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报告范文>读后感>父与子读后感

父与子读后感

时间:2022-10-03 10:59: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荐】父与子读后感8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父与子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荐】父与子读后感8篇

父与子读后感1

  《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德国漫画家,艺术巨匠)创作的连环漫画,于1934年12月至1937年12月连载于《柏林画报》每周的漫画专栏上。该作品在发表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之一,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这本漫画的素材取自作者卜劳恩与其儿子克里斯蒂安的日常生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来自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整本漫画无不洋溢着卜劳恩对克里斯蒂安的疼爱与呵护。

  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出来。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由于一部分内容取材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改变,但父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遭遇困难不绝望,获得意外财富不忘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快乐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

  父,以作者为原型,秃头大胡子、慈祥、和蔼、幽默;子,以作者的儿子克里斯蒂安为原型,留着刺猬头,调皮、聪明、可爱。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把人与人之间朴实纯真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沉而真挚,深入人心,表达了人类永恒的情感。在当时,第三帝国时期,战火不断,硝烟弥漫,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笼罩整个国家,《父与子》犹如荒漠中的一片人性绿洲,温暖了德国。

  整本漫画没有一句对话,却通俗易懂,引人发笑。《父与子》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传入我国,当时连鲁迅、丰子恺等大家都推崇备至。

  父亲和儿子的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内容又是人类最无私的亲情,所以《父与子》才会历经七十余年而不衰,流传范围也越来越广。战后《父与子》集出版,在德国家喻户晓,并且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读者们的喜爱,被誉为是德国幽默的象征,享有极高的艺术评价。《父与子》漫画成为世界漫画史上重要的一章,这种父子间的温情与幽默感染着每位读者,历久弥新。

  作者在1944年因受纳粹迫害而自杀于狱中,遗书中写道:“……我为德国而画……还望把他(克里斯蒂安)抚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在人生的最后,作者依旧爱着一切,盼望着和平。

  看漫画时,我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那浓厚的亲情,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挚爱,理解,信任。在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是只要一家人互相扶持,互相信任,不论有多大的困难,都可以坚强的度过。

  漫画里父子之间感情笃深,互相信任,心灵相同。沟通,成为父子之间度过难关的最大的条件之一。沟通,可以互相了解,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和父母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沟通是一门“艺术”,这个“艺术”的殿堂有一扇门就是诉说和倾听。假如文中的父子没有互相沟通的话,我想儿子也不回被他爸爸所救;他的爸爸也一定会像其他家长一样,哭过之后,一走了之。

  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多沟通。亲人之间多多沟通,心灵相通,彼此之间就有了信任。有了沟通,家人之间就会互相体谅,就会互相忍让,也不会整天吵架过日子了。

  所以我们在与家人相处时,要和家人多多沟通,这样就不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了。

父与子读后感2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与子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父与子

  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巴威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巴威尔则固执己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巴威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父亲的`最大成功就是儿子超过了自己。

  人生的路上多了一个同伴,也多了一个挚友。父亲从此再不孤独,父子俩一同匆匆赶路,一同去走人生之路。这是一条或许曲折或许平坦的人生之路。当父亲有了困难时,第一个想起的是儿子,当儿子有了困难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自己的父亲。儿子小时父亲是他的呵护神,儿子大时父亲是他的智囊和参谋;儿子小时是父亲的开心果,儿子大时是父亲的顶梁柱。父亲因为有了儿子,儿子因为有了父亲可使两人曲折的人生路程变得平坦,平坦的路程变得更加顺畅,父亲因此有了加力器,儿子有了航标灯。都说儿子是父亲的未来希望,其实也是父亲生命的延续。父亲因为有了儿子,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没有了后顾之忧,儿子因为有了自己的父亲,对未来生活更加自信,高高扬起生活的风帆。父亲是儿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儿子做事的参谋,也是儿子远行的后方;儿子是父亲的未来,自己未竟的事业就在儿子身上。儿子需要父亲照顾的时候,那是因为儿子还小,父亲需要儿子照顾的时候,那是因为父亲已老。儿子小的时候,眼中的父亲是天下最能的人,是英雄;等儿子长大了,眼中的父亲总是那么传统,很保守。等儿子快老时,才发现原来父亲是那么英明,自己有很多不如父亲的地方。世俗的眼光总归是世俗的眼光:三十岁之前看父敬子,而三十岁之后是看子敬父。父亲有父亲的优势,有经验,老道;儿子有儿子的优点,有朝气,创新。父亲的成功不一定是儿子的成功,而儿子的成功就是父亲的成功,父亲的最大成功就是有一个超过自己的儿子。每一个做父亲的都是在自己父亲的陪伴下,走完自己的前半生;而自己的后半生则是在自己的儿子陪伴子,这是一条永不间断的人类繁衍的链条。家族是这样发展,民族是这样振兴,人类是这样生息。儿子总是在父亲的陪同下走好他的前半生,父亲总是在儿子的陪同下走完他的后半生。当父亲做成功了一件事,人们会说:“那是由于父亲的经验丰富,”当儿子做成功了一件事情,人们还会说“那是由于后生可畏,年轻有为”。如果父亲做失败了一件事情,人们会说:“那是廉颇老矣。”如果儿子做失败了一件事情,人们会说:“还太年轻,不成熟所至。”

