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优秀作文>字数作文>900字>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时间:2022-09-25 02:07:21 9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荐】春节风俗作文900字锦集十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风俗作文900字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春节风俗作文900字锦集十篇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篇1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然后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这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方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但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明白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然后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期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光,建立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状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明白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此刻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之后,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之后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然后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此刻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篇2

  河南人,过年时的风俗非常传统,处处体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悠久文化。

  一般,我们腊月二十三便开始准备去了。

  二十三,我们便打扫房子,把各个房子里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来,开始洗洗刷刷,然后把屋子里积了一年的灰尘全都打扫干净,再把洗好的件件东西搬回屋里去。看起来确实有些累人,但那又怎么办呢?谁让我们有一颗质朴的心呢?最后也就是晚上啦,老人都在厨房里贴上灶王爷的画。到了过节那一天,便要把画拿下来,点上香,然后烧掉,意思是让灶王爷上天汇报情况。所以,当过节时,我便知道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

  到了二十四,便要把那些需要做的,鱼啊,肉啊,鸡啊,菜类等年货齐全,然后能洗的.拿出来洗,活的要宰杀为后面要做的几道食品,做准备,而二十五时,变无事可做,而这天更多的是休息。

  腊月二十六到了,这一天可没前一天舒服了,人们又忙活开了。这不,开始发面,和面,蒸馒头。满满的几大盆子面要一个一个的把馒头做的圆圆的,光溜溜的,很好看。有的时候,还要蒸上两三袋(面粉袋),因为在过年之前,就只做一次馒头,所以要多蒸一些为平常日子做一次补充。

  到了二十七,也是人们在厨房里徘徊奔忙的日子。这天要煮肉,先买来猪肉,切成像要上供那样的方块,然后便放在锅里煮,只闻到空中弥漫着阵阵肉香。等肉煮熟了,瘦的肉,和带骨头的肉便进了小孩子们的肚子里。嘻嘻!吃了!然后,大人们用一些可以煮的干菜,用肉汤“红烧”一下,最常见的一些干菜;海带,黄花菜,干豆

  角,然后把肉片放在一起爆炒,做成了一道菜。

  腊月二十八,炸家里的鱼,炸了以后再吃。然后,还有什么:炸鸡块,炸虾,炸绿豆丸子,炸大丸子,炸素鸡…… 太多了。而这些炸食,都让我们这些孩子口水流三尺。爸妈爷奶们忙着做,而我们也忙着吃,吃的时候如果渴了,也不能说出来,不然是要挨骂的,可能是因为风俗的崇尚吧。不知道是啥原因,等炸出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我们也已经吃饱了。

  到了二十九,可以说是“忙上加忙”,毕竟这天过完就要真真正正的过年了,老爸老妈带着我们几个姐妹去别人家道喜串门。

  大年三十到了,这天要包饺子,在家里基本是奶奶包的。然后,我们也帮一下小忙。做的饺子,啥馅儿都有。下午,便要开始贴对联,在大门上贴上上、下联还有横批。然后在院子里的每个屋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和年画,便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然后小孩子们便穿起新衣,先出门“炫耀”,到了晚上吃饺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年夜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而同时,屋外鞭炮声和烟花绽放时的声音同样给这美好的夜晚留下了一个定格,定格住了当时的喜庆、祥和、和温馨。

  照我这样讲了,河南的春节似乎要很长,不错,时间确实很长,但这也更加体现了我们河南人对家乡风俗的喜爱之情。而我们也要更加保护这些风俗,使我们不断延续下去,使子孙也能看到这中国文化的一大魅力之一。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篇3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小贩们也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过年前夕,许多人都十分忙。许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就在厨房做着香喷喷的年夜饭。而我却守候着电视机前,等待着新年联欢晚会的开始。

  我喜爱的春晚终于开始了,妈妈的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哇!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们立刻开始吃饭了。我先夹了一个白菜馅的饺子,特别好吃,接着妈妈给我夹了一个海鲜味的,我摇摇头:“妈妈,我不喜欢这个味道!”妈妈非让我吃,还笑着说:“这个饺子最甜!”我咬了一口,见一块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极了!原来如果吃到了带糖的饺子,这一年都会幸福甜蜜的。在不知不觉中新年到了,我们欢呼起来。

  初一的一大早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 鞭炮四响,礼花冲天,大家的欢声笑语增添了过年的气氛,本是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传统的新年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代人传一代人的延续着……

