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计划>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

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

时间:2023-12-16 07:37:43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

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1

  根据《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康字〔20xx〕10号)文件精神,为解决农村贫困学生上学问题,提高教育扶贫能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xx年起,按照定人定向的原则,对全区贫困家庭子女构建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资助扶贫体系,从入幼儿园到完成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实行减免学费、补生活费和培训费等政策,对考取和就读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按奖、贷、助、减、补等政策给予多元资助,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实施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使其顺利就业,脱贫致富。

  二、主要措施

  (一)优先支持贫困村学校发展

  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较集中村及农村初中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优先安排校建资金,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落实教育均衡发展,扩大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覆盖面,加大师资扶持力度,全面提升贫困村及贫困户较集中学校办学品质,让贫困家庭子女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支出。

  1、优先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先安排贫困村学校基础建设项目,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时,优先考虑贫困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建一所成一所”的原则,一校一策确定具体建设方案,改善贫困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师生住宿等生活条件,完善配套附属设施。

  2、加强贫困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贫困村学校教师素质,以师德建设为引领,建立健全贫困村学校教师的补充、培训、交流、保障以及评价和发展机制。支持鼓励教师到贫困村从教,对在贫困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提高生活补助水平;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支教,开展多形式的贫困村学校支教工作;在提拔任用、培训进修、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在贫困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在选拔农村教师到城区任教考试中,对在贫困村学校连续任教3年的教师,实行加2分奖励。

  3、强化贫困村学校结对帮扶。在原有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深化帮扶措施。调整帮扶对象,由重点帮扶中心小学转为帮扶贫困村或贫困户较集中的村小、教学点。扩大帮扶范围,城区小学要帮扶2—3所贫困村学校,城区中学要帮扶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较弱的乡镇初中1所或片初中1所。落实帮扶资金,帮扶学校按照每所被帮扶学校每学年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

  (二)优先享受教育资助政策

  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落实国家济困助学政策。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在校就读期间,除享受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如义务教育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外,优先享受以下资助政策:

  1、学前教育阶段。对符合入园年龄,在区内公办幼儿园及经审批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的贫困家庭儿童、烈士子女、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资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1000元;同时,各幼儿园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3%—5%的资金,用于减免贫困家庭幼儿保教费,补助伙食费等。

  2、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在上级规定标准(普通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普通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特教小学每人每年1200元、特教初中每人每年1450元)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00元。在全区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年4元的标准,为贫困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

  3、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政策。对就读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和完全中学的高中部在校学生中的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

  4、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发放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就读公办、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乡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

  5、高等教育阶段。对当年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符合申请政府资助金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优先每人一次性安排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6000元。对当年考取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的孤儿,在享受政府资助金6000元基础上,由民政部门另外一次性再资助5000元,对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学生优先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做到“应贷尽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最高为8000元。

  (三)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推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育扶贫机制,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1、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残联、妇联、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现有的扶贫资金和扶助政策进行扶贫助学。

  2、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捐资助学。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教育捐资助学活动,工商企业老板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扶贫助学捐赠善款;积极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参加“慈善一日捐”等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通过“干部捐一点、单位出一点、社会帮一点”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本着充分尊重捐赠者意愿的原则,设立助学基金,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支持贫困村学校建设、帮扶贫困家庭学生。

  3、积极落实社会力量捐资助学鼓励措施。

  (1)税收优惠。符合税法规定的捐赠,企业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个人捐赠额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中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可全额扣除。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2)通报表彰。每学年由受赠学校、区教育局和区人民政府根据《南康市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康府办字[2013]26号)文件精神,对捐赠单位(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进行一次通报或表彰。

  (四)扶持贫困生职业教育

  充分发挥区职业中专(农民学院)的优势,结合南康产业特点,为贫困家庭学生和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有教育需求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得到中专以上职业学历教育,帮助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

  1、建强职业培训学校。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职业观教育,针对南康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重点建设好家具、物流、电商、电子、服装等特色专业,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高质量、高就业、高收入的职业技能培训。

  2、开展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通过定向委培特困生等方式,帮助贫困生完成中职以上职业学历教育,实现就业脱贫;落实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财政补贴政策。

  3、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依托区职业中专(农民学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重点招收年龄50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务农农民以及农村新增劳动力。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2—6年。允许半农半读,农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和推进“同城发展、富民强区”工作的新要求,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教育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整合扶贫资源,提高教育扶贫富民、资助惠民能力。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教育局长任副组长,区扶贫办、区财政局、区地税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妇联、区红十字会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南康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牵头负责教育精准扶贫日常工作。

