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31 10:28:4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集合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集合8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听听、说说、学学中,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特点。

  2、积极参与活动,在情境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故事课件 。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特点,在情境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活动导入,引出故事。

  师:看,这是什么呀?那这个苹果树长的怎么样?高高的苹果树上还长满了红彤彤的苹果,你们喜欢吃苹果吗?为什么喜欢?有个朋友也很喜欢吃苹果,你们看,是谁?因为它长得灰灰的、小小的,所以叫鼠小弟。

  二、基本部分,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

  师:鼠小弟也想吃苹果,他来到高高的苹果树下,望着满树红彤彤的苹果,好想吃呀。

  鼠小弟能吃到苹果吗?说出你的想法。那鼠小弟到底有没有吃到苹果呢?

  2、情节一 小鸟来摘苹果。

  出示小鸟图片摘下一个苹果。

  教师继续讲故事:这时,飞来了一只小鸟,小鸟飞到了苹果树上,摘走了一只苹果。鼠小弟看到了心里想:哎,要是我也有翅膀该有多好呀。

  出示鼠小弟图片:看它在干什么?鼠小弟会飞吗?可是,鼠小弟再努力,也没能飞上树。

  3、理解情节二 大象来摘苹果

  师:听,谁来了?出示大象图片。

  走来了一头大象,大象能吃到苹果吗?那它是怎么吃到苹果的?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象。用长鼻子来把苹果卷下来。大象也吃到苹果了,鼠小弟看到了心里怎么想?那鼠小弟会怎么做呢?

  出示画面:鼠小弟拉着长鼻子,心里想:要是我也有长长的鼻子,该多好啊!

  4、理解情节三、四 长颈鹿、袋鼠来摘苹果

  师:谁来了?

  长颈鹿会用什么办法吃到苹果呢?谁来学学它的'样子?拉长脖子摘了一个苹果。

  鼠小弟看到了又会怎么想呢?

  学说:要是我也有长长的脖子该有多好呀。

  出示画面:看鼠小弟在干什么?伸长脖子说要是我也有长长的脖子该有多好呀。

  可是鼠小弟吃不到苹果,再怎么使劲伸脖子,还是够不到。

  师:看看是谁一蹦一跳地来了?袋鼠能摘到苹果吗?猜猜它会怎么摘苹果?我们学一学小袋鼠跳起来摘苹果。这次,鼠小弟会想些什么呢?它怎么做呢?学说:要是我也能跳得这么高该有多好呀。可是鼠小弟还是没能摘到苹果。

  5、理解情节五 海狮来帮忙

  师: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了,可是鼠小弟到现在还没摘到苹果,它心里会觉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帮帮鼠小弟?

  海狮也看到了伤心的鼠小弟,它决定要来帮助鼠小弟。猜猜它会怎么帮助鼠小弟摘到苹果呢?教师继续讲故事:海狮,看见伤心的鼠小弟,海狮说:鼠小弟,你怎么了?鼠小弟问海狮:海狮,你会飞吗?你有长长地鼻子吗?你又长长得脖子吗?你能跳得很高吗?海狮摇了摇头:这些我都不会,不过我有一样本领。于是,海狮把鼠小弟弹到高高的苹果树上,鼠小弟摘到一个苹果,海狮又把鼠小弟弹到苹果树上,鼠小弟又摘到一个苹果。师:鼠小弟摘到苹果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摘到苹果可真开心,鼠小弟摘了几个苹果?为什么要摘两个苹果?

  三、结束部分,完整欣赏绘本PPT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夺球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反应力及身体动作的敏捷性。

  2、培养游戏中的规则意识。

  环境创设 皮球同三分之二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传球游戏:幼儿分成两队,分别从上和下传球。

  二、基本部分

  1、三分之二的.幼儿拿取皮球,然后提出要求:

  有球的孩子要保护好自己的球,没有皮球的孩子可以动脑筋把别人的球夺过来,每个人只能拿一个皮球。夺球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不能推拉别人或者硬抢。

  2、教师和无球幼儿一起来进行夺球游戏,教师可以先夺球,然后转换角色保护自己的球。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三、放松部分:

  两人一组拍皮球,整理,回教室。

  相关内容:幼儿园教案|教育论文|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工作计划|幼儿园教育随笔

