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10-22 01:39:5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汇编四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汇编四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好:

今天要讲的课程是《美洲》,我会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说明。

  一、说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美洲,是“认识大洲”的最后一节。是更好、更完整认识大洲的重要一节课。其中第一课时是学生认识美洲能激发兴趣的一节课。也能更好学习美洲而打好基础的一节课。

  2、 教学目的:

  (1)、了解“新大陆”的.发现原由。

  (2)、认识通过白令海峡的“三线”,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3)、掌握美洲的划分。

  (4)、了解有关美洲的国家、居民和语言。

  3、 教学重点:

  1、美洲的划分

  2、美洲的有关地理地名

  4、 本节课的创新点:

  (1)、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得用校内外资源来培养创新能力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收集美洲地理资料然后参与到课堂交流过程中来获取地理知识,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及学生的尝试性。

  (2)、注重与其他学科内容的包容性和相关性。

  二、说教学方法

  1、 尝试法:让学生在没有学习美洲这一节情况下,学会通过inter和书报、杂志等收集有关美洲的资料在课堂交流。

  2、 读图分析法:利用所给的两组图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能力。

  三、说学生的学法

  1、 自学:利用课外时间收集美洲资料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2、 互学:学生在课堂上利用自己收集美洲资料进行交流从而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

  四、说板书设计:

  一、“新大陆”的说法。

  二、美洲的重要地名:

  1、 白令海峡的“三线”,

  2、 巴拿马运河,

  3、 中美地峡,

  4、 西印度群岛

  三、美 洲的划分

  1、地理位置:南美洲、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为界)

  2、经济:北美、拉丁美洲(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线)

  四、美洲的世界之最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号学员,石丽君,来自史家院九年制幼儿园。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健康活动《有趣的萝卜》。

  一、说设计意图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萝卜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蔬菜之一,它的品种非常丰富,有白萝卜、胡萝卜、卞萝卜等,其中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它营养丰富,吃法繁多,可煮汤、可凉拌、可红烧、可腌着吃,有的还可生吃呢!民间还有“十月萝卜小人参”的美称。

  然而幼儿虽然知道萝卜,但对萝卜的种类、用途、营养价值等还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萝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萝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萝卜的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发幼儿爱萝卜的情感。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二、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设定了以下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达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二)能力发展目标:在游戏中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目标: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述,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以上活动目标既有知识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又有愉悦情感的体验,融合了各领域的目标要求,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一)说活动重点:感知萝卜的有趣,主要是萝卜的特征、用途及生长过程。通过探索发现、多媒体课件、歌曲引路、游戏体验及品尝萝卜制品,使活动得到深化。

  (二)说活动难点:根据萝卜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主要通过小组商量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意识到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重难点突破的方法是通过让幼儿自己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的。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幼儿以及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中班幼儿的思维还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必须借助丰富的环境材料来获得知识经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和目标,我为幼儿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一)物质准备:兔子玩具、各种萝卜、篮子每桌一套、创编歌曲、多媒体 课件、萝卜食品、轻音乐。

  (二)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

  (三)环境准备:操作台6张呈半圆形摆布在前面和侧面,便于操作评价。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操作,主要是探索萝卜的趣味性、多样性,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获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是对萝卜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是指幼儿把具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分类活动是观察活动的延伸和应用。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次活动的第三环节中,我就引导幼儿扮演萝卜籽,共同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由于我利用了节奏快的旋律巧填歌词,编成了一首《萝卜歌》,这给游戏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萝卜的生长过程,更是创造了一个个可爱的萝卜形象。教师的适时赏识,把幼儿的创造之花点燃,显示了无穷的力量。

  3、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萝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对萝卜生长有全新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4、情境教学法: 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我就引入了幼儿喜欢的兔子形象,引发幼儿融入到看萝卜、分萝卜、品尝萝卜的情境中,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尝一尝、学一学、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萝卜发生了兴趣。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我们就鼓励幼儿分萝卜,引导幼儿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着不同的分法。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萝卜的生长过程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导幼儿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

