进行对照分析,得出了许多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

  作者发现,优秀是卓越的天敌,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公司实现卓越的原因。很多公司未能跨进“卓越”,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优秀公司—而这正是它们的主要问题。

  作者在详实的调研基础上,表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7个方面主要内容,分别是:第5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现实、刺猬理论、训练有素的文化、技术加速器、飞轮和厄运之轮。

  理解和消化吸收柯林斯的研究成果,我的体会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人、思想、行为三要素的管理创新。

  一、国税事业大跨越,“一把手”是关键

  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将公司经理分为5个档次。第5级经理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一把手”,他们个个具有雄心壮志,永远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们把对社会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视为人生最大价值,这让我感触很深。我国古代封建士大夫追求“修身养性齐家平国治天下”的人生最高目标,也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意义,这是做人,做一个卓越的“一把手”的基本原则。优秀领导者的品格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可以培养的,困难是来自膨胀的个人野心,往往超越灵魂的修养而去追求虚幻的自我,从而模糊了进步的视野,失却了跨向卓越的机会。

  在国税部门,中层正副职以上干部都应该加强修养,以德治队,以德聚人。在世人眼里,国税部门职业高尚、待遇也好,是令人羡慕的“香饽饽”,很多人往往有些把持不住,容易在金钱关、美人关、权力关口败下阵来,谈不上干事业了。有鉴于此,我们也要象第5级经理人一样以德润身,提高提纯自己的修养境界,牢牢把握国税事业的重心;以德聚人,用真诚与信任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感受到温暖,看到希望而安心工作,形成团队合力。

  柯林斯在书中有一个提法叫“先人后事”,这与我国管理界推崇的“以人为本”是一个道理,卓越公司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管理以人为本,将干部职工视作国税大家庭中的一员,对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差异化的发展需求给予人性的呵护,全方位塑造和谐的团队精神,切实把“人尽其才”摆在重要位置,强调合适,宁缺勿滥。我们大力推行税收信息化建设,精心打造和谐国税机关,务必重视人才工作,“一把手”要过硬,团队素质也要跟上来。

  二、国税事业大跨越、“好风气”是动力

  细读《从优秀到卓越》,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卓越公司都比较重视企业文化,他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严格的、训练有素的文化规范自己,并形成一种面对现实、坚定信念、专注做事的好风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每一个国税人都面临着来自人的欲望和社会、市场上的诱惑,很容易处于一种浮躁的境地,如果能平静下来,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做好一、二件事,就不难成功。这就是柯林斯发现的卓越规律之一—刺猬理论,也应成为国税干部职工的一种共同理念—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专注本职一、二件事,齐心推动国税事业大跨越。

  年初,我们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人员竞争上岗和人员交流换岗,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配备结构,用精干的队伍和专注负责的思想风气来打赢新的一年的`税收攻坚仗,对每一名干部职工而言,责任和个人抱负都能在征管目标中实现,这种自觉、负责的风气建立在积极的人生态度上,离不开我们国税文化建设。

  责任来自对事业的忠诚,古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在今天忠诚是一种比能力更可贵的品质,更难得的风气,我们从事税收工作,不仅仅是谋碗饭吃,更是实现自身理想和抱负、体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载体,对税收事业的忠诚就是对自我的忠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工作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并通过完成每件工作任务,尽享成功的乐趣。

  三、国税事业大跨越,“持久战”是根本

  柯林斯的研究成果表明,从优秀到卓越公司的转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卓越的公司不是靠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个伟人的计划,一个好运气,或是灵光一闪而造就,相反,转变的过程就象无休止地推着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不停地周而复始的转动,累积的动能越来越大,终于在转折点有所突破,一跃而过。

  飞轮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一是要有明确的国税事业发展战略。要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带领全市国税干部职工朝正确的方向用力,转动巨轮,并持续用力,积累力量,加快旋转速度,直至突破。如果战略不能保持一致性,“飞轮”一会向东转,一会向南旋,不多久又朝另一个方向用力,这是难以积累持续不变的动能的;二是从累积到突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国税领导要有足够耐心打持久战,前赴后继。从优秀迈向卓越,要不断积累动能,这一历程的时间跨度是难以估量的,那种突击搞“面子工程”是要不得的,只有坚持不懈地推动“飞轮”朝一个方向旋转,最终“破茧化蝶”。

