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方案>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4-02-10 09:43:25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名称:“春天”杯象棋比赛

  二、活动主题:纹屏论道,乐在其中;横车纵马,胜负你掌.

  三、活动目的:

  象棋-----智慧的体操,至今仍为现代人所喜爱,被人们誉之为“国粹”。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同学们能展示自己的智慧,在对决中证实自己的沉稳和睿智;同时也让更多的人领略“国粹”精深的风采。

  为进一步丰富我系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增进友谊、建设和谐校园,由我系生活部牵头举办本次活动。

  四、活动宗旨:以棋会友,加强校内棋友们的联系;

  切磋棋艺,提高校内棋友们的水平;

  丰富生活,增添校内棋友们的乐趣;

  提倡良好的棋德棋风,发扬高尚的竞技精神。

  六、活动地点:综合楼320、321室

  七、活动对象:采矿工程系10、11级全体同学

  八、活动流程:

  第二阶段:预赛阶段(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预赛比赛,选出优胜班级13个。) 时间:4月8日 17∶00—18∶30

  4月9日 17∶00—18∶30

  第三阶段:复赛阶段(优胜的13个班级进行复赛,竞选处优胜班级7个。)

  时间:4月12日17∶00—18∶30

  第五阶段:奖励阶段(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及个人进行奖励。)

  时间:4月14日17∶00—18∶30

  九、比赛规则:

  (1) 基本规则: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讲究棋风、棋德,赛出风格,比出水平。

  (2)时间规定:比赛时用秒表或手表计算双方走棋时间。每方走一招棋的时间不得超过15 秒,如有一招棋超过时间,判负1分。

  (3) 对弈:在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

  (4) 胜负判定: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输棋,对方得胜:

  a. 帅(将)被对方将死;

  b. 帅(将)被将军,无法避免地同对方将(帅)直接对面;

  c. 被困毙 ;

  d. 同一局棋技术犯规两次判负;

  e. 自己宣布认输.

  (5) 对局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和棋:

  a. 属于理论上公认的双方均无取胜可能的局势;

  b. 提议作和,应使双方机会均等。只要是一方提和,另一方已宣告同意,双方都不许反悔;

  c. 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已达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可由任何一方提议作和,经审查局面属实,即使另一方不同意,裁判员也有权判为和棋。如双方都没有提和,而循环反复局面还在延续,裁判员有权不征得双方同意就决定判和;

  d. 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6) 赛制与计分:本次比赛实行三局两胜制。若出现平局现象,双方选择加赛一局或以抽签方式分出胜负。

  (7)行棋规则:

  a. 一着棋走了以后,不得再予更改。落子生根,以手离开棋子为准;

  b. 触摸自己方面的哪个棋子,就应走哪个棋子,除非所触摸的那个棋子,按行棋规定根本不能走,才可以另走别的棋子;

  c. 触摸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那个棋子,只有当己方的任何棋子都无法去吃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d. 先触摸自己的棋子,后又触摸对方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前者必须吃掉后者--无法吃掉时,必须走动前者--前者无法走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后者--别的棋子也无法吃掉后者。另行走子;

  e. 先触摸对方的棋子,后又触摸自己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后者必须吃掉前者--无法吃掉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前者--均无法吃时,必须走动后者--后者也无法走动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f. 同时触摸双方棋子,处理顺序同第五条处理;

  g. 摆正棋子必须事先争得对方同意,而且只能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进行,否则以摸子论处。如系明显误碰某个棋子,不作摸子论处。

  h. 纠正先后走颠倒或棋子被意外挪位等错误,应及时进行,局后不受理。

  若违反以上规定一项则判负1分,判负不得超过3分,若超过则判其输棋。

  十、活动主办方:采矿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生活部

  十一、比赛机构:

  总策划:采矿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生活部

  大赛组委会:

  组长:张琳

  副组长:薛雄飞 钟帅 孙辉

  成员:赵艺 高潮 夏明娟 曾强 段燕琴 杨彦洲 高丹旭 曹婷 周凯 朱瑞云 李天宝 李喆

  十二、注意事项:

  1.各班级必须认真阅读比赛规则,不可在赛场无理取闹,若发生类似情况,取消比赛资格,并全系通报。

  2.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我系学生会所有。

  十三、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一名 三等奖两名

  精神文明奖一名 优秀选手五名 优秀裁判两名

  十四、活动经费预算:

  1、奖状:1×5=5元

  2、象棋一副:1×30=30

  3、跳棋一副:1×15=15

  5、笔记本七本:5×7=35元

  合计:105元

  主办:采矿系团总支学生会

  承办:生活部

设计方案 篇2

  一、活动背景及活动的由来: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中有一篇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文章的内容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深奥,真正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这篇文章又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如果就这样草草了事的话就失去了一次教育的机会。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拓展到课外,感受树叶的美,对照自我学习树叶的精神,也像树叶那样做一个发挥自我作用,愿意为人服务,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的活动就这样开展起来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树叶的有关资料、知识。

  2、通过各种活动感受树叶的美,学习树叶的精神品质。

  3、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4、能从树叶中得到启示,做一名称职的主人,各尽其职,为集体服务,从小就能树立做一个多社会有用的人的志向。

  三、活动时间:

  一个月。

  四、活动过程:

  (一)朗诵课文,感受美。

  学完课文以后,开展课文的朗诵比赛,对课文中对树叶的赞美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从语言上来感受树叶的美,从情感上感受对树叶的赞美。

  (二)了解树叶,观赏美。

  1、采集树叶。

  走进植物园、公园,走进树木,采集自己喜欢的树叶。了解树叶的有关作用。

  2、观察树叶。

  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感受树叶的颜色丰富多彩,感受树叶的形状千奇百怪。用眼睛从直观上去发现树叶的美。

  3、举办树叶展。

  把同学们收集来的树叶进行展出,大家出谋划策,互相补充,共同制作,把树叶分成颜色篇、形状篇等形式展出,把树叶的美带给大家,并且在展出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收获。

  (三)利用树叶,创造美。

  1、制作叶贴画。

  (1)让学生观看以前学生制作的叶贴画,感受用树叶创造出来的`图画是多么有趣,感受树叶的神奇,激发学生也想动手试试的兴趣。教师简单介绍制作的方法。

  (2)学生设计自己创作,简单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图。

  (3)进行制作,交流作品,进行评比,并且进行展出。

  2、制作叶脉书签

  (1)简单介绍书签的作用,欣赏各种有趣的书签,告诉他们树叶也可以来做书签,激发学生兴趣,并欣赏叶脉书签,感受树叶的神奇与美丽。

  (2)介绍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动手制作叶脉书签,进行交流评比。

  (四)巧借树叶,学习美。

  1、总结通过举办这些有关树叶的活动中,你对树叶有了哪些认识?

  通过交流总结体会树叶的美,谈谈树叶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2、把班级比作一棵树,我们都是这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你将如何来扮演好你这片叶子的角色呢?谈谈你从树叶上学到了什么?今后准备怎样做?

  动手制作“班级大树”每人制作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在树叶上写上自己的目标,自己从树叶上学到的,制作好后贴在枝干上,经常提醒自己对照着做到。

  3、走出课外,为家人,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事,发扬“叶子”的精神。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各种变化的好奇心

  2、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知道影子变化与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

  活动准备: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一个卡通形象标志

  2、操作材料:几个手电筒、若干个胶水瓶、铅笔、橡皮、积木

  3、奖牌、奖杯

  4、课件

  5、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带领幼儿玩踩影子的游戏

  2、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教室,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座位坐下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都看到了哪些物体的影子

  4、请幼儿猜谜语(看着像我不是我,我去踩它它不躲,一举一动都学我,我走哪里它跟着)

  (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实验过程中利用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给小组命名,并进行小组擂台赛,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幼儿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变化的好奇心)

  二、探索发现

  1、师引导幼儿小组操作材料进行实验,探索影子的'变化

  2、幼儿小组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

  ①影子能变换方向

  ②影子有时长有时短

  ③影子会动

  (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三、解决问题

  1、师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1)影子会变换方向,为什么?

  ①师请幼儿演示自己的做法

  ②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叮当的一天,并回答问题

  ③师引导幼儿小结:光照的方向变了,影子的方向就会变

  (2)影子有时长,有时短,为什么?

  ①请幼儿演示自己的做法,

  ②观看课件——大头儿子旅行记,进一步验证影子的这一变化

  ③师引导幼儿小结:当光线斜方向照射时,物体的影子就长长的,当光线在物体的上方照射时,物体的影子就短短的

  (3)影子会动,为什么?