  (二)落实工作职责。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由教育局、扶贫办、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信息共享。教育部门负责牵头制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根据贫困户子女就读分布情况,合理分配学生资助名额,指导和督促学校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扶贫部门负责扶贫对象的识别和动态管理、扶贫培训管理及扶贫补助资金发放,落实应补尽补政策。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措、资金分配下达和资金使用监管。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负责将就读本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纳入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范围予以优先资助,并将资助信息载入学生资助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加强资助基础信息的收集和统计,确保统计信息真实可靠。

  (三)加强舆论引导。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惠及数以千万计农村家庭和学生的“民心工程”,各部门要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微信、手机报、宣传画、宣传横幅、板报等各种载体,依托“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平台,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资助政策内容、申请程序、补助标准,让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四)建立信息台账。在南康教育网设立教育扶贫专栏,公布募捐热线、发布需扶助项目和人员信息,汇总教育精准扶贫相关信息。建立精准扶贫学生档案,将全区贫困家庭中正在接受教育(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对扶贫对象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其获得有效资助,完成学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动态管理,对已实现脱贫致富且经民主评议和公示无异议后的,要停止其上学子女的相关扶持政策;对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非在册贫困户子女就学,经申请可纳入扶贫补助范围。要完善档案管理,分类建立资助、培训档案,将相关资助申请、评定、审批、公示和资金发放凭证等资料整理归档。

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2

  自20xx年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州级部门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他脱贫攻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要求,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性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情况

  (一)控辍保学

  1、完善机制,依法控辍。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工作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实现依法控缀保学。严格实行“七长”责任制。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职责分工,各乡镇负责劝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入学安置。

  2、提高质量,教学控辍。通过教师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育人的艺术上下功夫,以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育人艺术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以知识、艺术、真情实感全方位控辍保学。

  3、完善措施,管理控辍。实行“班级责任制”,签定控辍责任书,把控辍保学目标分解量化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发挥齐抓共管的优势;建立辍学报告制度,各学校做到对辍学学生班级上报不过夜、学校统计不过周,及时准确掌握情况;完善奖惩制度,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考核的目标体系,与教师表彰奖励、晋职晋级挂钩;完善学籍管理,建立规范的.休退学、转出、转入手续,对辍学情况做到周统计、月小结、学期总结。

  (二)加大建设学前教育

  全力实施村级幼儿园的建设。

  (三)大力开展学生资助政策

  20xx年秋季建档立卡特别资助中职(技工)学生29名,每人每学期标准500元,共计资金1.45万元;

  20xx年建档立卡特别资助学生152名,每人每学期标准500元,共计7.6万元;

  20xx年建档立卡特别资助本(专)科学生13名,共计资金5.2万元;20xx年申请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学生共计4213人,共计资金498.25万元;

  20xx年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总共13名,共计资金3.6万元,其中2名高职生,受助金额共计0.1万元,9名专科生,受助金额共计2.7万元,2名本科生,受助金额共计0.8万元。

  20xx年建档立卡特别资助学生255名,共计资金12.72万元。

  20xx年建档立卡本专科学生22名,共计资金8.8万元。

  20xx年教育扶贫基金学生共计454,共计资金63.7万元。

  20xx年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总共13名,共计资金发放1.4万元。

  20xx年建档立卡特别(中职)资助春季学期学生共计172名,共计资金8.6万元;

  20xx—20xx年度纯农牧民子女学费补助814名,共计资金153.5万元,待打卡发放;

  20xx年教育救助基金等学生资助将9月开始收集资料,10月中旬完成所有资助资金发放。

  20xx年建档立卡特别(中职)资助,春季学期学生共计298名,共计资金14.9万元。

  (四)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

  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

  20xx年投入1073.62万元免除全县10376名学生作业本费、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其中作业本费35.03万元,学杂费),投入1421.37万元为10376名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

  20xx年投入1463.23万元免除11797名学生作业本、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其中作业本费34.00万元,学杂费和书本费1429.23万元),投入2299.99万元为11797名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20xx年投入2945.8万元免除13611名学生作业本、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其中作业本费39.97万元,学杂费和书本费2905.83万元),投入2603.425万元为9597名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20xx年投入1279.65万元作业本、学杂费(其中作业本费41.85万元,学杂费和书本费1237.8万元),已下达2546.51万元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

  20xx年目前下达生均公用经费1838.75万元、下达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3524.624万元、下达作业本费58.0852万元;高海拔学生取暖费295万元。

  (五)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机制

  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对有违师德师风的教师给予严肃处理,并全县通报。

  2、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20xx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87人次。20xx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156人次,20xx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395人次,20xx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395人次。20xx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168余人次。校本培训开展了21场次,参与人数330余人次。

  3、强化队伍建设。通过校本培训、老带新、教师交流等方式坚强教师业务水平,打造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二、下一步工作

  (一)加大宣传,提升教育扶贫政策知晓率

  为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入村入校,入户入墙”的工作要求,以各片区中心校为中心点,将宣传工作辐射到家庭,辐射到自然村的宣传工作思路,从而达到教育扶贫政策家喻户晓的目标。

