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10-24 05:39: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集合六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教材的选择:大家都知道,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而且随着年龄的发展,托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托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为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

  因此,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正如《纲要》中所说的,“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此活动〈滴答滴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了解了各种物体发出的各种不一样的声音,把音乐、科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加深了幼儿对语言内容本身的理解,还使他们对优美动听的声音产生了好奇心,平时更加善于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这个奇妙的世界。

  二.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导向作用。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个目标:

  70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和区分不同物件发出的不同声音

  70能力目标:通过倾听和探讨,使幼儿熟练掌握某几种东西发出的声音,能够一听或者一看,就能辨认出来

  70情感目标:通过对声音的倾听研究,使得幼儿更加热爱大自然中的一切,从而自主发现其内在的奥妙

  并在活动中,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文中出现的几种物件所发出的声音的掌握,并简单用肢体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探索身边任何一种物品,它所能发出怎样的声音,善于发生,并大胆表述出来。

  四. 说教学教法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步骤为:

  激发兴趣——动静结合动手体验——幼儿交流——观看DV——音乐欣赏(雨的声音)——延伸活动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一开始,我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准备了很多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啊?这些东西可好玩了,还能唱出好听的歌呢?而且每个东西唱的都不一样呢,小朋友想不想听?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为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简明的导语直接切入主题,丰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分析

  “梦”是我们熟悉且能引发想象的主题。这首诗歌将孩子们甜蜜的生活融入到优美的文学表达与充满诗意的意境中,创设了一种优美、温柔的梦境。充满童趣和文学美,给人以遐想。它无论从意境还是情感教育上都不失为向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能使幼儿从巧妙的构思中获得丰实的美感。《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活动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活动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与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因此,我将从情感体验入手,结合幼儿原有经验,在欣赏中分析理解,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并通过操作性地创作,学习运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梦。

  二、说学情分析

  再将视线投向我们园大班幼儿。他们聪明、活泼、好奇、探究欲望强,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表现力。同时,“梦”这个话题也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能勾起他们充分的想象。因此,我将充分让幼儿体验、交流、操作、创作、表达、共享经验,让他们把诗歌的美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在多感官参与下自主、自信的获得提高。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育主题内容和其蕴含的教育价值,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规律、现有水平及发展需要,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出发,我预设了三个目标,分别是

  1. 理解诗歌,体会梦的温馨与甜蜜。(活动重点)

  2. 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分析叠词“柔柔、轻轻、细细”的作用,学习仿编自己的梦。(活动难点)

  3.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及初步的赏析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活动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同时幼儿在与环境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一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活动准备上从三方面入手: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与家长相互交流自己做过的美梦。

  物质准备:1.课件:诗歌的动画制作成可操作的白板课件

  2.每一个幼儿提供一张纸,辅助性贴画、画笔一支

  3.轻柔充满梦境的音乐

  环境准备:区角中创设相关主题的活动环境,提供相关的操作材料供幼儿操

  作、游戏、进一步积累经验。

  五、说学法与教法

  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应该多提供丰富的学法供幼儿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本活动,幼儿的学法有情境体验法、交流讨论法、表演法、操作法、多感官参与法等。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创设宽松、自由、师幼互动的活动氛围,采取的教法有示范法、启发引导法、课件演示法、经验迁移法,以此帮助幼儿解决重难点问题,促进幼儿更加优化的游戏、学习、表达。

  六、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实现目标的具体实施环节,要体现层层深入、重难点突出,同时,《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第十一册第十课《参观券的设计》。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一节内容,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设计的。

  “设计应用”领域要求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因此本课旨在通过大量的欣赏和实践,对参观券设计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规律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参观券的组成、表现形式和类型。

  能力目标:学习和了解参观券的设计方法,独立设计一张参观券。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大胆地表现、创作的广大空间,以多角度的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利用所学的各种美术技法设计一张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教学难点:文字与图案的协调统一。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感知过程,针对小学六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谈话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意识;通过适时的评价总结,把学生带入到本课的教学内容中。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设计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表现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咱们说个轻松地话题,上班和上学的人们最喜欢什么日子?