  六、说活动过程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活动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情境:小兔的萝卜丰收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小兔形象,为幼儿创设了“小兔萝卜丰收”的语言情境和物质(萝卜)情境,引发幼儿观察萝卜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小兔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

  环节(二)自由探索(看小兔的萝卜)

  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环节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们为每组提供了充足的萝卜,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幼儿比比、摸摸、说说各自看到的萝卜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获得经验是零碎的,那怎样进行加工整理呢?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对幼儿获取萝卜的经验进行整理。由于材料的投放在孩子的视线前面,故讲评时可结合实物进行,避免了空洞性。为了拓宽幼儿对萝卜的认识,教师还结合收集到的图片和实物萝卜作了一个概括,点到了课题中萝卜有趣的含义。

  环节(三)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幼儿通过说一说、分一分、在尝试和自我纠正中完善各组的分类。这里主要是按萝卜的自然属性——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由于中班幼儿还不具备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故分类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标准。我们允许产生错误和争论,引导幼儿在多次操作、反复尝试中积极思考,自己修正,学习到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因此,只要幼儿分得有理,他们就完成了帮小兔整理萝卜的任务,就可以把分好的萝卜送到小兔家,这样幼儿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环节(四)游戏体验(体验萝卜的生长过程)

  幼儿感受知萝卜的特征后,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其生长过程。因此,及时设问“你们知道萝卜是怎么长大的吗?幼儿通过联系实际经验的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幼儿真切地理解萝卜怎样由一粒萝卜籽慢慢长大的过程,其动感使孩子感知生命的力量,替代了图片死扳不动的传统方法。为了使幼儿的兴奋点上升,全体幼儿又在一曲《粉刷匠》旋律中自编自演了《萝卜歌》,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成长过程的快乐。

  环节(五)品尝交流(情节:小兔请大家品尝萝卜食品)

  在讨论交流萝卜的用途后,大家一定很想品尝了,为了满足孩子嘴馋、控制能力弱等特点,我就及时安排了小兔请大家品尝萝卜的情节,,很自然地引导

  幼儿进行品尝交流萝卜的吃法,我们在每组提供的食品有:(生吃的、腌制的、红烧的、炒的、凉拌的)。大家吃吃讲讲,在兴奋的状态之中,幼儿也逐步意识到多吃萝卜(蔬菜)营养好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做到不挑食,让身体吸收更多营养,使身体长得更捧。在这一过程中萝卜的吃法也全面体会,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七、说活动延伸:审美延伸(萝卜小制作展示)

  活动结束,我们不能马上告一段落,关键是引导幼儿持续不断地对萝卜产生兴趣。小朋友知道了萝卜不仅有趣,它还有很多吃法,接着以加工制作玩具,使幼儿在审美心理、创作欲望上得到满足。教师通过几件小制作,引发幼儿对萝卜的创作欲望,使审美心理得到愉悦,进而为孩子有意愿投入下一个非正规性的自主活动奠定基础。同时,请幼儿把小兔和萝卜带走,既是为兔子帮忙的表现,又是为可能进行的制作创造条件,相信孩子会对萝卜产生持续的兴趣,或许还可以从中生成更有价值。

  八、说活动特色

  1、教材取材于生活,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强调“幼儿活动的选材既要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和“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

  2、通过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孩子探究,通过让孩子充分动手操作,通过玩来让孩子主动的去探索与发现,最终达到积极探究、身心健康,养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课第一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情况,教法,学法和课堂教学程序五方面谈本课的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安排的依据: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交往与沟通"部分中: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二)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

  本课以现代师生关系为基本立足点,同时兼顾传统师生观的合理成分,在拉近师生关系,与教师增进感情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第二框"主动沟通,健康成长"作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更全面地了解教师职业,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学习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尊重理解老师。

