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说课稿>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3-02-21 13:39:1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北京亮起来了》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次的一篇写景的文章,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科书以专题为组织单元,专题设计了八个专题,本文选自第三专题。紧扣"美丽的祖国,可爱的家乡"这一单元主题,课文描绘了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辉煌明亮的夜景。围绕"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一句,课文具体介绍了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等不同的场景,自理兴建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尤其是一些四字词语和几个比喻句,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让课文正色不少,是引导学生品读、积累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看图片初步感知北京夜景的美。

  (我是依据课程标准改革的精神以及实验的要求,确定了本科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目标。)

  2、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读文,初步感知北京夜景的美

  3、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是依据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会生字、积累词语,初步感知北京夜景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4、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我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准备教具的)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再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课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的达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设计

  一开始上课,我就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借助生动的画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设计活跃课堂气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为了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依据课改教材的特点,配合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主要采取了直观、朗读、形象的程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用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住过的热爱之情。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分六个环节:

  (一) 赏图引题,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他是一座世界文明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北京的风光。

  2、播放背景风光图。问:欣赏完北京风光,你想说什么呢?

  3、学生谈感受。

  4、谈话过度

  多美的景色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风光,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景的课文。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观看远教资源课件,直观感受北京风光的美。从而让学生进入优美的情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巧妙地引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课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表述。

  2、配乐播放北京夜景图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小朋友们,让我们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吧!你们看

  3、你们感受到北京夜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回答)

  4、作者感受到的美是否跟我们一样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后标自然段序号。

  (设计意图:观看北京夜景图,让北京亮丽的夜景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并在此基础上谈感受,为学好课文垫。)

  (三) 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带读。

  2、去掉拼音检查会人情况。(齐读开火车读)

  3、齐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意思。

  4、做词语搭桥游戏:男女同学比赛接龙读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地认读生字新生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辉煌)齐读,组词,练习说话。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指名说)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跟书空练写。

  4、播放音乐,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书写生字,师巡视指导。

  5、评价学生写字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优美、愉快的音乐中书写生字,可以消除听课的疲劳,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

  (六)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写生字生词,朗读课文加深巩固,为下节课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五、说板书设计

  12 北京亮起来了

  ml nshu huīhu ng duzhu ng wěi

  幕临 烁 辉 煌夺 幢伟

  y u hu n fǔ xu nf n b ngōng

  犹 焕府 绚繁扮 宫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2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18鸟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青岛湖西部有一个鸟岛。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8个生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喜欢鸟,喜欢鸟岛的感情,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词卡片、课件。

  一、引入:

  青岛大家听说过吗?青岛有个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50平方公里,它像一面银光闪闪的大镜子,高悬在海拔3197米的山上。青海湖内鱼的总量达5万多吨。青海湖西部有个闻名中外的鸟岛,每年春天,大概有10万多只鸟儿陆续从远方飞来,景色十分壮观。今天,让我们去鸟岛看一看吧!(齐读课题——鸟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这些生字词你会读了吗?跟老师读一读,注意红色的字:

  (课件出示)

  西部养育玉白色筑巢人类

  拾鸟蛋因为朋友密密麻麻

  小火车开起来

  3这些生字你会有办法记住他们吗?介绍一下。

  下面听听老师的友情提醒:“育”字倒过来,下面像个“子”,“月”表示月肉旁,孩子就像妈妈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区别“蜜”与“密”,谁来说一说。

  4、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鸟岛的特点,读下面的词,想想描写的是什么?

  一群一群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各种各样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错了,全班纠正。

  6、老师也读一读课文。(配乐朗诵。)

  三、品读课文

  (一)、鸟岛在那里呢?小朋友们读读第一自然段,谁能填一填?

  (课件出示)

  “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不仅中国人知道青海湖有个鸟岛,而且外国人也知道,它的名声很大。

  (二)、那鸟岛是什么样的,我们一定很想知道,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的,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1、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前半部分,你们读后半部分.

  2、你从哪个词知道鸟儿多。(一群一群陆续)一群一群的鸟儿有的来得早,有的'来得晚,用一个词就是——陆续。(课件出示)

  3、谁来读这句话。那鸟儿在岛上干什么?(课件出示:筑巢安家养育后代))鸟儿来到岛上,看到环境这么好,食物又多,就在这做窝住下了,养育孩子。

  4、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春天的鸟岛。

  (三)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那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1、观看录像

  2、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鸟岛这么热闹,再读读第三自然段吧!

  4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在小组中读一读,说说感受。

  5、(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谁想读,说说读这句话你想到什么?岛上的鸟真多啊,你从哪个词看出来?读这个词“各种各样”

  6、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跟鸟儿打声招呼。

  (课件出示)斑头雁鸬鹚赤麻鸭天鹅鱼鸥棕头鸥

  7、说说鸟儿在干什么?