中班教案 篇3

  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析等内容,按要求找出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多条不同的路线,初步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寻找规律,按规律寻找路线,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小精灵到小镇——上学去3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按要求找出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多条不同的路线。

  2、初步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寻找规律,按规律寻找路线。

  活动准备:

  1、〈热闹小镇〉大游戏图、教师用白板笔、抹布。

  2、教师自制的〈上学去〉图一和图二、字卡"起点、终点"

  3、《上学去》幼儿操作图3张,彩笔,抹布若干。

  活动流程:

  游戏――讲解玩法――幼儿操作――互相检查和欣赏。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入课题,为幼儿的实际操作做好铺垫。

  游戏1:小蝌蚪找妈妈玩法:假设小蝌蚪的妈妈在幼儿园的中心点(大圆盘位置),请小朋友扮演小蝌蚪找妈妈。

  要求:每组四人走的路线不能相同,不能走重复路线。

  (此活动环节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实地体验了从起点到终点的不同路线。作为引入环节,此活动可以在课前完成,老师的指令要清晰简单明了,重点在于让孩子明白寻找路线的"不同")游戏2:小精灵到小镇教师:在〈热闹小镇〉大图的左下角,贴上小精灵图片和字卡"起点"在理发店贴上字卡"终点",请小朋友帮小精灵一个忙,他该怎样从起点到终点的理发店?

  幼儿:手执白板笔直接在大图上画出路线,并大声说自己画的路线经过了哪些建筑物。

  教师:刚才两位幼儿为小精灵找的路线不一样,佳佳小朋友画的路线是出门后往下走,经过了建筑工地、消防队、儿童乐园后到达理发店。而明明小朋友画的路线是出门后往上走,经过了服装店、书店、动物园后到达理发店。从起点出发,往上、往下走有不同的路线。

  (此活动环节是让孩子在老师自制的大图上画不同的路线。老师的小结很关键,老师引导孩子总结提升出找不同路线时,可以让孩子从起点的上、下、左、右进行思考和尝试,这个游戏为孩子下一步的活动起了很好的铺垫,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教师自制的〈上学去〉图一和图二,简单讲解玩法后,幼儿操作。

  1、教师:小精灵搬家了,他搬到脚丫路上了,他每天要上学,从家(起点)到学校(终点),要经过4条街道,1个脚丫就是1条街道,他要经过4个脚丫,请小朋友帮他找找上学路线,用彩笔画出来。

  2、幼儿操作。

  3、教师:小精灵又搬家了,他搬到铅笔路上了,他每天要上学,从家(起点)到学校(终点),要经过4(或5、6)条街道,1支铅笔就是1条街道,他要经过4(5、6)支铅笔,小朋友帮他找找上学路线,用彩笔画出来。

  4、幼儿操作游戏图,分别画出"从家到学校"经过4支、5支、6支铅笔的不同路线。

  要求:每幅小图画一条路线,每幅小图上的路线都要不同。

  (此环节教师要给孩子充分的操作时间,教师要鼓励幼儿按要求尽可能多地找出两点之间的不同路线,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幼儿先自检,再互相检查,欣赏同伴的作品。

  (此环节教师要提醒幼儿检查路线是否都经过了4条(5条、6条)街道(脚印、铅笔),是否有重复路线。)

  四、结束部分。

  教师:和小精灵一样,小朋友从家到幼儿园也有不同的路线,今天请小朋友回家走一条与以前不同的路,比较一下哪条路近一些。

  (此环节将孩子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去找家与幼儿园之间的不同路线,比较哪条路线更近,更便捷。)教学延伸活动:此活动后,孩子们对路线有了深刻的理解,他们也非常喜欢画路线图,老师在区域里投放了一些迷宫图供幼儿练习,让幼儿学会找不同路线,让孩子尽可能地去尝试不同的路线,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活动评析:

