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10-19 19:19:1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5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画钟、谈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画一画钟面,做一做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回忆自己平常所看到的钟面并把它画下来。同时选两个画得有代表性的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接下来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别人的钟面与自己的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

  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

  2:找朋友。

  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等道德规范。《尊严》这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本文讲述了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二、【说目标】

  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哈默美好的形象和

  人格魅力。教育我们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三、【说重难点】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是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那么,怎样处理重点和难点,我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进而理解和认同杰克逊大叔的观点。

  四、【说教法】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

  五、【说学法】

  本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质疑问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读法、收集材料法。

  六、【说教学程序】

  这篇课文我计划1课时完成。我把这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课题探讨

  上课伊始,教师板书课题—尊严,提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初步感悟尊严。

  (二)自学质疑

  1、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识记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提问:

  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 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由读书感悟。这时幻灯出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年轻人作为逃难

  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的语句,写一写你读后的感想。(这个大问题,既指向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又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质疑问难。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教师归纳:什么样人是逃难的人?在逃难的路上,他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这些问题学生很容易从文本中找到答案)这时幻灯出示: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人,他最需要的什么?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追问:年轻人选择的是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朗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此时学生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三)拓展延伸、探究交流。

  (1)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通过读和演,从中感悟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2)说一说

  幻灯出示:哈默的头像。解说:这就是文中的年轻人哈默,他是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在西方被称为点石成金的百万富翁,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被称为乐于助人的红色资本家。提问:听了老师的介绍,结合你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什么?(问题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共话尊严。)

  (四)布置作业

  最后老师总结:尊严是一则广告,是一种力量,它更是一种崇高,它能改变一个人的

  命运,因为尊严会使这个人不断地发奋、努力!文章读完了,它对我们的激励没有完,课后请学生收集有关尊严的文章,看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七、【说板书设计】

  尊严

  年轻人 杰克逊大叔

  赞赏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自然界的秘密”的第二课,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法布尔捉纺织娘和捉小甲虫这两件事讲述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正是法布尔的这种对昆虫的痴迷和对昆虫研究的执著引领他走进了科学的殿堂。

  基于五年级学生对有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有对昆虫的好奇和喜爱,还有在前一课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基础上,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疑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2、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法布尔抓纺织娘、捉小甲虫的事,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突破方法:联系课文的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动作、神情,从法布尔“装满昆虫的衣袋”中体会他对昆虫的痴迷。

  二、说教学法

  新课改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三步导学”的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整个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一位著名教育家这样说:“阅读课,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本课教法确定为导读法。学法:读思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着力体现一个“读”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读书感悟,理解文章字面的意思,更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教师准备课件和《昆虫记》这本书。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说激情导课

  通过回顾介绍法布尔的相关知识,设疑:为什么后人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导入新课后明确目标:雕像为什么要突出衣袋?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这样安排,激发学生兴趣,形成阅读期待,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的学习,同时提示学生思考法布尔后来在科学方面的伟大成就与他的衣袋有何关系。

  (二)说民主导学部分

  在学习捉纺织娘部分,让学生感受对昆虫的'“着迷”这一任务时,引导学生根据任务呈现的策略自读自悟,把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着迷的关键词句画出。从“终于”一词展开想象,三天期间他会做什么,体会到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潜下心来,走进文本中去,与作者与文本对话,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自能阅读。在展示交流环节,根据学生找出的关键词句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本质内涵。如2、3自然段,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内心情感,激活学生读书需求。通过图片展示纺织娘的样子,补充资料了解纺织娘叫的声音,学生也同样感受到纺织娘对自己的诱惑,联系文本,如法布尔的语言、“会唱歌的虫子”等词语,学生很容易理解法布尔对纺织娘的喜欢和着迷。学生能够想象出三天期间法布尔会做些什么,体会出对昆虫的喜欢和抓到纺织娘的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感受到它的探究精神有点费力。

  在学习捉甲虫部分,让学生感受对昆虫的“迷恋”这一任务时,引导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的同时,体会从哪些词句能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并且让学生反复读这些词句,思考想到了什么。在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展示交流。当学生找到“闪烁着金属光泽”、“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这些词句时,及时展示小甲虫的图片,图文并茂,学生立即体会到了小甲虫在法布尔眼里是多么漂亮。从学生找出的动词“放进”、“包上”、“装进”、“打算……欣赏”引导学生体会出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体会后再读出感受。文章7-10自然段,是写父母的责骂与法布尔“背着大人把衣袋装的鼓鼓的,躲起来偷偷的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学生体会不到法布尔难过的心情时,我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及时将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改为角色扮演,感情朗读。我扮演父母,在声色俱厉的责备下,学生舍不得心爱的小宝贝,难过的心情自然流露出来,并抓住文中的“放进”体会他的不舍,从下文“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的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的鼓鼓的,躲起来偷偷的玩“这句中再次感受到他对科学事业的执著精神,水到渠成。在这一部分,学生交流时没有点到第4自然段,其实是从另一个侧面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放鸭时观察水底世界、逮蝴蝶等给法布尔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这也是我教学的一个疏忽点,没有巧妙的引导到这一段的教学。

  最后一段要重点理解第一句话的含义。“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我补充了法布尔在科学领域的伟大成就《昆虫记》,及它的巨大影响,帮助学生体会到由于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把研究昆虫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终于成为一个对人类对科学有着卓越贡献的著名昆虫学家。节选《昆虫记》的一段让学生读是进一步体会他仔细观察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是一个写法的指导。

