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学反思>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03 10:52:2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学生前面已经学会了1-8的口诀,对于编口诀背口诀已经相当熟练,本课关键是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巧计或机械识记9的口诀,并在熟悉口诀的基础上解决多种与9有关的乘法问题,最后的提高部分是让孩子们在经过长期的编题、画图、分析训练的基础上,自编与9相关的乘法应用题,用六步法解题。

  全课流程:复习-背口诀-简单运用(各种形式的练习)-较复杂应用(应用题编题、分析、画图、解答)

  本课的计划展示亮点:常规做法,不是一节课可以生成的。1.常规听算,这是最近一个月每节课必进行的常规,听算结束会将全对的名单反馈给家长,昨天到场39人,全对的32人,完全准确率82%;2.学生背口诀的各种形式,这是在学习1-8的口诀的过程中形成的,还学习了邻班的一些做法;3.学生的编题训练虽然不是二年级教材要求的,线段图也只是教材规定要学生认识而非要求学生掌握的,这个可以说是我从尝试让学生编题开始,自己想出来的训练方式,它是指向更高年级的学习的,而不是为二年级的应试而设的,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我最想探讨的是这个问题,也是我上这节课的目的。我假借了9的口诀的名义,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编题和分析能力,籍以研讨。编题作业,即堂完成并给老师批改的有29人,24人全对,后补的8本全部正确,1人当天病假,2人未交,实到39人,上交37本,暂时32人全对,准确率82%。

  第一个想顺道探讨的问题是——常规作业。近来一直坚持每天10道题的堂听,即时改,每天发全对名单给家长表扬,现在基本保持每次29——33人全对;背口诀的形式,从一年级的学加减法开始,很多读背的形式就在使用,学生比较习惯用不同的方式来强记或巧记;学生平常除了完成优化作业,还设有堂上练习本和1号练习本、2号练习本。1、2号练习本是必改的练习,它们是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格式的.,让孩子们不仅仅知道作业要准确,完成起来还要有规范,堂上练习本是听算或做尝试性的练习(比如练习格式)用的,也常常批改。此前,我们班就用堂练本练习过笔头编题,然后,用一号本编题,我每题必细批。学画线段图,也经历了三阶段要求,9次练习,到这回在堂上编题,孩子们已经是第10次编倍数应用题了。以前教高年级的数学,也没让学生练这么多,常常放过了每天的口算练习,这种专题的训练也几乎没有过,后来,自己的孩子读书了,并且我教的比她低一个年级,很多教过的感悟和女儿身上的失误结合起来,不断地驱使我去思虑一种细密的教法。或许我的做法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过于苛刻,但是,我认为,对他们终是有用的,于是实践之。做我们班的家长不容易,因为我总是每天群fa全对的表扬名单1-3次(每本作业本一次),家长是压力不小的;做我们班的学生不容易,小小的年纪,总是不断地编题,写字,我发现,他们极少用拼音代替,二十来字的应用题,总是一个个字写出来的,作业的书写也越来越好,因为我除了表扬作业全对外,还不时表扬又对又工整的。

  这个魔鬼老师的魔爪,不知道家长和孩子是否渴望早日脱离?好让大家都透口气?吴咏是开放式的学习,回家基本不用做作业的,而我,每天都有常规作业,基础训练必不可少。或者我应该寻求一条中间的线路,也解放我的孩子和家长们,但是,我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不用功,怎么会有好成绩?要让孩子们学会用苦功,至少在一二年级,一二年级的计算基础打好了,才有资格谈中高年级的更高级思维的发展。这是我抛出来的第二个顺道探讨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应该轻松还是要学会受苦?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主要使学生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比较熟练地求积。教学的重点是编制并熟记9的乘法口诀。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学生对于口诀学习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有了一定的推导口诀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小组合作,推导口诀。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条件,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了让学生自编口诀这一教学环节。我提供了一些小木块,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后自编口诀。同时,又不局限一种推导方法,允许学可以想其他更多的方法来编口诀。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合作与交流中,使他们提高学习的主体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为了便于学生自编口诀,在推导口诀之前,我设计了“如何记起四七二十八这句口诀”和“在自制卡片上9个9个地加,从1加到81”两个环节,为学生推导口诀作好铺垫。