  一、通盘考虑,灵活授课。

  这个活动没有按照教案的安排进行,是老师在对整个单元活动做了通盘考虑后,灵活设计的一节课,效果很好。在刚刚接触思维游戏时,老师们十分严谨地按照教案开展教学,生怕上少一个活动就无法完成目标。经过实践和思考后我们发现,教师对组织形式的把握建立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渐渐地,我们将两个活动合并在一起上,发现孩子更喜欢这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而我们则换来了更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复习和个别辅导。经过不断的改进,现在,我们习惯在课前将整个单元的目标、内容和操作材料通盘考虑,然后制定一套特有的教学计划。活动形式也更多地转变成为区域活动和餐后活动等,这些都体现着思维课程的班级特色。而这种灵活性,是对老师一个更高的挑战,要求老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个单元活动的目标、内容、材料等。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化的教学。

  幼儿的心理活动的情绪性极大,认知过程主要受情绪及外界事物所左右,而不受理智支配。活动设计有静有动,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能吸引幼儿,孩子们很感兴趣。通过两个游戏活动,孩子们对"不同路线"有了深刻理解,并知道从起点的各个方位去寻找路线。

  三、根据活动需要,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具,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教具。

  在教具选择上,老师是把小精灵到小镇的活动一和三的教具用在了这个活动上,老师还自制了两张大图,是为了让孩子看得更清楚,帮助孩子更好理解教学内容,这些都是在老师熟悉了本单元的目标、内容、材料的基础上做出的变化,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进行思维。

  四、注重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鲜明的目标指向性,老师的话语并不多,但效果很好。在思维游戏中,教师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引导者,观察者,记录者。对孩子来说,每一个单元都是全新的体验,他们可能兴奋,也可能缺乏完成的自信,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调试,对过于兴奋的孩子给予引导,对不自信的孩子给予鼓励。其次,在语言上,教师应注重运用简洁明了的指导语言,提问有明确的指向性,对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避免提出模棱两可的问题。像其他课程一样,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帮助幼儿将游戏中的难点重点进行梳理和提炼对幼儿提升经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在情绪上避免急躁。要明白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经验的获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应坦然面对孩子的"错误",帮助幼儿最终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和规律。

  五、培养孩子的自检能力。

  这个活动有一个环节是自检,在这个活动的自检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寻找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思维游戏课程十分注重幼儿自检能力的建立,这对幼儿了解自我明确进步方向很有帮助。自检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通常,需要老师先要让孩子明确自检的标准和方法,然后在有监督的条件下自检,再逐步过渡到没有监督的自检。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看书和爱护书本的方法。

  2、养成看书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36。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些图书,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本来看看。

  2、幼儿自由看书,教师观察幼儿看书时候的一些表现,如:坐姿、是否一页一页读懂内容。

  二、引导幼儿讨论正确的看书方法。

  1、教师:刚才我让每个小朋友都看了一会书,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样看书的?(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看)。

  2、教师:哦XX小朋友是这样看书的,还有谁也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样看书的?

  3、小朋友你们看懂了图书的内容吗?

  教师:谁来说说你看的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三、通过看大挂图,让每位小朋友了解看书和爱书的方法。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挂图,我们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看书的。

  2、谁来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看书和爱护书的。

  3、哦,XX小朋友看到了他们是一页一页看的,还有的小朋友看到他们会用透明胶把破的书修好。

  4、教师: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一页一页轻轻翻,书破了,我们要用透明胶把破的地方黏上,我们不能边吃东西边看书,也不能在树上乱涂乱画,看书的时候,眼睛要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看久了要转动我们的眼珠,这样我们的眼睛才不会疲劳。

  5、现在请小朋友按照老师刚才教你们的方法来看书,看看哪些小朋友做得最好。

  四、引导幼儿了解修补图书的方法,并学习修补图书。

  1、教师出示破旧的图书。小朋友你们看,这些书怎么会这样呢?有什么办法修补吗?我们应该怎么样爱护我们的书籍呢?

  2、让幼儿讨论修补和爱护书籍的方法。

  3、教师:以后小朋友在看图书的时候,发现图书有破损的地方,小朋友就要及时把图书修补好,这样我们下次看图书的时候,我们才能完整欣赏图书中的内容。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方法: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三种几何图形若干、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魔术箱、小鸭、小狗、小蜜蜂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5)、教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

  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小动物找家。

  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幼:??