  最值得我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家人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灯火通明的居民区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请来了门神和财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新年都是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

  新年的前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张罗这张罗那,但是,却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候。爸爸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而卧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除夕那一天晚上,当然也是我家最开心的时候,全家三口人一齐静静地看着新年联欢晚会,偶尔外面传来几声鞭炮声,也会觉得特别有趣。电视里搞笑的小品,优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这笑声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显得气氛愈加欢乐。

  终于要正式过年了,拜年就是我们一家首要的任务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说上一句吉祥话,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等,而爸爸妈妈则送上一份拜年时必备的礼品,主人则会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了,于是心里盘算着这钱该怎么用,买些零食?或是文具?买点玩的也不错,谁知一回到家就被“无情”的妈妈给收了去,我只好无奈地把这些个幻想的泡泡给吹灭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到处做客,丰盛的饭菜,炫丽的灯光,大人们喝酒时的祝福包围住了我,而我呢?则和哥哥一人拿来一大瓶饮料,东东快快地喝了个够,哪晓得一会儿我的肚子便疼的厉害,难受极了,后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已经上学了,新学年的开始,将意味着新年的结束,但在这一天,我们家还是要吃元宵的,过年的气氛丝毫没有减弱,照旧的笑声,照旧的喜庆,照旧的开心。

  就这样,快乐的新年过去了,每当细细回想是,总会不禁笑出声来……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篇4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辈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民族文化传统,今天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们镇里最盛大的一个节日,过节的形式远远超出端午和中秋,春节的持续时间达半个多月。

  春节前是过小年和过大年,这是冬季里特别忙的时候。我们村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会留有“过年猪”,到了腊月二十左右的日子,是杀猪的高峰期了,连续四五天你都会断断续续听到猪的牺牲发出的声音。

  杀完了猪就要打豆腐,用猪血和豆腐混合在一起,挤碎在揉成一个圆形,再是烘烤就做成了“血粑豆腐”,用来招待客人这是上好的菜。

  打完豆腐就会把腌过两三天的猪肉串起来做腊肉、灌香肠等。再是一些自家男人爱喝酒的家庭这时候就要忙着烤酒了,这也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酒的原料是自己家用的发酵了的米饭,所以酿出酒特别香特别纯。

  大约到了二十八、二十九,乡亲们又兴起打糍粑。打糍粑场面非常热闹,往往一家人打糍粑,邻里几家来帮忙,你帮完我,我再来帮你,只要糯米煮熟了,半个小时,几百个糍粑就像艺术品从大家的手里生产出来。在打糍粑的家里,人人都可以随意的想拿着吃就吃,主人反会觉得这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即使对于一般的熟人,主人老大远的也会喊别人来吃“粑粑”。

  事情忙地差不多了,也几乎到了过年了。过年了,在外打工的一般都会在三十号前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只限于一家人之间,满桌子美味佳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吃。在“团年饭”的桌子上,你每年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菜“香菜炖鱼”,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鱼代表“年年有余”。这里还有鸡肉鸭肉等,但我们有些很铁的规矩,就是不能把“鸡脑壳”叫做“鸡头”,而是应该称它为“凤头”,也不能直接称呼“鸡腿”“鸡爪”,而应该是“金爪”或“抓钱手”,这些都是带有吉祥之意。

  在除夕之夜也有许多的规矩,平时童言无忌的小孩子,在这个晚上大人就会进行“刮嘴”,在新春里就会不乱说话。当除夕的交接处到了,大人即使睡了,也要在这个时刻起来在屋内放鞭炮迎新春。

  新春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凌晨五点到七点,每家每户都至少要起来放一次鞭炮。通常这段时候还要到院子里放大炮,表示新的一年真正来临了。在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绝对不能在上午扫垃圾出门,鞭炮的`残渣,我们磕的瓜子壳、糖果皮,这些都是象征着财富,把它扫出去了,就暗含这一年将不会积财。

  新春一直会延续到元宵节闹完元宵,这又有着很多的风俗习惯。很小的时候,我们那里特别流行在元宵的晚上舞龙灯,三五年耍一次大的龙灯,十几个村里去闹元宵,看过《红楼梦》的,就知道那活动的排场又多大。只可惜我那时太小,没能赶上亲身去耍灯笼,只能看着别人舞龙灯。我呢,也幸运,亲手舞过两次草龙灯。舞灯时,每到一家门前,主人就会给你龙灯上插点着的香,再给大家打发一些新春的甜饼、喜糖奶糖,再放放鞭炮,这就走完一个过场了。

  在现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习俗基本上已经退出它的生活舞台了,它们的地位和价值也在不经意间就成为历史了。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篇5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地域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民族风俗也不同。北京的春节热闹非凡;闽南的春节笑声不断;东北的春节饭菜可口;而潮州的春节又是怎样的呢?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吧!那就随我一起去了解吧!