  ①请幼儿到屏幕前演示

  ②师放手影课件,幼儿欣赏

  ③幼儿到屏幕前表演手影,并随音乐跳舞,边跳边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

  ④师引导幼儿小结:当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动影子就会动

  (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幼儿验证自己实验的正确性,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影子的作用之一——皮影戏

  请幼儿观看课件——皮影戏

  (让幼儿欣赏皮影表演,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五、结束:幼儿随音乐出教室

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夏商时期我国历法的形成。夏朝时我国最早记录了流星雨和日食。商周时我国已有了医学分科。甲骨文和金文。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特点及在中外文化史上的地位。夏、商、周时期我国音乐、舞蹈的发展。

  思想认识:

  1.通过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我国的青铜艺术,在我国和世界艺术史上历史悠久,占有重要地位。

  能力培养:

  通过启发学生回答“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青铜制品的图画,总结“商周的青铜艺术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第6课课文提示,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天文、历法和医学

  1.天文:流星雨和日食的最早记录

  无边的天际,浩渺的星空,变化多端,神秘莫测,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常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然而我国古代人民对天象的认识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遐想之中,从很早的时候起,人们就开始注意观察天象以寻找其变化的规律了。传说在尧舜时代就有了观象的专职人员,人们不仅注意观象,而且注重记录。我国的古书上有一段记载说,夏桀统治时期的一个午夜“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古书当中还记录过我国最早的观测到的一次日食,它不仅记录了日食发生的过程,而且还描述了当日食发生时,人们惊恐万状的情态。(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5页第二段文字)这是世界天文史上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

  商朝的文字中,保存了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到周朝,天象观测更为精细,《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一次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的日食记录。

  随着对天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

  2.历法:夏历和殷历

  历法:简单说起来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计算年、月、日、节、候的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恐怕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到历法,一天过去你家的台历会被翻过一页,你们在翻过日历的时候是否注意过:一般的日历上在公历时间下面还注有农历的时日,你们知不知道“农历”还叫什么?(夏历)所以这样叫的原因是因为它源于夏朝的历法,提问:夏朝距我们现在有多少年了呢?(4000多年)那么也就是说我国历法发展的历史已很久远了。

  夏朝的历法是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的规律,确定一件为12个月,我们现在只能从后世的一些历书寻找夏代历法的痕迹了,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夏历是中国历法之源。

  如果说夏朝是中国历法初创时期的话,那么商朝应该是我国历法走向较为完备的时期了。商朝历法也叫“殷历”,商代人以月亮圆缺一次为1个月,以太阳的温凉寒暑的演变一次为1年,1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用设置闰月的办法调整阴阳之差,即3年设一闰月,凡有闰月的年份就叫闰年。

  商朝人对年月旬日的概念,已经分得很清楚。商代历法中还有农事安排,告诉人们何时下种,何时收获,等等。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医学:医学的分科

  我国人民很早就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商朝的文字中记载了16种疾病,并对某些疾病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商朝人还能做简单的外科手术,用汤药治病的方法也是由商朝人首创的。到了周朝,医学有了较大发展,那时在周王室和政府中已设有专门的医疗机构,已经分科治病,有内科、外科、营养保健和兽医等科。

  甲骨文和金文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文字出现很早,还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陶器上已经有了刻划符号,我们在一些夏朝的遗址中也发现过不少刻划符号(引导学生看书第35页: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其中有些符号看起来已经非常接近于后来的文字。到商朝时,我国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叫甲骨文。

  1.商朝的甲骨文

  商朝的文字因其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得名甲骨文。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方案,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后人是如何发现这些文字的?商代的人在龟甲、兽骨上究竟写了一些什么呢?

  商灭亡以后,商朝的历史文物就随着岁月的推移淹没于地下,默默无闻了,久而久之对于商朝,人们了解知道的越来越少,以至于对于古代文献中的一些简单记述也众说纷纭,无物可证。这种状况经历了几千年,直到19世纪末,问题才得到解决。

  提问:商王盘庚迁都到什么地方?(殷)殷是现在什么地方呢?(河南省安阳)殷商灭亡之后,这里渐渐成了废墟,后代称之为“殷墟”。19世纪末,人们正是在殷墟发现了甲骨文。

  起初是安阳一带地区的农民们在种地时经常挖到一些“龙骨”,这实际是一些古代动物内骼化石。农民们当时一般都将这些“龙骨”拿到城里违卖给药铺。时间一长,“龙骨”上的刻划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些学者认为,这可能就是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文字。于是开始进一步的搜集和研究。最后,他们确定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就是商代的文字。(引导学生看彩色图画5《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