  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在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狗、小鸭子、小蜜蜂,你们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幼:??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

  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小鸭子说,它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鸭子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蜜蜂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蜜蜂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鸭子、小蜜蜂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

  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角色表演来理解故事情节,培养诚实的美德。

  2、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能勇敢地承认错误,仍然是个好孩子。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桌子、花瓶、信纸、笔等,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25.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1、老师这里有一本书,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2、请幼儿讲一讲所看到的故事内容。

  二、老师讲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挂图,老师逐图讲述故事内容。并提问:故事里的孩子叫什么名字?他们在谁家里?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列宁是怎么做的?他后来又是怎么改正的?

  三、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境。

  1、老师在这里布置好了“列宁姑妈家”的`场景,谁愿意来扮演列宁和他的小伙伴呢?

  2、老师做旁白,并指导幼儿适当地做动作。

  四、请幼儿仔细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

  1、刚才有许多小朋友扮演了列宁,当列宁说:“不是我”的时候,他有什么感觉呢?

  2、幼儿回答。老师小结:列宁回答的声音很轻,因为他感到很内疚。

  3、当列宁写信向姑妈承认错误之后,他又有什么感觉呢?(列宁承认错误之后,他得到了姑妈的原谅,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五、结合幼儿生活,让幼儿谈谈自己的经历,引导幼儿在做错了事情的时候要勇于承认。

  1、你们以前也说过谎吗?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经历的真实的想法。

  2、谁能告诉我,小朋友能不能说谎话呢?小朋友,你们想做一个诚实的小孩子还是一个说谎的小孩子呢?为什么?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讨论。

  3、小结: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改正,就还是个好孩子。不过我们不要故意去做错事情哦!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幼儿经过认真的倾听故事,懂得故事中的内容,并能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从中能很好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懂得诚实必要性,但由于孩子年龄还小,对于诚实这个词语含义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在以后日常的生活中,还会有这样那样不诚实的表现,这就需要老师还要不断的引导教育并强化,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诚实的品质。

  小百科:诚实真实表达主体所拥有信息的行为(指好的一方面),也就是行为忠于良善的心。“诚实”是褒义词,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好品质,它具有“善”的特质,它不等同于准确传达客观事实这样的意思。

中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教学难点: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 图片、玻璃杯一个,PPT展示图 棒棒糖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 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 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问:(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融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

  ( 2 ) 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搅拌)(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谁想来扮演这些小动物,表演给大家呢?

  2、大家都想来表演,那我就要来看看,谁表演的好我们就请谁来表演。

  3、分角色:如一组扮演乌龟,二组扮演小鱼,三组扮演螃蟹,四组扮演小熊。

  4、教师讲述,幼儿角色扮演对话。

  5、师: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就选哪张图片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6、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适时辅导。

  7、请幼儿按自己选择的角色坐下,分组集体表演一次。

  五、教师小结: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会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来表演!

中班教案 篇8

  (1)那么,这么多泥土冲走了,有什么不好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

  (2)出示两个玻璃缸,(一只有很多泥土,一只只有一点泥土)“这两个玻璃缸代表两条小河,一条“河”两条的泥土上没有种树,所以泥土冲掉得多,都沉到这条河的河底。而另一条河两边种了很多树,所以下大雨时,泥土冲掉得少。”

  (3)出示两桶水,你们看,庄老师还准备了两桶一样多的水。这水代表什么(对了,是雨水)。我们来看看下大雨后,这两条洒会有什么不同?

  (4)下大雨了(把水倒进泥土少的缸里)哎呀,雨水满出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洪水就爆发了。

  (5)为什么下雨下得一样多,一条河的河水满出来了,造成水灾。而另一条河却没有发生洪水泛滥呢?这些泥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幼儿讨论)

  (6)今天,我们做了两个实验,你们知道了什么道理?我们今天又知道了大树的另一个本领:树根有抓住泥土、防止泥土流失的本领。

  (三) 内化迁移,爱护树木:

  (1)大树的本领真大,我们要怎么爱护它?我们还要多种树,不把树乱砍掉。这样就不

  会发生洪水,我们就能很好的生活了。

  (2)可是,现在还有许多人不知道大树的'本领,我们该怎么办?

  (3)幼儿讨论。

  (4)好,我们一起去宣传树木的好处,让更多的人知道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让我们先去告诉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让他们也一起来爱护树木。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