  人生的旅途总是要伴随着成熟和稚嫩、欢乐和懊恼、成功和失败,之所以这样才使得人生更加神秘和丰富多彩。

  其实,父与子原本就是一个人,儿子是父亲的裂变,儿子是做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的委托人。儿子会为有一个成功的父亲而自豪,父亲会为有一个成功的儿子而骄傲!

父与子读后感3

  这是一本选材于家庭故事的漫画,它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该书主人公是一对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儿子淘气可爱,是一对世界著名的欢喜冤家。虽然这本书里没有文字,但其有趣的漫画,却让人更懂得了漫画的内容。

  父与子,他们过着无忧无虑,快乐温馨的生活,从一对普通的父子成了200万马克和宫殿的继承人,又漂流到无人的小岛,但他们那善良、淳朴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随着他们到漫画结尾。这部漫画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动了数亿读者,但其间又不失搞笑之风。那就让我来介绍 父子俩吧 !

  这位爸爸深爱着自己的儿子,虽然没有真正为我们说明,但在他的每一个举动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他非常善良,也非常幽默,同时带着一种傻乎乎的感觉,让人一见到他就有一种想笑的冲动。哦,对了,他还经常为了一些小错误,打儿子。不过,棍棒底下出孝子,儿子非常爱他的爸爸;俗话说;打是情,骂是爱。爸爸因为把孩子当做亲人,所以才打孩子。这是一位十分爱自己孩子父亲。

  这是一个聪明、淘气的小男孩,他时常会“捉弄”老爸,但同时他又会使用他的小聪明替爸爸解决问题。但有时却会被爸爸“误解”,招来一顿痛打。他爱他的爸爸,当他的爸爸受到别人嘲笑,他总会替他的爸爸打抱不平。这个小男孩虽然有一点小聪明,却总是想找机会不学习,哦,对了,他还很贪吃。就像我一样,会偷偷拿零花钱买东西,他和我一样有着纯真的遐想,有着无限的幻想。我们唯独不同的是:他有的是快乐的童年,巨大的空间。

  这是一对快乐的父子,这是一对犹如兄弟的父子,这是一对搞笑幽默的父子。他们善良,他们淳朴,他们乐观,他们……他们就像是一对铁哥们(哦,比铁哥们还铁!),形影不离,最令人羡慕的是:他们之间没有隐私!

  这就是父与子,一对不一样的父子,一对乐观善良的父子,一对令人羡慕的父子……不仅小说里,真实生活里也是有的哦!

