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3-03-04 21:55:2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华】数学教学计划合集8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计划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数学教学计划合集8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式通分的意义,掌握分式通分的方法及步骤;

  2.通过与分数通分比较,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式通分的方法。

  难点:几个分式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过程设计

  1.把分数通分。

  2.什么叫分数的通分?

  答:把几个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而不改变分数的值,叫做分数的通分。

  3.分数通分的`方法及步骤是什么?

  答:先求出几个异分母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它们的公分母,把原来的各分数化成用这个公分母做分母的分数。

  4.分数通分时,为什么各分数的值不变?

  答:分数通分时,原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这个数就是用公分母除以原来各分数的分母所得到的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各分数的值不变。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教学内容:课本P106~111页,第八单元(统计)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

  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内容:

  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统计(一)

  教学内容:

  统计(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

  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小学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统计》。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

  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统计(二)

  教学内容:

  统计(二)(教材第109、110、111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

  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

  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播放录像)同学们请年,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其中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究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统计表(记录单)

  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

  (2)组织学生第一次记录:

  记录完后,问:在观看录像时,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

  交流完说明用画“正” 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

  (3)第二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问:全部记清的同学举手?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产生了困难,因此顾此失彼。)

  讨论:怎样记录才能又快又准确呢?

  强调说明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汇报后,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学会制作统计图。

  (1)分组讨论:

  如果用每个 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

  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讨论后得出结论:用1个 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2)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先让学生独立绘制,指名上台涂色绘制,然后共同订正。

  (3)在书上完成例1统计图1、2、3小题,指名口答。

  (4)组织讨论:20分钟后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充分放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交流合作带来的成功。

  三、形成应用

  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四|、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课后从小组为单位调查班里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促进。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我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教研意识,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要点

  1、以新课程设置为突破口,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

  2、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确立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激活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使教研活动规范化、系列化、专题化。

  4、加大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做好“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新课题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做好课题的立项申报、评审和试验工作。

  5、切实加强教学研究、指导,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作为主要任务。

  三、主要措施:

  1、教研组长配合学校领导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课堂常规"为突破口,严格执行部颁计划,杜绝挤课、占课,提前下课的.现象发生。

  2、协助教导处不定时深入课堂检查"常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六认真"检查,尤其是备课质量、作业批发和辅导学生的情况检查。本期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互相听课不少于36节。

  3、配合教导处组织好数学教学观摩、赛课活动。45岁以下教师学会自制课件。

  4、协助教导处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研、教改理论,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5、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新课改的实践探索中,及时总结新课题实验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教育教学手记,注重教学反思。

  6、各数学教师认真拟定教学计划和辅导学生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歧视、压制、挖苦学生。

  四、具体要求

  本学期要求我们教师在组内活动中,必须率先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学习品位,做“课改”的先行者,努力做好:

  (1)坚持周前备课,认真写好课后反思。每期教案展览二次,优、良、差各占三分之一。

  (2)研读一本好书,做好笔记,不少于16篇

  (3)观看光盘不少于10节,并写好观后感。

  (4)在本学期力争上二节足以反映自身水平的公开课。

  (5)期末写出一篇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经验论文。

  (6)认真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要有计划,有纪录,有转化措施。

  (7)作业批改要及时,纪录要详细,每期展览二次 。优、良、差各占三分之一。

  (8)学生的优秀数学日记在教研网上发表每位每月不少于4篇。

  (9)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青年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不少于10节

  (10)力争在相关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好成绩。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本学期,我所任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以课改新理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9人,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但有部分学生能力较差,惰性较强,思维能力较差,应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学困生的面还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小数乘法

  这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小数乘法可以先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然后现再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从而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3、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4、充分利用课本中主题图的数学信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计算的兴趣。

  课时安排:

  8课时

  (二)小数除法:

  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教学时要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除法的算理及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学措施:

  1、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关注学生的想法,在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4、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要关注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同时还关注学生的一些解题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按排:

  11课时

  (三)观察物体,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的方向所观察到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的方向所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措施:

  1、充分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和学生动手搭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2、切实组织好课堂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课时安排:

  3课时

  (四)简易方程:

  这单元内容在学生学习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其意义表现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

  3、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其中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稍复杂的方程则是解方程的发展。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简易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措施:

  1、关注具体实例,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教学时,充分用好教材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时安排:

  12课时

  (五)多边形的面积。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这些图形面积的计算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而各类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过程。另外本单元还安排了两个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和数学家对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和计算方法,丰富学生对我国教学史的认识。