  在当今浮夸的学风及近似疯狂的学术造假中,能像柯林斯这样深入细致,长期潜心一项研究的实属罕见。尽管财经世界风云变幻,今天的英雄明天可能成为阶下囚,但作者用5年时间和21人的智慧,终于发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内在机制和决定性因素。《从优秀到卓越》把结论建立在统计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这种务实的精神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深切的感受,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优秀到卓越》——一本智慧人士的必读书!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3

  社会科学因为本身环境的复杂性和人类社会的动态变化,社会科学的结论本身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久经考验。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颠簸不破的真理并加以运用最终达到成功是很多企业者和社会学者毕生追求的。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经济上取得成功有着浓厚的兴趣,经济与管理类的图书层出不穷。就像流行小说不管是从种类还是销量都远远高于经典文学著作一样,经济管理类的图书也面临同样的境地,如何挑选一本好的'经济管理类图书成为能否准确把握相应规律的重要选择。

  《从优秀到卓越》是柯林斯先生继《基业长青》之后又一力作。尽管《基业长青》本身受到很多非议,随着时光飞逝一些在当时看起来“无敌”的企业现在风光不再。那么涉及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管理学研究本身的理论失效了还是执行者在执行的层面上因为做错了事情而导致公司的衰退呢?

  这个问题显然是争论不出确定的答案,因为社会科学的多变性导致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阐述相当多看似合理的理由。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书里所论述的大多数理论在广泛范围内引起了企业家、管理学者的共鸣。这些共鸣显然是对日常经营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的。

  了解、掌握并运用这些共鸣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认知商业社会并取得成就。就像张无忌拿到九阳神功之后发现最后一层的心法是错的,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修炼方才成功。再经典的书籍总有不切合当前实际的情况,如何运用以便成功挑战着管理者的能力。

  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书中将公司经理人分为5级,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5级经理人,其中第5级经理人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是决定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人物,他的思想意识决定着下面人员的价值取向。如何一直成为一个像书中这样所倡导的领导人,是我们不断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4

  在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什么是优秀、什么是卓越,二者有什么区别?我特意去百度查了:优秀不是样样满分,也不需要天生好资质,但一定要有自律的基础。例如并非是享受单调的工作,但是能够做到自律,这就是优秀。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保证进步。卓越,是另一种优秀,就是高超出众,非常优秀,超出一般。卓越往往是一种由梦想支配的战略境界、地位。一个人、一个企业,只有立非常之事方可能称之为卓越。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少走寻常路,锐意进取,勇于变革,常常引领一个时代、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事标竿。一句话,卓越是能够在实现自己超出常人独特价值的同时,还能主动的帮助别人实现梦想。

  那么作为采购员的我们是属于5级经理人的第几级呢,1级是能力突出的个人,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作出巨大的贡献;2级是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为实现集体目标贡献个人才智,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我们工作中会遇到这样一类人常说:我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不需要管别人怎么样,这样的人可能永远停留到1级经理人甚至不能称其为经理人;3级是富有实力的经理人,组织人力和资源,高效地朝既定目标前进;4级是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清晰可见、催人奋发的愿景,向更高的业绩标准努力;5级是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那么从优秀到卓越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当我们取得了杰出的业绩时,我们要学会谦逊,回避大家的恭维,做到不自吹自擂,把杰出的成绩持续下去,戒骄戒躁;为了长远的目标,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毅力,遇事冷静从容,分阶段制定好目标,建立标准去执行解决困难;当遇到问题是首先要想是否是自己的问题,不应推卸责任埋怨别人,或者说自己运气不好,凡事自省后方可找到问题所在,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道理;成功时不能将功劳全部归结到自己身上,要将结果归功于团队的努力,大家的协助。

  这对我的感触很深,因为能形成这种价值观者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修养,这是一个管理者的思想境界,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品格。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5

  很久没有写读后感了,以前看书大多都是“海边拾贝型”的,俯拾而待,兴之所致。而今,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老师们,不但要推荐好学有益的书,而且,还要思考,写读后感。这种“启发”、“研究式””的读书方法,对我们忙于生意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我相信,再懒的人,在老师面前都要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因此,我要衷心感谢张院长和老师们。

