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报告范文>读后感>《玉见之美》读后感

《玉见之美》读后感

时间:2023-02-02 23:15:3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玉见之美》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玉见之美》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玉见之美》读后感

  在一次或许是偶然的机会吧,我接触到了一本书,是当代艺术家李玉刚沉淀十年来首次出版的文字作品,名曰《玉见之美》。书中以李玉刚历时一年时间,遍及西双版纳、苏州、南京、宣城、敦煌、武夷山等地,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旅程为主线记录发自内心的感悟,其间李玉刚和他的寻美团队走遍名山大川,拜谒各界文化名人,探访传统手工艺民间作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赋有禅意而又优美的文字讲述着他一路上的艺术过往与美学感悟;此行共分为六章。他行前曾言,一只盏、一杯茶、一尊佛像、一段缂丝……是美的展现、是艺术的呈现,也是历史回旋的句读与感叹,他将当以一颗朝圣之心用文字与图片记录这一路感受的与沉淀。

  李玉刚作为一名知名的艺术家,各种演出,活动是常有的事,他屡屡为筹备、彩排演出而彻夜工作,时间安排十分紧密,却在各种繁忙的演出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推去许多活动邀请,踏上寻找大美中国之路。这让作为读者的我十分钦敬,可见中国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所拥有的的各项传统文化在李玉刚的眼里,甚至比自己所表现的艺术还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下了太多深厚如海,博大如川的文化精髓;而在互联网横行霸道的今天,我们每天的所思所想在与世界同步的时候,却也同时迷失了自我。如何能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玉见之美》给今天不断在了解世界,但渐渐忘却属于自己的文明的我们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世间的事情就是那么奇妙,充满各种因缘际会。李玉刚之所以会发心去进行这一次文化之行,竟是因为一只建盏的缘故。正如佛家所讲: “了却红尘,皈依佛门。”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三十九岁时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每次听到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经典旋律时,离别的愁绪和漂泊的过往便会涌上心头,令人不能自已。弘一法师圆寂时留下的那句“悲欣交集”,更是让阅读中的我时常感叹生命的无常和人世的变幻。

  作者李玉刚作为一位“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践行者,故对于各项中国传统文化均十分有造诣,就如书中所讲述的《寻茶云水间》章节:

  “ ’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茶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它代表一种内向的、安静的精神。酒会让人越喝越躁,茶却会让人越喝越静。当一个人能够静下来的时候,才会有智慧生成。就像诸葛孔明所云,’非宁静无以致远。”法师放下一杯冒着清雾的茶,感叹道:’人生就是这样,什么都是拿起来容易,放下难;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寻找热闹容易,求个安静,却难........’ ”

  在作者看来,在这浮躁的时代里,茶是一个精神的载体,饮茶更是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时常饮茶可以让人保持一种能量平衡的状态,从而去做更多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内在能量便被大量消耗,你的能量一直处在向外释放的状态,你需要屏蔽掉一些事情,就像关掉一扇门那样。当你饮茶时,你的心便静下来,你的能量便开始补给。

  确如前文所述,若是人生能像佛家所讲的那样“放下一切”,或许,这一生,会活得相对自在。

  我对李玉刚笔下的苏州特别有感,有一种言语表达不出的喜爱,充满吸引力;这或许是在他的笔下,传统文化描绘得像是出神入化般罢。我读完此章,便对其念念不忘,便在假期动身去苏州著名的平江路,寻找丝锦,聆听昆曲,探访缂丝;感受传统的中国之美。在苏州之行看到这一项项精湛的工艺后,不禁发自内心地赞叹,那些一直从事传统行业的人,那些真正的匠人,从他们身上,我们方才能感受到何为真正的工匠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寻访传承,确实通过这本书作用到了如我这样的一个个小小的个体;这也是文章题目“一见、一念、一寻”的含义。作者不仅想通过这部十年沉淀下来的文化作品,来告诉我们这样的读者,大美中国还有太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寻,还想用他自己微薄的影响力告诉我们,应该借这部作品,去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探寻、传承、保护这一项项文化,将它们薪火相传。

【《玉见之美》读后感】相关文章:

《桥之美》教案04-07

瑕之美散文09-18

《雕塑之美》教学反思12-01

草之美初二作文10-19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2-27

灵魂之安而美高二议论文10-02

初中作文从生物多样性中感受自然之美03-10

《香玉》读后感10-17

日记:游玩玉黛湖10-13

看得见的情绪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