  (美丽的天鹅在蓝蓝的湖面上游玩,姿态很优美;毛茸茸的小鸟真可爱,它的爸爸妈妈正在给它们喂食呢;棕头鸥好像在散步聊天。

  8、岛上的鸟真有意思,小组比赛读第一句话。

  9、(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二、三句。谁想读,说说读这句话,你想到什么?

  10、鸟窝很多,鸟蛋很多,从哪个词看出来?读这个词“密密麻麻”在生活中还看到密密麻麻的什么?(对了,密密麻麻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树叶、密密麻麻的雨点、读这个词“一个挨着一个”,小朋友们,让我们用双手做一个鸟窝状,现在,老师看到了五个,十个,三十个,鸟窝密密麻麻的,前后桌或与旁边的同学表演“一个挨着一个”。)

  11、谁再来读第二、第三句给大家听。自己再读读。

  12、鸟窝这么多,鸟蛋这么多,请你给游客写个友情提醒。(走路可要小心注意,千万别踩着鸟蛋喔)

  13、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知识,鸬鹚下的蛋是玉白色的,黑颈鹤下的蛋是绿色的。

  14、看到这么多的鸟儿,我们太兴奋了,太喜欢了,再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全班齐读。

  15、读了那么多次,你们敢来背一背吗?(课件出示)

  四、鸟岛上鸟儿真多啊!景象非常壮观“来鸟岛上游玩的人很多。他们伸手就能捉到幼鸟,随处都能捡到鸟蛋。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1、小朋友们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老师可要提问了:

  (1)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

  (2)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

  (3)既然鸟是我们的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鸟儿?(课件出示)让我们加入到护鸟的行列中去吧!

  五、书写指导:“类”的“米”的最后一笔捺把脚收回去,变成长点,下面的“大”横要长,才能拖住上面的“米”;“拾”写的左窄右宽,右边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师示范)。

  18鸟岛

  鸟多

  鸟窝多类拾

  鸟蛋多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3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富饶的西沙群岛》,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下面四大板块进行今天的说课。

  【说教材】

  《可爱的西沙群岛》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主题,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文向学生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美丽的风景,丰富的物产。本文的中心句是“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课文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写的,首尾呼应。开头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结尾写“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本文共7个自然段,2—6自然段分几个方面写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第2自然段写了海面上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说明原因。第3、4自然段写海底的水产,有珊瑚、海参、大龙虾和数不清的鱼。第五自然段写了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第六自然段写了海岛上有很多的鸟。

  【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饶、屿、崖”等10个生字,会正确认读多音字参【shen】,会写“蓝、懒、披、划、威、武”等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懒洋洋、成群结队、四脚朝天、祖祖辈辈”等21个词语。

  2.通过读文质疑,理清本课主要思路,通过展示中国地图,了解西沙群岛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3.通过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通过欣赏西沙群岛图片,对西沙群岛产生向往,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悟西沙群岛的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学习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

  由于学生对西沙群岛里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鱼的品种、数量多,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让学生感悟西沙群岛的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学策略】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采用了以下两种学法。

  1.自主学习法。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我都采用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主读的同时教给读书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我采用了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自主读全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3.质疑法。学贵有疑,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到自己能解决问题。课的开始,我让学生质疑,整体感知时,让学生自主解疑,还有些疑问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逐步解决。

  新课标反对以教法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切教学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也就是要做到以学定教。我采用了以下两种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创设情境,课的开始我播放《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片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当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当学生对西沙群岛地理位置不了解时,我就用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直观形象,与此同时学生很快理解了群岛的意思。

  2.以读代讲法。语文是读出来的,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充分“读”,在读中识字,读中整体感知,读中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

  【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第一步:欣赏西沙群岛图片,导入课题。

  第二步:对课题质疑。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我设置情境,质疑导入,激发学生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意,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第一步:认读生字词语,扫除障碍

  我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划出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借助字典,同桌讨论等方法,还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

  (这一步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养成碰到困难自己解决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第二步:检查生字、词语。

  本课词语很多,而且有很多四字词语,但意思都较简单,可以在课文研读中理解词义。有两组词语比较有特色,可以让学生仿说类似的词语。五光十色,千奇百怪和飘飘摇摇、祖祖辈辈。

  (积累语言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这一步及时我让学生积累词语。)

  第四步:精心写字,多元评价

  由于三年级写字量大,因此教师不可能每个字都范写,只能抓住典型的字进行范写。这里范写“懒”“威”“武”。其他的生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感悟。

  (写字指导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写字时间,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平时的课堂上大家都它放在课尾进行,今天我大胆地把它放在了课的中间,目的是让学生由动到静,进行心灵的陶冶,同时也保证了写字的时间和质量,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热情,这一步教学还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观察——思考——仿写——独立完成书写,做到把字写正确、端正、漂亮。)

  第三个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让学生再次读课文,说说刚才的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读懂了什么?