  学了《从优秀到卓越》一书,尽管很粗糙学了,但也有很多感想,特别是从纵观中国的企业,优秀的不多,而卓越的就更少,不论是优秀也好,卓越也好,需要人—思想—行为三要素,而三种要素是训练有素的,高水平的,是一种力量的积蓄,才能实现质的跨越,才能从优秀到卓越。下面我重点谈一下对刺猬理念的理解和感想:

  刺猬的理念源于格林的寓言故事,狐狸和刺猬。狐狸同时追求很多目标,把世界当作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看待,伯林认为狐狸的思维是“凌乱或是扩散”的,在很多层次上发展,从来没有使它们的思想集中成为一个总体理论或统一观点。而刺猬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刺猬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为简单的——实际上几乎过于简单的——刺猬理念。要想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就必须超越仅仅是称职这一局限。如果因为某项业务是你的主营业务,或仅仅是因为你在这一行已经干了好几年或几十年,就认为自己在这一行能做得最好,那就大错特错了。关键是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业务,只有心醉神定的事业才是你的前途所在。

  刺猬的理念,告诉我们要专注一、二件事。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但从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真正要做到刺猬的理念,是有很大难度的。我们公司是新成立才二年多的新公司,是一家医药物流配送企业,去年深圳市医药招标,我们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去年配送量3亿元。当企业经营业绩较好,想在短时间做大的思想越来越急切,

  在这时候,去年下半年收购了一间酒厂,但效果很差,现在的产品还没有正式面市。因此,在现实中,企业经营得好,思想容易膨胀,企业经营得不好,总想用各种方法去尝试,结果大都不好。因为,没有认真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是否具备在这个行业做好的条件(客观、主观)?什么是驱动企业引擎的力量?也就是说,要用三环理论来分析企业或个人的现状和未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企业的定位,从而制定中长期的企业战略,组建一支素质优秀的团队,逐步形成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6

  《从优秀到卓越》是美国作者吉姆柯林斯的一部管理力作,号称上亿美元也买不来的研究成果。柯林斯和其研究团队对 1965 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的 500 强企业进行了规模巨大的调查研究,筛选出 11 家取得巨大成功的卓越企业,并与未能实现跨越的公司对照分析,得出了许多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

  说实话,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尽管如此,已经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一观点。

  我在还没有认真读后面内容的时候真的有点困惑,在我的概念中,优秀应该是卓越的必然过程,卓越是优秀的必然延续,为什么会是敌对的呢?再往后面看,才发现原来这竟然是为什么很少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我们没有卓越的学校,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学校;我们没有卓越的政府,大抵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政府;很少人能过上美满的生活,基本原因是过上好生活很容易;绝大多数公司始终未能成为卓越公司,全是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优秀公司”,作者的这些话听起来有些别扭,甚至好多人认为这些观点是矛盾的,不符合逻辑的。深究则会发现,寓意极为深刻。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他就会有很强的进取心,会比别人更勤奋、更努力、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努力把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出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收获的成果、取得的成就也更多、更大,直至向更高的巅峰—卓越迈进。反过来,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陶醉于自我的优秀中,满足于现实的安逸,而不思进取、停滞不前,或者说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后,就不再往上突破了,那么最终会被自己的“优秀”打败、击垮,由强盛变为衰败,此时的优秀已经成为了迈向卓越的最大阻碍,最大的敌人。

  联系自己工作来说,作为园区纪检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时候工作任务比较重,就不想再深入、不想再完善,觉得这样就差不多了,能够完成工作交差了。但是,往往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工作的时候却发现,如果自己再细心一点,如果好奇心再多一点,其实可以做的更好的.。我觉得这并不是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态度,如果能静下心来,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做每件事情,就不会出现“差不多”的情况,有的只是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我今后应该以更高的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加强学习,不仅是在工作方面,还应在思想道德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办事能力强,行为举止规范,拥有高尚品质的人。在遇到困境时,也能直面挫折,勇于承担责任。

  111 从优秀到卓越,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也没有一条捷径可以到达,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从积累到突破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凭借一个伟大的计划,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回好运气,就可以飞跃的,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灵光一现或是天赐良机上,而是要坚持不懈地朝向一个方向不停地前行,最终找到突破点,实现飞跃,达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7