  教学重点: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算理)

  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操作。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在本单元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切忌由教师直接演示讲给学生。利用讨论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困生进行适时点拨,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课时安排:

  9课时

  (六)统计与可能性。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2、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及求法。

  教学难点:

  1、能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2、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并会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措施:

  1、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教学时结合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平均数、进行对比教学,以帮助学生弄清中位数和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明白,平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

  3、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最中间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调查活动,然后再利用中位数的这一特点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

  教学时间安排:

  4课时

  (七)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数字编码简单方法的探索,学会用数编码。

  教学难点:

  数字编码的运用。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总分在五百分以上的学生为目标,培养单科在百分以上的学生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六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学期的努力,任教两个班成绩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养成,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大多数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但通过考试成绩看,四班百分以上的人数有待提高,两极分化严重,三班优秀以上的人数很少,各分数段的人数都不多,要加强辅导。也有少数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最后一期,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耐心教育。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建议。

  五、教学课时安排:

  1、第1周至第3周,完成本学期内容教学。

  2、第4周至第8周,围绕初中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第一轮总复习,使学生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熟练解答各类基础题,对每个章节进行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程度,促知识巩固,力求做到人人过关。

  3、第9周至第12周,第二轮总复习,综合练习,分层提高阶段,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第13周至第14周,毕业考试考前辅导,确保毕业会考的合格率。

  5、第15周至第16周,第三轮总复习,初中数学“六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和训练,促师生潜能开发,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结构得以纵深发展。

  6、第17周,考前方法与心理的培训,使学生能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平和的心态参加中考,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最好成绩。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进入中段的教学,采用北师大版教材。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材中所揭示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逐步加深。教学内容有万以上大数的认识,线与角,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图形的变换,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方向与位置(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生活中的负数,统计(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单式折线统计图)。

  本册教材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为此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学生可以开展探索活动的题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了解生体会重要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课外活动,但抽象概括能力方面较薄弱,学习基础较差。

  三、教学目标

  1、掌握万以上大数的读法、写法,改变计数单位和认识近似数的作用,感受这些数在生活中所表示的意义。

  2、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认识平行线及垂线,认识圆角、周角,学会使用量角器画角。通过活动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

  4、能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简单的图案。

  5、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会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6、能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7、初步认识负数,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8、理解条形统计图上所表示的意义,能根据数据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四、教学措施

  1、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开展讨论等课堂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数学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

  3、对学生严格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每周介绍一些数学知识、数学趣题、数学小故事,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每周以数学挑战的形式出一些难度稍高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班里形成谈论数学的氛围。

  6、抓紧后进生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平均水平。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数一数2、人口普查2

  2

  国土面积1、近似数1、从结绳记数说起1

  教师节

  3

  练习一1、机动3

  4

  线的认识1、平移与平行1、相交与垂直1

  5

  国庆节

  6

  旋转与角、角的度量、画角4

  7

  练习二1、走进大自然2、

  8

  卫星运行时间、体育场2、练习三1、神奇的计算工具1

  9

  探索与发现(一)1、计算工具的演变1、探索与发现(二)1

  10

  你知道吗1、探索与发现(三)1、练习四1、机动1

  11

  整理与复习(一)2、图形的旋转2

  12

  练习五1、买文具2

  13

  路程、时间与速度2、参观苗圃、秋游3

  14

  练习六2、国家体育场1、探索与发现(四)2

  15

  中括号1、练习七1、确定位置1

  16

  确定位置2、练习八1

  17

  温度、正负数3、机动1

  18

  整理与复习(二)2、栽蒜苗2

  19

  栽蒜苗2、数据告诉我2

  20

  总复习、期末考试

  21

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过去的半年里,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按数群计数,5的组成,6和7的组成,5的加减,6的`加减,数的记录,制作统计表,单数和双数,7的加减。8的组成和加减,测量,9的组成和加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二等分和四等分,10的组成和加减、认识时钟、认识人民币等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1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四、教学目的要求

  六、教学安排

  第一、二周按群数计算、复习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第三周学习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四周学习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学习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学习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学习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一周 二等分和四等分、复习8和9的组成和加减第十二周 学习10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三周 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 复习分类、复习排序和序数

  第十五周 复习形体、区分形体

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三、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方程、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方式: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计划01-29

数学教学计划09-30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8-06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9-30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9-29

数学培优教学计划10-13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0-09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03-06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04-04

高三数学教学计划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