  (二)强化责任。扎实有效开展控辍保学工作

  我县控辍保学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为保障全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层层压实责任,强化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深化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通过采取与低保、草补等民生资金挂钩和举办义务教育法制班的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零流失”。

  (三)深化政策。全力实施教育惠民政策

  按照省州“三免一补”、建档立卡特别资助等相关政策要求,全力实施教育惠民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应免尽免。

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3

  20xx年,在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XX区教体局教育扶贫工作规范、有序、扎实开展,做实民生暖心工程,惠及广大贫困学子,助力贫困学生圆梦。现将我区教体系统20xx年度教育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准发力,建档立卡贫困生资助全覆盖

  精准识别资助对象。20xx年度,XX区教体局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积极与市扶贫办对接,提前排查、摸底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春季学期确定建档立卡学生296人,秋季学期确定建档立卡学生434人,保障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学前教育资助情况。春季学期,我区无建档立卡贫困学前幼儿。秋季学期建档立卡贫困49名幼儿,发放资助资金2.94万元,实现对学前教育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最高档、全覆盖、无遗漏。

  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情况。春季学期共资助457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发放资金24.67万元。秋季学期共资助314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发放资金17.13万元。全年共计资助771人次,发放资助资金41.8万元,实现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4、普通高中资助情况。

  (1)普高免学费。春季学期为180名学生免除学费7.42万元,秋季学期为155名学生免除学费6.44万元,全年共计为335人次减免学杂费13.86万元,实现对普高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2)普高国家助学金。春季学期,为建档立卡学生43人,发放国家助学金6.45万元。秋季学期为建档立卡学生54人,发放国家助学金8.1万元。补发20xx年秋季学期18人助学金3.93万元。20xx年全年共计为115人次发放助学金18.48万元,实现对普高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最高档、无遗漏、全覆盖。

  5、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情况。

  (1)中职免学费。春季学期为23名建档立卡学生,减免学费3.45万元。秋季学期为23名建档立卡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3.45万元,实现对中职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2)中职国家助学金。春季学期为14名建档立卡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4万元。秋季学期为12名建档立卡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2万元。全年共计为26名建档立卡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2.6万元,实现对中职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最高档、无遗漏、全覆盖。

  二、高效推进,农村学校改薄项目全完成

  1、20xx年XX区全面改薄项目计3个,分别为为常山小学、沙河小学和大柳初中三所学校运动场,预计总投资450万元,总建设面积15000平方米。其中常山小学、沙河小学运动场使用省级改薄专项资金250万元,大柳初中运动场统筹使用校舍维修改造省级资金154万元,区级配套46万元。目前3所学校运动场均已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2、校舍维修改造项目。20xx年,XX区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计308万元,中央、省各154万元。省级资金154万元计划统筹用于全面改薄项目大柳初中运动场建设,目前已开工建设。中央资金154万元用于中小学校校舍及附属维修,涉及项目学校15个,总维修建设面积10051平方米。目前,各维修项目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正在集中进行审计及工程款支付。

  三、加强监管,建档立卡贫困生就学全保障

  20xx年,XX区教体局逐一核查省厅下发数据及和学籍管理系统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子女就学情况,核实无学生因贫辍学情况。

  四、紧密结对,贫困地区学校支教全落实

  根据《关于印发<滁州市xx区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教体字〔20xx〕58号)文件精神,20xx年,XX区教体局继续坚持城乡教育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的理念,针对边远地区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差,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的现状,先后安排潘勇、宋礼艳两位教师,赴西藏、定远农村学校支教,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教帮扶力度,促进当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0xx年,XX区教育体育局将继续在市教体局、市、区扶贫办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圆满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4

  我校按照县委的教育扶贫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多种持扶贫帮困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教导处、后勤处、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广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通过调查统计XX村贫困户数123户,贫困人口361人,其中贫困学生85人;XX村贫困户数144户,贫困人口541人,其中贫困学生112人。同时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

  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XXX等32名同学为本年度扶贫帮困对象。学校16位教师自愿结对帮扶他们,结对帮扶教师不仅为贫困学生购买了学习用品,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到家庭了解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每到一处,他们都要同家长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贫困家庭父母对结对帮扶教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连声感谢。贫困学生也表示一定会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学校、社会和父母关爱。

  学校在研究确定特困学生名单时,对上报的所有学生都进行了具体细致地调查。通过家访等形式如实地掌握了这些贫困学生家庭的生活情况。另外,学校还根据他们特困的不同程度对其进行了不同金额的资助,对家庭特别困难、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实施生活费全免;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实施部分减免。同时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座谈及时了解特困生家庭需要学校帮助解决的一些问题。

  三、延伸帮困意义,形成帮困“人文化”

