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范文>工作方案>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3-08-24 08:47:58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锦集(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方案锦集(10篇)

设计方案 篇1

  活动功能:

  1、发展圆圈跑能力;

  2、发展注意能力和记忆能力;

  3、培养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活动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3组,各组分别扮做小马、小鹿和小羊。幼儿围成圆圈面向内站立,各类角色错开站。教师(或幼儿)扮大象,当裁判。游戏开始时,一起说儿歌:“森林里,真热闹,小动物来赛跑。大象公公当裁判,现在该是谁来跑?”大象说:“小动物,准备好,现在轮到xx跑!”被叫到的小动物要沿逆时针方向跑一圈,回到原位。先跑回的获胜(或在裁判发出规定信号前跑回原位的受表扬)。

  活动规则:

  1、被叫到的角色才能跑,裁判说完“跑”后才能跑。

  2、要从圈外跑。

  活动指导建议:

  1、教师在确定角色时,要善于利用悬念和期待效应。当说到“现在该是……”时,应有意拉长声音并做短暂的停顿,以加强幼儿期待心理和悬念,提高他们的情绪紧张性和集中注意,然后突然宣布跑的角色。这样会明显提高幼儿兴趣,增强教育效果。

  2、说儿歌前宜先让幼儿左右看看并记住两边的'同伴。

  3、有的孩子跑步心切,一听教师说完跑字就迫不及待地跑出,不管是否叫到自己担当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角色,听清信号后再跑。

  4、要组织和鼓励没跑的幼儿给跑的同伴加油并提醒其站位。也可让他们观察谁先跑回。

  5、要鼓励幼儿争先跑回,以培养其竞争意识。

  6、变化游戏的方法:

  (1)可改自然快跑为模仿跑;改单人跑为双人跑。

  (2)可用其它符号代动物角色。如可用红、黄、蓝三色纸片作为三种动物的标志。

设计方案 篇2

  主题班会:优秀是一种习惯

  步骤一:学习王金战、隋永双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并归纳:学生需要养成多个好习惯,最后才能形成综合优势.

  步骤二:师生归纳总结:

  (1)学习的习惯:

  第一要刻苦,要舍得花时间.

  第二要讲究方法,要少走或者不走弯路.

  (2)行为习惯:

  第一是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第二是开好头.

  第三是咬牙坚持.

  第四是创造好环境.

  第五是不找借口.

  第六是要利用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习惯于为他人服务.

  步骤三:点评几位同学的习惯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问题,倡导大家这学期培养一个好习惯,对自己提出要求.

  (学生可以谈论,向别人咨询,自身没有发现的缺点.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缺点,提出一条自己认为培养的好习惯,作为本学期的一个目标.并把它以黑板报的形式公布出来,以便大家互相监督.)

  步骤四:同学自由畅谈——我要养成的好习惯

  我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蒋家莹)

  我要养成上课不说话的好习惯.(冯恩平)

  我要养成上课不说话的好习惯.(姚学恒)

  我要养成上课不插嘴、不讲话的`好习惯.(杨剑峰)

  我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谈舒悦)

  我要养成上课不插嘴的好习惯.(周力)

  我要养成珍惜时间、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鲍丙亚)

  我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钟有余)

  我要养成做作业细心的好习惯.(金洪宝)

  我要养成做作业准确率高的好习惯.(蔡安琪)

  我要养成做作业细心的好习惯.(吴之洲)

  我要养成学习认真刻苦,上课不开小差的好习惯.(张燕琳)

  我要养成上课积极发言的好习惯.(马书悦)

  我要养成上课积极发言的好习惯.(李智惠)

  我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周欣林)

  我要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陈晨)

  我要养成按时做值日的习惯.(蒋吉伟)

  我要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好习惯.(王乔玮)

  我要养成上课不开小差的好习惯.(黄家豪)

  我要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李嘉豪)

  我要养成心平气和的好习惯.(张诗卿)

  我要养成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好习惯.(许诺)

  我要养成与同学和谐相处的好习惯(俞华杰)

设计方案 篇3

  设计思想:

  语文课教什么?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问题。但是,有很好的回答吗?