  甲骨文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陶器上出现的一些刻划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萌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的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已具备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传说造字方法。从19世纪末到今天,商朝的甲骨文已发现了15万片左右,共计有单字4600多个,可见其文字已较丰富,为现在人所识别的已有1000多字。

  甲骨上的文字主要记述的是商朝人占卜的事情和结果(占卜: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6页注脚)由于当时的人很迷信,占卜的事很多,如年成好坏、战争胜负、风雨大小等事都要占卜,这就使我们得以从卜辞当中了解商朝社会的许多情况包括生产状况、阶级关系等,这就极大丰富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

  甲骨文是商代人留给我们的实物,使用这种文字的时代,距离我们现在已有3000年左右。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发现,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提问: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2.商和西周的金文

  除甲骨文以外,商和西周的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叫作“金文”。(当时的“金”是指铜)和甲骨文相比,金文进一步稳定、规范、简化。(引导学生看书第36页:西周铜器上的金文)

  关于金文,课本第37页还有一段小字,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注意:

  金文还叫什么?它和甲骨文的区别在哪儿?“大篆”这种文字样式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小字内容。

  继续讲述:和甲骨文一样,金文也记载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史料。

  青铜艺术

  首先让我们了解商、周青铜艺术的特点。

  1.特点:

  提问前面(第4课)我们已经学过什么是青铜,青铜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当时我们还讲到过商代有一件十分著名的青铜器,它叫什么?(司母戊鼎)

  请学生把书翻到24页,看司母戊鼎图。

  指出:今天我们要从另外一人角度看一看司母戊鼎,看一看它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启发学生从鼎形的匀称和器表装饰花纹的精美两个方面回答。

  引导学生看彩图4《商代的四羊方尊》,并简单介绍四羊方尊:在尊的四角,附着四支向外半伸的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也有花纹作为装饰。启发学生找出其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造型雄奇、工艺高超,独具匠心。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7页《商朝的家尊、犀尊》图,启发学生找出其艺术特色:以动物、怪兽为造型,形态生动逼真。

  提问:商周的青铜艺术有什么特点?锻炼学生归纳的能力,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作条理化的总结。并进一步指出:商代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这一时期青铜艺术的精品、代表作。

  2.历史地位: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夏朝时人们就已经制造了青铜器,不过那时的青铜器显得较为古朴和简陋。商朝时,青铜艺术达到了高峰,和夏朝比,这一埋藏的青铜器式样美观多了。造型逼真,花纹、浮雕的水平很高,出现了不少精品,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西周继承和发展了商代的青铜艺术,青铜器的种类比商代多,器表的花纹也有所变化,逐渐趋向简朴。这样看来,夏商周以来青铜器的制造始终没有停止过。青铜器作为日常用具,作为祭祀时的礼器在当时有其实用价值。然而,它们更有艺术上的价值。它的设计、造型,反映了夏商周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谈夏商周文化,不能不谈青铜艺术,青铜艺术是这一时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在世界上,我国的青铜艺术也是闻名于世的。中国的青铜艺术以其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附带提出:除青铜器之外,商朝的玉器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8页,看《商代玉象》图。

  音乐和舞蹈:

  我国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考古工作者在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许多遗址当中发现了陶埙,这时一种简单的吹奏乐器。原始社会的舞蹈比较简单,大多摹拟动物的动作。青海大通出土的一件彩陶盆上绘有15个人舞蹈的情景,给人以翩翩起舞的动感。

  1.夏朝的“韶乐”

  夏朝的时候,音乐舞蹈水平提高。传说夏王启创制了乐舞《九韶》,这是一种既歌唱同时又有伴舞的音乐。据说启即位第10年的时候,曾在大穆之野举行盛大的乐舞会,演奏《九韶》等音乐。后代史书中描述这次乐舞会时有“万舞翼翼,章闻于天”的赞誉之词,可见在当时这是一次规模很大,景象相当壮观的盛会。

  现在看起来,“韶乐”在夏朝是最盛行的一种音乐。由于距离我们现在太远,我们已不能知道它的音调,但我们可以在史书中经常看到后人对它的赞美之辞,比如:春秋时候,孔子听到了韶乐以后,“三月不知肉味”,一直沉浸在优美乐声的回味中,而且他逢人就说:“想不到音乐能吸引我到这种程度!”由这个小故事,我们不是可以体味到韶乐之美妙的'程度吗?