  (通过这一个环节,学生自主读文,自主感悟,理清了课文主要思路: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写的。主要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几个方面写的。充分尊重了学生,并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学会质疑解疑,学会边读边思考。)

  第四个环节:研读课文第一段,自主品味。

  这一个环节主要通过出示中国地图,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同时也从地图上理解“群岛”,理解“海防前哨”。

  (这个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不仅直观形象的了解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而且有效的理解了“群岛”和“海防前哨”的词义。)

  【说板书设计】

  可爱的西沙群岛

  海岛

  海水

  海滩

  海底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提示课文中心的导读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此板书显得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画出了海底、海岛、海水、海滩的位置,还概括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起到了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总之,本课我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自渎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我希望在我的课中找不到居高临下的感觉,能看到预

  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教学时,我随时根据学生的生成调整课堂教学环节,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得,有所提高。

  【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理解“懒洋洋、成群结队、四脚朝天、祖祖辈辈”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研读课文,感悟西沙群岛的风光秀丽.物产丰富。。

  3.通过仿写第四段,运用总分总的方式写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4.通过作业,摘录并背诵喜欢的部分,背诵祖国风光的谚语,积累句子。

  【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第一个环节:快乐热身,唤起热情。

  第一步: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复习词语。

  (由于本课词语量很多,想要学生扎扎实实地落实,只有在不断地复现中,才能得到巩固。)

  第二步:静心书写,多元评价。

  由于三年级写字量大,因此教师不可能每个字都范写,只能抓住典型的字进行范写。其他的生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感悟。

  (写字指导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写字时间,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平时的课堂上大家都它放在课尾进行,今天我大胆地把它放在了课的中间,目的是让学生由动到静,进行心灵的陶冶,同时也保证了写字的时间和质量,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热情,这一步教学还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观察——思考——仿写——独立完成书写,做到把字写正确、端正、漂亮。)

  第三步: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复习课文主要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几个方面写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一步不仅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而且为这节课的品读句子做了铺垫。)

  第二个环节:自主读文,朗读体会

  让学生自主合作选择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划一划关键词语和句子,在小组中交流为什么喜欢?

  (在自主读文,朗读体会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划一划关键词语和句子,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主读的同时教给读书的方法。)

  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精读感悟

  这个环节让学生分析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相机引导,组织评价或开拓新境。采用赛读、个别读、齐读等方式读课文,力争把每句话都读好,升华情感。在交流反馈时,在有合适的时机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有的`学生喜欢五光十色的海水,让学生读出赞美之情。

  有的学生喜欢珊瑚,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感悟珊瑚的多而美。

  有的学生喜欢海参的有趣,威武的大龙虾就可以让他们边读边做动作。

  有的学生喜欢美丽的珊瑚丛中各式各样的鱼。

  有的学生喜欢美丽的贝壳和庞大的海龟。让学生读出贝壳的美丽,海龟的美丽。

  有的学生喜欢漫天飞舞的海鸟。可以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点拨关键处,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自主学习。全班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句子,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宜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

  第五个环节: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第一步:摘写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第二步:背诵祖国风光的谚语。

  (积累语言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目标中指出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目标。)

  【说板书设计】

  可爱的西沙群岛

  海岛:鸟的天下

  海水:五光十色

  海滩:海龟、贝壳

  海底: 珊瑚、海参、大龙虾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提示课文中心的导读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此板书显得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画出了海底、海岛、海水、海滩的位置,还概括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起到了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总之,本课我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自渎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我希望在我的课中找不到居高临下的感觉,能看到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

  说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讲读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借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说教学目标:

  1、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懂得怎样看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

  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说两种树的特点。

  2 、今天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起来到了这里,成为我故事当中的小主人公。我现在就来读读课文,看看学完课文后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

  【创设情境使学生有兴趣读】

  二、朗读质疑

  1、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2、比赛读课文。指定段落读,要求:吐字准确、声音宏亮。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4、讨论问题。

  【锻炼学生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三、朗读感悟

  1、初读: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一样?

  2、再读:用不同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3、品读:读勾画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选读:小柳树和小枣树除了长得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同?从哪儿看出来的?找出来读一读。

  5、赛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说的话,体会他俩有什么不一样。 ⑴、当小柳树吐绿、发芽儿、长叶之后,他看着小枣树说了些什么?态度怎样?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树怎样?— 得意、骄傲、不懂礼貌。 ⑵、当小枣树结满枣子,大家在树下品尝枣子的时候,小柳树是怎样想的?读一读。小枣树责怪、取笑他没有?而是在小柳树一再追问下她才开口。读一读小枣树的话。“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小枣树怎样?— 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6、评价读:小柳树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根据。7、分角色朗读全文。

  【在品词品句中理解课文,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生长特点,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体会它们性格的不同,通过比较明白小柳树前后表现不同。】

  四、实践活动

  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提醒。

  五、课堂总结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2、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我们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才能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人。

  3、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用一组成语来告诫大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想旋转起来的裙子想塑料救生圈