  在我小的时候,语文课教“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文本(一整块红绸布)被撕成了一条条“美丽的红绸带”;后来,教“课文内容、思想感情……”——要关注孩子的心灵和思想;现在,有人说,不仅要教“写了什么”,还要教“怎么写的”——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特点;还有人说,要教“阅读文本的方法、策略”……

  李海林先生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一文中说:“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的,就是对‘教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的毫无建树与实践上的全面落空和严重缺失。”这样就导致了语文教学课程体系的沿旧之路,改革无法深入、无法有实效,总在打外围战,使得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因没有先进的课程内容支撑而失去了积极意义,也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泛化、模糊化。

  这其实就是一个语文课程内容的创生问题。面对同一个文本,我们教师该确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关系到确定的先进的教学目标能否得到体现和实现的关键。我以为,言与意,是优质阅读教学的两个支点。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在结合了文本本身的特性,考量了学生的特质后,取得言意共生,道器兼顾的效果。

  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其一,位置特殊。位于第十二册教材的最后一篇,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的最后一篇教材。其二,意义特殊。教学时,正值学生毕业前夕。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情感积淀与文本所表达的感情是非常契合的。

  基于此,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也有着很特殊的意义。一个是言语技能、阅读策略方面的。六年语文学习结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字词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本的能力;另一个即孩子们共同生活了三年,且寄宿制学校朝夕相处,感情深厚,在这毕业前夕,有和这篇课文相通的情感基础,但又不完全相同,这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应该是他们心灵成长的一个驿站。

  提前自学

  提前自学目标:

  1、自学生字,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一些新词。

  2、读通课文,初步读懂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提前自学过程:

  1、读课文1-2遍,从文中划出下列词语:

  眷恋、偎依、矫健、教诲、雏鹰、炽热

  其中“眷恋”经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析并分别组词:矫( )、骄( )、娇( )

  “炽热”中“炽”的读音是__________

  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

  情境研讨(两课时)

  情境研讨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中作者对学习生活、老师的回忆和眷恋。

  2、明白作者是抓住了哪些典型的镜头、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3、激发孩子们自己对母校、老师、同伴的深深眷恋,让这节课成为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场景。

  情境研讨过程:

  一、 揭题明任务: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明天,我们毕业》,看到这篇课文,读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想法与感受?——读好这个课题

  2、大家的心和作者的心是相通的。作者这样说:

  (师有感情地述课文第一自然段)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3、课文究竟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让我们自己来读懂它。

  二、 读懂课文——用自己的方法:

  1、回想一下,学了六年语文,你认为,对于一篇课文,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读懂它?

  生交流,要点:

  A、作者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B、理清课文脉络——课文的层次 C、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D、作者怎么写的?——写作特色 E、有什么收获或思考?

  2、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些方面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注意要从课文中找依据。学了六年语文考考自己阅读的能力。学习时间:十分钟。

  三、 汇报交流——自己的收获:

  要点:

  1、主要内容:这篇散文作者回顾了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和老师的辛勤教诲。

  2、课文脉络:

  第1自然段:告别之际涌起了深深的眷恋。

  第2—7自然段:作者对六年学习生活的回顾和对老师的感激、眷恋。

  第8—9自然段: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豪情。

  其中,2-7自然段,又可以分成两个层次,2-5自然段,对应学习生活的个、回顾;6-7自然段,对应对老师的赞颂、感激和眷恋。

  3、作者抒发的感情:

  (1)你能找到课文的文眼吗?——眷恋。——文中饱含着的就是作者的眷恋之情。

  (2)眷恋一词:我通过知道,它的意思是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留恋。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深切的留恋?可以是词、可以是句,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标点。浏览课文进行圈划。

  (3)你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来进行汇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评点。

  4、写作特色:

  (1)多用排比、对仗——学生举例,领会这种写作方式可以使感情更强烈,更富有感染力。

  学生选取一两处,和小伙伴一起进行小组诵读,读出深情,读出气势。

  (2)撷取了典型镜头——举例,领会这种方式对于作者叙写回顾有着打动人心的效果。

  学生回顾自己小学生活中的典型镜头,进行叙说。

  5、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注意引导——读完一篇课文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读别人的文章,思考自己的事。

