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报告范文>读后感>《斯蒂芬·霍金》读后感

《斯蒂芬·霍金》读后感

时间:2023-01-15 21:52: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斯蒂芬·霍金》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斯蒂芬·霍金》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斯蒂芬·霍金》读后感

《斯蒂芬·霍金》读后感1

  《斯蒂芬·霍金》这本书非常详细地描写了霍金爷爷的一生,也体现出了霍金爷爷的热爱天文的态度和他被病魔缠身时的痛苦。这是一本能让人十分深刻的书。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爱争论的霍金”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霍金第一次见珍妮的奶奶时,珍妮的奶奶问了霍金一个问题“你觉得诺里奇大教堂怎么样”?霍金回答说“诺里奇大教堂是一座非常普通又毫无雅趣的建筑”。这让珍妮的奶奶不知道怎样将对话进行下去。还有一次,珍妮带着霍金去参加她的一个老朋友的生日晚会,因为珍妮的朋友是学艺术的,所以她就大段大段地阐述着与艺术相关的`概念,霍金尽管有了上次拜访珍妮奶奶的教训,但生性好强的他最后还是跳了出来,与那个寿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辩论。两个人越辩越投入,最后生日晚会就变成了霍金与寿星之间的辩论会,这可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

  我们班上也开过一场辩论会,主题是“开卷是否有益”,全班同学都在激烈地争论这个话题,其中陈纪宇和郭欣争辩的最激烈,双方互不相让,我们感觉到空气中仿佛有一股浓浓的火药味,直到下课铃响了,这才停止辩论。熊老师在辩论结束时说:“开卷有益是对的,但开卷未必有益也不是错的。”

  通过“爱争论的霍金”这个故事和班上进行的辩论会,让我明白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都有各自的道理。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似乎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更有启发,因为只有好书才对我们有益,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好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斯蒂芬·霍金》读后感2

  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出版于1988年,回答了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的问题。书中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逐渐形成星系,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到那时,时间结束。到底会不会这样,现在还说不定。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永远也无法知道。这就是大爆炸宇宙的理论基础。我认为霍金所说的前半部分是对的,后半部分是不对的。就是宇宙发生了大爆炸到空间随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的膨胀到今天是对的。但是宇宙不会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收缩直到又收缩到一个点成为黑洞进而再产生一次大爆炸。宇宙会不断的膨胀下去!我认为宇宙中有很多黑洞的存在,他们是产生大爆炸的种子,这些黑洞不断的吸收宇宙中的物质,不断的膨胀下去直到达到了大爆炸的临界点就会产生大爆炸。这些黑洞不断的'吸收宇宙中的物质,有的就是来自于其它的黑洞大爆炸产生的物质,如星系等等。就是说一个个黑洞不断的产生大爆炸,同时由于物质的聚合不断的产生黑洞。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是交流的,霍金的理论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是不交流的,这就是霍金的错误所在。

《斯蒂芬·霍金》读后感3

  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出版于1988年,回答了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的问题。书中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逐渐形成星系,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到那时,时间结束。到底会不会这样,现在还说不定。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永远也无法知道。这就是大爆炸宇宙的理论基础。

  我认为;斯蒂芬·霍金教授所说的前半部分是对的,后半部分是不对的。就是我们的小宇宙发生了大爆炸到空间随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的膨胀直到今天,是对的。但是我们的小宇宙不会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收缩,直到又收缩到一个点成为黑洞,进而再产生一次我们的小宇宙的大爆炸。我们的小宇宙会不断的膨胀下去!我认为;大宇宙中有很多黑洞的存在,他们是产生大爆炸的种子,这些黑洞不断的吸收大宇宙中的物质,不断的膨胀下去,直到达到了大爆炸的临界点就会产生大宇宙中的大爆炸。产生出和我们一样的小宇宙。这些黑洞不断的吸收大宇宙中的物质,有的就是来自于其它的黑洞大爆炸产生的物质,如星系等等。

  就是说一个个黑洞不断的产生大爆炸,同时由于物质的聚合不断的`产生黑洞。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是交流的,霍金的理论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是不交流的,这就是霍金的错误所在。注;大宇宙——指广义的宇宙。小宇宙——指狭义的宇宙。斯蒂芬·霍金教授所说的宇宙就是指我们所在的小宇宙,它是指一个黑洞大爆炸后产生的空间范围。

《斯蒂芬·霍金》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斯蒂芬·霍金》的名人故事书。

  《斯蒂芬·霍金》讲了霍金出生于二战时期的一个贫困家庭。二战后,霍金的学习成绩一向很好,还经常是“游戏创造者”。后来,霍金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后,却因患病导致终身残疾。身残志坚的.霍金依然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出版了《时间简史》等名著,还为残疾人设施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霍金的故事令我深受感动,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的缺陷而放弃追求真理。这种热爱生命的行为不是我们所需要具备的吗?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我自己。现在放暑假时,我做完作业后,经常玩电脑和看电视,除了这些我还经常折纸。时间就这样被我浪费在了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了。读了《斯蒂芬·霍金》,我想:连残疾人都能使灰暗的生活变得辉煌起来,何况是我们这样四肢健全的五年级小学生呢?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利用空闲的时间上网查资料丰富课外知识,并且多阅读课外书提升自己,把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生命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斯蒂芬·霍金》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希望你也能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