  做雨衣做充气雨衣

  作业布置: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

  1.图片引入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入课文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在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错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总结提升。

  总结全诗的基础上,感悟作者写作意图,并以此为课外拓展的出发点,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5.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体现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体现出作者的主旨。

  七、说预期效果和教学反思

  预期效果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把握住了重点、难点,培养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达到了预期目的。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注重对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把握,因此,同学们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达到了能力的培养。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同学对写作意图的把握还不够准确。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7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内容是《雷雨》,它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课,是本册书第五组的第二课,这一组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根据本课的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方面:

  1、知识目标: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 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根据目标的设定,我将教学重点放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而教学难点应该是能从文中分析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象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的教法主要采取

  1、信息收集法

  2、情景教学法

  学法主要目标

  1、以朗读感悟为主

  2、小组合作探究

  在本节课中我将教学环节分为五个环节

  一、设情景,感受雨的美。

  首先出示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意识感知雨的美丽,引起好奇探究的欲望。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内容

  带领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在自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三、理解课文内容

  在理解课文内容是,主要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雷雨的变化,再读一读重点的句子,来整体把握住课文脉络,最后品读课文,感受雷雨前、中、后的不同。

  四、课堂检测

  在课堂检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虽简洁但明了,更能直观地加深孩子们理解课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8

  一、 教材分析

  用心读过《父亲和鸟》一文后,我就深深地感受到用“真挚感人”这个词来形容这篇课文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这第一句,是本文的开篇句,真切地告诉我们,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寻常。读着课文,你会打心眼里感受到“知鸟者父亲也,爱鸟者亦父亲也。”他的话和鸟的活动配合得那么默契,他和鸟是那么亲密无间,好似一家人。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的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对鸟的深层了解来表现“父亲”的爱鸟。课文通篇是“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从“父亲”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他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而“知鸟”,不正是对鸟深深的爱吗?课文最后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多么稚气又多么纯真,谁说“我”不会像“父亲”那样知鸟爱鸟呢?

  课文从头到尾没有一点说教的痕迹,反复阅读,用心体味,却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本应是十分和谐、十分融洽的。

  二、 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4.能够选择或创造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护鸟的实践活动。

  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整篇课文我打算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识字教学,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二是引导学生进行合适的护鸟实践活动。)

  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五、 学情分析、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运用读思议结合法、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等方法教学。学生是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朗读感悟,合作探究、拓展实践等学习活动。

  六、教学流程(下面我就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向各位老师谈谈自己的拙见)

  整篇课文我抓住一条探究“父亲、鸟和我”之间的情感的主线展开

  1、自读课文,感悟体验

  自由朗读课文后,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体会来改写课题,把《父亲和鸟》中间这个“和”字改掉,这形似改课题其实是让孩子们说出自己读后对父亲的感受,初步了解父亲和鸟之间的关系——知鸟爱鸟。

  紧接着顺水推舟地给孩子们一个研究的问题:

  “聪明的小读者是从哪些地方读出父亲是那么地知鸟爱鸟?”

  2、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新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创造一个真诚倾诉和启迪思想碰撞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在与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探究成果。所以对于这个研究主题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请孩子们四人小组尽情地讨论,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句子词语中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熟悉和热爱,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能体会到多少就说多少,哪怕只是一点也是好的。

  在对这个问题进行集体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孩子们细细品味父亲和我的对话,父亲的语气以及父亲的动作神态。我想语文教学要想让孩子们真情流淌,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读读、品品、议议,让孩子们在品中感悟,从而积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本课中我引导孩子们自主地体会站定、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喃喃、话音很轻、生怕等词语的涵义,体会父亲和我说的话,相信孩子们会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触摸到父亲内心深处的东西。既而,让孩子们体会课文中的“我”看到自己的`父亲那么知鸟爱鸟又会对父亲产生怎样的感情?

  在这番体会之后,我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父亲说话喃喃的,亲切自然的语气,读好“我”天真快乐,敬佩父亲的语气。孩子们有了前面的深入体会,自然能读好了。

  至于我和鸟的关系,有了前面的探究也就显而易见了,引导孩子们品读课文的最后一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不难体会到受到父亲的感染我也爱鸟,想要护鸟。

  自此,孩子们在自主的朗读中感悟,在相互的交流、沟通、影响中探究,再在深入的体会后再朗读,定能对课文产生较为深刻又极富个性的独特的感悟。

  3、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自从我和孩子们的情感投入到课文中去以后,我们也就是课文中的一部分,我们也一定会深深地被父亲感动着,所以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种方式来爱护小鸟,例如,收集有关鸟类的知识和大家交流;写一写护鸟的口号;画一画护鸟的宣传画等等,孩子们可以展开各自的语文实践活动。

  七、板书

  知、爱

  父亲 鸟

  敬

  佩

  爱

  鸟

  护

  我 鸟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1课《恐龙的灭绝》。本课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主要是让孩子们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