  四、 学生的诗——送给老师和母校:

  1、课文抒发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十一天过后,你们也将毕业,此时此刻,你想到的是什么?——生自由交流。

  2、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我们班里一位同学的心声。读一生日记《我不想毕业》。

  3、课文中说,“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为了给我们这一条船留下一份珍贵的纪念,为了给我们45个水手的毕业珍藏一份隽永的回忆,让我们在这小学生涯的最后一篇课文的课堂上,以“明天,我们毕业”为主题,写一首诗。可以以课文为榜样,学习它的写法,也可以自己发挥,用我们最美的文字抒发我们最真的感情。

  4、学生自己创作。

  5、学生找自己的伙伴进行诗歌朗诵。

  课件(配乐)——《明天,我们毕业》——六(2)班 我们这条船 毕业的歌

设计方案 篇4

  主办单位:**学院丰湖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

  活动主题:关注贫困失学儿童

  活动口号:关注贫困失学儿童,关注我们的未来

  活动时间:20xx年6月1日--3日

  活动地点:**学院丰湖校区三栋门口

  huo动方式:

  1,接受同学们和老师的捐款;

  2,接受捐赠者的签名(在一条横幅上,横幅文字待定);

  3 接受同学们送出的小礼物(包括自己制作的工艺品,字画,文具等)

  4 接受同学们送给孩子们励志话语;5,接受大家的捐赠衣物;

  活动参与者:**学院丰湖校区全体师生及附近居民

  具体前期活动流程如下:

  1,安排工作人员做好宣传工作(印发宣传单,通过校广播台、宣传栏、QQ群、论坛BBS等宣传,宣传部出宣传海报);

  2,安排工作人员对活动现场进行必要的`考察,提出确实可行的活动进行方案;

  3,安排若干工作人员对活动记录,拍照等工作;

  4,安排若干工作人员搞好活动的后勤工作;

  5,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了解活动,更好参与活动;

  6,准备打印数十张宣传用图片,要求够大够清晰;

  现场活动流程:

  1,7点30分,准备摆放桌凳等,工作人员到齐;

  2,8点开始活动,准备两个捐款箱,一个放在活动现场,一个拿到各个宿舍接受捐赠;

  3,鼓励每位捐赠的朋友都在横幅上签名,也可写上祝福话语给孩子们;

  4,活动中各位志愿者对前来捐赠的朋友热情,友善,鼓励,赞许;

  5,中午休息,下午继续;

  6,下午6点半结束,搞好后勤,整理衣物等捐赠物品后,当天活动结束;

  活动所需经费

  活动宣传

  清晰照片50张(A4) 50*2=100元

  宣传单 500*0.08=40元

  通知用红纸 5*1=5元

  活动过程用物品

  袋子 150个 150*1=150元

  总预计所需经费300元

设计方案 篇5

  目的:

  1. 体验毕业离园时的惜别情,记住这一美好而难忘的时刻。

  2.萌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准备:

  1. 请每位幼儿邀请自己的父母参加毕业典礼。

  2.给每个幼儿准备一顶“博士帽”、一本通讯录和一本毕业相册(内有一张毕业照)。

  3.幼儿使用完成的毛线画一幅,花环若干。

  4.为幼儿化妆,表演道具若干。

  5.选定一教师(简称“师”,下同)与一位大班幼儿(简称“幼”,下同)担任毕业典礼的主持人。

  过程:

  师:亲爱的大班小朋友。

  幼:亲爱的老师、爸爸、妈妈,

  合:你们好!

  幼: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毕业了。让我们珍惜这一特殊的日子,把美好的时刻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师:99届毕业典礼开始。

  幼:我们非常感激培育我们成长的老师和阿姨,也舍不得离开我们的园长奶奶。小朋友,让我们再次领略园长奶奶那慈祥的笑脸,听听园长奶奶的教诲吧!

