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优秀作文>字数作文>300字>文化的作文300字

文化的作文300字

时间:2023-08-12 17:02:50 3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文化的作文300字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化的作文300字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文化的作文300字10篇

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1

  我的家长在广东紫金,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很多。我家乡的传统文化是舞龙灯,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六,我们都有舞龙灯这个习俗。每年的这时候,大街上都非常热闹。

  夜幕降临的'时候,一条“巨龙”穿着黄色的龙袍,从巷子里出来,神气地仰着头,样子很威武。我们小朋友用手数着龙的节数。你们知道龙的节数是多少节吗?告诉你们吧,有四十二节,每一节都有一个龙孩子,“好长啊!”他们转着圈,打着滚,真好玩!

  龙孩子他们最拿手的是“抢龙珠”。各各瞪着眼,准备抢龙珠。龙头往上扬,龙孩子跟着往上扬。龙头往下低,龙孩子开始抢龙珠。龙头左右摇摆的时候,龙孩子也跟着左摇右摆的。龙孩子紧追不舍,大喊:“我一定要抓住你。”龙孩子奋勇向前……

  舞龙灯焕发着龙的精神,激发着人们向上进取。

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2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许多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而兵马俑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他是祖国的一颗夜明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陵以东1500里处,他是1974年被发现的,1987年被评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历史悠长,是文化历史的瑰宝。

  兵马俑总面积为两万078㎡。就在西安市建了一个大规模的`博物馆,它是古代的奇迹。是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兵马俑出土时是彩色的,而过了几分钟后便失去了原有的色彩。通过实践证明是因为兵马俑在出土时受到了空气的氧化,所以失去了色彩。

  秦始皇兵马俑分为三个俑坑,三个俑坑宜品字形排列。第一个永康是最早发现的,也是最大的总体呈长方形。左右面长230米,前后宽62米,坑里大约有8000多个兵马俑,左右两边两个俑坑他们就是二号坑三号坑。

  永坑的布局很合理,它的结构复杂,平均深五米的坑底,相隔三米就架起一道承重墙,兵马俑排在过道中。兵马俑巨大规模威风凌凌的场面使人惊叹不已!

  兵马俑是艺术的宝库,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给世界艺术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

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3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大家一定熟悉这句诗吧!对,这就是清朝诗人高鼎写的《村居》中的诗句。今天,我就要向大家介绍我喜欢的中华传统文化——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中国古代风筝,因用木头制作叫木鸢。后来用纸糊做称纸鸢,后五代定名风筝,至今民间仍有鸢、鹞的称呼。在北方叫纸鸢,在南方称鹞子,因此有南鹞、北鸢的说法。

  风筝的历史可追溯到20xx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大约在五代时期,风筝就进入了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中国北方风筝艺人通常称风筝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飞行器,这个体现了风筝的娱乐性。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运动。到了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就成为了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在我国到处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我家就有硬骨架的美人鱼风筝。每当春风轻拂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带我到市政府广场放风筝。风筝给我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4

  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文化古迹,比如说:后沟古村、常家庄园、老城等,你们猜一猜,我住在哪里,猜对了——我就住在山西晋中榆次。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介绍这里的文化古迹。先说说后沟古村,后沟古村里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博物馆里有有一杆,上有一个瞄准器,这一杆十分有威力,只要是被它瞄住的猎物,一个也逃不掉,简直是百发百中。后沟古村有一个山谷,山谷十分的高,从上面往下面看,下面的.景色一览无余。后沟古村环绕的几条清澈的小溪,还有一片松树林,松树林里面还有几株桃树,一到了三四月份,桃花竞相怒放,红的、白的、粉的。十分的好看。

  榆次老城里面有很多古老的东西,里面有一座古县衙和古塔,还有传统的文化表演和儿童们喜爱的游乐园,还有我最爱吃的小产品。

  榆次的文化古迹有很多很多,希望大家有时间来我们榆次旅游,您来了一定会大饱眼福的。

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5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说一说春节吧!

  相传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它就要去村庄里吃人,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的东西,就在除夕的时候挂对联,剪窗花,穿红衣服,年逃之夭夭,从此以后,便有了春节。

  看,大街上挂满了灯笼,栏杆上还有彩旗呢!超市里人山人海,大家都争着购买年货,我和妈妈也在超市里买了准备到外婆家去拜年的礼品便去了外婆家,到了外婆家,我便闻到了一股香味,我不尽咽了咽口水,打开门一看,呀!外婆正在煮水饺,已经有一锅了,因为过年人多,所以还要包点水饺,我想帮外婆一起包,就拿起了一片饺子皮,学者外婆的样子先用筷子夹了一点肉馅,把肉馅放进饺子皮中,接着,把饺子皮对折,再把皮的顶上翻几下,一个饺子就做好了,看看外婆的,做的很好看,再看看我的,做成了一个奇形怪状的.水饺,一点也不像,晚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美丽的烟花,挂着对联,这就让我们知道,新的一年到来了。