  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学生分析: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尤其是男同学来说,应该是比较喜欢恐龙的,对恐龙也有很大的兴趣,在学生的兴趣之上,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

  的好奇心。因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谜团可能就会被正在捧读本文的孩子们揭开。

  三、设计理念:

  从儿童的兴趣入手,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感受世界的奇妙。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情感目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五、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们收集恐龙的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六、教学重、难点

  弄清课文讲了几种恐龙灭绝的原因,有感情地读出相关段落。

  七、教法和学法:

  针对儿童特点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学习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和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法。

  八、教学过程

  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成四个环节:

  (一)导入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一个学生们都喜欢的玩具提起学生的兴趣,并且用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喜爱和学习课文的兴趣,通过一个提问

  引起学生探究的动机。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对词语的理解程度,在互相交流中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2、在研究“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课文提出了几种说法?”时,我先给学生做一个示范,来归纳“寒冷说”,再让学生们分小组来讨论、

  归纳总结。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给小组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前,给了学生明确指导

  ,体现了老师导的过程。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体现了师生互动,师生平等。)

  4、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文中的几种说法,并且板书:

  寒冷说

  恐龙的灭绝

  撞地说

  偷吃说

  传染说

  雄性说

  5、学习省略号

  在学生充分地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省略号的用处。

  (三)深入课文,诠释重点

  1、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充分展示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同时教师及时的给与评价,相机进行朗读指导,使课堂

  生成灵活不呆板,课堂气氛活跃不枯燥。

  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质疑,通过质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变接受性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学习最后一段时,主要是让学生们知道关于恐龙灭绝的种种原因,都是人们猜测的,恐龙灭绝的原因其实至今也没有解开。所以,我们不

  能肯定这些(指板书)就是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从而,激发学生想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愿望。

  (四)、拓展升华

  1、在学习课文之后,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培养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的能力。激发探索欲望,发展想象。)

  2、最后通过老师的小结,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且鼓励学生们要从现在起,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

  献。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感情。

  3、在学生充分了解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后,我设计了一道巩固练习题,通过连线的方式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理解事情发展的前后因

  果关系。

  九、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0

  一、本课的设计思路

  《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学生对花木兰有一些了解,但不多。要让学生通过本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简述悟到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个目标,老师作了以下设计:

  1、抓住“紧急”、“焦急万分”让学生感悟木兰的尊老爱幼、为国为家。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围绕“花木兰为什么去从军”看图、范读、思考、朗读、感悟。在理解了木兰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的思维,拓展“说服了家人”的具体内容,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及插图可得出,家人包括:父亲、母亲、弟弟。他们都不同意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要想说明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那就得先设置一个场景,家人们是怎样阻止的,要根据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适合特点的语言,这样,一场劝阻的口语交际就这样开始了。

  母亲劝阻时,(木兰回答):妈妈,我从小练功习武,身体强壮,在不怕他们。您就放心吧!

  父亲劝阻时,(木兰回答)父亲,您可是咱们家的主心骨,您一定会健康常寿,我去替您从军,说不定还能立下战功呢!

  弟弟劝阻说,(木兰回答)弟弟,你在家要好好照顾父亲、母亲,我走了,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你了,你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了思维能力。

  2、抓住表示动作的重点词感受木兰的威武形象。

  抽象的字符是很难让二年级学生感受到木兰的英勇形象,在教学中,老师凭借多媒体播放可视、可听的形象画面,带给学生视听感官上的冲击,激起学生无限的思想情感和想象,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人物的形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渐渐丰满起来,学生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最后引导学生去读,让学生通过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3、结合插图、角色想象,体会人们对木兰的钦佩之情。

  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仍以课文插图引路,结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将士,会对木兰说什么?”(将士:怎么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个女的`?我们竟然没发现!)体会人们的惊讶和对木兰的钦佩之情。

  这样,通过在一系列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二、本课的不足

  这节的紧凑度还不够,老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这个教学环节还可以紧凑些,不要让学生讲得太多了,应该在读中悟。还有第二自然段教学中,老师提的一个问题:“木兰是个女子,她要不要去从军呢?”学生回答的范围太广了,而且会乱,就没办法把第二自然段的前半部分讲到位。以后还学会再适当的加快些节奏。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1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坐井观天》。“坐井观天”是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一课时中,我带着学生从读中悟,悟中读,反复品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又利用简单的小实验,让故事深含的寓意跃然纸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巩固已学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二、说教学重难点 :

  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说学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手段掌握学习方法。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3、说教学手段的运用

  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文能力,因此,我采用学生亲身体验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四、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研读对话——演读入境——抒发感情,升华情感几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看了“坐井观天”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猜测。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理会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面,如“谁坐井观天?”“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我采用学生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然后提出思考问题:他们在争论什么?指名说说,教师随机点评。并结合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 井底 ),小鸟落在( 井沿 )。理解“井沿”,并举实际例子,如:桌沿、床沿等帮助学生理解。

  (三)研读对话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而后再仔细品读。

  1、研读第一次对话。读完后让学生自己交流读懂了什么?