《斯蒂芬·霍金》读后感5

  《斯蒂芬.霍金》这本书写了霍金从出生,到长大后举世闻名的经过。

  在霍金小的时候,和爸爸一样有口吃,但在别人的帮助下,逐渐恢复了正常;又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做出了一台计算机;还在自己的努力下,考进了牛津大学。

  霍金考入大学后,努力地学习,使自己的物理和数学很优秀。并解出了伯曼博士出的难题。还用自己的幽默通过了考试,去剑桥大学念博士。

  在霍金满怀希望地向前走时,噩梦就像死神一样悄悄地降临在他的身边。

  在剑桥大学第一年的寒假,霍金被查出患有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办法痊愈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次,灾难把霍金拉到了失望的边缘。

  但在坚强的鼓舞下,霍金没有放弃,并写出了举世闻名的'科普巨着——《时间简史》。

  看完这本书,我为霍金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所感动。他在病情的缠缚下,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折磨。面对残疾、病痛和各种困境,他一直顽强着、抗争着、奋斗着,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一个又一个辉煌!

  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一下他坚强的精神吗?

《斯蒂芬·霍金》读后感6

  《斯蒂芬·霍金传》是英国的约翰·格里宾和迈克尔·怀特在1991年末为霍金修的传。霍金的大名想必是家喻户晓,他对于黑洞和宇宙大爆炸的研究也应该是人尽皆知,可是,你却未必知道关于他生活与婚姻的一切细节。比如,霍金,一个患有运动神经细胞病的残疾人,一个几乎不能活动的人,竟然和他的妻子有四个孩子,甚至还经常和他的孩子下棋和谈天说地。下面,我就来跟你讲一下霍金的故事。

  斯蒂芬·威廉·霍金于1942年1月8日出生在牛津在十岁的时候报考威斯敏斯特学校,却没有成功,最终,他去了圣奥尔本斯学校,然后在18岁时成功考入牛津大学,在此后的时间里极为努力,成为了一名高材生。他的导师,也是以后的同事丹尼斯·夏马曾这样评价他:“他是我见过最具天赋的学生。”可是,就在他21岁,正在剑桥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时,他人生中最重要,也对他一生改变最大的事情发生了:他从楼梯顶滚到了楼梯底,去医院检查之后发现自己患的是运动神经细胞病,而且医生说他只能再活两年。这件事对于霍金的打击是巨大的。

  他开始变得意志消沉,每天只听瓦格纳的音乐,什么事也不干。如果他就这样消沉下去,我们现在可能就不会知道霍金的名字了。是他与简·王尔德的结婚挽救了他。为了帮助这个残疾但是大脑里装满着伟大幻想的人,也为了挽救之后的大爆炸理论和黑洞理论,简从一个高大上的剑桥博士,成为了一个勤俭持家的好妻子,全面操持家务活,并与霍金生了三个孩子,就这样支持了霍金五十多年。有了简的帮助,霍金的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和彭罗斯一起证明了大爆炸理论的正确性,接着又独立发现了有正离子和反粒子效应产生的'霍金辐射,成为了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宇宙学家……没有之一!

  霍金能够这样成功绝非偶然。首先,他妻子的精心照料是他身心健康的最基本的保障,其次,他有罗杰·彭罗斯和丹尼斯·夏马这两个好同事。他们与霍金的配合直接导致了霍金举世瞩目的大发现。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原因,可我认为霍金的运动神经细胞病可能还帮了大忙!虽然说霍金的病使他深陷在轮椅中,虽然使他不能说话,但是还是有好处的。首先,霍金就读的牛津大学当时的学风慵懒,如果霍金没有得病,他可能就一直慵懒下去了。第二,运动神经细胞病的特质是患者将渐渐的失去行动能力,但是他的思维将会保持完好,而理论物理学恰好是一个只需要活跃的思维的学科。正是霍金的病,把他推上了理论物理学的道路,间接导致了他的大发现。第三,霍金的病使他倍受别人的嘲笑,从而练就了霍金那种坚强的心理素质,而这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所以,我认为霍金的运动神经细胞病是导致他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

  《霍金传》让我认识到,无论身体的情况多么糟糕,只要意志坚强,一切就皆有可能。

【《斯蒂芬·霍金》读后感】相关文章:

霍金作文400字03-08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反思10-24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反思09-27

《爱问的霍金》教学设计10-06

霍金的故事作文600字07-26

霍金自传读后感10-09

《霍金传》读后感10-12

霍金传读后感08-09

霍金作文400字九篇02-02

霍金作文400字7篇01-18