  众多管理类的书,读起来总是显得枯燥乏味,没有小说的故事情节,没有小清新类经典的文字,没有毒舌类扎心的记忆,但是管理类的书籍,总是在一些阶段会恍然大悟。这犹如我在学车时的一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当初学车时路考的一个考试点起伏路,听到起伏路指令清点刹车通过算合格,我当时特别不理解设定这个考试点的目的,心里鄙视了无数次,这一脚刹车有什么作用。直到~自己有了车,开车从公司后面那条没有摄像头弯弯绕的路上经过,当你车速在60左右的时候,在比较颠簸的.起伏路,那一脚清点刹车,能让你比较匹配于起伏路的轨迹而不至于腾空飞起的太多,车速再快,有可能偏离轨道。那一刻,才恍然大悟起伏路那一脚刹车的作用。所以后来很多时候,当不理解或者觉得不合理时,我都会下意识的想一想这个起伏路的案例,可能是我们还未曾经历。而这本《从优秀到卓越》跟大多数的管理类书籍一样,让我觉得有一些枯燥,可能是我还未达到这样的层级和境界,但是我相信,有一天在某一个阶段一定会悟到。

  书中描述,人不一定是资源,合适的人,才是真正的资源。因为这一点很契合我的想法,所以记忆比较深刻。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领导者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离不开智慧的顶层设计,但一个企业最核心的资源,是优秀的员工。当企业需要用人时,经常希望明天新人就能到岗,可招聘到一个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并不容易,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当我们在工作中会发现,有一些人基础很优秀,稍加培训和引导进步很快。而有一些人,无论怎么培训和引导都离要求还差一大截。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工作的历练和培训中快速成长,招聘一个合适的人,前期可能是很困难,但是这远比招聘一个不符合要求的人不断去培训要求轻松,这个过程双方都很痛苦。这一点有点像婚姻,寻找一个契合度高的合适的人,比在婚姻中不断的去磨合和妥协容易,也愉悦。当然,在人才的招聘和任用中,德与才的任用一直是一个我心中至今为止没有确定性的衡量标准。起初,我的内心是偏向德的,可以说很大一部分,随着工作年限和一些工作总结,发现没有才是干不出业绩的,而一个企业是靠业绩去生存的。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两个都很好去评判,如果遇到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如何取舍,在我内心,宁愿去培养有德无才的人。因为才在短期内即使产生出强有力的业绩,但是在未来可能会浮生出很多问题。都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们所有的行为约束如果靠制度,那层次太低了,就算制度再不完善,不能去触碰的红线,有一些人也是不会去触碰的。靠小聪明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从长远看,却是最不高明的选择。因为我们不可能只活在今天,往后的每一天,他人对你的职场评价都源于今天、昨天、前天的个人连续性表现。贪图一时走的快,丧失的是走的更远的机会。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8

  《优秀到卓越》一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我很有兴趣,那就是有关技术的在一家卓越的公司里的位置。总的来看,没有一个第5级经理人是把技术放在首位的,甚至很少把它排进前5位。但是于此矛盾的就是这些卓越的公司又是最新技术的开创者。合理的利用合适的技术,而又不惧怕新技术的挑战,技术不是第一位的!

  最后的“飞轮与厄运之轮”让我重新思索了自己以前制定的某些东西,让我觉得自己太过于急躁了。只有在前期的慢慢积累,才会有以后的飞速发展。1945年山姆。沃尔顿以一家单一廉价商品店起家,7年以后才开了第二家店。接着又开了一家又一家的商店。他用了25年,将一家单一的廉价商品店发展成为拥有38家沃尔玛店的大型连锁公司。从1970年到20xx,沃尔玛抓住突破契机,一跃成为拥有3000多家商店,收益达1500亿美元的大公司。相比之下,自己以前制定的10年计划,则显得那么的不成熟和稳重。

  总的来说,如果你想成就一家卓越的公司,首先就是要有耐心。找到第5级经理人,然后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让这些人才个就其位。也就是给他们安排合适的'职位。再就是耐心的找到自己的刺猬理念,并坚持它。培养出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同时要利用好合适自己的技术,不盲目跟风。注重积累。本书中一直贯穿其中的词语,应该是“合适”这个词吧。合适的领导者,合适的员工。合适的制度,合适的方向,合适的技术。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合适为前提。有时我也会暗自的夸一下自己,因为发现以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书中的理念相吻合,比如专一的理念,比如合适的人才,合理可学的制度,再比如公司的利益为第一位的!