  (指导学生读出小鸟又累又渴的语气,还可加上适当的动作。)

  2、研悟第二次对话

  A、学生自读第二次对话,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让学生接触到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理解“大话”,同时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不对?(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C、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并说话。

  D、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E、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F、分角色朗读。

  3、研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A、分角色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并用“一……就……”说话。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对话。(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四)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

  (五)抒发感情、升华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

  拓展延伸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学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说什么,选择喜欢的方式交流。

  (说明青蛙见识少、目光狭小,而小鸟则见多识广。得出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2、假如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些什么?说些什么?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2

  一、设计理念:

  神秘的“恐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如何借助这篇极具吸引力的课文,让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学文,理解、积累词语和句子,同时,了解恐龙灭绝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恐龙灭绝之谜的欲望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适当练习有条理地说话。

  二、教材简说:

  打开课文,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中生代时期,漫游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看,不同种类的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看到这般景象,人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变冷,使它们耐不住寒冷,还是行星的撞击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是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切断了恐龙的繁衍之根,还是流行的传染病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都是至今尚未揭开的谜团。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不久的将来,这些谜团可能会被正在捧读本文的孩子们揭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愿望,学会“推测”的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存疑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恐龙的文章。请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恐龙”这个词。(教师板书,生书空写)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中生代。今天,就让我们坐上时空穿梭机到那里去看看。(播放视频)这是中生代时期地球上的繁荣情景,那时地球上气候温暖湿润,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恐龙是动物界的霸主,占据着海陆空各个领域。他们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玩耍。

  2、交流:刚才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恐龙?(预设:庞大、健壮、威风、凶猛、巨大、成群结队)

  3、欣赏几种代表性的恐龙图片

  4、设疑:这样一个恐龙的辉煌时代,现在还能看到吗?(再也看不到了,灭绝了,补充课题)

  也许只能在这里看到了,请读——

  (出示: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生齐读)

  可是,就是这曾经是地球的主人——恐龙,在6500万年前却消失了。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指导朗读这个疑问句。

  二、研读课文,探究原因。

  过渡:是的,这么庞大的恐龙怎么会灭绝的,科学家做了种种推测,其中有很多种推测还写在我们的书中,只有仔细读书的同学才能发现。

  1、自学课文:认真朗读课文2、3、4自然段,看看课文写了几种推测,把自己感兴趣的那种多读几遍。

  学习方法:

  1、读一读,朗读相应的段落。

  2、想一想,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3、画一画,画出重点词语。

  4、说一说,恐龙灭绝的原因

  2、汇报交流

  寒冷说 撞击说 偷吃说 传染说 降温说

  三、深入品读,练习复述

  1、严寒说

  引读: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蛇和乌龟有冬眠的习惯,他们能借冬眠(来躲避寒冷),有的动物身上有皮毛,可以利用皮毛来(保暖),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不能像蛇和乌龟那样,(借冬眠来躲避寒冷),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他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①、老师读(故意读丢掉“突然”和“慢慢地”)老师读得怎么样?

  你从“突然”了解到什么?(气候是一下子变冷的,气候的突然变冷才使恐龙无法适应。这个词用得多么准确呀)(指名读第一句)

  从“慢慢地消失”又了解到什么?(指名读第2、3句)

  评:老师从你的朗读看到了恐龙正在一只一只地死去;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你对恐龙的死去很惋惜。

  ②、指名读第2段。

  ③、齐读第2段。

  2、撞击说

  ①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句话?

  ②请三个同学朗读

  ③指导朗读(第一句:害怕;第二句:惋惜;第三句:难过)

  小结:写恐龙灭绝的第2种猜测作者一共用了3句话,这3句话很有意思,一句一句连接得非常紧密,让我们一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教师引读: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所以(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因为(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所以(也渐渐地灭绝了。)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排列句子顺序

  2、连线

  3、资料推荐

  六、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3

  【解析教材】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写的是张衡小时候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是一篇容语文知识、思想启迪、天文常识于一体的好文章。

  本课教学是第一课时内容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认识本课“撒”、“玉”等9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宇宙奥妙探索的兴趣。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为: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开放式教学,同时注重字词的积累。课前利用猜谜语和说带星字的词语等一些小游戏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生字教学环节,二年级的学生已不同于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手把手教学。他们有能力借助拼音认识新字,因此开始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找不认识的生字,找到之后再借助拼音识字。之后又指名认读,读对的可以带读,通过带读这一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愿望。接着我又鼓励他们去发现一些识字方法,这也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后来的打乱顺序认字及开小火车认字即是在帮助巩固生字也是在检查他们自主识字情况。在文本解读方面我也是遵循一点让孩子们在读中悟,在读中感。所以我采用了老师范读,学生默读,分角色扮演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来让学生体会文字的优美,体会故事的有趣性,体会张衡从小就爱观察,爱思考,善于发现的优秀品质。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去领导多多指正。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4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板书《母亲的恩情》