  (2)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由于9的乘法口诀有其特殊规律,因此,创设情景,放手让学生找规律,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规律的教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数学能力。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要从以前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交流,来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从中点拨、引导,并和他们一起学习、探讨,不要急于事成,把现成的结论事先告诉学生,要在自己发现学习中所得到的结论记起来也更加容易。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吃透教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策略,不断给自己充点电,使自己不至于被高度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真正的合作者和朋友。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及牢固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之上而开展的,对于班级中中等以上的学生单纯的一道除法算式已经不足于引起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本课的教学,我创设了“六一”节为老师布置教室这样一们数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已有的数学条件进行分析理解,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在理解的过程我又注重让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口头表达,用“把什么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把什么平均分,每份是几,可以分成几份?”这样的句式去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容易理解与掌握。

  1、注重激活课堂气氛,创设情境,注意培养学生提出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学习新知识时,充分让学生亲身去经历,通过观察、独立分析,找出情境中的.隐含条件,从而尝试把问题解决。从而培养、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巧妙设计练习,寓学习于故事情节中。习题的设计体现出层次性、思考性、目的性。由于这是一节计算课,要让学生能用7—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到达要求。因此在学习完例题后,通过基本练习——-邀请小动物参加庆祝会——小兔过河——送小鸟回家这一系列的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既学得轻松,又充满自信。每位学生都踊跃参与。看着他们带着满意的笑容,走下讲台,心里感到很欣慰。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学生自学9的乘法口诀能够准确地填写算式和口诀,掌握了初步的编制口诀的方法,可见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一样可以对其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但这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所讲内容适合自学的情况下。

  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遗憾:学生介绍口诀时个别后进生的表达力较差,对教师的要求听不明白(课上提问较多得是中下等生),让其回答问题时浪费的时间较多。教学之后感到有得有失,正是由于让学生自学及回答问题时占用时间较多,所以课尾安排的只是拓展环节没有时间了(与语文教学结合介绍“数九歌”,让学生感受9的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即一九、二九不出手……中的一九就是从冬至后开始得9天,二九就是十八天),只有忍痛割爱,没有向学生介绍只有放到自习课上了,象我意料的一样,学生对这样的知识很感兴趣。另外,在介绍课后练习中的一道了解规律的题目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观察的并不是很细致,如果有时间,聪明的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到规律,其实这样的规律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运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了解,将数学的方法进行渗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有趣,进而想学习数学。课后我想如果课堂上学生自学的能力再强些,回答问题在顺利些,或许这节课上的会比这精彩,但是课堂上发生的情况有时是不在我们的.预设范围之内的,所以,只有利用好课堂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把教学效果争取做到最好,这也是我的教学中一直追求的目的,一直想达到的最佳境界,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通过前面几课时的教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我认为口诀已经是学生的一种认知基础,从各种情境去获得口诀对于学生已经没什么期待可言。所以,我从口诀出发,设置了这样几个环节,使学生发现了规律,掌握了口诀。

  首先,我让学生先猜测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再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乘法口诀,并依次列出口诀,把这个基础直接进行呈现。这样设计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指出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要求。

  其次,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开展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单纯的口诀背诵不是本课教学的根本目的,真正目的而是让学生经历口诀的探索、验证、推理的过程,进而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因此,我在出示口诀后,采用一系列自主的探究活动,先让学生选择几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验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自由创作和想象的的空间。再通过比较深入挖掘口诀的规律和特点,以求更好的掌握。

  另外,在分析口诀的时候,我作了全面周详的考虑,纵向呈现口诀,学生通过比较找到了各种不同的规律,接着我再把口诀中的积用数字的形式出示,学生马上又捕捉了到信息,发现了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和是9,而且找到了二九和九九、三九和八九等,它们的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是相反的,教师相应地用课件演示。口诀的记忆一向是个难题,学生往往进行死记硬背,遗忘率比较高,这节课我通过两次让学生找规律使学生找到了窍门,知道了怎样推算口诀,强化方便了学生的记忆。最后,运用课件演示用扳手指头的方法记忆口诀。即从左往右数,第几个手指弯曲表示几九的几。