  (园长向毕业生致词。)

  师:三年的集体生活不仅使你们在各方面得到发展,更使你们与老师、阿姨建立了纯真的感情。你瞧,毕业班小朋友向园长、老师献花来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毕业班幼儿代表向老师们献花。)

  幼:我们就要离开老师、离开幼儿园了,园长奶奶准备向我们每位小朋友赠送毕业相册和通讯录。今后我们一定会经常与幼儿园保持联系的。

  (幼儿上台接受毕业相册。)

  师:多么珍贵的毕业相册,它将伴随着小朋友走进小学、中学、大学,直到永远。

  幼:幼儿园给了我们很多、很多,我们将永远铭记。毕业班的全体小朋友合作制作了一幅毛线画送给幼儿园作为纪念,希望园长、老师也永远记住我们。

  (毕业班幼儿代表向幼儿园赠送纪念品。)

  师:幼儿园是一片沃土,园长、老师和阿姨是辛勤的园叮如今茁壮成长的小苗苗就要离开这块土地,家长心中也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家长代表向幼儿园赠送纪念品。)

  师:小朋友,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想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说吧?

  幼:对呀!我想邀请全体小朋友为大家朗诵毕业诗,演唱毕业歌。

  (幼儿身穿园服,头戴“博士帽”,一起朗诵毕业诗,演唱毕业歌。)

  师:老师,老师,您真好!当我戴上红领巾多么自豪。你看,中班小朋友也希望早日升入大班,早日戴上红领巾呢!

  (中班幼儿代表献词。)

  师:为了毕业典礼,你们准备了许多精彩的节目,是吗?

  幼:对了!你看“柳树姑娘”、“小海草”“啤酒桶”的.表演队伍来了。

  (幼儿穿着有趣、精致的服饰表演小合唱。)

  师:现在,该邀请家长和我们一起游戏了。游戏名称叫《赛龙夺标》。(游戏方法是抽签请出6位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为一组(共三组),由一幼儿家长举“龙头”,其余幼儿及家长举“龙身”,跟着“龙头”跨越障碍,以最快到达终点的组为胜。)

  幼:为了我们的毕业典礼,爸爸、妈妈也花了很多心血。你们猜下一个节目是什么?

  师:是家长与我们小朋友共同设计的时装展示活动。这一活动既体现了各位家长对幼教工作的重视,也展示了孩子的聪明才智。下面让我们走进那色彩缤纷的时装世界。

  (“时装表演”按设计特点分成动感组和优雅组,幼儿各随不同性质的音乐表演,本节目把毕业典礼活动推向高潮。)

  师:相信你们会喜欢小学生活,祝你们有小学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

  一、幼儿入场(放音乐)

  二、a风吹过我们的眼睛,眼睛留恋着这一刻幼儿园的每一寸土地。

  b.记忆划过我们的心灵,心灵记载着我们在幼儿园成长的每一个故事

  a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多么神圣的日子,每个人都在向我们注目,因为今天是我们的毕业典礼啊1

  ab.世纪昂立幼儿园第一届大班毕业典礼现在开始

  三、请听——“毕业诗”(由大班幼儿朗诵)内容请另见

  四、幼1:幼儿园是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在这些年里,我们天天成长着,幼2:是啊!在幼儿园里,我们打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块奠基石,明天我们将展开新的旅程,迎接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歌声响起:《真、善.美的小世界》(集体演唱)

  五、 领取毕业证书

  师:神圣、荣耀、幸福、激动写在我们的脸上,让我们尽情感受着属于我们的这一刻!

  毕业典礼这是一个多么庄严的时刻,在人之初这个洒满人间的小站,我们大班的孩子正走上毕业典礼这神圣的站台,领取自己的 第一份毕业证书。有请大班小朋友上来领取证书。

  (在音乐声中,8位幼儿身穿博士服、头戴博士帽挨秩序庄严的鞠躬、行礼,郑重地从领导手中接过毕业证书)

  六、 才艺表演、

  1、 北京的金山上(舞蹈)

  2、 英语表演

  3、 学校在等我(歌曲)

  4、 快上一年级 (歌曲)

  七、下面请我们敬爱的领导讲话,大家欢迎!