  对,是放假!老师放假最喜欢去旅游,今天老师就想带大家一起去些景点,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

  学生活动:故宫、兵马俑博物馆……

  教师活动:想进入这些旅游景点,首先要干什么?

  学生活动:买门票。

  教师活动:拿出一张参观券展示!门票是景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又叫参观券。反映了当地文化发展的程度与旅游经典管理者的文化修养和经营理念。

  小小的参观券也有大学问,包含了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的含量。今天我们就来学着设计一下参观券。

  板书课题——参观券的设计。 请同学们翻开书P20-21。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20页——第21页。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三、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老师又给同学们找来了一些参观券,请看!(各式参观券)看完后请完成课堂交流中的三道题。

  学生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好的接受知识。

  教师活动:师生共同讨论三道题的答案。(课堂交流)

  * 参观券由主题、图案、副券、票价、地点、时间、印章或防伪标识等组成。

  * 有照片、画、电脑合成等形式。

  * 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横竖排版要与图相互呼应。

  总结:参观券的组成、图的形式。(认识参观券)除了作为参观的凭证外,还有什么用途?(更多形式参观券)

  学生活动:纪念、收藏……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参观券的更多作用。

  教师活动:与明信片、导游图相结合,也是一件纪念品和艺术品。同时还能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参观券,除了作入门的凭证外,还有收藏、宣传的作用,那么在设计时又该如何创新、突破呢?请同学 们大胆想象,提出好的建议和设计思路。(设计要领)

  学生活动:分别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及建议。

  教师活动: * 主题突出、美观、生动、更有收藏价值;

  * 文字具宣传性,为参观者提供便利,如电话、 路线等;

  * 充分反映当地文化、历史信息;

  * 色彩多变、样式新颖,如四季可以选不同底色的纸,节日更突出喜庆的气氛。

  设计意图:指明每个环节应该关注的重点。

  四、作业要求:

  1、以自己喜欢的主题、风格,设计一张构思新颖、主题鲜明、美观实用的参观券;

  2、可以用绘画的形式,电脑美术水平高的`同学也可以用电脑制作并发布在作业展示区里。

  五、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重点:主题突出、图案美观、恰当;文字搭配合理。

  六、作业展示:

  把你设计的参观券贴在黑板上的彩纸里,注意色彩搭配。

  七、课堂小结:

  选你最喜欢的参观券送上你的肯定!(小红花)并说出你喜欢它的理由!还有哪些参观券需要改进?说出你的建议。

  学生活动:说说自己喜欢的参观券设计,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其实就是对这节课知识点的认识。教师也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了解程度。

  教师活动:参观券就在我们的身边,收藏它也能增长知识。

  从小养成收藏的习惯,为我们的生活添姿增彩!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案”之称,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种框架型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说课稿 篇4

  说教材分析

  《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3/4拍,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清新,用贴近语言的节奏、韵律发展而成。歌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喻示着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

  说学情

  本课正值十一国庆之际,所以学起这一课是学生自然会联系到国庆这一主题,学习兴趣会非常的浓。本节课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奏,要让学生通过拍打,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现有阶段的水平和能力。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等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从意志力上看,他们显露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但在总体上说,其意志品质还是比较薄弱的。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能够聆听短小的音乐,音乐材料要有趣,形象鲜明;达到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说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

  第一、在游戏中,听辨、感受二拍子与三拍子不同的强弱特点,能创编简单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在此基础上,认识3/4拍。

  第二、以图形谱及节奏步伐等手段辅助教学,在舞蹈中进一步体会三拍子的特点和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第三、将音、画、文有机结合,表达儿童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并且感受歌曲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听辨、感受二拍子与三拍子不同的强弱特点,能创编简单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