  一、教材分析: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它以讲故事的情势,在文中奇妙天然地引出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干的配景知识,此中1—3天然段显现了创作本诗的详细景象,项学生显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费心、送行的景象。末了4—5天然段在前边情感积淀的底子上推出诗歌并点出诗歌写成的时间。

  另外,课文还配有3幅插图,分别是《深夜缝衣》、《清早送儿》、《触景生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领悟课文和古诗,也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的教学素材。

  二、学情分析:

  《游子吟》这首诗孩子应该不陌生。《三字经》每日一句中,学生们也积累过“香九龄,能温席,首孝悌,次见闻”的语句,这是有利的一方面,但这一切仅仅是纸上谈兵,从感受母亲的恩情(感恩)到报答母亲的恩情(报恩)还有一段距离。要让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情景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思考,化作一种行动,任重而道远。

  三、设计思路:

  《母亲的恩情》是文包诗,这种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顾名思意,内核是诗,诗是对“文”的精炼和概括,是“文”的故事中心和思想升华;而“文”是“诗”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是对诗的解释和补充。“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我们的教学思路是从诗入手,引出要学习的文章,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诗,由诗到文,再由文到诗,诗是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文包诗的学习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们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3、情感目标:理解《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尊重尊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重点:理解:“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可以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面:一读诗,读正确,读出节奏;二读诗,读出画面;三读诗,读出情感。

  本课的教学我想安排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为:

  一、歌曲导入,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布置自学。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

  三、检查反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检查朗读的过程中,相机指导读好“孟郊”、“缝补”、“生机勃勃”、“沐浴”、“铭记”等词语,以及正确读好《游子吟》。关于一些长句的朗读,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指导学生读好句子的自然停顿,直到把课文中难读的句子读对、读通为止。

  四、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新词、生字,并指导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左右结构的生字,体会汉字的形体美,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一课时,我安排了三个环节,分别是:

  一、古诗导入,设疑激趣。

  二、精读课文,借文悟诗。

  三、识字写字,总结延伸。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具体过程是:

  一、古诗导入,设疑激趣。

  学生齐读课题后,出示古诗《游子吟》,要求学生正确、大声地朗读古诗。然后设疑:母亲的恩情表现在什么地方?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好好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精读课文,借文悟诗。

  因为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所以指导读好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便能借文悟诗。

  首先我出示第一自然段,请个别学生朗读后,指导学生说出母亲的恩情表现在她的行动中,也就是“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这句话,并借助插图让学生想像当时的场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母亲不辞辛劳,对儿子的一片关爱之心。特别是要抓住“夜深了”的“深”、“一针针一线线”等词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并指导学生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读出来。

  紧接着,老师出示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哪里,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请学生交流: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她的语言上,即:“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同时出示课文插图,结合插图所描绘的`情境,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惦念牵挂之情,从而指导学生读好母亲说的这句话。那么,诗人看到母亲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为什么湿润了呢?引导学生想像这时诗人会想些什么呢?随即指导学生读好儿子感念母亲的句子。

  紧接着,老师出示课文的第三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是谁?自然过渡到第三自然段。老师范读这一段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诗人看到了什么?如果学生先说诗人看到了路边的小草。那么,引导学生抓住“生机勃勃”一词,体会:因为有了阳光,所以小草才长得生机勃勃,并要求学生读出“生机勃勃”的味道来。如果学生说诗人看到了身上的衣服和又细又密的针脚,老师就请学生把“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句表演出来,此时“抚摸”、“注视”等词的意思迎刃而解。那么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诗人因为看到了沐浴着阳光的小草联想到了慈爱的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从而懂得:小草不忘太阳的恩情,儿女又怎能忘记母亲的恩情呢?同时让学生知道反问句的意思,并在理解反问句和感叹句的基础上,指导读好这几句话,体会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接着,老师激情小节,要求学生齐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紧接着,老师用书本上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一句话“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牢记在心”自然过渡到第四、第五自然段的学习。同样要求学生仔细读,读后思考讨论: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从“50岁”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永远铭记”的意思。然后老师告诉学生诗人用吟诵诗歌的方式去赞美母亲,板书:《游子吟》,这时,再次指导朗读这首诗,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帮助理解这首诗句的意思,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学完古诗,老师再次激情小结,并要求学生激情朗读古诗。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一株紫丁香》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株紫丁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反映的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一株紫丁香》讲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让绿叶和花香送去他们对老师的问候,表达他们对老师无限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是一首情感丰富而又意境优美的小诗,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象丰富,美好,是尊师教育的好题材,也是朗读指导的好素材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他们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本课时教学是根据文本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三维目标是:1、知识能力目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理解每小节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整首诗的内涵 3、情感态度目标:品读课文,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地工作,树立起尊师爱师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1、运用多媒体:优美的课件能创设出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情境,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般都没见过紫丁香,运用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紫丁香,也使课堂充满美的情境,为美的朗读营造氛围