  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课始重激趣。

  通过向学生介绍“九九歌谣”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

  2、课中重引导。

  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体验中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新知识,注重规律方法的概括总结。“记忆方法一”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本身的规律;“记忆方法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技能;“记忆方法三”,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发散的`思维习惯。教师不仅要善于对所教内容进行点拨,更要在学习方式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和影响,使学生提高进一步学习的本领。

  3、课间重交流。

  教师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品尝到合作创新的乐趣。由此产生的互动效应,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参与合作的动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

  4、课尾重拓展。

  课尾再次回到 “九九歌谣”,达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同时又介绍乘法口诀的由来,既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数学很神奇、很有趣,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9的乘法口诀是新教材二上内容。由于接触小学生的时间太短,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向丁主任和其他同事请教,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预设。了解到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加法与乘法的转换,明白了乘法的意义。而且本节课之前学习的其他的乘法口诀为9的乘法口诀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上完课后发现了课上的`很多问题,结合教学设计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由于一年级留有口头暑假作业,一部分学生在暑假已经将乘法口诀记得比较熟练,在学习乘法口诀填表格的环节中,本来设计意图是两个9相加得18,学生直接喊出二九十八,忽略了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并且表格结果处理的过于匆忙,没有将表格进行拓展渗透,更没有达到于老师所说的,了解全部学生的情况,教师放手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变齐的过程。

  另外,选择最后一个习题数量过大,小部分同学画出8行9列的圆圈代替向日葵的时间太长,如果换成2行或者3行更容易接受。

  以后在执教本课内容时,我认为还应该在下列方面做努力:

  一是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对口诀的记忆,还要在运用口诀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二是要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逐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时以“外国小朋友 凯蒂”为话题,把孩子带入学习情境,通过编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编儿歌时遇到困难而产生学习的愿望, 从而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这时通过演示借助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的方式,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儿歌的兴趣,从而为学生利用学具自编儿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下面学生编乘法口诀作了很好的铺垫。在本课最后教师又回归到情境中去,利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给计算带来的简便。

  二、借助学具体来帮助。

  由于二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本课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学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师在直观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向抽象过渡,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如:在理解“6个沙包几块布”时,教师首先是借助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具体形象地说儿歌,然后借助课件变成文字形式整理儿歌,很自然的'完成了从具体性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这样既有利于理解乘法的意义,又为编7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变情境创设为直奔主题。

  9地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已有了1-8的口诀的理解和编制经验,许多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这里没有必要故作“神秘“,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课的中心,“今天我们要学习9的乘法口诀,猜猜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谁能来介绍几句?”这样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知道的9的口诀有哪几句,大大激发学生得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探索和交流。

  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背口诀,记口诀才会有方法。虽然在没有教之前学生都知道9的乘法口诀是哪9句,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明白每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因学生又前边学口诀的经验,本节课中我就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口诀编口诀。当学生把口诀编完以后,就提出如下要求:“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算式或画图的方式把它的意思表示出来吗?”学生讨论交流画图,还大胆地上台展示和交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三、变机械记忆为有意义学习

  记住9的乘法口诀是多年来9的乘法口诀教学课永远不变的主题。但如何指导学生记住口诀呢?本节课让学生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每一句的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寻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我很高兴我的学生都能发现许多条规律,如相邻的每两个积都相差9;积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两句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反……,在学生说了很多规律后,我引导学生理解另一条规律: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为记忆9 的乘法口诀作铺垫。

  由于在寻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这里我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以致没有时间巩固练习,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和进行适当的练习这并不矛盾,但是两者都需要时间,在探究这里舍得花时间,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少了;探究如果不花时间那么探究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遇到这种矛盾,我该怎么办,需要我们一起探讨。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我针对所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一课,通过备课和上课的前后比较,反思如下:

  1、在新课导入方面:我选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片《西游记》引入课题,是因为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渗透德育教育。

  2、在上课效果方面: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中,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学习氛围高涨,自己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做到了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