  八、 我们即将毕业了,真想知道小学的情况啊,现在让我们用掌声欢迎小学老师讲话。

  九、 家长代表讲话

  十、 毕业歌

  十一、签名合影

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复述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活动——连线。

  3、完成课后活动二,涂色。

  4、完成课后活动三,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

  司:注意第一笔先写“横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写法。

  出:注意笔顺

  四、课后作业。书写生字。

设计方案 篇7

  材料及制作方法:

  将废旧蛋糕盒作为转盘的底座和顶部.再将一次性筷子用白胶粘合连接底座和顶部。由于筷子与底板的接触面积太小不易粘牢,所以可在底板与筷子的粘合处加一块泡沫板用来固定筷子。另外,准备两套动物图片,一套粘贴在转盘顶部的四周,另一套打孔后用线穿在铁夹上,放在底座内。

  玩法:

  孩子们可以根据穿在铁夹上的动物图片在转盘顶部寻找相同的动物图片。找到后即将铁夹夹在该图片边上。也可以根据转盘顶部的图片寻找穿在铁夹上的相同的图片。

  把所有图片配上对后转动底座。好像游乐场里的旋转木马一样有趣。

  说明:

  刚开始孩子们对色彩鲜艳的动物图案十分感兴趣,能看着图案指指认认说说,于是我引导幼儿将相同的图案用铁夹夹在一起,可玩了不久孩子们就失去了兴趣。我分析可能是这份材料过于平面化,且两岁孩子的.小肌肉发育不完全,使用铁夹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平面材料换成了蛋糕盒,模拟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并将铁夹换成塑料夹以降低操作难度,支持幼儿获得成功体验。有趣的造型和富有情节性的游戏吸引孩子们努力地去完成任务,并期待夹上所有夹子让转盘转起来。在孩子们积累一定经验后,我将塑料夹换成了铁夹。

  建议:

  1.关注孩子们的小肌肉动作发展情况,提供适宜的夹子。

  2.引导孩子们与材料互动,鼓励孩子们将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设计方案 篇8

  活动时间:xxxx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环境的变化不要影响自己的学习态度,班主任的更换,语文老师的变换不能成为学习成绩下滑的理由。

  2、让学生认识到四年级是高年级了,要树立起学习的独立性。

  活动班级:

  xxx学校四(1)班

  活动准备:

  1、学生提前准备关于新学期新变化的所思所想。

  2、美国纳尔逊中学校徽故事。

  3、网上下载相关音乐和视频。

  活动过程:

  1、开场白引入儿歌《小二郎》引入学习话题。

  2、为什么要学习?

  3、如何快乐得学习?

  4、学生上台畅谈最近的学习状态。

  5、教师总结让学生明白乐学的'含义,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6、教师总结并点题。

  7、延伸:校训中的感恩、健康、阳光有给你带来什么启发呢?留给同学们思考。

  8、齐背诵校训,结束活动。

设计方案 篇9

  班会主题:新学期、新开始

  班会时间:20xx年3月8日 星期x

  班会地点:汇南123

  参加人员:生药071班全体同学

  主持人:王李梅(班长)

  班会内容:

  1. 又是新学期的开始,新的校园,新的课堂,新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重新面对人生的挑战,努力奋斗。

  2. 既然是一个暂新的开始,那么我们生药班也应该首先建设好班风学风,为同学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每次开班会班委要对每位同学认真做好考勤,期末将该表直接交到辅导员处,并与每位同学的奖、贷、助、勤

  关于请假,每位同学若有需要必须离开学校,得写一份请假条交与辅导员处签字,然后交到班长这里,以便备案。

  查寝(由班长和班委负责每个星期不定时的查一次,以请确保同学们的安全)

  3.我们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民主的,和睦的,没有谁说了算的,每位同学都可以直接发言,有意见的在班会上都可以提出。(如有不便说的,可以下来直接给班长或者班委说)

  4.运动会的准备工作(每位同学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开始自己锻炼,以做好准备,到以后选拔的时候即可报名)

  5.五月份演出的事(每个寝室至少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于3月20号之前交到文娱委员处)