  组织了多次扶贫帮困活动后,学校发现全体师生的热情很高,出手大方,为此我校提出了“人文帮困”的理念,要进一步发挥帮困的育人作用,除了物质帮困,还更需要人文帮困,以及整个帮困活动的人文化。这是帮助贫困学生在物质帮助之外的另一层次需求,包括如何克服贫困家境带来的自卑心理、如何更快融入集体生活环境、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贫困学生这些需求的满足,有时比提供物质帮困更重要,因为物质帮困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人文帮困,则关系到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此,学校成立了“心灵驿站”,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这些学生作心灵沟通,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树立信心、确立自己的崇高理想。

  四、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各方努力,周边的好几个企业主已经答应考虑向我校的贫困学生进行支助,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各村委会也各自负担相应人数的贫困生,为他们勤奋学习解除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5

  为掌握全县农村教育工作实情,提高教育扶贫实效,教育局积极开展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三进”活动,就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县教育特别是贫困山区学校办学情况,并就如何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了思考。

  一、教育扶贫所做主要工作

  我县是典型丘陵地貌,大部分学校为山区学校,典型特点是“点多、面广、人少、路远”,即教学点多,学校辐射面广,学生人数少,交通不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xx所,其中乡镇初中25所、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乡镇中心小学25所、村级小学(教学点)216所(个);全县在校学生xx人,其中乡镇在校学生xx人,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比例98.16%;现有农村幼儿园xx所(公办5所),村小附设学前班145个,在园幼儿xx人,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81.4%。

  近年来,我县从着力改善农村尤其是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和做好扶贫济困助学工作入手,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扶贫工作。

  1、不断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20xx年以来,我县先后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教育园区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农村公办学前教育和全国营养餐工程、农村薄弱学校食堂改造等5个试点县,争取到项目资金7个多亿,先后改扩建学校校舍5.1万平方米,装备学校图书7.3万册,实验器材、音体美教学器材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等9.25万件,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先后有48所学校被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改建增设村小附属学前班89个;建设教师周转宿舍1万多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教育教学条件。

  2、着力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来,全县招聘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组织选派了近百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偏远地区学校、薄弱学校支教援教,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援助农村学校开展兼职授课和教学交流活动,为农村学校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和传、帮、带,有效提升农村教师师能素养。

  3、全力开展扶贫济困助学工作。

  积极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不断加大济困助学力度。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一免一补”普惠政策的同时,全力做好困难幼儿补助、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补助、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贫困高中生补助以及贫困准大学生补助等工作,仅20xx年发放各类助学资金xx万元,受惠学生xx多学生,解决了众多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

  4、努力倡导社会捐资助学。

  在认真实施好政府层面的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扶贫助学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捐资助学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行政、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汇聚社会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来,先后接受社会各界义工组织、爱心人士捐资建校助学金930多万元,其中助学金260多万元,惠及学生近3000人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农村尤其是贫困村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着脱贫致富的进程。

  1、部分村级学校基础设施薄弱、设备匮乏。

  ①基础设施薄弱。全县农村小学有B、C级危房13万多平方米,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小和教学点,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砖木结构瓦房,建设标准低,属于C级危房;配套设施差,生活用房、运动场地等紧缺。如,江口优新小学和河坑小学教室、教工宿舍等均为80年代建造的砖瓦房,现仍在使用。

  ②教学设施匮乏。对比省定标准,全县边远乡镇尤其是贫困村的学校教学设施缺口很大,其余5所学校教学仪器配备不完善,课堂教学基本还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模式上。简陋的教学条件和落后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将子女转入城镇学校寄宿或者租房陪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边远村群众的教育开支,教育成本的增加在一些贫困山村则直接造成了一些孩子的辍学。

  2、村级学校教师普遍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由于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村学校位置偏远、工作条件较差,大部分年轻教师不愿意到村小和教学点任教。现在主要是原来民办代课转正教师,或家在本地的中年教师在支撑村级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这部分教师大部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基本为初高中学历。同时,农村边远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教非所学”问题突出,很多村小都没有专职英语教师,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由中心小学派员走教。

  3、扶贫助学政策针对不够强、缺乏精准。现有“一免一补”、困难寄宿生补助、学生营养餐等扶贫助学政策,带有“普惠性”,缺乏精准性,有“撒胡椒面”的现象,而且标准不高,如贫困寄宿生补助,受助率达30%多,这其中相当一部分非属贫困学生或者说非属特别贫困学生;同时,因为受助面偏大,导致人均受助资金偏少,小学为500元/学期……

【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优秀】相关文章:

扶贫工作计划优秀范文12-09

村级扶贫工作计划03-09

个人扶贫帮扶工作计划10-11

扶贫的请示09-30

扶贫捐款通报07-01

扶贫资金请示12-07

扶贫工作总结03-15

扶贫工作述职报告01-09

扶贫请示范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