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报告范文>读后感>《寂寞的游戏》读后感

《寂寞的游戏》读后感

时间:2022-10-02 12:03: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寂寞的游戏》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寂寞的游戏》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寂寞的游戏》读后感

《寂寞的游戏》读后感1

  这里的寂寞大约就是孤独,但是孤独被讨论太多了,改成寂寞,反而别致。

  寂寞是小事,用文字表现寂寞就形成了文学,所以文学的本质是艺术。艺术不解决问题,艺术只负责呈现。

  作者极其敏感,从童年到中年到老年,无论主角配角,统统走进了寂寞里。儿时捉迷藏的游戏,渴望被发现,却没有被发现。司马光砸缸砸出了自己。给身体装上马达,在鱼缸里下潜。敬重的老师老了,失了智。送行的人三三两两,在车站匆匆一瞥又别离,奔向各自恍惚的未来。“我”与父亲关系很好,他进屋来看我,我一时不知怎么面对而选择装睡。妻子提议丈夫各自给对方写一段话,装在瓶子里埋起来,等二十年后再打开,妻子提前打开,发现丈夫放了空白字条,于是默默收回了自己的字条。中年离异,男人带孩子去寺庙游玩,想给孩子讲解木鱼,孩子却一心想看金鱼。本来信誓旦旦,用“人都是要死的”安慰自己,随意着装出门,中途却置办了西装领带,折回去见前妻孩子,发现人已经走掉了。

  袁的.写作是上帝视角的白描,人物几乎没有心理活动。大多数故事充满了柔光,在柔光里生发出寂寞。这个特点在《送行》里最突出。

  我开始讨厌文学了,可是除了文学,又没有别的形式可以精确表达这种敏感,有点悲哀。

《寂寞的游戏》读后感2

  读袁哲生的文字,总让我不禁想到胡迁。

  虽然两者在写作风格上并无相似之处,但阅读他们的过程,总感觉有一种不谋而合的深重孤独感就藏在字里行间,伺机而动,呼之欲出。极端沉闷的,叫人要窒息。

  诚然,我不知道也无从说起,这是否与两人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于英姿之年结束自己的生命存在某种潜在的联系,而透过他们的文字,似也难以摸寻之间或可称作雷同的.蛛丝马迹。唯独可以言明的是,那份深入二人骨血的孤独,万确千真。

  不同的是,较之胡迁直接袒露的锋利与炸裂,袁哲生的字则显得收敛委婉。倘若从“喻”的角度比照观看,前者分明是一枚烈童,之于现象种种,他看不惯,于是大力戳穿,并企图通过以身殉葬来证明其荒谬与污浊。至于后者,隐忍而敏感,显然是相反的另一个极端,聪明得一早看透,深知无力戳破,故而萎缩进自己的壳,想要躲避,却到底还是没能安然泅渡过去。

  比起胡迁的酣畅痛快,袁哲生让人阴郁且积痛,那种同样是寂寞的触感,他比胡迁更消极,也让人读来更绝望。

【《寂寞的游戏》读后感】相关文章:

寂寞情感作文11-03

寂寞作文600字【经典】08-14

寂寞作文600字07-22

寂寞的作文600字07-26

寂寞作文300字08-06

寂寞作文400字12-18

寂寞作文500字12-21

寂寞日记三篇12-02

精选寂寞日记4篇12-19

【热门】寂寞日记三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