  潮州人在腊月二十四那天,就开始迎接春节的到来了。潮州的特产特别多,因此,这些特产成了过年时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各家各户都要准备这些东西,其中,潮州人准备得最多的是红?。红?是由发酵?包着糯米、香菇等食料精制而成的,关于它的意思有很多,有红红火火、五谷丰登等。另外,潮州人还要拜神,以及大扫除。

  到了腊月三十,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人们就早早地起了床,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这一天,大家都要祭祖,摆上鸡鸭鱼肉,插上香烛,便可以祭祖了。祭祖时每个人都要叩三叩,叩头时可许下来年的.愿望。人们可以利用祭祖的时间,除旧布新:贴上红红的对联,传统的人家还挂上红红的灯笼。小孩子贴到别处放鞭炮,一串串鞭炮火花四溅,仿佛要把祝福送进千家万户。下午大家吃完午饭后,早早地沐浴穿新衣,开始期盼团圆饭的到来。到了晚上,大家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吃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这一夜的团圆饭,对于在外地工作的人,除非有公务脱不了身,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饭桌上,男人们互相敬酒;孩子们开始不停地往嘴里塞食物,收红包,图个避邪求吉;而厨房里,勤劳的女人们正忙着做菜。吃完团圆饭,大家围在一起聊天、喝潮州工夫茶,唱潮剧。

  正月初一,这对潮州人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一页,人人早早的起了床,有的去拜年,有的在家接待客人,有的趁假日的时间出去游山玩水,还有些女人拖儿带女回娘家看望父母。街上真热闹:鹤发童颜的老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兴致勃勃地漫步着,说笑着;高大的青年男子也一改平时的严肃,温习着儿时的功课──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几个年轻的妙龄少女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在互相逗趣、取乐;天真烂漫的孩童们,戴着漂亮的围巾,帽子和手套,穿着各式各样的棉袄,嬉笑着出入于货物琳琅的商店、趣味无穷的游乐场。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对潮州的春节来说是一个高潮。在那天晚上,人们带着儿女,提着形态各异的花灯,漫步在挂满灯谜的大街上,大家总要停下来猜猜灯谜,不是为了答对题时有礼品,而是为了一份答对题时的喜悦。潮州的元宵节还有一个传统:那天晚上,小孩子必须吃甘蔗,据说在这天晚上吃了甘蔗不会蛀牙。

  潮州的春节,具有浓厚的传统味道,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有快乐,还有家的温馨与美好。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篇6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春节习俗 春节风俗简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

  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篇7

  春节然而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然而靠“观象授时”,然而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然而“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这天的话来说,就然而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然而怎样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方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但然而,天阴雨雾,影响测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明白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然后于然而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期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光,建立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状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明白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然后此刻正然而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之后,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之后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然而为了纪念万年的。