  “度”这个字很难运用,通常是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才叫做“度”。其实看似简单的“合适”也是最难得,毕竟人就是复杂的动物,管理很难!不管怎么样,要有耐心才可以,不然的话,即使是现在站在巅峰,迟早也会灭亡的!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9

  作为牧场管理人员,我们必须要有清晰的头脑和远大的理想,牧场的发展规划及人员是一位牧场管理者的核心理念,他的言行举止决定牧场的一切。所以说,《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为我们每位管理人员指明了道路,奠定了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其中一篇“先人后事”,让我震撼。作为管理者,平时在牧场管理中,由于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生产工作中,忽略了员工的思想工作,缺乏与员工的沟通,总是自以为是的责怪这没干好,那没干好,从未与员工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也就是“先人后事”没有做好。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想赢得他人的总重,必须优于他人。作为管理者,首先我们没有发挥带头作用,不懂得如何去沟通,使得员工与我们之间有了代沟。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们必须从现在起严格要求自己,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以德服人,使大家齐心协力,圆满地完成20xx年的各项工作。

  作为管理者,我们还要具备诚信公平的原则。对每一位员工诚信,对每一位员工公平,从而增强团队的.互助性和团结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团队建设方面,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整个团队缺乏活力,没有激发每位员工的潜力......学习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慧眼识人,根据员工的性格和技能来安排具体的工作,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其次是牧场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紧跟公司的步伐,落实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例如错峰生产,对于不同的牧场来说,牛群结构决定错峰生产的效果,不能说我们的牛群平均胎次已达3.5,还要错峰,那是不科学的,也会不可取的。读后感·随着牛龄的增大,相应的泌乳性能及产犊能力均有所下降,但是盲目的错峰,必将为公司带来亏损。所以,我们要结合牧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牧场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同样,生产计划如何实施,就需要管理者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时反馈公司高层领导,不能盲目的跟风,也不能盲目的求发展,求效益。稳扎稳打,努力前行,才是我们前进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优秀到卓越,是我们每位管理者所追求的,也是我们每位管理者的终极目标,那么怎样做?如何做?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通绝不能有好高骛远、大而浮夸的思想。

  此刻,我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夯实基础,把工作干实、干稳,在实际工作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平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明确自己的优缺点,用事感化他人,用事引领他人,让我的团队快速成长,让大家逐渐优秀,最终顺利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10

  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去读这本暗涩的书,起先看完这一本书,整个人还是迷糊中,看了这么多故事,看了这么多事例,眼界是开阔了,但是和我现实结合起来感觉达不到界,又花了三个小时时间去重温这本书,等翻完有种忽然开朗的感觉。

  一个人想成为优秀很容易,但是要从优秀达到卓越确很难,优秀可以是一种习惯,但卓越确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一直在追求的美好的境界。

  里面提到了很多概念是非常不错的,例如第五级经理人,刺猬理念,飞轮和厄运之轮,等等,总的可以概扩为三个方面,一.卓越的企业需要有卓越的领导,二.卓越的'企业需要卓越的思想,卓越的理念去支撑,三.卓越的企业需要卓越的人,就是员工,四.卓越的企业需要时间和成果的积累,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虽然这本书侧重于针对企业,也可说人的工作,但是我们也可利用到我们人生,我们的生活中来,一句话总结先人后事,先做好人再做好事!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11

  《从优秀到卓越》是美国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的又一管理力作,被亚马逊网上书店誉为“20xx年最佳商业书,上亿美元也买不来的研究成果”。柯林斯和其研究团队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的500强企业进行了规模巨大的调查研究,为了发现黑匣子里的奥秘,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将实现跨越公司与两组精心挑选出来的对照公司,即“直接对照公司”和“未能保持卓越的对照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经过仔细分析28家公司的整个历史,包括数以吨计的全部资料和几万页的采访记录,他们终于发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内在机制和决定性因数:

  第5级领导人:与一些个性十足、上头条、做名流的公司领导人相比,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公司的领导人似乎是从火星上来的。这些领导人都是矛盾的混合体:个性谦逊,但又表现专业。

  先人后事:一般人会以为,实现跨越公司的领导人会从建立一套新构想、新策略入手。相反,他们首先请进合适的人选,请出不合适的人选,并令合适的人选各就其位。尤其重要的是,这些慧眼识珠的领导人对待人才的观念:他们看重的是人才的内在素质,而非学历、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这对目前中国企业以及其他所有的组织形式主义的用人制度是个极大的提醒。)

  刺猬理念:要想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就必须超越仅仅是称职这一局限,如果因为某项业务是你的主营业务,或仅仅因为你在这一行已经干了好几年或几十年,就认为自己在这一行能做到最好,那就大错特错了。关键是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业务,只有心醉神迷的事业才会是你的前途所在。

  训练有素的文化:有着训练有素的文化的公司并不多见,把训练有素的文化和企业家的职业道德融合在一起时,你就得到了神奇的创造卓越业绩的`炼金术。

  技术加速器:实现跨越的公司对技术的作用有不同的理解,它们不把技术作为引发变革的首要工具,但它们均是运用技术的先锋。

  飞轮与厄运之轮:那些发起革命、推行激动人心的变革和实行翻天覆地重组的公司,几乎注定不能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只有当你做事的方式可以使人看得到并且感觉得到动量在积蓄时,人们就会站在你的一边支持你。相反,那些希望略过积累阶段,直接跳跃到突破阶段的公司注定会陷入厄运之轮。

  诚然,该书给我们的启发远远不止这些要点。说到底,宇宙间的道理是相通的:无论是公司还是其他组织,甚至是个人的行为,书中的道理均有很大的实战意义。因为所谓战略根本一点就是以奇用兵,出奇制胜。追随别人的道路,做到最好,也只是一流的二流子。流行的时候一哄而上,往往赶上个溃烂的尾巴。这就是中国很少有大企业和名牌产品的主要原因。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12

  我一直以为,优秀的教师比比皆是,他们能胜任眼下的工作,并且完成得不错。但卓越的教师却少之又少,非高级教师甚至特级教师不可,他们拥有常人没有的聪明智慧,凭借惊人的学习力,达到常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所以谓之卓越。我以为我是无法成为卓越教师的――直到我阅读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26万字的“砖头”,我用三天的时间读了第一遍,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来回翻阅回味了不知多少遍。两位我叫不出名字的美国人告诉我:我可以成为一个卓越教师,只要我践行书中的这180个日常教学策略:“了解每一个学生”、“巧用专业术语”、“让课堂与众不同的小技巧”??没有艰深的理论、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一则则易懂风趣的小策略,就像那些朴实的饭后茶点,让人迫不及待,急于实践。抛开中美之间无法避免的社会文化差异,书中有几条策略对我来说有着不小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读来脸红不已,“你说话越大声,别人听进去的可能性就越小。一个温柔、平静的声音很容易传达你对他人的关心。”初教一年级的我,面对懵懂天真的孩子,常常处在情绪失控的边缘,我惯用命令的语气和他们说话,用刺耳的声音喝止他们的违纪行为。但面对叫喊的我,孩子们的眼神却愈发茫然,这让我更为焦躁。师生关系便和教室里的空气一般紧张。读了这段话后,我决定践行这一策略,让我的声音平静下来。当课堂上骚动不安时,我会用温柔平缓的语气让孩子们做一段课中操;当个别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会温柔地看着他,把那些浅显的道理平缓地说给他听??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后,我惊喜地发现,我已经无需在课堂上佩戴扩音器了,我只要柔柔地、轻轻地讲话,孩子们便会很安静地认真听。这本书教会我,冷静地与学生交流能取得双赢。

  “毋庸置疑,在高效老师的课堂上,老师总会刻意让学生忙碌起来,以确保他们没有时间去犯错误。”这句话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但细细想来却很有道理。我们时下追求高效课堂,只是将关注点放在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上,而从未想过这对减少课堂纪律问题也有很大帮助。对此,我开始反思自己两个月来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我的课堂活动都是比较单一而又简单的,孩子们很快就不感兴趣了,无所事事的他们自然会去做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事。于是,我开始搜罗那些