  3、在教法学法方面: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虽然教学方法与前面大致相同,但由于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规律,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数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推理和概括的数学能力。

  4、在评价体系方面:本节课我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了多样的评价方式,例如:激励的'语言:“你真善于观察!”、“你的发现与众不同!”、“你具有科学家一样的智慧!”;鼓励的掌声:“小朋友,小朋友,你真棒!”、“向你学习,为你骄傲!”;耀眼的星星: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学生颁发智慧星、合作星等,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5、存在的不足:在教学智慧星主题图的时候,让学生用加法计算出相同加数的和也就是几个9相加的和时,发现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些慢,还有出错现象,可见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退步了,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温习。另外,在学生的发言中,我总是希望学生的表现能像我课前预设的那样完美,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要求过于高了,课前“备学生”这一环节我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存在的差异考虑还不够周全,在今后的备课中还需努力。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

  全课流程:

  复习-背口诀-简单运用(各种形式的练习)-较复杂应用(应用题编题、分析、画图、解答)

  本课的计划展示亮点:

  常规做法,不是一节课可以生成的。

  1、常规听算,这是最近一个月每节课必进行的常规,听算结束会将全对的名单反馈给家长,昨天到场39人,全对的32人,完全准确率82%;

  2、学生背口诀的各种形式,这是在学习1-8的口诀的过程中形成的,还学习了邻班的一些做法;

  3、学生的编题训练虽然不是二年级教材要求的,线段图也只是教材规定要学生认识而非要求学生掌握的,这个可以说是我从尝试让学生编题开始,自己想出来的训练方式,它是指向更高年级的学习的,而不是为二年级的应试而设的,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我最想探讨的是这个问题,也是我上这节课的目的。我假借了9的口诀的名义,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编题和分析能力,籍以研讨。编题作业,即堂完成并给老师批改的有29人,24人全对,后补的8本全部正确,1人当天病假,2人未交,实到39人,上交37本,暂时32人全对,准确率82%。

  第一个想顺道探讨的问题是常规作业。近来一直坚持每天10道题的堂听,即时改,每天发全对名单给家长表扬,现在基本保持每次2933人全对;背口诀的形式,从一年级的学加减法开始,很多读背的形式就在使用,学生比较习惯用不同的.方式来强记或巧记;学生平常除了完成优化作业,还设有堂上练习本和1号练习本、2号练习本。1、2号练习本是必改的练习,它们是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格式的,让孩子们不仅仅知道作业要准确,完成起来还要有规范,堂上练习本是听算或做尝试性的练习(比如练习格式)用的,也常常批改。此前,我们班就用堂练本练习过笔头编题,然后,用一号本编题,我每题必细批。学画线段图,也经历了三阶段要求,9次练习,到这回在堂上编题,孩子们已经是第10次编倍数应用题了。以前教高年级的数学,也没让学生练这么多,常常放过了每天的口算练习,这种专题的训练也几乎没有过,后来,自己的孩子读书了,并且我教的比她低一个年级,很多教过的感悟和女儿身上的失误结合起来,不断地驱使我去思虑一种细密的教法。或许我的做法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过于苛刻,但是,我认为,对他们终是有用的,于是实践之。做我们班的家长不容易,因为我总是每天群发全对的表扬名单1-3次(每本作业本一次),家长是压力不小的;做我们班的学生不容易,小小的年纪,总是不断地编题,写字,我发现,他们极少用拼音代替,二十来字的应用题,总是一个个字写出来的,作业的书写也越来越好,因为我除了表扬作业全对外,还不时表扬又对又工整的。

  这个魔鬼老师的魔爪,不知道家长和孩子是否渴望早日脱离?好让大家都透口气?吴咏是开放式的学习,回家基本不用做作业的,而我,每天都有常规作业,基础训练必不可少。或者我应该寻求一条中间的线路,也解放我的孩子和家长们,但是,我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不用功,怎么会有好成绩?要让孩子们学会用苦功,至少在一二年级,一二年级的计算基础打好了,才有资格谈中高年级的更高级思维的发展。这是我抛出来的第二个顺道探讨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应该轻松还是要学会受苦?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1

