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优秀作文>写作素材>名言警句>读书名言警句摘录

读书名言警句摘录

时间:2022-08-29 09:50:42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2年精选读书名言警句摘录45句

  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读书名言警句45句,一起来看一下吧。

2022年精选读书名言警句摘录45句

1、哲学是做人学问,知识是做事本领。

2、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随园诗话》

3、读书是学人生知识,实践是绘人生蓝图。

4、我口袋里只要有一本新书,我的心就怦怦跳了起来,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卢梭

5、只要活着,我今后还要读一点点书;这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我自己和同辈人知识的贫乏。——严文井

6、我辈读书,原非与后儒竟立说,宜平心体会经文,有一字非其的解,则于所言之意必差,而道从此失。学以牖吾心知,犹饮食以养吾血气,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可知学不足以益吾之智勇,非自得之学也,犹饮食不足以增长吾血气。食而不化者也。——戴震

7、读书,首先要与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自己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阅读专业书籍方面。每门科学都有其特殊性,我们不能要求门门都精通。"于书无所不读"是办不到的。读书时浮光掠影,门门都不专是不行的。——曹方

8、架上书堆方是富,书如欲买不论金。一蒲松龄

9、多读书,多向社会学习,以建设精神文明。——唐弢

10、读一本书,要联系能够和这本书的故事、写作方法、情节内容、思想等等有关的书,触类旁通。通过这一本书,找那一本书,通过那一本书再找另一本书,你就会发现这一本书的内容可以从其他的书中找到它的历史根据,发展趋势等等,从而加深自己的理解。这样的读书方法可以促使你对一本书从前因到后果了解得非常清楚。——李准

11、在出版物越来越丰富、需要知道和学习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不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就可能对于必须精心研习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对于可以泛读的东西,要是采用精读的方法,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却只能吸纳进很可怜的一点。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结合得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读书的艺术。——秦牧

12、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大加图

13、书籍是寂寞时的朋友。读书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法]杜阿美

14、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15、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作者:(元)程端礼

16、人们喜欢的书籍反而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变得越年轻。——詹·拉·洛威尔

1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18、读书贵博、贵精、贵通。——张之洞

19、读书对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是种高尚的享受;书籍应该使我们这些劳碌终生的人感到慰藉。

20、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英国)培根

21、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 作者:(明)唐寅

22、在领悟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能够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

23、最淡定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24、开卷有益。——王辟之

25、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佚名

26、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甘地夫人

27、有些书只需品尝,有些需要吞咽,还有少数的应该细嚼。——培根

28、只要在我国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29、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培根、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30、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的源泉,既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愚昧从来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知识会使精神和物质的硗薄的原野变成肥沃的土地,每年它的产品将以十倍的增长率,给我们带来财富。

31、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

32、人生乐趣千万种,唯有读书最幸福。高尔基说:"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

33、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作者:富兰克林

34、要摘要作笔记。现在人们喜欢在书的旁边圈点,表示重要,这很好,但是还不够,最好把重要的地方抄下来。 王力

35、读书是为了解读自己的困惑,利于求知,完善自己的。

3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者:陆游 出处:冬夜读书示子聿

37、不懂得珍惜零碎时间的人,大概永远也没时间看书。

38、"不学诗,无以言。"

39、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40、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英国)培根

41、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张载

42、念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43、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念书录》

4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念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颢

45、知不敷者勤学,耻不问者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