  简单有趣、能不断穿插的小活动:开火车、摘苹果、课中操、小组竞赛??备课时将每个教学环节精确到秒,并努力迅速、自然地实现活动间的过渡,通过各种方式调动他们听说读写的.积极性。这样,我的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了,孩子们乐在其中,课堂上的违纪现象少了很多。

  “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初看到这一标题时,我琢磨了好一会:夸赞?好成绩?物质奖励?谁知再看下去,标题下面却只有短短的一段话,“如果你想知道,学生真正想要从他的老师――你那儿得到什么,或者需要什么,请亲自问他。”这看上去像是一句废话,但却深深地震撼了我。大人们喜欢用自己的心去臆测孩子的想法,从不肯放下姿态去俯身了解他们。但如果我们试着去问他们,一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犹记得上届学生读三年级时,我曾在开学初将一个信封交给他们,让他们把自己最想得到的奖励写在字条上,投入信封。我以为他们会要求我给他们的期末成绩加五分,或是和爸爸表扬他几句。没想到纸条上写的是“我想和老师在教师餐厅吃一顿午饭”、“我想帮班级打扫包干区”、“我想帮助宣传委员出黑板报”、“我想站在队伍的最前端喊口令” ??孩子们的需求竟然如此质朴而善良,这让我很意外。我想,虽然我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和需求,但起码我努力过,孩子们一定会明白我对他们的关心。

  书中让我有所触动的内容太多了,这真是一本好书。智慧的美国人在大洋彼岸告诉我,真正的卓越教师都是平凡的人,他们无关职称、少却功利,胸怀爱心,足矣。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13

  我想每个老师的心中都期待着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本书包含教学相关方法、策略或行动建议,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这本书的设计就像饭后的点心,每天只需花几分钟,它就能给你带来充实和惊喜,甚至有意无意的改变。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如此多的责任,所以很容易顾此失彼,看重一些我们本无须看重的东西,忽略一些我们本不该忽略的东西。

  这本书正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指导,它将帮助我们的把想法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并积极影响学生的成长的每一个步骤。

  教学永无止境,没有人能真正达到教学的巅峰。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正因为如此,所有优秀的教师都知道如何努力提高自己现有的教学能力。他们坚持提高教学能力的务实理念,一步一步地向目标迈进。

  首先,教师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学生走进教室,看到一个严肃、充满怨恨的老师,他们会立刻变得非常警觉,甚至会改变他们想要信任新老师的想法。即使老师后来“改变”了不友好的行为,也很难扭转学生对你的第一印象,这比一开始用积极的言行去面对学生要困难得多。

  因此,我在第一节课上告诉他们,我很兴奋能成为他们的老师,和他们一起学习和进步。我也向他们保证,新的一年将是一帆风顺的一年,是充满精彩和胜利成果的一年。

  其次,老师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耐心地一点一点地了解学生。例如,他们的偶像是谁,他们相信什么,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等等。

  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发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卷,通过问卷我们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一些情况,同时声明老师对他们非常感兴趣。

  永远不要放弃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尤其是那些最不可能被你喜欢和认可,最需要老师关心和关注的学生。

  最后,我们应该有效地与父母沟通。让父母参与到学校中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因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父母支持你。

  老师通过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进步,让家长了解老师,让家长明白老师同他们一样,也以学生为自豪,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样,更拉近老师与家长的关系。

  初读本书,很多实用性的技巧还需在现实生活中慢慢实践,以后也将对照实际教学来重读此书,争取多多吸收书中的精华!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14

  微笑,体现着人们的友善和真诚,沟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天天与富有个性的活蹦乱跳的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来说,微笑则显得尤其重要,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自己。