  我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那浓厚的`亲情,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挚爱,理解,信任。在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是只要一家人互相扶持,互相信任,不论有多大的困难,都可以坚强的度过。 在这篇课文中,我感受到了父子之间感情笃深,互相信任,心灵相同。沟通,成为父子之间度过难关的最大的条件之一。沟通,可以互相了解,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和父母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沟通也是一门“艺术”,这个“艺术” 的殿堂有一扇门就是诉说和倾听。假如文中的父子没有互相沟通的话,我想儿子也不回被他爸爸所救;他的爸爸也一定会像其他家长一样,哭过之后,一走了之。 我想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多沟通。亲人之间一旦多多沟通,就会心灵相通,彼此之间就有了信任。有了沟通,家人之间就会互相体谅,就会互相忍让,也不会整天吵架过日子了。 所以我们小孩子,应该和家长多多沟通,多多沟通,就不会有太多这样那样的隔阂了

父与子读后感4

  《父与子》讲述了一个贫苦家庭父亲与儿子的争执不休。文中的父亲就如一根铁索,牢牢套在儿子的脖子上,不容丝毫的喘气,即使是再多的自己的部队,他也不允许从儿子嘴里蹦出半句对他不好的话;但他又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为愁苦的日子白了头,却自己从不倾诉,他将全部的心血都用在儿子身上,受尽了社会上的白眼,吃了别人上下八辈子吃过的苦……

  这不由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兴许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我和父亲。我总是与父亲争执,但最终落泪的总是我,他总是以家长的身份来压制我,尽管是他的部队。他的`自以为是有时令我很反感,随便地说上一句,换回的就是一顿臭骂,甚至和我动手。我在家开始变得少言寡语,有时看到父母就避而绕之,尽量地在他们面前少说一句话,少做一个动作,以免惹来麻烦。甚至我有时看到父亲便心头一颤,不知所措。因此,我常常在父亲的背后恶狠狠地顶上一眼,以消心头之气。

  不,父亲以前不是这样的,他是关爱我的,可爱的,幽默的,眨眼间,全不见了,我是生活在梦幻还是现实,连我自己也不清楚。仔细一想,似乎源头应该在两年前,父亲有了第二个女儿,也就是我的妹妹。于是,我将所有的仇恨都怪哉幼小无知的妹妹头上,但妹妹又是那样的天真烂漫和可爱,视仇恨靠近她时又消失了,一干二净,对妹妹,更多是宠爱。

  但是父亲对妹妹表面看来关爱倍加,但也不是非常仔细:妹妹出生四个月便被他剪指甲剪了一块皮。他一个人独自下楼,随后便是妹妹从楼上滚下来。此类事太多了,但父亲似乎不以为然,认为小孩摔摔没事,便笑笑而过。我真想破口大骂,但能怎样。在多也无济于事。

  今天,父亲没回来,已经8点了,他已开车出近5个小时了,就我和妹妹在家,我心中泛起莫名的不安。文章《父与子》的结局就以泛起出车祸而死,儿子大声呼唤,破口大骂也不能是父亲在站起来指着他的鼻子来批评他了……儿子连着几天陷入恐慌,失去父亲怎么办,以后怎么办……儿子心在不安也只能默默承受。父亲死了,儿子的梦也没有了。这是在一个箱子中,儿子了解了父亲,理解了父亲,又一次嚎啕大哭。我突然想父亲会不会,哦!不可能。我焦急地等待着,看着娱乐节目,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我那时似乎已经失去了父亲。怎么办,万一失去父亲怎么办,随着又是一阵胡思乱想。猛然间,我想起了父亲的一句话,一句反反复复的话:“你是高中生,是一位即将步入社会的人,你以为像你这样以后就能立足于社会,社会很复杂,我不会再惯着你,你要学会被批评,被打击,被痛骂,然后再站起来。”我开始敲脑袋,正如文中的儿子那样后悔,为什么不多理解一下父亲,他的心血全部浇灌在我们身上,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击碎他们的心。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家长的弱点,便是孩子,当被孩子反驳时,便会缺少思考地怪罪孩子,因为他们怕孩子看不见他们的辛酸。枉读多年圣贤书,我从来没有看到父亲的好处,心中总是刻着父亲的错误,总盼着有一天能飞出去,我错了。错误是片面的,看背后:父亲总是抱着妈妈,生怕在出现意外,桌上有补锌的,补钙的;楼梯上钉上了门,记住关门封锁楼梯。冬天要来了,父亲一个人驱车为全家人买衣服。每次知道自己太过分,便买我最爱吃的菜亲自下厨……这些呢?为什么,我从未注意。