  春节是一个让人难忘的节日,也是传统节日中最受欢迎的节日。

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6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而我最喜欢看秧歌了。

  先在屋里听到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从远而近,我便飞奔出门。挤在人群中间向远处观望,只见一队花花绿绿的人马沿着街道缓缓而来,最先看清的是敲锣打鼓的。然后就扭秧歌的了。他们打扮成京戏中小姐书生的模样。只是穿得更加新鲜艳丽。脸上还画了浓浓的妆,脚上踩着半人高的高跷,有的手中拿着彩色的扇子。有的腰上系一根长长的红绸带,双手各拎一角。踏着节奏挥舞开两只胳膊,投入而神气的扭动。那股神常常会把一些孩子吸引进队伍里去。

  扭秧歌的队伍中有时还会有唐僧师徒,老汉推车、小媳妇骑驴等有趣的`造型。他们在一样的节奏下,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显得更逼真,更有趣,也更吸引人。

  扭秧歌的队伍很快就扭过去了。我常常会跟出去很远很远,追着看。

  简评:这篇短文,写出了作者在看秧歌时候的情景。对扭秧歌的人物描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对人物神情、动作、表情的描写更是惟妙惟肖,有一种真实感情溶入其中。勾起读者对扭秧歌的热爱之情。也突出作者对观看扭秧歌的热爱之情。

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7

  除夕节也就是大年三十,大人们都会给我们许多压岁钱,那么,压岁钱的来历是怎么样的呢?

  传说,在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上长着尖尖的犄角,有着一双非常大的眼睛,一个大又是宽的嘴,样子十分可怕。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夕会跑出来,用手去摸睡着的孩子,孩子往往会被吓得哭起来,接着就会头疼、发热,变傻。

  有一对夫妻,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成为夫妻。那天,“夕”正好出来。

  夫妻俩的婚礼上,正好他们都穿着红色的衣服,“夕”来时夫妻俩的红衣把“夕”吓得灰溜溜地跑了。

  原来,“夕”怕红色的东西,于是,每年,挨家挨户都会挂上红灯笼,从此“夕”再也没来过。

  于是,大家又把过年称为 “除夕”了。

  原来,妈妈给我扎红丝带、戴红帽子、穿红裙子、穿红鞋子是传统文化啊!然后,我拆开烟花,让爸爸点燃,只听“叭”地一声一颗“流星”飞上了天,变成了一朵朵花,我大叫:“啊,好美呀!”

  我爱除夕,真希望每时每刻都是除夕!

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8

  说,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9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株洲,那儿风景迷人,绿树成荫,它还是全国的文明城市呢!株洲有很多的公园,全都是超级美丽的'哦!其中我最喜欢一个公园就是文化园了!原因之一是那儿有幽静的小岛,树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花儿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我喜欢文化园里的图书馆!我经常去那儿看书哦!

  这周也不例外!我刚从图书馆看完书,发现一大波游人正在咔嚓咔嚓地拍照呢!走近一看,哇!原来美丽的花儿们都开放了,它们一朵比一朵好看,一朵比一朵奇特!有“害羞”的茶花,艳丽的蝴蝶花,迷你的樱花……它们有的躲在躲在叶子下,更我们捉迷藏,有的骄傲的仰起头,还有的吸引了许多小蜜蜂来“合照”呢!难怪会吸引大家争相合影呀!我和妈妈也赶来凑热闹抓拍了好多美丽的花呢!我和妈妈还拍下了小蜜蜂采蜜的情景呢!

  和妈妈要准备回家了,一路上有许多艳丽的蝴蝶花陪着我们。仿佛在说:“欢迎下次再来看我们哦!谢谢你们的来到使我们更加漂亮!”

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10

  剪纸、雕塑、戏曲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其中最为著名的戏曲当属京剧。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剧,通称黄皮戏。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同时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现在我们称为京剧。

  在我们家,爷爷和爸爸都非常喜欢京剧。每到周末时,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都会播放京剧节目,我们都会准时来收看,丰富的.唱腔字正腔圆,京胡锣鼓的伴奏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委婉动听。

  我特别喜欢京剧的脸谱,脸谱是京剧表演者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的化妆造型艺术。为此我在美术班专门向老师请教,学会了很多脸谱的画法,比如曹操的白脸,张飞的黑十字门蝴蝶,关羽的红脸,窦尔墩的蓝花三块瓦脸。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瑰宝,希望大家都能够喜欢它,祝愿它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我们的文化生活。

【文化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文化的作文600字07-25

文化的作文300字07-24

实用的文化的作文600字07-20

文化传承作文600字10-05

【通用】文化的作文600字08-15

[实用]文化的作文600字09-06

写文化的作文600字08-07

文化的作文600字[必备]08-21

文化广场作文300字08-02

[荐]文化的作文300字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