  培根说过: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当你对学生微笑时,能增强你的亲和力,能消除孩子们对你的防范意识,增进师生间的情感。特别是在孩子们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老师的微笑能带给他们克服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当学生考试失利时,我用微笑去安慰他;当学生举棋不定时,我用微笑勉励他;当学生胆怯不前时,我用微笑鼓励他;当学生遭到歧视时,我用微笑呵护他;当学生成绩进步时,我用微笑激励他;当学生感到疲劳、压抑时,我用微笑帮助他放松心情,度过难关,迎接挑战。当学生违纪、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爱劳动、不思进取时,我还能微笑着对待他吗?不,当然不能。但我大可不必像其他教师那样横眉冷对、冷嘲热讽、棍棒相加,我只需用平静的神色和短暂的`沉默来表述我的不满和痛心。没有“战火”和“硝烟”,学生却能通过自我检讨来改正缺点和不足。其实这功劳又该归于谁呢?应归功于微笑,否则不微笑也就传递不了那样多的信息了,而其他手段又必然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阻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还有,生气往往伤身,反之,微笑也可算得一种健身手段吧。

  一个爱微笑的教师才能教出千千万万个爱微笑的学生。当学生学会微笑时,就已迈上了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紧要的一步。微笑能帮助孩子克服更多的困难,能让孩子结识更多的朋友,能使孩子成为最受欢迎的人,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机会,还能培养孩子乐观的学习心态。教会了学生微笑,不仅等于教会了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上是培养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知道,教学是受着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微笑就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同时微笑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样是笑,但他却又分成真笑、假笑、阴笑、傻笑、讥笑、皮笑肉不笑等等,故而产生的效应也不竟相同。

  当我们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时,当我们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时,我们就会认真刻苦地去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就会耐心细致地去观察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此时,我们的每一次微笑才能是真诚的,才能真正让微笑成为一种神奇的教学手段。

  微笑是一种人格魅力,是造成人生方方面面机缘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无声语言。让微笑绽放在每一位老师的脸上,对着学生。我希望!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15

  从优秀到卓越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梦想,也是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然而,梦想如何成真,目标如何达成呢?美国的安奈特布鲁肖和托德威特克尔的《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给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它针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常规问题,以每天一个案例的形式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指导,看罢令人受益匪浅,颇有收获。今天我就以三个关键词谈一下读后的感受。

  第一个关键词是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灵魂所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有了爱,才会有对教育的坚守,对学生的真心关怀,才会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才会让学生体会到他自己是老师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和关怀,才会学得开心,学得没有压力。就像书中“第32天”说的那样,“为了能让你们更轻松高效地学习,我希望你们在班级里能够最大限度地感觉到安全和放松。因此,我会给你们说‘跳过’的权利。”这就是爱,这种爱是发自老师内心的爱,爱孩子不仅仅是表面的关心,更重要的是爱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孩子的自尊、孩子的紧张与压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爱护孩子的自尊,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是否因为某种情况,使他自己变得紧张与压抑,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够感到舒适和放松。正是因为有爱,我们才对学生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对学生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同学心贴心。

  第二个关键词是尊重。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有了对学生的尊重,教育才会真正的开始。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默森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的教育首先就是尊重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人,尊重生命,尊重人的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虽然二者的角色不同,但师生的目标一致,彼此应相互尊重。而且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表率,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近教师,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真正尊重教师。就像书中“第11天”说的那样,“当你向学生承诺不再大声训斥他们,或者不再在他们的朋友面前为难他们时,你的学生会更加尊重你,不仅如此,他们的课堂表现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第三个关键词是改变。没有改变,教师就不会成长。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爆炸,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抛弃旧的教学方式,走出传统的授课模式,给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技能来一个升级换代,以此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改变是教师的必须选择。就像书中“第50天” 和“ 第49天”说的那样,“在教学过程中,你必须改变那些缺乏活力的旧方式,重新对它进行调整和改善。而这所有的一切只有当你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地带时,才有可能实现”,“如果不离开自己的舒适地带,你就会成为井底之蛙,拘谨而卑微地活着” 。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也永无止境,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只要我们每天学习一点点,就是优秀的开始;每天改变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只要我们不忘初心,胸怀教育梦想,坚持阅读、不断改变、勇于实践,持之以恒,终将会完成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成熟走向优秀、由优秀走向卓越的蜕变过程,到达你所期望的教育境地。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从优秀到卓越心得体会01-14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05-24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02-09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01-16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07-29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06-01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读后感05-17

《追求卓越》读书心得体会03-05

《追求卓越》读后感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