  在学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后,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这对学习节课的知识是一个良好的`基础,但9的乘法口诀和前面的内容有所不同,口诀句数多、数字大、容易混淆,而且学生基础状况参差不齐。可能有的学生早就熟记了口诀表的所有内容,上课时不愿意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而是急于表现自己;可能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也不能熟记口诀。

  9的口诀较之前的口诀有更多的记忆方法。在如何得出得数时,一个是比之前多了9,我把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穿插在得出的得数可以怎样算出来中,并结合图说说为什么。既让学生很自然地发现这个规律,又节省了时间。发现了这个规律后,再来填写表格巩固。然后,玩一个小游戏,师说前面几个9,学生回答,比几十少几,等于几。这样再次巩固。接着,你想用哪个规律记口诀,就用哪个。

  总体情况:底下总有小声音,课堂纪律不是很好,习惯还未养成,需要多加培养。开头提问的方向不明确,以致于学生回答偏离了主题。教学设计不够灵活,在编口诀时,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有了基础,在请学生编口诀时,并不认真听讲。这里可以改变一下,在学生自己在底下编写口诀时,先在黑板板书口诀,让他们当小老师,来说一说口诀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趣。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2

  “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主要使学生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比较熟练地求积。教学的重点是编制并熟记9的乘法口诀。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学生对于口诀学习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有了一定的推导口诀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小组合作,推导口诀。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条件,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了让学生自编口诀这一教学环节。我提供了一些小木块,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后自编口诀.同时,又不局限一种推导方法,允许学可以想其他更多的方法来编口诀。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合作与交流中,使他们提高学习的主体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为了便于学生自编口诀,在推导口诀之前,我设计了“如何记起四()二十八这句口诀”和“在自制卡片上9个9个地加,从1加到81”两个环节,为学生推导口诀作好铺垫。

  (2)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由于9的乘法口诀有其特殊规律,因此,创设情景,放手让学生找规律,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规律的`教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数学能力。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要从以前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

  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交流,来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从中点拨、引导,并和他们一起学习、探讨,不要急于事成,把现成的结论事先告诉学生,要在自己发现学习中所得到的结论记起来也更加容易。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吃透教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策略,不断给自己充点电,使自己不至于被高度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真正的合作者和朋友。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3

  1、创设情景与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易冲动,因此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开火车背乘法口诀的练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欲望。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2、问题来自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

  本课的教学,我创设了“六一”节为老师布置教室这样一们数学的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

  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3、精心设计活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爱玩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练习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将课后练习十一的三道题联系起来,设计成一个个小故事。如小猴子要上树摘桃子,必须把梯子上的题算出来,才能上树,让学生帮一帮小猴子。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小猴子。并教育学生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然后帮助小鸟找家,因为它们去找东西吃时,迷路了,找不到家,它们身上都有一道算式,算式的得数和它们家的`门牌号码是一样的。你们能帮它们找到家吗?通过一个有连贯性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敢于向苦难挑战的勇气,并且培养了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了课后习题。

  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对待学生的生成问题,当学生把图中的问题都提出来后我没有一一解答。在爬梯子算题时,一名同学算的太慢,我让女同学为她加油,这样有可能分影响她的思维。在算题时,我总爱催学生快做。这些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4

  今天我们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通过情景图、提出问题、推算得出9的乘法口诀后,我让学生观察、讨论9的乘法算式和口诀,

  你有什么记忆妙招?经过一番的唇枪舌战后,孩子发现了很多“秘密”。

  生1:我发现9的口诀中,一九得九积是一位数,其余积都是两位数。

  生2:老师口诀是字不容易发现,还是看乘法算式吧.我发现。9的乘法算式积的个位加十位都得9。

  话音刚落,下面已有人开始计算了。“老师还真是耶!陈锦珂‘陈老师’真厉害!”在这个声音的启示下,很多孩子都对‘陈老师’的发现予以了地毯是全面验证。不由啧啧赞叹。我又问孩子:“这种方法有利于你记口诀吗?”发现者‘陈老师’抢着答:“当然啦!只要我能记住其中一位,就可以推算出整个积。”