  (三)说检测导结部分

  目标检测题设计了两个有梯度的练习题,第一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词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着迷的程度越来越深。第二是带有拓展性的题,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的是什么,装满的是什么,装满的是什么,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法布尔的探究、执著、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等精神。从结果反馈来看,第二题难度有些大。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竖着看,第一列为两件事,第二列为着迷的不同程度的三个词,第三列是体现人物精神的词语,第四列是“科学的殿堂”,体现了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痴迷与长大后成为科学家的关系。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说课,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说课稿 篇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美术教材岭南版第三册第一单元《水中的鱼》。

  教学目标:

  审美领域: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

  技能领域:能大胆创新作画,合作画一幅色彩鲜艳的《水中的鱼》。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策略:

  欣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及电软演示法。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掌握表现出鱼在水中的游姿、动态,并以此体现“水”意。

  教具:

  多媒体软件、四幅上好底色的海底图、课题。

  学具:

  画纸、水彩笔或蜡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从不离水,摇头摆尾,鳞光闪闪,满身珠翠。(鱼)

  在学生猜出正确答案后请几位同学讲讲:你是怎样猜出它是鱼的呢?

  二、讲授新课:

  (出示多媒体课件)

  1、听一听:

  请同学回答你听见什么声音?从而引出“水”。

  2、欣赏分析:

  a、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鱼。

  要求:一边欣赏一边观察这些鱼的形状和色彩。

  b、提问:你觉得自然界的鱼漂亮吗?哪个同学记得它们的形状和色彩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3、欣赏教师范画: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提问:小朋友你觉得哪条鱼画的最生动呢?

  教师强调;画水中的鱼,只要画出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不用画水,人们也可以感觉到鱼是在水中的。鱼游动时全靠鱼尾的摆动,一般的`鱼是向左右摆尾的,若能画出摆尾的形状,便能表现出有动感的游鱼了。

  4、演示如何把自然界中的鱼用美术的方法画出来,使学生懂得画鱼的方法。

  (1) 先确定鱼的外型。

  (2) 将鱼的花纹确定下来,细致的画出来。

  (3)设色。

  三、学生作业:

  利用一封邀请信请同学们帮海底世界的鱼设计漂亮的衣服参加舞会,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各种各样的游鱼,小组合作完成。

  四、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五、展示讲评作业:

  把自己画的鱼剪下来贴到所在的组的海底图上。

  全班评出画的最好的一组,并表扬。

  六、全班同学在音乐声中扮演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

  附

  板书设计:

  水中的“鱼”

说课稿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改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突破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帮助,通过引导、体验、挑战、探究、互相评价互相帮助等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本课强调学生在学练技术原理和锻炼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背越式跳高是我校田径教学模块中的必修内容。背越式跳高主要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技术组成。本次课是本单元8次课中的第4次课,主要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它也是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重点部分。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3次课的学习,高一女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背弓和弧线助跑的粗略技术,但由于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背弓不足,助跑步点不准,起跳不充分,甚至个别女生还存在恐惧心理等情况。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优良品质,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2.通过主要教材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自身程度上分别能跳过相应水平的横竿高度。

  3.通过主要教材和游戏部分的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增强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及灵敏性。

  五。教学重难点: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六。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

  通过曲线跑,圆圈跑等使学生身体慢慢进入练习状态。随后分成四组进行助跑摸高、原地倒肩挺髋练习、原地起跳倒肩挺髋等专项准备活动为基本部分作好铺垫。共10分钟。

  2.基本部分:

  A.教师完整示范助跑结合起跳过杆技术,提问学生教师顺利过杆有哪些因素?

  B.学生分组进行模仿练习,助跑5步以上过橡皮筋练习。每人练习5次。小组互相探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

  C.集体讨论顺利过杆技术的要领:弧线助跑以及身体重心的控制;恰当的起跳位置;倒数第二步摆动腿落地时积极的"滚动"和起跳腿的迈步放脚动作的顺利衔接;起跳时肌肉的离心-向心收缩的转换过程;

  D.根据对正确技术动作的理解分组进行练习,每人练习5次。

  E.分组分层练习:

  在集体练习时结合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弱点和优点进行分组。

  A组主要以不能正确做出背弓动作的同学为主,主要练习原地倒肩挺髋动作和跳起、上步倒肩挺髋练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B组主要以起跳不充分、起跳时屈髋等现象采用助跑摸高和助跑跳上海绵垫的练习手段。

  C组主要以助跑节奏、步点和其他相结合技术的小细节问题为主,以反复进行助跑结合起跳技术跳过横竿为主要练习手段。

  D组的同学已经基本掌握该项技术,要求用更长的助跑弧线和更合理的助跑节奏更高的高度来进行练习,不断挑战自我。

  每位同学在该层次练习后进行自我检阅,要求分别能跳过 90cm、1米、1.1米和1.2米的'高度。教师要肯定学生进步的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该阶段的练习时间为20分钟

  3.游戏

  本次课选择的游戏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运用单脚跳、助跑摸高等不断巩固学生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通过游戏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增加学生对练习的兴趣,懂得技术原理在生活中的意义。

  该阶段练习时间为10分钟。学生可练习一次,随后进行比赛。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4.结束部分

  运用简单的放松操和心理、语言暗示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评定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表现。下课。

  七。场地器材:

  海绵包6个,跳高架4付,橡皮筋4根,红丝带4根。

  八。效果预测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本次课的平均心率为140~150次/分。全班约95%的同学能够完成各自层次的学习任务,7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合理把握课的重难点并运用分层教学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身体素质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参与练习的乐趣,并通过自我分析和互相评价、互相帮助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