父与子读后感5

  寒假期间,女儿带我一起阅读了一部漫画作品。为什么说是女儿带我读,而不是我带女儿读呢?说实话,这部书家里放了有些日子了,我偶尔也随手翻看过。但有的故事我看懂了也会会心一笑,但仍有大部分确实还不明意思参悟不透。女儿竟然绝大部分都看的哈哈大笑或者若有所思的。实在是不得不佩服小孩子的世界确实充满着童真的童趣。

  德国作家布劳恩的《父与子》全书主要描述了发生在一对父子之间日常生活的故事。他们机智、乐观、正义、勇敢而且充满了童趣。实在是一部值得陪伴孩子阅读的漫画书籍。例如《引人入胜的的书》这部分。画中描写的是一个母亲做好饭菜,让父亲去呼唤儿子来就餐。结果父亲去找孩子时,发现孩子正津津有味的趴在地上看一本书,那个神情显然是被书的情节吸引住了,完全进入了书的世界了。孩子最终被呼唤起来了,父亲随意看了一下书。故事的结果就成了母亲和孩子坐在餐桌旁边,而父亲却童真的趴在地上双手托腮,双脚翘起上下打翻的看着儿子刚刚看过的书。这个画面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充满了童趣。看完这一节漫画我一边被画面中父亲那充满童真的样子逗的捧腹大笑,另外我也思考了一下自己。自己是否平常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女儿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我作为家长看到她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批评她、教育她。但生活中我遇到这样的类似的事情,犯了类似的错误,谁又来约束我呢?

  还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漫画《孩子吵架大人闹》,画面通过六张图片描述了发生在一对小朋友和一对父亲之间的故事。第一幅描绘了两个小孩子在打架;第二幅描绘的是一个孩子找到爸爸向自己的爸爸哭诉刚刚发生的事情;第三幅描绘的是两个小朋友各自领着自己的'父亲走向对方;第四幅描绘的是两个父亲面对面互相争论着、怒吼着,小朋友各自站在自己的父亲身后,站的昂首挺胸,神情显得非常的理直气壮;第五福描绘的是两个父亲已开始剑拔弩张,甚至已开始互相动手指向了对方,两个小孩子站在一旁显得一脸的迷惑;最后一幅描绘的是两个父亲已彻底的搅打在了一起,而两个小朋友却蹲在一旁在玩类似弹珠的游戏,显得不亦乐乎,整个画面充满了诙谐幽默和讽刺。读了后除了让人忍俊不禁,笑了之后。

  也让人不由得静下心来思考很多东西。孩子一起成长,发生在他们之间的矛盾是避免不掉的事。而作为父亲,作为家长如何正确处理,也将成为孩子的榜样。或许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时的纠纷,而作为家长如何引导确实是一个学问。同时,通过这幅漫画我更多的思考到,作为大人在遇到平日里的一些小事时候,我是否冷静下来,是否有能力有智慧将一件事情很好的解决?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非其道而行之。不得不说这是一幅很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还有《鱼儿来信》、《输不起的父亲》、《指责也该有限度》……有描写了父子相处,有描绘了日常礼仪等等。

  由于认知角度的不同,再读这本书时有女儿的陪伴,给了我更多的欢乐。让我体会到了孩子世界的童真和烂漫,孩子的世界充满了阳光。更多的是通过布劳恩的漫画让我体会到生活更应该乐观积极,平凡日子里更应该寻找生活的乐趣。《父与子》确实是一部值得陪伴阅读的书籍。感恩生活,感受快乐!

父与子读后感6

  你每天都在忙什么?忙着工作,忙着学习,忙着挣钱……,忙来忙去你快乐吗?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慈祥开朗的老奶奶还是健康风趣的叔叔阿姨,或者是善良可爱的小朋友,都一定要快乐,这很重要哦。

  要快乐就看《父与子》吧。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著名的漫画连环画《父与子》,会让你在温情和笑声中忘记所有烦恼。一位童心未泯的爸爸与他天真可爱的儿子,共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温暖又搞笑的故事,在令人捧腹的同时,又感到了父与子之间不用言说的爱。其中,这则漫画让我印象最深刻:

  船长送给儿子一条小鱼,希望他们能好好喂养它,父子俩答应一定照顾好小鱼。可是这条鱼,长得太快了——没过几天,鱼缸就盛不下这条“小”鱼了,只好把它放进浴缸里。而且,它太能吃了,父子必须每天抓许多小鱼喂它,很快大浴缸也被这条“小”鱼撑坏了。终于有一天,父子俩打了满满一车鱼回来,已经是傍晚,可是令人大跌眼镜的事发生了——这条“小鱼”竟然把他们家房子给撑爆了!原来,这不是条一般的`小鱼,它是只大鲸鱼呀!