  教学难点是客观真实地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由衷地尊师爱师,赞美老师。

  二,学情分析

  当前,传统的师生观和学生观正在向现代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转变,传统的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师生交往观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交往观所取代。这种转型对学生如何与教师交往影响很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启发性谈话法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在教学中,我采用歌曲欣赏,诗朗诵等手段,创设特定情境,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又升华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情。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从而获得共识,辨明是非,提高认识能力的方法。通过讨论,激发学生踊跃发言,陈述己见,从而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用这样的方法获得的知识,理解透彻,印象深刻,并能发展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萌发,同时对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老师被替代了"这一话题,创设情境,让学生网络聊天室里展开辩论,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又使他们理解了老师的育人功能和人格魅力,由衷地尊师爱师,并自然过渡到下面赞美老师的`环节。

  采用启发性谈话的方法,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巧妙地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已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谈话法的作用在于能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养成探讨问题的习惯,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本课教学中,我事先准备好要富于启发性,难易恰当的问题,例如,你知道有哪些词语是赞美老师的吗 老师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称谓 学生回答后,我再以简洁,准确的语言加以总结性的说明,使学生更加认同老师的人格魅力,加深对老师工作的理解,由衷地尊师爱师,赞美老师。

  四 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 教学程序设计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首先请同学们欣赏FLASH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渲染一种气氛,从老师逝去的青春和默默的奉献中揭示出教师给人最深刻的印象,调动一种情绪,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活动探究,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见教学设计活动一,二,三)

  应用活动,拓展提高。本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见教学活动四,五,六,七,其中活动七作为拓展作业,留给学生课下完成)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FLASH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今天我们就要来谈谈与我们一起学习成长的老师。《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屏幕)

  可以渲染一种气氛,从老师逝去的青春和默默的奉献中可以揭示出教师给人最深刻的印象,调动一种情绪,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一:

  畅所欲言

  根据诗歌内容和你日常的观察,请你谈谈对老师工作的认识。

  小结: 1,老师开拓了我们的知识视野, 把我们带进了知识的殿堂。

  2,老师是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由此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拉近师生关系,从情感上认同教师的付出。

  活动二:

  网络聊天室:

  "老师被取代了"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现在的墨西哥越来越多的学校用电视"取代"了老师,老师真的能被取代吗 在一个网络聊天室里,网友们展开辩论,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当中:

  小结:老师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做人,用人格魅力为我们做出榜样。

  老师是不可替代的。

  引入现代教学中墨西哥的特例,通过学生的"引经据典",观点碰撞,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育人功能),用学生自己寻找到的理由更有说服力。

  对教师工作的特点进行小结,突出教师人格魅力,自然过渡到赞美老师环节。

  活动三:

  你一言,我一语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谁的诗句 赞美的是谁

  2,前人还有好多描写和赞美老师的句子你能说上来吗

  3,你知道还有哪些词语是用来称呼老师的吗

  4,老师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称谓

  引起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思维,既使学生对教师教书育人工作再次认同,又使学生在情境中激起敬师之情。

  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老师高尚的人格,从情感上达到对老师的热爱。

  活动四:

  直抒胸臆:赞美老师

  我们了解了老师,进一步认识了老师,你心中是否也有感激或赞美的话想对老师说 让我们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学生活动过程,其实是对老师的进一步认识,这种认识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用感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示才能和锻炼表达力。

  活动五:

  诗朗诵

  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稚甜的笑脸,琅琅书声…

  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加减乘除,算不尽您的无私奉献;您用知识的甘泉,浇开我们智慧的花朵;您用心灵的甘露,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

  (许多诗歌都歌颂过老师,她们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希望通过今天的课堂,拉近我们与老师的距离,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快乐。)

  诗歌的完整展现,能深化主题,使线索清晰,贯穿始终。

  活动六:歌曲欣赏

  FLASH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升华学生对老师的感情

  活动七:

  拓展作业

  制作一张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的贺卡,作为礼物,送给你的老师。

  能将对老师的敬意作进一步的直接表达,为下一节课做情感上的铺垫。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些看法,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 教材位置及意义

  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模块2“信息技术和操作系统简介”中的第4课《文件和文件夹》中的教学内容。 文件的移动和复制属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中基本操作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新建文件夹的方法;通过学习文件的移动和复制,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的使用操作系统,对于今后学习各种应用软件具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很多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掌握,但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前基础差异较大。因此知识点本身并不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基础弱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各自的发展。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件的移动与复制方法;

  (2) 理解移动与复制的区别,并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应用;

  (3)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 力。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文件的移动和复制的方法(基于教材内容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移动与复制的区别,并灵活应用。(基于教学实践)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

  1、 教法运用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并辅以讨论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 学法指导 学生在这节课之前,大多已经有了对文件进行移动和复制操作的经验,只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 因此课堂上主要采用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三部分——媒体运用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软、硬件资源,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在教学目标和实际学情的指导下,我设计了“情境创设、提出任务”“任务驱动、主动探究”“任务升级、巩固拓展”“原理浅探,总结发展”四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 情景创设,提出任务 创设一个喜羊羊和美羊羊旅行归来带回许多照片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自己提出分类整理照片的任务。 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任务创设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随着学习任务的提出,学生也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主要目标。

  (二) 任务驱动,主动探究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件的移动与复制方法。 整理照片之前要给喜羊羊和美羊羊建立各自的文件夹,这是对上节课知识的简单复习,由学生口述方法,师生共同操作完成。

  1、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尝试给照片分类,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对文件的.操作。

  2、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自由的交流。 在学生尝试、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让会的学生指导不会的学生,使全体同学都能够掌握移动的方法。

  3、交流结束之后,我将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使学生发现,照片01-07,使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完成了文件的移动操作。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学生没有发现的方法(比如快捷键法或直接拖动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接下来的照片08-10是合影,用移动的方法无法实现这一要求,因此采用的是文件的复制操作。

  比较“移动”与“复制”的区别 在前面的操作中,我们有时用移动,有时却要用复制,两者究竟有何区别?就这一问题,师生及时的展开一次小谈论。通过师生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形象的理解二者区别在于移动之后原文件夹中的文件消失,而复制之后原文件还在。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大部分学生实际应用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在具体操作练习之后采用讨论的方式,在师生交流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辨明移动与复制的区别,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至此,我们完成了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采用“学生指导学生”的形式,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学习、自主评价贯穿全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帮助者,及时的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情况。

  (三) 任务升级,巩固拓展 在这一环节,顺延前面的情境,向学生提出新的任务:羊村的村长爷爷计划举办一次关于泉城济南的旅游宣传活动,为此搜集了各种类型的资料,有文字介绍、也有照片和视频资料。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这些资料分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任务。组间开展竞赛,比比谁的速度快。 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学困生的活动,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请完成任务最快的小组展示成果并介绍经验和技巧。 巩固练习环节是学生掌握程度的最好反馈。我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这组练习,使学生继续巩固文件的移动与复制操作,但它不是上一环节的简单重复,在任务设计中,有这样几个特点:(1)文件由单一的图片拓展到图片、文档、音频、表格等各种常见类型,通过提供丰富的素材,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移动与复制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文件,扩大了技能的应用范围;(2)在文件的排列顺序上,“大明湖”的相关文件是连续排列,而其他景点的文件是分散出现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从来发现同时选中多个连续/不连续文件的方法。通过这组练习,同时实现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提升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四) 原理探源,总结展望 介绍剪贴板的知识,从而了解移动和复制的基本原理。 学生谈谈收获与感受,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电脑中的文件。

  说课小结

  在教学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双向拓展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定教,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的,让学生教学生,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辅助者。

  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重点关注学困生,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大部分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使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又能提高能力。

  请专家评委批评、指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