  难点:感受休止符并唱准休止符。

  重点、难点的解决方式。

  感受三拍子对歌曲的表现作用,创编动作,能较准确地表达其优美、欢快的情绪。体会休止符,能用清脆、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塑造的艺术形象。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黑板、大象脚印、大屏幕、钢琴

  说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听音乐组织学生快乐地走进教室。选用歌曲《苏珊娜》[设计意图:用此曲作为进教室的组织音乐,既可以创设愉快和谐的音乐学习氛围,又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特点,为学习这首创作儿童歌曲作好铺垫。]

  二、基本练习:

  1、进行二拍子、三拍子的发声练习。[设计意图:发声练习从二拍子入手,模拟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在演唱中自然过渡到三拍子的练习,初步体会节 拍给旋律带来的变化。]

  2、创设情境,小导游领着大家来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地,来进行音乐游戏。听辨感受二拍子、三拍子节奏的不同强弱特点。[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促使学生将视听、动静、音乐、舞蹈有机结合,于音乐听赏中感受,于创编中表现,从而使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得以深入浅出,顺利解决。]

  2、 音乐游戏;复习巩固休止符。

  三、新授:

  1、 导课:(少数民族孩子同唱一首歌)

  2、 学唱歌曲:(听唱法教学)

  (1) 师:谈谈自己听完歌曲的感受

  (2) 师:听一听歌曲中都唱了什么给歌曲起个名字(掀起小高潮)

  (3) 师:歌曲中有一个很特别的音符0请找一找它出现了几次。

  (4) 师:跟着音乐走,当出现0的时候请点头示意。

  (5) 师:和老师一起和着音乐做律动。并且轻声地用lu唱一唱(感受3拍子的强弱)

  (6) 请学生自己朗读歌词

  (7) 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8) 轻声的和老师齐唱一遍。(老师大声学生小声)

  (9) 听琴慢速唱一遍,及时解决问题。(解决难点休止符)

  (10) 听范唱找一找歌唱的感觉。

  (11) 跟范唱演唱。

  (12) 歌曲处理:跟着少数民族的孩子一起载歌载舞的表演,边表演边带出演唱的感觉。

  3、 拓展:将自己的名字加在歌曲中与少数民族的孩子一起表演。全班分为六组,讨论歌曲第一句的创编,可以是同学的名字,也可以是朋友、家人的名字。分组展示本组的编创成果,歌唱时合着音乐的节拍表演。

  四、 教师总结

  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体会了祖国大团结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我想同学们一定能将这喜悦之情蔓延出去,同时也期待着大家更加喜欢音乐,在音乐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

  2、载歌载舞走出教室

  五、教学反思

  ▲ 重点及难点的解决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重视了学生的音乐体验,给每一位学生学习休止符都创造了很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乐中体会到了休止符的应用,在无声无息中就解决了重难点的学习。

  ▲ 本课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运用综合艺术手段表现歌曲,采用情景串的教学形式,将如诗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休止符的学习中我通过游戏与小导游的介绍,通过音乐中少数民族小朋友逐一的出场逐步深入,逐渐加深难度,不仅使学生在这些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了三拍子的节拍特点,而且对载歌载舞的音乐场面也有了一个全面地了解,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较为顺利地解决了本课重难点,较好地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本课失败之处:

  本节课在节奏创作中忽视了一年级学生写字慢,动笔能力弱的问题,比较的拖拉,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了在本环节课堂气氛有所冷却。

  ▲今后调整思路:

  一年级的动手能力弱可以将创作一环节设计成卡片形式,让每组学生经过讨论后将创作好的卡片在实物展台上进行展示即可,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能让每一位学生的成果展示出来,课堂效果会更好。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卡通画》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七课的内容,学习领域是造型·表现。卡通画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己有的认知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让学生从美术造型、色彩、表现形式的角度去进一步地了解卡通画,感受卡通形象夸张、变形的特点,以及卡通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通过学习临摹卡通形象,培养学生的造型、构图能力,提高审美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与造型美。

  2.初步学会欣赏卡通作品。

  3.选择一种方法,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卡通画夸张与变形的特点,感受其色彩美与造型美。