  我也特别喜欢鲸鱼,买了好多个鲸鱼玩具,虽然从来都没有养过鲸鱼,但是却养过好几次金鱼,可每次都是养几天就死了。妈妈说是因为我投鱼食太多把金鱼“撑”死了。所以,当我看到第三幅漫画,小鱼很快长大到浴缸都住不下的时候,我就疑惑:这是什么鱼呀?怎么能吃这么多不但不会撑死还能长这么快?真想去找那个船长,问他这鱼是从哪捞上来的,能不能也送给我一条,我也会好好照顾它的。

  最后一幅漫画,呆萌的大鲸鱼把头伸出房外,房子在它身上摇摇欲坠,爸爸和儿子一头大汗的推着一车鱼回来,看到这种情景后吓呆了。我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想:谁知道这条鲸鱼在长大的过程中弄坏了父子俩家里多少东西?谁知道父子俩每天忙着打鱼有多辛苦?但是他们想尽办法坚持养着鱼,让鱼健康成长。什么叫“累并快乐着”?不是课本上的概念,不是语文书里的课文,而是在生活中,热爱你做的每一件事,只要是对别人有好处,就要认真努力的做好,哪怕只是养一条小鱼。我相信父子俩会想办法把鲸鱼放回大海,给它自由,而父亲和儿子也在养鲸鱼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从没有过的快乐。

  那么认真想一想,我们每天忙忙碌碌,过得快乐吗?

  每天的生活好像都是千篇一律,上学、写作业、上辅导班、练琴……,家长们上班,做饭,监督孩子写作业,陪孩子上辅导班,陪孩子练琴......。似乎大人就只有工作和让孩子学习,小孩子就只能学习、学习,其他的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有人说,生命如此短暂,应该争分夺秒的学习和工作,不需要无聊的娱乐,亲子游戏更是肉麻。有人说,只有努力工作学习,才能有好生活。可是,好生活到底是什么?难道不是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吗?

  世界如此美好,放松心情享受每一天:走出单元门,去看一下课本里没有的东西;去认识大自然,或者数数树上的蚂蚁;有一只宠物,即使是一条小鱼,也要充满爱心的养大;在草地上跑跑,体会下风吹过耳边的感觉......这就是我想要的快乐,简单、真实有童心的快乐。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快乐、天真的生活,就像《父与子》中的父亲和儿子一样。所以,不管你是谁,在做什么,记得一定要快乐哦!

父与子读后感7

  书是前几天在网上订的,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这两父子真是可爱,太好玩了。

  漫画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可以让你完全地轻松下来,什么都不想,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或是感动,或是感叹,或是欣喜万分,或是,,,从而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简简单单的事物同样会让你感受到一股清心的气体涌上心头。我喜欢氛围比较轻松能愉悦身心的漫画,像丰子恺等大师们的作品,能强烈地感受他们纯洁的童心和阔达的襟怀。

  这本《父与子全集》通过两父子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日常生活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感天动地的父子情,而最让我想不到这本漫画集作于20世纪的30年代,作者为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这本漫画前言中写道:“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蔓延到德国,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后果,希特勒当权后,德国成了及其恐怖的人间地狱,个人安全根本没有保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卜劳恩创作出了这本风靡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之作《父与子》,身处乱世而临危不惧并能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是多么了不起啊!能这本漫画表达的浓浓父子情又多么让人难以割舍啊!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欢乐和新鲜的,无忧无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父与子》跟咱们的国产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样都在告诉全世界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关爱孩子和孩子多做互动,互相了解理解,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德国伟大的`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父与子》是一本幽默连环画,它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淋漓尽致地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