  生3:老师下一句比上一句多9上一句比下一句少9。我可以利用上一句的积加9得出下一句的积,也可以利用下一句的积减9得出积。

  “不错这是我们一贯应用的'方法。”我对该方法给予了肯定。

  生4:老师我们几个发现,上面和下面的积正好相反,比如:2×9=18,

  9×9=81,18和81的十位和个位正好相反;3×9=27,

  8×9=72,27和72的十位和个位正好相反;4×9=36,

  7×9=63,36和63的十位和个位正好相反;5×9=45,

  6×9=54,45和54的十位和个位也正好相反。我从中间往里记,45和54;36和63……就这样好记。

  生5:我发现9的乘法算式,积的个位依次少一,十位依次增加一。这样用前一句的积来推算下一句的积。

  “还有其他方法吗?”我问。

  班里顿时很安静,意思是没有。我问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一种方法都有粉丝。

  我立刻给孩子出了对口令练习,进行验证,看谁的方法快。几个回合下来,凡大数值的口诀都有部分孩子出错。于是,我选择了雪中送炭,现在宗老师找一位小老师她能给大家推荐一种不用背的手指记忆法。“管老师,快来告诉大家吧!”我极力示意她走到前边(由于,这个孩子课前跟我交流了妈妈教她的手指记忆法。由于她平时成绩不太出色,感觉她对自己不那么自信,我就极力给这个孩子创造了展示的机会。)。

  这个小老师有模有样的给伙伴们介绍起了她的手指记忆法。“伸出两手,手心对着自己,从左边数依次为1、2、3、4、5、6、7、8、9、10,握住第一个手指,剩余9个,就是一九得九;握住第二个手指,这时左边是1,右边是8,就是二九十八,……连续两遍下来,孩子们高兴得不亦乐乎,个个手舞足蹈的边比划边记忆。这时我再问:“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手指记忆法。”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道。接下来趁着这股热乎劲,我让孩子们自由边比划边说,然后同桌互说。这时再和孩子们对口令,几乎没有出错的。这让我深深体会到:直观教学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它能够让孩子真切、形象的看到、感受到数值的大小,比起死记硬背、甚至是根据算式意义进行推算都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理,被孩子接受。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

  在讲解9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时,我和讲1到8的的模式有所变化,一上课我就提问检查孩子们对已经学过的口诀的掌握情况,我知道,有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熟练地背诵部分的口诀,还有一部分同学已经会背本节课将要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但我不能认为有些同学会背,就不教了或教得快一点,一切都是为了照顾到大多数的孩子,从零开始。让孩子们根据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没有一句一句的分析每一句口诀的意义,而是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口诀的经验你一句我一句的搜集9的乘法口诀,既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巩固已知的机会,又抓住学习目标不放。这很好的体现了让孩子们自主探索的学习数学的方式。

  一、 背口诀贯穿始终。

  学口诀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记住,并能灵活运用,当然用是建立在积极的基础上的,所以这节课我会让孩子们以背为主,在孩子们搜集完9的乘法口诀口让孩子们读背;接着以图画的形式帮助孩子们理解口诀的意义之后再让孩子们自由背、分组背、集体背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背诵;然后。用手指的帮忙,让孩子们边做动作变背诵;在练习过后还让孩子们给同桌背。

  具体的背诵方法:

  1、 在表格里,让孩子们找出9的乘法口诀的积,然后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都不难发现规律:

  (1)相邻的每句口诀的积之间相差9;

  (2)积的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加的和都是9;

  (3)得数个位上的数逐渐少1、十位上的数逐渐多1。在这样发现规律后再去记忆很是不错。

  2、 两手展开,手心朝向自己,从左手的大拇指开始收回,往后依次收回一个,就放开前一个手指。

  3、 利用九九歌。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1个九就是9天)

  二、借助图画,帮助理解。

  这节课,我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句一句的去分析,让孩子们去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而是挑几句借助图画来理解记忆。

  三、有针对性的练习。

  有计算,有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贯穿到计算课中。既巩固了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又渗透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学以致用。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08-16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02-20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08-23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0-06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09-08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04-11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04-12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范例15篇07-08

2的乘法口诀教案02-27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