  教学难点: 了解临摹卡通画的.一般步骤,并尝试临摹卡通作品。

  四、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卡通形象,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都储存着大量的卡通形象,他们对每件卡通作品都有自己喜欢的理由。卡通与他的生活密不可分,卡通作品夸张、变形的特点他们有所了解,但他们更多地是停留在浅层次的欣赏,没有从美术的角度去认真地解读。通过几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绘画造型、构图能力,对勾线平涂的表现方法己经学习运用过。

  五、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启发法 运用媒体法 演示法 归纳法

  学习方法:欣赏法 动手实践法 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将学生分成了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等六个学习小组,并安排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谈话导入→讲授新课→学生练习→展示评价→课堂小结

  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自由谈一谈自己熟悉和喜爱的卡通形象。

  在讲授新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展开:

  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一组卡通形象,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形象,并且谈一谈自己喜欢的理由。同时,让学生说一说:除了动画片,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见到过卡通形象。

  接下来,我再告诉学生:什么是卡通,然后重点讲卡通形象的特点。

  我分别出示了写实和卡通化的两组图形,让学生对比欣赏,感爱卡通画的特点,并且归纳出卡通画夸张与变形的特点,再出示一组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进一步地感受卡通造型形象、神态、动作的夸张。紧接着,让学生再一次欣赏、讨论教师的一组卡通范画,初步了解卡通画勾线平涂的表现方法。然后,再介绍卡通画的临摹方法。

  接下来,我安排了学生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理解卡通画与生活的联系,我特意为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些衣服、杯子,手提袋等不同造型的作业纸,让他们在上面设计卡通画。

  在评价交流环节,我采取了自评、互评、小组评、师评等方式。课后,还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自己喜爱的卡通作品,并尝试自己来设计卡通形象。

  七、教学反思

  卡通画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议一议来进一步地认识卡通画的造型、色彩、表现手法的特点。如何让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认识卡通画,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是本节课中我要把握好的内容。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怎样把这一节看似简单的绘画临摹课上活、上实,是我要认真去把握的一个重点。美术新课标中倡导: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在本课中,我力争通过让学生看、比、议、说、画、评,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大南瓜》,我将从八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说活动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绘画是开启幼儿内心深处的一把钥匙,也是伴随他们成长路上的一门艺术。南瓜是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常见的一种瓜类,中班的幼儿一定接触过,其形状大小颜色都很容易掌握,特别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说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绘画水平,我从三个维度定位了以下目标:

  1、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学习用蜡笔均匀的涂色。

  2、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舔画。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说活动重难点:

  中班的幼儿思维能力还处于懵懂期,为加强他们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学习用蜡笔均匀的涂色。将成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中班的幼儿想象力丰富,但创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舔画将会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说活动准备:

  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材料准备:大南瓜图片一张;农民伯伯正在哭泣图片一张;白纸,铅笔,蜡笔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南瓜的外形能有初步的认识。

  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本次活动我采用了情景法和观察法,幼儿主要通过参与到情境中去,再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获得知识与体验。

  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情景导入,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对画大南瓜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大南瓜图片,幼儿观察,说说大南瓜的主要外形特征。

  2、幼儿画大南瓜,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进行舔画,把南瓜变成“南瓜宝宝”,激发幼儿想象力。

  4、把南瓜宝宝涂上颜色,强调涂色时一定要均匀。

  5、幼儿将画好的作品与同伴互相展示,拿出较好的作品给幼儿单独展示。

  (三)结束部分:

  情景开头,情景结尾。带领幼儿出去洗干净小手!

  说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南瓜宝宝。

  说活动预期:

  中班的幼儿天性喜欢涂涂画画,我将枯燥的“画南瓜”变成了“画南瓜宝宝”,用拟人的手法提高的孩子们对课堂的兴趣,再加上幼儿通过情景的创设,自身的想象,一定会带给他们一节欢乐愉快又能有收获的课堂!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