  父与子是一对可爱而有趣的人物,父亲梳着秃头、长着高个子、总穿一件马甲,儿子梳着刺猬头。爸爸慈祥、友善,儿子聪明调皮。他们善良、正直、真诚和宽容,懂得生活,有幽默感。他们对生活中的奇遇或凡人小事,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平和的心情,有时甚至显得天真,去消释矛盾,去自寻其乐。

  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深刻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有一篇叫《寻找出逃的儿子》,儿子用球打破了玻璃,父亲打他,儿子逃走了,父亲在家等,等了几个小时也不见儿子,心急了出去找,没找到,回家时儿子又打破一块玻璃,还被球撞了一下,看见儿子,父亲激动地抱起儿子……,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父亲虽然严厉,但是爱子情深呀!还有一篇《哄儿入睡》,父亲用尽了各种方法,哄他的儿子睡觉,可儿子十分顽皮,不管父亲怎么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后,父亲哄得筋疲力尽,倒在儿子的身边睡了,这时候,儿子也搂着父亲的脖子甜甜地睡着了……,真是父子情深啊!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也想起爸爸哄我入睡的情形,我也甜甜地笑了,沉浸在浓浓的幸福之中。! 《父与子》跟我国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样都在告诉我们,不论是小孩或大人,只要具有幽默情趣与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处处有快乐。让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的父母尽情享受生活中的快乐。

父与子读后感8

  手中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嚼着,眼睛已湿润了,泪花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此时我不禁想吟诵一首小诗:“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伟大的父亲,这种爱就叫父爱!”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感动无比,是爱创造出奇迹,而这种奇迹是来自伟大的父爱!文中讲的是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感人故事。读着读着,我被文中的父亲这种伟大的父爱感动得流下眼泪。

  “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的父亲,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在废墟不停地坚持挖掘38个小时。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伟大的父爱啊!“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郑重的承诺,是凝聚着深沉的父爱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哪!父亲,他成为一座大山,伟岸、坚强、执着!文中父亲这种深沉的爱一次次深深地感动我,使我思绪万千……一直以来,母爱为人们所赞颂。可父爱,又何尝不值得赞颂呢?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要歌颂父爱的伟大更为强烈了。在我的成长的过程中,我的父亲对我的爱像一盏明灯,在我碰到困难时,为我照亮前进的路程;它的'爱更像一轮红日,在我笼罩迷茫时,为我撑起一片蓝天!曾一段时间里,我的数学成绩有所下降,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像其他家长一样一味地批评、责打,而是耐心地分析、找原因,想方设法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我讲解,画线段图,举一反三,不厌其烦地分析着,在父亲耐心地辅导下,我进步了。当我满心喜悦向他报喜时,父亲告诫我要继续努力。

  我从小体质瘦弱,父亲总是为我做可口的饭菜,还不时变换菜式,使我每餐都吃得津津有味。为了我的身体健康,他每天还抽出时间陪我运动,我知道父亲为我的成长付出太多太多。然而,生活在甜蜜中的我,总是那样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父母的爱,从未想到“感激”二字,甚至有时还会因为父母的一两句批评的话而跟父母顶嘴赌气,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觉得我们作为儿女太自私了。父亲的爱已融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或许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或是冲你痴痴地傻笑,给你一个满怀的拥抱,却流露出不尽的爱。读完《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文章,我感慨万千!父亲的爱无怨无悔、崇高而又伟大!

  千言万语难以表达父爱的伟大,我要献上一首诗献给父亲,并祝愿天下所有的父亲都永远健康、快乐长寿!“父亲是一座山,胸怀宽广,容纳百川;父亲是一把伞,为儿女遮挡风雨,使儿女远离灾难;父亲是一艘船,载着儿女们,乘风破浪,驶向爱的彼岸……”我决定要好好学习,用我的成绩,用我的行动来报答父亲对我的爱!让我们永远记住,在这世界上,有一种爱同母爱一样最值得珍惜,最值得回味,它就是——伟大的父爱!

【父与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01-02

大班语言父与子教学反思12-16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01-18

《父与子》读后感10-15

父与子读后感11-20

父与子读后感09-22

父与子的读后感09-05

《父与子》读后感12-25

【热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4篇10-14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模板5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