  6.上学期获得国家奖学金、广州助学金、学费减免、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学留下来

  7.充分利用网络,以后班上开会等有事的时候,如开会地点时间等都可以将其发在qq群里面,请大家关注群内消息,看到消息的请相互转告。

  总结:

  1. 本次班会非常成功,出勤情况很好,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提意见、讨论、发言等,形成一片和谐气氛。

  2. 事实将证明一切,在以后的班级工作中,每位同学都要努力做到班会所说的,对自己负责,对我们的班级尽责。

  有你有我有爱,世界更精彩

  回首过去,我们感概万千。时间的长河我们已共同游弋了一年。脸庞上的神情少了稚嫩气息,多了几分稳重,内心的迷雾渐渐散去,少了无谓的彷徨,多了些坚定的信念。在这个集体生活了如此之久,融入的感情已经不能用言语道尽,这便是给我们力量,载着我们程往理想岛屿的风帆,给予我们暖人希望的大家庭生药071班。

  为了我们共同的大家庭,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加油吧。

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一)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2、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

  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情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

  (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 , 得到启示是。

  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2、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

  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语句:“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当父亲再次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

  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2、逐句指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

  从中体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板书:不容争辩)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体会体会。

  (课件显示插图)这是当时的情景。儿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正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里取下来。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3、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外作业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个;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个。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4、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

  附板书设计

  29、钓鱼的启示

  我父亲

  钓鱼 得意

  放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听写生字词。启示

  抛(出去)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沮丧纽约抉择曾经实践

  获得(听写完后对照大屏幕,那几个字写错了。一个字连词写2遍。)

  (二)学习“钓鱼”部分的体会。

  师: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体会到什么?答题要点(1)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很难很难。(2)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二)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三)交流与指导:

  1提问: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4、“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鲈鱼,是留下来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5、“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指导:“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6、小结。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7、指导朗读这段话。

  8、(课件显示)拓展: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三、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如: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设计说明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选择这篇课文教学,是为了探索深文浅教的教学方法,即对蕴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课文,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优选组合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释化疑点,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1、确定浅教的教学目标

  (1)学段阅读教学特点是确定如何浅教的主要依据。第二学段,这时学生的朗读能力已基本形成,语言发展也初步规范,内部言语的心理机制也开始成熟。因此,应将教学重点放到以默读、感悟为主要方式的语段训练上,同时进行言语表达和语感训练。其中,言语表达主要是指用规范语言简要概括信息的表达能力,语感训练则是通过对典型语例的精致化教学,以课文的思想情感为背景,感悟体验不同言语表达形式的作用和差异。第二学段仍要加强朗读教学,但与第一学段不同,主要是通过典型语句的朗读比较,感悟句段内的语言组合规律,以发展良好的语感心理图式。

  (2)文本的重点与难点要根据浅教的原则确定文本解读的重点和难点,不一定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钓鱼的启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而不是钓鱼过程中的放鱼。但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把钓鱼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的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也要求熟读积累。“启示”,只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

  (3)学生的真实起点学生的真实起点,一是指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学习内容的难度超越学生心理特征,学生学起来必定是困难重重。二是指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美国奥苏伯尔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非常重要。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难的。只有联系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才能化难为易,学生才有可能感悟像《钓鱼的启示》这类课文所蕴含的哲理。

  2、优选组合浅教的教学方法

  (1)降低起点层层突破(逐步提高)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学习会感到困难重重。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教学中读的引导,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如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的语句,“我”得到启示的语句等;有在体验中的朗读,如读“我”的心理变化以及父亲态度的语句等。感悟体验方法的引导力求符合文本特点。一是运用整体感受法。课文中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意象丰富,初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父亲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体验法。课文对“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父亲的角色着墨虽然不多,但对子女严格进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三是想象体验法。对“我”再次向父亲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导学生想象:儿子向父亲“乞求”,会怎么说?四是移情体验法。父亲的“不容争辩”,引导学生移情体验:你就是父亲,当年儿子投来乞求的目光时,你会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

  (3)引导思维,问题解决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外问题解决。如,《钓鱼的启示》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问题之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