  2、以读代讲法:我采用的是“四读四入”的教学方法初读感知,字字入目;导读感悟,句句入心;品读积累,入情入境;以读促读,迁移运用这样逐层递进地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诗中蕴含的师生之间美好真挚的情谊

  3、暂延评价法:在教学中我采用暂延评价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阅读,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因而我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发言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散思维,形成一种动态生成的课堂

  学法具体如下:

  1、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这一过程完全体现自主性,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2、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分成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探讨问题,一起创造性地朗读

  3、质疑理解的方法: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与同学共同探讨后加深理解

  4、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如:齐读,小组读,师生同读,表情读,配乐读,让读成为情感体验的快乐过程

  三、说学情

  1、二年级学生已有自主识字及简单地朗读能力,因此我设计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以及情感美,让学生享受审美乐趣

  2 、结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我运用直观显示紫丁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紫丁香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赏图,导入

  上课开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紫丁香图片,直观的图片营造了一种美的情境,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美吗?紫丁香不仅美而且芳香扑鼻《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很美的诗请看大屏幕这么可爱的词语小花我们赶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来

  二)初读课文,大概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己喜欢的小节可以多读几遍,并且在读文前,课件出示讨论题:

  A、是谁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板书:我们 老师)

  B、同学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紫丁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入读,通过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体验老师与学生间的深情,体现自主阅读过程和阅读的层次性]

  三)教师读,学生欣赏

  四)全心品读,体会情感

  请同学们分小节自由朗读课文,比一比,谁的读书姿势最正确然后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和理解,使情感内化这符合课标中提到的“要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新理念这一部分教学既体现了朗读训练的`层次性和指导性,又使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统一在教学过程中]

  五)精读课文,读中悟情(按照学生回答的小节随机上课)

  第1小节: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1、指名读,通过读这一节,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那安静的小院的?

  (踮起脚尖儿,轻轻地)

  这样走为的是——不影响老师工作

  设计意图:通过踮起脚尖要轻轻地,来指导本节的朗读

  2、指导朗读

  如果读得不到位,老师可以进一步点拔:能不能再轻一点,谁来试试

  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一株小小的紫丁香被孩子们悄悄地栽在了老师窗前,寄托了同学们许多美好的心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多少话儿想对老师说呀!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第2小节: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1、生读

  2、紫丁香传递着你们的心声,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同学们的深情呢?

  一句话,一份情,看谁的朗读能使老师感动

  3、读完问题:读了这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说,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3小节:

  1、生读

  2、理解“疲倦”

  3、如果是你,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帮老师消除疲倦(学生畅所预言说说自己会唱什么歌给老师听师及时表扬)

  4、(齐读第3节)

  第4小节:

  1、生读

  2、理解“挂牵”

  多么幸福的孩子们,你们曾经受到老师怎样的牵挂?

  3、那满树盛开的花儿是那么美丽,真像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花儿对着老师,仿佛孩子们围着老师微笑着说话呢!同学们猜一猜,“笑脸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小组内交流一下,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都说出来

  4、张开我们的笑脸,用我们的朗读把感谢送给敬爱的老师吧!(生齐读)

  引读:孩子们还想用紫丁香表达什么愿望呢?

  第5小节: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这时候,你们的老师还在干什么?

  1、生读

  2、是呀,孩子们还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老师说,可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的房里灯光仍然亮着,我们的老师还在辛勤地工作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进一步的指导朗读

  让我们美美地、甜甜地,让芬芳的花香把老师带进香甜的梦里,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读第五节

  3、感情朗读全文总结:多美的紫丁香啊!多么美的诗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愿望!同学们在老师窗前栽下仅仅是一株紫丁香吗?对!同学们栽下的是自己的一个心愿,是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爱心(在我们与老师之间板书心型)这是我们对老师的爱,同时老师也爱我们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又是一个微型教案既要体现诗歌的重点内容,又要反映文章的中心,让学生一目了然,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在进行课堂总结时,我又随机画了一个心形,远看像一朵紫丁香花瓣,点明这节课的主题:一株紫丁香就是它传递着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这样的设计也有利于让学生又一次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完整朗读,概括全文

  [设计意图:音乐可以启迪孩子的大脑,可以使人的心情得以放松优美的诗句,再配上动听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抒发老师和孩子内心的爱师情结]

  七、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课后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达爱!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正符合《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功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泉水》说课稿11-25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1-06

二年级语文《小鸟的家》说课稿06-19

语文说课稿11-12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02-24

小学语文说课稿07-15

语文《小马过河》说课稿06-08

小学语文《这儿真好》说课稿11-22

初中语文说课稿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