  此刻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篇8

  紧张忙碌的一年就这样又过去了。节前总是觉得时间过的很慢,真的过节了又时间飞逝,转眼就又要开始上班。

  有的时候真的觉的好累,真不知道人这一生真的要经历多少艰难坎坷,才能一切都好。有的时候我很不开心,原因很多,来自于生活中很多方面,所以特别向往那种田园生活,如诗如画。朝闻幽林鸟鸣,夕赏落日晚霞。渴望听草丛中蟋蟀和蝉鸣,喜欢晚归的暮童在牛背上吹奏悠闲悦耳的笛音。还有江畔里芦苇荡丛中野鸭的出没,和不知名的小鸟在柳枝上啾啾欢唱。这让我想起我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我常去江堤后面的小溪里捉鱼,那样的日子总是在雨后或是逃课的时候。常常会弄得一身泥水,因为怕母亲的责罚,而直到天黑才在母亲焦急的呼唤里回家。在那个温馨的农家小院,母亲总是腰里系着围裙用手拢在嘴边,大声的唤着我的小名,直到见到我了,那一脸忧色瞬间变成一抹慈爱的微笑,牵着我脏兮兮的小手,嘴里轻轻的数落着,眼里却满是疼爱。那时的我可以说是最幸福的。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村人吃鱼总是很方便,母亲就常常在就要吃饭时这样告诉父亲,“哎,家里没有菜了”。父亲就会一声不响的拎起鱼网,领着我和妹妹来到离家只二三十米的江面。绵延的蒙古尔山矗立在深蓝色的江边,山脚下是茂密的森林。绿树浓荫里,江水清澈逶迤南下。一叶叶的小舟咿咿呀呀的荡漾在湖面,惊起群群水鸟。因为正是在酷暑季节,水温偏高,鱼儿都成群结队的把嘴贴在水面上,欢快的游着,父亲就在这时瞅准时机,抖开圆形的大网准确的罩上去,然后慢而稳的拖上岸,所有的鱼都胡乱蹦跳着,滚了一身的泥土。我与妹妹争先恐后的往桶里拾,一路打闹着跟在父亲的身后回家。这时候母亲会早早的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小铁锅,锅是用一个环型的三条腿的.铁架支起来的,铁架下架上木板儿,锅里放上油,再上园子里摘几颗小葱和香菜,烹好锅添上水把鱼儿收拾干净,下到锅里,再舀一碗特制的农家大酱盖好锅盖,填好灶火。只一会儿,浓浓鱼香便弥漫整个农家小院。摆好桌凳,一家人围桌而坐,小米饭,江鱼酱,小葱香菜。远远的,那香味就漾了开去,那一刻的时光让我永远难忘,那么温馨,那么无虑。

  如今,我与故乡远隔千山万水,我由一个不谙世事的稚子,脱变成一个中年人。为人妻,为人母,肩负太多的责任与义务。也哭过,也笑过。当所有的失落与开心都变得不那么重要时,一切都云淡风轻了。生活留给我的是,记住曾经的错,放下离自己太遥远的东西。都市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我仍会忙里偷闲,于紧张的工作之余,捧一杯清茶,临窗而立,眺望远方。在海的东北面,在那遥远的海平面下,在那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里,有我健康的耄耋之年的老父,有我累得黑瘦却健康的手足兄妹,还有,已经过世的慈母。

  这一年的春节,匆匆过去,离回家的日子却又近了。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篇9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转眼间,就到了XX年的春节。节日里,家家户户都买来了红彤彤的鞭炮和金灿灿的“福”字,是啊,谁不期盼着过一个幸福、平安、欢乐的大年呢!

  说到春节,它的来历可不短。自西汉开始,“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演化,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成为全世界华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每当到了正月,也就是公历的二月份,寒冷即将离去,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人们在这个农闲时节,家家户户杀猪宰羊,一面祭祀祖先和上天,祈求上天能降福免祸;一面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享受着五谷丰登带来的欢乐。当时并没有电视、电影,所以古人每到祭祀和庆贺时,秧歌、舞龙、耍狮子、扎花灯等粉墨登场,酣畅淋漓的表演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传统春节活动从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人们互相拜年、喝春酒、吃年糕、包饺子、闹元宵,小孩还能拿到不少压岁钱呢!

  按照我们这个四川老家的话,家家户户都会买来许多吃的、喝的、用的。学校还会让小朋友们放假,让小朋友在一起欢乐的玩耍,大人们也忙来忙去的,真是一个繁荣的节日!

  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好像要把一年的宴席都在这十几天吃完。

  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祗,”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处。

  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中国自古是农耕社会,民众平时很少往来,庙会自然也成了人们交流和物资交易的好机会,所以又称为”庙市“,这样的传统延续至今。

  更关键的,大庙会是一个娱乐项目的嘉年华,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这些土得掉渣儿的玩艺儿玩得小孩疯跑……往往几台戏同时演出,曲艺演唱、杂技魔术、跑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应有尽有;商贾云集,三教九流纷至,百种小吃、赏百般武艺、玩百项游戏,民族、民俗、传统、现代、乡村、城市诸种文化形式复合于一体。

  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

  十五过后,照理说年已过完,成都人却还有一个花样:正月十六”游百病“,登上城墙漫游,据说可使一年不生疾病。他们把这一天叫做”过厚脸皮年“。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 篇10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春节风俗作文900字】相关文章:

春节风俗作文06-16

长沙春节风俗作文11-14

关于春节风俗作文11-18

春节风俗作文10篇10-04

有关于春节风俗的作文11-12

春节里的风俗作文大全11-14

春节的风俗作文15篇02-05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06-01

过春节风俗作文500字01-02

春节的风俗优秀作文500字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