  2.商代的乐器

  商朝的时候,手工工匠已经能用金、石、竹、木、丝、陶等材料制成多种乐器,乐器种类增多以后,能产生更好的音响效果,也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商代的乐器中有打击乐器。如:磬,是由石或玉制成的;还有钟、鼓等。(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8页《商代的石磬》图画)这样一些打击乐器的使用,增强了商代音乐的节奏感,并能烘托出音乐的气势。商代还出现了能发出各不相同乐音的编钟。

  西周时,我国的乐舞有了明显的发展,周朝举行各种礼仪式必配有音乐,故常以“礼乐”并称。西周时,有了各种成套的乐器,那时候的歌舞,有很多表现历史事件的,表现大禹治水和武王伐纣的歌舞就都是在那时形成的。

  西周的乐舞又分文舞和武舞两种,文舞执羽,武舞执干。(即古代武器:盾牌)均有多种乐器伴奏。请同学们想象,执羽的文舞必是轻盈柔美,执干的武舞,必是以粗犷、豪放为其特色了。

  关于西周的乐舞还有一些内容,课上不讲,如果同学们想知道更多的话,请你们课下阅读课文第38页小字。

  3.归纳小结

  纵观一节课所讲内容,我们了解到,我国早在奴隶制时代,就在科学、文化和艺术方面做出过突出的成就:商代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商周的青铜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历法已有4000多的历史,古代关于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均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中华文化真是源远流长,这一切是足以引起每个中国人自豪的。

  讲到第6课,我国奴隶制时代的历史就基本介绍完了。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形象地把历史比拟为一个人,他说“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艺术是历史的灵魂”,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全貌,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完整。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奴隶制时代的政治、经济,今天我们又了解了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同学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关于我国奴隶制时代历史的影象应该是比以前更加清晰、更加完整了吧。

  4.作业:

  根据课文提供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以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

  (三)教法建议

  以讲述教法为主,配合以启发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我国制时代文化的概貌,并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设计方案 篇5

  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自身的科学素质,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我们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并且结合我校少先队工作特色,创建了xx市葵涌第二小学“六(4)班电池环保中队”。

  一、活动背景:

  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现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结合我校所在社区有很多著名的电池生产公司,例如:比亚迪、比克电池公司等等,部分学生的家长也在这类公司中任职,对电池的`生产、利用、危害、回收等环节已经比较熟悉,我们结合这些实际,创新活动形式,积极组织、参与废旧电池的回收宣传活动,提高了每一个队员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调查访问,了解人们处理废旧电池的方法;知道废旧电池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害处。

  2、了解当今世界对于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情况,根据我校社区的实际情况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使废旧电池有个可去之处,为家乡创最佳人居环境出一份力。

  3、通过调查访问等一系列的活动,训练队员的胆量,培养队员交往、合作、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参与环境保护,做环境小卫士、社会小主人,培养学生善用资源的情操。

  三、活动对象时间地点:

  1、对象:六(4)班全体队员。

  2、时间XX年2月——XX年4月,活动具体时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及上学、放学的课余时间。

  3、活动地点:教室、自然实验室、比亚迪公司、街道社区等。

  四、活动形式

  (一)、创新活动的载体

  如在校园内设立《电池回收箱》、设计《电池处理调查表》、评比“环保小卫士”、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等形式提高队员参加的积极性。

  (二)、创新科技信息交流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拍摄、查阅书报杂志、上网浏览等方式,搜集关于环保电池的发展、种类、原理等知识。利用课间、班队活动或晨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展示活动:开展以“环保电池”为主题的图片展览会;以“环保电池”的为主题的中队活动;出一期以环保电池为主题的黑板报;开展“环保电池”的小小分析会,举办中外科学家、发明家故事会,组织学生与电池科技工作者交流……

  (三)、走向社会,科技实践活动“社会化”

  开放性是科技教育的一个特点,社会实践是校内科技教育必要的延伸和补充,为此我们十分重视社会科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校科技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

  1、科技实践活动小组进社区宣传电池环保知识

  2、参观电池公司,学习高科技知识,科技实践活动小组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四)、家校结合,科技实践活动“家庭化”

  1、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

  2、家长与学生一起编辑“电池环保科技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